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的解释学思考的论文

2024-04-11

国际传播的解释学思考的论文(共6篇)

篇1:国际传播的解释学思考的论文

国际技术合作,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或技术研究开发机构进行技术联合,实现技术资源的共享与交流,缩短技术开发期。它实际上是一种以契约为基础的技术交易,通过技术合作,合作方可以将各自互补的技术或技术上的比较优势结合在一起,即节省时间、资金,又提高技术水平。

一、国际技术合作的宏观动因

(一)技术国际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导致当代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产生与发展的最直接动因。技术进步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并已成为各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技术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对生产的作用远远超过劳动力与资本的投入。科学技术研究的费用昂贵且不断提高,加之对科研力量的要求等特点,推动了科技研究的国际化。科学技术研究的国际分工促进合作各方既可扩大自身的研究力量与能力,又可以较快地了解并掌握世界最新技术知识。科学技术研究国际化趋势必然导致签订大量双边或多边政府之间国际技术合作协定,而多边政府协定使国际技术合作的区域化、集团化趋势更为突出。跨国公司把已在本国失去优势的成熟性技术,通过一定渠道或技术转让扩散到发展中国家去,从而产生南北关系的国际技术合作;而复杂的开发性技术的国际转让,则主要是在拥有相似技术水平的发达国家之间进行。

(二)生产国际化

二战以后,生产力有了巨大飞跃,国际分工进一步加深,生产国际化有了巨大发展。生产国际化的新发展,不仅表现在各国实行现代化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即多种多样的机器设备、大量的能源、多种矿物与非矿物原料以及合成原料等等,在更大程度上依赖外国供应;各国产品有更大的部分需要在世界市场上销售,商品流通迅速扩大,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而且特别表现在直接生产过程已成为国际化的过程。由于许多现代化工业产品的结构与生产工艺十分复杂,技术性能与质地要求很高,它们的生产不仅要由国内的、许多部门许多企业进行专业化协作,而且要在国际范围内进行专业协作。各国不仅实行部门之间的分工,而且要实行部门内部的分工,即实行按产品、规格型号、生产工艺的专业化分工。这样,各国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相互依赖进一步加强,生产过程也就进一步发展成为统一的世界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

(三)资本国际化

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本的国际化,即一国的私人资本以兼并国外企业,通过在国外新建与扩建或订立技术许可协定等方式,对国外直接进行生产性投资,在国外单独或与当地资本“合股”拥有生产企业,就地雇用工人、组织生产、销售与出口,把原来限于一国之内的生产过程扩大到国际范围。生产资本的输出主要由跨国公司进行,跨国公司成了资本国际化的一种主要形式。资本国际化促进了资本在国际之间的流动,使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合作得到了迅猛发展。

二、国际技术合作的微观动因

随着新技术复杂性的提高和不同学科、技术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一个企业,无论规模多大,技术能力如何多样化,也不可能具备所需的各个领域的技术能力,这将日益成为制约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瓶颈。而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将使企业获得互补性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共享资源,形成技术协同效应和技术组合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散经营风险,实现合作伙伴研发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

(一)推进技术进步,提升企业竞争力

按照美国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的企业竞争理论,企业最关心的是其所在行业的竞争地位和竞争强度,而竞争强度又取决于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这五种竞争力量可以描述为:行业内现有企业间的力量对比、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跨行业潜在的可能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商品的出现所生产的压力、购买者和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等。由于竞争日趋激烈的外部环境。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改变以往直接对抗的竞争方式,而采用技术合作这种间接竞争方式,以实现双赢。

因此,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是通过合作、竞争去争取多种技术。过去企业合作主要体现在市场和价格,而当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企业发展根本之时,只有合作技术创新,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践证明,企业间的动态合作关系比传统的内部战略和金字塔式管理组织具有更为活跃的创新机制和更经济的创新成本,并且—更能照顾到不同国家、地区、社会团体甚至单个消费者的偏好的差异性,更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整合技术资源,弥补战略缺口

近二十年来国际竞争环境的深刻变化对公司的绩效目标造成巨大压力,因而当公司扫描竞争环境和评估它的自身竞争力和资源时,发现在竞争环境客观要求其所取得的战略绩效目标与依靠自身资源的能力所能达到的目标之间存在一个缺口,这个缺口被泰吉(T—T—Tyebjee)和奥兰德(G—E—Osland)等人称为“战略缺口(Strategic Gap)”。根据他们提出的战略缺口假说,战略缺口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企业走一切依靠自身资源和能力的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走技术合作的道路才能使各企业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开展世界范围内技术交流和合作,广泛利用合作伙伴的技术资源以及供应渠道、营销网络等经营资源,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化水平,实现合作方技术资源优势的互补,加强了彼此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弥补这种“战略缺口”。

(三)分散研发风险,共同分担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

由于技术创新具有不确定性、融合性和溢出效应这三种特性,使得企业对新技术的研发充满了风险。一般来说,企业在进行研究开发中的风险主要有三种:

技术风险:研究开发过程中的预期突破没有实现,或出现更多的没有预料到的技术难题。

需求风险:从开始研究到新产品投放市场这段时间内消费者需求发生变化。现代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产品生命周期迅速缩短,形成以快变为特征的市场需求环境。新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和竞争的加剧,也会导致企业自主研究开发的不确定性风险增大。

来自竞争对手的风险:为了获得研发的投资回报,公司需要一定的市场份额,如果竞争对手更快更好或同时推出同类产品,必然侵占或分割预期市场,最终也许使任何一家公司都难以从其研发投资中获得理想回报。

促使企业走向技术合作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减少研究开发活动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创新风险在于企业对新技术特性、创新时间和创新的经济效果的预测变得难以把握,可能得不到预期的成果。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可以缩短创新周期,缩短开发与商业化之间的时间间隔,使每个企业所承担的风险相对减小。更重要的是,通过不同资源和能力企业之间的合作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使内部闲置资源产生外部效应,拓展自己的核心能力,提高合作团体的整体创新能力,有利于解决创新资源和能力的瓶颈,减少创新的整体风险。即使合作的各方具有共同的优势,优势叠加作用也有利于缩短开发时间,提高创新成功率。近来出现了一种由若干企业、研究机构临时组成虚拟公司,整合资源进行开发创新,一旦任务完成,按照一定原则进行利益分配之后该公司便自行解体,这种合作创新方式增加了资源的流动性和优化配置,缩短了开发和创新周期。基于以上关于创新活动风险的讨论,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那些认为创新活动风险很大的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合作。

