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控制论文

2022-04-15

摘要:在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审计风险逐渐突出的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从而达到提高审计质量的目的。首先分析了审计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接着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审计独立性、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和内控机制四方面得出了审计风险控制措施。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审计风险控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审计风险控制论文 篇1:

网络爬虫技术在审计风险控制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传统审计模式风险控制程序,主要通过内部结构化数据、企业经营情况、管理层情况、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较少获取外部行业及政策信息,对非结构化信息的处理更少。网络爬虫技术可以对被审计单位的非结构化外部信息收集与分析,帮助审计师全面评估审计风险。为此文章以江苏四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审计案例为例,验证大数据网络爬虫技术能有效控制审计风险,防范审计失败。事实证明,大数据爬虫技能从海量第三方互联网信息中获取关联信息,相互关联印证审计师判断,有效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保障股票市场财务信息的真实公允,促进股票市场健康发展,推动社会资源合理配置。

【关键词】网络爬虫技术;审计风险控制;大数据审计

一、引言

提高审计质量避免审计失败的关键,在于识别和控制审计风险。传统审计模式对被审计单位部分结构化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但无法对企业内外部、行业、关联方等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处理和使用,造成资源浪费并增加审计风险。大数据审计技术通过可视化分析,将各类文本信息简明扼要地呈现给审计人员,有效提升审计准确性及效率。从2007年起学者们的大量研究证明了大数据审计在审计证据获取、处理、分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验证大数据审计的可行性,本文运用网络爬虫技术,结合江苏四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环生物)审计的具体案例,从互联网海量信息中获取关键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为后续大数据审计提供思路和经验。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审计风险研究

国外学者就风险导向型审计研究的起步较早,具有代表性的包括:Norman J(1999)首次提出将风险概念与传统审计程序相结合。H Fenwick(1999)从被审计单位财务指标切入,分析了资产负债率、企业现金流量、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并与审计风险联系,指出以上四项指标体现企业经营情况,建议注册会计师着重观察,以防范可能出现的重大错报项。Jenkins等通过研究以往年度审计意见,发现审计意见具有持续性影响,建议审计师不应就此放松警惕。

我国对风险审计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内注册会计师制度的恢复,学术界开始越来越关注风险导向审计。胡春元、蔡洪涛(1990)研究发现审计风险与审计失败存在正相关关系,提出对高风险领域针对性实施审计。赵靖、甘丽梅(1992)提出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评估,运用风险评估模型判断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风险点,进而降低审计风险相对关键。姚桂兰(1999)研究发现,实际经营情况差的单位,往往财务数据缺乏真实性,会导致审计风险增加,需要更加关注单位内部控制情况,并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

(二)大数据审计相关研究

国外大数据审计相关研究:Jefferson T(19 97)首先提出了利用人工智能建立大数据之上的神经网络审计模型,借此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错报风险。Kyunghee Yoon研究发现,大数据信息补偿传统审计证据,能有效降低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因此建议审计师可以通过采纳更多外部审计证据进行评价。Brown Liburdetal(2003)研究审计人员的大数据技术与审计质量的相关关系,结果得出大数据技术对审计质量具有明显影响,提出需要对审计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

我国大数据审计相关研究开始于21世纪,国内学者从大数据审计应用、数据挖掘获取、审计证据可视化处理、依据数据分析、重复审计工作由计算机替代等方面对传统审计进行突破。刘碧湘、刘梦颖(2000)就大数据审计对降低审计风险角度出发,提出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可以避免人为差错,从而提升数据精度,降低审计风险。鲁清仿、梁子慧(2000)通过研究大数据技术可以获取非结构化数据,扩大审计证据获取范围,进而更加全面合理地分析判别审计风险。

(三)网络爬虫相关审计研究

国外网络爬虫技术相关审计研究包括:Matthew Grays(1993)第一次使用网络爬虫技术,首次通过该项技术从海量大数据中获取了用户指定的信息。Dong H,Liu bai-song验证了网络爬虫技术在采集效率、采集准确性以及存在误差方面都表现优异。Yadav P改进原有爬虫技术,提出了具有“自学能力”的爬虫技术,它会主动关联用户提供的关键信息,整合成一个数据集输出给用户,进一步提高了爬虫技术的准确性和效率性。

