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论文

2022-04-29

摘要:随着就业形势的愈加严峻,女研究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样的压力导致女研究生们产生紧张、焦虑、自卑心理。造成女研究生就业压力的成因有社会性别歧视、学校女性就业指导的缺失以及女研究生自我认知不合理等。健全市场就业机制,加强女性就业指导和改善女性自我认知和就业观念,有助于缓解女研究生就业压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论文 篇1:

关于职业院校女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的研究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摘要:我国大学生恋爱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对高职院校女生关于恋爱现状、观念、行为、与性行为、与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等进行了考察,旨在对女大学生情感问题的真实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帮助其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及他人,并树立自信;注重恋爱道德的教育和恋爱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挫折。

关键词:职业院校;女大学生;恋爱心理;应对策略

一、引言

近年来,职業院校大学生群体受社会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恋爱问题随着社会热点问题的出现也开始饱受广泛的关注,高职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以及在与社会互动过程中出现和发生的各类问题与现象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和焦点。

大学生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职业院校的女大学生,女生比例在现在的大学生中已超过40%。由于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期,这时候所形成的恋爱心理表现在生理上比较成熟,心理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上需要外界环境刺激所形成的以自我意识为标志,从而开始对异性感兴趣,逐渐发展为恋爱以及发生的各种现象的总和。

现在的职业学校大学生由于大多数从身心发展来看,处于17—25岁之间,他们的生理方面已经趋向成熟,但在心理上还未能积极应对不安、沮丧、羞耻感等不积极、不健康的情绪体验,这些情绪也会在受到恋爱挫折后开始产生,并且容易引发心理危机。心理学领域认为在情感的敏锐度方面,女性要大大高于男性,女大学生也更容易出现情绪失调等状况。经过对北京高校的调查研究,王建中、樊富珉等人发现,据90项症状清单SCL—90显示女大学生在抑郁、焦虑、人际敏感度等因子上的得分要大大高于男生,所以对女大学生的相关心理问题的研究也更迫在眉睫。而高职院校作为另一层次群体,女大学生因为恋爱问题所产生的困惑更具现实意义,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提出有效可行的应对策略,是全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表现

1.从众心理。在大学生群体中,如果大家都在谈恋爱,而只有你一个人是单身,就会不自觉地融入到这个恋爱群体中来。现在的职业院校女大学生由于学历或其他原因,对自我自信不足,没有恋人的情况也会使其产生自卑心理,加之周围文化环境的诱导,去模仿跟随大多数人的恋爱行径,也是当代大学生的表现之一。

2.随意心理。“不重结果,只重过程”是在大学生恋爱群体中比较普遍的说法,这种行为实质是否认了爱的责任,只强调爱的权利,他们谈恋爱的终极目标并不会以婚姻为结果。打发时间、摆脱孤寂、享受恋爱的感觉是一部分人的想法。另外,恋爱双方之间没有相似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恋爱观,也没有共同的目标和规划。

3.性爱的盲目心理。据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在结婚之前发生性行为具有轻率性。这是由于中国教育对性教育方面的缺失,对婚前性行为的严重缺乏认识导致的。部分大学生开始面对未婚先孕、人工流产或性病等问题的威胁,这些情况让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身心遭受巨大压力,容易引发心理危机。

三、职业院校女大学生恋爱的心理危机

1.失恋危机。恋爱中失恋的大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所表现出的状况也不一样,如情绪低落、愤怒、沮丧,甚至强烈的挫败感等,所引发的负性情绪如果达不到缓解,会导致更大的心理危机。

2.抑郁危机。抑郁是一种心境障碍,临床特征主要以显著并持久的心境低落为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自残、自杀等行为。抑郁状态的个体会表现出焦虑、沮丧、厌世等不良情绪,在精神上遭受极大的不安。

3.焦虑嫉妒危机。大学生恋爱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中焦虑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紧张、苦恼、烦躁等不良情绪。嫉妒心理在女生中更为普遍,甚至会产生报复心理,由此造成不良的后果。