随着技术的日益复杂化,研究过程的日益复杂和综合,开发的成本越来越高。单个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难以承受所有的创新开支。如果没有合作各方提供或分担研究经费,研究活动将难以开展,这都迫使企业积极寻求技术合作。与此同时,市场和技术的全球化,提出了要在相当大的规模上和多个行业进行全球生产的要求,以实现最大的规模和范围经济,从而能在以单位成本为基础的全球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

(四)克服技术贸易壁垒,拓展市场

由于国际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质和规模经济的存在,对市场份额的追求成为企业的压力和动力,市场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企业参与技术合作不仅仅是出于获得新技术的目的,还有开拓市场的目的。通过合作创新可以使产品获得巨大的国内和国际市场。

此外,由于技术贸易壁垒的广泛存在,有时只有与当地企业进行合作才能够突破技术壁垒,使技术顺利进入某一市场。例如,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本国市场进行严格的保护,其他国家的企业只有与当地企业合作并提供先进技术,才被允许进入市场。由于对新市场缺乏了解,有时即使没有市场准入的限制,要想顺利进入并占领该市场也是十分困难的,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当地伙伴的市场经验和销售渠道进行新产品的推广,将提高市场进入的成功概率,降低市场风险。

研究表明,美国很多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并非为了获得特殊技术,其获得特殊技术的方式是兼并拥有该技术的企业或雇佣拥有该技术的研究人员,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进入市场的能力。例如,美国AT&T与Philips的合作,目的就是利用Philips在欧洲、中东等地区的强大销售网络,使自己的产品打入该市场。

如前所述,合作不仅可以使企业获得他们所缺乏的新产品知识,还有利于进入新产品市场,及时回收投资,获得期望的收益。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下,一些企业为了进入新的市场,将着力与已经拓展了这一市场的公司合作。从这一层面看,国际合作将越来越普遍。

三、国际技术合作动因的理论解释

可以从国际技术转移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资源及能力理论来解释国际技术合作的动因。

(一)国际技术转移理论

1、技术转移差距理论

该理论认为技术之间的梯级差距是国际技术转移的前提条件,并且认为技术如同世界经济一样也存在着二元结构,技术是由掌握先进技术的发达国家,即技术的“中心”,向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即技术的“边缘”进行转移的。技术差距具体体现在世界各国专利持有情况;世界各国对现代高新技术的拥有量及其水平;经营管理技术水平;技术模仿、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根据国家总体技术水平来划分技术梯级差距,可分为三个层次: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技术较先进的新兴工业国家、技术落后的不发达国家。但总体技术水平的梯级顺序并不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的技术梯级顺序。因为现代科技发展迅速、技术发展日益复杂化、技术寿命日趋缩短,无论一个国家的总体科学技术多么先进。都不可能在一切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也不可能拥有一切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也就是说,解释国际技术转移的发生,必须从技术梯级差距的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分析。因此,技术转移可分为正向梯级转移和逆向梯级转移。目前,技术转移多为正向梯级转移,即由技术中心向技术边缘转移,先进地区向落后地区扩散。如果两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需要之间重叠部分越多,发展差距较小,则技术转移就越容易、频繁,反之亦然。从目前世界技术转移的情况来看,发达国家之间技术水平差距较小。他们之间的技术转移就比较频繁。而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较大,技术转移相对比较困难。但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水平及技术创新能力的日益提高,逆向梯级技术转移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2、需求资源(NR)关系理论

需求资源(NR)关系理论是日本著名学者斋藤优提出的,1979年他的《技术转移论》一书中提出了“NR关系假说”,在此基础上,1986年的专著《技术转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将这一假说进一步深化。

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对外经济活动,受该国国民的需要(N:needs)和资源(R:resources)两者关系的制约。斋藤优把这种关系称之为NR关系。NR关系的不相适应正是国际技术转移发生的原因,也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动力。NR关系通过技术转移不断得到调整,同时在调整的过程中又不断的出现新的问题,从而不断的推动技术转移向更高的层次发展。NR关系决定了技术转移的速度与规模。一般来说,NR关系失衡的可能性越大,技术转移的需求就越大。世界各国技术转移的历史经验证明了技术转移的发展过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阶段及其所产生的需要(N)与资源(R)的关系是基本相互协调的。当然,国际间的技术转移不能仅仅考虑需要(N)与资源(R)的关系,还应综合考虑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等各种要素。

(二)交易成本理论

国际技术合作是一种以契约为基础的技术交易,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可知,由于买方和卖方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交易的技术越是复杂,交易合同的复杂性也就越高,交易的成本也就越高,作为企业获取必要知识和技术的市场就越无效率。技术交易与一般的商品交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技术开发投入高,风险大,并且技术知识具有溢出效应,技术扩散在所难免,因此技术交易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市场不能有效惩罚技术机会主义者和恶意篡改者,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投机技术开发而带来的损害,很多企业不得不采用技术的保护机制,使得技术的买方很难涉及卖方商业秘密或拥有所有权的知识;第二,技术的经济效益在其创新成功之前,存在着高度的不确定性;第三,由于技术是一种无形产品,交易双方受到“有限理性”的约束,对技术本身和交易伙伴的技术能力很难做出准确评价,因此技术交易过程中存在着逆向选择行为;第四,技术交易是一种专用知识交易,参与交易的人数有限。

这些特点决定了技术的市场交易,在面临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时,即便是市场交易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也会有比较高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虽然传统的层级组织可以降低交易过程中的信息成本,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但是由于层级组织所固有的“惯性”,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时,缺乏灵活性,日益面临着资源不足和由于企业规模过大而引起的高管理成本问题。而技术合作作为介于市场交易和层级组织之间的一种经济形式,构成了在市场和合作方之间的一个中介机制,打破了合作企业间的壁垒,由于合作伙伴共享资源、共担风险、共同进行收益分配,形成了一种相互监督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企业间技术转移,从而大大的降低了交易成本。因此,技术越是复杂的企业,越有可能选择合作。可见,技术合作是当前技术和市场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进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合理选择。

