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论文

2022-04-15

大学是一个开放性空间,多数学生第一次脱离父母、老师的监护指导,如果不能很好地认识和适应变化,将会导致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的出现。大学也是粗放型的,没有监督,要自律。许多人失去他律后又缺乏自律,由放松导致无目标、无动力等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生活中一个高学历群体,总体上看,心理是健康的,但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论文 篇1:

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

[摘要]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一些大学生的心理上存在着一系列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危害着青年学生身心健康,阻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对社会造成危害。因此,心理问题产生的诱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主要从历史文化方面、学校环境方面及家庭教育方面加以分析,寻找解决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

近年,许多学者采用各种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的心理上存在着一系列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比如,缺乏自信,自卑感强,情绪低落,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交往有障碍,等等。

而这一切也让有关专家忧心不已,杨叔子院士曾经提出:“智商越高,情商出现问题,对社会的危害越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复杂、多变,具有独特性,其引发原因多种多样,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应全面细致地分析其诱因,以便对症下药,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分析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缓解心理压力已经成为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1.从历史文化方面。受中国悠久的文化和封建历史影响,使中国人在骨子里有一种含蓄和矜持,形成了内向的民族性格。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对心理学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层面,造就了西方人张扬个性,提倡人权的特点。然而,进入新纪元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世界性的高度同步,中西方文化在新一代骄子们的思想中汇流。格格不入,甚至相互对立的文化特点,使大学生在人格与道德方面倍受冲击,而脆弱的心理防线也随之崩塌。使许多人产生了浮躁的心理,无所适从,有的人由于某些心理压力,产生了心理疾病也不懂得去就医,甚至不敢去就医。

2.从学校环境方面。高中时期的学习、生活环境与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环境有着很大的不同。高中的学校教育模式只注重学生的成绩问题,只重视升学率。而将学生的生活能力的培养,心理素质的培养,品德的教育等问题放在次要位置,有许多中学根本就没有将学生的生活能力培养,心理素质培养,品德教育问题列入议事日程。这种高中教育的现状,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当受到过这种中等教育的学生升入大学后,角色、地位及学习和生活环境与高中时期有着极大的改变。必然对大学生活产生极大的不适应;而中学生中又有许多是独生子女,不论其家庭是贫是富,都是家庭的中心和宠儿,由于聪明、学习好,受到老师及亲友的过多关注。进入大学后,当这一切不复存在时,就会产生失落感,原本脆弱的心灵会变得更加多疑和敏感。加之这个年龄段正处于青春躁动期,渴望友谊、爱情,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信任,然而又不善于和人沟通、交往,不会主动地去理解他人。他们也必然会对大学的生活感到很不适应。第一,大学生要自己安排生活,靠自己独立的处理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问题,但据调查,有相当多的学生以前在家里没有洗过衣服,生活自理能力差,对父母有较强的依赖性。第二,大学中评判学生优劣的条件已不再是单纯的学习成绩,而已包括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其他一些因素,这种标准的多样化,使部分成绩优秀而其他方面较差的学生感到不适应,其自尊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心理上产生失落和自卑。第三,现在的大学对学生学习要求严格,若几门功课不及格就会面临失去学位,降级甚至遭遇退学的危险,这就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加之大学中主要是靠学生的自学能力来进行学习,与以往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很不一样。使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不知怎样进行学习,而感到茫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情绪低落、失去自信、心理失衡、导致心理异常。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3.从家庭方面。家庭是始终伴随人类从婴儿,少儿一直到成人时代的重要外在因素。众所周知,人类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以少儿时期的思想观念为基础。父母和睦的家庭孩子往往性格比较开朗,心理承受能力较好,父母关系紧张的家庭,孩子的脾气也趋向于暴躁。而大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孤僻和自卑是其共通特点。很多大学生家庭的不幸福,会使他的心理产生阴影,在日后的生活学习中逐渐显露甚至演变成严重的心理疾病。同时,对独生子女的溺爱也直接导致了大学生过于依靠父母,心理承受能力偏弱的主要问题。

根据上面所述情况,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解决:

1.从历史文化方面,转变思想,老师应耐心地引导学生对外来文化仔细筛选,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让两种文化在大学生的思想中融会贯通。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即将产生的,或者已经产生的心理问题。使人们认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是一个人“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有了心理疾患就像身体不适一样,应该及时去就医以求得咨询、疏导,对待有心理疾患的人,社会和学校要给予更多的尊重、理解、关爱。

