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论文

2022-04-15

摘要:贫困生属于大学生群体当中的特殊类型,其自身需要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社会考验,同时还需要承担家庭和学校所带来的压力,其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时有发生。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予以分析,及时的找出造成此类问题的影响原因,从而选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使其能够逐步地克服心理健康问题,并积极的融入到社会生活和日常学习过程当中。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论文 篇1: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措施研究

摘要我国农村大学生占高校学生的一半以上,其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着整个大学生群体,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才的质量。目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经济贫困已全面消除,为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本研究通过分析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究提高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措施,针对性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推动农村大学生心理品格成长,助力乡村振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农村大学生 心理健康 干预措施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of Rural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Intervention Studies

WU Di

(Hebei North University, Zhangjiakou, Hebei 075000)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其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影响其自身成长成才,还影响到今后能否适应社会发展,为国家贡献力量。我国高校大学生中一半以上为农村大學生,其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到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1]其存在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的当下,农村大学生大大减轻了经济上的负担,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当人在满足基本需要之后,追求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对于农村大学生,不仅要缓解其经济压力,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真正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通过探究当前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理论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探究提高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促进农村大学生全面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1农村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1人际关系敏感

农村大学生,由于与其他同学存在生活水平的差异,与人交往时,常表现出高自尊,怀疑、嫉妒甚至虚荣心理,人际交往方面容易出现障碍。面对生活环境的变化,农村大学生进入到大学,相较于原来相似性较高的社会群体,新的环境接触到不同社会阶层的同学,不同经济条件的落差造成心理上的不适应,并且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农村大学生在个人能力及特长方面与其他同学存在一定的差距,进入到新的群体,对比优秀的同学,容易出现自卑心理,在人际交往中不愿主动接触别人,往往采取回避态度,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敏感的态度,容易让对方产生心理负担,不愿继续交往。而这些在人际交往中遭遇的挫折使其更加逃避与人交往,形成恶性循环,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1.2焦虑心理

农村大学生面对经济与学业的双重压力,[2]容易产生焦虑心理。经济上的压力使他们期望可以早日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经济报酬,而作为学生,学业与兼职本身存在一定矛盾,他们既期望通过兼职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又期望通过学习改变自身命运,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并且由于农村大学生相较于其他学生社会资源有限,面对未知的未来,容易产生就业焦虑,担心自己无法找到心仪的工作,改变自身命运。过度的焦虑使其以消极的心态面对未来,产生无名的忧虑,沮丧、恐惧,既影响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又影响其学习效率,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及自身发展。

1.3抑郁心理

农村大学生对自我认识不够,普遍存在自我评价偏低,无法悦纳自己,不满和悲观情绪经常出现,人际关系敏感使其很难获得同辈群体的社会支持,而家庭给予的社会支持有限,面对老师由于较强的自尊心不愿主动寻求帮助,较少的社会支持更加剧其抑郁心理,负性情绪更加强烈,影响其身心健康及正常的学习、生活。

1.4强烈自尊心

农村大学生由于面临生活上的窘迫而自卑,但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内心极为敏感。自卑与自尊的矛盾引发其敏感的心理状态,面对学校、老师、同学们给予的善意帮助无法坦然接受,甚至采取回避态度,抱有抵触心理,容易造成孤僻与抑郁。且强烈的自尊心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希望通过成功来证明自己,根据耶克斯-道德森定律,动机与行为效率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过高的动机使农村大学生在面对一些对于他们较为困难的任务时容易失败,强烈的自尊心及挫折教育的缺乏使其容易出现心理失调,引发心理问题。

1.5环境适应不良

农村大学生由于原来生活环境较为单一,进入到新的大学环境中,面对更多的机会和诱惑,环境转变较大,难以适应。[3]在学习上,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习内容由原来语数英等基础课程的学习转变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内容更加专业化,相较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知识面相对较窄,对于相关专业知识了解并不多,一切需要从头学习,全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容易出现适应不良,而在学习中的适应不良使贫困生难以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进而影响其学习动机。在生活上,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家庭背景和经济情况有所差异,由于虚荣心理,容易出现攀比行为,有些学生自控能力较差,面对一些诱惑,甚至出现极端行为,严重危害其发展。

