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思维艺术教育论文

2022-04-18

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背景下,美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好坏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学生在美术课上进行创造时需要动手能力的保障,而且动手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美术的表现张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性思维艺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性思维艺术教育论文 篇1:

论艺术教育的四重取向

摘要:取向问题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重取向,即感性取向、实践取向、科学取向和人文取向。四种取向既相互區别,又彼此关联。感性取向是艺术教育的基础取向,实践取向与科学取向是艺术教育的必然要求,人文取向则是艺术教育的价值旨归。

关键词:艺术教育;感性取向;人文取向;科学取向;实践取向

所谓艺术教育的取向,是指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应当坚持什么样的价值前提和贯彻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正确的艺术教育取向,对于发挥艺术教育的价值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有四重取向必须始终坚持,即感性取向、实践取向、科学取向和人文取向。感性取向是艺术教育的基础性取向,人文取向是艺术教育的终极性取向,科学取向是艺术教育的附加性取向,实践取向是艺术教育的主导性取向。四种取向既相互區别,缺一不可,又彼此关联,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一、感性取向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艺术教育是以文学、音乐、美术等为艺术手段和内容的审美教育活动,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说,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教育。

最先提出审美教育(德文:asthetische Erziehung,英文:aesthetic education)的是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继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于1750年出版了专门研究感性(拉丁文:Aesthetica,音译:埃斯特惕克)的《美学》一书之后,席勒于1795年出版了感性教育专著《审美教育书简》。“埃斯特惕克”的基本含义是感觉、感性,西方的美学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研究美和艺术的。可见,审美教育首先是感性教育,那么作为审美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教育就必然要求坚持感性取向。因此,感性取向是艺术教育首先要坚持的基本取向,这是由艺术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何谓感性?一般语境中,感性指人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直观认识,相对于理性。在艺术教育中,感性应该从人学的意义上被理解为人之本性,是对人的生态状况以及人性、人格而言的。感性意味着生存的个体性、人生命活力,意味着以情感为核心的心理能力,体现于直观形式中的意识。正如杜卫教授所言:“感性是一个贯通了肉体和精神的个体性概念,它以情感为核心,突出地表现为个体的直觉体验能力。”

1.尊重教育对象的感性需要,保护人的感性自发性

马克思十分重视人类的感性需要。他指出:“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自然的、感性的]需要而作准备的发展史。”这实际上是对感性存在的人的内在规定,其本质内涵就是审美人格的生成。艺术教育最根本、最关键的宗旨就是要培养和塑造“审美的人”。通过艺术教育,培养个体的审美能力,进而陶冶情操,提升品格,从自由超越的审美愉悦进入旷达超脱的人生境界。因此,艺术教育必须坚持以人的感性为中心,以促进人的感性完善为目的,在科学理性占主导的教育中保护和发展人的感性,使人能够获得感性和理性协调平衡,重建和谐完整的人性。

2.明确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训练受教育者的感性审美能力

一般认为,艺术教育的任务有3个层次:一是知识层面的普及艺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二是心理层面的健全审美心理结构,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三是人格层面的陶冶情操,塑造审美人格。三个层面不是彼此分裂的,而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就是感性的审美经验。这是因为艺术的感性属性决定了艺术教育必然以人的感官经验为起点。与日常生活经验不同,艺术教育所指的感官经验包含了审美意蕴。通过教育实践,教师将内含于艺术品中的审美经验、自身的审美体悟感染学生,内化为学生的审美经验和能力。艺术教育架起了一座连接施教者与受教者、艺术作品与接受者、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施教者、受教者与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得到了沟通、传递。

3.正确处理与德育的关系

有人认为,艺术教育仅是德育的“附庸”,它只是实现道德人的手段。比如蔡元培先生就曾说过:“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艺术教育充当了德育的工具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人认为,确认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会导致艺术教育“德育化”,主张艺术不是道德,否认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希望能够保证艺术教育和美育的独立地位。应该说,这两种认识都是片面的。笔者比较赞同这样的说法:首先,艺术教育与德育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融合的关系;其次,艺术教育与德育不是从属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最后,审美既是道德人生完成的手段,又是道德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总之,艺术教育首先是感性的教育,是以审美理想为目的的教育。