(三)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指出,企业寻求合作的原因是为了吸收知识和增强创新能力,以创造新的核心竞争力。由于技术存在溢出效应,而专利制度并不能起到绝对的保护作用,因此企业无法独占技术成果,通常会挫伤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导致企业在研究开发上的投资少于社会最优投资。因此,社会应对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补贴并加强专利保护。但是,对研发活动进行补助将干预市场机制的作用,专利制度有时并不十分可行。技术合作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灵活的组织形式来学习吸收新技术,适应技术的变化,促进企业间知识的转移,分担潜在的技术迅速过时的风险,因为合作创新具有以下作用:一是合作可以将研究开发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增加成员的研发支出:二是合作创新消除了重复研究和重复投资,而且知识的分配和共享、企业合作的协同效应将使创新显示出更高的效率;三是通过成员企业共同投资,合作创新可以完成企业单独无法承担的大规模研究项目;四是合作创新可以克服专利制度不完全时,研究开发中常常遇到的“搭便车”现象,从而提高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四)企业资源及能力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要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关键在于企业的核心能力。我们知道企业的核心能力是蕴含在组织内部和人力资源的经验性知识中间的,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学习和积累起来的,具有企业特定性的知识。这种学习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涉及企业中不同生产技能的协调,企业内多种技术流的整合,组织中价值观的传递。一方面企业需要协调、整合内部的各种资源;另一方面企业需要汲取来自外部环境的信息、知识,并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从该理论的观点出发,技术合作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的技术学习、技术管理与技术进步等活动构成的一个合作创新的动态过程。它为合作成员提供了一个技术学习的平台,使彼此有更多的机会接近和学习合作伙伴特有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一般来说技术合作包括三个阶段:

1、资源和能力共享阶段:这个阶段通过合作企业资源和能力的优化组合,常常能够创造出市场中更加稀缺的资源,产生“1+1>2”的优势叠加效果。

2、技术学习阶段:大多数企业进行技术合作的动机,主要就是获得合作伙伴的特有知识,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和组织形式。技术学习是一个多阶段动态的过程,企业在每一阶段学习某种特定的技术,获得的知识将形成企业新的知识积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更多的技术,随着学习过程的延续,企业之间的知识差距将逐渐缩小。

3、新成果产生的阶段:这些创新成果既包括有形资源的创造,也包括企业能力的发展。技术学习和能力创造的效果将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企业维、合作结构维、企业行为维这三个维度。企业维包括企业战略的协同性、与合作项目有关的企业内部技术研发能力和经验、企业内技术研发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整合性以及企业合作创新的经验。合作结构维包括合作契约结构、合作各方资源和能力的互补性、合作各方的职能分配、合作者数量。企业行为维包括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学习动机、参与程度、企业间相互交流的频率及相互信任水平。对于合作创造的新的资源和能力,企业必须进行消化和吸收,并在内部完成整合,将其真正融入到企业核心能力体系之中,才能最终实现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核心能力的提升。

通过对技术合作创新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内部资源是企业取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但是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各国经济结构之间的差异性,使得企业对外部资源的需求及对伙伴资源的依赖性也日益加强。因此,如何整合并获取外部的技术资源,弥补战略缺口,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异质性资源基础上合作产生新的核心能力是企业参与技术合作的一个主要动机。通过技术合作能够实现合作双方或多方资源和能力的最优组合,这不仅适应了技术发展的要求,提高了创新效率,而且由于技术合作的协同效应,不同知识领域的结合常常能够产生全新的技术,实现双赢。目前,技术合作已经逐渐成为企业进行技术学习、创造知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篇2:国际传播的解释学思考的论文

近年来,中国国际形象不断提升,如何提高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成为学界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日前,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战略研究”取得重大进展,首批10个子课题已全部完成,形成了传播效果评估、新媒体国际传播、发达国家传播战略设计、国际涉华舆情研究等系列研究成果。

国际传播主体研究应拓展到传统媒体之外

伴随着科技进步,国际传播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巨大变化。谈及我国国际传播研究现状,该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姜加林认为,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国际传播理论体系,因此,创立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性的国际传播理论,对于研究国际传播,进而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十分必要。

国际传播主体是国际传播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传统意义上,谈及国际传播主体,关注点都在媒体,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媒体传播。随着国际交流与传播的不断深入,对国际传播主体的界定也需要相应作出调整。姜加林提出,对国际传播主体的研究应该拓展到传统媒体之外,如新媒体、智库、公共外交以及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等。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于运全也指出,对外展示国家形象,媒体只是渠道之一,我们需要全方位的知识、文化、人际等方面的交流。所以,传播应是“大传播”的概念,是一个立体的范畴。

怎样让中国的对外传播更有效果,让外界更加了解中国,这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面对文化生产能力很强的西方发达国家时,这一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姜加林认为,构建支撑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知识体系极为关键。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这样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支撑,在国际传播理论研究、人才培养、专业教育等方面都需要更多的投入。于运全认为,媒体建设解决的`是载体问题,而要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其根源仍是知识生产的能力。当前我国正在大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将有利于提升我国整体的知识生产能力。

深化研究面临新问题

姜加林告诉记者,国际传播研究属于软实力建设范畴。实现我国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更具思想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真正实施起来会非常困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国际传播战略研究是涉及国际问题的动态研究。这需要及时把握国际传播环境的变化,扩大国际视野,不仅要追踪变化,更要具有前瞻性。其次,国际传播研究是一项跨学科综合研究,要求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需要对业界和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最后,国际传播研究更倾向于应用性研究,理论与实践必须对接才更具操作性。如何将学术成果转化为清晰的实践,是很大的挑战。

于运全提出,国际传播效果评估是我国国际传播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对中国国际传播的实力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建立起评估标准和评估体系,才是一个完整的战略设计。

“事实上,要对我国国际传播的效果和影响进行监测和评估,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姜加林说,之前我们能直接参考利用的数据太少,跨国、跨部门的调研都要从零做起,而委托国外机构或使用他人调研成果则不能作为战略设计依据。

