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化教学小学语文论文

2022-04-21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创意理念下语文“个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理念的提出主要鉴于以下三方面:(1)本课题作为我校潘湘云校长的省级规划课题《以创意为核心理念的师生成长研究》中的核心研究内容“创意课堂”的实施与践行,是这一省级课题的核心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特色化教学小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特色化教学小学语文论文 篇1: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的特色化教学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和研究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灵魂所在,拓宽阅读面、增加知识量对于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老师要能够结合自己日常教学的思考,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可以尝试完成一个能够被学生和老师共同接受的阅读教学设计。阅读是彰显语文生命力的最主要的形式,也是帮助学生提高他们自身潜能和学科素质的根本方法,本文将围绕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的特色化教学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特色;教学;感悟

高年级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提高阶段。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可把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落实篇章训练”上。要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就应该从各方面着手,提高阅读效率,够拓宽学生的阅读面,等等。语文的阅读教学是高年级语文学习的灵魂所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实现语文水平提高的根本。

一、小学语文阅读的内涵及意义

1.阅读的内容及理解。阅读的内容是很宽泛的,不同的人对于阅读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例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朱绍禹认为:阅读文章是透过书面语言,领会其意义,从中获取思想和学习语言的活动程序,是人们学习和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手段。这些观点都强调了一个共同的内容,那就是阅读是从书面文字数据采集意义的过程,阅读教学能够大大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语文阅读的意义。语文的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和形式,语文本身包罗万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多彩的阅读世界能够将学生塑造成为具有灵魂的个体,强调本身的独立性。阅读不仅仅是语文学习的必经道路,同时也能够大大地增加他们的理解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感悟能力,对于他们今后做人处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语文是百科式的教学,极大的阅读积累量必定会在学生今后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的特色化教学

1.提高教师的学品和文品,塑造教师形象。教师在写教案之前,一定要反复读教材、读文本,要读进去。要进入情境,忘掉自己,沉浸在文本的意境中,作者表达的情感中。只有在老师真正理解阅读的基础之上,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喜欢上阅读。老师是教学的指南针,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热情在很大程度上深受老师的影响。所以说,老师一定要强化个人的阅读意识和能力,提高学品和文品,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对学生进行熏陶,引领他们走进阅读世界。语文的阅读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阅读,这里的阅读是灵魂的阅读,也就是说学生要走进名家诗意的灵魂,感受文本诗意的旋律,体会到作者的胸怀和情感。对学生进行阅读的熏陶是至关重要的,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能力,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够提高水平,而不是通过教学就能够实现的,需要的正是一种“熏陶”的力量。比如六年级上册课文《唯一的听众》一课,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自己体会主人公的情感,而不是直接说明,让他们自己静下心来感受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体会这种发自生命深处的人与人的关怀,感受这种爱。主题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所在,我们阅读文章也正是在感受这种虚无的东西。

3.阅读百家名篇,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阅读百家名篇,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这是实现小学语文特色化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纵观人教版小学语文的课文,不少都是出自于名家之手,比如《少年闰土》、《跨越百年的美丽》、《卖火柴的小女孩》、《桃花心木》、《草原》等,从客观上讲,这些名家的名作在无形之中为学生的阅读树立起标准化的规范,引导他们走向真善美的人生道路,这些佳作无论是文章的表达方式还是主要内容,或者是表现手法都是独一无二的,应该说在水平上达到了很高的高度。学生阅读这些名篇佳作,能够让他们感受到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这对于他们阅读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感悟能力也会随之有很大的提高,这对他们一生的学习都是受益匪浅的。当然了,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相对来说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个时候可以有目的地引导他们阅读一些长篇的佳作,比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提高阅读水平。

4.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形成阅读积淀。小学语文阅读的特色化教学,还要不断地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各种各样的文章都应该来读一读,不断地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使其形成自身的阅读积淀。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阅读的基本能力,各类的语文杂志,例如《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快乐童话》、《世界儿童》、《课外阅读》等,古今中外的文学类名著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阅读。高年级阶段正是情感发育、悟性熏陶的重要时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不断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来说几乎是有利无害的,阅读带给他们的完全是正面的东西。提高阅读能力、拓宽阅读的知识面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的健全发展。

