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新闻传播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科技和互联网技术不断提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在网络信息时代,新闻传播途径也由互联网以及网络信息的技术取代当初的报纸或者电视新闻的单一传播模式。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报纸新闻记者需要改变传统工作方式和思维。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乡村新闻传播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乡村新闻传播管理论文 篇1:

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及环境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收稿日期:2011-08-19

作者简介:林涵(1943—),女,上海市人,教授,研究方向:环境科学。

童兵(1942—),男,浙江绍兴市人,特聘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新闻传播理论。

摘要: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表现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其保护为新闻传播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成功的新闻传播保障着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其一,必须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并重的理念与方针;其二,全民环境意识的强化和社会生态文明风尚的建构。环境新闻工作者肩负重大的社会使命,应有更好的科学意识和知识准备;应有良好的守法意识和法律修养;应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把握全局的能力。

关键词:新闻传播;生态环境;环境新闻工作者;社会责任

文献标识码:A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奉行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新闻传媒对大众普遍关注的涉及环境状况、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环境信息的公开传播,是环境新闻工作者重要的社会责任。

一、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

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新闻传播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优化,而在另一些特定的条件下,新闻传播也可以导致生态环境的衰败和破坏。这是从新闻传播活动社会功能的角度说的。如果从新闻传播对于生态环境,或者从生态环境对于新闻传播互动的角度讨论,那么这二者又有一种互为依存、互为影响的关系。简言之,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为新闻传播提供雄厚的物质条件,成功的新闻传播能够保障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先来讨论: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新闻传播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西方新闻界有一种“经验之谈”:最大的坏事是最好的新闻。无论从突发事件同民众的相关性——同民众利害关系重大的新闻事件被公开报道之后,其新闻价值也大;还是从民众的求异心理需求——民众对不同寻常的事件往往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的角度来考察,这种经验之谈都不乏其理由。因此,在中国,在我们四周,如果发生了严重的环境事件,发生了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危害的事件,新闻界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应该力求在第一时间,并且力求从事件现场向民众推出这些严重事件的第一手报道。一般说,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环境新闻记者对于所在地的环境事件或环境问题力求首发报道,是环境新闻记者的使命。

但是,第一,在民众日常的生产劳作和社会生活中,一般不会发生太多涉及环境问题的事件,尤其是严重的环境事件。正常情况下,生态环境的运行和变迁,总是在常态下进行的。第二,记者的目光,不能总是盯着可能发生的严重突发事件。记者的注意力,主要应该关注常态下生态环境的存在、运作和变迁。因此,良好的、健康的生态环境总是环境新闻记者常处的工作环境和获取新闻信息的来源。事实也证明,日常生态环境完全可以为新闻记者提供充分的新闻信息资源。

新闻是变动信息的及时传播,没有变动就没有新闻。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有序和有效的管理之下,总在发生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环境新闻记者依靠日常构建的信息获取渠道,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和相当的空间里,以不太高的成本获得生态环境生存状态、测试数据、变动发展的信息,及时报告给社会和公众。他们的作品在社会和民众中传播之后,社会和民众对这些新闻报道的反响,对新闻传媒的评价,对记者及其作品的满意度等大量的反馈信息,也可以通过以往建立的渠道及时流传回记者与传媒。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正是这些源源不断的反馈信息,不仅使环境新闻传媒及时了解已有传播的效果,而且能够据此设计和改进后续报道的内容,准确地把握改进的力度。

环境学家将环境问题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类。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造成,如地震、洪水、干旱、滑坡等灾害。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所引起。它又可细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两种。环境污染由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和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生态环境破坏指生态环境由于人为的直接作用遭致破坏,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导致森林植被破坏、草原沙化等生态环境破坏。所有这些情况与现象,都为环境新闻传播提供了内容广泛的信息资源。

接着要讨论的是,成功的新闻传播保障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

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新闻传播对社会经济基础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无数生态事件和生态环境由于媒介进入而发生转变的事实,对此已经作出了完全肯定的回答。当然,传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新闻传播的方向一定要正确,信息发布的数量要适宜。换言之,只有方向正确、数量精当的新闻传播,才能保障和支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月