4.自杀危机。高职院校最大威胁之一就是自杀危机,大学生中由于恋爱产生的抑郁、挫败等负面情绪而导致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已构成影响校园和谐稳定的最大问题。据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大学生中因恋爱挫折而自杀者的人数呈上升趋势。

四、当代女大学生爱情心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1.生理和心理的因素。步入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在性心理上已发育成熟,对自我性别角色的认同大体上已完成,在不太繁重的学习压力下易产生性冲动。女生虽相对男性来说在生理上更为成熟,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对情感、精神的心理需求和渴望也逐渐增强。对于女大学生来说,心理上表现出需求后才开始表现出情感欲。从恋爱心理发展状况来分析,“一见钟情”会由于异性的容貌、才华、风度、品性的出众发展而来,由此产生对性的要求。处于青少年期的女性感性更多于理性,也偏重于对异性气质、形象的迷恋,呈现出冲动性、波动性、排他性等特征。另外女大学生在心理上的依赖性较男性强,自制力较弱,更渴望受到关注并被他人接受。而恋爱方式作为男女间最可靠的认同方式,是相互间获得情感慰藉的渠道。总而言之,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不同步,同异性交往经验的缺失和对爱情的强烈渴望所产生的矛盾,以及情绪发展不完善都极易导致大学生的恋爱行为发生偏差。

2.社会因素。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逐渐弱化,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对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发生冲击,部分大学生的三观开始遭受扭曲,其社会行为和处事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寻找异性朋友、填补空虚的心灵欲求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也容易产生,更大的冲击是网络文化的影响,这些不良因素也影响女大学生的恋爱心理。

3.特殊环境的因素。我们在研究女大学生爱情观的问题时,不可回避的是高职院校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校园生活的独特性、人员素质的相对性、运行机制的特殊性。大学生们年龄相仿、学识相当或是心理相通,他们有彼此交往的良好外部条件,爱情易于发生。

五、高职院校女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的应对策略

根据前文的阐述,高职院校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

1.形成积极自我认知,提高大学生的内在保护因子。现在女大学生在恋爱观上存在一些偏差,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和矫正,就会继续蔓延下去,从而使偏差更加扩大化。首先要加强对女大学生爱的教育,使其认识到爱情三要素之一责任感,意识到爱不仅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在大学阶段,爱情绝不是唯一内容,应始终服务于完成学业、提高自身素质这一大前提。

2.寻求社会支持系统,增强大学生的外在保护因子。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在恋爱上的外在保护因子有诸如来自学校、家庭、社会以及相应环境等社会支持系统和相关的情感支持,这些支持有助于解决大学生恋爱的心理危机。所以我们需要在危机应对中给其建立信心,帮助积极应对,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爱护、支持等层面加大关注,有利于建立信心并采取应对办法。

3.开展相关活动,提高社会重视程度。大学生要学会开始利用社会支持资源,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复原力,增强其面对挫折的能力,以便于形成正能量的人生态度,从而使大学生的恋爱呈现更积极、健康的发展状态。

参考文献:

[1]江光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凤和.大学生“恋爱问题”之我见[J].中国青年研究,2010,(4):70,72.

[3]胡珍.当代大学生的恋爱与择偶[J].中国青年研究,2012,(6):27,30.

[4]于志涛,冯维.当代青年婚恋观的变迁及其分析[J].中国研究生,2014,(6):4,6.