5.实行推荐阅读的教学方式,激发阅读热情。阅读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作为老师要想尽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可以在班里举行推荐阅读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量来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号召全班来进行阅读,到活动结束的时候,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心得。老师也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阅读范围,比如国外名著《呼啸山庄》、《飘》等。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比语文成绩更加重要,成绩是一时的,但是阅读给学生的力量却是长久的。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他们自己不断地对阅读产生浓烈的兴趣,主动自觉地去进行阅读,不仅仅丰富了知识,同时也荡涤了心灵,更重要的是对以后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小学高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的灵魂所在,阅读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多重的意义,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增添了学生的文化内涵,提高了个人的修养。要实现小学语文的阅读特色化教学,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学品和文品,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要善于启发性地对学生进行熏陶,引领他们走进阅读世界,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延伸阅读内容,形成良好的阅读积淀,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只有讲究语文阅读的特色化教学,才能够不断地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为其一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炳琴.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1).

[2]杨照国.浅谈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1).

[3]许玉梅.小学语文“体悟式阅读”教学的探索[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11).

[4]蔡红.关注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

[5]蒋志芳.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2,(13).

作者:赖淑兰

特色化教学小学语文论文 篇2:

创意理念下语文“个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创意理念下语文“个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理念的提出主要鉴于以下三方面:

(1)本课题作为我校潘湘云校长的省级规划课题《以创意为核心理念的师生成长研究》中的核心研究内容“创意课堂”的实施与践行,是这一省级课题的核心组成部分。作为子课题,本课题承担着以创意的视角重新审视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相关理念、策略以及评价方式。鉴于此,我们以语文学科为突破口,提出了创意课堂的理念,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与糟粕进行全面审视和深入剖析,洞悉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创意课堂的教学理念,借此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全面提升。

(2)结合新课改的相关精神,特别是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我们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相关策略和模式。创意课堂的研究就是结合以上两种态势,针对当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具有个性化色彩、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教学模式,为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新课程改革呼吁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特别是在当下语文教学这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前提下,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决定了教师的发展如果仅靠个人的闭门造车、自行摸索,必定要走不少弯路和歪路,而在团队力量下裹挟而行,则能在正确方向的指引下,在合作力量的促进下,让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事半功倍,达成相应效果。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我们所倡导的创意课堂研究,以“个化教学”模式为主体,以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为核心,结合课程改革的状况以及课标提出的理念以及本校教师成长的实际状况,提出了“个化教学”模式。其中相关概念界定如下:

1.因材施教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即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育。这种教育理念凸显了教育的自主性、个体性,使得教育迸发出迥异的万千风姿。而在“创意课堂”理念的指引下,这里的“因材施教”除了注重教育对象的生命经历之外,更注重语文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即根据不同文本的体裁、文体的不同,采用不同教学策略和模式,避免在风格迥异的文本之中采用大一统的教学模式,最终造成语文教学效益的低下。

2.个体化

“个化教学”中的个体化主要着眼于教材文本的文体,当下使用的教材每册都罗列了包括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等不同文体类型的文本,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置放于不同册数的教材中。这些不同文体的课文无论是作者对语言文字的甄别选择,还是对文本整体的谋篇布局;无论是对文本材料的遴选汲取,还是对价值主旨的确立,都散发着浓浓的属于体裁本体的元素信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树立文体意识。只有树立文体意识的教学,才能真正契合作者在文本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才能真正与文本的命脉相契合。

3.个性化

“个化教学”中的个性化是指在个体化教学中固有的相关教学模式指引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在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得以充分发挥与展示,形成以教学模式为基础,以教师个人风格为特色的课堂教学。这里的个性化,以尊重不同文体下的不同教学模式为前提,在充分考量教师个人教学特色的基础上,将学校班级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入其中。

4.个别化

即对班级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实际学习能力进行透彻摸查,针对学生生活经验和不同的学习能力在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过程中采用不同方式和标准,确保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下都能进行相应程度的提升。

总之,“个化教学”体现出了教师教学过程的模式化、教学策略的自主性、个人风格的独特性以及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在践行过程中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总体效益。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目标

1.从学生层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本课题旨在通过语文课堂效益的提升,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感悟语言、内化语言、外显语言,提升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知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在语言所裹挟的情感力量和人文情愫中健全人格的发展,提升生命质量。