第11卷第6期林涵,等: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及环境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人类曾经吃够了由于信息传播方向错误或信息流量失当所造成的生态环境衰败的苦头。“大跃进”中,为达到不切实际的冒进指标,新闻传媒鼓动城乡乱砍滥伐,大建“土高炉”,为“1 070万吨钢铁”而不惜破坏生态环境。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不少地区为了GDP“两位数递增”和领导干部的“政绩工程”,破坏城市绿地大力开发房地产,乡村过度放牧致使土壤荒漠化,沿海不少地方盲目引进污染产业,使河流、大气、土壤等被严重破坏。出现这样令人痛心的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同当地及全国的新闻传媒片面鼓吹、错误引导不无关系。相反,新闻传媒的环境传播如果方向正确,信息数量到位,则不仅可以动员人民群众起来反对和防止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政策、决策、行为,而且能够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地保护环境,保护家园,使污染得到扼制,使生态环境得到良性发展。

新闻传媒保障生态环境良性发展有许多手段和方法。首先是设置议程,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舆论氛围,吸引政府和民众关注可能危及生态环境的某些政策、决策、举措,提高警觉和加强防范。而对于有利于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的政策、决策、举措,传媒则通过议程设置加以提倡、推介、支持。通过这种扶正祛邪的新闻宣传,使一个国家、地区、社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有目标、有规划、有举措,破坏生态环境的人与事则能及时受到揭露和抨击。

其次,新闻传媒可以针对某个有代表性的环境问题或环境事件,作为典型加以剖析和评论,力求在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下,在民众积极参与下,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认真解决。通过这样的典型解剖,张扬正气,压制邪气,造成一种人人保护生态环境的好风气。同时通过这类老大难问题的破解,增强生态保护的信心,提升媒介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新闻传媒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应该充当耳目和喉舌、先锋和勇士。

再次,新闻传媒可以有计划、有重点地推介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本国一些省市和部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决策、经验和教训,为本国本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破解环境事件和环境问题,提供目标、样板和做法,推动环保部门的管理工作。

此外,新闻传媒对于广大民众和政府工作人员有着教化和劝服的作用,可以在他们中间传播生态环境保护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经验,通过批评分析有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落后观念和不良习惯,使他们提高认识,克服陋习,积极投身环保事业。新闻传媒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推广绿色产业、绿色工程、绿色产品等方面还可以发挥商业营销的作用。

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既存在着机理上的必然性与可操作性,又各自受到特定条件的限制。我们的目的是寻求和发挥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规律与机制,防范与克服由于不尊重规律和机制所带来的危害与影响。

二、实现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条件

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良性互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长期实践经验表明,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并重的理念和方针,是最重要的前提。

如何摆正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使两者和谐平衡齐头并进,中国是在得到教训之后才开始有正确认识的。我们前面提到,1958年全国开展全民大炼钢铁运动的时候,从主要领导人到一般干部的头脑里,基本上没有环境保护的观念。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这种经济发展依然是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的,城乡不少地区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兼顾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社会及环境的全面提升,必须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方针,被突出地提到党和政府以及亿万人民群众面前。

强调经济快速发展,不能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国内生产总值是目前全球通用的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具有综合性强和简便易行的优点。但是,这一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不能全面反映实际的社会福利水平,更不能代替生态环境变化等一系列相关指标。因此,我们“要以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看待国内生产总值,防止任何片面性和绝对化。要把加强经济发展,建立在优化建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①。