二、实践取向

一般认为,教育和艺术都是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实践性不仅是教育的特性,也是艺术的品格,更是艺术教育的价值旨归。具体来说,艺术教育不仅要求教育对象站在美学的高度来把握艺术,更集中体现为教育对象以体验的方式从艺术作品和活动中领悟艺术的情境和真谛,在体验艺术的过程中培养艺术素养与人文品格。因此,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践取向。

美国美学家托马斯·门罗将艺术教育划分为4种不同类型:“一种是强调艺术实践中的技术训练,其目的在于培养艺术家;另一种是强调艺术的评价、欣赏和理解;第三种强调艺术史的系统教育;还有一种是强调艺术的教学方法,主要目的是造就艺术师资。”这四种类型的艺术教育均面临着一个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处理问题。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艺术知识内化为教育对象的心灵,由艺术的功能性素质上升到人格性素养。没有实践取向的艺术教育,教育对象不可能深刻领会艺术的精神,不可能通过艺术教育而过上一种审美的人生。

1.训练受教育者的审美实践能力

过去我们的艺术教育对实践价值强调得不够,但这种状况开始有所改变,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下达<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这标示着我国正式开始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它不仅为高等院校艺术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还预示着我国艺术教育观念上的根本性转变,凸现了实践取向在艺术教育中的意义,标志着中国艺术教育的实践性回归。实际上,尽管实践作为一种价值取向还没有在艺术教育中普遍贯彻,但国内一些高校在这方面还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比如叶朗先生在总结北京大学艺术教育的传统时指出:北京大学的艺术教育带有鲜明的人文色彩,有着很强的学术性,注重培养实践型的人才和专业艺术家(特别是那些要求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实践类专业)。正是由于坚持了艺术教育的实践取向,重视艺术教育的实践环节,才有了学生与艺术深度接触,营造了浓郁的艺术教育的氛围。

2.创新主体性艺术教育模式

只有将学生作为艺术教育和创新学习的主体,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艺术技能的养成和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必须诉诸实践,这个养成和提高的实践活动本身就具有育人的意义和价值。在艺术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能够促进和拓展,创新热情将得到进一步激发,寻找自我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行动更加自觉。就艺术教育来说,实践还是感悟、想象、获得灵感的过程,也是思考、探究、创新的过程。因此,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积极为大学生开设艺术实践课,给大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

3.艺术教育必须从“知识理论”走向“生活实践”

在当代美学的视域中,审美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不仅体现在审美、艺术的实践化上,而且体现在现实实践的审美化上。生活实践趋向审美化,实际上是人类在艺术实践中的深度审美向日常生活实践审美的渗透。但是,“艺术在日常生活实践之中的解放和重新整合,不可能仅仅通过高级艺术自己根本改革的尝试行为而实现”,艺术教育恰恰就是一条有效路径。艺术教育走向生活实践,其内在品格与审美特征才能被鲜活地显露和敞亮。艺术教育的生活化,首先意味着感受生活化的艺术情境,艺术教育不在于传授知识,而是导引艺术化的生活;其次,它还意味着体验生活化的艺术事件,艺术教育向生活延伸,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存与共荣纳入审美的视野,摆脱世俗利欲的种种束缚,获得精神上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三、科学取向

科学和艺术之间既存在明显的分界线,又是天然的盟友。李政道先生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它们事实上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可见,科学与艺术不仅相互區别还相互联系,而目应该能够交融起来。

顾秉林先生指出:“当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这是人类对自己社会行为的一种自觉的反思和行动,它是与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相符合的。”“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这一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人文与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也反映了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现实层面的具体表现:社会越进步、科学技术越发展,人类对艺术的追求就越自觉、越强烈。科学与艺术关系不仅如此密切,而且科学往往成为艺术发展的动因;科学不仅促使艺术形态的多元化,而且为很多艺术家提供灵感来源。20世纪以来,许多艺术家开始关注将科学技术运用到艺术创作中,产生了新的艺术形式。在艺术教育领域,科学技术也被广泛地运用。