研究面临的新问题不断出现,国际上中西力量对比的变化也使我国国际传播研究的外部环境愈加复杂。姜加林表示,新问题将使课题的后续研究工作安排面临较大调整。

借新媒体优势 融会中国经验

增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是提升我国国际话语地位的重要手段。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国际话语霸权,研究其传播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该课题专家组成员之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高祖贵指出,尽管国际传播研究在国内刚刚起步,但发展前景很好。他特别强调,在当前国际传播体系中,智库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应提升对智库重要性的认识,拓展智库参与传播的形式,给予智库更大的发展空间。

篇3:国际传播的解释学思考的论文

课程是大学教育的核心, 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依据和基础。大学教育的探索最终要落实到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课程探索上来。因此, 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观念的变革与理念的创新落实在人才培养的具体环节中, 最根本的表现就是需要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而科学的课程体系的建立需要以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为先导, 当前我国开展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工作在课程建设上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念的创新:

一、树立“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理念, 提高专业课程质量与内涵

所谓“学科—专业”一体化, 指的是, 大学应树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并重的建设理念, “将专业建设的系统工程纳入学科建设规划, 并通过政策、制度创新, 形成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机制, 促进学科建设的优势资源有效地为本科专业建设服务, 通过学科建设提升专业水平, 构建品牌专业, 提升专业的社会声誉与竞争力”。[3]目前, 我国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面临着缺乏明确的专业设置的问题, 在教育部的专业目录中没有这个明确的专业, 在各高校的专业设置中, 它们有的挂靠在英语语言专业名下, 有的挂靠在新闻专业名下, 还有个别的在中文专业名下, 这的确对国际传播专业的发展不利。事实上, 国际传播人才是复合型的人才, 需要同时具备扎实的中英文语言能力、全媒体新闻业务能力、跨文化传播能力、多学科综合能力等等, 需要实施跨学科跨专业培养。

(一) 以课程建设为连接点, 促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

要依靠传媒领域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 深挖学科资源, 通过课程, 把“传媒领域内部大综合”以及良好的外语学科优势转化为专业教育资源, 着力培养国际传播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二) 以“大传播、全媒体”的视野, 拓展专业内涵

随着传媒业与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 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也理应改变过去紧盯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的做法, 以“大传播、全媒体”的视野开展人才培养, 适度扩大学生专业知识覆盖领域, 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三) 建立科研带动教学, 教学依托科研的联动机制

要强调以教学为中心, 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花大力气引进重点人才, 带动学科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同时, 紧跟教学与国际传媒业态发展的前沿、找准突破口, 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建立科研与教学融合的本科专业教学模式, 真正树立“一流教学+一流科研=一流专业”的专业建设理念。

二、树立“融合”的课程建设理念, 坚持应用属性,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一) 顺应媒介融合趋势, 拓宽国际传播专业口径, 加强课程内容融合

媒介融合的趋势对国际传播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人才培养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适度拓宽专业口径, 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性。具体地讲, 就是要以“大传播、全媒体”的视野开展人才培养, 一方面夯实学生的外语语言基础, 一方面加强综合学科知识教育, 在此基础之上, 尝试培养传媒领域的通才, 开展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专业教育, 使学生具备运用多媒体融合手段从事跨媒体工作的能力, 具备媒介经营管理能力, 以适应现代国际传媒市场的新需要。

面对媒介融合趋势带来的冲击, 在传统新闻人才培养中出现了诸如课程体系老化、专业课程内容陈旧、课程与实践脱节、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等很多实际的问题。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城市大学新闻系主任罗德·艾伦认为, “新闻教育内容应该遵循80/20规律, 即每当新技术来临时, 大约有80%的知识保持不变, 20%的内容需要更新”。[4]因此, 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人才培养中, 高校应该在保证知识体系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对新闻学科的课程体系从整体上进行“加强新颖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改造”, [5]以融入媒介融合的元素。在媒介融合趋势下, 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架构随着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将被不同程度地突破。因此, 应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的理念, 加强学科内各专业资源共享, 促进学科专业知识的交融, 建立科研带动教学, 教学依托科研的联动机制, 提高课程更新和课程组合的灵活度, 并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多媒体的思维方式的培养。这种形式的课程融合, 一是表现为应对媒介融合趋势的业务课程融合, 二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整合与适度压缩, 其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国际传播工作必备的新闻传播业务基础知识, 留出时间与精力进行其他知识的学习和能力锻炼。

(二) 顺应传媒国际化趋势, 加强中英文语言和新闻业务课程融合

为了顺应国际传播中大多数情况下用英语从事国际传播业务的需要, 亟须对英语与新闻业务类课程进行融合。第一, 语言技能课程, 采用全英文授课, 同时, 在听力、阅读等部分课程中, 尽可能体现国际传播特色, 加强新闻词汇的拓展学习;第二, 国际新闻业务类课程, 必须克服师资短缺的困难, 采用全英文或双语授课;第三, 新闻传播史论、传媒技术类课程, 具备条件的课程, 可以考虑采用双语教学, 但在授课中要避免陷入“五分钟英文开场、五分钟英文总结, 中间用汉语, 搞的学生思维混乱”的局面, 条件不具备的, 可用汉语授课, 以避免双语授课削弱了课程本身内容的传授;第四, 要通过完善语言课堂教学课程体系、建立课外第二课堂、加强国际联合培养、实施个性化差异化教育、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评价体系等教学模式的创新措施。此外还要开设汉语类课程, 探索课程讲授方式改革, 强化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与写作能力, 要逐步改变目前出现的普遍重视英语, 却不够重视汉语, 国语的文字表达能力极差的现象。

三、树立人文理念, 开展通识教育与全人教育, 强化基础素质培养

新闻界除了需要专业教育外, 美国卡内基基金会的Vartan Gregorian说:“为了更好的理解, 我们也需要通才, 受过教育、培养、培训, 并且在人文科学、艺术、科学和社科方面博识。……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我们尽力平衡报道技巧的研究和常识文科教育。”[6]新闻教育“应将服务市场与服务社会、学会认知与学会生存、实用技能与人文精神统一起来”。[7]事实上, 无论是一般的新闻教育还是国际传播专业人才培养都呼唤着人文精神的回归, 需要扎实的人文社科基础作为基石。李良荣教授谈到:“学生的培养必须强调‘三基’:基本理念、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技巧……我认为强调基础和强调强化实践应该如人的两条腿……新闻传播学教育当中目前至少有两个现象让我有恐惧感, 把大学教育当做职业培训, 放弃基础理论教育、放弃人文精神教育、放弃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就是强调专业化的培训, 让学生不定期实习培训。第二类就是现在课程很杂、很散、很空……”[8]