但是,在改革开放30余年中,尤其是最初一段时间,不少地区和部门片面追求GDP指标的增长。有的强调“穷则思变”,认为有了GDP就有了一切。有的认为先把GDP搞上去,以后再抓社会建设和文化发展。有的追求高指标大发展,认为GDP是硬指标,其他则是软指标。他们见项目就上,有投资就引进,不顾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不惜浪费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在这种片面的经济发展观指导下,几十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快速发展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沙尘暴、污浊的空气、年年爆发的蓝藻、暴雪洪涝灾害等极端天气频频发生,近几年越来越严重的地质灾害,使中国面临着一些世界上最严峻的环境挑战。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里,中国占了一半,同时有300余个城市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据报道,中国每年死于呼吸道感染的人多达40万,这其中,空气污染是致病的直接原因。在被检测的500个城市中,超过一半出现酸雨。197条河流中只有不到一半可以用作饮用、游泳或养殖。七大水系中的五个被归为重度污染。从这一系列数据可以看出,以牺牲环境而实现的经济高速发展,是不可取的。现在我们执政的理念和政府行政的目标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的全面进步;在GDP上去的同时,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这种新的理念和目标下开展新闻传播,就有了明确的方针和全面衡量新闻传播成效的评价标准。

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实现良性互动,全民环境意识的强化和社会生态文明风尚的建构是又一个重要条件。

环境意识是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保护这个生态环境的认知程度,以及为保护环境不断调整经济社会行为、协调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自觉性。如果把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视作人类的绿色家园,那么认知和爱护这个家园,以及为保护这个家园不受损害而积极努力的自觉性,就是一个人的环境意识。新闻传媒对于培育民众的环境意识,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通过细水长流的环境新闻传播,不断地连续地告诉民众所处的生态环境的状况及其变动,使他们逐渐养成关心自己家园的习惯,把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自觉地同生态环境的质量联系在一起。

第二,通过对有代表性的环境问题的剖析,使民众及时知晓自己周边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及原因,激发他们参与变革的热情,自觉地投身保护绿色家园的活动。

第三,通过对相关生态环境管理文件的学习和解读,使民众正确掌握环境传播政策和方针,主动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和工作。

第四,通过介绍世界发达国家成功保护生态环境的经验和方法,使民众不断提升建设和管理好绿色家园的水平。

第五,通过对破坏生态环境事件及行为主体的监督与批评,提倡保护绿色家园的正气,抨击破坏生态环境的邪气。

第六,通过动员和组织民众参加绿化家园、治理环境污染的各项活动,支持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培育民众的环境意识,培养环保骨干,张扬环保舆论,落实环保规划。

民众有了自觉的环境意识,就可以能动地推进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环境意识是这种互动作用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深藏于亿万民众内心之中。

良好的生态文明风尚,也是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良性互动的一个条件。生态文明首先是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完全同自然环境融成一体,才会像珍爱自己生命那样珍爱自然环境。其次,生态文明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即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自己的使命,厉行节约,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第三,生态文明也是一种社会发展模式,它注重可持续经济发展,追求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致力于提升民众的环境意识。上述三个方面结合起来构成了生态文明风尚。一个社会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风尚,有助于形成关注传媒、参与传媒、使用传媒的新闻文化氛围。所以,一个社会能够高扬生态文明风尚,民众普遍具有自觉的环境意识,是新闻传播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

三、环境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我们对环境新闻的界定是:通过新闻媒介对公众关注的涉及环境状况、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环境信息的公开传播。在中国,经过20多年沿革与发展,环境新闻显示出若干变化的趋势,主要有:

第一,环境新闻所展示的报道面,由狭隘的小环境走向大环境,由单纯的环境传播走向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环境新闻的内容,从原来的环境卫生、废水废气废渣的三废治理,逐渐扩大到整个环境生态系统,由原来的工业污染治理发展到环境政策、环境与经济、环境与法治、环境与科技、环境与社会及至今天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环境新闻的报道风格,由以揭露与曝光污染事件、污染现象的报道为主,发展到既有对污染的揭露,又有对优美环境的赞扬。大量的环境新闻既充分揭示了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加快污染治理、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的迫切要求。

第三,环境新闻的报道方式,由单个或少数媒体发展到多媒体,由新闻传媒单兵作战发展到新闻舆论监督同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的有机结合。环境新闻通过多媒体协同作战,不仅监督有关部门加快治理进程,更有力地促进加大环境执法的力度,实现我国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这种新闻传媒新变化的态势下,环境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也就更为重大,更为艰巨。

