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高中物理常态课课堂教学模式 新人教版

2024-04-29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高中物理常态课课堂教学模式 新人教版(精选6篇)

篇1: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高中物理常态课课堂教学模式 新人教版

高中物理常态课课堂教学模式

复习课

基本教学模式:重现——疏通——发展——归纳

具体程序为:

一、重现课型——引导学生重读课本

学生在复习阶段学习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对已学知识进行再认,巩固已学知识。因而教师在复习阶段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采用适当的方法,通过一定的途径向学生重现已遗忘的知识,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再认,较为清楚地理解概念及规律,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及上下关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

为避免简单的重复学习,提高学生在知识再认中的主动性与独立性,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引导学生重读课本。形成体系从而高记忆力的效率。一般说来,高中物理每章(或每单元)的知识有如下构成体系。

知识体系: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原理、定理、定律

思维方法:基本概念的引入方法,重要定理、定律的导出方法,应用定理、定律的一般解题方法

典型例题:有典型思想方法的例题、习题,体现物理知识间内在联系的例题、习题

物理语言:概念、定理、定律的文字叙述与变换叙述概念、定理、定律的数学式表达、图象表达

重现课型中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阅读教材为主的自学活动,但教师也必须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简明扼要的讲解。一是讲解教材中的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二是讲解的本章知识构成,整体框架和基本脉络,知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三是纠正学生在重读课本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疏通课型——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概念与规律

学生在复习阶段学习的第二个任务特点是:对概念、规律的认识尚欠深刻的理性认识,学习过程是是由不完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善比较确切的知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总复习阶段的第二个任务是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概念与规律。物理概念是物理大厦的建筑材料,是人类对物理世界进行分析与综合、分化与整合的精细化、准确化的产物,又是高层次的物理思维工具,准确地把握物理概念是是学好物理的关键。由于前阶段的新授课教学,不可能把概念立刻放到较大范围内去考察,因此学生也不可能十分准确地把握概念内涵及外延,深刻理解其意义。重现复习课中教师虽对概念进行了扼要的讲解,但由于对其内涵及外延未做深刻的挖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仍处于一知半解阶段,在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因此而“卡壳”,为消除概念应用中的“卡壳”,教师必须进行释疑排难的疏通教学。

三、发展课型——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生在复习阶段学习的第三个任务特点是运用物理概念、规律去分析与解决实际物理问题,教师的第三个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型复习课是以发展学生能力如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为目的的复习课。每堂发展型复习课,可着重围绕某一问题模型来组织教学,也有人称之为专题课。

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的物理问题,通过问题的剖析、展开、改造,可使学生的认知系统和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复习的问题模型教学中,教师除引导学生探索一题多解外,更主要的是对典型问题进行不同角度地改造,变换物理模型,拓宽物理情景,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能力。具体做法为:

1、相近性变拓。所谓相近性变拓,就是在问题求解模式相同或相近的前提下,变换问题的情景,拓宽问题设问形式,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类化能力。

2、阶梯性变拓。所谓阶梯性变拓,就是在某一较为基本的物理情景基础上,改造出物理情景呈阶梯性变化的问题,提高物理情景、过程的复杂性或迷惑性。在分析具体的物理问题或过程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思维的某一基点出发,逐步扩大思维的视觉和空间,从而将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3、对比性变拓。在相似事物的对比中,可启发学生的比较性思维,提高对问题的鉴别能力与抗干扰本领,同时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今后,当它遇到类似问题时,便能捷足先登,提高解题的效率及准确率。

4、反向性变拓。反向性变拓就是将物理问题的某些条件及设问进行巧妙的隐性反转,而在分析求解过程中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四、归纳课型——教会学生专题小结

复习阶段学生学习的第四个任务特点就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在分析与解决实际物理问题方面形成熟练的技能与技巧。要使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与技巧,就必须使学生首先能正确辨别各类问题模型,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及外延,其次是牢固掌握各类问题模型的分析方法与解题思路。虽然在发展型复习课中教师通过问题模型的变拓来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方法与技能,然而在对相关问题模型没有整理、分类、概括、归纳的情况下,学生只是对已解答过的这一孤立的问题模型形成了一定的方法与技能,但是对同类问题模型的内涵及外延缺乏深刻的认识。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将某些非常熟悉的问题模型适当变拓,学生则感到无从适从。因而在复习阶段教师应教会学生整理问题模型信息,通过分类、概括、归纳后,再从新的角度去认识问题模型的范畴,比较问题模型的异同点,把握其实质,使已形成的技能、方法上升到更高一级的层次。

