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品德》课走出课堂、走进社会

2024-04-26

让《思想品德》课走出课堂、走进社会(通用11篇)

篇1:让《思想品德》课走出课堂、走进社会

让生活走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让生活走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诗山中学 吕碧兰

【摘 要】思想品德课堂应以生活为根基,服务于生活。而教学资源特别是乡土资源是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辅助材料之一。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注重生活性、时代性、合理性、参与性,从而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发挥更好的效果。本文结合我自身工作中一些教学实例,探讨乡土资源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乡土资源;生活性;参与性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进生活,不仅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途径。教学资源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各种相关资料。而乡土资源是一个地区历史的沿革,人文的表现,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社会风俗等。乡土资源更具有本土特色,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能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唤醒学生的探究欲,提高课堂实效。生活资源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应注重生活性、时代性、合理性、参与性。

一、生活性

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思想品德教学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遵循知识来自生活的规律,尽可能地运用生活化的资源。离开了社会生活,思想品德教育就失去了实效性和生活意义,变成空洞的说教,难以引发学生的认同和共鸣。社会生活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资源,思想品德教学必须回归生活,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教材的知识联系起来。

例如,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一知识点,引用了泉州本地的独特民俗。正月初五这天,或曰“吃大顿”,或曰“做大岁”,或曰:“无头节”,其由来各有个大同小异的民间传说,都称是明宗靖某年春节前,因倭寇偷袭,人们纷纷外逃,至次年的正月初五前,才先后回乡,于是就于正月初五这天补做“年兜”节(除夕),祭奠来不及逃难而惨遭倭寇杀害的亲人和抗倭捐躯的将士。“吃大顿”、“做大岁”、“无头节”的节俗文化内涵加以认真的研究,在今天仍不失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又如,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一课“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针对学生起绰号的现象非常普遍,我改编了一个情景剧。

故事发生在教室里。“黑鸭,快来帮帮我扫一下这里。”“你个懒猪,我这忙着。”“豌豆,来擦一下这。”“你这个豆芽这么高,还擦不到。”“面粉,过来一

下。”“你个矮冬瓜,叫谁呢?”……教师里硝烟弥漫。

教师引导:是什么使大家都感受到了伤害?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从中,你获得哪些启发?学生在笑声中感悟到:相互取绰号,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而我们对其他地区的人的一些习以为常的称谓,如“山佬”“山怂”,也是不尊重人的表现,在以后的生活中应该少用甚至不用。

“生活大课堂,课堂小社会”。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感悟践行。

二、时代性

教学资源以社会热点为载体,尤其是以学生所熟知的社会热点为载体,有利于指导学生观察社会现象,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时事热点是思想品德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本课程的优势与独特性。

例如,教学九年级第二课“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我引导学生关注

街边的店铺商家“中国银行”“鸿裕百货”“供销合作社”“农业银行”“小丫精品”“宏达雨具厂”。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其所有制形式,分配形式,让学生体会到经济就在我们身边。

又如,教学九年级第三课“坚持改革开放”,引导学生关注“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港口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和创新的过程,加深了对家乡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尽量选取当地的典型事例,新近发生的素材,引出学生关注的话题,增强教材的说服力。否则,会出现空间距离远,感受性差,不易激发学生兴趣,实际教学效果会减弱。

三、合理性

教学资源是为课堂的教与学服务的。因此,所选择的内容与教学内容要

贴切与合理,要明确指向相应的知识,要能推动相应的知识。任何牵强附会或模棱两可都收不到教学效果。例如:在九年级第三课“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这一知识点时,引用了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叶飞将军故居)的相关材料,无数的革命志士,包括华侨革命的成功贡献的青春,血汗,甚至是年轻的生命。那一张张图片及沉痛的记忆深深地震撼了学生,切实的感悟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而今天金淘镇面貌发生的巨变、产业的提升、文化教育的发展更体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又如,在七年级下册第六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我引用了今年本校的演讲视频,材料讲诉了该同学在遭受失去父亲,母亲的悲痛,升学的压力,仍勇于面对人生。实例取材于身边的真人真事,延伸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强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四、参与性

乡土资源就在学生的身边,就是学生的生活。初中生对乡土资源有着真切的感受,探究的欲望。教师可适时引入乡土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才艺比拼,课堂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动起来。学生探究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过程。如在八年级上册“正确认识丰富多样的文化”,我组织学生开展泉州美食大调查,若能配以图片更好。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收集的大量图片资料,甚至亲身品尝美味,撰写心得体会。在调查展示环节,学生的调查成果引发学生深深的触动,“文化的丰富多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何面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等等在学生中热议,引发思索。学生在参与中获得启发和成长,凸显了教育实效。

当然,教学素材在思想品德中的开发与利用应注意一些问题。首先、积累资料。教师应关注相关信息,及时储备,并根据教材作出归纳和整理。当然,还充分发掘学生资源,在探究中学习,在

探究中感悟,养成主动学习,探究新知的习惯。其次、明确目的。教学素材应服务于教学目的,提升教学效果。乡土资源不能只追求表面的华丽,而应选择适合的素材,力求寻找与教材的结合点,探究观察的角度、剖析素材内在。

教师要主动获取教学资源,灵动利用教学资源。乡土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宝库,是思想品德的活力源泉。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整合教学素材,提高教学实效。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让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篇2:让《思想品德》课走出课堂、走进社会