2.学校教育方面,第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充实高校课余生活,探索不同路径的教育模式。多方面多角度的加强心理的教育,打破模式化和形式化的束缚,走到学生当中去,走进学生生活中去,把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做细,做实,做好,给学生们更多的心理关怀。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普及和增强他们的心理卫生知识,以便于他们在产生心理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和疏导。第二,辅导员在加强心理教育这个工程上,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大多数同学们的心目中辅导员是他们最可信赖的人,辅导员是他们心灵中的依靠,他们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輔导员。所以,辅导员来做学生们的心里教育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辅导员应该将思想政治工作,道德教育和心里素质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因此,辅导员应深入到学生当中去,贴近同学、了解同学,进行大量的调研工作,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做好学生们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及早发现,及时疏导,及时解决,是解决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3.从家庭方面,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就形成了。因此,构建一个和睦,互谦,互让,友爱,尊重,和谐的家庭不仅仅是责任也是义务。给子女营造一片美丽的天空,一个健康成长的氛围是每个家长都应该尽到的职责。此外,家庭的教育也应该趋于科学,不要动辄打骂训斥,也不应过分溺爱。纠正其不良的言行和错误的行为不能手软,但也要尊重事实不可以妄自决断,对孩子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尊重。因此,提高年轻家长和即将做家长的青年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水平,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总而言之,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仅仅只应从大学开始,而应该从中学、小学和每个家庭开始早期的教育培养,这样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因此,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也包括家长,甚至学生自身的调整。只有正确认识并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更有效的引导大学生走向成材之路。当今提倡的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更符合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同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对不断地提高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应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广度。

(作者单位:河北廊坊师范学院)

作者:孙 焰 项 巍

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论文 篇2:

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

大学是一个开放性空间, 多数学生第一次脱离父母、老师的监护指导, 如果不能很好地认识和适应变化, 将会导致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的出现。大学也是粗放型的, 没有监督, 要自律。许多人失去他律后又缺乏自律, 由放松导致无目标、无动力等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生活中一个高学历群体,总体上看,心理是健康的,但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正是由于大学生属于高智商和思维活跃的群体,他们争强好胜,追求完善,思想活跃,但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在學习竞争、择业竞争、恋爱苦恼、经济条件限制、人际关系难处、家长期望值过高以及因社会变革加快而带来的多方面信息冲击下,造成了大学生强烈的忧患意识,心理负荷过重,致使相当部分的在校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人际关系是大一新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个主要原因是独生子女多, 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缺乏同辈交往; 另一个原因是受教育背景与成长经历的影响, 加上大学生普遍处在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年龄段, 习惯上称为“ 心理断乳期”。这种心理上的失落感处理不好, 很容易产生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矛盾和混乱。这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给予关注的问题

一、大学生成长中伴随的问题

1. 问题具有新特点。大学生群体中,大部分人心理是比较健康的, 有一般心理困扰,如恋爱、学习、交往问题的占 20%~30%,对正常学习生活明显产生影响、有严重困扰的约占 7%~8%, 患精神疾病的不到 1%。绝大部分学生不是心理障碍, 而是走向成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扰, 如果主动关注、及时调节、加以引导, 这些成长中的问题是可克服的。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以往主要表现在学业、人际关系、恋爱情感、求职择业等几个方面, 近几年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自杀问题。大学生自杀近几年有上升的趋势, 但大学生自杀率总体仍低于社会自杀率, 不到万分之一。但是遇到问题就自杀或者他杀, 对生命的不珍视也反映了大学生中一些人心理脆弱、经受不住挫折、缺乏危机应对办法。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课题, 特别是“马加爵”事件更加提醒了各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迫切性。