2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2.1个人

农村大学生自我评价较低,存在较为明显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对于自我形象相对敏感,过于关注他人对自身的评价,自尊心强,在人际交往中采用防备及回避态度,人际关系紧张,社会支持较少,消极负面情绪较多,对未来担忧焦虑,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

2.2家庭

家庭环境导致农村大学生物质上不能得到应有的满足,使其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最基本生理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很难实现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甚至自我实现的需要,影响其健康发展。并且农村大学生家长较多精力投入与挣钱养家,容易忽略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与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农村大学生相较于其他学生获得较少的引导与关爱,社会支持较少,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

2.3学校

目前资助体系尚不完善,“减、勤、补、助”力不从心,覆盖范围还不够广泛,对于一些农村家庭确实存在经济压力但由于特殊原因无法开具相关证明的学生关注程度不够,勤工助学岗位有限,资金有限很难覆盖全部学生,奖学金来源较为单一,只能满足少数学生需要。且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薄弱环节,资助與育人未能有效结合,造成部分学生形成依赖心理,无法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且关注程度不够,容易忽略其心理健康层面关注,未能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日常教学及管理当中,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2.4社会

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于社会资源较少的农村大学生来说,面临较大压力,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且某些“金钱至上”的观念,冲击农村大学生认知,认为金钱决定地位,容易造成农村大学生心理失衡,敏感、自卑,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

3对策与建议

3.1优化资助政策

农村大学生心理上的问题归根结底来源于家庭经济上的压力,因此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当前资助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优化资助体系,建立“奖、贷、补、免、捐、勤”多元资助体系,完善资助政策,大力推进勤工俭学,让学生在锻炼、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获得经济报酬,并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奖学金的资助,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使其通过自身努力缓解经济压力,切实解决实际困难。

3.2调整工作方式

在学生工作中,要深入了解学生家庭实际情况,对于一些确实存在经济压力但情况特殊无法开具证明的学生予以关注,采用灵活的方式综合学生家庭实际情况,在校表现等多方因素进行帮扶。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隐私,给予学生更多生活上的帮助和心理上的辅导,避免由于帮扶工作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

3.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在日常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农村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通过思政课程和第二课堂及团组织活动、班级活动等方式,[4]帮助农村大学生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开展挫折教育和感恩教育,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寻自己生命的价值,学会感恩,增强社会责任感,[5]在艰苦的环境中实现人生理想。

3.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由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转为预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安排固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切实发挥第一课堂的作用,在课堂中传授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学会自助;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与各个院系通力合作,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与个别心理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农村大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状态;切实发挥心理委员及辅导员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心理上的关爱,增加农村大学生社会支持,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必要时,建立农村大学生心理档案,不定时对其进行心理筛查,切实掌握学生心理状况,根据筛查反映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3.5营造良好氛围,加强人文关怀

在全社会、全校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农村大学生由于与其他同学攀比加大心理压力;辅导员及教师对于农村大学生加强人文关怀,给予其更多生活上的帮助和心理上的关爱,引导其建立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3.6加强家校合作,协力提高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农村大学生家庭社会支持较少,而教育离不开学校、家长、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在工作中应与农村大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家庭情况,针对性给予帮助,与家长加强合作,针对农村大学生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家庭教育理念和意识缺乏的情况,可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相关知识,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发展特点的相关知识,提高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增加农村大学生家庭社会支持,使其获得更多情感上、经济上的支持,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3.7发挥朋辈互助,增强农村大学生社会支持

朋辈互助具有交往较为频繁,空间距离接近,思维模式接近等特征,而且兼具互助与自助的双重功能。[5]相较于家长、辅导员、专业教师,农村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同学、朋友、学长学姐的接触更为密切,为增强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应充分发挥朋辈群体的作用,通过朋辈群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氛围,减少其由于老师和家长的说教产生的抵触心理,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可将农村大学生纳入朋辈群体当中,使其在帮助、教育别人的同时,达到助人自助,丰富其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其的心理健康意识,获得更多社会支持。