张声壮

长岛县第一实验学校让情感化教学走进思想品德课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不单纯是一个认识过程,还是一种情感的过程。不仅是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只有让学生动了感情,才能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更好的去开发自身的潜能,才能更好的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强学生的情感化教学,让情感化教学真正走进思想品德课,下面我讲一下自己做的几点尝试:

一、创设情境、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

一个人只有处在特定的情境下才能激发他的情感,再现出真实的自我。思想品德课有其课程的特殊优势,不仅是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老师只有创设了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投入其中,才能启发他们的情感,真实的再现自己的情感,真正的让情感化教学走进思想品德课。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只有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去教育和感化学生,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去喜欢自己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所以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表情要和蔼,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体现和学生民主、平等的关系,用自己的行为去感化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而乐于去上学,肯于去学习,在不自觉中,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自己的情感。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情感化教学,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眼神建立起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老师和学生之间眼神之间的交流,也能大大加速师生之间的感情。在课堂上,学生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鼓励的目光,能增强其自信心;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老师赞许、信任的目光,学生才会更加努力;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用一种期待、信任的目光会让他们看到希望、增添力量。

最后,教师还要从细微之处体现对学生的关爱。看到学生开小差,可以拍拍他的肩,暗示其改正;上课与学生谈话时,要上身略有前倾。要让学生知道老师是真心真意地对待他们,学生回答问题时,要认真倾听,不要随意打断。老师只要能够真心对待,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其感兴趣了,才能更加努力地去做。学生只有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了,他们才能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学生才能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情感。

首先,教师要关注每一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让每一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从老师“亲切的言行中”读到信任、激励与期待,让每位学生都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其次,教师要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现在“班班通”技术已经在各个学校得到广泛的应用。用“班班通”技术在声音、视频等方面的优势,调动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我与老师交朋友》这一课时,我放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歌,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再次,教师要引用生活中的事例拉近书本知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适时地结合实际事例,能使政治课中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死板的内容形象化,从而寓教于乐,激发起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并能进行情感体验。在《我与老师交朋友》这一课中,当我问你愿意与什么样的老师交朋友时,学生侃侃而谈,一下子就拉近了与老师之间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实例去证明理论,不仅通俗易懂,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师生之间互助合作,激发学生情感

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教师要经常有目的的切入有关的主体活动,让学生在说一说、试一试、画一画、练一练、演一演的活动中得到体验。在自我体验、自我感受中产生顿悟,让学生在亲自动手、亲自操作中,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首先,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允许学生间的议论、评论、畅谈自己的见解,为学生学习营造一种愉快、宽松的气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开拓思维,促进教学中认知信息的交流,而且也为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要鼓励学生把学习中的任何疑问提出,在师生之间共同讨论解决,这样,学生在共同探索的过程中,分享认知活动中的情绪体验,促进情感上的和谐融洽。

最后,还要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当一个学生出现差错时,要鼓励、引导其他学生共同解决,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加他们之间的好感。这样的教学,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培养了其余同学热心帮助同学的品质。在这种气氛中,即使有同学错了,也不会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大家努力从他人的见解中去发现好的地方,从而使学生都在相互帮助、信任、支持的教学环境中更快乐、有效地学习。

四、在实践活动中,升华情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要知道,道德准则,只有当他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他们成为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精神财富。”学生只有经过具体实践,才能在提高自己的认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感。

在《我爱我师》这一课中,怎样去热爱尊敬自己的老师?我要求我的学生尊敬老师不紧紧应该放在口头上,更应该放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去。每一名学生可以写一句话,做一个卡片或者写一封信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同学们积极参加,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增强了对知识的强化,更激起学生情感共鸣,更好的进行情感教育。

再比如:在《讲述春天的故事》的这一课中,让学生调查本地改革开放以来,当地发展的状况,谈一谈改革开放的必要性,改革开放给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家庭都带来了哪些变化。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得到知识。这样,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社会热点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情感体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篇3:让“有效”走进思想品德课堂

教学有没有效益, 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 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因此, 千方百计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人们有着多种多样的思考和实践。下面就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我的愚见。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行为,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个性和创造性直接相关, 压抑个性发展就会抑制创造性欲望和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教育的功能在于按照社会的要求综合平衡地发展各类行为, 只有各类行为协调发展才能有助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从当前教学实际出发, 我们更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行为, 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从而使教学工作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育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托兰斯研究表明, 创造性儿童往往因教师不能理解和支持他们的思想而隐藏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从而对他们的创造性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因此,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 采取民主态度, 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看法, 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注重教学设计的时代性和科学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设计非常的关键, 它关系着整堂思想品德课能否真正的让学生喜欢, 吸引学生积极的投入, 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实践证明, 这样的思想品德课学生是比较喜欢, 并且能有所收获的, 比如, 我在设计《弘扬民族精神》这个课例的时候, 就充分的把握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设计的时候, 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问题:“2008年, 有多少让你感动流泪的瞬间?”这个问题, 把大家的记忆拉到了2008年, 这一年, 中国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有让人兴奋的, 有让人悲愤的, 有让人感动的, 从年初的大雪灾到奥运圣火的传递, 再到震惊中外的5.12汶川大地震, 大家充分的感受到在悲壮中成长的中华民族, 在大家各抒己见之后, 用汶川大地震的视频重现了当时的情况, 从悲惨的地震废墟中的人物, 到解放军战士、医护人员、国家领导人、各行各业的志愿者等的团结协作, 众志成城, 让学生受到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刺激, 从内心深处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当学生还沉醉在大地震中那种民族凝聚力的震撼中的时候, 我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又是如何成功的举办了无与伦比的奥运会的, 最后在感受“神七升天”的视频中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释放。课后, 很多同学都表示, 效果很好, 真正的学到了民族精神, 并且对进一步认识民族精神充满了动力。