[5]樊富珉,王建中.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卢宇婷(1989-),女(汉族),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专职辅导员,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周洁(1989-),女(汉族),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生,辅导员,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卢宇婷 周洁

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论文 篇2:

浅析女研究生就业压力成因及调适

摘要:随着就业形势的愈加严峻,女研究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样的压力导致女研究生们产生紧张、焦虑、自卑心理。造成女研究生就业压力的成因有社会性别歧视、学校女性就业指导的缺失以及女研究生自我认知不合理等。健全市场就业机制,加强女性就业指导和改善女性自我认知和就业观念,有助于缓解女研究生就业压力。

关键词:女研究生;就业压力;调适

自扩招以来,研究生招生数量逐年增加,仅在2005年就已经突破100万人。研究生的毕业人数呈现出跳跃式的增长,社会需求却并未相应的增加,就业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研究生的平均供需比逐年下降,研究生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问题。在这个群体中,存在着一类高知识层次、高素质的优秀女性群体——女研究生群体。她们面临就业时,性别和角色成为了制约他们的不利因素,外界和自身的原因也影响了他们的就业。这使得女研究生群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亟需我们予以关注。

一、女研究生就业压力现状

女硕士研究生是指在高校或科研院所攻读硕士学位的女性研究生,这一解释强调了她们的择业压力与其他学生群体有着本质的区别。“女研究生就业压力是指在就业过程中因为众多诸如专业不对口、竞争力大、就业歧视现象普遍等外在因素与个人内在心理因素交织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现象。”[1]调查中发现,“就业压力已经成为诱发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对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有学者在2009年的研究表明,“女性研究生在就业前途压力上显著高于男性研究生”[3]。另有学者在最新的调查研究中也发现,“同等条件下,女生比男生容易遭受就业歧视,并且受到歧视的概率高于同类男生20 个百分点以上”[4]。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女研究生正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且这个压力是超过男性的。“女研究生面对对就业压力事件进行主观反应时会形成持续紧张的心理状态,”[5]这危害着她们的健康。

二、女研究生就业压力成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1.社会处在快速转型阶段

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的快速转型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结构分化重组、递升跃迁,整个社会经历着由僵滞走向变革、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落后走向文明的现代化过程。在这个快速转变的社会,就业难问题也是伴随社会转变所出现的一个问题。

2.就业市场缺乏完善机制

就业市场中的供需问题造成了女研究生的就业难。转型的社会产生了更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导致对研究生的需求量的相对下降。同时,地区之间的供需同样存在着问题,越来越多的硕士研究生涌向中心发达城区。就业市场缺乏完善的规制机制,人才和市场出现了结构性不适应。缺乏政策的引导,作为研究生中的特殊群体,就业市场的不完善更是对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就业环境存在性别歧视

现在社会中还普遍存在着性别歧视。女性有别于男性的,在一生中面临着许多的阶段,比如结婚、生育等等。用人单位出于各种利益的考虑,会在女性员工的录用中设立更高的门槛。社会舆论中也存在着各种不当的报道,会强化人们对女性形成的刻板印象,歧视女性的观念更加难以消除。各种政策的制定很多都反映出这样的问题,如男性女性退休年龄的不同。

(二)学校原因

1.高校研究生的扩招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学历也不再是找到好工作的利器了。研究生数量的不断扩增,教育质量某种程度上有所降低,毕业的研究生能力和以往的毕业生相比,能力上也会有一定的差距。女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降也是女研究生们在就业中遇到困难的原因。

2.教育中缺乏相应就业指导

女性和男性作为两个不同的群体,天生存在着差异,优势不同、能力不同,设置的就业方向和规划也应该不同。但是目前的研究生教育中,进行的仍然是男女混合教育的就业指导。这样的指导虽然能够为研究生提供基础指导,但是缺乏针对性。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只会将好的资源浪费掉。

3.教育中缺乏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女研究生承受着重大的心理压力。就业压力所造成的焦虑和自卑体验,短期可能不会对人造成危害,但是这样的状态会导致研究生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的位置,更有甚者会影响到他们的生理健康。

(三)自身原因

1.成年初期的发展任务

根据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女研究生毕业之后的就业阶段正好处于成年早期和成年期。在这个阶段,女研究生的发展任务是从精神上和经济上脱离父母并走向独立。此时,高学历大龄的女研究生,很迫切的希望能够尽快的脱离父母,希望能够尽快的找到心仪的工作而独立。迫切的发展任务使得女研究生产生了就业压力。