进行专题小结是整理问题模型信息的科学方法,要使学生学会专题小结,教师应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指导。

一是指导学生对与本章(本单元)有牵涉的诸多具体的问题模型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①根据问题模型的结构装置相同或相似分类。②根据问题模型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解题原则与方法分类。③根据问题模型中隐含某种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分类。④根据在不同情形下求算某一物理量或某一物理概念在不同情景中的具体化。⑤根据物理过程的特点进行分类。

二是指导学生对各类问题模型的结构、特点、不同情景问题的内在联系、解题基本思路及关键点进行分析与比较、综合与归纳,简要写出专题小结。具体方法与步骤为:①从有关习题中找出属于本类问题模型的习题,根据问题结构或题型特点再进行适当的分类;②分析本类 问题模型不同题型的异同点及内在联系;③选解本类中典型模型问题习题;④分析比较它们的解题思路、方法及关键点,若解题中出现错误,认真分析错解原因;⑤按题型特点、解题的基本方法与思路、典型题解三层意思写出专题小结。

篇2: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高中物理常态课课堂教学模式 新人教版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关于功的一般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知识点复习,唤起对功的再认识,然后通过练习巩固知识,最后通过讲解讨论、变式训练达到纠正错误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知识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物理的兴趣,培养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情感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一般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功的概念,对功有了初步的理解,这节课我们通过习题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功的概念理解,并学会计算功的一般方法。

二、课程教学:

2、大小相等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于原来静止、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A、B上,使A沿光滑水平面运动了位移s,使B沿粗糙水平面运动了同样的位移,则拉力F对A、B做的功W1和W2相比较()A、W1>W2 B、W1<W2

C、W1=W2

D、无法比较

3、关于摩擦力的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总是做正功,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

B、静摩擦力对物体不一定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功 C、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可能不做功 D、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可能对物体不做功

4、关于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做功情况是()A、作用力做功,反作用力也一定做功 B、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能都做负功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的功一定大小相等,且两者代数和为零

5、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处由静止下落,若不计空气阻力,在第2s内和第3 s内重力做的功之比为()A、2∶3 B、1∶1

C、1∶3

D、3∶5

6、一个人从深4m的水井中匀速提取50N的水桶至地面,在水平道路上又匀速行走了12m,再匀速走下6m深的地下室,则整个过程中此人用来提水桶的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J.7、质量为m的滑块以一定初速度沿倾角为θ的斜面上滑L后,又沿原路返回,设滑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滑块从开始上滑到回到出发点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多大?重力做的功为多大?

8、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拉力作用下运动,求下列各种情况下拉力做的功(g取10m/s):(1)拉力沿水平方向,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25的水平地面上匀速移动4m.(2)拉力沿水平方向,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25的水平地面上以2m/s的加速度匀加速移动4m.(3)用大小为50N的、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斜向上的拉力拉物体,使物体沿水平地面移动4m,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4)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以2m/s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4m.9、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在使斜面体向右匀速移动距离L,如图所示,有哪几个力对物体做功?各做了多少功?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多少?

(三)、讨论纠错、变式训练:

第2题变式训练:第一次用水平恒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移动距离s,F做功为W1;第二次用同样大小的力F沿斜面方向作用于物体上,使物体沿粗糙斜面移动的距离也是s,F做功为W2,那么()A、W1=W2

B、W1>W2

D、无法判断W1和W2的关系 C、W1<W2

22第3题变式训练:关于摩擦力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A、滑动摩擦力只能做负功 B、滑动摩擦力也可能做正功 C、静摩擦力不做功 D、静摩擦力也可以做功

第4题变式训练:如图所示,A、B叠放着,A用绳系在固定的墙上,用力F拉着B右移,用F′、FAB和FBA分别表示绳对A的拉力、A对B的摩擦力和B对A的摩擦力则()A、F做正功,FAB做负功,FBA做正功,F′不做功 B、F和FBA做正功,FAB和F′做负功 C、F做正功,其他力都不做功