1.运用科学的理论不断完善和创新艺术教育

21世纪科学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科学的生态学综合,二是生态科学的勃兴。在这个趋势的影响下,我国学者自觉将生态科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艺术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比如滕守尧先生于2002年提出了“生态式艺术教育”。这是继灌输式艺术教育、园丁式艺术教育之后的一种新型艺术教育。它意在通过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交叉融合,通过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造等多种学科之间的生态组合,通过经典作品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互生和互补关系,提高学生的艺术感觉和创造能力。事实证明,这种新型的艺术教育形式效果良好。

2.进一步促进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

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至少有两方面的工作可以尝试:一是推进学科和课程设置的多元化,提高综合化程度。办综合性大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的自觉选择,但是,我国高校的综合化程度依然较低,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科的综合化程度。文科院校需要增加理工学科的比例,理工科院校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文艺术学科的渗透。二是立足课程教学进行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充分发掘科学教育的人文艺术价值,大力提高艺术教育的科学性,使学生在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会贯通中汲取智慧,训练和提升心智。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受教育者的热爱和追求知识、尊重和崇尚真理的精神。

由此可见,坚持艺术教育的科学取向,不仅能够促进艺术与科学的发展,还能够紧密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进一步更新艺术教育的手段和方法、观念和理想,使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随着科学与艺术的不断发展和丰富,艺术教育必将走向一个更加宽广的境地。

四、人文取向

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是人类审美追求的高级形式,是人文思想和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正因如此,艺术才具有了教育意义。艺术教育旨在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引导受教育者追求积极的审美人生态度,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传承和创新人类文明。

艺术教育坚持人文取向,是指在艺术教育过程中,传达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肯定和关注人、人性和人的尊严、价值与命运,珍视人类创造出的精神文化传统,塑造一种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钱源伟教授认为:“当代教育教学中的人文主义倾向最重要的表现是把人格完善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或终极目的。”宗白华先生也说:“艺术家之创造,乃表示全人格的意义及其最高的生命,决非附带的无关重要的表现。”这就表明了人格培养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艺术教育在协调人格结构内部知、情、意三者的关系,培养健全人格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1.彻底扭转艺术教育不受重视的局面。切实提高艺术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当前,轻视艺术教育依然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倾向。特别是在经济建设的热潮中,更容易出现功利与技术压倒一切,轻视人文精神的倾向。其主要表现是功利主义盛行,审美情趣堕落。王一川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一个“文化的物化年代”,艺术凭借商品、技术、身体等手段日益凸显“物”的诱惑力,从而越来越蜕变为与“物”纠缠不清的经济、产业、技术等行为,而这种消费文化潮也使人们不断导向对“物”的现实崇拜偏向。

2.正确处理艺术教育功利性和人文性的矛盾

这对矛盾在学校教育中表现较为普遍,也尤为突出。它要么作为满足社会需求的手段和实施国家意志的工具而受到关注,要么在摆脱这种地位的同时被边缘化。但是,艺术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重要部分,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有突出的位置。这是因为,不仅艺术教育是人文教育,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人文实践,人是教育的本位,人性的丰富充实和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历史赋予教育和艺术的最高理念和根本目的。因此,艺术教育的功利性与人文性之间的矛盾必然要求统一起来,从而使艺术教育在贴近现实的基础上担负起为人性发展导航的任务。

3.对艺术教育的社会功利性重新进行反思和估价

在20世纪我国的艺术教育中,艺术教育的社会功利性首先表现为对政治和德育的偏重,这种情况既与现实需求相关也与传统文化相关。而后,它又表现出强烈的经济利益和商业动机。这样的艺术教育完全背离了艺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作为感性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异化”了的艺术教育,这种“异化”了的艺术教育进而导致了人的异化。因此,面对被物欲扭曲的人性、被利益麻木的心灵,当今的艺术教育应当以艺术的超越性和人文的情感性将其政治道德的教育作用提升到充实人生和丰富人性的高度。邹华教授提出了“社会功利性的重建”的设想,他指出:“艺术教育需要逆向思维,一方面,艺术教育应当在理论上更多地强调社会功利性作为基础的重要作用,从而在实践上使人文情感性找到现实的立足点;另一方面,艺术教育应当在实践上强化人文情感性的力量,从而在理论上使社会功利性得到正面的理解和阐释。”笔者认为,这是一条可行的思路,艺术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应给予高度关注。