环境新闻工作者首先是新闻专业工作者,所以他们首先要承担一般新闻工作者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几十年来环境新闻的发展表明,环境新闻工作者除了承担一般新闻工作者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还应承担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社会责任。这首先是由环境传播所担负的神圣使命和环境新闻的特点决定的,其次也是由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决定的。此外还是由环境新闻工作者所承担的要尽快提升民众的环境意识这个任务决定的。因此,他们必须具备专门的素质与修养:

第一,环境新闻工作者应有更好的科学意识和知识准备。环境新闻涉及包括环境科学在内的各方面知识,环境新闻工作者应该是知识型、学者型的新闻专业工作者,在科学知识方面应有全面的涉猎和准备。对环境问题的分析和对环境事件的解读,这些知识尤为重要,如稍有不当,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引发新闻官司,给当事人和新闻传媒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第二,环境新闻工作者应有良好的守法意识和法律修养。环境新闻常常涉及环境问题、环境事件的披露与分析,而后者又常常同主管部门的渎职行为有直接关系,对这些问题与事件的调查报道可能会引发媒体同主管部门、企业或个人的利益冲突。环境新闻工作者担负着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任务。因此,他们应该懂得法,掌握法,用法律作武器,具备强烈的依法办事的意识,具有比较全面的法律修养。此外,环境记者同相关当事人相处的时候,更应谨慎小心,严格律己,决不能被对方收买,守不住法律底线。

第三,环境新闻工作者应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把握全局的能力。有学者认为,环境新闻可以说是一种危机新闻。因此,做好环境新闻,必须具备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除了来自记者关心生态环境健康、心系天下百姓的社会责任感外,还来自记者敏锐的发现环境问题的能力,善于透过蛛丝马迹,发现矛盾和疑点,预测环境问题对公众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威胁,预测环境问题背后复杂的利益冲突。

很多环境问题可能会陷入选择的两难困境。特别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两难处境更加尖锐。比如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破坏、发展矿业与矿山污染、地方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恶化。在环境问题带来的两难选择中,受众所希望得到的,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信息,而且更希望获得清晰深入的分析和积极合理的解决方案。因此,环境新闻要求记者有很强的把握全局的眼光和能力。

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奈特环境新闻学中心主任詹姆斯•戴特金一次在中国记协演讲时,提供了一个国际调查机构的统计资料,在接受调查的2万多名媒体受众中,92%的人表示对环境题材的新闻感兴趣,这个比例仅次于对犯罪题材和地方新闻的兴趣。调查还显示,受众对环境新闻的关注度呈增长趋势。据每年开展的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统计,中国受众对环境新闻同样表示出深厚的兴趣。因此,环境新闻工作者一定要不断地增强社会责任感,克服各种困难,为亿万受众提供不断改进的、高质量的环境新闻,为保护中华民族的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注释:

① 参见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Interaction Between News & Communication and Eth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nd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Environment News Reporters

LIN Han1, TONG Bing2

(1.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China;2.School of Journalism,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Key words:news & communication;ecological environment;environment news reporter;social responsibility

(责任编辑刘传红)

作者:林涵 童兵

乡村新闻传播管理论文 篇2:

新时代报纸新闻记者的优化转型思路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科技和互联网技术不断提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在网络信息时代,新闻传播途径也由互联网以及网络信息的技术取代当初的报纸或者电视新闻的单一传播模式。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报纸新闻记者需要改变传统工作方式和思维。我们针对报纸新闻记者如何在新时代进行转型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报纸新闻记者;优化转型

传统的报纸新闻记者是新闻现场资料的搜集者和整理者。在新时代背景下,记者不仅是新闻第一现场的材料收集者,也是信息的分类整理人员,还是信息的报道解说人员。一名报纸新闻记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才能转型为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记者,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更新思想观念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而记者在其中扮演着新的角色。为了创造新的交流渠道,要寻找新的方式来传播新闻和信息,也要知道人们对新闻的基本需求。面对新媒体环境,新闻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优秀敏锐的记者将成为新闻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正如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所言,党报、党刊、党台、党网等主流媒体必须紧跟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推動媒体融合发展,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代的媒体行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性引领。