D、F做正功,FAB做负功,FBA和F′不做功

(四)课后练习:

1、如图所示,某人用F=100 N的水平恒力,通过一质量和摩擦的定滑轮把物体沿水平方向拉动了2m,则他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_J.2、下列几种情况下力F都对物体做了功①水平推力F推着质量为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前进了s ②水平推力F推着质量为2m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前进了s ③沿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的推力F将质量为m的物体向上推了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A、③做功最多 B、②做功最多

C、做功都相等

D、不能确定

2均不计

3、起重机将质量为100 kg的重物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了2 m,下列三种情况下,各有哪几个力对物体做功?每个力做了多少功?是正功还是负功?(不计阻力,g=9.8m/s)①匀加速提高,加速度a1=0.2m/s; ②匀速提高;

篇3:研讨课模式引入高中物理教学初探

关键词:研讨课,高中物理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研讨课模式与高中物理教学

新课程提倡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是平常老师理解的就是科学发现、科学发明这样一种科学探究能力, 笔者认为对学生的这种科学能力的理解, 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实践能力, 也可以说是一种学生的生存能力, 或者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 而研讨课的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研究探索的能力, 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并且锻炼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锻炼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适当应用研讨课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把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 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在研讨中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敢于接受别人的质疑, 在讨论中接受别人不同的看法, 敢于坚持正确的观点, 升华自己的思想。 在不断的讨论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反思自己的学习, 找出自己在研讨课中做得不足的地方, 确实学会学习。

二、研讨课模式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组织策略

1.研讨课的准备

为了研讨课的顺利开展, 取得应有的效果, 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摆正教师的位置。 研讨课是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 时间上要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并应用各种方式论证自己的观点, 提倡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对错误宽容, 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越俎代庖, 鼓励学生发言, 不断为学生创造机会。 在讨论课中教师更多的是一个优秀的引导者, 引导学生自己讨论发现问题, 并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讨论出现偏差、离题的时候要及时把话题引回来。

课题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 并不是所有的课题都是适合研讨课模式的。 教师要精选课题, 适合研讨课的课题应该注意: (1) 课题的选择题目不宜过大, 题目过大学生很难正确地把握信息, 讨论方向容易出现偏差。 (2) 课题的难度要把握, 难度太大学生需要花费的时间过长, 不一定能探讨出结果, 太容易则学生兴趣不大, 达不到探讨的目的。 (3) 课题的选择应该容易获得相应的信息, 学生能通过教材、互联网、课外书籍等通道获取得到信息。

2.研讨课的组织形式

目前, 对于研讨课的教学方式, 一些高校教师进行了积极探索并摸索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式。 比较典型的大致可以分为圆桌研讨式、小组报告式和师生角色互换式三种类型[1]。这三种组织形式,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样是可以借鉴的。 笔者通过研究实践, 通过改进, 这样的模式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首先, 把班上的学生分成每6-8个学生一个小组, 确定一个小组长。 人数不宜过多, 过多在讨论的时候, 每个人都发言的话所用的时间太长, 而且讨论的时候很难达成共识, 而且会出现学生搭便车的现象。 人数不要太少, 人数少, 势单力薄, 讨论和汇报的时候容易胆怯。 分组的时候要注意把成绩好的、中等生、后进生都搭配好, 性格外向和内向的学生搭配好。 预防有的组讨论激烈而有的组无所事事, 等到发汇报的时候, 有的组表现非常出色, 而有的组没有任何成果, 要确保每个组都有一个中心发言人, 争取在课堂中让所有学生都有进步。

其次, 开课前教师布置研讨课的课题, 进行基础知识的教授铺垫, 把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课题分配到每个小组, 每个小组根据研究选题制定任务, 然后实施该研究计划, 撰写研究报告。 小组每个成员就本组课题进行研究, 撰写报告交给小组长, 小组长和中心发言人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 由中心发言人做好发言准备。 这一环节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再次, 开展研讨课。 按分好的组围圆桌而坐, 小组长组织对本组的研究课题进行再讨论, 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在小组上发言讨论本小组的观点, 小组长和中心发言人要在讨论中修改好本组的研究报告。 然后每个小组的中心发言人到讲台前向全班学生汇报自己这个组的研究, 在每个组的发言后, 课程的参与者都可以就这个小组的发言进行质疑或者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全部小组汇报完后,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小结;课后, 小组长要把本组的研究报告交给老师, 老师根据上课讨论情况及研究报告对每位学生进行评价。

