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行政管理学论文

2022-04-21

摘要以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西方行政学说课程教学改革为例,全面分析该课程教学中容易出现的误区,系统总结教学改革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为推动教学质量再上新水平提供重要参考。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教学改革行政管理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改革行政管理学论文 篇1:

PBL教学法与行政管理学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PBL教学法是近年兴起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方法。文章在分析

PBL教学法的含义、特点及其在行政管理学课教

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指出,在该课程中实施

PBL教学法的难点在于:行政管理学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滞后;教师的

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足;缺乏实施PBL教学法所需的问题情境;教学资源有限。

作者:马宏霞

教学改革行政管理学论文 篇2:

研究生西方行政学说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 以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西方行政学说课程教学改革为例,全面分析该课程教学中容易出现的误区,系统总结教学改革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为推动教学质量再上新水平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西方行政学说 研究生课程 教学改革

Graduates "Western Administrative Doctrine" Teaching Reform Research

Key words western administrative doctrine; graduate courses;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西方行政学说是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是政治学、管理学相关专业的通识课程,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行政学分析方法,提高基础理论水平,增强公共管理实践能力。课程内容以行政学、管理学领域的经典理论为主,在详细介绍西方行政学说产生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系统梳理西方行政学说自19世纪末形成与创立以来的一百多年间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行政学说,客观分析西方行政学说的总体发展趋势。研究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夯实自身的行政学理论基础,丰富学科历史知识,并通过对西方行政学说进行经验借鉴,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有更好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学会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①高等教育是培养国家栋梁之才的重要手段,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根据知识发展和社会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促进高校教育发展,努力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西方行政学说教学团队不断总结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区或问题,创新教学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努力完善课程体系,打造研究生精品课程。

1 研究生西方行政学说课程教学容易存在的误区

1.1 作为理论基础课程而忽略了与实践相结合

西方行政学说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涉及不同时期的多位行政学家、管理学家的经典理论和学说,而且每一时期的学说都有着丰富内容和不同特点。课程总体上看知识量大,部分学说较难理解,无论是教师教授还是学生学习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为介绍清楚课程内容,课堂教授过程中容易出现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思路限制在各种行政学说理论上,课堂气氛沉闷,毫无生机。实际上,无论哪个时期的理论学说,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联系,也对当今时代的公共管理实践极具启发意义。所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研究生主观能动性,引导研究生在学习行政理论的同时结合近期社会热点问题加以分析理解,以更加透彻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做到活学活用。

1.2 讲授经典理论而没有与时俱进

由于与西方学术界在研究问题和路径上的差距,西方行政学说课程涉及的部分知识略显滞后。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照本宣科地讲授经典行政理论,而忽视对公共行政学领域最新理论知识的介绍,学生所学知识的时效性、适用性将会削弱,与当今时代出现脱节,教学的现实意义将大大降低。在知识发展和科技进步日益迅速的今天,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活动,保持时代敏感性、坚持与时俱进都是至关重要的,对大学教育来说更是如此,因此需及时更新和补充课程内容,采用新方法、新案例诠释传统理论,切实增强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现代化教学方法工具使用不当

如今,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已在高校中得到普及,教师上课通常都已采用PPT、影片等来辅助教学。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同时,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课程实质,出现了PPT照搬课本内容、用播放影片替代讲课、多媒体使用过多过杂等现象,这些极不利于有效的课堂学习。

2 研究生西方行政学说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 努力完善课程内容

一是及时更新课程理论内容,结合公共管理领域最新的理论和知识,不断完善授课体系。要求授课团队教师做到思想和行动上与时俱进,追踪学科发展动态,关注学科最新发展成果,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在教材选用上,选用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教材,在精选一本经典专著作为指定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一系列配套教材和读物,要求学生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关注领域内核心期刊动态,将最新发表的相关文章与学生一同探讨,相互促进。二是不断完善案例库,案例教学是该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鼓励学生将经典行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会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所选案例一方面需紧贴社会热点问题,具有较强时效性和实际意义,另一方面需紧扣课程理论内容,充分运用西方行政学说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因此,教学团队时刻注意搜集合适的案例材料,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案例库,比如选择“美国的重塑政府运动”、“政府雇员制改革”、“党政机关行政成本过高问题”等作为案例内容,并组织学生进行充分讨论。