因此, 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要摒弃职业培训模式, 要重视基础阶段的通识教育, 努力建立通识教育体系, 改变从第一年开始就着重强化专业发展的本科教育的模式, 要“从以往那种只注重专业教育而缺乏通识教育的本科培养模式, 转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专业发展’的本科教育模式”, [9]以保证学生知识体系的全面性和基础性, 使学生具备人文学科的优秀底蕴, 在宽广的学科知识基础上开展专业教育, 以适应国际传播的需要。具体到课程设置上, 要尽量减少“概论”和“通史”课, 避免设置“通识教育大杂烩”, 泛滥成灾地弄一大堆泛泛的“概论”式公共课或选修课, 而设立少而精的以人文社会科学为重心的“共同核心课程”。应该强调中学西学并举, 一要设立中国社会与文化类课程, 通过深度阅读经典文本真正地理解中国文明、中国社会的核心内涵;二要开设西方社会与文化类课程, 以开放的文化心态, 了解和研究西方, 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分辨和批评能力;此外, 还要结合国际传播类专业的实际开设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国文明与外国文化以及跨学科领域的通识教育体系课程, 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自主选修。

四、树立创新理念, 注重批判与创新思维和分析研究能力培养

传媒业是智慧密集型的行业, 培养具有人类胸怀和普世价值, 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 具有分析研究能力的国际传播人才是提高中国传媒创新能力的关键, 也是新闻教育最本质的要求。“批判性思维”具有以下特征:“1.能够辨别事物变化的模式、并能运用这个模式回答或解决问题;2.能够识别逻辑推理和思维过程上的错误;3.能够识别、去除不相关的信息;4.能够识别偏见、陈见和价值观对思维的影响;5.认识到一个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法。”[10]批判性思维能力是衡量本科教育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而在中国文化之中, 我们缺乏细密的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的传统, 在人们的思维素质中, 逻辑观念淡薄, 缺乏批判性思维意识。所以, 培养具有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头脑开放的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创新型人才对现代传媒业来说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重视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施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培养批判与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一是要重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新闻记者所必备的调查研究方法的学习, 掌握如何主动从各种途径搜集信息和判断信息可靠性的能力, 掌握采访技巧并从主要采访对象那里获取可靠信息的能力;二要在继承中国传统教学方法“重演绎、重推理”、基础扎实的优点的基础上, 学习美国“重归纳、分析和渗透、综合”、“体会式”的教学法, 以问题探讨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想象和创造能力;[11]特别是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改变课程评价办法, 以有无“创新”为主要标准, 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调查研究的能力, 要改革学位论文考核要求,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 选择撰写理论性文章或者完成优秀新闻作品。新闻教育中应该更多的是思维方法的训练, 其中关键是观察问题的方法。因此, 要树立起创新的理念, 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从根本上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主体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反映在课程上, 就是要通过新闻记者调查研究方法、中西方文化比较、批判与创新思维、媒介批评、中西新闻报道比较等课程的学习和课程学习方法的改变, 来培养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

五、树立开放理念, 实现课程国际化, 加强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

从全球化时代的新闻业发展来看, 如今国际新闻和中国新闻、对内报道和对外报道, 已不再严格区分, 媒体的编辑必须在第一时间知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 海外媒体对中国怎么报道, 并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报道、编辑。同时, 需要新闻人能游刃有余地和国内、国际社会对话、真诚地沟通, 在交流中挖掘对方所能提供的信息, 通过彼此对话提升和创造信息的价值。这就要求国际传播工作者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以及全球化的思维能力和全球化的新闻观, 但这也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欠缺的。因此, 亟需树立开放办学的理念, 实现课程的国际化, 强化国际传播人才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传播的能力培养。

1996年OECD在其课程国际化研究报告中对课程国际化下了一个定义:“国际化的课程是一种为国内外学生设计的课程, 在内容上趋向国际化, 旨在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12]所以, “国际化课程”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 而是一种教育和课程的新理念, 强调的是课程的全球观, 在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来构建具体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如何来实现新闻人才培养课程的国际化, 有以下途径:1.提供诸如国际问题研究、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等多种形式的国际性课程;2.增加课程的国际性内容;3.与境外同类院校的全方位合作办学, 即采用项目管理制度, 鼓励更多的优秀本科生成建制的到国外高水平大学学习深造;建立学分互认制度, 通过“3+1”、“2+2”等多种合作形式, 使学生在国内和国外分阶段接受高等教育;采用学生互换培养方式, 为国内学生接受国外高等教育和中外高等教育交流创造条件;或是通过远程教育方式, 修读国外合作学校提供的国际化课程;4.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推动学术交流、学术合作、共同研究, 通过教师国际交流、海外实习、教学旅游及讲学项目加强学者互访, 聘请外国学者授课等。

在目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缺乏明确专业设置的现状下, 树立“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理念, 利用传媒综合学科的整体优势开展国际传播专业教育, 紧跟传媒业态发展变化趋势加强课程内容的融合与更新, 以一种人文的、创新的、开放的理念, 以人文基础素质、实践应用能力、批判创新思维与分析研究能力、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 精心凝练、设计课程体系, 提高课程质量与内涵, 不失为解决当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课程“很杂、很散、很空”问题的一剂良方。

参考文献

[1]张毓强, 尚京华, 唐艾华.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历史沿革[J].当代传播, 2010 (4) .

[2]黄晓琴.试论全球化语境下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J].新闻世界, 2011 (11) .

[3]唐纪良“.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动因与路径[J].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3) .

[4]刘利群, 张莉莉.国际传媒与教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37.

[5]高钢.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四大基础元素的构建[J].国际新闻界, 2007 (7) .

[6]Wolfgang Donsbach Tom Fiedler.哈佛报告:新闻学院课程的改造[R]//李希光.新闻教育未来之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185.

[7]吴信训, 王建磊“.21世纪新闻媒体.新闻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J].新闻记者, 2007 (1) .

[8]李希光.新闻教育未来之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5.

[9]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 (3) .