优秀的新闻作品是建立在有效性和时效性的基础上的。有效性就是让新闻能够服务于广大群众,时效性考验的,是新闻记者对新闻的敏锐性的体现。新闻的有效性,来自于人们对新闻的认可和关心。这就要求传统报纸新闻记者更新思想意识,走入广大人民群众中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关注点。报纸新闻记者尤其是资历较深的老记者,一定要重视思想意识转变,接纳新时代新思想、新途径以及新发展要求。因此,报纸新闻记者要转换思想,改变传统思路,提高对新闻的敏感度,把握新闻的时效性。

在采访报道中,新闻记者应该首先了解当前发生的新事件,转变传统新闻观念,客观理性地看待当前发生的现象,做好相关资料的学习,可以查阅以往相关的新闻,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及讯息。新闻记者要在报道后关注新闻的反馈情况,确保新闻能够切近社会背景和人民需求,让公众们知道具体情况,同时通过科普知识客观认识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使事情向更好的结局发展,发挥推动作用,为大众表达心声,为人民立场发声。

转变新闻传播方式

在新媒体大环境下,新闻涉及的内容广,领域多,展现形式也多种多样。通过多重APP或者线下渠道共同传播,让人民更快了解新闻的内容。在信息高速传播的背景下,社会各阶层人士对信息的依赖性日益增强。这也导致了新闻传播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各新闻单位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作为传统报纸新闻记者,要敢于与时代接轨,将工作形式和新闻方式进行创新。工作形式可以由原来的电脑办公、纸质办公,转变为录像办公、现场办公,通过短视频以及直播,将最新的信息呈现在公众面前。以前的传统报纸新闻是单向传播,只将新闻呈现在读者面前,却没有与读者形成互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多种多媒体手段可以实现新闻记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增强新闻的立体感、增强读者的参与性。传统的报纸新闻记者要充分发挥新型网络传播平台的优势,增强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和连接性,将原有报纸中片段式的新闻,转变为动态链接式的新闻。让新闻传播借助多种形式实现人工智能推荐,传播更高效、更贴近人民需求。

例如:三亚海胆事件,本新闻报道的是一名游客在海南三亚景区内就餐,就餐过程中选择了一份海胆蒸蛋美食。菜上全后只有鸡蛋没有海胆,游客表示非常不满意。根据报道游客这顿餐费花费了2655.6元,在与商家协商后,商家作出了对该菜品退费的决定。这个新闻在简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事件的经过一波三折。如果用传统的报纸新闻进行报道,大多描述事件的发生前因后果。传统的报纸受文字限制,受新闻整理者的水平限制以及受纸质版形式的限制,无法将新闻直观立体化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报纸新闻要经过复杂的排版、印刷、储藏、售卖,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具有高效性、互动性、反馈性、监督性的功能,通过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读者与新闻记者间的互动,都能够了解群众对新闻的关心点以及群众对新闻的质疑点。对于事件的跟进,起到及时反馈的作用。确保新闻记者再次收集跟进的内容是群众所感兴趣的内容。同时多媒体平台的有效建设,也增加了群众监督管理的渠道。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要在党员干部中开展,更要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为了让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以本人所供职的泸州日报社为例,报纸和新媒体平台共同发力,采写了泸州首辆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公交投入运行,党史学习教育省委宣讲团“五老”、泸州退休干部“80后”老党员何宗辉的乡村振兴梦,抗美援朝老兵直播录播讲党史等新闻故事。作为党报记者,把移动优先放在首位,联合报社新媒体记者拍视频、拍照、采写,利用报纸、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全媒体形式,通过视频、动画、图文等报道形式,讲好、讲活、讲生动党史故事、红色故事,宣传效果十分好,积极营造“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浓厚氛围。其中泸州首辆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公交投入运行,打造流动学习课堂,被人民网转发。从党史学习教育的宣传报道可以看出,可以利用全媒体影响力,有效展现党史教育学习的重要性与意义,以此来创新优化传播方式。