三、增强教师自身素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这是古人的教诲, 至今仍不失为至理名言。要做一个合格的思想品德教师, 必须具备“三术”:一是“学术”即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 二是“艺术”即较高的教学水平, 三是“技术”即时刻把握国家重大政策和方针脉搏, 并永葆时代精神。记得刚教思想品德这门学科时, 既缺乏教学经验, 更缺乏教学资料, 我就广泛收集, 筛选整理。虽然这项工作几乎报销了自己饭后茶余的空闲时间, 但是获益匪浅, 既丰富了教学内容, 也提高了业务水平。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 我觉得不能居于本学科、本专业的小天地, 而应将学习的视野拓展到其他领域, 做到各学科之间能相互渗透。有一次, 我阅读生物书籍时, 看到里面有一段关于“生物重演律”的内容, 说的是从细胞到成熟个体, 要经历一段胚胎发育的过程, 这一过程, 正是物种漫长进化历程的短暂而迅速的重演。我由此感悟:人类的认识发展与生物的进化规律相比, 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我们进行思想品德知识教学的同时, 能把浓缩在其中的认识历程重现, 让学生沿着前人思维活动的足迹“短暂而迅速的”重走一遍, 从中体验和学习思维的方法, 那就等于交给学生一把打开思维宝库的金钥匙。同样, 对于思想品德中的观点教学, 我也不是急于把这些前人获得的结论和盘托出, 让学生尽快地占有它们。而是坚持“延迟判断”的原则, 把学生推至问题开始的地方, 引导他们去追溯根源, 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再发现”过程、“再研究”过程, 让他们从中经受磨砺, 增长才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篇4:让《品德与社会》课走出教室

一、结合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学生的内心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课堂里、书本上、生活中相矛盾的现象和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能解决儿童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和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当老师的应该做的事情。例如,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邻里一家亲》一课,上课时,我刚说几句导入语,就有一个叫王玉婷的学生突然站起来气愤地说:“我们和邻居才不亲呢!”她这一举动一下子使教室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这时都集中到王玉婷身上。这时,我走到她身边说:“你别急,把发生的事说给大家听听?”这个学生讲了她家与邻居家由来已久的矛盾。去年两家因宅基地发生纠纷而大打出手,直到现在两家还互不往来。听了孩子说出邻里不交往的原因,我发动学生想办法帮助她解决这个困惑,同学们提出很多好的办法,使她懂得了邻里和睦的重要。我说:“邻里之间不说话多别扭啊!谁敢保证家里不会有困难呢?一旦发生意外,离得最近的人才可能及时帮助,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嘛’!”还有的学生讲了两家和睦相处的一些事例。这样《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成了儿童倾吐心声寻找帮助的课堂。在这样的课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者,是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来动手、动脑,深化体验,这主要靠收集材料、采访,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这一课时,教材中只有一些静止的图片,图片中的人物学生都接触过,但缺乏对他们的深入了解,如果只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硬塞给学生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在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一个调查活动,并进行了活动前的指导,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了解社会中各行各业的工作,体验劳动的辛苦。结果在课堂上,学生们不但有话可说,还通过这次走出课堂的活动真正感悟到各行各业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仅知道了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也从他人身上学到了做人的道理。

二、利用课外活动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品德,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观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堂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指导。例如,在教学《我成长的故事》一课时,教师可先引发学生思考:“你觉得你长大了吗?你从哪些方面证明你长大了?”学生发言积极,气氛活跃,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适时引导学生从学习本领和学习方法以及身体方面的变化方面总结自己的成长,在发现自己长大的同时,感受到成长的喜悦。这样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生活经验又一个有效的提升。

人们常说成才先成人,这就说明做人的重要性。教师必须重视和坚持道德教育,然而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及是非辨别能力差,常常会犯一些小错误。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让儿童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例如,在教学《幸福的家庭》这一主题活动时,由于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很多,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无忧无虑地享受着父母等亲人的呵护。所以,他们也有时会不理解父母的关爱,甚至还和父母吵架。于是,我让学生开展一次“家——我爱你”的爱心回报行动。在这次行动中,有的学生给爷爷奶奶捶背、倒茶、洗脚;有的学生帮爸爸妈妈刷锅、做饭、整理房间;还有的帮家人洗衣服、倒垃圾……学生通过这次行动,体验到父母劳碌持家的艰辛,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与期望,以及父母得到回报时的快乐和欣慰,懂得了爱是付出,爱是责任,爱是相互的,爱是幸福的。

三、通过课外活动,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篇5: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

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

作者/杨万钧/王鑫

组织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既要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一、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要想教好一门课,就必须让学生对你所教的课程感兴趣。第一,可以把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变成相应的故事(案例),通过教师对故事生动形象的描述,让课堂活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提出相应的问题,由学生感悟,从而把握教材中的.知识。第二,可以利用网络环境把课堂活起来,组织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进行“绿叶对根的情意”教学时,就让学生通过上网来了解自己的姓氏起源、我国的服饰文化等,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从而更好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根深叶茂、丰富多彩的特点。第三,将时政新闻刻录成光盘,运用多媒体演示把课堂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进行“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时,就把事先刻录好的“两会新闻”用多媒体播放出来让学生感悟,亲近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做?通过学生探究、讨论,他们知道了亲近社会,首先就是要关注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风云变幻,关注社会的潮起潮落,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第四,我们还可以用歌曲(音乐)将课堂活起来。