[10]王玮.重新认识批判性思维及其在课程中的运用[J].比较教育研究, 2004 (1) .

[11]辛欣, 雷跃捷, 等.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176-177.

篇4:国际传播的解释学思考的论文

【摘要】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渐加深,我国中医院校也开始开设了相应的汉语国际教育课程,重点关注中国中医文化传播与学校教学的有机结合,并希望通过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中医文化在国际范围内的弘扬和发展。本文从当前我国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医文化传播存在的弊端入手,探究了将中医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医文化传播相结合的发展策略,希望能为中医文化的世界性传播和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中医院校 汉语国际教育 文化传播

【基金项目】云南中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重点学科建设资助。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30-02

现阶段,我国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与其他专业的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相比,虽然起步时间较晚,但是具备鲜明的个性特征,实际生存发展空间相对较为广泛,对中医文化的国际性传播与学科本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从中医院校汉语国际教育的实际发展看,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问题,对中医文化的国际传播产生了相应的负面影响。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和中医教育机构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加以改革,为中医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创造条件。

一、中医院校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瓶颈

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在设立之初就得到了高度重视,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对其进一步发展造成了相应的限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教育无法顺利凸显自身特色

对我国现代社会的中医汉语国际教育来说,自身特色凸显障碍已经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我国绝大多数中医院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并不注重对自身教育特色的挖掘,与其他专业的汉语国际教育存在的差异较小,对其深化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1]。

(二)师资水平偏低

现阶段,我国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与其他专业的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相比,虽然起步时间较晚,但是具备鲜明的个性特征,实际生存发展空间相对较为广泛,对中医文化的国际性传播与学科本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从中医院校汉语国际教育的实际发展看,其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问题,对中医文化的国际传播产生了相应的负面影响。

(三)教育学制过于单一片面

一般情况下,中医院校在开展汉语国际教育时,不仅没有设定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也没有探索出相对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在学制设定时更是严重忽略了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学制单一片面,无法满足众多留学生具有差异性的学习需求。

(四)课堂教学实践没有兼顾留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

由于中医院校汉语国际专业留学生的生源构成相对复杂,学生知识结构、自身汉语水平受其生活经验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为教学实践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很难同时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教学目标的实现产生一定影响[2]。

(五)汉语国际教育学习周期较短

在常规模式下,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周期通常是一年,所以课程安排上相对紧凑,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医和汉语基础性较差的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难度[3]。同时,在较短的学习周期内,汉语国际教育对中医传统文化的教学有所忽略,以至于留学生在进行汉语或中医专业知识学习时缺乏一定的文化基础,最终导致留学生对中医文化的学习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失去了原有的教育意义。

二、目前我国中医文化传播困境

(一)假中医现象频发和真中医失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大众对养生保健事业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强,一些假中医以宣传中医文化以及养生保健的名义到处欺骗无知的消费者,对中医社会和国际形象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中医领域的权威人士却在关键时刻产生了集体失语现象,不愿意参与到中医文化的正面传播推广事业中,对中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产生着一定的制约[4]。

(二)传播策略弱化

现阶段,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对重要矛盾:即过分强调中医文化传播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对中医文化产博策略的探索。中医文化传播的策略、手段和运行机制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限制了中医文化传播的进一步发展。

(三)政府中医扶持政策扶持不足

在国家中医扶持政策上,虽然已经表现出了对中医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高度重视,但是扶助力度以及资金投入方面还有所缺失,直接导致中医文化传播的后备力量不足,无法得到主流媒体传播形式的认可和青睐[5]。

(四)中医文化的神秘化和大众化同时发展,制约了中医文化的传播

中医文化自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再加上宣传上的障碍,直接导致我国社会大众对中医文化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一方面,大多数社会成员对中医文化具备较为基本的认识,非常愿意接受相应的中医保健治疗。但是另一方面,在中医文化的深层次研究上,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医文化过于神秘,带有明显的神话性质,不具备科学性,不能够作为治病保健的主要手段。

(五)国内中医文化冷发展现象

现阶段,我国中医文化已经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社会群众的喜爱。但是中医文化在国内的进一步发展却产生了一定的困境,国内中医使用群体相对固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医文化的传播基础,也对其公众认同的合法性建设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三、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医文化传播相结合发展策略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医汉语国际教育课程教学结构

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一般周期性较短,更加侧重对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强调对学生语言基础能力的训练。为此,中医院校必须合理调整中医专业和汉语专业的课程配比,最大限度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endprint

从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可以看出,不同层次和阶段的留学生对中医文化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期望值有着明显的差异[6]。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往往更加关注汉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在初级阶段以学生而对于中高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在课程设置中则应该以中医文化教学为主,将汉语专业教学穿插于中医文化教学之中,在保证中医专业教育的同时,适当开展传统文化概论、医古文等方面的文化教育课程,促进中医文化传播事业的发展。

(二)科学调整中医汉语国际专业的教育计划

我国政府在汉语国际教育方面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指出应该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与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并且可以胜任多种学习发展任务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人才。由此可见,汉语国际教育应该将学生第二语言技能的提升以及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教学重点。鉴于此,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应该重点突出中医文化教学的个性特征,在保证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中医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能力,为学生对中医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打下基础[7]。所以在教学计划的设置中,中医院校应该增加中医文化教育以及学生跨文化交际教育的课程设置比例,重点关注汉语专业与中医文化专业在教学中的交叉点,提升教学计划设置的科学合理性。此外,在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研究中,也应该注意表现汉语专业和中医专业知识的相互渗透,在充分调动教育资源的同时,为中医文化传播培养具备较高素质的知识复合型人才,促进中医文化传播的进一步发展。

(三)在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中开展双语和多语教学

在中医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中开展双语和多语教学,促进中医文化教育与文化传播的进一步发展,是中医领域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在中医文化传播的实践发展过程中,应该紧紧跟随国际文化发展的时代潮流,积极推进双语和多语教学的进程,真正实现在学校教育中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8]。首先,中医院校双语或多语教学的教师,必须在逐渐学习和发展中具备双语或多语教学的高素质执教能力,具备一定的海外教学经验,中医专业的知识储备也因该相对较高,为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和中医文化传播事业的发挥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中医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应该自觉加强对多种语言文化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多种交际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为中医文化传播事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储备。

四、结语

中医院校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医文化的传播是一项值得重点研究的内容,本文结合当前我国中医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瓶颈以及中医文化传播的困境,对中医院校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以及中医文化传播策略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希望能够对我国中医文化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参考文献:

[1]周延松.中医孔子学院的语言文化传播及其模式构建[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11):1241-1242,1260.