传承报纸媒体的精神信念

作为新闻记者,对社会舆论起到引导作用。针对这件事情发生的过程,哪些环节应着重报道,哪些环节应简易报道,这些报道细节都将直接影响着大众舆论。优秀的记者要本着积极向上的思想,客观公正地表述事实,对事件中发生的细节和存在疑问及质疑的部分客观细致阐述。就像三亚涉事餐厅回应记者,从打捞海鲜到加工成品,再到售卖的过程是全程监控的。这些细节作为记者要按照客观事实进行描述和总结,不应该对事件的发展提出过多的主观感受。最后记者还应就三亚海胆事件报道后官方的处理结果进行追踪报道,帮助官方做好事件处理的公开工作,做好记者应尽的义务。报纸新闻记者要坚守新闻记者的本职工作,提升新闻记者的专业性素养,不可在多媒体时代过度追求信息热度,迷失自我。时代在变迁,无论是作为新媒体新闻记者还是报纸新闻记者,都要做好新闻记者的本职工作,本着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新闻工作,为营造健康、真实、权威的新闻舆论大环境贡献力量。

以脱贫攻坚工作报道为例,2020年是脱贫攻坚工作收官之年,对新闻媒体报道提出了新的挑战。无论是新媒体的记者还是传统报纸的新闻记者都要肩负起新闻记者的职责。在新闻报道中,要秉持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保持初心,对公众负责,对一线的工作人员负责。应用新时代多媒体传播技术,通过丰富的传播渠道和传播形式,将真实的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传递给公众。传统媒体在转型路上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发挥报纸新闻记者的专业优势,借助新时代东风做好脱贫攻坚宣传工作。近年来,泸州日报社持续做好脱贫攻坚宣传报道,尤其是安排记者基层蹲点采写推出重磅系列报道,通过视频+图文的报道方式,见人见事,有现场有深度,发出主流舆论最强音。其中笔者参与主创的再走长征路特别报道,通过四渡赤水长征路,聚焦乌蒙山区脱贫攻坚巨变的系列稿件,获得四川省新闻奖文字系列、连续、组合报道类一等奖。

发挥新时代报纸媒体的凝聚力

报纸分为期刊和日刊,期刊往往是事件多次的持续性报道。期刊报纸的报道内容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连续的事件报道,事件的开始、过程、处理和跟进,在报纸中都用连载的方式呈现。报纸在选择刊登内容时应注意报刊的引导作用和带动作用。当前所存在的报刊大部分是各个领域的主流报刊,对领域内的新闻报道具有参考价值。报道时,应转变以往的广泛涉猎的观念,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刊登,承担起报纸反映社会热点问题、重大问题的作用,内容能够迎合社会群体的情感表达需要。报刊应该转变思想,将报刊发展与国家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前景相联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许多受众较广的新鲜词汇产生,例如点赞、鼓掌、助力等。在选取报刊内容时,编辑时要科学地进行词汇的选择,转变以往传统的报道模式,对于内容的编辑采取多种风格。报刊的销售不仅有传播社会价值观的作用,同时也有调动受众群体力量的作用。随着年轻力量的成熟,越来越多的新鲜面孔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因此报刊编辑要顺应时代发展,转变词汇应用思想,采用更有调动性和感染性的词汇进行报道。词汇的运用要既严谨又灵活。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词汇,例如表达政治观点的报刊,要采用严谨的词语,表达谨慎、严肃的态度。对于情感类型的报刊,需要引起受众群体的情感共鸣。应采用群众易于接受和能够共鸣的词语进行动员。