二、运用多种手段实现直观教学,把课堂活起来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离开了现实生活,思想品德课教学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学生根本不会对你的教学感兴趣。要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就要运用直观教学把课堂活起来。第一,运用数字实现教学直观,把课堂活起来。(教学论文 )我在进行“辉煌岁月壮丽画卷”教学时,就让学生计算2009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2003年进行对比,从而引导学生得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快速上升、经济实力由弱到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的结论。第二,运用网络实现直观教学,把课堂活起来。在进行有关祖国统一的教学时,就让学生通过上网来了解祖国统一进程的新进展。第三,运用多媒体实现教学直观,把课堂活起来。为了让学生了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就把事先刻录好的《60周年国庆阅兵》光盘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感悟。

三、运用多种手段组织教学,能使思想品德课变得生动

思想品德课教学一向被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的。以前有的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老师按照参考书勾画重点,学生照着背就行了。这就给人们一个结论,学政治就是背政治,任何人都可以教政治。这也是政治课被人们诟病的地方。怎样才能让思想品德课堂变得生动呢?可以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可以通过师生互动来实现。这些教学手段,都是在把教材中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即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点到位是思想品德课“四点到位”原则的精髓和关键,既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也是本学科教改的根本方向。

综上所述,不管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是让课堂变得生动、直观,都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手段把课堂活起来,从而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维目标。

篇6:让感恩之花绽放在思想品德课堂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一首《感恩的心》唱遍大江南北,打动了多少人的心。知恩、感恩、报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的出现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思考:

镜头一:快放学的时候突降暴雨,教室外站满了送雨具的家长,看样子,都是从家或从单位急匆匆赶来的,身上雨水滴滴答答,很是狼狈。放学了,学生蜂拥而出,各自面无表情地接过小心翼翼递上的雨具,连一句“谢谢”都没有,甚至,个别孩子不知道为了什么又耍起了小脾气。

镜头二:他是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以对学生严厉而闻名全校。那天他病了,没能及时走进教室。学生知道他没来的原因后,依旧是一副漠然的表情,甚至个别学生面露笑容,轻轻地对同桌说:“XX老师多病两天就好了。”

镜头三:爱心大使丛飞的死更让我们沉思。11年来,丛飞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资助178名贫困孩子而家财散尽。可是当他身患癌症生命垂危期间,却很少有人来看望他,那些正在接受他资助的学生竟有人抱怨:“你不是说供到我们大学毕业吗?现在不出钱了,不是坑人吗?”

可以看出,以上这些现象在我们的学生中已不是个别现象。他们往往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来选择行为方式而不考虑他人,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被爱,不知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贪婪等性格。这既不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也不利于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知恩、感恩、报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感恩教育应该从小抓起。对初中生来讲,感恩教育同样不可缺失。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要成为人才,首先就要学会做人。因此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生如何获得高分,更要教孩子如何做人。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真人”首先是有“爱”的人,懂得感恩的人。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可以借助我们的学科优势,让感恩之花绽放在思想品德课堂。

(1)感恩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性良知之本,也是青少年德育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有许多内容涉及这一方面,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这一方面的资源,利用课堂和课外延伸来教育学生,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点滴进步,都是父母的艰辛换来的,我们要学会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比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教材通过第一课《爱在屋檐下》让学生感受父母之恩:“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爱,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而伟大的!”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作为子女,我们在享受这份浓浓的爱时,是否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呢?是否感知到父母的喜好呢?是否能关心、体贴一下自己的父母?是否能帮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呢?

(2)感恩老师,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感恩老师也是我们民族文化里长期流传的优良传统。我们提倡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也要要求学生学会关心理解老师,尊重老师的人格,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尊师重教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能丢!

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第一框“我知我师 我爱我师”时,根据新课改精神,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感有所悟,我布置了一系列活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的一位任课老师进行采访,了解老师一天的工作与生活,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从而感受老师的付出与无私,知道老师教我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是我们做人必备的品质。再通过“夸夸我们的老师”的活动让学生感受老师既是我们的良师,又是我们最真挚的朋友,从而激发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3)感恩社会,感谢社会的关爱之恩。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鸟,方成其壮阔。中国有古语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我们从出生以来都在祖**亲和社会各界的关照下健康地生活,我们要常读感恩的书、常说感恩的话、常做感恩的事,用一颗感恩的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难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享受生活的美好;一个不懂得感恩的民族,是没有希望和未来的。只有人人怀有感恩之心,处处心生感激之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拉近,世界也因此多一分阳光,少一点冷漠。这样也会使得我们所处的社会更文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融洽。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感恩之花绽放在思想品德课堂!

