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分析论文

2022-04-30

[摘要]高等学校教学评估是我国引导各高校科学办学、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工具。文章在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弊端后,提出了构建我国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几点建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分析论文 篇1:

论财政高等教育支出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对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内涵的分析

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是在充分体现政府绩效管理思想,结合现代公共财政的特点,突出表现高等教育的功能和本质的基础上,设计建立起来的。

(一)指标体系的设立体现了政府绩效管理的思想

政府绩效管理是政府在履行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时,在讲求内部管理与外部效应、数量与质量、经济因素与伦理因素、刚性规范与柔性机制相统一的基础上,追求成本最节约,效率与效能最大化的过程。具体对高等教育支出进行绩效评价,是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设立规范的指标体系,对高等教育支出这部分财政资金的全过程进行相关分析,将考评结果融入整个预算编制,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教育服务水平。指标体系构建作为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关键环节,在设计中应始终注重反映节约、效率、效能的政府绩效思想。

(二)指标体系的设立体现了公共财政的特点

1.公共财政是一种服务财政。公共财政的实质是市场经济财政,是公共服务型财政。公共财政活动和存在的根据在于履行社会管理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所以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中,应注重考察教育受益者的满意程度,体现公共财政为公众服务、使顾客满意的思想。

2.公共财政的核心是效率。效率是经济活动的核心,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运行机制,公共財政也应具有效率性。力求使财政对公共物品的资源配置达到最优,使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成本最低、提供水平和结构最合理,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这是贯穿在公共财政活动始终的主导思想。所以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中,注重考察教育资源投入和教育产出的情况,体现公共财政追求效率的思想。

(三)指标体系的设立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的功能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指标体系的设计应结合现代高等教育的功能特点,一方面考察高等教育的输出效益,即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考察高等教育的生产效率,即财政和教育部门对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配置效率和管理效率。

二、现有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指标体系设立重视配置绩效,轻视耗用绩效

在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工作中,财政部门更多关注支出分配情况和资源配置状况,反映在指标体系中,诸如财政教育支出增长率、生均教育经费、资产总值、生均校舍面积、在校生人数等指标较多。这类指标重点反映了教育系统资源输入的情况,没有反映出资源耗费的情况。现有的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更重视财政支出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与执行过程的合规性,忽视对财政资金支出后效率与效能的评价。

(二)指标体系的设立缺乏系统性,不够细化

目前高等教育的绩效评价工作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也没有统一全面的指标体系。此外,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中,一些指标的内涵过大,给统计造成困难,考察的内容也过于宽泛,不能反映评价的真正目的。

(三)现有指标体系的设立没有密切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

在目前高等教育指标体系的设立中,对所有财政支出都适用的通用性的指标居多,而反映高等教育独特性的指标较少,没有密切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没有充分体现高等教育的时代特色,不能体现高等教育的绩效状况。所以指标体系的设立,应该强调诸如“教师高级职称比率、教师科研成果发表刊物级别、影响因子、教师教学启发性与创新程度”等指标,突出高等教育评价特点。

三、构建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一)一般性原则

这是公共部门绩效评价应遵循的最基本原则,是一般性概括性原则。公共部门绩效评价的基本思想就是对经济成本、效率和效能进行审计和评定,所以建立指标体系的一般性原则是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原则。经济性原则衡量了支出是否节约,效率性原则衡量了政府是否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有效性原则衡量了政府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二)延伸性原则

1.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定量分析是对财政支出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的分析,定量指标具体直观,可以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评价结果清晰准确。定性分析是对评价对象“质”的方面的分析,是评价者参照有关标准,评价项目达到预期效果的程度,评价结果主观性较强。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中,除了充分发挥定量指标直观准确的特点,也要考虑定性指标所含信息的宽度和广度,用定性指标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

2.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指标体系一经确立,在一些基础性一般性指标方面应该具备稳定性,以此保证绩效评价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政策执行的长期规划,保证不同时期评价结果的可比性与参考性。但是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不同年度的财政预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防止政策的滞后,要求指标体系中个别项目需要相应调整。所以指标体系的设计既要保证年度绩效评价工作的实效性,也要保证长期规划内绩效评价工作的延续性。

