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问题探究论文

2022-04-15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学生的心理教育辅导逐渐被广大社会所重视,大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他们的成长过程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很大,既对世界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同时还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因此在很多方面会产生困惑或焦虑不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探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心理问题探究论文 篇1:

关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探究

摘 要: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其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的保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迫在眉睫。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国际化教育模式的趋势,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运而生,但由于其发展历史较短,对于合作办学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并不是十分充分。该文旨在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究,从而建立适合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惑或焦虑,促进其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心理健康 发展 教育

1 研究背景

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一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作出正确决策和选择的前提与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着学生个人的命运,更牵动着社会、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教育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近年来,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所以,找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成为了高校面临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改革开放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办学趋势,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日渐增多并迅速壮大,这一办学模式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形式和我国教育现代化构建。研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研究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国内新兴的一种教育模式,一般采取双校园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既要在国内学校完成一定课时的学习,又要做好出国的准备。入学以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1+3、2+2、3+1等模式出国学习。这样跨文化的办学模式势必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冲击。国外大学往往采取宽进严出的教育体制,因此对于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会给习惯了国内较为松散的大学教育模式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挑战。此外,出国以后学生所面临的文化冲击、学业压力、语言障碍和生活压力等等都会给其带来负面的心理影响。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不仅是合作办学事业顺利开展的保证,也是学生自身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从而为社会、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建设型人才。

3 造成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1)双重模式下的学业压力

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模式,往往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英语能力,学生在通过一定等级的语言考试之后才可以出国继续学习。因此,学生在平时不仅要关注专业课程的学习,还要花费不少精力投身于语言方面的课程或补习,例如雅思或托福。此外,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入学门槛相对较低,学生刚入校时学习基础较为薄弱,而专业课程又具有一定难度,加之英文授课理解起来并不十分顺利,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这些都加大了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且容易诱发他们抑郁、焦虑、紧张的心情。

(2)高昂学费下的经济压力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费一般较高,虽然大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家庭条件都较为优越,但高昂的学费仍然给很多学生造成了不小的经济压力。此外,家庭较为优越的孩子,身上往往存在着攀比、炫耀的心态,也给部分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压力。

(3)传统院校下的认同压力

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模式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产生的,其发展历史较短,良好的社会信誉尚未完全建立,而其毕业生的实力尚未充分体现,因此有不少人对这种办学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疑问。另外,社会上不乏一些不规范的留学中介机构,也给中外办学带来了一定负面的影响。鉴于以上种种考虑,社会上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还存在着不少的偏见与误解。并且,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学生入学门槛较低,毕业后却拿着跟传统院校高门槛一样的毕业证,难免会遭到传统院校学生的不理解。这种社会上的不认同会使得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产生敏感、偏激、敌对的情绪。

(4)激烈竞争下的就业压力

近年来,国内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增大了就业难度。另外,虽然学生通过出国留学获得了国外大学的学位,但是想在当地留下并非易事,大部分毕业生还是会选择回国就业,而随着国内就业市场留学生数量日益庞大,“海归”的就业形势并不看好。并且由于在国外学习时间较短,虽然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知识面,增长了见识,但是在知识储备上还存在着欠缺,这跟在国内完成四年学时的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和其它“海归”竞争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产生“危机感”和“无能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难免产生自卑的心理问题。

4 解决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1)利用校内丰富的学业资源缓解心理压力。

针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课程时间紧张,进度快速的特点,从新生阶段就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学习讲座,聘请专业教师或者高年级专业成绩优异的同学介绍学习经验,打消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和英语学习模式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制定完善的学习计划,消除心理紧张情绪带来的学习压力。

(2)善用校内丰富的文化活动释放心理压力。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背景下的学生普遍家庭条件优越,家长对其的培养注重多样化程度,群体中多才多艺的学生数量较多。适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的专注力从经济生活的攀比程度和院系横向比较中转移出来,增强自身的价值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3)巧用空闲时间解读就业市场减轻工作压力。

鼓励学生在空闲时间,特别是寒暑假期间进行正规的工作实习,增加工作经验,多方面了解就业市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着种种压力与挑战,包括双重模式下的学业压力、高昂学费下的经济压力、传统院校下的认同压力和激烈竞争下的就业压力。这些都是造成他们紧张、焦虑、偏激等心理问题的原因。因此,充分认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困惑,了解其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认识到高校心理教育环节的不足,建立适合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岑建君.落实中国教育交流与合作发展与展望[R].亚洲教育论坛,2004.

[2] 樊富珉.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 李虹.大学生自尊状况的调查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2):133-136.