最后, 组织做好研讨课的教学反思。 老师的反思:反思自己课题设置的合理性, 难易度及学生的参与度, 研究存在的问题。 引导学生做好反思, 比较本组与其他组的得失, 探讨自己组的研究的失误的地方, 学习其他组的研究成果, 为下一次的研讨课做好准备。

三、结语

通过研讨课的模式,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研究探索的能力, 在学生之间形成一定的竞争氛围。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 查找资料、组织材料, 而且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知识探索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但由于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准备, 时间成本较高, 而且由于一些学生的讲授质量不高, 导致一些学生无兴趣听课。 所以, 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 采用这种模式上课有很大的作用, 但频率不宜过高, 每个月两次效果是非常好的。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 都要在新课改“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指导下,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笔者希望研讨课的模式能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挥它的作用, 让学生学会学习, 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篇4: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高中物理常态课课堂教学模式 新人教版

【关键词】新人教版 高中英语教学 互动式教学模式 构建

从当前我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即便新的人教版英语教材已经普遍应用,但课堂教学依旧存在教学模式不合理、教学观念陈旧等问题,使得高中英语教学无法满足新课标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太过于重视英语语法结构、英语表达形式的教学,缺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太过刻板,学生思想、思维受到限制。对此,应当在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或组织学生沟通、交流、讨论,使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掌握英语知识。所以,新人教版高中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新人教版高中英语互动式教学准备

基于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水平、学生英语知识水平的目的,高中英语教师在对新人教版教材进行互动式教学之前,应当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顺畅地、有目的地进行互动教学,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英语知识学习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那么,英语教师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有哪些呢?

其一,了解新人教版英语教材内容。因为新人教版教材内容与老版教材有些不同,为了可以准确地把握教材,有目的地进行英语教学,教师需要熟读教材,分析知识点,了解知识的重点、难点。

其二,规划教学活动。基于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对英语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步骤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为后续有序展开英语互动教学奠定基础。

二、新人教版高中英语互动式教学

1.打磨教学语言,实现互动。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教学语言的巧妙运用,不仅可以顺畅的展开应用教学,还能够感染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为了使英语互动式教学良好展开,在具体教学中,英语教师应当细细打磨教学语言,尽量运用诙谐的、幽默的、自然的、流畅的语言来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因为教师利用此类教学语言展开教学,可以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同时营造轻松的、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融入其中,按照教师的教学步骤来学习英语知识。

2.以情感人,实现互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课堂也是情绪场,良好的情感培养可以使学生英语学习情感充沛,进而影响学生思想、行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知识。那么,如何用情感来影响学生,开展英语互动式教学?

首先,教师要注重运用多种方式、多种方法来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同时注意约束自身言行举止,尽可能的赢得学生的青睐、仰慕、敬重。

其次,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应当尽可能的表达或展现对英语语言的喜爱之情,用自己的情感来影响学生,使学生受到触动,进而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心理、情绪、状态。

再次,教师基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情感的角度出发,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展开有目的的沟通、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而强化学生的学习情感,投入到英语知识学习中。

最后,教师鼓励学生之间互动学习,而学生在情感的引导下可以同其他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彼此帮助,提升自身英语知识水平。

3.搭建语言交际平台,实现互动。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语言交际活动,是互动式教学的一种有效措施。因为,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学生为了完成活动目的,学生之间会利用英语这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以便更好的展现自我。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英语语言得到了锻炼,对于提升学生英语知识水平有很大帮助。那么,如何开展英语语言交际活动呢?教师应当结合英语教材,设置英语语言交际主题,并精心设计精彩的交际平台,供学生展现自我。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每组学生根据主题,选择与之相关的文章,每个学生扮演文章内不同的人物,共同演绎故事情景,教师对每组学生的英语交流进行观察、评价。最后,对每组学生英语交流情况做总体概括与评价,提出学生英语表达存在的缺陷,鼓励学生在日后学习中不断完善。