总之,在实施艺术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艺术教育的感性取向、实践取向、科学取向和人文取向。只有坚持和贯彻正确的艺术教育取向,才能确保艺术教育发挥其固有的价值和功能,从而积极“引导人们去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使自己具有一种‘光风霁月’般的胸襟和气象,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才能使艺术教育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自由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作者:罗常军

感性思维艺术教育论文 篇2: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摘 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背景下,美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好坏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学生在美术课上进行创造时需要动手能力的保障,而且动手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美术的表现张力。目前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不断实行新课标改革,相比以往,教育管理者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使小学美术呈现出了良性发展的态势。

关键词:小学美术;动手能力;素质教育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6.072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义务教育中的第一环,自然而然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关注对象。现如今,小学教育中尤其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小学美术教学质量也成为教育行业领导者的关注点。这也意味着小学美术等艺术教育要积极响应教育体制的改革,以便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艺术审美以及艺术创作能力。然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更好更有效地提高美术教学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教育阶段开设美术课的目的在于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进一步感受和体验这种美,而感受和体验的过程需要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换句话说,在小学的美术教学中,教学活动者应该让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亲身实践,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更好地锻炼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小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在具体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另外,教师也应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根据教材的教学目标,灵活地为学生创造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在于:

一是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有研究表明,学生的动手能力越强,对于知识的需要就会越多,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就是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当学生对这门学科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时,说明学生的兴趣也就越浓厚,一旦有了强烈的学习热情,学习的效率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倘若在美术课堂上将色彩识别游戏和美术知识结合起来,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掌握也就会更牢固。例如,给学生讲授三原色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三原色的透明纸,并通过分小组的形式,让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叠加颜色来认识三原色的作用。

二是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美术的观察能力,也就是发现美的能力。观察能力是日常生活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小学阶段是知识储备量较小的一个阶段,在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小学生只有通过将自己所想、所画的美术形象与生活中的实物不断对比,不断认识,才能更好地完成感性思维方式到理性思维方式的转变。

三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随时关注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的一举一动,并引导学生在看图、画图和做实物模型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想法与教师或者同学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

四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来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创造性思维,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国家的各个行业都以创新作为行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作为各个行业的重要基础的教育行业也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首要问题。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占据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并学会融会贯通。

二、目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没有充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延续了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也就是示范性教学,换句话来说,就是教师制定一系列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美术中的理论知识,并在黑板上为学生演示绘画技巧。在当前提倡创新教学的行业背景下,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自我想象和自我发挥创作的空间。加上一堂美术课的时间少之又少,教师传授的知识十分有限,可能进一步导致学生的美术知识储备不足,也无法应用于实际的动手实践中去。久而久之,学生的绘画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和有效的提升,也就会对美术这门学科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

(二)教学目标偏离生活,课本素材不够丰富

小學的美术教学活动基本都是以课堂授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学习理论知识固然是掌握一门学科重要的基础的途径之一,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对于美术这门学科来说过于教条和呆板,对于学生的美术思维的发散是极为不利的。在课堂中学习绘画技巧,使得处于较小年龄段的小学生倾向于模仿教师的绘画思维,没有自己思考的空间,更谈不上为自己的作品注入活力和灵魂了。再者,现在的小学生面对的多是信息化的产物以及高楼大厦,与大自然的接触少之又少,少有的素材来源便是课本,但是美术教材中的素材不够丰富,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绘画素材来源。没有丰富的素材,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进一步影响到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学习的评价方式有局限性

目前在很多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绘画作品以及日常成果的评价,一方面仅来源于美术教师单方面的评价,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不利的。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成果的评价标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评价内容主要是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生的绘画技能两个方面,而对于学生绘画素材的选取以及创作中的创新思维并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

基于这样的学习评价方式,很多学生为了作品能够拿到高分就会不注重美感以及自我创作能力的提高,按照教师的评价标准去完成一幅作品。这样的应试教育评价方式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还限制了学生的发挥创造能力,而且违背了开设美术这门课程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初衷,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措施