我国网络爬虫技术相关审计研究主要集中在更迅速、全面获取审计证据方面。宋海洋、刘晓然(2000)通过分析网络爬虫技术核心算法,将其运用到获取被审计单位非结构化信息,加以整合可视化处理。陈伟、毛逸(2000)通过研究网络爬虫的数据分析技术,并进行可视化输出,使非专业用户也能更方便地利用网络数据进行分析,提高审计精度和准确度。

(四)文献评述

本文将现有大数据审计研究成果从审计风险、大数据审计、网络爬虫相关审计研究三个方面进行分类概括。国内外学者充分认识到了外部信息的重要性,也更加关注外部非财务非结构化数据。目前已经有学者关注到了大数据技术对审计工作的帮助,但利用网络爬虫获取非财务信息的研究相对较少。虽然外部非财务信息不能直接作为审计证据,但对识别、评估和控制审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基于大数据的网络爬虫技术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非常具有意义。

三、事务所审计四环生物案例背景

(一)中审众环事务所简介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是中国上市公司雇主最佳审计机构前十强事务所。截至2017年10月,中审众环常年服务的A股上市公司、大型央企、新三板等核心企業500余家。中审众环在本案例中对四环生物2019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出具了带有强调事项的无保留审计意见。

(二)江苏四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从事基因工程药品和诊断试剂的研究、生产、销售,集科工贸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2001年,江苏四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2亿元。

(三)审计情况

2020年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简称中审),对四环生物及其8个子公司2019年的会计年度财务报表实施审计程序。审计期间首先与四环生物领导层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审计人员总体了解了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及内控情况,在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测试的基础之上进行了风险判断。随后成立审计小组,分析了该公司以往年度财报中存在的问题,修正了重大风险点。据此在审计过程中对收入、成本真实性、存货资本存在性、存货减值准备计提以及关联方交易等项目通过函证、检查、实地盘点项目、询问等方式,进行了进一步实质性程序获取了充分的审计证据。结果讨论分析得出初步审计结论后,进一步与四环生物高层进行了有效沟通,提出了相应整改意见。最终出具带有强调事项的无保留审计意见。

(四)证监会对四环生物处罚结果

四环生物财报情况被证监会调查,并于2020年5月宣布了其生产经营以及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证监会决定对四环生物相关业务实施调查,发现其多年来一直存在关联方交易问题。2020年5月18日收到证监会处罚通知,该公司在2014—2018年年度不实披露实际控制人;2014—2018年年度存在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交易问题,涉嫌金额19.5亿元;并按照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罚。经审核证实如下(见表1):

第一,四环生物2014—2018年年度报告披露的实际控制人信息存在虚假记载;

第二,四环生物2014年年度报告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

(五)审计存在的问题

中审在了解四环生物公司及其经营环境的过程中,运用传统风险评估程序识别审计风险,总体评价四环生物审计风险较低。但事实证明其风险评估程序并不充分,缺乏对同行业、相关法律、政策等外部信息的了解,对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子公司经营情况也未做深入调查。

四、网络爬虫技术在四环生物审计风险控制中的设计与运用

网络爬虫技术可以帮助审计师获取第三方大数据平台中被审计单位的海量数据,分为两类:一类是外部信息即宏观政策、法律法规、监管环境;一类是企业内部相关信息,包括经营信息及关联方信息。因此在爬虫模块设计中,也分为外部模块和内部模块。

(一)设计爬虫审计模块

外部模块:行业模块设计定位四环生物所处行业为生物制药行业,对其行业特点和近年行业整体发展状况进行信息获取,进一步对行业背景、行业环境进行针对性大数据收集,并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归纳分析。对涉及行业政策、法律、监督等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外部监管环境变化对行业产生的影响。

内部模块:内部模块主要考虑四环生物生产经营信息和关联方经营信息。信息来源于第三方,但属于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非结构化信息。包括企业面临的各种诉讼、子公司的抵押或者股权交易、管理层的频繁变更、大众对企业的评价、关联企业的相关信息等。

