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左相右的力量——浅谈从艺术到艺术设计教育的关联思维

2022-09-21

艺术设计教育于今时已经不再是一个鲜少人探论研究的领域, 从教育出发, 从课程的体系建设上出发, 我们应该用一颗平凡的心去参与它, 但是依然需要我们用仰视的角度观看它, 怀揣着同样仰视的情操去体会理解它。这是基于对艺术设计教育中有关思维模式的认识, 其中贯穿着潜在的不可逆的顺序:艺术——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教育。解读这种顺序需要一种力量:相左相右的力量。相:相互;左右:即代表方向, 又代表激烈碰撞和容纳共存的方式。

一、艺术

艺术其实是一种精神, 是要上升到观瞻的角度去寻找的小众异质世界, 充满了伟大、有趣、爆破、童真、闲扯、乖张、英雄等各种各样独立的情绪, 所以对艺术价值的评价真的是要看它所经历的历史拼搏和社会世故!纵观艺术史, 就会发现每个艺术流派的产生发展都是在其各自给养的沃土上由勤奋的艺术家执着挥臂留下的不朽, 并且前因后果势必达成水火协议, 以完成每个艺术流派的际会和重生。

德国观念主义的代表人物波依斯曾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 是在说艺术离生活并不遥远, 旨在消解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这是对当代艺术最通俗的阐述。并不是将艺术看得普通化, 而是看得人文化。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波依斯亲身体验了杀戮、流血、饥饿、伤残、废墟等等, 所以, 在战后波依斯主张世界的重建不在于客观世界的重建, 而是在于主观世界、即心灵的重建, 从而提出了“社会雕塑”的观念, 他实际上是在号召作为个体的每个人都行动起来, 成为自我心灵的塑造者。这就是艺术的难能可贵之处, 从心灵上去震撼一个范围社会, 一段行进历程!

二、艺术设计

如果说艺术是社会的灵魂思绪, 精神食粮, 那么艺术设计就是它布施人间的行为准则。起源于美国的波普艺术, 究其产生是一个没有太多深厚历史的社会积极进取的国际主义广泛融合。它将艺术语言活泼生动、言简意赅的布置到大众的生活中去, 而且是一种无懈可击的力量。当然这与他们的社会背景有关, 正因为没有太多厚重的历史和观念, 才使得艺术家放开手脚, 恣意开拓。所以说艺术设计实际上是在研究形式问题的创造, 精神结构的改革。

艺术设计行为成功与否的必然性, 在于它精神创造的瓜熟蒂落。设计的精神往往通向灵魂, 随着时间的推移, 联系设计精神的途径, 才能真正引起大众的憧憬和内在的冲动。而在这一瞬间, 无论大众是否意识得到, 从艺术处获得的力量, 已经在设计中创造新的价值, 由此开始社会生活努力寻找的艺术物质性形式诞生, 以此来适应艺术以精神的形式存在于设计中的新价值, 这正是艺术精神物质化努力的结果。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课题, 具有其时代特定精神的表现, 这种时代性的反应构成了艺术设计的样式。在时间的推移中获得支配大众的力量, 此时艺术家会将具有血缘关系、类似关系等等形式的特定自然物态重新抽离本质, 进而描摹一种新的构想, 来完成艺术设计精神所呼唤的思潮。

要了解艺术设计, 首先要了解艺术的历史。如我们所经常提及的艺术历程中著名的艺术流派, 无一不与社会背景、人类关系相接纳, 这是设计符号社会化任意又必然的来源, 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莫奈造就了印象派, 并且拿运用到极致的光影将古典主义推送的越来越远, 梵高亦是如此;蒙德里安和康定斯基用分割拉开了现代主义的大门, 毕加索用他多层又犀利的笔触将立体主义演艺的炉火纯青;世界上最著名的小便池应该算是达达主义领袖大师马塞尔·杜尚的《喷泉》了;安迪·沃霍尔和杰夫·昆斯将波普艺术轰然世界;如果可以, 更愿意将安东尼奥·高迪视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 基斯·哈林的纯真宣泄、川久保玲的多层结构、扎哈·哈迪德的糅合语义, 时值当代, 后现代主义是对启蒙的一种反思、质疑和批判。以一种反乌托邦的形式构想了乌托邦, 以一种反希望的形式构想了希望, 以一种反伦理的形式构想了伦理, 以一种反上帝的形式构想了天堂。社会的进步, 历史的前行, 太多的艺术流派和艺术家的贡献和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发生不谋而合。经由这样的历史, 艺术设计无论是相左的激进论断还是相右的容纳结合都是受众和艺术之间的宽容神交。

