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传播管理论文

2022-04-20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一个亮点。随之而来的是国际贸易的转型,本文旨在明确传统贸易形式的优劣势,并明确其发展目标和方向,探讨如何克服传统贸易模式的缺陷,从而进一步提高国家整体经济效益。在对跨境电商充分认知的基础上,传统的国际贸易转型主要体现在贸易标的、贸易方式的转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国际贸易传播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国际贸易传播管理论文 篇1:

培养国际贸易现状的宏观视角应成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理论教学的重点

摘要:本文从当前国际贸易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出发, 分析目前国际贸易理论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的误区和弊病,提出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的讲授应对国际贸易的现实状况进行重点讲解,从而更好的引导未来的贸易人才具备宏观的国际贸易视角,这才是引导初学者在学习国际贸易实务前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教学 高职院校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物流与货代管理专业及电子商务专业等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对于培养上述专业人才的至关重要性显而易见.但就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来看,该课程中有关国际贸易理论的部分还存在与目前的国际贸易市场的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对国际人才要求不相适应的误区.急须探索在国际贸易理论教学方面如何与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以及人才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课程教材繁多,但基本是本科国际贸易教材的压缩.绝大多数的教材在有关国际贸易的理论部分一般包括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以及加上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等的介绍三部分内容.但在内容上往往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如重商主义,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穆勒和马歇尔的相对需要论等用大量篇幅介绍,即使在与目前经济形势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如:国际贸易政策以及加上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等 只作标题式的硬骨头式的介绍。

所以往往在理论教学阶段学生很难有兴趣学,教师对这部分的教学热情也很淡.这些弊病对于培养高职院校实用型人才而言,很难起到培养学生的贸易素质,开阔学生对于国际贸易的宏观视角的积极作用,而这些才是国际贸易理论部分教学真正应该重点侧重的方面。

之所以认为国际贸易理论教学部分应主要针对开阔学生对于国际贸易的宏观视角,是就目前我国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所决定的。 中国经济、中国企业在21世纪能否从容地走向世界, 能否在未来愈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将取决于未来的贸易人才是否能通晓我国外贸政策与理论、国际市场、外贸规则与惯例. 国际贸易的全球化趋势,网上交易的无限商机,都要求未来的贸易人才是一位出色的信息员,对外贸工作的苗头、动态、情况、问题,及时收集,精心加工,准确筛选,认真贮存大量且多变的国际贸易信息,用知识和信息进行智慧经营,及时获取最佳信息,不断捕捉良好商机,赢得市场,取得利润. 而培养这些素质并非是在了解远古国际贸易的理论发展过程,更重要的是必须引导未来的贸易人才更多的了解当今的国际市场国际价格的特征, 当今的国际贸易管理政策和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从而培养其了解国际市场, 外贸规则与惯例,并引导其分析目前国际市场及价格的特征,了解和分析国际贸易的形势特征等等宏观的方面. 这正是国际贸易理论教学的重点。

针对目前国际贸易理论教学存在的弊病,笔者在大量国际贸易经验的基础上,笔者提出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理论教学部分应果断摒弃陈旧的教学内容, 对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改革,强化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的应用性,侧重于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且善于解决国际经贸发展中的现实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使教学更加贴近国际经贸发展的实践。克服长期以来在国际贸易课程理论教学上的误区,突出了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的实用特征,在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中注重运用国际贸易与政策的基本原理分析研究中国对外开放发展外经贸事业的实践课题,形成了国际贸易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与国际接轨并密切联系中国对外开放实际的特色。

鉴于此,高职国际贸易理论教学中应重点侧重的方面是: 国际贸易现状的宏观视角的培养,即着重在当今国际贸易市场与价格价格的特征,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大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当今国际贸易和未来国际贸易的主要贸易类型,以及管理国际贸易的宏观措施和我国目前国际贸易面临的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等。

1. 非常弱化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的讲述,而侧重于介绍当今国际贸易的市场和价格的特征。使学生很快就切入对目前的市场的了解和分析, 对国际市场的宏观判断分析能力的培养,对引导其较快的进入国际贸易的角色非常有益。