3.8自我调整,保持积极心理状态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习到心理健康知识,进行自我调整,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正确、客观的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不自卑也不自大,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并学会寻求社会支持,面对现实苦难及问题,积极应对,不逃避,寻求老师、同学、家长帮助,增加社会支持;树立信心,提高自身素质,化压力为动力,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通过自身努力打破现状,保持积极乐观态度。

3.9灵活运用网络新媒体,加强宣传教育

灵活运用多种新媒体平台,结合当下大学生对于网络内容更易接受的特点,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新媒体平台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宣传教育,增加灵活性和吸引力,加强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促进农村大学生在碎片化的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总结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青年人的发展,国家的未来需要青年人书写,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希望,其发展备受重视,农村大学生作为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數,其全面发展同样不容忽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关注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把握农村大学生心理特点,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推动农村大学生心理品格成长,建立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切实助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为国家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文婷.社会变迁视角下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4.

[2]黄桂玲,颜剑雄,林佳丽,等.大数据背景下农村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及其干预路径研究.农业经济,2021(04):131-133.

[3]陈驰,张凌彦.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正确引导.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07):813-814.

[4]石曼,武迪.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创新路径研究——基于“三全育人”.现代商贸工业,2021(19):66-67.

[5]程肇基.朋辈互助:学校育人范式转换的一种新方式.高教探索, 2015(03):27-30.

作者:武迪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论文 篇2: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贫困生属于大学生群体当中的特殊类型,其自身需要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社会考验,同时还需要承担家庭和学校所带来的压力,其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时有发生。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予以分析,及时的找出造成此类问题的影响原因,从而选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使其能够逐步地克服心理健康问题,并积极的融入到社会生活和日常学习过程当中。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应对措施

引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教育事业高效化发展的过程中,贫困生所占据的比例相对较大,为了能够促进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塑造良好的校园校风,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帮助贫困大学生克服心理健康问题。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成因

首先,家庭环境对贫困大学生所造成的影响。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其通常是来源于贫困偏远的农村地区,其家庭条件水平普遍较低。另外,部分贫困大学生来源于下岗职工家庭,由于受到了贫困生活背景和拮据生活条件的影响,导致贫困大学生需要面临较为严重的经济问题,再加上家长的教育背景和成长条件不够充足,使此类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若缺乏正确的心理疏导,则会导致此类学生时常处于焦虑的心理状态下,不利于保障人格的健全性。其次,贫困大学生的焦虑情绪较为严重,且精神持续处于紧张的状态。对于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学生来说,其自身的精神较为紧张,且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较为持续,并且有着强烈的暴躁心理,不仅无法排解其自身的焦虑情绪,还会在敏感心里不断延续的基础上,对企业正常的心理状态造成严重的损害。最后,贫困大学生的自我封闭心理较为强烈,当缺乏正确心理疏导时,不仅无法对自身的定位予以正确的认识,还会难以积极的融入到集体生活当中。不仅如此,当贫困大学生面临他人的帮助时,则会对此类行为产生错误的认知,导致其不愿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从而形成了孤僻、沉默的性格,其自身的内心较为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

二、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构建助学教育,融合自尊教育

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通常情况下是由自尊心和自卑心理共同作用下所导致,并且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和影响,从而导致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性格发展缺乏健康状态。高校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学生能够立足于主观情感,对学生潜意识进行激发,使学生能够逐渐塑造良好的理论素养,确保学生能够在积极应对外界压力的基础上,对自我价值予以全面的挖掘和肯定,从而达到强化学生自信心的目的。不仅如此,还需要借助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资源,加大对学生的心理培训力度,基于完善的心理学理论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当中,充分的彰显出了自身的优势和才能。与此同时,校园还需要与周边的社会、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在同步合作的基礎上开展多样性的勤工俭学活动,避免出现单一化经济扶持政策的局面,使大学生能够在完成课业的基础上,基于课余时间参与勤工俭学活动,不仅能够达到拓宽学生视野的目的,还能够进一步强化贫困大学生的抗压能力,使其能够在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树立相应的学习自信和生活自信。