2.婚恋影响了就业选择

女研究生虽然在文化资本方面拥有较好的优势,但是内心中还是有难以消除的盲目从众和过度虚荣的社会心理。她们在择偶时,倾向于选择大城市、条件优良的伴侣,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才的不流动。而由于伴侣的工作地点,也会导致女研究生更多的选择留在本地发展而不是去往外地。同样,当女研究生已经生儿育女,他們更不大可能去外地工作。

3.对自身缺乏合理认知

现在的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的评定,不仅要考察应聘者的专业能力、科研能力,同时也要考察工作中的学习能力、应变等能力,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拿着文凭却找不到合适工作已经是常态了。女研究生毕业后拿着高文凭,就认为能力就比本科生高一等,不愿从事自认为低端的工作,这种不合理的认知导致了他们在就业时眼高手低,既不愿意屈就,也够不着好的工作。

4.职业目标设置不合理

“女研究生们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更注重工作的稳定性,如收入高、福利好、职业环境优雅、有医疗养老公积金、单位知名度高和交通便利。”[6]她们认为自己多花了三年的时间和学费,这样的高成本使得她们更倾向于选择稳定且高收入的工作,但是这种高期望值和目前的就业形势往往是不匹配的。职业目标的不合理会让她们在就业竞争中失去位置,规划的不清晰导致她们在就业求职中迷茫焦虑。

三、女研究生就业压力调适

(一)社会要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1.贯彻政策法规,促进公平竞争

女性权益的政策和法规都有相继出台,现实中政策贯彻的力度还有待加强。还有很多政策是值得商榷和完善的,就像政策中提到的一样,“禁止歧视妇女”,概念模糊,因此并未完全保障女性的权益。针对用人单位考虑到成本而不太愿意录用女性的情况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来规范制约。只有维护女性权益的基石奠定了,女性的基本权力才能得到保障。

2.大力发展经济,扩大就业规模

普遍存在的就业困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供需矛盾。根据这样的情况,社会应该在经济发展上加大力度,扩大就业的规模,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业难的问题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同时,改善人才的培养结构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人才培养的模式应该更具有前瞻性,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趋势来设计人才的培养方案,这样才能将人才真正的培养和利用起来。

(二)学校要加强指导和心理援助

1.增加女研究生就业指导课程

有针对性的女研究生指导课程能够引导女研究生群体准确的把握自身的优劣势,对自己和市场都有合理的认知。合理的认知能够让女研究生们在就业潮中不至于迷茫和焦虑,能够找准自己的方向和定位,找到自己合适心仪的工作。在教育过程中设置和女性相适应的就业指导课程,对女性研究生的就业做出相适应的指导,才能使得女性研究生在市场中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2.增设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学上,女性心理是一个单独研究的领域,女性在承受压力方面也是不同于男性的。针对女性就业压力,应该有相应的就业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来引导她们走出心理困境。长时间的就业压力可能会使得她们产生焦虑、自卑心理,会影响她们在就业竞争中的状态;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给女研究生提供应对压力的办法,比如心理学中的放松训练,可以使人脱离紧张焦虑状态。

(三)自身要提升能力和学会释压

1.深化专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女研究生在就业竞争中落败,也有自身能力不足的因素。女研究生群体应该在就业失败后总结经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的劣势。同时也应该不断的完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知识储备和自身素质过硬,才能真正在就业竞争大军中脱颖而出,面对强大的就业竞争时就不会有过多的焦虑和自卑,就业压力也就会相对的降低。

2.转变就业观念,杜绝眼高手低

女研究生求稳的心理、不自信的心理、追求高回报工作的心理会让她们在机会面前畏葸不前、眼高手低。改变传统陈旧的婚恋观念,解放自己的就业诉求,不让这些观念成为自己就业方向的绊脚石。真正从实际出发,认清自己的能力和目前的就业形势,对自己合理的认知,做出最适合的判断。弄清自己的能力和优势,女研究生在就业竞争中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3.学会释放压力,正确面对压力