2.从教师层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技术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升学科教学效益,转变教育质态的重要方面,但当下很多教师空有成长之心,却无成长之门,他们常在繁杂的事务和忙碌中迷失前行的方向。在众多专业成长的契机中,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教师探寻出一道专业化成长的快速路径,让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洞察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并快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3.从体系层面形成语文学科科学有序的教学模式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无论语文课堂教学怎样变化,都应该有着自身存在的一种规律。本课题的研究就是要依据小学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以文本创作的思路逆向而行,这样才能真正扣住语文教学的本质,形成语文教学的高效模式。本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对教材文本中不同文体、不同体裁文本作者的创作风格以及创作思路进行实践性教学,旨在探寻摸索出契合文本体裁的有效教学模式,在经验传播和辐射扩散中便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使用,以在更广范围内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教学效益。

4.从课题层面充实主课题研究的价值内涵

本课题作为潘湘云校长主持的省级课题《以创意为核心理念的师生成长研究》的核心子课题,我们将从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入手,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在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上,探寻出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新策略、新模式,为主课题中“师生成长”奠定基础。

(二)内容

1.以个体化教学为课题研究的着眼点

在践行“创意课堂”和“个化教学”的研究中,应该始终坚持个体化教学,将个体化教学视为本课题矢志不渝的着眼点。个体化教学是“个化教学”的核心所在,其研究的内容包括:深入研读当下教材,将入选教材的文本的体裁进行整理,并针对不同文体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制订不同的教学模式。在研究初期,拟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以及抒情五类文体出发。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外延、细化研究分支,将寓言、成语故事、神话、古诗文等相关更为细致的文体融入其中,不断更新研究内容,以期形成整体的语文教学模式。

2.以个性化教学为课题研究的出发点

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并不是要将课堂引入非此即彼的二元论的泥沼之中。我们只是为了避免模式化教学所带来的僵硬死板的教学质态,在此基础上,我们鼓励教师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展现自我风格和特色。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教师自身对于文本解读的个性化理解;在模式下教学策略和流程的个性化自主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的个性化彰显;教学评价和作业设计下的个性化凸显等。

3.以个别化教学为课题研究的落脚点

任何课题的研究,任何教学理念的更新,任何教学策略的选择,最终都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落脚点,否则就会形成本末倒置的尴尬局面。将个别化教学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长期的发展。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依据生活状况、习惯特点、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不同的标准维度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依据不同的类型罗列不同的教学策略、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设计不同的课外作业等。

四、课题研究具体的实施过程

(一)“个化教学”观照下的类型研究与探索

基于“个化教学”旨在凸显个体文本的独特语言价值,提取不同类型的文本的表达规律,充实与丰富学生文本学习深度与广度的考量,本层面的研究主体围绕不同类型的文本抓好课堂教学前、课堂教学时、课堂教学后三个时间节点,合理安排对应的学习环节与内容,实践并探寻不同文本的教学策略,构建个体文本的教学评价标准,帮助学生对不同文本形成深刻而敏锐的语言感知,逐步内化、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终形成学生自己的语文素养。

课堂教学前置环节:教材中的文本类型众多,大体可分为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等几类,教学这些不同类型的文本,不应该呈现出面目相似的教学格局。而要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各自文本的独特魅力,首先就要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让学生带着阅读期待走进课堂。

在前置环节,我们研究教师围绕即将要学习的某类型文本进行充分解读与讨论:“这一类型文本的语言教学价值在哪里?”“这一类型文本的表达特征是什么?”“同一类型文本在不同年段的课堂教学中侧重点在哪里?”“不同学段学生学习同一类型文本应掌握哪些知识点?”

同时,我们还借助班级博客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讨论交流:“这一类型课文,我对什么感兴趣?”“这一类型课文,我读起来还有哪些疑问点?”“这一类型课文和其他课文相比,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课堂教学前,学生已经参与了学习,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与疑问,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己对文本的把握,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是落实“个化教学”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型文本表达特征和语言特色最为直接重要的时机。因此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40分钟时间,要将不同类型文本的特性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来,就需要教师在这里展示自己的个性化思考,通过高效的教学技能将既定的文本教学标准进行淋漓尽致的实施与呈现。我们主张各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和而不同。“和”即对于同一类型文本的教学,要遵照约定的类型文本教学的标准,在课堂中充分展现,要体现出同类型文本的统一面;“不同”则是要各位老师能够在不同的课堂教学中彰显出自我教学的独特之处,逐渐形成自己擅长的某一种教学风格。