3.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绩效指标的设计要周密、合理、客观,不过多掺杂个人主观意识。在指标的选取上,尽量围绕高等教育的功能和职责,分解影响高等教育支出效果的综合性因素,真实评价高等教育的绩效。但是在绩效评价中使用大量的评价指标,不可避免会涉及数据获取和数理统计的工作,所以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中还应注意控制指标数量,考虑现实条件及可操作性,在合理成本的基础上收集信息。

(三)特殊性原则

1.可比性原则,高等教育的范畴很广,包括的学校数量更为众多,指标体系的设计中,在具有相似目的的项目之间应有共同的指标,不同项目之间的衡量结果可以相互比较。

2.因地制宜原则。即必须考虑各地区高等教育的实际现状,对于高等教育支出绩效的评价必须符合区域特点。目前各地区高等教育在发展规模、学科水平、资金投入、教师素质和人才培养理念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中可以适当灵活调整,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四、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一是输入类绩效指标。“教育经费投入”是从教育系统的财政输入角度来设计的,它是整个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分析的基础。任何绩效的评价都要在输入和输出的对比分析中找到根本性因素。对教育经费投入状况进行衡量,是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进行的,主要是了解掌握财政高等教育支出的总体情况。在“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分析中加入“区域内各高校教育经费投入比重”的指标,目的是为了考察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等不同性质高校,以及各个学校之间的差异性。对“人力资源投入”的状况可以从新增教师数量和学历水平等方面考察,对新增教师学历水平的考察可以再设置诸如“本科学历占新增教师数量比率”“硕士研究生占新增教师数量比率”“博士研究生占新增教师数量比率”等具体指标。

二是过程类绩效指标。在“教学活动”相关指标中,“生师比”指的是在校学生人数与专任教师之比。“师职比”指从事教学的专任教师占全体教职工的比例。“专任教师职称比率”还可以设置下级指标,考察教授、副教授、讲师等职称结构状况,反映了高校师资水平、人才储备与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状况。“课程规划满意率”通过设计问卷抽样调查,从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等课程的内容、课时、讲授、考核等方面考察学生对专业教学计划的满意程度,这是定性的分析。“各门课及格率”通过考察学年考试课的合格情况,衡量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和教师教学效果。

在“物力资源使用”相关指标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表明学校教學基础设施配置状况,但该指标值并不是越高越好,校舍面积应与学校师生人数相适应,否则会造成资源浪费。“生均图书资料”、“实验室使用率”、“网络课堂利用率”“教学用具利用率”等指标不但考察了投入教育资金形成固定资产,也考察了资源耗用的情况,考察了是否物尽其用。

“教育管理”相关指标主要反映高校资金运作和财务状况,也是反映财务合规性的指标。“资金到位率”表示到位的用于高等教育事业的资金和计划投入资金的比率。“自筹经费收入占总收入比率”反映高校自我发展的能力;“生均负债余额”反映高校债务状况。

三是输出类绩效指标。财政投入高等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人才,“人力产出效率”各项指标从数量和质量上反映高校对学生培养的状况。“每10万人口中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计划招生数/实际招生数”、“计划在校生数/实际在校生数”反映了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数量。“获各类奖项学生比率”反映了在校学生质量状况。

“物力产出”各项指标反映了高校每年增加教学设施建设的情况,教学仪器、图书、校舍指标反映了学校持续发展的能力。“科研产出效率”各项指标是对高校科研成果的评价,主要考察社会中介检索。

四是结果类绩效指标。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主要是为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学生,所以“毕业生”相关指标是考核教育最终效果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值越高,说明教育产出的效益越高。在“毕业率”指标中,除了考察合格毕业生的数量,更要分析包括中途休学、延缓毕业等影响毕业率的具体因素。“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和“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反映了社会对高校培养学生的认可程度。在具体评价方法上,可以选择发放问卷抽样调查的形式考察“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

“相关受益者满意度”主要设置了定性的指标,考察高校的服务水平与质量,这也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以运用公众专家评价法、目标结果比较法进行评价。“远期成果”考察了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政治等诸方面的影响,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战略化意义。

五、问题与思考

一是指标体系权数的设定。对不同指标设定不同的权数,并且权数应该是相对固定不变的,由于定量指标相对比较客观准确,所以定量指标的权数应该适当较大,定性指标的权数适当较小。

二是对指标体系动态管理。选择科学的指标是高等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的关键环节,指标的选择会成为预算单位的“风向标”,也可能导致预算单位出现“目标替代”的现象,所以指标体系应随着评价过程的展开而适度更新,因时制宜,使指标体系发挥客观的作用。