[4]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何薇 姚佳

大学生心理问题探究论文 篇2:

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探究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学生的心理教育辅导逐渐被广大社会所重视,大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认知能 力,他们的成长过程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很大,既对世界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同时还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因此在很多方面会产生 困惑或焦虑不安。本文针对大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基于高校体育教育的视角,探索优化的心理辅导教育路径,发挥体育教育 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近年来高校教育的重 中之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广大学生家长及 高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年来经常有大学 生因为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的受伤事件,使得大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校体育教育是高 校教育的必修课程,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团 队协作,积极交流,合理释放情绪的能力,结合当 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通过高校体育教育和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结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产生积极的影响。

1、 当前大学生现存的突出心理问题

如今的中国正在高速的发展, 我们的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地进 行的与时俱进,也正是在这种高校教学规模不断提高的现状之下, 大学生这一群体也变得越来越庞大。 这也使得原本辉煌、备受社会 关注的大学生群体早已没有了之前的光环, 此外还多了许多来自 家庭、社会等等无形的压力,这也使得相关的一系列突出心理问题 出现在了大学生的群体当中。

1.1、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自卑心理

在当今的大学生群体当中,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 产生了问题,有一部分人甚至出现了一种心理极度自卑、无法寻找 自信,以至于到了具体的任务或者挑战面前无法正确的面对苦难, 而是自甘落后、抱残守缺,最终恶性循环的回避型人格障碍。 因为 这种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导致很多的大学生不敢与人交流、 结为 伙伴,甚至有时后他们已经有了很强烈的交友渴望,但是到了最后 的关头他们的自卑心理也会再次战胜渴望, 从而形成了一种他们 希望与他人交流、成为朋友,但是又总是无法摆脱内心中那种害怕 被拒绝、害怕不成功的念头,从而导致自己内心十分矛盾渐渐的对 自己产生挫败、失望的感觉。

1.2、 大学生在情绪管理中存在的波动状态

我们都知道处于大学学习当中的大学生们正是荷尔蒙高度分 泌的阶段, 这也使得他们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少不了一些剧烈的情 绪波动, 而这些情绪的波动问题也会令其在不知不觉当中形成一 系列的突出心理问题。 因为这时的大学生们尽管在生理上渐渐趋 于成熟,然而其在社会当中尚未有足够的经验与处事能力,这就使 得一些大学生在刚刚离开学校、 步入社会初期总是对于一些人生 以及社会问题无法正确判断, 从而产生了众多的同自己理解和思 考不相吻合的现象, 进而使其不断的处于一种极其困惑的矛盾心 理之中。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大学生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自身情绪波 动较大且事事皆不尽心意的状态中形成一种较为严重的畸形心理 状态。

2通过高校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有效策略

2.1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构建体育教育共同体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下更加强 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健康心理,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思维, 淡化枯燥的理论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实际体育锻炼,加强体 育活动中对体育技巧的感悟和理解。因此大学体育教师在教学 内容上应该选择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教学方式,大学生正处于精 力充沛的年纪,可以以体育游戏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 生打造热烈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充分地融入到教学和游戏 中。例如体育老师不能单纯的以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解,而 是要充分开发符合学生年纪的体育游戏,促进学生感受到体育 的魅力,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参与度,让学生充分的喜欢上体 育课程,并发自内心地愿意接受体育教育,而不是被动的学习。 除此之外,老师还要注重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很多家长简单 的认为学生的文化课应该放在第一位,要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放在文化课学习上,其实这种想法非常片面,同时当前大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阶段,适当科学的体育锻炼对于学生的 成长尤为重要,要安排合理的穿插性教学,让学生在文化课程 和体育课程之间不断的调配和完善,促进学生的双向提高和成 长。

2.2 适当提高学生的学习难度,促使学生自强不息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任何一种教学策略和 教学调整,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走向起到关键性影响,而 对于大学生的体育教育应该多元化的而非单一性的。高校老师 在进行体育教学内容设计时,要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根据学生的能力设计锻炼梯度,在初始阶段要注重学生能够完 成,不至于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产生厌学情绪,随着体育課程 的深入逐渐增加难度,为学生创造一定的障碍,并对学生使用 较多的鼓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斗志,并逐渐培养学生的抗压 能力。例如在立定跳远环节中,很多学生由于弹跳能力不强或 心肺功能不强,因此很难完成教学目标,此时老师要带领学生 进行有氧锻炼,像慢跑、跳绳、高抬腿等,帮助学生逐渐适应体 育强度,减少体脂率,增加弹跳度。有的时候学生会觉得自己无 法完成显得心灰意冷,老师要对学生多加鼓励,采用幽默风趣 的语言与学生打成一片,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体 育成绩,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坚韧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施静娴. 大学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和促进[J]. 内 江科技, 2018(12): 82, 123.