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经济学家,从对国际贸易经济现象出发,提出了不同的国际贸易理论。著名的有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穆勒和马歇尔的相对需要论,赫克谢尔和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论,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理论,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等等,以及技术差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战略性贸易理论等等。这些著名的国际贸易理论对一个国家的执政者制定和执行对外贸易政策,对于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深刻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但对于实际从事国际贸易日常工作的贸易人员而言,作用十分有限。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物流与货代管理专业及电子商务专业等教育主要培养与国际贸易及与国际贸易密切相关的职业型人才,绝大多数的学生将来并不从事国际贸易的理论研究,而是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服务及管理工作, 这就要求在所谓的国际贸易的理论介绍方面。非常弱化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的讲述,从而直接将其代入对当今国际贸易工作中最重要的市场和价格的了解与分析中,能够较好的从宏观上了解所处的当今国际贸易市场的现状以及市场中人人皆关心的价格的宏观特征。这对于引导未来的贸易人才塑造国际贸易的宏观视角非常有益。这样一来虽然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深入了解上有所欠缺,但并不影响很大对当今国际贸易市场与价格这些与贸易息息相关的宏观特征的了解。因为学生虽然还没有从事国际贸易工作,但如今日益发达的信息传播使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国际贸易的现象早已不再陌生,也就是说不需要对为什么会产生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必要性加以分析,而缺少的是对在宏观的方面对国际市场与价格的深入了解和分析,而这正是应该在学习国际贸易实务(即怎样作国际贸易)以前,应该了解的重点。这些方面正是从事国际贸易实际工作的必需。

2.应侧重于介绍当今世界贸易的重要特征及发展趋势,即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对我国将来国际贸易的影响和我国目前所采取的积极对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贸易的重要特征及发展趋势,已经被成功的证明是未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前奏。这样一种特征必然应该让未来的国际贸易人员对此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并应该引导学生对这一特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加以分析.应着重讨论和分析目前我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方面如大陆与港澳的自由贸易协定方面对贸易的推动作用,以及与东盟国家的积极的实践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作用方面加以分析,以及着重讨论在世界市场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各国贸易的深远影响。

3.应侧重于介绍当今国际贸易方兴未艾的重要类型: 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及国际投资。

国际服务贸易和国际技术贸易的发达与否已经被列为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发达与否,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我国是国际贸易的大国,但并不是强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服务贸易不发达。这一点已经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我们所培养的未来的贸易人才将面临的是与过去传统的商品贸易有重大区别的贸易类型。目前政府对国际服务外包的高度重视,就正说明我国将迎来一个国际贸易类型的重大转变。因此我们有义务在国际贸易的理论部分重点讲述服务贸易及目前的特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我国在此方面的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引导学生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的发展趋势有宏观上的了解和认识。在讲授时不能只介绍书本上那些硬帮帮的骨头,关键在于介绍当前我们服务贸易的重要的特征,包括优势和缺点. 总之 国际贸易理论的讲述不能是干干的所谓理论,而应当是对当前的形势的重要分析.这对于未来的贸易人才非常重要。

3. 应侧重于介绍当今国际贸易管理的主要政策以及我目前所面临的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

当前国际贸易形势迅速发展、变化,有关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也在迅速发展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而我们的国际贸易教材内容相对滞后,很多已与现实不符或根本没有涉及.国际贸易管理的主要政策无非是关税政策和非关税政策。一般的教科书只是罗列这些政策有那些类型,而非常缺少对当今国际贸易管理政策的分析和我国在2001年入世以来所面料达的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的阐述和分析,但这些又恰恰是未来的贸易人才十分需要了解的。因此在讲解这一部分是,应侧重于诸如我国目前关税政策对未来国际贸易的影响, 目前我国所遭遇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复杂的贸易环境及应该考虑采取的对策等等. 这些才应当成为着部分内容的重点。据国际商报在2007年5月的一篇报道,我国在最近的12年以来,是在全世界遭遇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这明显对于我国国际贸易的长远发展不利。这也是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所面临的复杂的国际贸易宏观环境。我们有义务在国际贸易的宏观的教学中对此应着重讨论和分析。

总之对于国际贸易理论的讲授,不能就理论谈理论, 应该从人才发展的需求和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出发,紧紧联系当今国际贸易的多方面的特点,灵活而有针对性,生動而具体的密切联系国际贸易的现实状况进行讲解,从而更好引到初学者入门并对国际贸易产生强烈的兴趣, 更好引到初学者用宏观的视角来分析国际市场.达到培养学生能从宏观的角度分析问题,多方位的了解国际贸易的现状。为下一阶段学习国际贸易实务建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康编著,《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

2. 盛洪昌主编,《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初7月出版

3. 兰箐主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

4. 施用海, 《发展中的国际贸易学科与人才培养》,在《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会议暨2006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论坛》上的发言

作者:彭 莉

国际贸易传播管理论文 篇2:

电子商务高速发展下的国际贸易转型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一个亮点。随之而来的是国际贸易的转型,本文旨在明确传统贸易形式的优劣势,并明确其发展目标和方向,探讨如何克服传统贸易模式的缺陷,从而进一步提高国家整体经济效益。在对跨境电商充分认知的基础上,传统的国际贸易转型主要体现在贸易标的、贸易方式的转型。

一、传统国际贸易形态分析

(一)传统国际贸易的优势

传统的商务模式是在市场经济的长期发展中产生并形成的。因而,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市场规则的一致性,制度性与机制内生性,也必然反映为传统商务模式的基本特征。传统的国际贸易形态从其诞生之初并发展至今早已成为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经过多年沉淀已经拥有了一大批具有丰富外贸经验的外贸从业人员和工厂,各个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宽广且稳定的渠道和平台。

(二)传统国际贸易的劣势

价格形成不规范,风险不能转移。由于合同价格签署是根据当时的供求情况等因素定出的,而执行合同中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是必然的,有利于一方必然不利于另一方。同时价格的形成也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的限制,很难形成公平的价格。价格风险产生的必然性影响合同执行的有效性,信用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合同规范程度低,每签合同都要重复寻找客户,询价,初步谈判,签约等一系列环节,都要就品种质量、时间、运输等因素争论不休。

二、国际贸易现状分析

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自2012年以来,国际贸易一直处于持續低迷状态。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国际贸易增长率从1990年的7%下降到2008年的3%,2009年至2017年世界贸易增长率预计为1.7%。此外,世界贸易增长连续五年低于世界产量。在全球经济增长没有显着改善的情况下,全球贸易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保持低增长率。

(一)国际贸易转型的原因

首先,由于近年来原材料和人力资源成本急剧增加,中国的外贸企业大多是分包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中大部分是低附加值产品,并以低价获得市场订单。其次,新兴市场国家有更多的价格优势,这使得大多数中国企业失去原有的价格优势。再次,在国际贸易领域,电子商务往往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电子商务直接推动了国际贸易转型的发展。

(二)电子商务的意义和应用

在当今社会,电子商务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同时,它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积极的意义。电子商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对产业链进行系统化改造,对企业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同时,电子商务带动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和电子商务等产业配套产业的发展,为人们增加了就业机会。可以说,电子商务将为传统贸易的转型和企业的发展带来持久的推动力。

三、国际贸易转型的对策

在国际贸易转型过程中,许多企业甚至国家都会遇到很多困难。鉴于这些困难,我们必须明确国际贸易转型的方向和目标,并思考可行的对策和实践。

(一)对国际贸易转型态度明确正确

首先,要认清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趋势,明确国际贸易转型的正确性和积极性。其次,要结合基本国情来看问题。例如,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资本企业和技术密集型出口企业不是放弃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中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积极的国际贸易转型有助于国际贸易参与者通过贸易在各自的生产中实现规模经济。

(二)国际贸易转型的方向和目标

国际贸易转型即外贸转型升级的目标应是在国外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抓住价值链中分工的最高点努力改变目前国家在价值链低端的国际分工状况,提高国家的盈利能力。我们必须认识到转变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国际分工新形式。立足于国际分工新格局和产业链整合为轴心。国家应该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来占据核心价值链,在关键环节上建立核心竞争力,向整个产业链传播能力,实现核心竞争力的连锁效应。

(三)不同参与者国际贸易转型的可行措施

面对国际贸易的转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不断提高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数量,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二是在WTO框架下,中国应该慎重选择灵活的贸易政策手段,引导外贸模式转变,进一步推动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三十企业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关注品牌理念和人力资源投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努力以全球视野看待问题。

总之,无论对个体企业还是个别国家来说,国际贸易的转型都有其必然性和积极性。 要顺应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合理利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优势,促进国际贸易转型发展。完成国际贸易转型有利于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提高国家整体水平。它也标志着交易力量转变为交易力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力促进其发展。(作者单位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杨凯

国际贸易传播管理论文 篇3:

互联网经济下我国国际贸易创新战略分析

摘 要:经济全球化下互联网经济的深入发展,使得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经济结构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为了在互联网经济时代下能够依然保持良好发展的势头,我国国际贸易需要做出必要的创新和改革,向电商化的国际贸易方向发展。本文分析了互联网经济对我国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以及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国际贸易创新的重要意义,并根据我国的国情为我国国际贸易的创新之路提供了相关的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创新改革