三是基础数据的获取。绩效评价工作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必须要求被评价单位基础工作到位,基础数据翔实可信。在绩效评价工作的推广中,可以考虑建立完备的基础资料数据库,加强数据的真实性、可比性和动态性。

(作者系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

作者:郭书山

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分析论文 篇2:

高等学校教育评估体系的构建研究

[摘 要]高等学校教学评估是我国引导各高校科学办学、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工具。文章在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弊端后,提出了构建我国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育;评估体系;弊端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5.17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提升其教育系统的品质,如何解决其教育质量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而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估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周济部长指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评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是国家对高等学校实施宏观调控和监督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评估专家通过对评估学校教学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正确的指导。与此同时,各高校为了很好地抓住评估中展示自我的机会,都会根据评估要求,竭尽全力加强学校教学建设。“高等教育评估结果不仅影响到学校的地位、声誉、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而且直接影响生源的数量、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然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却存在不足,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校的健康发展。

1 我国现行高等学校教育评估体系的弊端

1.1 评估主体单一化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评估主体为政府,政府也是评估体制中唯一的主体。由于政府是单一的主体,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强制性,社会和学校因为及时参与实质性的评估过程,所以积极性普遍不高;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的管理者、投资者,再担任教育评估的实施者,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显然对于高校的改进工作起不到重要引导作用。

1.2 评估标准单一化

现如今,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标准具有统一性,评估标准的单一化使得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背景的高校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评估,势必会造成评估结果的不公平。另外,由于政府整齐划一的评估标准,使得部分高校不遵从实际,盲目向评估优秀学校、名牌学校看齐。这样的行为不仅抑制了学校的个性发展,而且也使得高校之间的趋同现象愈加严重。

1.3 评估对象被动化

一旦被确定为评估对象后,评估学校是没有权利参与评估的准备工作、实施工作以及对评估结果的处理工作,他们只能必须接受评估的工作安排以及评估的结果。评估对象在整个评估过程中都处于被动地位,不是“我要评”,而是“要我评”。这样一来,评估对象主体意识淡薄,他们只是根据政府制定的评估指标去查漏补缺,添置仪器、补充材料甚至伪造数据。

1.4 评估结果随意化

政府是评估过程中的唯一主体,且又是管理者,这就导致了政府独揽评估大权。由于缺乏对其行为的有效监督机制,致使其评估结果随意化,影响了评估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弱化了高等学校评估的积极性以及办学的积极性。

2 构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评估体系的原则

教育评估为“对既定的目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和定性、定量分析,对教育活动的功效及工作状态进行评定和判断”,根据教育评估的定义,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与系统性相结合、通用性与兼容性相结合、导向性与激励性相结合、简明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

3 构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评估体系的建议

3.1 建立多层次评估

“大众化高等教育呈现出多样性。从层次上看,有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四层次。从类型上看,有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应用型四类型。”由于我国高等学校层次的多样性,其教育评估规格和模式就不能采取同样的标准,而应该开发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的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不同层次的评估方案,评估专家根据各层次的学校特点确定评估方法。通过构建多层次的评估体系,各高等学校即可以明确自己的目标,创建自己的特色。

3.2 完善民间评估

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评估都是由政府、社会团体以及评估中介共同完成。而我国以政府为唯一评估主体的评估严重阻碍了高等学校的积极发展,因此政府应转变观念,主动引导建立多元化的评估主体,把单一的政府评估转变为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主体评估。由中国民间高等教育机构所评估的大学排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社会公示效果,发布了各高校相关的办学信息,甚至影响了学生的择校。但是由于评估标准的缺乏,且国家没有出台相应的资格认证制度,其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存在不少的争议。

3.3 重视评估专家队伍建设

高等学校的教育评估是一项对专业要求很高的技术活动,对参与评估的专家素质要求也相当高。不仅要求他们思想觉悟高,还要求他们工作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因此,要重视加强评估专家队伍的建设。如首先要重视专家队伍中专家的遴选工作,建立一支以高等学校教育专家为主,社会各界教育人士、学者广泛参与的队伍。其次加强对评估专家的培训,培训内容不仅是专业素质方面的培训,还应包含道德素质的培训,因为评估专家的道德素质是确保评估结果公正性的先决条件。最后要加强评估的交流,定期组织评估专家去海外学习先进的评估经验,提高其业务水平;同时也可聘请海外专家对我国的高等学校进行国际性评估,以使我国的高等学校评估更加国际化。