[2] 王瑜浩. 论大学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层面[J]. 高职教育, 2018(1): 51-53.

作者:陈素珍

大学生心理问题探究论文 篇3:

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相关影响因素探究

一贫困大学生异常心理表现形式

1消极自卑

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在日常的穿着打扮,生活、消费水平等方面与非贫困大学生存在一定差距;此外,大多数贫困大学生来自农村,由于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水平低,普通话水平、英语水平,人文素养等均与非贫困大学生存在一定差距,使得许多贫困大学生觉得自身处处不如人,长期处于消极自卑的不良情绪中。部分贫困大学生给自身设定了过高的目标,在现实生活、学习中未能达到预期标准,这种心理落差使得贫困大学生产生自我否定、自我轻视的悲观消极情绪。

2敏感多疑

贫困大学生由于长期处于消极自卑的状态,常常会觉得自身在各个方面均差他人一等,时常担心他人瞧不起自己。此外,由于平时拮据的生活状态,容易使其他同学对其产生怜悯和同情,但他人的这些情绪恰恰是贫困大学生反感的,因此贫困大学生往往表现出对与经济有关的话题尤为敏感,对其他同学间的私密交流或同学对其不经意的目光投射抱有充满敌意的反应,拒绝他人善意的资助与帮扶。

3孤独抑郁

许多贫困大学生在日常与他人相处过程中,多表现出不喜欢或不善于与人交流,而喜欢独来独往这一特点。通过调查发现,其实许多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往往存在着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希望与他人沟通交流,融入他人生活,建立并扩大交往范围与对象,但与此同时,贫困大学生又认为,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在日常生活中无法融入其他社会群体,贫困大学生的消极自卑情绪也促使了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倾向于将自我封闭起来。这种矛盾的情绪往往使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对他人态度忽冷忽热,情绪飘忽不定,这也严重影响贫困大学生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如此恶性循环,加重贫困学生心理负担,逐渐产生孤独抑郁的情绪。

4紧张焦虑

贫困大学生的紧张焦虑情绪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遇到事情,甚至是对其不公平的事情时仍表现出胆小、怯懦,不敢去申辩、争取,而大多选择默默承受。二是当遭遇挫折如成绩下滑、找工作不顺利等情况时,常表现过度紧张、焦虑,出现失眠、狂躁等心理、生理症状。究其原因,大部分贫困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社会上属于弱者,没有所谓的“后台”,即使争取,也不可能有好的结果,甚至会遭到“报复”,因此对于不公平的事情多选择沉默。另外,许多贫困大学生将读书作为改变其生活的唯一出路,而且自身学业的持续也为家中经济增加了负担,生活的压力与自身过高的期望,使贫困大学生对于挫折或打击的承受能力很差,未来的不确定性也使其感到紧张与焦虑。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环境的影响

一是家庭经济条件拮据对学生心理造成压力。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贫困”二字,按照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一名学生完成四年大学学业大约需要3~4万元,这对于经济收入较低的家庭无疑是沉重的负担,许多家庭为了支付学生的学费,倾其所有,甚至负债累累,而如此沉重的经济负担,成为了贫困大学生直接的压力来源。与此同时,家人也将所有期望全数加注在学生身上,经济上的压力,亲人的期盼,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是负担。

二是家庭教育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养成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受教育程度等,都会对学生思想、心理、行为产生重大影响。通过调查发现,贫困学生家庭致困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单亲或者孤儿;二是家中有危重病人或家人丧失劳动能力;三是家中遭遇突然变故,如洪水、疫病、父母突然失业等。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家庭成员在生活中难免表现出抱怨、失望、痛苦等消极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正处于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时,在家庭经济的压力下,贫困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缺少情感关怀,这也使其在人格发育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或畸形。

三是家庭成员过高的期望与社会现实的反差使贫困大学生感到困惑甚至是压力。贫困大学生在家庭中往往被冠以“榜样”、“有出息”等头衔或称号,得到众多人的赞许与关注,成为家庭的希望与骄傲,但是来到学校,新的环境、一切从零开始,自身变得不再那么优秀,甚至只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名学生,尤其当遇到竞选失败、成绩不如意、与同学沟通交流不顺畅等困难时,由于家庭及自身过高的定位、期望而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极易引发悲观失望、甚至是厌世的负面心理。

