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论文

2022-04-21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为塑造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设立的。在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和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正确处理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回归生活,保持纯净的心灵。然而,在现阶段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论文 篇1:

敬业价值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与探析

一、对“敬业”内涵的理解

敬业,在党的十八大之前人们一直把它作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使人们知道道德上应该遵循的基本规范。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科学概括,第一次将“敬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专家解读:所谓敬业,就是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认同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珍惜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业”包括这样几个层次。

教师理解:敬业从悠久的历史文化来看,有深厚的根源和深刻的内涵。孔子说,“执事敬”“事思敬”。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敬业的内容有所变化,所以,我认为敬业就是忠于职守的职业态度,包括对职业的认可、尊重,以及明确的职业目标和积极的职业理想。能够对职业认真负责、开拓创新、精益求精,具有服务奉献的精神。

学生理解:应该说,目前中小学生对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的认识还是比较深刻的。学生们能够非常熟练的说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基于不同主体的践行视角,我们可以从社会角度及学习角度两个方面思考对学生敬业价值观的引导,通过各种途径使其进入学生的脑海,进入学生的心灵,真正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一)社会角度

1.“社会生活中的敬业”在课程中的渗透

“社会生活中的敬业”价值观在小学各年级段的关注点有所不同。中年级关注普通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如三年级下册“阿姨、叔叔辛苦了”,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各行各业”关注行业的分工与合作。在高年级教学内容中,体现为对集体责任、对国家责任的担当。如五年级上册“祖国江山的保卫者”。教材内容本身以鲜活的事实、生动的描述、灵活的方式充分体现出不同劳动群体的敬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个层面价值准则内容较为抽象、概括,敬业价值观也一样,需要在学科教学中深入挖掘。

2.“社会生活中的敬业”对接教学的建议

(1)找准结合点,使教学内容与价值理念有机融合

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的开放性,倡导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的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社区扩展。我们在敬业价值观渗透时,结合教学题材本身拓展教学空间,找准结合点,把价值观的内容作为品德课素材性资源的拓展和补充。

案例:《阿姨叔叔辛苦了》(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通过教学空间的拓展与延伸,开拓现有课程的素材资源,使“敬业”价值准则得以落实。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就是敬业精神的外化,从而产生内在的动力,使敬业精神由一种价值自觉转化为行为自觉,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对事业执着的追求精神,是劳动者不断进取不懈创造的精神。我们找准结合点,就可以使敬业价值观如春风细雨,融入到品德课堂教学中。

(2)找准转化点,使教学题材与社会生活无缝对接

教学中,可紧紧围绕“敬业”这一价值观,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从“生活离不开敬业品质,人们的敬业才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环境”等,引导学生认识到敬业是劳动者的光荣,从而立志要做一个敬業的人。

总的来说,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对社会生活中敬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实践中,需要选定一个榜样,找准人的发展与敬业结合的典范。这样的学习具有整体性、系统性、更能凸显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学习角度

1.“学习层面的敬业”在课程中的渗透

《礼记》中说过,“敬业乐群”“敬业,则于所习无怠忽”,而作为一名小学生,要能够专心于学习,有坚强的意志力,勇于拼搏的气魄,决不放弃的信念,且把学习变成生命中快乐的经历,便是“敬业”。

学习层面的敬业价值观涉及的范围较广,有学习态度、意志品质等,而且各年级侧重点不同。低年级侧重于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喜欢学习生活,如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的“学做小雏鹰”;中年级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快乐学习。如三年级上册“做学习的主人”,等教学题材。在高年级教学内容中,体现为对集体责任的担当、有岗位意识及心理品质的养成。如五年级上册“我是参与者”,五年级下册,“拥有好心情”。另外,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从行为习惯方面关注品质的形成,如《我不拖拉》《怎样才能“不马虎”》;一个价值观念在学生身上的具体化,从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养成开始,为学生追求美好自我启航。

2.“学习层面的敬业”对接教学的建议

作为社会的新一代,小学生该如何做到“敬业”呢?

首先,认真对待学习——认真做好每天的作业。尽自己所能把所要学的东西学好,理解透彻,把学习视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必要工作,对学习存有责任心,这才算是对学习做到了敬业。

其次,从奋斗中取得成功——当我们苦心研究的问题得到解决,当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成功时,会有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基于此,我们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教学策略,育养学生良好的敬业价值观意识。

(1)借助研讨 ,提升学生“敬业”尽责意识

(2)强化参与,培育学生“敬业”意志品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强调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的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敬业价值观既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既有深厚的社会实践基础,又有高远的理想目标导向。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抓住一切教育机会,把敬业价值观与我们的日常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上下功夫,使学生的言行无处无时不受其范导,使之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阳光雨露,时时处处滋润和普照学生的心田,使学生心中的“敬业品质”得到充分的营养而茁壮成长。

作者:杨贺翔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论文 篇2: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为塑造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设立的。在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和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正确处理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回归生活,保持纯净的心灵。然而,在现阶段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现状;对策]

德是一个人在社会立足的根本,进行德育是我国教育的首要任务,加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能有效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方式陈旧老套,缺乏吸引力;教学内容单一;课堂与社会脱节等现象,对此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寻求科学有效的解决方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施,推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变革,优化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好的课堂体验,提高学习效率。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缺乏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视

目前,由于应试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大多数学校多多少少都存在不重视品德与社会教学课程的现象。他们把学生学习的重点放在语数外这三门反应学生学习能力的课程上面,片面地认为学生只有学好基础课程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没有清楚地意识到品德与社会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此外,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品德与社会课程,但没有制定相关的制度规定教师不允许无故占有此课程时间,让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处于劣势。有些教师就钻了制度的漏洞,利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时间给学生讲授基础课程知识,严重影响学生的品德与社会知识的摄取。