(二)构建帮扶机制,融合育人环境

经济问题属于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主要诱因,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下,使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无法处于良好的状态。现阶段需要针对相应的教育结构设定进行分析,使用以奖学金、助学金等各种不同类型的补助形式,为贫困生予以相应的经济扶持,确保大学生能够在教育期间基于此类经济帮扶机制,减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压力。目前高校内部的大学贫困生数量普遍较多,导致帮扶机制的整体受益面积相对较小。为此,高校需要基于氛围发展导向,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完善的心理疏导渠道,使其能够积极的融入到校园生活和实践活动当中,以此来提高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使其能够逐渐转变自身的主观思维,从而达到强化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除此之外,高校还需要加大对助学贷款等政策方针的落实力度,基于贫困生的学业以及生活等方面入手,从而设置相应的奖金指标,借助经济资源为扶持机制的稳定运行予以充足的保障,确保大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以全程性的形式获得相应的资金帮扶,及时的消除由经济因素所造成的心理负担。

(三)开展思政教育,结合心理教育

立德树人和德育育人属于高校教育工作在实施阶段的重点方向,需要基于正确的思想知识、理论认知以及实践活动,在同步开展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针对相应的职业岗位属性以及自身发展方向进行全面分析,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主要目的,强化学生的整体适应能力。为此,高校需要积极的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使学生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对于贫困大学生群体来说,可以在参与思政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深化相应的思想主旨,从心理层面和思维层面入手强化学生的认同感。除此之外,在融合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对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予以全面分析,以降低心理负担为主从思想观和价值观念入手,基于多维化的思想灌输形式,实现对学生思维意识的不断拓展,逐渐改善学生的思想体系,使学生能够对自身予以正确的定位,并逐渐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不仅如此,还需要加大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之间的融合力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导向,在正确思政教育理论的支撑作用下,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避免受到负面思想的影响从而产生错误的判断。

(四)构建专项教育,融合普及教育

为了能够加大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执行力度,并保证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效性,需要确保相关教育工作在实施阶段能够渗透于大学生群体当中,使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认知理论,帮助学生对认知层面加以调节,使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情绪调节和行为条件能力,确保学生的心理活动能够持续处于正常、健康的状态。除此之外,还需要从思想层面入手,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校以及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衔接程度,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整体适应能力。

结束语:贫困大学生逐渐演变成为社会问题,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直接影响,社会、高校和家庭需要基于有效的帮扶手段,帮助贫困大学生改善心理问题,基于生活水平提升帮助学生改善不良情绪,使贫困大学生能够以积极、正常的状态投入到生活和学习当中,基于多种不同类型的帮扶制度和教育体系,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魏雪.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2021,(09):53-54.

[2]王润惠."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2019,(21):122-123.

作者简介:刘慧聪,1987年6月,女,汉族,山西灵丘,硕士研究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法学。

作者:刘慧聪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论文 篇3: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摘要: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心理、思想及身体逐渐成熟的身心发展关键阶段,面对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巨大变化,往往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高校对此必须要提起足够的重视,并展开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降到最低,为其个人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创造良好基础条件。基于此,本文对当代大学生比较常见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从高校人才培养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希望能够为有关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高校

引言:受生活与学习环境改变、就业压力、情感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的生理层面伤害虽然相对较小,但对于大学生学习状态、生活状态以及思想价值观念形成,却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同时还会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受到各种阻碍,而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要想使大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自然也就需要对其心理健康问题及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展开探究。