2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贫困大学生所处自然环境,如寝室、班级、校园等。经济迅猛发展,物质生活的迅速丰富使攀比这一不良风气不断滋长,在高校学生之间,手机型号,服装品牌等,均成为学生攀比、炫富的资本,这种不良现象的蔓延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困扰,那些名牌衣服、高端电子产品是贫困大学生消费不起的,经济的困窘、虚荣心的作祟使贫困大学生处于矛盾与纠结中;此外,许多贫困学生出身于农村,城乡差距使得城乡学生的眼界、见识、素养、生活习惯等有着较大差距,这些差距会被敏感的贫困大学生迅速捕捉到,一些非贫困大学生表现出的先天的优越感和部分贫困大学生自身性格缺陷相互作用,使得贫困大学生逐渐将自我封闭起来,表现出敏感、孤僻的心理特征。二是社会舆论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主要以90后为主,90后又被称为“拇指一族”,他们接受的信息多来源于网络,迅速、广泛、良莠不齐是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这同时意味着当代大学生在接受海量信息的同时,必定夹杂着大量的负面信息。如今,网络上“富二代”“官二代”“高富帅”等词语充斥着人们的视野,给学生造成了一种负面的影响,认为这个社会最终追求的即是钱和权,而金钱和权利正是贫困大学生所缺失的,由此,许多贫困大学生将自己定义在社会认知的对立面,自暴自弃。此外,当今社会中依靠父母人脉或者金钱升入好学校、觅得好工作的类似事情的发生,使贫困大学生感觉极大的不公平,而当贫困大学生在类似事情上受挫时,会将这种现状无限放大,认为这个社会所有人和事都存在着巨大的不公,由此增加了自己的自卑与愤怒心理,严重者甚至厌恶这个社会。

3学生自身认知的影响

不是所有的贫困大学生都存在着心理问题,相反,许多贫困大学生身上具备常人没有的韧性,肯吃苦,意志坚定,许多贫困大学生做出了骄人的成绩,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与自身认知有关。“贫困”这一词汇对于一些人来说是人生路上的绊脚石,这些学生认为生活因为贫困而变得异常艰难,同学的非议,成绩的不理想,就业升学的不如意,全部是因为贫困造成,而不去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相反,一些人将贫困看作寻常人生活状态,这一境况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扭转,贫困由此成为学生学习及工作的动力。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方法

第一,将贫困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使贫困大学生通过帮助他人而正视自身价值,增强自我认可度。贫困大学生存在最大的心理问题是不认可自我,不认可自身生存环境,但是在短期内自身又无法改变这种情况,长时间的处于这种“别扭”的心理状态,导致贫困大学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组织贫困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支教、帮扶农民工子女等活动,让贫困大学生发掘自身价值,通过帮助他人走出困境、取得成功等,找到其人生定位,提升其成功感与自豪感,同时在帮助他人树立信心的过程中树立自己的信心,改变其自厌、自弃的心理。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并辅助团队疏导方法,使贫困大学生在群体中找到自身价值与共鸣。许多贫困大学生是因为害怕自己这也不懂那也不懂,说出一些话语引人笑话而放弃与他人沟通交流,因此贫困大学生往往表现出孤独、自闭的性格特征。通过在大学校园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弥补之前由于家庭经济情况受限、教育资源匮乏造成的兴趣爱好缺失,文化素养低下等问题,使贫困大学生找到自己喜爱的、擅长的、可持续发展的文体艺术活动,增进与其他同学的互动性。同时通过团体疏导的方式,为疏于交友的贫困大学生建立交际活动圈,有着相似经历、相似困惑的人较易找到共同语言,从而更易于建立伙伴关系。同时,也借此使有着积极向上心态的贫困大学生在活动、交往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带动有消极心理的同学,以改善其人际关系为基础,逐步建立起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调整、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

第三,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体系,及时发掘纠正贫困大学生不良心理问题,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普及、建立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学校以心理咨询教师为主,配合以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委员等建立多位一体的心理辅导、监控体系,从多角度影响,改变贫困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家庭认知、社会认知,从而建立良好心理状态。建立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群等网络交流手段,及时、主动的了解贫困大学生日常生活状态及心理变化,弘扬自强自立精神、树立自强自立榜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根本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状态。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人格与心理的健康、健全是其日后良好发展的必要条件与保障,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其心理健康应和其家庭经济情况一样被学校、社会重视与关注。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健康的交流平台,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彩芬.浅析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的实现[J].教育论丛,2001(8):173-174.

[2]朱丽芳,谢倩.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0):875-877.

[3]程美华,王海霞,刘青瑞,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整合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22):246-247.

作者:高汉峰 刘畅

上一篇:山水画古典园林设计论文下一篇:计量与支付公路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