3.4 建立“元评价”制度

由于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活动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地完美,因此教育评估“元评价”就很有必要。“元评价”就是对评价的再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对现行评估政策的可行度的再评价,对接受评估学校提供信息的可靠性以及办学水平现状再评估,对民间评估机构的评估行为进行评价和鉴定。“对教学评估活动进行元评价,可以从整体上对评估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及评估结果进行全面深入的审视、考察,对其信度和效度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估,提高评估工作的质量”[3]。

3.5 加强高校自我评估

高等学校的自我评估是实现学校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学校的自我评估是以学校为评估对象,根据学校制定的评估标准,运用具有可行性的评估手段和方法,通过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对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师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等各项指标进行鉴定。高校在自我评估过程中的自我评价、自我修复、自我改进一方面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为政府评估和社会评估提供了基础,真正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基本方针。

4 结 论

构建科学、有效、简明、公正以及全面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进步和高等学校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应正视目前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不完善的因素,建立合理地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程金霞.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分析[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7):54-56.

[2]白其安.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

[3]李铁绳.国际化视野下中国高等学校评估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作者:谭灵芝

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分析论文 篇3: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  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对其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管理水平,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步伐。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及指标权重量化,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9个具体指标中,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财力资源数量指标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所占权重最多,其中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依据该指标体系对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行评价的结果为总体处于良好水平,但是在学科建设、产学研、领导水平、管理水平、财力资源数量和配置、组织架构等方面需要大力改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适应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AHP;FCE;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1],是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对我国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同时也为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指明了发展方向。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相对于先前的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而言的,是一种转型升级式发展[2]。外延式发展重视外在的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张,内涵式发展是一种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适度规模发展[3],更加注重规模、质量、效益和结构的协调发展[4],突出公平性、开放性、协调性、创新性、共享性[5]。通过构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标准,明确评价指标,有利于更好、更快地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程[6]。

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行了一些研究。黄小芳[7]、吴玫[8]从不同维度对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王洪新等人[9]分析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杨秀娟[10]基于“双一流”建设,马廷奇[11]结合“双万计划”,范笑仙[12]基于高等教育哲学视角,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行了研究,郭健[13]、康翠萍等[14]从不同方面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

從检索文献看,现有研究大部分聚焦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实现路径和策略分析,为本文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指标的设计提供了参考。这些研究大都采用归纳、演绎、分析、概括等定性分析,缺乏定量分析;而且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也非常少。基于此,本文拟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指标体系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探索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指标,测量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从而为衡量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参考,为决策者进行施策提供参考。

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行评价必须要有明确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选取要遵循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指标之间既要相互独立,又要彼此联系,既要具有典型性又要具有全面性,既要有一定的时代性,又要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构建一个有机的指标统一体,从而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提供重要参照和量化依据。

基于此,作者通过文献查阅、专家调研访谈等方法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指标进行提取、筛析、设计,构建了质量要素、人力要素、财力要素、结构要素和信息要素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指标体系,见图1。

二、实证研究

假定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受到多个指标影响,对这些评价指标进行探索性分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15]对其展开实证研究。

(一)数据准备

根据AHP的层次结构,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其中目标层对应图1中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对应图1中5个一级指标;指标层对应图1中19个二级指标。

然后,分别形成各层次因素重要性两两比较的调研问卷,并邀请29位多年从事高等教育的专家、教授面对面采集数据,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二)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集

对问卷的标度值进行处理,得到各级因素的判断矩阵和各级指标的权重集,并通过了一致性检查。各级指标权重结果见表1所示。

(三)建立模糊集

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作为因素集,即U={U1,U2,U3,U4,U5}、U1={U11,U12,U13,U14,U15}、U2={U21,U22,U23,U24}、U3={U31,U32}、U4={U41,U42,U43,U44}、U5={U51,U52,U53,U54}。

设定评价集为很好、较好、中等、较差、差五个等级,记为V={v1,v2,v3,v4,v5},各个评价等级依次对应95分、85分、75分、65分和55分,记为P={95,85,75,65,55}。

