折中主义教学英语教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外语是世界交流与沟通的桥梁。我国大学毕业生如果具备较高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与包容能力及宽广的国际化视野,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也有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与交流,增强文化软实力,对我国未来的和平与和谐的外部环境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大学外语课程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价值正日益凸显。然而,受长期专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大学外语课程依然注重工具理性取向,单纯地强调外语技能的掌握。虽然新世纪以来,我国一部分研究型大学纷纷以通识教育为办学理念,并开始了本科通识课程改革,以期培养“完人”,而非“工具人”,而且《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也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但是如何将大学外语课程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发挥其人文教育的作用,从而真正承担起通识教育的使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笔者从该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文献综述,提出本论文的核心研究问题:在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学外语课程应如何体现通识教育理念?大学外语课程作为通识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应如何决策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实施与评价等要素?为了全而深入地回答该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历史法、文献法、案例研究法等对通识教育与大学外语课程的历史渊源、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外语课程的理论建构、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中大学外语课程实践等作出多维度的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文献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与访谈法等剖析我国目前大学通识教育中大学外语课程的现状及所处的内外部情境,最后探索出我国大学通识教育中大学外语课程的未来改革方向与路径。本研究初步得出的结论为,在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在理念方面和目标、内容、组织、实施及评价等要素决策方面应遵循以下改革路径:(1)大学外语课程决策者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明确大学外语课程的人文学科属性,确立多元文化观基础上的课程理念。目标决策必须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位,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其终极目标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此外,大学外语课程要立足学生的需求,重构多元化、层次化和个性化的课程目标。(2)大学外语课程应在强调语言运用能力基础上将内容决策提升到文化素养的层次。决策者应根据真实性原则选择教材,即所有材料都必须来源于现实生活或现实世界,并将文化三维框架(观念perspectives;产品products;行为practices)纳入课程内容的决策过程。在课程提高阶段,内容应融入目的语民族的文学经典,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提升其审美情操,真正发挥外语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3)大学外语课程应以连贯性为原则,在纵向结构上建立从语言主导课程到内容主导课程的连续统;以整合性为原则,促进课程横向结构的建构性生成,建立大学外语课程与通识教育体系中其他学科课程、与社会、与学生之间的整合;以问题(专题)为切入点,拓展课程类型的多元性选择。(4)大学外语课程应以学生体验为核心,建立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导师指导—网络社区—国际交流“一点四轴”式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得的各种外语学习经验和机会整合起来,将正规化学习与非正规化学习、现实世界的学习与虚拟世界的学习、校园内的学习与校园外的学习、共性化学习与个性化学习整合起来,使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而且课程应遵循折中主义混合原则,灵活择优地使用体现建构主义与实用主义理念的主流交际法,并在了解学生特征的基础上,将教学方法从如何教转向如何学。(5)大学外语课程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习评价的根本目的。其评价指标应该走向多元化,反映学生个体综合素养的指标,如积极的学习态度、跨文化交际能力、宽广的国际化视野、批判性思维及正确的文化观、价值观等,需要得到具体落实与密切关注。在评价方式方面,不仅要减少以考试为主的量化评价,增加质性评价,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而且要洞察学生的学习轨迹,综合利用多种以人为本的形成性评价,如电子档案袋评价、教师与学生的座谈与访谈、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及反思性写作等。

关键词:大学外语课程;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课程;大学英语课程

学科专业:高等教育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与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框架

第四节 核心概念

一、课程与大学课程

二、通识教育及通识课程

三、大学外语课程

第二章 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外语课程的历史追溯

第一节 通识教育视野下美国大学外语课程的历史追溯

一、自由教育的传统:希腊语和拉丁语的独占鳌头

二、《1828年耶鲁报告》:对古典语言的捍卫

三、选修制的兴盛:现代外语进入大学课程

四、《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现代外语成为通识课程

五、越战挫败中的通识教育及听说教学法:外语课程工具性凸显

六、罗索夫斯基的核心课程改革:外语课程人文性强化

七、全球化时代通识教育改革与5Cs标准:外语课程与时俱进

八、通识教育视野下美国大学外语课程演进的简要回顾

第二节 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的历史追溯

一、清末的通才教育:外语是溥通学一部分

二、民国初期的通识教育:外语是通科课程

三、国民政府时期的通识教育:外语课程是共同必修科目

四、新中国专业教育的确立:外语是工具性基础课

五、改革开放后专业教育的矫正:外语仍是工具类课程

六、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推行:外语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