对于不同类型文本的教学,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的核心标准:

写人文本:感受人物描写的细节生动,体会人物不同细节刻画的价值所在,学习素材选择的精妙,课堂教学要力求让人物活灵活现。

叙事文本:了解事情描写的完整性,感受详略环节的处理技巧,体会事件背后的作者情感,课堂教学要试图还原事件的来龙去脉。

写景文本:传递景色描写的观察顺序,明晰景物想象的内在关联,从字里行间感受景色背后的作者心境,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身临其境。

状物文本:展现事物的个性特征,了解作者介绍的方式方法,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借助文字触摸事物,在头脑中形成真实面目。

抒情文本:此类文本主要是指一些古代和现代诗歌,包含一些议论文,在教学中力图借助文字与作者进行情感沟通,体会文字中饱含的内在深情,体会语言的简练与精妙,在积累文字中积淀自己的文学修养。

课堂教学后置环节:课堂教学的结束不是学习的终止,学生在课堂中所了解到的写作特征与语言特色还是浅薄与简单的,要加深学生对某类型文本表达特色的理解与巩固,则需要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通过检验与对比来逐步深化语言表达特征的理解。在教学后置环节,我们充分利用班级博客这一平台,将与所学课文相似的一系列文本补充在博客上,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讨论,并结合这一类型文本的语言特色、表达习惯、内容取舍等进行跟帖交流,教师在博客中进行重点点评指导,如此让大家在群文阅读中深入感受不同类型文本的独特文学价值,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二)“个化教学”实施下的表达实践与运用

“个化教学”是着眼于学生语言素养提升的积极思考与尝试,以提升学生语用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在类型研究与探索层面,“个化教学”只是提供给了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范例与策略,整个过程仍停留在阅读的层面上,要检验与巩固学生的体验与收获,给予学生真实的语言表达实践尤为重要。本层面的研究主要通过开展各式活动,创设表达的场景,提供实践的舞台,让学生将阅读所学的不同类型文本表达的方法与策略加以融会贯通,在验证中巩固语言能力,在活动中丰富人文素养。

口语表达展示平台:语言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让学生会写作文,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声情并茂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也是当下学生应掌握的必备表达技能。平时的口语表达因为场合不同而类型多变、方法各异,这与我们实施的“个化教学”也是不谋而合。我们在每学年上学期都会开展以口语表达能力展示为主题的多种活动。

1.活动内容

以诗朗诵、主题演讲、讲故事等为主要内容。借助不同的节日,我们会定期开展诗朗诵活动,如“中秋月诗朗诵”“我们的春节诗朗诵”“我爱我的祖国诗朗诵”等;根据学校社会的生活现状,我们也定期开展主题演讲活动,如“队委竞聘演讲”“感恩主题演讲”“我的梦主题演讲”等;为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我们还举办讲故事比赛等。这些内容的文本类型都是学生课堂上学习过的语言样式,活动的开展也正是让学生将书本与生活进行一次亲密接触。

2.组织形式

在开展这些活动时,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我们也提出了不同的参与标准,低中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朗诵或讲演,高年级学生则是自己创作作品进行表演。为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我们还要求各个班级首先进行初选,最终海选出优秀选手参加校级活动,对于胜出的优秀选手,学校将组织推荐参加各级各类比赛,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同时还定期将选手表演的录音录像在校内广播台和电视台进行播放,以此在全校学生中形成浓厚的语言学习氛围。

书面表达展示平台:口语表达因为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展示自我,为此,学校在每学年下学期还特别开展了全校学生作文优选活动——“作文我能行”。这一舞台的搭建既给了全校学生一次展示自我写作能力的机会,同时也检验了“个化教学”的研究成果,帮助研究成员及时跟进、完善研究的进程与策略。

作文优选大赛每年举办一次,采用长期征稿、优选佳作的形式,学生写作内容不限、体裁不限、字数不限,由各个班级自主进行甄选,遴选出优秀作文递交给学校,再从中精选出三十篇佳作进行颁奖,并选出十名最佳小作者进行现场写作比赛,最终评选出“最佳写作小能手”,获奖的佳作还将结集出版,部分作品还会刊登在校级报纸《新蕾报》上。现场写作比赛和颁奖活动安排在学校读书节活动中,这也成为学生最为期待的一项校级赛事,在学生中具有重要影响。