(四)构建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

按照建立的模糊集生成对应的FCE问卷,将问卷发放给从事高等教育的专家进行填写,回收问卷113份,有效问卷111份。对问卷进行统计和计算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由表1数据得到质量要素的模糊评价矩阵为:

同理,人力要素、财力要素、结构要素和信息要素的模糊评价矩阵R2、R3、R4、R5见表1中统计的数据,此处省略。

(五)构建多因素模糊评价矩阵

根据表1中准则层的模糊评价矩阵和权重Wij值对准则层各指标要素的评价向量进行计算,结果如下。

质量要素的评价向量为:D1=[W11 W12 W13 W14 W15]×R1=[0.4111 0.4557 0.1332 0 0];

人力要素的评价向量为:D2=[W21 W22 W23 W24]×R2=[0.2012 0.5789 0.214 0.0059 0];

财力要素的评价向量为:D3=[W31 W32]×R3=[0.1556 0.5626 0.2481 0.0335 0];

结构要素的评价向量为:D4=[W41 W42 W43 W44]×R4=[0.1671 0.6134 0.2195 0 0];

信息要素的評价向量为:D5=[W51 W52 W53 W54]×R5=[0.24 0.5625 0.1943 0.0031 0]。

计算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综合评定向量结果为:

D=[W1 W2 W3 W4 W5]×[D1 D2 D3 D4 D5]=[0.2782 0.5277 0.1862 0.0078 0]。

(六)计算综合评价值

计算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综合评分为:

G=[95  85  75  65  55]×DT=85.7555。

三、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一)一级指标及权重分析

由表1的数据分析,准则层5个因素对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权重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质量要素、财力要素、人力要素、结构要素和信息要素。其中质量要素占41.67%,说明质量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最核心要素;排名第二、第三、第四是财力、人力和结构要素,其权重分别是19.79%、16.19%、13.86%,表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和有效使用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力保障,对高等教育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高等教育领导者、管理者、教师、学生这四大主体人员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体力量,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举措,都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信息要素的权重占比8.49%,虽然排名最后,但是它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重要平台、载体和支撑,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二)二级指标及权重分析

由表1二级指标权重统计结果显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在一级指标质量要素中分别占到了37.63%和31.01%,在整体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权重位列第一(15.68%)和第二(12.92%),说明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学科建设紧跟其后;而财力资源数量和配置指标的整体权重位列第三、第四,达到了12.61%和7.18%,进一步表明教育经费数量和有效使用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关键地位;领导层是高等教育的决策者、导航者和指挥者,决定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方向、方式,它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整体权重占6.4%,排名第五;产学研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社会知识经济形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整体权重占到了6.23%。以上数据显示,整体权重排名前六的指标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权重值均达到6%以上,高于各指标平均权重(5.26%),它们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重要指标。其他各项指标虽然均在5%以下,低于各指标的平均权重,但是这些指标在不同的形势下也可能动态转变为更为重要的指标。

(三)模糊评价数据分析

根据各个指标的模糊评价数据显示,评价为很好的隶属度前五位从高到低分别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声誉、产学研和高教理念,评价为较好的隶属度前五位从高到低分别是教师队伍结构、课程群结构、教师、学生、领导层,将评价为很好和较好的隶属度相加求和从高到低前五位分别是声誉、人才培养、教师、高教理念、教师队伍结构;有差评的要素有6个,分别是财力资源数量、财力资源配置、领导层、管理人员、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

(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综合评分分析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综合评分为85.7555,处于较好的水平。由于综合评分是整体权重和评价等级隶属度的综合计算结果,所以为了对综合评分进一步分析,把整体权重排名(近似看做期望值)和评价为好、较好及其以上、较差的隶属度排名(近似看作实际评价值)进行对比见表2,具体分析如下:

1. 质量要素的评价指标综合分析

质量要素的几个指标中,人才培养指标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整体权重和其评价为好的隶属度都位居第1,其评价较好以上的隶属度从高到低排名为2,说明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影响指标,国内专家对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过程中的人才培养评价也比较好;学科建设整体权重和评价为好的隶属度从高到低排名均为2,而其评价较好以上的隶属度从高到低排名为6,说明学科建设评价排名稍落后于权重排名,即近似认为学科建设的实际评价没有达到预期发展的期望值,所以需要继续加强学科建设发展,助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产学研指标的整体权重和评价为好的隶属度从高到低排名都靠前,而且相差不大,但是其评价较好以上的隶属度从高到低排名却为11,说明产学研的评价差异性较大,产学研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文化建设指标的各项排名相差不大,近似认为文化建设基本符合当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声誉指标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权重从高到低排15,但是评价为好和较好以上的隶属度从高到低排名为分别为3和1,说明国内专家对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声誉度评价度很高。