篇7:让《思想品德》课走出课堂、走进社会

一、开展品社( 生) 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

1.开展品社( 生) 生活化课堂教学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一切知识的学习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与应用生活,单有知识而没有与实践很好地结合, 或者光有实践没有理论做指导,都是不全面的,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实践是理论的试金石! 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既注重知识的学习, 又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很好地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开展品社( 生) 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和基本价值取向, 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开展品社( 生) 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仅可以解放他们的眼、耳、口、手、脚等器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了自己思维与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要将自己的体验与兴趣结合起来,将自己的方法、价值观与知识的获取结合起来。

二、开展品社( 生) 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内涵

1.课前体验生活化

人的生活世界是直观的、具体的,因而也是丰富多彩的。德国杰出的思想家胡塞尔指出:“只有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满足人在理智、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需要。”要让学生对世界体验得深刻,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上社会。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品社《同在蓝天下》时,课前让学生自己做一个盲人贴鼻子的游戏,体会盲人的生活。课前体验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2.课中体验生活化

( 1) 引入话题生活化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的开始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的课前体验,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所营造的特定氛围中,激起情感体验,在不知不觉中触动自己的情感之弦。如,在教学《友爱是共同的》时,在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玩具后, 教师可作如下引入:“在刚才老师看见同学们各自交换自己的玩具,分享大家对你的玩具的评价,老师也感到很高兴,那么,你都听见同学们对你的玩具怎样的评价? 你的心情如何? ”这样的引入,以生活为切入点,让学生感到自然。

( 2) 合作学习生活化

在学习中,教师可利用学生课前的活动收获,引导学生开展活动,通过游戏、表演、讨论等形式,体验生活,感悟道德。教师通过创设生动而又贴近实际生活的情景, 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无穷兴趣。如,在教学《同在蓝天下》时,学生在理解了弱势群体的处境后,教师可做如下引导:”面对这些弱势群体,社会各行各业都伸出了一双双温暖的手,唱响了一曲曲人间赞歌! ”然后播放《爱的奉献》的音乐,让学生了解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激起了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了社会的博爱! 听完后,可让学生说说感受,这样如何为弱势群体献爱心的合作问题就出来了,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这种情感中如果让学生合作交流效果可想而知。既培养了他们的道德情感,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 3) 深化感悟生活化

品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学会生活。因此, 教师应该在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评价、反思等形式,深化道德认识,引导学生生活如,执教一年级品生《认识好朋友》时,当学生与同学互相交朋友并夸夸对方的优点后,在深化感悟部分设计了“交友大联欢”“交友大转盘”和“交大朋友”三个活动。 这三个活动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在身边进行交朋友活动,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强化了已有的认知体验,深化了乐于与老师、同学交朋友的道德情感,体验了交友的喜悦,从而达到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目的。

( 4) 课后践行生活化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是由品社( 生) 的实践性决定的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生活知识包罗万象,它可使幼童成长为学生可把学生熏陶为学者, 可让学者历练为智人, 可将智人钝化为哲父! 生活课堂,使每一位在其怀里成长的孩子都享有积极的受教育的机会。教师必须根据具体的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利用所学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体验生活,有效地帮助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达到知行统一。例如,学完了《同在蓝天下》可以让学生开展一次向弱势群体献爱心的活动;学完了《交通海陆空》,可以让学生设想未来的交通工具;把行为认知延伸到学校、家庭、社区到生活中去实践,去深入体验,从而把活动引向纵深,实现德育的实效性。

篇8:让《品德与社会》课走进生活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说教、重灌输,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其实,学生真实的生活是最好的课程资源。就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捕捉、提取和开发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丰富课堂生活。

童年是一个充满活力,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此时的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内涵与发展价值。如果不从这种需要与特点出发,教育几乎成为不可能,而脱离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将是虚空的、形式的、无效的。

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着力强调对生活的回归,对学生正在进行的现实生活的回归。通过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去改善、促进他们正在进行的生活,把儿童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作为教育的重要资源,进而得到各种美的、精神的满足和快乐。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样的道理,学生的道德品质也更是在生活中形成的。源于生活指的就是,教学时关注和反映儿童的真实生活,从儿童日常生活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或典型意义的事例,进行加工,以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生活主题、范例或者“生活图景”的形式呈现。来自儿童的真实生活,儿童会觉得它真实,因而愿意相信;来自儿童自己的生活,儿童会觉得它离自己很近,因而可亲;讲述的是平凡的事,儿童会觉得它要求“不高”,切合实际,因而可行。源于生活还要求注意,真实的儿童生活是整体的、综合的,社会、生活、活动、实践、情感和体验等等都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整体的”“全息的”。

一、《品德与社会》课融入家庭生活

我把品德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低年级小朋友刚刚从家庭走向学校,开始与他人、与社会的接触。在这一阶段,他们的思想还未成熟,行为规范的养成正处于初级启蒙阶段。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采用一些学生家庭中的生活实例与学生乐于、易于接受的方式组织教学。

例如,在教《成长的脚印》这一课时,我在班级中开展“搜集实物”活动,让学生搜集从小到大跟父母在一起照的相片,选择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的相片,按时间顺序排列在一张白纸上;搜集用过的衣或物。把搜集到的内容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可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让他们体验到家庭中的亲情及成长的快乐。在此基础上讨论:家人是怎样关爱你呢?进行真情回放镜头:“生病时,妈妈是怎样精心呵护。”“每日父母为我做了些什么”。学生的记忆大门缓缓打开,一件件小事,一滴滴父母爱,如一股暖流再现孩童眼前。在孩童感动之余,让他们提笔写下“亲情悄悄话”。从孩子们真挚的童语中,流露着对家人浓浓的爱意,这种情感体验的诱发来自于实物情境的创设,更来自于孩子们在获得强烈的“被爱”体验的基础上,尽情抒发对家人的感激之情。这一内心的情感体验,催化了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