[2]王艳娣,邹锐.中医药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J].语文学刊,2013(10):79-80.

[3]孙迪,郭力铭.浅谈中医汉语的教学需求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20):157-157,158.

[4]张洪雷,张宗明.中医孔子学院视角下的中医药文化传播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3):178-180.

[5]邰东梅.探索中医专业留学生汉语教学的新模式[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6):509-509.

[6]行玉华.对外汉语之中医汉语词汇教学方法略论[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2(2):109-110.

[7]周延松,姚力峰,金瑛等.中医院校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结构刍议[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1):1439-1441.

篇5:国际传播的解释学思考的论文

设计课是传播类广告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课程。通过对《第十二届时报广告金犊奖获奖作品集》和《20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广告协会学院奖纪念册》中“艺术设计类”广告专业学生和“传播类”广告学专业学生获奖作品数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传播类广告学专业学生获奖作品数明显低于艺术类广告专业的学生获奖作品数,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虽然目前国内广告专业主要设立在新闻传播类、艺术类和经济类三种模式下,但教育部学科分类中,广告学专业隶属新闻传播类,乃广告教育之主力。其主力在大赛中不占优势,要么说明比赛规则不适应新闻传播类广告学专业学生,要么针对新闻传播类广告学专业学生的设计教育尚存在一些不足。笔者以为两者皆有而后者尤甚。

那么新闻传播类广告学专业学生的设计教育存在哪些不足和怎样进行设计教育呢?

一、观念上的两个偏差

1・学广告必须有美术基础此种观点缘自中国广告恢复期广告特有的表现形态(美工手工设计和绘制广告)。

中国广告从1979年恢复以来,经历了恢复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恢复期时的广告表现基本由美术专业人员来完成,因为没有计算机、喷绘仪等辅助,广告设计与绘制必须依靠具有美术功底的专业人员进行。这样,在人们的观念里广告和美术接下不解之缘,认为,广告必须有美术基础,至今,报考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家长

经常问的最多的问题仍然是‘‘孩子没有美术基础,能不能报广告”的问题。而己经在校的广告学专业低年级的学生也因此感到自信心不强。另外,一直以来,人们对广告概念认识模糊,大多只停留在报纸广告、海报招贴、路牌广告等感性的认识上,人们的这种认识只是停留在广告传播研究中的广告表现问题方面,说明对广告学所研究的内容有些不是十分清楚。其实广告学所研究的内容也十分丰富,有广告的自系统研究,即以广告及其运动规律为研究重心,并由此生发出系列分支学科,如广告调查、广告文案、广告创意设计等。有广告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宏观关照研究,即广告基础研究、广告营销研究、广告传播研究、广告与营销、广告与营销传播整合研究、广告与社会研究等五个方面共同构成广告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和核心内容〔A广告表现虽然是靠艺术手段(电视、绘画摄影、音乐表演、语言文学等)完成的,但广告表现只是广告学研究中广告自系统研究的一个方面,其目的又是促进商品销售。因此,对传播类广告学专业学生来讲,美术基础与能力只是学生的广告素养之一,不应该把美术基础作为学广告的必要条件。

2.美术基础等同于设计基础

美术基础一般是指学生素描、色彩、速写等造型能力基础,主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在二维平面空间中塑造三维立体形象的能力。他是目前我国艺术类院校学生必修的关于技法的基础课之一,通过系统训练,要求学生能够从物体的形态、结构、性格、神态、表情、色彩等方面切入画面,准确地塑造客观物象的具象形态,使学生掌握娴熟的绘画技法。其目的是为毫无美术基础的文科类学生花大量的时间进行美术基础训练效果不会太好,对于提高广告学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水平的作用也不会太大。大部分的文科类学生入学前没有接受过美术基础训练,入学之后仅靠几节素描写生、色彩写生课其意义也是不会太大的,何况会用掉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呢?广告学专业的学生不主要学设计,设计能力的提高不一定非依赖于造型能力训练。而应该强调设计基础的训练。《现代广告设计》中提到‘‘广告设计的艺术基础,即构图、插图、色彩、创意构思,是每一种广告作品所必不可少的艺术元素”2〕这里的艺术基础实际指的是设计基础。那么“所谓设计基础至少应含括下列四部分:

(1)从事设计相关之技能――即基础的素养。

(2)运用基本造形要素执行变化创构的能力――即基础的构成。

(3)对设计领域的认识即基础的认识。

(4)从事设计可资运用之原理、形式――即基础的原理”。

对于广告学专业学生来讲,其基础素养指“具有传播学、市场学、广告学等理论背景下的策略、构想和创意的能力”,基础的构成和基础的原理是为了训练学生设计的基本美感法则以及创造富有意义的符号的能力,基础的认识则是对设计观念的培养。设计基础与美术基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设计基础教育的重点在‘‘脑”不完全在‘‘手”。因此,设计教育模式应该从传播类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不能简单照搬艺术类院校的设计训练模式。

二、设计教育在传播类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传播类广告学专业究竟如何进行设计教育关系到学生如何学和学什么。

1.广告设计在广告传播流程中的位置

广告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传播信息,信息传播的有效性是关键。广告设计在广告传播流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广告设计是编码的一种手段,广告设计就是把信息进行编码的过程之一,是要依照广告的战略目标、确立广告主题,编制能够体现广告主题的可视的有意义的让受众容易接受和理解的符号。编码的过程是广告设计的过程,设计包括电视广告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网络广告设计等等,每一个设计都是把语言、文字、图像等符号的科学的、艺术的和审美的富有特定内涵意义的综合编排和运用。实现有效编码首先应具有策略、构想和创意的能力,其次应有视觉符号的转化能力(掌握计算机软件应用和摄影摄像等设备的使用),再次应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素养。

广告设计在广告传播流程的位置决定了广告设计作品不是独立的艺术作品,而是传播过程中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目的是为了传播的需要。