三、艺术设计教育

前文说艺术是精神, 艺术设计在布施, 那么艺术设计教育实则就是在普度众生, 使得受众身心达到理想的彼岸。行文中提到相左相右的力量, 教育真的是起到一个将二力嘉合的作用。只要是力, 势必作用在物体上。那么艺术设计教育的力既作用在施教者身上, 又作用在受教者身上, 这种相互是有迹可循的。在艺术设计的领域中教育更多的是在传授一种希望和思维, 引导和启发。首先, 施教者必须具备很好的艺术精神, 艺术设计修养, 才能具备传教的能力, 才能使受教者真正的融入和理解。如果说艺术设计教育是在传授如何用艺术的精神去创作艺术设计, 那么就真的不能说艺术是学来的或者是教来的, 这是一种相悟, 传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的相悟, 受教者和艺术之间的相悟, 从而找到一种艺术设计的方法。

这种相悟就是艺术设计教育中关联思维的最后一步, 从艺术到艺术设计再到艺术设计教育, 正是这种内在力量发生关联影响的结果。艺术设计教育应该不仅仅是授教之间的关系, 更多的是广泛积累的升华。就如同死亡并不意味着重生, 生命的充溢才是重生。受教者没有一个主观上的厚度的知识积累, 任凭再著名的施教者也无法幻化神奇。艺术本身就是这样, 许多充满稚趣化童真的艺术, 往往更容易倾听事物的内在呼唤, 这就是新的写实性基础存在的方式。当我们彻底而单纯的描绘事物的外壳, 本身就将事物由实用的目的中分离出来, 并且将内在性呼唤显现无疑。这种关联, 有时令人惊异的和谐, 有时又令人吃惊的矛盾。

所以如果艺术仅仅是一个学习如何观看的过程, 那我们就不需要去学习如何设计如何绘画。这如同成长一样, 当受众逐渐长大并获得越来越多的经验, 就会越来越多的发现令人信服的图式, 不是通过复制, 而是通过复制和改善。因此, 以这种方式, 艺术和设计的历史实际上是因其效仿艺术自身而后效仿自然的进行式。所有的艺术和艺术设计事实上都归功于其他艺术创作而不是直接的观察。相对于幻觉, 我们更关注视觉文本所表达的内容, 关注的人、事、物总是按照相对的重要性被一一呈现, 而非复制其相似性, 在这种情况下执着于一种形式, 势必会妨碍我们从意识形态上正确的去理解设计的行为。

综上, 对于从艺术到艺术设计再到艺术设计教育这个过程的表现更多的是基于思维模式的定论。这种相左和相右的关联思维模式实际就是在一定机遇内, 当客观事物或者客观情感的能指和所指发生变异时, 艺术的精神如何去安抚和拯救社会受众心灵的过程。艺术设计教育不同于其他行为机能的教育, 他要随着所指的转换去充分认可、重塑和表现能指的立场, 这需要的是一种勇气和格调, 去试图放下肩膀上的力量, 去重新语意客观物态, 可以缓慢运动也可以朦胧察觉, 这不是新的制约, 而是对继续持有的宽容态度, 终归是要将艺术的精神坚定的不间断的托送至上, 以求容纳自由和生命!

摘要:艺术设计教育的方式方法实际上是一个从艺术到教育的关联思维的研究和解读, 通过对艺术精神的理解和设计中产生的能指与所指的变换来区别和整合艺术设计教育的意义和立场, 从而为教育建立一个相对宽松却严谨的学习氛围和途径, 并非简单意义上的为设计而设计, 为教育而教育。更多的是为学生构建一种观察的角度和观念, 以开发挖掘他们独立艺术创作的能力和善于思考的意识。

关键词:相左相右,关联思维,艺术的精神,二力嘉合,相悟

参考文献

[1] 《视觉文化》 (英) 理查德·豪厄尔斯著, 葛红兵等译, 2007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视觉思维》 (美)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 滕守尧译, 1998年,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探析下一篇:机电安装工程中设备预埋件常见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