在竞争中产生压力是正常的,我们要做的应该是自我调节,化解这些压力,并形成合适的动力。加强一些心理知识的学习,学会如何利用、一些心理知识来排解自身的压力。比如心理学中常用的放松训练,在内心焦虑紧张的时候,进行放松训练能让人逐渐平静下来,缓解压力。心理学的知识也能够帮助女研究生在有焦虑体验的时候,清醒认识到这是在就业压力下的一些正常反应,并正确认识和及时的排解。

参考文献:

[1]何旋.研究生就业压力源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2]張明贺.高校学生就业压力归因方式研究[J].教育理论研究,2011,(24).

[3]刘颖.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相互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5),32

[4]张抗私,班晓娜,贾帅帅.女大学生就业为什么难?—基于全国63 所大学的问卷调查[J].财经问题研究,2015(3)

[5]张学浪,戎向东.浅析研究生就业压力成因及调适[J].兰州学刊,2010(3).

[6]张黎,刘丽红.研究生职业期望现状调查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5).

作者:刘超

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论文 篇3:

积极心理学视域中女大学生压力基本特征研究存在的两个问题

摘 要:该文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审视当代女大学生现有的压力基本特征的研究现状:由于对女大学生压力基本特征研究的起步时间较短,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忽视认知因素在压力基本特征中应有的作用,使用的量表并不适用于主流大学生,量表的测量对象过于狭隘和本土化等问题不足。在摒弃这些不足的研究中,采用新的研究视角,重视积极心理学的作用在大学生中的认知、心理压力感等方面的调适作用,通过调查研究女大学生的压力基本特征,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女大学生 压力基本特征 认知因素

就性别这一社会因素而言,现有的研究所给予女大学生的关注远远不够。有研究表明,在1985—2000这15年中,西方大学校园压力无明显变化,研究者认为这种稳定性在于这归因于在过去的15年中西方高等教育体制没明显变化[1]。这说明时代背景与大学生的压力感息息相关。然而近20年来,中国的时代背景与人们对女性的定位却发生了一定改变。现实生活竞争日益激烈,相比男大学,她们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机遇和环境,一方面她们受传统文化所营造的环境氛围的束缚,在与现代意识间的矛盾中加剧了内心的冲突;另一方面,在面对文化的动荡,社会的变革及价值观的变化时,女大学生为跻身于生存空间的竞争和拼搏,又必须理性的进行思考,挣脱各种羁绊。同时,她们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心理矛盾增多,她们内心的各种矛盾、冲突和失衡显得复杂,强烈和隐蔽[1]。女大学生表现在能力、性格、需要、动机、理想、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与男性的根本差异说明,她们在认知的内部倾向性和独立的心理特征上有着固有特征[2]。故此,探讨和分析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基本特征,实有必要。

作为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试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积极心理学在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3]。它一改传统病理性的心理学在研究方向上的侧重点,主要研究个人的积极情绪、研究积极特质(其中最主要的是优势和美德)以及研究积极组织系统[4],进而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正因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谋而合,因而在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方向上,国内的更多的研究者已经开始探讨将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并对传统病理性的心理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确定了开展校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前景[5]。