(二)网络爬虫程序运行

对设计好的网络爬虫模块,运用网络爬虫技术进行数据挖掘。本文网络爬虫技术基于Python平台,在查询企业代码,确定核心关联词“四环生物”,就可以在国内最大搜索引擎中快速获取全部相关信息。本文收集的网络数据包含四环生物2011—2021年间的全部数据。

1.实施同行业数据挖掘

对本文研究对象四环生物(000518)2015—2021年间的企业相关政策信息、法律法规信息、生物制品行业(四环生物所处行业)等外部信息进行网络数据爬取,总体挖掘的网络数据如图1所示。

2.四环生物经营数据挖掘

首先选择“四环生物”、关联公司名称等关键词进行网络数据爬取,然后对挖掘到的数据进行分类筛选(见图2),特别是对传统审计风险评估程序推测的四环生物存在年度报告披露的实际控制人信息存在虚假记载、关联方交易等问题进行重点筛查,对审计风险做进一步控制。

3.关联公司经营数据挖掘

通过对四环生物的年报分析,发现其下辖有新疆爱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阳光置业有限公司等,集团公司常常利用子公司进行利润转移,所以本文对四环生物最主要的两个关联方子公司进行网络爬虫数据挖掘,对其结果进行分析。2011—2021年江苏阳光置业有限公司数据挖掘结果如图3所示。

(三)网络爬虫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1.同行业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首先,对四环生物同行业信息进行数据挖掘,获得了四环生物近十年的收入情况,并与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了比较(见图4)。然后,筛选获得了2014年四环生物交易信息,了解到2014年6月四环生物股票存在异常大额交易,5日内资金净流入5 410.22万元,占总成交金额的28.21%,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84.85万元。对比2013年和2015年四环生物主营业务的增长情况可以发现,四环生物有利用关联方交易虚增营业收入,以避免连续三年亏损强制退市的风险。大数據网络爬虫技术扩大了审计范围,对其全年交易信息、外部披露事项以及同行业资料数据对比,进行进一步分析评估。通过此类分析可以判断四环生物的风险系数偏高,应对其收入与利润项实施实质性程序。





2.四环生物经营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在大数据网络爬虫技术发掘的非结构化数据中,分析发现四环生物存在大股東操纵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侵占公司利益的情况。具体审计证据如下:四环生物及子公司于2011年6月合计耗资2.4亿元获得新疆爱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70.97%股份,试图转型新能源领域。然而2015年底,爱迪股权又以1100万元折价卖出,四环生物转型宣告失败。传统审计结合网络爬虫技术,获得了该主要的审计证据,对四环生物2012—2020年年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进行可视化分析(见图5),就可以识别相应审计风险。

3.关联公司经营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通过大数据网络爬虫的数据挖掘,本文通过构建四环生物2014—2016年年度营业收入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横向对比,发现其一四环生物可能存在利用关联方交易虚增利润,以避免连续亏损强制退市的风险。其二在网络爬虫及获取的结果中,分析了其子公司新疆爱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存在关联方交易,存在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的风险。网络爬虫审计证据包括:(1)房地产项目的网络大数据爬取信息中,与其为披露关联方公司江苏阳光置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总价超过5000万元的购房合同,交易事项未在当年财务报告中恰当披露。(2)江苏阳光集团内部知情人士表示,陆宇确为公司控股股东江苏阳光集团董事长陆克平之子,王洪明为江苏阳光董事,孙一帆则是江苏阳光董事长陈丽芬的儿子。中审在对该项目的审计中认定为合理。但在网络爬虫技术审计下,其项目存在关联方交易的问题。

(四)结论

相较于传统审计模式,本文更关注外部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通过设计网络爬虫企业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模块,结合行业数据及关联方信息,推断被审计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帮助审计师识别应对审计风险。结果证明对四环生物实施大数据网络爬虫技术审计,能更客观更准确地判别出其经营风险,有效帮助审计师降低审计风险。

五、启示

网络爬虫技术能快速获取并分析非结构化数据,是对传统审计程序的补充,审计师通过企业外部信息与内部控制测试结果进行对照检验,完善了传统审计风险评估程序,特别是与相关行业状况、监管环境的比对,能让审计师更清晰地做出职业判断。爬虫技术让风险导向型抽样审计回归全覆盖全样本审计,进一步提升审计质量。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系统的使用能有效替代繁重重复的工作,为全面审计提供可能。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世辉,卿水娟,贺勇等.审计收费、CEO风险偏好与企业违规[J].审计研究,2021(3):84-95.