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初期,人们对新冠病毒缺乏全面的了解,易引起恐慌情绪。这时主流报刊就应客观地报道疫情防控的情况,通过准确的数字和公开透明的疫情播报信息,稳定群众的情绪。报刊在进行内容刊登时,应该着重刊登疫情中各个岗位上职工的奉献事迹,并对在疫情防控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工作人员大力宣传,弘扬其无私奉献的精神。此外,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社会各界自发地组织了各种活动,例如缅怀在抗击疫情中牺牲的医护人员。缅怀事件的报道,报刊应承担起社会情感的疏导作用,在重大事件面前不仅要表达悲伤和哀悼的情绪,同时也要引导大众形成社会凝聚力。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地区受疫情严重影响,各地区的网友纷纷为武汉加油点赞。网络上传播着大量为武汉点赞的话语。情感报刊在表达对武汉的支持时,就可以借用网络上热门的短语来进行。点赞词汇的运用不仅可以与广大网友形成互动和共鸣,同时让报道中的助力变得灵活,变得具有温度。点赞一词带有情感色彩能从这则新闻报道中体现出该报刊对武汉人民的关爱和支持。当发生人员伤亡时,应采用较官方的缅怀、哀悼、悲痛等正规严谨的词语,表达情绪和情感。正确地使用词语有助于新时代报刊报道快速产生情感共鸣。

在新媒体时代,由于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快,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大,新闻信息的时效性非常重要,只有更迅速地对新闻信息进行处理及传播才能取得更大成效。传统报纸新闻记者转型要通过不断地提升思想意识,接纳新鲜事物,增强自我学习能力。学习新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新闻的专业性知识,学习多渠道新闻的具体操作流程。坚守初心,做到客观阐述新闻内容,对内容不进行篡改,追求高效真实的信息传播。新媒体为媒体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相信只要用心从事新闻记者工作,最终定能实现在新闻传播中的自我价值。

作者:朱虹

乡村新闻传播管理论文 篇3:

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实现路径研究

摘要:互联网催生的媒体融合时代,引发了人才需求从数量、质量、结构、内涵、功能等全方位嬗变。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是伴随传媒业高速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永续课题。新时代,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必须全面革新。本文从研究背景、调研解析、模式建构、实施关键入手,提出融媒体实战型全能人才培养的“3×3模式”,力图以直面现实、直击本质的深层逻辑,为新闻学界和业界弥合人才供需鸿沟提供具有价值的可操作性路径。

关键词:媒体融合;人才培养;教育改革;模式建构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融媒体实战型全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3096

一、研究背景

基于问题导向和需求牵引提出的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融媒体实战型全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是在全媒体融合传播已成大势的宏大背景下立项的。近年来,媒体融合在国家顶层设计框架下大胆探索,并逐步进入深水区。传统媒体转型和新老媒体融合能否成功,从根本上取决于意识和投入到位后的人才跟进。换言之,“人”,是完成媒体融合时代命题的核心要素。如何培养具有媒介融合素养、全媒体实战能力的全能人才,不仅对传统媒体转型脱困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我国用好全媒体传播、提升国内治理能力,在全球命运共同体构建和国际传播中发出中国声音、增强国际话语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许多学者对新闻传播教育的现存问题具有清醒认知。董小玉、金圣尧认为,“重视理论传授,缺少实践训练;强调专业知识,忽视人文教育;教学理念没能与时俱进,课程体系与现实媒介环境脱节”,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三重问题与挑战。“新闻传播教育需要重新明确发展方向,在学科理论体系、教师队伍结构和价值观念引导方面进行整体性改革”[1]。张治中提出,对新闻传播学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已是必选动作。唯有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设置、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与高速转型的传媒行业做好对接,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新闻传播人才[2]。李志方建议引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媒体工作室”教学实践模式,让学生在有真实感的新闻工作环境锻炼能力[3]。

目前,笔者围绕教改项目提出的任务,在“问题与思路—实践与升华—检验与完善”的思维和行为演进中,形成并发表了《融媒体实战型全能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一文,系统地梳理了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长达十余年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脉络。基于此,再以模式建构为突破口,对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实現路径展开探究。本文或将成为破解“人才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的密匙。

二、调研解析

项目初期,笔者对重庆、成都和北京部分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教师和媒体从业人员等391人,从成才诉求、人才培养、人才需求三个维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学生171人、媒体人或有媒体从业经历的153人、教师29人、其他研究或对项目感兴趣者38人。调查结果的统计和解析,对课题研究具有趋势性把握和针对性厘清的现实价值。