1 忽视认知因素的影响

在现有的关于大学生压力基本特征的研究领域里,前人的研究成果颇丰,如车文博等人发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压力感的主要来源为学校环境压力、学业压力、情绪压力择业压力和人际压力[6],张林等人对全国13所代表性高校2007名大学生的大一学生进行测查的研究结果发现,大一学生的防御方式和调整情绪的心理调节机制是外部求助和压抑、幻想,大二、三学生以总结经验和自我防御方式主,大四学生的应对方式则更多采用心理调节机制;城市学生在家庭、择业和学校环境方面的压力感显著低于来自乡村的学生;非独生子女在家庭、择业、学校环境和学业压力感方面显著高于独生子女[7]。李虹与梅锦荣对北京1295名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学习烦扰、个人烦扰和生活消极事件构成大学校园的主要烦恼,以日常烦扰所产生的压力为主要压力是大学校园烦扰的主要特点,而突发性消极事件并非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8],等等。现有的有关大学生压力基本特点的研究重在调查压力的来源与发展趋势,并对造成压力感的社会因素(如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等)进行了分析,但该类研究却忽略了大学生自身的认知因素,并未顾及个体对压力的评估态度对压力感的影响。就现有研究结果来看,研究者将压力情景下的认知因素主要归为个人的认知评价和认知倾向两个方面。

从Lazarus的认知-评价理论来看,认知评价在人们的压力调节上其实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人们在情绪活动中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可以降低压力感,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达到更好的适应。已有相关研究[9]证明了这一点,压力作为一种外在刺激,并不直接决定负性情绪的产生。大学生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随着严厉的增大呈现增多的一般趋势,但并非较高压力必然伴随着较多的负性情绪体验,二者的关系与认知评价的内在调节作用有关。负性情绪体验随个体降低对外界压力事件威胁性的评估而减少;如果个体判断外界压力事件的威胁性有偏差,则负性情绪体验可能会增加。

认知倾向则在情绪反应与压力情境之间发挥着重要的调节或中介作用。研究指出,显著差异存在于认知倾向不同的个体在负性情绪体验上。乐观认知倾向的个体则相对较少,悲观认知倾向的个体负性情绪体验较多。对于女性大学生而言,个人的认知倾向对调节压力感的影响,则较男性更为突出。这是因为女大学生的年龄处于17~25之间,正处于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或同一性危机的矛盾期,由于对事物认知不稳定,缺乏完整把握,进而造成她们的思维方式容易轻易肯定或否定,造成自卑,形成心理压力和挫折感,进而造成情绪、自信心、压力与挫折应对方面的问题[10]。在性别的差异上,认知倾向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角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女生相对乐观的认知倾向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男性中相对悲观的认知倾向导致了相对较多的负性情绪体验,认知倾向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较低的压力水平下。

关于认知因素是否包含于压力基本特征之中的问题中,学界存在一些争论。一部分学者通过实验发现:一般结果期待倾,也即一般认知评价倾向(个体对于与自己有关的时间发展趋势及后果的信念和评价倾向,主要包括乐观和悲观两类)与控制点、归因等人格特征具有概念上的联系,它们在内容、指向方面存在明显不同但与个体与环境互动中的效能有关,实证研究往往会发现它们具有虽然显著但却较低的相关,可见认知评价对人们压力感未必存在直接联系[11]。然而,另一部分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却表明,负性情绪体验在较高压力情境下,持有乐观认知倾向的个体不比持有悲观认知倾向的个体在较低压力情境下的多,甚至倾向于略少,这表明认知评价倾向在负性情绪产生中发挥着相当重要作用[12]。对于这类状况,可以尝试以积极心理学视角来重新审视大学生压力基本特点研究。因为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核心就建立在个体积极认知对其自身心理过程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前提上。因此,以假设形式将认知因素考虑在压力基本特点当中,并尝试以自设问卷的形式来验证二者是否存在相关。如能证明某一认知因素对压力感具有显著高的影响效果,则说明个体认知因素亦属大学生心理压力基本特点范畴。

2 缺乏专适用于主流大学生的心理量表

尽管这些研究都是建立在各自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严谨的实验而得出的结论,但是它们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即便是在以正常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中,在测量个体压力感或与之相关的负性情绪、行为时,这些研究中使用得最多的量表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事件调查问卷》(LES),这些量表的编制大部分不是专门针对青年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13],且这些量表多用于检测被测者是否存在心理问题,而对于那些心理健康处于正常水平的被试来说,这些量表的作用令人怀疑。