2.2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将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录像演示法等教学方式融入到传统的课堂讲授之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并坚持在教学中做到“五个结合”:(1)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有选择性地对每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说进行精讲,要求学生精读指定教材,吃透每个行政学说的主要思想,同时对书中其他理论学说以及教师提供的参考书目进行广泛阅读,以拓宽思路和知识面,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2)教材内容学习与最新研究成果研讨相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多为经典成熟的行政理论学说,同时也意味着相对陈旧,因此在教授的同时需对同领域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研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专业思维。(3)课堂讲授、研讨、交流与课后自学相结合。西方行政学说课程内容丰富,涉及将近三十位学者的行政理论,其中部分学说内容较为深奥,学生仅靠课堂学习难以完全理解和掌握,因此必须在课堂听讲、讨论的基础上,课后反复阅读教材,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思考练习题和案例题,巩固听课效果。(4)理论研讨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运用案例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研究理论学说的基础上,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增强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教学过程与专题研究相结合。采用专题教学的方法,将诸多经典理论根据时期、内容等组合设计为六个专题,安排学生在学习每个理论学说的同时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分析,每个专题之后综合运用理论做案例分析讨论,做到融会贯通。

2.3 坚持综合考核方式

摒弃单一的闭卷考试,采用复合型考核方式。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倾向于采用以期末闭卷考试定成绩的考核,但对于西方行政学说这门研究生课程来说,单纯闭卷考试达不到最佳考核效果。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生一般具有更好的理论基础,因而要求他们对各时期的行政学说作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养成更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因此,教学团队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笔试+作业与讨论+课堂报告+课程论文+出勤率”的复合型复合型考核方式。(1)笔试。无论考核方式如何变化,对于基础专业课来说笔试都是最基础的考查形式。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各时期各学者的行政学说的内容,形成一定的论述和分析的能力。(2)作业与讨论。每一个专题的授课结束后,给学生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和案例,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课堂所学和查找相关资料独立完成,在下一次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根据作业质量和课堂讨论表现给出学生成绩。(3)课堂报告。学生自由组合成三人小组,根据课程内容选择一个主题,在合理分工下进行相关研究,最后形成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陈述和分享,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课程论文。论文写作是研究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结合社会热点选择和课程理论相关的论文题目,在期末时提交论文,并将论文成绩作为总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5)出勤率。严格课堂考勤制度,将出勤率纳入期末成绩。

2.4 建设网络教学平台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网络教学平台在高等教育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成为了有效的教辅媒介。网络教学平台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基于WEB 等平台把一系列软件和硬件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网络环境,根据培养目标和实际教学需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及仿真多媒体技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供学生体验和学习,获得更多的实践技能知识,在实践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②西方行政学说教学团队积极探索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主要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安排、教师信息、课程资料、多媒体课件、课程作业、学生课程论文展示、课程论坛等模块。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可以通过课程网站了解课程基本情况,查阅相关学习资料,下载思考题、案例分析题并在线提交作业、在线提问以及参与论坛讨论,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提升教学效果。

3 研究生西方行政学说课程教学改革成效

3.1 课题体系逐步完善

自开设研究生西方行政学说课程以来,教学团队始终致力于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并将此最为打造精品课程的重要基础。根据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每学年定期修订教学方案,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到目前为止,已形成包括1本指定授课教材和10余本配套读物的教材体系,完成较为完善的授课PPT课件40余个,思考题35套,建设起拥有近百个案例的案例库,教学资源大大丰富。对于西方行政学说史上涉及的经典学说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授课过程中详略得当,专题教学体系科学越加明晰,能够较好地传达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

3.2 教学方法日益成熟

在教学团队不断的探索努力下,逐渐形成了以教师讲授、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录像演示、实验室教学、网络教学等教学方法为主,辅助以复合型考核方式以及实习调研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体系。案例教学方法日臻成熟,通过越来越多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辩论,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情景模拟和调研实习相结合,通过情景设置模拟日常公共行政管理中常出现的事件让学生予以解决,并适当组织学生到合作的实践基地调研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网络教学平台逐渐成熟,模块设置科学,学习资料丰富,师生越来越适应网络交流学习的方式,有力的教学辅助平台逐渐形成。

3.3 师资建设成效显著

在建设精品课程的过程中,注重对课程教学团队的培养和建设。该课程目前已形成由1名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组成的5人教学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近年来,青年教师的培养取得了明显效果,部分年轻教师初到教学团队时博士刚毕业不久,理论基础好但教学经验欠缺,经过了几年的授课锻炼,以及通过听老教师授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案方法、认真听取学生意见,逐渐成长为教学团队的骨干,在教好学生的同时教师自身也得到了快速成长。在注重教学的同时,教师们还获得多项相关领域的课题项目和教改项目,发表多篇教改文章,科研和教学共同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