[2]洪金明,林润雨,崔志坤.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审计投入与审计意见[J].审计研究,2021(3):96-105.

[3]顾芳睿,于丰笛.浅谈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商讯,2020(13):26-27.

[4]奥赖利,蒙哥马利.审计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5]Orie Barron, Jamie Pratt, James D.Stice. Misstatement Direction Litigation Risk and Planned Audit Investment[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1(3):449.

作者:张洋

审计风险控制论文 篇2: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摘 要:在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审计风险逐渐突出的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从而达到提高审计质量的目的。首先分析了审计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接着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审计独立性、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和内控机制四方面得出了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1 引言

近年来,企业数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这带动了会计师事务所数量的增加,截至到2016年全国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已经超过8400家。会计师事务所在企业审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的特征。但是,随着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审计过程中缺乏独立性、注册会计师未能勤勉尽责等,都为会计师事务所带来了风险。本文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发现审计风险,而且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提高审计质量。

2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来源与特征

从来源看,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固有风险,这方面风险主要来自被审计单位,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方法很难完全规避;另一方面是检查风险,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由于人员、程序等疏漏而引发的风险。

从特征来看,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主要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客观存在性。我国的审计主要以抽样审计为主,通过样本特征来判断总体特征,这样就造成一定的偏差。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需要通过主观判断来决定重要性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风险,但很难将风险完全消除。第二,普遍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过程中,从收集资料、审计评估到出具审计报告,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有可能引发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普遍存在的。第三,可控性。可控性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风险可控,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完善审计方法和步骤对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

3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3.1 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

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如果缺乏独立性,则极易引发审计风险,从而直接影响审计质量。一方面,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自身经济利益,在审计过程中很难保持独立性。这主要是由于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留住客户,出具的审计报告倾向于客户的意愿,从而引发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审计相关人员的独立性不强。如果相关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比较熟悉,则在审计中容易受到管理层意愿的影响,可能出现粉饰财务报表、审计不严等问题,从而影响审计质量的提高。

3.2 审计程序存在风险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过程中,如果审计程序不严格,也会引发审计风险,不仅影响事务所的权威性,出具的审计报告也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从我国来看,在对企业进行年报审计时,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并不进行控制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只是凭借经验进行判断哪些数据和资料需要进行审计,这样就会忽略潜在风险。2016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调查显示,严格执行审计程序的会计师事务所仅占35%,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都未能严格执行审计程序,这样无疑增加了审计风险。审计程序是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审计工作的行為规范,只有不断完善才能规避审计风险。

3.3 来自注册会计师的风险

注册会计师是审计工作的主体之一,对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一方面,我国存在注册会计师执业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统计,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人员仅为10.5万人,而我国的预计培养目标是35万人,现有执业人员与实际需求存在不匹配的问题。专业审计人员的缺乏则会引发审计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未达到勤勉尽责要求。2018年,某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在对2014年某科技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中,未勤勉尽责,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虚假信息,证监会对其处以270万的罚款,并没收其业务收入。由此可以看出,注册会计师如果未达到勤勉尽责的要求,则会为会计师事务所带来巨大风险。

3.4 面临外部环境风险

从我国来看,审计工作起步较晚,相关的监管工作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来看,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和证监会都可以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管,多头监管的背景下,容易忽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另外,我国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并不健全,存在滞后性等问题,不利于约束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行为。相关法律对风险规避的内容规定不够详细,未能将风险控制与审计工作内容相结合,还存在很大完善空间。因此,如何有效抵御外部环境风险,也是会计师事务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4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4.1 保持独立性,提高审计质量