4.创设口语表达情境,实现互动。在以汉语为母语的生活环境中,高中学生学习英语这门语言是有一定障碍的,即没有语言环境、没有频繁口语交流的机会等。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组织学生进行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创设英语口语表达情境,让学生在此种情境中利用英语这门语言进行交流、沟通,从而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

结束语:在我国教育部要求我国多数地区运用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情况下,为了使高中英语教学满足新课标要求,应当摒弃传统英语教学模式,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之间彼此交流、沟通,纠正英语口语表达、写作等方面的错误,逐步提升学生自身英语知识水平,并增强自身协作能力、学习能力。总之,在新人教版英语教学中,注重促进学生互动学习是非常有意义的,利于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寿香.浅谈高中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校园英语,2012(5):185-186.

[2]田茂盛.基于新人教版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探讨[J].语数外学习(高中英语教学),2014(3):40-40.

篇5: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高中物理常态课课堂教学模式 新人教版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展现在我们面前,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多元化的平台。《标准》中的物理教学倡导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并明确指出“实验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可见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大大加强了。如何在实验教学中真正落实《标准》提出的要求呢?我结合自己教学的经验和体会,浅谈以下几点:

一、变教师演示为学生演示,激发学生探索热情

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变教师演示为学生演示,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具体做法为: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提前安排给学生,并把事先印制好的实验报告单发给学生,用以填写实验者姓名、时间、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和结论。每次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指导工作,确保学生能熟练完成实验。例如:演示“液体压强特点”实验时,我首先让学生上台来演示:①将矿泉水瓶去掉底,用橡皮膜(可用气球)将底扎起来并绷平,把适量水倒入瓶中,橡皮膜向下凸出;②把瓶中倒满水,橡皮膜向下凸出更多;③把瓶中倒满酒精,橡皮膜向下凸出比②少;④取一矿泉水瓶倒满水,然后用针在瓶的侧壁上下不同的位置扎几个孔,水向外喷出。演示完毕后师生讨论并总结出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紧接着提出问题:液体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让学生根据前面的演示实验猜想(时间可长些),然后提出

用心

爱心

专心

如何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问题,待学生明确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后,利用压强计来演示(可以是多个学生),教师指导。

①保证密度、深度相同,方向不同,观察U形管中液柱高度差; ②保证密度相同,深度不同,观察U形管中液柱高度差; ③保证深度相同,密度不同,观察U形管中液柱高度差; ④分组讨论实验结果;

⑤上报实验结果,师生共同分析。

整堂课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脸上洋溢成功的喜悦。整个教学过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在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动中思”,“思中探”,学生的思维潜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二、搞好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我们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例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首先分组讨论,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下去的环节是验证猜想。由于学生合理猜想有多个,如: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积、接触面材料、接触面湿度等。要逐个进行研究需要时间较长,此时就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有重点的落实以上其中的一个任务或两个任务,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己动手实验,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再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概括、小组内或小组之间讨论,最后共同归纳结论。甚至有的组提出此实验在操作过程中有不足之处:弹簧测力计匀速不易控制。此时教师及时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方法:在实验操作中可以拉动木块下面的长木板,无论从操作性还是误差方面都得到改进。操作性方面,长木板可以是变速的。误差方面,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便于读数。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而且实验得到了升

用心

爱心

专心

华。小组合作探究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①小组分组合理、分工明确(可轮换);②组长相当于小老师,一定要培训好;③教师扮好自己的角色——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④注重交流评价,给学生以展示的机会和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信心。

三、利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丰富实验资源

《标准》指出:“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曾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就是说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做简单易行的替代性实验。其实,组织学生共同研究和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实验器材,本身就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同样是物理资源。

课改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想想做做”内容,有的教师认为教材中的“想想做做”是课外知识,与考试无关。因此常被视为可有可无,或被弃之不理。然而这些小实验却往往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多样改变活动方式,保证学生有足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可以就地取材、修旧利废、因陋就简,创造条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教学。

例如:塑料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装矿泉水和饮料用的,我们可以十分方便地指导和启发学生做很多的物理实验,其演示效果明显,为教学服务。

①探究声音的音调:在几只相同的塑料瓶中装上不同深度的水,然后用嘴对着瓶中吹气,会发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从而可以说明音调跟频率的关系。