“个化教学”研究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受到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研修深度的影响。为保障研究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有效提升参与教师的个人能力,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我们也为教师们提供了展示个人研究与思考的舞台,让更多教师参与其中,吸纳大家的意见,在研修中碰撞智慧,用集体的力量浇灌美好的果实。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突破传统教研窠臼,围绕“个化教学”开展阶梯式教学汇报活动。由各年级备课组根据规划的既定类型文本开展教学研究,在备课组内,各成员先进行课堂教学研磨,一人试上,集体研讨,经过几轮的试上与讨论后,最终形成组内的精品课,参与校级精品课的展示。在校级展示活动中,各备课组分别呈现某一类型文本的课堂教学,全体教师集中进行商议,对不同类型的文本教学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从展示课中推选出两节课参与学校面向全区开展的“东陵之春”大型教学研讨活动。对于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思考和经验总结,学校也评比出优秀代表参与“黄杨讲坛”活动,让他们向专家们阐述自己的所思所想,接受专家们的点评与指导,从而提升自己研修的深度与广度。

作者:潘湘云 王军 孔维清

特色化教学小学语文论文 篇3:

小班化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的教育体制也不断地得到完善,近几年我国开展了符合经济发展的教育体制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小班化教学就是改革后的新尝试。小班制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是符合我国教育国情的科学手段,它旨在以学生为课堂的根本,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更生动的上课形式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会知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小班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的分组合作还能培养学生协调合作的意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小班制教学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应用建议。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  小学语文  课堂

小班化教学指的就是一种减少班级学生人数,缩减班级规模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够尽最大可能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班级制的教学形式是国家发展带来的产物,这种教学方式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学生的发展,而小班化教学无疑又是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它是教育体制改革后对新的教学理念进行实践的成果,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小班制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老师集中讲解语文知识,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营造一个学习氛围浓郁的环境,为小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小班化教学方法的优势

1.小班化教学的特点是班级的学生人数少,这样老师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在老师的督促下自然可以更好地学习,这对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好处。班级的各项活动最能体现出小班化教学的优势,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才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进行一系列创造性的活动。小学是一个人学习的基础时期,在这个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小学语文是基础性的学科,学好该门学科能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通过小学语文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

2.小班化教学还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不把学生束缚在老师的思想里,引导他们发散思维,用多种不同的答案回答老师的问题,开动脑筋向老师提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只是被动地接收,而要主动思考,所以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反思意识、培养反思习惯。反思实际上是一种自问自答的过程,通过自问自答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而可以让学生保持自己的优势、向优秀的人学习成功经验来弥补自己的劣势。在课前语文老师还可以通过布置预习任务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再通过第二天老师的讲解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学到的知识更加有利于学生的举一反三、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老师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小班教学还有一大优势,就是没有忽略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从小学生好动、协调能力差这一特点出发采取分组式的小班化教学,以此来促进学生合作互助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互相学习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是学生把这些复杂的知识、技能内化成自己的经验的过程,这需要学生通过自己原有的经验,结合客观环境对获取的知识进行建构,而这个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自己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要想真正地获取知识,必须要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做到掌握知识,学会知识的迁移,而不仅仅是自己死记硬背,这在学习能力上表现为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除此之外,小班教学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来实现自身的进步,还能对那些学习主动性不高的学生起到积极的刺激,激发他们的竞争心理,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这些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能够促进学生尽快地投入到努力学习的队伍中去。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小班化教学面临的问题

1.部分语文老师对小班化教学了解不深,教学目的不明确。部分语文老师初次接触小班制教学的概念,没有理解清楚小班制教学的真正内涵,误以为小班制教学就是仅仅减少学生数量的一种教学方式,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其内涵是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只是单纯地在减少学生数量上下功夫,在教学方式上还是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没有注意到这种教学方法的重点。所以老师在运用这一模式时一定要先了解“小班化教学的核心理念到底是什么”,掌握真正的核心教学理念,把小班制教学的优势发挥出来。