3.4 学生好评成果丰富

随着西方行政学说课程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学成效逐渐显现出来,学生表示很喜欢老师启发式、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思维,积极进行思考和探索。通过课程论文的写作,学生可以归纳总结所学概念,并对其中较为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学习用专业分析方法进行思考,学习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得到了较为综合的能力锻炼。近三年来,共产生研究生课程论文90余篇,其中部分优秀成果在学术期刊上得以发表,学生在专业课学习的同时,也获得了学术成果。还有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相关课题研究组中,对相关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充分锻炼了学术科研能力。

4 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前进的过程,在目前已取得重大成效基础上,研究生西方行政学说教学组将继续补充完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教师团队、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努力打造研究生精品课程。在继续加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改进完善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注重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引进、进修和让其独立承担项目等方式,加强对学术骨干的培养。(2)加强国际国内交流,采取派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做法,积极加强和国际国内知名院校的联系与合作,广泛开展教学交流、科研交流活动,充分借鉴成功经验,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本课程的学术水平。(3)完善网络教育,实行网上教学,充实网络资源,为师生教学与科研创造丰富、开放、便捷的资源库,开展网上学术争鸣。

注释

① 钟勇为.大学教学改革方法论探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

② 许林勇等.基于国家精品课程医学统计学网络平台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1).

作者:郗永勤 忻海然

教学改革行政管理学论文 篇3:

关于高职院校应坚持以育人为中心的探讨

[摘要]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育人为中心,这是由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决定的。有人认为,高职院校必须以“教学为中心”,这是片面的、不符合逻辑的观点,也不切合高职教育的实际。高职院校只有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全面建设全员育人格局,才能使院校的各项工作蒸蒸日上。

[关键词]高职院校 全员育人

[作者简介]许华春(1951- ),男,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硕士,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管理研究。(浙江 东阳 322100)

“坚持教学工作在全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是目前高职院校中比较普遍的提法。我认为这种“教学中心论”不符合《高等教育法》规定的精神,与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办学目的及具体实践相背离。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出发,高职院校只有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在此前提下精心构筑全员育人格局,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追求卓越,才能取得更大发展。坚持以育人为中心,是由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也是其教育实践的必然选择。

一、坚持以育人为中心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决定的

长期以来,许多高职院校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都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或者强调“确立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这种“教学中心论”,依据是教育部2004年制定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有关条文。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等级标准》第一个一级指标第三个观测点“教学中心地位”中规定,如果高职院校“重视教学工作,基本能正确处理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基本落实”,其考核为合格;如果能做到“突出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各项政策规定向教学、教师倾斜力度大”,则考核为优秀。该观测点在整个考核体系中权重系数为0.3。这一权重系数传递了一种错误信息:即高职院校要以教学为中心,将手段和目的混淆在一起,造成了部分高职院校在办学思路上的混乱。目前,高职院校在以什么为中心的问题上,应该有比较统一的认识。

教育的本义就是为了育人,即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人们通常说“教书育人”,其实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根本。在这方面,古今中外的学者都有精辟的论述:宋代大哲学家张载说“学所以为人”,法国的教育家卢梭则强调“人是靠教育而成”。他们的论断都说明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马克思主义教育论也认为,教育是为了使一个自然人成为一个“完全的人”。也就是说,人一生下来,只是一个自然人,只有通过完整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才能成为一个能适应社会的有用的人。

我国有关法律和政策对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规定得比较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十一条规定得更加明确:“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在我国的汉语词典里,“育”有“培养”“培育”之义。《孟子告子下》中载:“尊贤育才,以彰有德。”这里的“育才”,就是培养、培育人才的意思。《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强调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职业院校要“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9月,李长春同志在吉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必须“以育人为中心”。他指出:“落实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的要求,首先就要切切实实地把育人为本摆在高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我们办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学校,培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育人为本的核心含义,是党和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办学宗旨。高等学校要以对党的事业、国家前途、民族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始终不渝地把育人为本摆在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位置,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育人为本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必须以“育人为中心”。“教学中心论”显然不符合《高等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中央领导讲话精神,与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和办学目的相背离,是被实践证明的错误观点。

二、坚持以育人为中心是高职院校教育实践的必然选择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具体的教育实践来看,教学只不过是育人的一个主要手段,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在目前高职院校的招生和就业都面向市场的情况下,教学工作只不过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已。从具体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工作应分为“招生就业、学生管理、教学改革、行政后勤”四大环节。这四大环节就像四个轮子,都必须围绕“育人”这个中心转动。其中,招生就业是源头性工作和关键性出口,关系着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学生管理同样重要,它不仅是校园稳定的根本所在,也是教学得以正常开展、教学质量得以不断提高的前提和保证。如果一个学校管不住学生,其他一切就无从谈起。行政后勤的管理和服务同样重要,在后勤服务上稍有差池就可能成为学校不稳定的导火索。因此不能把教学这样一个育人的具体环节和手段当做学校的中心工作。从哲学角度看,只有把目的当做中心,使所有工作都围绕目的来开展,才能理清思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只有围绕育人这个中心,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协调一致,才能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及环境育人”的功能发挥到最大限度,真正把教育质量抓上去,把学校越办越好。