2. 人力要素的评价指标综合分析

人力要素的几个指标中,领导层指标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整体权重从高到低排5,其评价为好、较好及其以上的隶属度从高到低排名分别为17、5、14,该指标有出现差评,可以看出评价的两端分化,说明领导层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管理人员指标的权重和评价比较靠后,而且表现出评价的较大差异性,有出现差评,说明管理水平整体性有待提升;教师和学生指标的评价为很好、较好及以上隶属度排名相对权重排名都靠前,近似认为目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其贡献较大,能够较好满足当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求。

3. 财力要素的评价指标综合分析

财力要素的两个指标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所占的权重比较大,但是其评价总体不好,还有差评,而且差评在所有指标中最多,说明财力要素对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起着支撑性关键作用,然而经费的数量和使用却都不能很好满足当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 4. 结构要素的评价指标综合分析

从结构要素的4个指标来看,课程群结构、学科专业群结构、教师队伍结构3个指标评价为较好的隶屬度排名比较靠前,优于其在高教内涵式发展中权重从高到低的排名,近似认为当前这3个指标的发展水平已经高出了当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整体水平。

5. 信息要素的评价指标综合分析

信息要素的4个指标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权重排名都靠后,比其评价为好、较好及以上的隶属度从高到低排名也都靠后,其中高教理念评价尤其好,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方面有出现差评,说明专家比较认可我国当前的高教理念,其他几个指标基本都能满足当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求。

总之,通过综合分析,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处于良好的水平,在人才培养、社会声誉、教师能力、教师队伍结构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在学科建设、产学研、领导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有待整体性提升;在财力资源数量和配置、组织架构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需要加快发展才能更好适应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在需求;除此之外,其他指标基本都能较好适应和满足当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求。

四、结束语

本文在进行文献查阅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从质量要素、人力要素、财力要素、结构要素和信息要素五大方面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设计,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指标权重进行了量化,确立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因子;采用模糊评价法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探析了影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综合评分的关键要素。研究表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财力数量、财力资源配置、产学研和领导水平这6个二级指标是决定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其中人才培养所占整体权重最高,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现状来看,整体表现较好,大部分评价指标的发展能够满足现有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但是在学科建设、产学研、领导水平、管理水平、财力资源数量和配置、组织架构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影响指标较多,须通过厘清指标层次,抓重点、抓矛盾、抓常规,不断发掘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潜力空间,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软实力,从而激发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各要素的潜能,凝练大学精神,弘扬大学文化,履行大学使命,进而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快速稳步健康进行。

参考文献:

[1]丁存霞.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生成逻辑[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175-180.

[2]崔瑞霞,谢喆平,石中英.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来源、历史变迁与主要内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40(6):1-9.

[3]张炜.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演进与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8(1):4-9.

[4]游旭群.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20(5):18-20.

[5]吴云勇.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探索[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8,39(1):179-183.

[6]张士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评价体系[J].山东教育(高教),2019(6):18-20.

[7]黄小芳.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评价的理论及实践探索[J].江西社会科学,2019,39(9):239-246.

[8]吴玫.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6):22-25.

[9]王洪新,曹昌勇,张鹏.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监测评价探究[J].黑河学院学报,2020,11(5):78-80.

[10]杨秀娟.“双一流”建设中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8):11-14.

[11]马廷奇.“双万计划”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江苏高教,2019(9):15-20.

[12]范笑仙.哲学视角下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8):15-20.

[13]郭健,冯琳.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演进脉络与实现路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4):101-108.

[14]康翠萍,龚洪,于欣.质量与效益: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优合路向[J].教育與经济,2020,36(2):29-36.

[15]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教学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区块链技术助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研究”(编号:2018GA063)

作者简介:李靖(1979-),女,汉族,湖北十堰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林玲(1982-),女,汉族,湖北仙桃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行政法学;鲁圆圆(1986-),女,汉族,湖北随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人工智能。

作者:李靖 林玲 鲁圆圆

上一篇: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市场管理论文下一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建筑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