七、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演进的简要回顾

第三节 通识教育视野下中美大学外语课程发展历程的共性特征

一、外语课程一直是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

二、属于人文学科的外语课程才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

三、当代通识教育中外语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并举

第三章 通识教育视野下大学外语课程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外语课程理念

第二节 通识课程体系中的大学外语课程

一、大学外语课程目标

二、大学外语课程内容

三、大学外语课程组织

四、大学外语课程实施

五、大学外语课程评价

第四章 通识教育视野下美国大学外语课程的实践考察

第一节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

第二节 美国通识教育中的大学外语课程

一、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目标和通识教育课程

二、哈佛大学通识课程体系中的外语课程

三、哈佛大学日语课程案例

第三节 美国通识教育中的大学外语课程

一、耶鲁大学通识教育目标和通识教育课程

二、耶鲁大学通识课程体系中的外语课程

三、耶鲁大学法语课程案例

第四节 通识教育视野下美国大学外语课程的实践经验

一、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

二、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课程的终极目标

三、以反映目的语文化的真实材料与外国文学名著为主要内容

四、以多样性、连贯性与整合性为课程组织原则

五、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课外活动、海外留学、导师指导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六、以“周报”、“剧场表演”等为特色的形成性评价方式

第五章 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的现状检视

第一节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

第二节 我国通识教育中的大学英语课程

一、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目标和通识教育课程

二、北京大学通识课程体系中的大学英语课程

第三节 我国通识教育中的大学英语课程

一、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目标和通识课程体系

二、复旦大学通识课程体系中的大学英语课程

第四节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中大学英语课程的问题

一、以服务职业发展与学术研究为课程的终极目标

二、以重语言技能的统一教材为基础课程内容

三、不同课程定位导致高级课程内容选择的不同价值取向

四、课程体系缺乏连贯性与整合性且结构普遍失衡

五、以课堂为主、计算机为辅的传统客观主义教学模式

六、以考试为学习评价的主要形式

第六章 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情境调查

第一节 大学课程的情境分析理论:环境情境中的学术计划

第二节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中大学英语课程的环境情境

一、外部影响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与专家的观点

二、内部影响力之一:研究型大学使命

三、内部影响力之二: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使命

四、内部影响力之三:学生的特征与需求

第三节 我国大学英语课程学生特征与需求调查结果

一、学生特征调查结果

二、学习动机调查结果

三、课程目标需求调查结果

四、课程内容与组织需求调查结果

五、课程实施需求调查结果

六、课程评价需求调查结果

七、小结

第七章 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的改革构想

第一节 课程理念的改革

一、转变教育理念,明确大学外语课程人文学科属性

二、明晰文化走向,确立多元文化观的课程理念

第二节 课程目标的改革

一、回归人本身,以提升人文素养为课程终极目标

二、培养世界公民,以跨文化交际能力为课程主要目标

三、立足学生需求,重设多元化、层次化及个性化课程目标

第三节 课程内容的改革

一、以语言能力为基础,将课程内容决策提升到文化素养层次

二、以真实性为原则,将文化三维框架纳入课程内容决策过程

三、以文学经典为素材,将目的语民族人文精华融入课程内容

第四节 课程组织的改革

一、以连贯性为原则,建立从语言主导到内容主导课程连续统

二、以整合性为原则,促进课程横向结构建构性生成

三、以问题为切入点,拓展课程类型多元性选择

第五节 课程实施的改革

一、以学生体验为核心,建立“一点四轴”式教学模式

二、以折中主义混合原则,灵活择优使用主流交际教学法

三、了解学生特征,教学方法从如何教转向如何学

第六节 课程评价的改革

一、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评价根本目的

二、洞察学习轨迹,利用多种人性化形成性评价方式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局限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局限

第三节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上一篇:营销教育论文提纲下一篇:环境保护生态旅游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