1.教学内容方面。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除了教给学生本专业所需的重点知识和核心技能外,要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教育。育人为中心包括了对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培养,如文化素质、专业才能、职业道德、公民素养等。当然,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学生就业并由此促进社会与学生自身的发展是重点。因此,育才、培养学生专业才能是课程设计的重点。但毕业生也是社会成员,职业道德与人所应有的素质必须得到保证,因此,育人是学生全面发展和课程设计的根本。教育部启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把实施素质教育列为一项世纪工程,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2.教学改革方面。要改变旧的课程教学理念,要掌握并应用“泰勒新课程论”,切实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课程,制订和实施课程计划。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新方法和新模式。要探索校企结合、校社结合的培养模式,让企业参与教学和教改,让学生提前进入岗位,边干边学。积极探索特长生培养模式,推行“骨干教师培养特长生—特长生带动全班学生”的“师父带徒型”的技能学习和培养方法。

3.教学目的和任务方面。教师的根本职责是育人。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要引领学生担负天下责任,传承高尚品德;授业,就是传授知识,研修学业;解惑,既解传道之惑,也解授业之惑。传道授业解惑都是教育人,传道为先。因此,育人是教师职业的本质,是教师职业的最高追求,也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

三、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努力构建高职院校全员育人机制

高职院校的一切工作要围绕育人这个中心,精心构筑全员参与、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建立从院长到每一个教职员工都确立“人人是教育工作者、处处是教育工作阵地、事事是教育工作内容”的新育人观,切实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及环境育人。

从我院实践来看,我们始终坚持“从严治院”方针,按照“内强管理、外树形象、质量兴院、稳步发展”的工作思路,做到了“招生就业、学生管理、教学改革、后勤保障”四轮驱动,协调发展。短短五年时间,我院就成为办学规模居浙江省同类院校前列、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的万人高校。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我们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及环境育人”贯彻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上。

1.招生工作方面。必须坚持诚信招生,坚持“不搞虚假宣传、不诋毁别人、不乱承诺”的“三不原则”。招生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过程。在就业服务方面,要求学生学有所长,正确定位,不好高骛远。采取“2+1”模式让学生提早进入实习,了解社会,熟悉企业,掌握技能。采取个人自主择业与学院推荐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就业,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所需之才。

2.学生管理方面。坚持严格管理,狠抓行为规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建立由领导、学生管理人员、任课教师、行政人员以及学生干部组成的轮流值日制度。领导亲自挂帅,全体教师、行政人员共同参与,院、系两级学生干部协同管理,确保学院每天从晨跑到就寝,从寝室、课堂到食堂、整个校园,均有相关人员值日,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不文明现象、违纪情况等进行督查,真正形成全员、全程育人氛围。进一步总结“两课”教学改革经验,积极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坚持专兼职结合的原则,建设一支适应新时期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针对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空泛、效果不好的现象,开展形式多样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自由与纪律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从学生心理特点、思想道德特征出发,采取从最亲的人、最小的事着手,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的思想教育工作思路,把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内在情感、强化学生道德观念上,以期收到良好效果。推行德育百分制考核,全面推进“新三进”工作,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管理水平。完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抓好思政主题网站建设。进一步完善思政工作进公寓体制,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和安全教育管理,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建立一个覆盖全校、辐射社会、延伸课外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立体化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系统。

3.教学管理方面。狠抓教学规范管理,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采取硬性措施和鼓励措施,抓好精品课的建设;抓好教学改革,引导和鼓励教师进行教改。逐步克服“学生学过的用不上、用上的没学过”的弊端。将课程分为一般课程和重点课程,突出重点课程的教学。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将能力分为一般动手能力和重点动手能力,突出重点动手能力的培养。积极进行教材改革,使教材切近生产和企业实际,适应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在资源不够充足的情况下,首先保证教学的需要。制定公平、公正、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建立起严格的考核制度,要求广大老师必须努力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管理学生能力。

4.行政后勤服务方面。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克服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后勤管理压力大等困难,采取有力措施,从学生的吃、住、行关心做起,在每一个细节上做工作,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学院从领导到职员、从早上到晚上10点、从学生的白天日常行动到晚自习与就寝全程监督管理,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管理和育人模式,得到了领导和媒体的充分肯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2005.

[2]李长春.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回信精神,教书育人,育人为本,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R].2006-09-15.

作者:许华春

上一篇: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论文下一篇: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