②摩擦起电:把一只小塑料瓶在头皮上反复摩擦几下,然后将其靠近一些小纸屑,发现小纸屑被吸引,说明用摩擦的方法可使物体带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③光的直线传播:在一只塑料瓶中装入一定量的水,在其中加入适量的豆奶粉,用心

爱心

专心 3

拧紧瓶盖,充分摇匀,将激光笔发出的光透过瓶底,对着瓶盖照射,会看到光沿直线传播的光柱,效果明显。(此实验还可说明光能在液体中传播)

④探究白色和黑色物体吸热能力的强弱:用白纸和黑纸包住两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在太阳光下照射相同的时间后,看看谁的温度升得高。温度升得越高,说明其吸收的热量就越多,其吸热能力就越强。

此外用塑料瓶做的实验还很多,例如可以替代烧杯、量筒、漏斗、溢水杯等实验器材,声音与能量、阿基米德原理的演示、潜水艇模型、土电话、喷泉、闭口浮沉子等的实验装置等。生活处处有物理,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充分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物品,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长久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使学生有意识的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当然,基础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落实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任重而道远,我们作为初中物理教师理应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以创新的勇气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实验教学改革的洪流中,为初中物理基础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用心

爱心

篇6: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高中物理常态课课堂教学模式 新人教版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等第_________ 【教学目标】

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及电流的产生。会灵活运用公式计算电流的大小。【教学内容】

一、预习作业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电源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恒定电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恒定电流.3.电流的定义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只要导体两端存在______,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就在______力的作用下,从电势____

处向电势______处定向移动.移动的方向与导体中的电流方向________.

二、典型例题

1、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导体中无电流,其内部的自由电荷就停止运动了 B.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就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C.电流虽然有方向,但电流是个标量

D.电流的传导速率即为自由电荷定向移动速率

2、有一根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流过其中的电流为I,设单位体积的导线内有n个自由 电子.电子的电荷量为q.此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在时间△t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不为()

ItItA.nvSt

B.nvt

C.q

D.Sq

2、在电解液中,(1)若5s内沿相反方向通过面积为0.5m2的横截面的正负离子的电荷量均为5C,则电解液中的电流为多大?(2)若5s内到达阳极的负离子和到达阴极的正离子均为5C,则电流的大小为多大?

三、随堂练习

1、如图所示的电解槽中,如果在4s内各有8c的正、负电荷通过面积为0.8㎡的横截面AB,那么 ⑴在图中标出正、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⑵电解槽中的电流方向如何?⑶4s内通过横截面AB的电量为多少? ⑷电解槽中的电流为多大?

3.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质量为m.氢原子的电子在原子核的静电力吸引下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电子运动形成的等效电流为多大?

四、课堂总结 【巩固练习】

1.下列叙述中,产生电流的条件是

()A.有自由电子

B.导体两端存在电势差 C.任何物体两端存在电压

D.导体两端有恒定电压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导体中电荷运动就形成了电流

B.电流强度的单位是安培

C.电流强度有方向,它是一个矢量

D.一切导体,只要其两端电势差为零,则电流强度就为零 3.对电流概念的正确理解是

()A.通过导体的横截面的电量越多,电流越大

B.导体的横截面越大,电流越大

C.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越大,电流越大

D.导体中的自由电荷越多,电流越大

4.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导体中,电流的传播速率就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 B.温度升高时,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热运动加快,电流也就加大

C.电路接通后,电子就由电源出发,只要经过一个极短的时间就能达到用电器

D.通电的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运动是热运动和定向移动的合运动,电流的传播速率等于光速

5.通过一个导体电流是5A,经过4min通过该导体一个截面的电量是()A.20C B.50C C.1200C D.2000C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的方向就是电荷移动的方向

B.在某一直流电源的外电路上,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C.电流都是由电子的移动形成的 D.电流是有方向的量,所以是矢量

7.某一探测器因射线照射,内部气体电离,在时间t内有n个二价正离子到达阴极,有2n个电子到达探测器的阳极,则探测器电路中的电流为().A.0 B.2ne/t C.3ne/t D.4ne/t

8.金属导体导电是

作定向移动,电解液导电是

作定向移动,气体导电是

都作定向移动。

上一篇:午托作息时间表学生下一篇:生活的味道作文8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