又如,在教《可爱的家》这一课时,我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让孩子们课前和家长一起回顾一下家庭里发生的有趣的事。课堂上在小组里交流,讲讲家中的趣事,并推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我们在家中得到家人的关爱,学到了知识、本领和做人的道理。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找有关家庭的点滴资料,其实收集的过程,就是一种生活的体验感悟。而交流的过程,更让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的家庭以及同伴的家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游戏和表演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对儿童有很大的吸引力,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体验,从学生的生活取材,设计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游戏、表演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悟出道理,水到渠成。

二、《品德与社会》课融入校园生活

儿童进了学校,就离不开校园生活。在《春天在哪里》这堂课的教学中,运用了一段真实的录像。说来真是偶然,一天中午,由于有事,我没能到教室为学生分午饭,但是就是那一天发生了一件我没有想到的事情,即班级中最冷漠的学生小王帮助了同学。更巧的是,正在小王为小杨拖去地上呕吐的脏物时,学校的电脑老师为幼儿园拍摄一段小学生活录像而来到了我们一(2)班教室,抢拍下了这最感人的一幕。在这事先没有预料的情况下,小王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在他冷漠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乐于助人的真心,这样的真情实感难道不能令人感动吗?

新课标中有这样一个要求:让学生走进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观察、感受社会。学校班级是社会生活的缩影,也是大社会中的一个小细胞。我让孩子们通过观看录像了解同学最真实的一面,并为此感动,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共鸣。由真实的感受,引发的是最真实的情感——“春天指的是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我知道,当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帮助他。” “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会向小王同学学习的,做一个关心同学、帮助有困难的人。我要让美丽的春天一直留在我们一(2)班教室里。”这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让我——他们的老师也有了一次真情的感受。

人世间的真情是最美丽的,她的力量是无法预料的。自这堂课之后,我们一(2)班有了明显的变化,一人有困难,大家来相助!我想:这就是真情的力量,真情的力量是无限的,只有它才能打动孩子们的心;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行为指导实效。

二、《品德与社会》课融入社会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在教《同在蓝天下》一课时,围绕本课的教学内容,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并体会的有:同在蓝天下,有哪些人需要帮助?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社会上有哪些感人的爱心故事?我们的国家为保障社会安全又组织了哪些专门的网络机构?……这一系列的问题引领着孩子们走进生活,走近社会。因此在课前有必要先让学生做一个有心人,通过不同方式,利用多种渠道去收集、整理、掌握相关的信息资料,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大大丰富充实了教学内容,也使孩子们对这看似无边无形的题材有了感性的认识与了解。特别是在初步了解了中国十大慈善机构后,进一步对与孩子们紧密相连的中国红十字会展开深入了解,其中在交流医疗证的作用时,抓住班中学生的典型事例来说明,增强了说服力。学习的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独立学习的能力,教给了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解决問题的方法,为走向社会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为使品德教育更有影响力,更具感染力,我还通过采访身边的学生、教师、警察,听一听他们的心里话的直面教育,为孩子们提供身边学习的榜样,更有力地促使他们自觉自发地融入这个社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这样充分利用社会中的教学资源,使这门学科真正成为学生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的桥梁。

生活本身就是儿童成长的“养料”和资源,是品德教学的重要资源。新课标主张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经历中去感受,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去体验。教学中,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并用“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自己的真实生活,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

篇9:让《思想品德》课走出课堂、走进社会

“用思想的力量改变世界”是TED大会的宗旨。而这也与思想品德学科的课程目标不谋而合。思想品德学科的课程目标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旨在促进初中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让《TED演讲》走进思想品德课堂,使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鲜活,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以此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更具有生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有感而发有效突破

【片段一】教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让生命之花绽放》 时,我选择了越野滑雪运动员詹宁.谢福德的演讲《身碎人不碎》。

澳大利亚越野滑雪运动员詹宁.谢福德梦想摘得奥运奖牌,却在一次骑车训练时惨遭车祸。颈椎、脊椎6处骨折,腰部以下瘫痪。虽然手术比较成功,医生还是告诉她,腰部以下会没有知觉,最多有百分之十到二十的恢复机会,终生有内伤,一直要使用导尿管,如果能行走,也要使用卡夹和助行器。

看到这里,我请学生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詹宁,听了医生的宣布,我的心情_______________;我会怎么做?

学生反响很热烈。有同学说:“我会很难过,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甚至想自杀。”有同学说“:沮丧、伤心,感觉自己毫无用处”。还有的同学说“:会一辈子呆在家里,害怕别人笑话。”几乎所有的学生表达的是同一个观点:人生已经毫无希望,生不如死。

我没有再做点评,而是让学生们继续观看詹宁的演讲。

听完演讲,学生们非常安静,大家都沉浸在詹宁的故事当中。我又问他们“:听完詹宁的演讲,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们纷纷举起了手,比起以前的沉默,他们似乎有更多的话要说。有学生说“:詹宁非常坚强、乐观,这种态度让她取得了成功。”还有学生说“:生命没有一帆风顺的,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要想办法去克服,而不是放弃。“”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生命“”……”。

【感悟】人教版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三框《让生命之花绽放》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肯定生命、尊重生命,遇到挫折不轻易放弃生的希望,对于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只根据教材的图文资料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让学生有感而发,这样很容易将本节课变成说教,引起学生的反感。然而将《TED演讲》引入课堂,学生亲耳听到一个人讲述自己的经历,能够更深刻的体验演讲人的心路历程,激起他们的共鸣,自然而然的受到感染,发出要 “珍爱生命”的感叹!