(二)教师教学内容单一

由于学校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在招聘相关教师时放宽对其要求,没有综合考察应聘者的学历、教学经验等。在教师进行授课之前学校也没有组织专门的教学培训,导致很多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或者自身素质偏低,在授课过程中只是一味地重复课本内容,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与社会联系不起来,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小学教学本就特别需要注重课堂的趣味性,这样一来,教师带动不了上课的气氛,学生提不起兴趣,没有了课堂积极性,自然也就降低了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效率。

(三)教师教学模式老套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如今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仍停留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重复着听课、笔记、作业的过程,不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然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需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我领悟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理论性知识。学生难以在枯燥的知识中寻找与社会生活挂钩的认同感,对知识听后即忘,难以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目的。

二、改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现状的策略

(一)增强品德与社会课堂的趣味性

对于小学生的教育,上课内容要注意符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需要注重趣味性教学,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时要遵循小学生的成长规律,不能一味地按照课本进行教學,要联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让他们能与老师产生共鸣,激发他们对生活的思考,从而提高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质量。比如在湘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中的第一单元《说说我自己》中,教师可以先介绍自己来给学生们示范,包括一些自己的优缺点、特长、个人经历等,然后留一点时间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自己有一个初步认识。接着利用“击鼓传花”的游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物品传送,教师喊“停”时,物品在谁手中谁就要上台向同学们介绍自己,也可以展示一些特长,然后再接着下一轮。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锻炼了学生上台的心理素质,也加强同学之间的了解与交流,促进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推进。

(二)引入信息化多媒体教学

由于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于教师课堂上所举的一些案例不能较好地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引入多媒体教学,将案例用图片、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比如在湘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中的第二单元《我为你自豪》这一单元中教师可以收集祖国、家乡过去和现在的照片和视频,包括道路交通、公用设施、桥梁建筑、衣食住行等变化,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家乡的变化进而延伸到祖国的变化,从而树立一种民族自豪感。

(三)布置课外任务,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对于课堂上的授课内容在课后要布置作业进行巩固,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教师要对作业形式进行创新,不要只局限于传统的书面作业,要多布置一些操作性强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任务。比如在湘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的《我与家庭》这一单元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帮妈妈收拾屋子、一起买菜、做饭等。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体验劳动带来的愉悦心情,让学生明白做家务也是孝敬父母的表现。在课外任务完成后,每个人都需要写一篇心得,让学生巩固自己的实践体会,达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充当着小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因此,教师要优化课程目标、内容、方式,将课程教育变得更加趣味化,在游戏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生活实际出发,有效衔接教材,做到寓教于用;多多布置课外任务,让学生更好地与社会接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胡园.基于自然学习模式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2017.

[2]高冰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3]刘星辰.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4]王则.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作者:张小军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论文 篇3: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摘 要: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前沿阵地,教师肩负着既要教会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职责。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关键词:教书育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在四至六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以下简称“品社”)这门课程。小学“品社”学科的教学核心在于让学生学会做人,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但在农村教育中“品社”这一门学科作为小学德育的主要学科,其发展状况很不乐观。下面就“品社”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对策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品社”课堂教学的现状

1.时间不足

课程标准规定:中高年级每周两节。课堂内容包括大量的探究实践活动,需要设计方案、进行有序探究,还要汇报、交流、讨论、汇总等,大量的课堂任务需要在仅仅40分钟的课堂中完成,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明显感觉不够用,学生学起来吃力,老师教授得费力,而且也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师资力量短缺

在农村教育中,大多数人都把“品社”作为“副科”,因此,“品社”学科的科任教师全部都是兼职,“品社”课不是这些兼职教师的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再者当前的“品社”学科,涉及众多领域,新事物多,知识面广,兼课教师往往没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用在“品社”课堂的教学反思以及课前准备、课程研究中,因此期盼上好“品社”课也必将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

3.方法陈旧,教学效果欠佳

目前,农村“品社”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教学思想陈旧,创新意识淡薄,教师的教学内容都是围绕考试要求转,导致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袭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为应付考试而做大量练习,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

二、“品社”课堂教学的对策

1.加强品德与行为习惯的评价,消除教与学的思想偏见意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的语、数、英教学固然重要,但是教育学生德智全面发展更不可忽视。要把学生培育成人,那可是一件长久而又艰巨的教学任务。事实证明,一个人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抓起。为此,对“品社”课的教学,教师必须端正思想,提高认识,并且给予高度的重视。作为教师,只要教这一课,就要尽心尽力地把它教好,不能有麻痹思想,更不能应付差事。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学校要结合“品社”学科的教学,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价机制,并且把它落实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从根本上消除学校与社会、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对“品社”学科的偏见。

2.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对“品社”学科的教学,学校应该把它作为培育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课程给予高度的重视。组成学科组,扎扎实实地开展各种教研活动,经常组织教师学习与新课程改革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无论是专职教师还是兼职教师,都要改变陈旧的教育理念,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新课标,真正的吃透教材,及時备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品社”学科的教学成果应纳入学校的教学评价机制当中,要求教师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落实到日常的教学实际之中。

3.课堂教学生活化,良好行为易养成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这就要求我们紧密联系生活与实际,把“品社”课堂教学生活化。如学生随意乱扔纸屑、胶带等现象,这是儿童生活中不良行为的真实写照。教学中,如果把课堂教学生活化,紧紧围绕学生的这些生活实际进行教学环节的安排和设置,引导学生重新进入自己的生活进行观察、体验、反思,那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学目标就能很好地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利.例谈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的策略[J].中国教师,2014(6).

[2]杨晓雅.走向开放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J].新课程(上),2015(1).

[3]李传洪.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8).

作者:李洪琼

上一篇:信息化建设金融管理论文下一篇:个人投资与理财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