(一)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动手能力

在小学美术的表现形式中,最主要的是手工和绘画两种技法。在这两种技法的教学中,如果合理选择教学方式,通过创设合理的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对表现手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美术教学注重学生创新性思维,提倡培养发散性思维,在手工和绘画中,两种技法既能考查学生的审美水平,也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在课堂讲解之后号召学生动手练习,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教师为学生搭建良好的交流氛围,学生在这种放松的环境下更能够发挥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创造出更好的作品,而且动手能力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中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教师要积极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创建多元化的教学情境,拒绝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场景,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情境中更能够理解美术,更注重美术背后的深层次含义。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从学生的已知认识出发,为学生搭建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例如,在一幅画的教学鉴赏中,教师可以先交代背景故事,学生沉浸在作者创作时所处的环境中时,会更容易领会作品要表达的情感。学生在了解整个故事背景后,教师开始进行绘画教學,先进行整体的布局,再勾勒出轮廓,最后进行着色。充分了解了作品背后的故事,学生能够更加注重绘画的细节,进而提升动手能力。

(二)积极开展手工制作活动,提升动手水平

目前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多注重素描等绘画教学,往往忽视手工制作的训练,其实在小学美术中积极开展手工艺品的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手工作品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能够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教师可定期开展手工大赛,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制作,最后进行评比。手工艺品的制作第一步是外形设计,学生可以先勾勒出草图,然后进行选材,最后是组装和上色。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完成创作,这样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把一些闲置物品利用起来。材料以及外形上的多元选择给学生留下广阔的创造空间,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美术潜能。

(三)鉴赏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动手兴趣

一些学生在课堂中只听从理论知识,不愿意动手实践,一部分原因是学生缺乏动手操作的兴趣。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动手中学到的知识虽然不像理论知识那样白纸黑字描述得那么清楚,但是带来的体会却是非常深刻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学生不具备鉴赏优秀作品的能力,那么在动手操作中能够达到的上限也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要使学生具备优秀的动手能力,必须要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教师可以选取名家名作进行展示,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正确的美术观,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就会慢慢养成正确的鉴赏习惯,而且能激发学生动手的兴趣。有了最初的模仿欲望,学生会一步步尝试自己的美术创作,在动手中找到乐趣,从而打破之前不愿意动手的不良习惯。

当然,教师在进行美术作品的选取时,要注意美术作品是否具有代表性,对于和教学目标不贴切的作品,可以进行二次创作来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可在往届学生的作品中挑选出优秀的成品进行展示,鼓励大家做出更好的作品。学生在彼此之间的良性竞争中逐步培养动手的兴趣,而且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学生更容易找到创新点,有利于动手能力的施展。

四、结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中获得创作的兴趣,在思维碰撞中找寻创作的灵感,在绘画以及手工作品的制作中不断锻炼动手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美术在小学教育中获得更高的重视,教师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举措让学生体会到动手的乐趣,对于其今后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曹冀军.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策略探讨[J].成才之路,2019(24).

[2]赫然.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6).

[3]王娇.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7).

作者:何宝来

感性思维艺术教育论文 篇3:

艺术教育,从理想到现实还有多远

艺术是人类最富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活动,艺术教育对于学生审美素养、创新思维、感性素质的培养,以及感知世界、感受生命方式的形成具有独特意义。前不久,“双减”政策出台,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部分被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越发受人关注。

不同于一般文化学科教育,艺术教育既要保护和激发学生创造力,又有其需要遵循的形式规范与规律性,必须在自由与规范之间做好平衡,这对教育模式有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艺术教育多与考级、升学挂钩,功利性较重,愈发膨胀的考级市场逐渐淹沒真实的艺术诉求,即便是承担更多育人责任的学校,也存在教育体系不健全、评价机制不完善、教育资源薄弱等问题,制约着艺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应当看到,近年来艺术教育形势向好,不少地区、学校开始突破发展桎梏,探索艺术教育新样态,家长、社会对艺术教育的认知更加深刻,态度更加包容,教师的观念也在发生改变,艺术教育的功利性正在褪去,真正意义逐渐凸显。

那么,在新的教育发展阶段,艺术教育的现状究竟如何,欠发达地区艺术教育如何破局?在艺术构想到理想实现的路途中,应当如何把艺术教育变成面向人人的常规教育形式,让艺术感滋养学生成长?本期“专题报道”聚焦“双减”之下艺术教育的发展难题,倾听校长、艺术教培从业者、教育专家等的想法和建议,希望为艺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本刊编辑部

上一篇:审计报告责任分析论文下一篇:烹饪美术设计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