(2)网络依赖问题。根据研究发现, 60%的大学生网络活动正常, 主要集中在发邮件、学习、查资料。但也有不少人对网络产生严重依赖, 一天上网六、七个小时或更长时间, 主要用于玩游戏、聊天等, 这势必影响作息、健康, 减少对学习的投入和同学的交往, 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3)贫困问题。贫困生心理问题比非贫困生多, 他们承受的压力更多一些。经济压力会带来不良的心理反应, 如自卑、自我封闭、孤僻等。如果贫困生能客观看待社会发展的多样化及不平衡, 可以对社会现状有理性的认识并接纳现实, 但如果引导不当就会发生问题,以人为本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本质, 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思想, 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是教育发展的主体, 发展要靠人, 教育发展的目的更是为了人。强调教育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不断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是做人的工作, 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 健康情感应以提升现代人格为目的, 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追求高尚情操。树立教育的生命性、未来性、社会性价值, 培养具有文化素养的生命个体。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一块重要的阵地。大学生是高知识群体, 他们将成为社会的主流, 他们是知识分子, 而知识分子代表着社会的良知。因此,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一种“ 社会行为”也就在所难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普遍性, 且大多数属于发展性心理问题和轻度心理问题 ,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 ,不能忽视 ,也不能盲目夸大。面对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学校领导应加以高度重视 ,全面了解掌握大学生心理动态 ,加大思想教育力度 ,及时预防和排解, 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我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有 20 余年时间 ,人们对它的认可程度在提高 ,学生对心理咨询服务的要求在增长, 各高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视亦在与日俱增 ,但其在全国高等学校的开展情况却很不平衡。有些高校对此项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 ,还没有把它放到应有的重要位置上; 有些高校对新形势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任务等 ,还缺乏足够的研究、对策及措施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还有些高校因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只挂了牌子而没有真正开展工作。

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加强和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尽最大能力最大限度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1.建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这方面主要是提高高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 ,使这项工作的推行正规化、科学化。良好教育环境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力量 ,尤其要重视对学校的学生工作教师进行培训 ,使其掌握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提高其心理咨询的素养, 增强其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 以便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做好学生工作。同时, 可通过校报、校刊、广播站等校园文化的宣传工具 ,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富有活力的教育氛围。

2.确立以预防和发展为指导的心理辅导原则。预防性原则的目的“是 防患于未然” ,在新生入学后 ,就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 ,使他们对将面临的各种变化做好心理准备, 并提供有效的心理适应方法。另一方面 ,要看到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心理压力、心理矛盾和冲突, 因此把发展性心理辅导和训练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把高校心理咨询定位在发展性咨询, 针对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发展问题给予指导、帮助、训练 ,协调他们完善个性 ,增强适应性, 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开展分阶段、多形式的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学生对咨询的认识越来越清楚了, 心理咨询提供特定机会使来访者重新认识、评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同时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 ,学会新的适应方式。将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分类, 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主动的办法和措施 ,如:对新生要进行学习、生活等适应性方面的辅导; 二、三年级学生则关心他们适应环境后在学习和交往中出现的问题; 大四学生将重点放在适应社会、加强对未来职业适应方面的指导。对男、女生则区别男生性格比较坚强、冲动 ,而女生相对温和、性格内向等心理特点。同时加强高校与高校之间、院系与院系之间的信息交流 ,预防学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交流在处理心理问题方面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4.深入开展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 ,增强学生的自我调试能力。大学生有很强的认识能力, 经过启发会转换思维方式应对问题 ,使情绪、行为发生改变。任何教育只有转变为被教育者的

自觉能动活动, 树立起主体意识, 并体现其主体参与 ,教育目的才可得以实现。因此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亦须积极倡导主体自我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有意识地进行经常性的自我调试 ,如: 确立新的适合自己的追求目标;规划有规律的校园生活 ,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与就业所带来的压力; 上网有度 ,积极在现实中结交朋友; 正确对待情感问题;学会自我宣泄, 主动转移注意力等等。对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 ,在生活中保持自信、豁达、坦诚、坚韧的心理品格将会起到引导帮助作用。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品质 ,增强心理调试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困难、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自我管理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 ,从而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关注大学生在新的时期出现的新问题 ,认真落实《 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 试行)》 , 使这项工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丁 青

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论文 篇3:

辅导员在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中的角色探析

摘 要:大学生是综合素质较高的群体,校园中,学习、恋爱、人际关系、经济状况、就业等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应对,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甚至导致严重的突发事件,影响学校正常秩序与稳定。作为辅导员,应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及时洞察学生异常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应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维护高校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辅导员;管理机制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竞争力,学校对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才能提高毕业后生存能力。观察现实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对自身定位和期望过高,造成无形压力,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学习与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的隐蔽性、突发性、反复性、易伤害性,增加了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难度,因此,根据实际,建立合理有效的心理问题预防、排查、干预和跟踪反馈机制,为辅导员正常开展工作、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学校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特点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近年来,在社会转型的复杂背景下,在校大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导致大学生压力逐年加大,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导致休学、退学现象增多,引发的行为问题也逐年增多,人身伤害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生活环境和对社会的认知度不够成熟,另一方面是由于不少高校心理咨询机制尚不健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心理咨询不能满足学生求助需要。在处理大学生心理问题中,辅导员是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辅导员能否及早发现和排查大学生的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