首先,在研究压力的领域,国内目前尚无已经被普遍投入使用的,具有我国当代大学生群体特色的测量心理健康的量表,而今大学生研究领域中,依据性别分类的典型量表也很少有。很多知名专家,例如:Vaillant等在经过比较研究心理健康量化工具后特别强调,在工具的适用性上,重视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因素,心理健康的评价工具应该针对不同对象群体的特征来开发和使用[14]。所以,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是设计并推行一套具有我国文化特色、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选取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且能有效评估他们心理健康的量化工具。

其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量的表实证效度的探索尚显不足。目前国内所使用的评价心理健康的量表很少有对其实证效度的探索。不能单纯使用SCL-90来判断人的心理健康水平[15],尽管在正常人群中的施测结果表明它的信度较高,但实证效度很低。原因就在于SCL-90完全忽视个人的美德、品质对于压力来源、压力发展趋势等基本特征的影响。在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上,国内外研究者都指出,应该从多角度、多方面来综合评价心理健康的不同层次,还应注意有效地区分和结合适应与发展、状态与特质,在使用心理健康评价工具上,研究者不能一味只重传统心理学的测量指标[16]。

最后,现有有关大学生适应的研究往往是围绕对大学新生适应的问题而展开的,而大学适应并非只在大学第一年才会出现,应该是大学整个阶段的问题[17];所以,各种评价量表和工具在理论构思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大学生适应的方面的测查存有很大的不同;现有评估量表评价大学生的适应更多地是从问题的角度出发,很少从积极的角度来评价大学生的适应,而是强调的是适应中出现的问题,等等。

此外,使用国外的量表研究和评价国内大学生适应情况较多,忽视了较大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方面来看,西方大学更强调个人而中国大学更强调集体,国内研究在量表的本土化上做得还不够[18]。

当然,以上指出的关于压力基本特征研究领域的这些问题并不是要否定已有研究的价值,因为不管是从学术的严谨程度来看还是从现有的应用结果来看,对女大学生压力基本特征领域的理论进行验证和发展都是一种必要和必然。该领域在当前的发展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这类问题的研究意义是不可否认的,只要按照科学的理性精神进行探索,就必然能够达成诸位研究者的初衷——造就更加美好和健康的学生个体与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邓接红.当代女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 梁宝勇,郝志红.《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

量表》的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

3(2):81-87.

[3] Sheldon M.KingL.WhyPositive Psychology IsNecessary.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4] 塞里格曼马丁,洪兰.真实的幸福[J].心理咨询师,2011,10(1):61.

[5] 陈红,宋颖惠.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的新视角.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2):1113-1115.

[6] 车文博,张林等.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的调查研究[J].应用心理学, 2003,9(3):3-9.

[7] 张林,车文博,黎兵.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1):36-41.

[8] 李虹,梅锦荣.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和特点[J].心理科学,2002,25(4):398-401.

[9] 陶沙,刘霞.认知倾向在大学生压力与负性情绪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107-110.

[10] 路晓丽.女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形式与对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8.

[11] ScheierM F,CarverC S.Effects of optimism on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wel-l being: theoretical overview and empirical updates.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992(16):201-228.

[12] 陶沙,刘霞.认知倾向在大学生压力与负性情绪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107-110.

[13] 郑日昌,邓丽芳,张忠华,等.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2):25.

[14] 马建青.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10年研究得失探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 (1):57-59.

[15] 王金道.SCL-90量表使用的现状及其检测心理健康的异议[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51-52.

[16] 田宏碧,陈家麟.中国大陆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十年的评述[J].心理科学,2003,26 (4):704-708.

[17] 褚澄.关于高校新生生活适应能力的调

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5):520-

52.

[18] 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95-101.

作者:刘婧怡 谢念湘

上一篇:档案工作中保密工作研究论文下一篇: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