一、当代大学生的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1)学习心理素质较差

与高中阶段相比,大学阶段的课程不仅在学习难度上有了明显提升,在教学模式上也有着较大变化,绝大多数教学工作基本都是在课堂上完成,并不会对学生的课下学习提出过多要求,这虽然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并使其自学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但在学习环境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却很容易使大学生出现学习心理素质不足的问题,进而直接影响到其学习效果与专业素养提升。例如有些大学生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大,总是习惯于按照教师的要求与安排来进行学习,缺乏明确的个人学习目标,在进入到大学校园后,一旦失去了教师的指引,就很容易出现无所适从、学习积极性不足的情况,甚至是陷入到安于现状、厌倦学习的状态中[1]。还有些大学生虽然能够树立明确的个人学习目标,并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却存在着学习功利心、好胜心过强的问题,一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挫折、困难,或是出现学习效率不高、成绩不理想等情况,就很容易形成焦虑、自卑、心灰意冷等心理问题,并使自身陷入到身心疲惫、情绪低落、精神萎靡的状态中,对身心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2)情感认知存在偏差

大学生虽然普遍已经成年,但由于其情感经历相对较少,因此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情感问题时,仍然很容易出现情感认知上的偏差,形成错误的爱情观,或是在恋爱中做出一些比较偏激的行为,这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及个人全面发展同样是非常不利的。例如在大学校园生活约束较少、与异性相处机会较多的情况下,不少大学生都会形成恋爱从众心理,并以获得心理、感情上的满足为目的而与他人恋爱,很少会考虑到恋爱本身的感性基础,而在缺少感性基础支持的情况下,恋爱关系也会显得十分脆弱。另外,还有些大学生则存在着过于注重恋爱关系的情况,常常会在恋爱中失去自我,一旦在恋爱中受挫,就会陷入到颓废、自暴自弃的状态中,并使自身学习成绩、精神状态乃至个人成长受到极大影响。

二、面向当代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1)重视自主学习引导

在当代大学生学习心理素质相对较差的情况下,高校要想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首先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同时提高对学生自主学习引导的重视,从实际问题出发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观念、行为进行正确引导。例如针对部分大学生尚未形成良好自主学习意识与习惯的问题,高校应要求专业课、公共课程及选修课课任教师加强自主学习指导,为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布置各种自主学习任务,并向其传授各种自主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同时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稳步提升[2]。而针对部分学生学习功利心、好胜心过强的问题,则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长期性的自我评价,并鼓励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合理制定学习目标与个人全面发展目标,使学生能够学会以平常心看待自身不足,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投入到长期学习中来,避免骄傲自负或遇到挫折后自卑、消极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2)加强爱情观教育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高校同样还需从大学生情感认知偏差这一心理健康问题入手,加强对大学生的爱情观教育,使其能够正视生活中的各种情感问题,并逐渐树立起正确的爱情观,避免因情感问题处理不当而影响身心健康、个人成长。例如针对部分大学生存在戀爱从众心理的问题,应由辅导员教师、思政教师等结合时代特征及社会实际,对爱情做出正确、直观的解读,使大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恋爱并非是单纯的获取,同时也是一种责任与义务,只有处于恋爱关系的双方彼此尊重、互相理解、共同努力,才能够收获理想中的美好爱情,从而逐渐转变恋爱从众心理,学会以成熟的态度对待爱情[3]。而针对大学生过度注重恋爱关系的问题,则需要从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个人成长等角度出发,对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职责进行分析与强调,使其能够深刻认识到爱情并非是生活的全部,摆正爱情在个人生活中的位置上,学会在以学习为主的同时坦然接受爱情[4]。

结束语:总而言之,当代大学生虽然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只要高校能够对学生心理健康予以重视,同时在自主学习引导、爱情观教育等方面采取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就必然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于沛弘.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农家参谋,2020,(09):234.

[2]丁闽江,苏婷茹.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0,24(02):66-72+111.

[3]罗晓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研究,2018,39(01):112-118.

[4]孙爱花.”三全育人”理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21(6):157-160.

作者:闫庆 马雨轩

上一篇:影视及表演艺术教育论文下一篇:生态适应性护岸构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