2.广告设计教育分设计基础和设计专业两个阶段设计基础教育包括三方面的训练:感觉感知的训练、设计思维的训练、表现技能的训练,即我们常说的眼、脑、手的训练。感觉感知训练侧重训练学生对形体的敏锐感觉,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设计思维训练侧重于训练学生对符号的选择、组合、创造与革新,提高他们的形象创造思维能力;表现技能训练侧重训练学生用手把脑子所构思的形体表现出来。设计专业教育则训练学生用他们的设计基础能力结合广告理论设计出具体的广告作品来。艺术类院校广告专业,因为遵循艺术学院的教学模式,教师主要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设计理念和技巧,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大量的时间用于技法传授、技巧训练。而传播类广告学专业学生因为以文科为背景,理论较重视,设计却是弱项,按照广告学专业学习要求又不能放弃对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完全照搬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因此,基于上述认识,既不能用纯艺术的标准来要求和指导广告,也不能用纯艺术教育代替广告设计教育。

三、构筑传播类广告学专业设计教育的新模式

依照上述定位确立广告学专业设计教育的模式。新模式的建立就是要确立课程设置间的内在关联性,在广告学教育中,传播类广告学设计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完成有效编码目的的能力,编码能力主要体现在能综合各类符号的能力方面,不管运用什么媒介,广告作品是文字、图案及声音等多种符号的综合,广告人的工作就是制造符号,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和自己的经验,选择受众易接受的视、听觉符号。广告能否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兴趣和好感,取决于编码者的水平和能力,来自审美品位和鉴赏力。编码能力表现在创造力、想象力和基础素养等方面,这和传播类广告学专业的设计教育定位是一致的,因此,课程设置应该围绕培养上述能力的需要而设置,重点强调基础素养、创造性思维和图形符号转换、审美品位和鉴赏等三方面能力的关联与依存性学生的设计教育是在人文与广告传播理论知识背景下的编码能力培养。基础素养与创造性思维和图形符号转换能力的训练培养可以让学生创造有内涵的广告作品;创造性思维和图形符号转换与审美品位和鉴赏能力的训练培养可以让学生创造有艺术美感的广告作品;基础素养与审美品位和鉴赏能力的训练培养可以提高学生对广告作品的审美鉴赏。编码能力来自三方面的综合,这样可体现课程设置间的内在关联性,而避免简单的加法思维。

笔者认为,在具体课程的设置中,围绕培养学生编码能力这一目的而设置相关课程。一方面可以放弃以造型能力训练为主的美术基础课,代之以计算机图形软件学习课,因为在科技飞速发达的今天,计算机图形软件在设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己解放了设计者的双手,只要你敢想,计算机就可以实现,计算机所达到的特效逼真程度己经不能在花费了数十小时描绘的石膏头像的能力和现代广告设计上找到必然的联系。另一方面强化以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主的设计基础课。比如平面与色彩构成理论的学习与实践训练,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应用视觉语言进行有目的的视觉创造,是广告设计教育的必修课。平面构成研究造型要素及构成规律,它通过对视觉要素的理性分析和严格的形式构成训练,培养对形态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为设计创造基础条件。色彩构成探讨利用色彩要素进行色彩设计,了解色彩设计的印象、情感、象征、隐喻等生理与心理感受的活动,从而培养学生把正确的色彩应用在正确的广告中的能力。第三方面通过各类艺术欣赏课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感觉。目前尚没有一本专门针对文科类学生使用的广告设计教材,所以编写以文科学生为背景的广告设计教材,极为必要。

篇6:国际传播的解释学思考的论文

开放的中国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政治p经济p文化甚至军事舞台上的重要角色。经济的飞速发展o综合国力的增强o奠定了中国国际新闻传媒从边缘地带走向国际新闻传播中心的基础。

本文通过对国际新闻与传播理论的回顾o分析了已经颇具规模的中国对外传媒在全球化下所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严峻的挑战o提出了中国有效参与全球新闻与传播竞争、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s国际新闻传播p中国对外传媒p全球化p传播策略

ABSTRACT

China toda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igure o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even military stages. The increase of the nation’s overall strength and the fast growth of its economy have already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China’s media to march toward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from the periphery.

This article analyses both the historic opportunities and harsh challenges that China’s international media are facing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Specific strategies for China’s media to compete effectively in the world information market have been suggested.

Keywords:worl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hina’s international media, globalization, communication strategy

壹、绪言

汉朝时o西南边陲有一个名叫夜郎的小国o国王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国家o也不知道外面世界的情况。他问汉朝的使臣s“汉朝和我的国家相比o哪个大t” 即使在当时交通极不发达、资讯手段异常落後的时代o仍然被人笑为井底之蛙、妄自尊大。

人类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o信息社会的曙光已经普照寰宇o麦克卢汉所描绘的“地球村” 已初具雏形。今天o世界上某一地点发生的事件o顷刻之间便会传遍整个“村落” o最显着的一个例子便是s海湾战争爆发後不到一分钟o新闻消息已传播至世界各个角落。现在o我们恐怕再难以找到“不知有汉o无论魏、晋” 的世外桃源了。人际传播有句名言s人与人之间不能不传播。而在全球一村的当今世界o我们完全可以将其套用到国际传播层面s国家之间不能不传播u

传播既是权力的工具o又是经济力量o还是教育手段;既可为自由所用o也可成为奴役之法;既可以使受众张扬个性o也可以使受众循规蹈矩 (MacBrideo1980),因此o历来倍受政治家、新闻工作者、社会科学家等的重视。而传播媒介在国际传播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与承担的重大责任亦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o国际传播逐渐发展为传播学界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o其研究成果已蔚为大观o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理论与观点获得了广泛认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o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o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趋紧密o中国的传媒机构在“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国际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o无论是在国际新闻传播理念、传播策略制订、还是在对外传播理论研讨方面都还存在诸多问题o至今仍未形成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声望相称的传播局面。

笔者相信s追溯国际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历程o归纳和总结该领域的基本观点和理论o研讨中国对外传播的不足及对策o对于走向世界的中国传媒清醒地认识不断变化的国际传播格局o切实有效地制订传播策略,在全球化下的国际新闻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o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贰、相关文献

上一篇:好梦节作文450字下一篇:我劝爸爸戒烟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