2.部分老师对自身的定位不清晰。还有部分语文老师明白小班化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核心,要在课堂上发挥學生的主体作用,但是这些老师又把这种想法极端化了,片面地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而忽略了老师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一味地给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在课堂上让学生随便想象、随意表达,这就导致在课堂上出现学生纪律散漫、思想溜号、随意讨论、借学习的名义讨论与课堂无关的话题等情况的出现。所以,各位语文老师一定要注意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要做到理性思考,既不过分夸大学生的地位作用,也不能不重视学生,要做到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发挥主体作用的职责,注意维护课堂纪律,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班化教学的具体应用措施

1.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基础,所以进行小班化教学也要注意这一点,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老师可以开展有特色的教学活动,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小班化教学的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从小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强等特点创设情境,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出吸引他们注意力的问题,还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色彩鲜明、故事性强的图片来吸引他们的目光,引导学生得到多种答案,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学习兴趣。比如说,老师在讲解《小蝌蚪找妈妈》这节课时,老师可以用班级的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图片和小的视频动画,把学生带入到课堂的情境中去,等老师讲解完教材上的文章后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答案表达观点,例如:“在文章最后出现的青蛙真的是小蝌蚪吗?如果是,那么小蝌蚪是怎么让自己变成小青蛙的呢?小蝌蚪还能不能变成其他的小动物呢?别的小动物是不是也可以变成小蝌蚪?”等问题都可以达到老师吸引学生的目的。让学生互相讨论、收集分享资料,最后分组讨论得出答案,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遵守课堂纪律的情况下积极地讨论,得到问题的答案。这样就可以实现学生主体作用的真正发挥,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语文课堂上运用小班化教学方法可以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实现。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能力也是小班化教学方法运用的一个重要目的,小学语文老师要注意课堂上采取小班化教学的方法,要把教学活动和课堂内容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进老师设置的教学情境中去。比如说老师在讲解《雪地里的小画家》时,首先要帮助学生搞清楚文章的架构,通过对文章主题情景的设置让他们深入了解文中的四个主题形象,接着老师把学生分成几组,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且朗诵课文,这样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合作互助和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语文老师还可以按学生分成的小组来进行知识竞赛,课程讲解结束后考察同学们的词汇积累情况,在比赛中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课下主动复习,丰富自己的词汇积累,提升学习水平。

3.语文老师运用小班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小学生心智并没有很成熟,所以很多的知识他们没办法完全理解,所以老师可以运用小班化的教学方法对每个学生进行观察,为学生营造浓郁的学习环境,注意学生变化,引导学生跟进老师的讲课思路。比如老师在讲解《祖父的园子》这节课时,小学生并不能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这样就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时语文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来分享他们与亲人之间发生的小故事,来引发他们的积极性,保证教学效果。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必须相信学生,目前很多语文老师做不到这一点,即使是在人格的角度做到了尊重学生,但是在课堂上老师并没有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从根本的教育理念方面做出改变,一方面老师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另一方面,改变过去落后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给学生预留思考和自学的时间,让他们做到手、眼、脑协调发展。

4.在进行小班教学的过程中同样明确培养语文思维的目的,让老师和学生重视语文思维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明白无论是什么样的思维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目的性,一种思维没有目的性,那是没有实用价值的。因此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发挥想象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还要把握好学生的思维方向,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语文思维提供明确的目的和方向。尤其是学生漫无目的地“思考”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的时候,老师要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制止学生无谓的幻想,为学生重新寻找方向。

5.语文老师在课堂使用小班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与因材施教的理念相结合。老师应该了解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水平,为每个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克服自己的不足,发扬自己的长处,让调皮的学生负责班级的秩序维护,让容易害羞的学生多回答问题。这样对培养出学生健全的身心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班化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的科学手段,所以这种方法是可以被推广的,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语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參考文献:

[1]秦世忠.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思考[J].教师.2019(27).

[2]靳金成.农村小班化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方法[J].甘肃教育. 2019(07).

[3]毛媛.浅谈农村小学低段数学小班化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

[4]吴花香,严笃桢.论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8(16).

[5]邹刚强.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课外阅读基础[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7(12):47.

[6]肖音.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培养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8(12):202.

[7]瞿涛.也谈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2017(3):24-26.

[8]韩文波.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

作者:卢文芳

上一篇:课堂教学之小学语文论文下一篇:房地产投资分析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