1.隐蔽性

大学生心理问题常常不易识别,主要是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欠缺,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存在偏差,大学教育偏重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而对主要表现在情绪、认知、意志、信念、人际关系上的心理问题,要么忽视,要么被当作思想工作来对待。同时,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大多不肯主动求助,所以高等学校心理疾病隐蔽性大,识别比较困难。由于多数学校在心理保健体系、心理咨询师资等方面还不够健全,不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心理咨询机会和条件。因而单靠辅导员做思想工作,显然力不从心。如果学生的心理疾病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治疗,很容易演变成心理危机,甚至伤害和轻生现象就难以避免。

2.突发性

大学生在校期间,由于心理发育趋于成熟但尚不完全成熟,不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在学习、恋爱、人际、就业等方面,如果达不到预期,在缺乏自我调节和控制的情况下,这些挫折累加起来,就很容易使学生消沉甚至走向极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容易引起突发性的精神疾病。

3.反复性

任何心理疾病的产生都有其诱因,包括生理因和社会因,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产生也不例外,比如:恐惧、焦虑、强迫、忧郁、情感危机等,经常伴随着不同的诱因,而出现复发性和反复性,不但对自身构成伤害,还会影响周围学生。

4.易伤害性

大学生心理疾病如果长期得不到发现和治疗,就很容易从心理问题演变成心理危机,不但影响着学生自身学习和进步,也影响校园安全与稳定。云南某大学马加爵杀人案,上海某大学投毒案等,都验证了心理疾病具有易伤害性。此类案件,说明心理危机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自我调解和心理疏导,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容易造成行为失控,对自身或者他人造成伤害。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包括自身原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核心因素是自身原因,外部因素是心理问题产生的外部条件,外部条件只有通过自身认知才能起作用。

(一)自身原因

大学阶段,青年学生虽然在生理、心理逐步走向成熟,依赖性逐渐减弱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如:情绪不稳,自我约束力不强,性格孤僻,不善沟通和交流,看问题简单,经受挫折能力不强等,这些特征,如果不加改变,当理想与现实冲突,或者发生突发事件时,就容易使大学生情绪低落、消沉甚至产生心理自我定势,从而陷入思维怪圈难以自拔,如果长时间不进行疏导和转移,就会产生心理危机,思想偏差很可能导致行为偏差。在学习生活中,就会导致校园危机事件乃至事故的发生。

(二)外部因素

1.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的影响分为:一方面家长对子女发展的期望一般较高,因而很容易过多的干预子女的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而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注重个性和自我发展,自尊心强,对新事物的认可和接受度高。如果在大学生的恋爱观、就业观等方面不能合理引导而加以强制干预,就会激化家长与子女之间的矛盾,导致学生产生严重心理负担,如果矛盾长期不能缓和,甚至会出现过激行为。另一方面,家长对子女的养育有不同风格,如果家庭和谐,对子女以引导教育为主,能充分尊重子女生活中的合理要求,又能控制在合理范围,使认知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充分调动子女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促进子女健康成长,并能帮助子女树立良好的心态。

2.学校环境因素

学校环境的影响可以分为:首先是教师的教育风格不同。不同教师的知识传授方式各异,每个学生又存在个体差异性,在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时,由于传授和接受知识方法“错位”,就会降低其接受知识的效率,如果学生对成绩期望值过高,又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不会从自身找原因,就会产生心理困惑,如果不能及时适应和调整,就会影响学习生活。其次,良好的校风学风,能促进学生保持积极心态,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自我进步与发展。最后,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构建和谐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同时减少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发生的概率。

3.社会因素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每位同学都面临着优胜劣汰,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能否从事意向中的工作等成为严峻挑战。学生也是社会成员,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政治、经济、社会风气的影响,同伴群体和大众传媒的影响等,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应激反应,这些是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社会因素。首先,政治、经济、社会风气等因素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果只追求功利、讲求实惠,期望值高、虚荣心强,经不起批评受不起挫折等,而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诚信意识淡化的今天,如果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将影响自身对社会的认知,由于存在机会主义倾向,在现实的生活中,一旦理想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得消沉。其次,同伴群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妒忌、攀比心理,人际交际障碍,缺少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所以在学习生活中要善于不断地调整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要善于沟通和交流,掌握沟通交流的方法和技巧,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人际交际障碍,树立团队意识等。最后,大众传媒的影响,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媒体传播方式呈现多样化,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信息泛滥,监管体系还存在不足,大量的错误报道和扭曲报道等,将导致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化,使部分学生世界观形成迷茫。对于学生而言,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是解决由此所产生心理问题的关键。