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保证自身的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在同业竞争中,应当通过品牌和审计质量赢得客户,形成良性竞争,而不是通过降低自身要求去争抢客户。只有会计师事务所充分保证独立性,才能出具权威性的审计报告,利益相关方才能获得对称的企业信息。另一方面,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应当提升。相关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是会计师事务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审计人员不仅包括注册会计师,还包括与审计工作相关的所有人员。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制定奖惩机制,对审计人员形成激励,从而确保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4.2 不断完善审计程序

会计师事务所在对企业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开展工作,避免主观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从而不断提高审计质量。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照审计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企业进行全面审计,避免缩减程序或环节。例如,在对企业年报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控制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保证审计工作的严谨性。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也应当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和程序,对相关审计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这样才能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4.3 减少注册会计师引发的审计风险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鼓励相关人员报考并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注册会计师执业人员相对充足,才能有效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避免因人员不足造成审计不严、报告质量低等问题的发生。此外,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最重要地就是勤勉尽责义务。从近年来证监会开展的专项调查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注册会计师未对部分账户实施函证,函证控制不到位,从而违背了勤勉尽责要求。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当通过培训、再教育等方式,对注册会计师进行思想教育,让其明白勤勉盡责原则的重要性,以及违背该原则需要承担的严重后果,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行为管理,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4.4 优化内控机制,抵御外部风险

由于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特征,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只有加强内控管理,才能对相关风险进行控制,从而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建立完善的内控激励机制和监督考评制度,通过制度来约束审计人员的行为,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审计风险。同时,由于外部环境风险有其固有特征,且无法完全消除,会计师事务所只有加强自身管理才能抵御外部风险。近年来,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相关的指导意见也不断完善,因此会计师事务所也应当根据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内控机制,从而满足审计工作不断发展的要求,实现审计风险控制的目的。

5 结语

随着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审计风险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是会计师事务所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分析,得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第一,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保证独立性,从而提高审计质量。第二,不断完善审计程序。第三,减少注册会计师引发的审计风险。第四,通过优化内控机制抵御外部环境风险。

参考文献

[1]2018年中国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本土事务所比重上升[EB/OL].[2018-2-27].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80227-1f703781.html.

[2]周宏亮.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因素研究[J].财会学习,2019(05):156-157.

[3]黄慕敏.浅谈如何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1):100-101.

[4]杜丽.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风险管理行为影响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2):174-175.

[5]会计师事务所本月罚单近千万,上市公司忙换审计机构[EB/OL].[2018-8-1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8504464334099419&wfr=spider&for=pc.

作者:李鸣

审计风险控制论文 篇3:

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风险控制探索

摘要:在大数据的环境下,审计行业虽然得到了显著的进步与发展,当时很多时候发展也意味着挑战的出现。因此,在这一网络环境下,未来想要收获更好的审计风险防范工作水平,那么就需要重视审计风险管理力度,尤其是需要使用大数据技术来促进审计工作实现更好的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审计风险;大数据;风险控制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让审计工作更加轻松,而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以及问题,尤其是审计风险问题,这已经成为了大数据环境下审计工作的关键课题与重要隐患。针对于这一情况,本文主要结合实际经验进行分析,针对于大数据环境下审计工作风险控制方式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分析来让相关行业拥有更好的参考价值。

一、大数据时代下审计工作面对的风险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与计算,认为审计工作在大数据环境下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首先就是大数据环境下审计政策方面带来的风险问题,当下国内的大数据审计,无论是微观操作还是宏观设计,都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虽然数字化审计工作方式已经在我国成为了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当时实际工作缺乏一定的指导性建议,这导致实际操作面临诸多层面的内容以及问题,进而导致风险加大。其次,审计数据无法把控。这一方面的原因是由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审计工作对于数据有着非常强烈的依赖性,因此如果数据不完整也不真实,那么将会直接导致大数据审计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与限制。对于审计部门来说,数据缺乏真实性,那么也就无法更好的面对各方面问题,进而导致审计风险随之出现,导致大数据审计工作失去真实性。再次,审计数据的获取面临着一定的风险。由于审计工作依靠于专业的采集技术,只有专业的技术才能够构建出数据采集通道。当时在实际采集数据的过程中,由于相关数据含有政府部门的业务数据、财务数据、医疗数据等等内容,可以说非常广泛,因此很多时候数据的采集较为困难。同时很多不同内容的数据之间格式也有着不同的情况,一些数据使用的都不是通用格式,因此审计数据的获得较为困难。