二、有声有色有的放矢

【片段二】教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追寻高雅的生活情趣》时,我选择了溜溜球选手black的演讲《我的溜溜球大师之路》以及剪纸艺术家碧翠丝·科伦的演讲《纸中剪出的故事》。

《我的溜溜球大师之路》讲述的是来自日本的black从小就是个自卑的孩子,直到有一天他在溜溜球上找到了热情和信心,此后他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练习上并最终成为了世界冠军。Black在演讲过程中穿插了溜溜球的表演,娴熟、流畅的表演让学生们的眼中充满了惊艳和惊叹!

艺术家碧翠丝·科伦身着一件用杜邦纸剪出的惊艳斗篷登上舞台,并娓娓道来了她的创作历程以及用剪刀和纸片创造故事的方式。她在近40岁的时候定下想当一名艺术家的目标,因为纸张轻巧并且便宜,她选择了剪纸。碧翠丝·科伦用剪刀和纸创造出了复杂而精巧的世界,以及城市和国家, 成就了自己的艺术家之梦。

【感悟】人教版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二框《追寻高雅的生活情趣》一课主要讲述了学生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的方法。 对于现代的初中生来说,现在的世界太精彩,外来的诱惑非常多,尤其是电脑游戏。如何引导孩子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 对于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尤为重要。选择世界顶尖艺术家的 《TED演讲》,不仅有他们的心路历程和训练过程,也有他们的精彩表演和作品,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更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做到有的放矢。比如black原本是一个自卑的小孩,但是通过玩溜溜球,他不仅夺得了世界大赛的冠军,实现自己的梦想,更能够自信的站在TED的舞台上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孩子们说:“只要为梦想持之以恒的努力,一定会取得成功”!碧翠丝·科伦做过许多工作,卡车司机、清洁工、导游等, 但是在她近40岁的时候定下要做艺术家的梦想,并且从零开始,最终也取得了成功。孩子们说“:只要有梦想,什么时候都不晚”!

篇10:让“有效”走进思想品德课堂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

“有效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通俗地说,就是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因此,千方百计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人们有着多种多样的思考和实践。下面就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我的愚见。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行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个性和创造性直接相关,压抑个性发展就会抑制创造性欲望和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教育的功能在于按照社会的要求综合平衡地发展各类行为,只有各类行为协调发展才能有助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从当前教学实际出发,我们更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行为,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使教学工作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育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托兰斯研究表明,创造性儿童往往因教师不能理解和支持他们的思想而隐藏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对他们的创造性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采取民主态度,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看法,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注重教学设计的时代性和科学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设计非常的关键,它关系着整堂思想品德课能否真正的让学生喜欢,吸引学生积极的投入,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实践证明,这样的思想品德课学生是比较喜欢,并且能有所收获的,比如,我在设计《弘扬民族精神》这个课例的时候,就充分的把握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问题:“2008年,有多少让你感动流泪的瞬间?” 这个问题,把大家的记忆拉到了2008年,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有让人兴奋的,有让人悲愤的,有让人感动的,从年初的大雪灾到奥运圣火的传递,再到震惊中外的5.12汶川大地震,大家充分的感受到在悲壮中成长的中华民族,在大家各抒己见之后,用汶川大地震的视频重现了当时的情况,从悲惨的地震废墟中的人物,到解放军战士、医护人员、国家领导人、各行各业的志愿者等的团结协作,众志成城,让学生受到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从内心深处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

当学生还沉醉在大地震中那种民族凝聚力的震撼中的时候,我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又是如何成功的举办了无与伦比的奥运会的,最后在感受“神七升天”的视频中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释放。课后,很多同学都表示,效果很好,真正的学到了民族精神,并且对进一步认识民族精神充满了动力。

三、增强教师自身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是古人的教诲,至今仍不失为至理名言。要做一个合格的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具备“三术”:一是“学术”即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二是“艺术”即较高的教学水平,三是“技术”即时刻把握国家重大政策和方针脉搏, 并永葆时代精神。记得刚教思想品德这门学科时,既缺乏教学经验,更缺乏教学资料,我就广泛收集,筛选整理。虽然这项工作几乎报销了自己饭后茶余的空闲时间,但是获益匪浅,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提高了业务水平。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我觉得不能居于本学科、本专业的小天地,而应将学习的视野拓展到其他领域,做到各学科之间能相互渗透。有一次,我阅读生物书籍时,看到里面有一段关于“生物重演律”的内容,说的是从细胞到成熟个体,要经历一段胚胎发育的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物种漫长进化历程的短暂而迅速的重演。我由此感悟:人类的认识发展与生物的进化规律相比,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我们进行思想品德知识教学的同时,能把浓缩在其中的认识历程重现,让学生沿着前人思维活动的足迹“短暂而迅速的”重走一遍,从中体验和学习思维的方法,那就等于交给学生一把打开思维宝库的金钥匙。同样,对于思想品德中的观点教学,我也不是急于把这些前人获得的结论和盘托出,让学生尽快地占有它们。而是坚持“延迟判断”的原则,把学生推至问题开始的地方,引导他们去追溯根源,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再发现”过程、“再研究”过程,让他们从中经受磨砺,增长才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周红林.《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活化》.《中学政史地》,2008,16(3)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竹箦中学)