一、互联网经济时代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变化

1.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在互联网的环境下,贸易的方式和效率变得更加的便捷、快速,贸易双方的交流更加的通畅,没有阻碍,这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更加成熟、稳定的环境。传统贸易中,地域是限制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国际贸易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易,交易市场也由原来的实际地点变为一个虚拟化的平台。各项产品、服务的跨境交易、各类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并且不受时空的限制,这极大的降低了商业贸易的不稳定性,为国际资源的良好利用,实现供需关系的平衡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2.为国际贸易创造了电子商务的新商业模式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电子商务的诞生,所谓电子商务,就是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相关贸易活动的一种信息化商务行为。在国际贸易领域,电子商务的出现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具体表现在:第一,改变了贸易的传统交易方式,实现了电子化交易的新形式。传统交易中,一笔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需要用到各类纸质文件大约30份,而电子商务则实现了“零纸质”化交易,所有的交易流程都是在网络实现,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为企业降低了经营成本。第二,支付形式有了改革式创新,电子货币被广泛运用于贸易中。第三,国际贸易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互联网经济环境下,国际贸易的很多环节都实现了信息化,如进出口报关单可以通过网络审核,贸易许可证可以在网上申请和领取,甚至进出口商品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检查。

3.对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质疑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中各个国家由于在科学技术、资源储备、人力、物力等各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距,因而就导致了各国比较优势的存在,国家的某类资源比较丰富,其生产成本就会相应的降低,其在贸易中就存在比较好的优势。比较优势理论建立的前提条件是这些资本和科技是稳定的,不容易变动的,但在互联网经济的环境下,技术、资本都处于一个相互流通的状态,各国获得他们的机会是相对平等的,所以该理论在当前环境下并不适用。互联网经济状态下,技术可以在全世界无阻碍的进行流通是因为互联网科技让其实现了数字化,这为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契机,先进的技术加上廉价的劳动,让更多的工业生产机会向发展中国家迁移,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的提升。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替代了大量的人力,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这又让发达国家获得了竞争的优势。所以,互联网经济时代下,没有绝对的优势存在,比较优势可能随时会产生变化。

4.国际贸易产品分类发生改变

科技的发展促进互联网经济的产生,互联网又催生了电子商务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同时使得很多新的商品分類产生。第一,过去隶属于国际服务贸易的国际信息贸易,在网络科技大力发展的当下,已经作为一种独立的贸易分类呈现;第二,计算机软硬件、通讯设备、自动化机器等信息技术产品,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交易最频繁的产品,而虚拟化的信息也成为重要的交易对象。第三,技术的快速创新和流通,使得技术转换成生产力周期缩短、效益更好,更多国家迫切利用先进技术创造利益,因而技术交易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交易总额呈现急剧增长的趋势。

5.出现了虚拟公司的经营主体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世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联系紧密、范围不断缩小的信息化网络,各类信息、技术、资本流通速度不断加快,并且随着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使得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白热化。很多拥有优势资源、核心技术的企业,为了在竞争浪潮中获得更好的发展,通常都会选择抱团合作的方式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由多个企业组成的合作群体,利用各自的优势,相互帮助,合作完成市场提出的多样化需求。这种合作形式的企业就是虚拟公司的具体表现,我们称之为跨国公司联盟,联盟中的每一个都是独自运营的个体,但有需求的时候他们又能够在瞬间组成联盟形式,将一个庞大的项目合力完成,这样的方式对于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具有很大的作用。

二、互联网经济时代国际贸易战略创新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贸易的综合实力

互联网经济和国际贸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在世界大舞台上进行活动的,依靠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跨境电子商务就是二者有效结合的成果。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跨境电商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也让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速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向信息化、透明化的方向发展。全球性的发展、高速的信息传播、低成本运营的特点,都让跨境电商成为促进我国国际贸易产业改革的重要助力,为传统国际贸易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新的发展道路,加快了传统国际贸易企业的快速转型。

2.促进国际贸易产业结构的改变

在互联网经济的作用下,国际贸易互联网化程度加深,促使国际贸易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贸易方式逐渐被边缘化,电商型的国际贸易获得了广泛的重视。另外,分销结构也由过去等级分明、层层分销的结构,转化为互联网时代的扁平式结构。也就是说,以前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据重要地位的中间商,其作用逐渐被淡化,厂商可以利用互联网直接和消费终端接触,让过去被中间商大量赚取的一部分差价,实现回流,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向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而剩下的部分则转移到消费者身上,让他们可以以更优惠的价格买到同样的产品,促进我国国际贸易企业的发展。