二、大数据时代审计风险防范策略

(一)加强顶层设计

当下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我国针对于大数据审计工作出台了很多的指导性文件,但是对于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工作来说,依旧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出于这一原因,未来想要进行有效的审计风险防范,那么就需要加强顶层的设计,站在政策的层面入手,更好的构建出大数据时代下审计指南以及相关准则,同时也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加快相关法律的晚上,从而让审计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为审计流程、方法、应用,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以及帮助。

(二)规范数据质量管控体系

数据缺乏真实性,那么将会导致大数据时代下审计结果出现一定的问题,进而出现审计风險。因此,在实际审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数据质量的状态。想要做到这一步,第一就是需要关注审计人员数据质量辨别能力的提升,对于审计单位的内部信息斤西瓜系统性的管理,同时还需要对业务流程进行测试,从而更好的判断审计单位内控管理实际效果。其次,未来需要注意制定相关制度,从而更好的帮助审计单位内部信息管控走向规范化,实现数据规范化水平的提升。

(三)优化数据获取渠道以及方法

大数据时代下,审计工作的执行前提就是能够及时并且准确的获取数据。尤其是当下很多企业使用的数据采集方式都是零星式数据采集,因此长效数据采集机制的构建就更加迫在眉睫。因此,未来一定需要加强对于数据模板采集平台构建,着手相关数据采集操作指南的编制,这能够更好的提升审计人员数据采集效率的提升。除此之外,针对于不同的行业以及部门,在进行数据采集的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同一类型的数据模式,从而保证数据采集工作走向标准化。

(四)做好大数据安全管理工作

想要做好安全工作,本文认为主要需要从三点入手。首先第一点就是为了增强信息数据的安全性,需要加强对于大数据存储平台的管理于落实。其次则是为了更好的保证数据使用出于安全状态,需要着手构建大数据分析平台,从而保证数据分析与使用出于规范的状态。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平台还能够做到对于互联网的隔离,从而更好的保证数据安全性。最后则是为了进一步保证数据安全性,还需要建立数据授权模式,针对于数据进行分级管理,避免发生信息泄露等等情况的出现。

(五)着手审计人员能力提升

审计工作人员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属于一项较为重要的风险来源。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此时的审计工作更多时候重视对于数据的关联,不再是单一的罗列与堆积数据,那么想要达到工作要求,就需要审计人员既能够掌握专业知识,又能够具有较强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只有达到这两点要求,才能够通过人为的方式来避免审计风险的出现。因此,未来重视审计人员大数据审计能力的提升,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工作方向与工作内容。首先需要开展对于审计人员的培训以及教学,从而更高的让审计人员数据分析能力不断提升,进而在实战当中打造出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既懂得审计工作,又懂得大数据分析方式。其次,未来需要建立专业的数据分析团队,针对于审计资源开展审核,对于社会当中的信息人才进行选拔与培养,完成大数据分析的相关要求。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正式的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传统审计工作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拥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与进步。而审计工作在享受了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便利过程中,也将会面临一系列的风险问题。为了更好的保证审计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就需要审计工作人员把握住时代发展的实际机遇,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大数据的浪潮下做好审计工作的优化以及创新,从而更好的保障我国审计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金海珠,石怀旺.大数据环境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控制与应对[J].营销界,2019,(33):73+78.

[2]邢珍红.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风险控制研究[J]. 财会学习,2019,(16):147+149.

[3]陈伟.大数据环境下的联网审计风险控制研究[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09):58-63.

[4]沈琦敏,王素梅.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与价值增值的路径研究——基于价值链理论视角[J].财会研究,2017,(12):67-69.

作者:郝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