篇11:让《思想品德》课走出课堂、走进社会

关键词:回归生活,平等交流,创新,生活体验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是灌输式的,试图通过让学生学习系统的知识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境界,事实证明是收效不大的。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开始有意识地联系生活,注重体验,使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丝新意,然而,我们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中,却发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教材中精心设计的探讨活动,有时候学生并不感兴趣,课堂往往冷场;我们精心安排的社会(生活)调查与交流活动,学生并没有认真参与,课堂活动也只能走走过场。那么,学生为什么会对“生活”不感兴趣呢?这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内在原因呢?探讨这些问题得先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开始。

一、解秘思想品德课堂回归生活难的真相——这不是学生的生活

为了弄清楚问题产生的原因,笔者作了一个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是他们日常生活,课堂教学中各种活动情境与他们的生活是否吻合,他们喜欢怎样的活动等。得出的结论出乎笔者的预料,其中最大的发现就是我们(无论是教材上的还是教师的)为他们准备的生活素材有很多不符合他们的实际生活和心理需要,在缺乏体验的情况下,他们自然就无法在活动中展示自我,提高自我,活动的质量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通过这次调查,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常说教育要回归生活,那么,到底是回归谁的生活,是教师和教材为他们设计的,还是学生自己的。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用自己的生活感受去启迪学生的思维,还自以为是“生活教育”,殊不知学生在这个你强加给他的“虚拟生活”中并没有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教学效果自然就无法保证了。如在九年级思想品德“灿烂的文明之花”一课的学习中,导入活动为同学们设计了一个青年扶贫支教志愿者明凡与同学们依依惜别的情境,原本是很感人的,但不巧的是,我们这个并不算太落后的农村地区从来没有来过扶贫支教志愿者,我们的同学并没有这方面的体验,无论是站在明凡的立场上,还是站在学生的位置上,都无法产生真实的感受,只有应付几句假话走走过场,导入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出现这样的现象,根源还是在于我们教师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完成角色变换。在课堂上,我们仍然是高高在上的支配者,只不过是改变了支配的方式,把学生从知识接受者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后,又把他们关进了我们为他们预设的“生活世界”中,让他们去进行被迫的探究和讨论。学生的处境并没有得到真正地改变,他们的学习热情当然也就得不到真正地释放。所以,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必须从转变教师的角色入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真实的生活,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成为课堂的主人

那么如何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并愉快地探究学习呢?前提是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做一个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只有这样,才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灵世界,从而把握好教学的分寸,使课堂教学能真正回归生活。

1. 平等地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也成为课堂素材的决定者

为了让课堂教学与生活真正接轨,笔者作过这样的尝试,在准备“学会合理消费”一课时,我打算设计一个课堂情境故事来贯穿本课重点——如何进行合理消费的学习。这次,我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先与学生展开了深入地交流,了解到了学生购物的习惯、爱好,经常遇到的进退两难情形,然后设计好了大致的故事情节,并准备了两种展现形式:小品表演和小组讨论,让学生选择。由于课堂活动真正来自学生的生活,活动方式由学生自主选择,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节课后来在校内上了公开课,其课堂氛围得到了肯定。实践证明,要让课堂教学真正回归生活,需要与学生平等交流,认识学生,了解学生,让学生参与课堂设计,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绽放生活之花。

2. 创新课堂活动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发展心理学认为,青少年学生有好奇心强的一面,他们总喜欢求新求异,别出心裁。我们的课堂活动总是局限在小组讨论,师生谈话,时间长了难免使学生厌烦,课堂活动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所以,课堂的活动形式还需要突破小组讨论的传统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理智面对学习压力”一课的教学中,为突破从容面对考试这一教学难点,我设计了一个心理诊疗活动,由我担任心理辅导员(本人已通过资格考试),班内二三位确实存在在考试焦虑现象的同学为咨询者(事先约定,自愿),其他同学为参谋。我在心理辅导过程中与来访者真诚地沟通,并不断与班内其他同学交流信息,让他们出出主意,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我在学生中还开辟了小品表演、“记者”访谈、模拟村民大会等多种新颖的形式,对激发学生兴趣,推动课堂活动的顺利展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总之,要让活动开展得生动,活动形式必须要创新,这样,“冷场”的记录会少一些。

3. 结合教学需要,适当开展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

课堂教学难以回归生活的现象,与学生生活体验的匮乏也是有一定关系的。由于我们长期以来的教育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实践活动与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活动往往远离生活,自然就不可能有充分的体验。所以课堂教学要实现生活化,急需补上这一课。为此,我结合教学需要,不失时机地安排了系列实践活动。比如,在“承担对社会责任”一课教学时,我组织了参观社区服务、为身患重症同学献爱心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情感体验,课堂交流体会便十分生动、真实。又如,在突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个较为抽象的难点时,我事先安排了一个调查活动,让学生调查自己家庭生活水平近三十年来的变迁,然后,在课堂上以记者访谈的形式交流,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给自己的家庭带来的好处。这样的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句话由抽象的理论变成了生动的现实,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课堂教学要归生活,那么学生必须有足够的生活体验,这就需要我们经常组织实践活动,为改善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通过以上的一些实践,我的课堂气氛得到了明显的改观,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能力,课堂实效大为提高。

综上所述,要改变九年级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活动冷场,走走过场”现象,需要我们广大思想品德教师转变观念,从克服对教材的依赖入手,在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基础上,用学生自己生活中的案例和社会现象创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诉说自己的生活,体验成长的烦恼,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使课堂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概而言之,就是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解决自己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第一的英文是什么下一篇:良言一句三冬暖--营销沟通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