三、辅导员在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中的角色

辅导员身处教育管理第一线,在贯彻落实好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中不可或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辅导员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排查、干预和反馈等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首先,辅导员大多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时间不长,年龄与大学生相仿,因此,与学生沟通过程中更易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其次,辅导员与大学生相比,年龄稍长,不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是心理成熟度和社会阅历等,较大学生更加成熟,因而学生更容易接受其引导和教育。再次,辅导员是与大学生朝夕相处的知心朋友,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掌握比较充分,这样一来,就会及时发现、排查和干预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危机,并对危机处理进行跟踪反馈。

辅导员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应当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中来,作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者、排查疏导者和危机应对者。

(一)宣传机制

首先,辅导员应加强心理学知识的教育和宣传,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对心理健康保健问题的认识。其次,定期召开主题班会,通过教育增强大学生应对和处理挫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防范和克服心理危机的意识。再次,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告知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并影响到自身学习生活时,应及时进行心理咨询。

(二)预防机制

有学者认为,“危机管理不但要在危机出现之时或危机发生之后及时干预,而且要重视和强调通过某种预防危机和处理危机的体系,实施预防策略。”辅导员既要动员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心理机构相关的活动,更要在本班级建立心理问题预防机制,将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这就要求辅导员健全心理问题预防机构层级,培养、选拔和配备好班级心理咨询委员,协助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做好对心理咨询委员的培训,同时,针对大学生学习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心理问题及过度使用网络问题制定制度,规范学生学习生活习惯,防止产生心理危机。建立心理危机的预防机制,根本目标就是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优势,把可能产生的心理危机解决在萌芽状态。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在2007年6月4日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记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他说:“每年的5月25日是高校心理健康日,希望学校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形成长效机制,使每个学生在学校里愉快、健康、幸福地成长。”

(三)排查机制

辅导员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全方位掌握学生思想和心理动向,敏锐地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异常现象,这就要求建立大学生心理问题排查机制:首先要健全与学生谈心机制,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或孤儿、性格孤僻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学生、独生子女等特殊群体和个人。其次,开展心理普查,建立班级心理档案库,同时提高辅导员自身对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根据自身所掌握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对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应多加关注和观察,并进行经常性谈心,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动态。同时,充分运用网络手段了解学生动态,辅导员要利用QQ群、BBS、群发邮箱、博客等网络手段提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另外,辅导员进宿舍,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信赖,也可以通过观察、交流等发现问题隐患,及早做出应对,对于混合宿舍、人际关系比较紧张的宿舍,辅导员也应重点关注,借机开展一些团体辅导。总之,分析并及时识别和排查潜在的或现实的危机因素和情境,是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前提。

(四)应对机制

每个辅导员面对的是较大的学生群体,因而不可能随时关注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加上心理问题特有的隐蔽性,使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强。一旦发生严重的心理危机,作为教育管理一线人员,必然要求辅导员在第一时间对事件加以有效应对,这就要求辅导员在接到事件发生的报告后以最短的时间赶赴事发地,并根据情况采取现场处置、向上级汇报、与家长联系、取得班干部和学生的支持、保护现场、引导舆论、做好记录等措施,其目的是协调各方,妥善应对危机,从而将危机的影响和危害程度降到最小。

(五)反馈机制

在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或发生心理危机后,作为辅导员,应在妥善应对危机事件的基础上,总结思考这一问题的原因,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并对危机事件保持事后跟踪反馈,目的在于有效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管理中,鼓励引导学生以积极自信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和失败,勇于尝试、勇于展现自我,才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做到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和自我发展,辅之以学校、家庭和社会良好的外部环境,辅导员协调建立一套问题预防和危机处理应急流程和机制,才能保障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在快乐中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郭兰,傅安洲,霍绍周.大学生心理危机及预警系统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2]段鑫星,程 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M].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2006

[3]刘宁,徐其涛.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2008(9)

[4]宋颖惠,李志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作者:张伟军

上一篇:岩土工程中水文地质论文下一篇:信息化城建档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