3.为国际贸易避开贸易壁壘提供良好的条件

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交易成果对于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交易各方为了让本国获得更好的效益,会通过各种方法设置贸易壁垒,贸易保护主义经常发生,而这种现象对于国际贸易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都是通过贸易壁垒或者非关税的绿色壁垒等方法施行的,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国内发展脆弱或者关系民生的行业,保证国内经济健康稳定的运行。但是,由于互联网的无国界、不受地域限制的优势,使得通过电子商务发展的国际贸易可以很好的避免贸易壁垒的限制,正常的进行贸易行为,这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更大的海外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互联网经济下我国发展国际贸易的创新战略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国际贸易交易的各个环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给我国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带来非常大的考验。现阶段,我国国际贸易在电子商务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能够在国际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型的国际贸易是目前需要迫切完成的任务。

1.为电子商务型国际贸易创建良好环境,大力建设互联网基础设施

决定电子商务能否快速前行的基本条件是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目前我国互联网的速度还未达到理想状态、使用成本也偏高,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非常不利于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更好更快的发展。所以,政府应该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建设更多大型的骨干网,提升网速,并对互联网的容量、国际出入口进行扩充。另外,更要加强对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率。

2.促进国际贸易企业的信息化发展

建设良好的信息化基础是实现电子商务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我们要加强对国际贸易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视,针对互联网高科技人才缺乏的现象,要采取更加吸引人的政策招募并培一批优秀的计算机、电子信息化方面的人才,加强企业培训的质量,提升员工的信息化综合素质,为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建设一批高素质的队伍,为企业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企业内部的工作环境更要由传统的办公方式向现代化、信息化发展,采用高效率的自动化办公系统,加强对企业局域网络的建设,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3.创新国际贸易领域的电子政务系统

电子商务型的国际贸易是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工作形式就是将传统的贸易产业与先进的电子化工作方式进行结合。但是已经电子信息化的国际贸易行业,仍需要在传统的政务系统里运行,现代化和传统形式的碰撞,势必对电商型国际贸易更加深入化发展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加快对信息化政务系统的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互联网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巨大优势为政务系统的运用提供巨大的便利性,让政务工作更的功效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处理政务更加便捷和平等,提升了电子化国际贸易的运行速度,从而减低了经营成本,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得以提高。

政务系统的电子化让国际贸易的通关程序更加的高效。在国际贸易的整个过程中,工作最繁琐且出现问题最多的就是通关环节。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实现政务的电子化,可以让物品通关操作能够更加流畅的进行。在欧洲和美国,电子政务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的口岸管理经验,利用互联网科技,将口岸通讯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升级,创建出一套便捷的通关服务系统和”单服务窗口”式通关平台,摒弃传统的通关操作流程,实现通关服务全流程网上操作的电子通关服务,有效的减少国际贸易企业通关费用。

4.建构跨国信用数据库

电子政务系统一旦运行,该系统内的交易数据将会非常庞大,由此企业交易的历史信息及其信用数据都难以查询。但是在国际贸易中,信用一旦出现问题对贸易双方和各国的国际形象都会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因此,记录交易双方交易行为和数据的跨国信用数据库的建立就成为非常必要的事情。信用数据库一旦建立,我们就可以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对国际贸易企业的信用进行评判,由此政府可以对其是否可以进行跨境贸易和实行政府金融贷款做出批示。从而加强对国际贸易领域的监督力度,为我国电子商务型国际贸易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信用保障。

5.做好对跨境电商企业的监管

在对电子商务型国际贸易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因为其贸易方式和规则都与传统行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相关的监督单位不能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管理,应该在充分了解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双方行业发展特点的情况下,为其制定符合行业发展的相关管理制度,实现跨境电商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互联网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国际贸易从贸易方式到产业结构等诸多方面都出现了颠覆性的改变,我国的国际贸易要想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优势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就必须利用互联网的有效优势大胆创新和改革,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型国际贸易,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飞跃式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艳玲,茶娜.网络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3):35-36.

[2]王燕.论网络经济兴起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现代商贸工业,2009(9):99-100.

[3]章静,熊国胜.刍议网络经济的特征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商业时代,2009(8):30-31.

[4]李晓钟.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我国外贸发展的对策.江南学院学报,2010(033):68-72.

[5]姜丽丽.用区块链破解国际贸易信用难题[J].特区经济,2017(1):71-74.

作者:顾庆丰

上一篇: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论文下一篇:市场需求中职计算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