(一)媒体融合:共同认知、内在动因、能力需求

调查表明,79%的人认为,媒体融合已是大势所趋;19%的人认为,值得探讨;只有2%的人认为,很难实施、纯属概念(见图1)。可见,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已成共识。

媒体融合的内在动因是什么?51%~66%的人认为,传统媒体需要融合转型。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有优劣,融合转型可彼此受益,可聚合受众注意力和跨平台传播,降低内容生产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并且有利于通过多媒体手段提高新闻质量和传播效果。

要适应媒体融合的大势,从业人员须具备三种能力。即快速掌握新技术并熟练运用的能力;在多媒体集团中整合传播策划的能力;筛选综合信息、制作融媒体产品的能力。针对融媒体时代媒体急需哪类人才的问题,具有良性知识结构、多能力融合的复合型、全能型新闻人才的回答位居前列。

(二)新闻学子:学用失调、核心能力、课程教改、师资重塑

对在校生和毕业生的调查显示,仅46%的人认为,所学专业知识基本能满足工作需要;50%认为不太能;4%认为完全不能;没有人回答完全能(见图2)。这折射出人才培养与工作需求不匹配、所学与所用失调的严峻形势。调查结果与一份在上海市八所大学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惊人相似:新闻学子对新闻教育总体满意度不高,对课程设置、从业促进满意度最低。学生因实训少、定位过于理想化而不具备娴熟的新闻业务技能,往往处境尴尬;媒体实习对新闻教育满意度的消解折射出新闻教育与媒体需求脱节;更新教学内容、增强媒体实践,应成为新闻教育改革两大抓手[4]。

实际上,整合信息以融合思维制作融媒体产品的能力、新闻价值判断及采写编评等基本能力、快速掌握新技术并熟练运用的能力,是融媒体实战型全能人才应该具备的基础和核心能力。

关于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87.7%的人认为,应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对接,新闻和技术有效呼应,专业课以半天或整天为单元安排,高度模拟仿真媒体进行实战教学。为适应媒体融合趋势,78.9%的学生希望构建相应实战平台、实践基地,组织实务活动;70.2%提出,除纯理论课外,应实行业界、学界双师教学。实训实操,已成为学生们的普遍诉求。

(三)大学教师:课程增减、内容调整、开放视野、跨界携手

为适应媒体变局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各高校积极探索。接受问卷调查的教师列举了新开设的数媒制作、数据新闻、跨媒体传播实验、移动信息传播、新媒体概论、新媒体运营、媒介融合等20余门新课,并对课程及教学提出了诸多建议。比如,增设融媒体认知与使用课程,去掉没落的传统媒体课;增设实践类尤其是新媒体实训课,减少纯理论教学;采写编课程应以数字化新闻传播而非印刷文字传播的体例进行重构;增设融媒体实战类课程,对接校外媒体行业项目;增设媒体前沿相关课程并由一线从业者授课;增设通识课、媒介发展内容,减少重复,去掉过于学术化的内容……

在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调查中,教师的回答认真且不乏真知灼见。如:强化实训,构建实战平台、实践基地,组织实务活动;关注国外媒体融合教育;细分适合学生职业发展的方向;技术是短期要补的短板,事实核实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是要长期训练的核心能力;重视辩证思维培养;全面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听市场需求,听业界呼声;评价体系不变,只能是隔靴搔痒;业界长期稳定合作,重塑师资结构等。

(四)业界声音:总体需求、能力呼唤、急需人才

业界的调查对象,45.8%来自新闻网站;35.9%来自报业集团;11.8%系广电媒体;其余为商业网站和自媒体。在总样本153人的人才需求调查中,73%的人对融媒体实战型全能人才“迫切需要”;24%“一般需要”;3%“短期不需要”(见图3)。

近三年,媒体录用的高校毕业生最缺乏哪些素质和能力?前三位是新媒体市场策划、运营和推广能力;过硬的融媒体新闻产品策划及生产能力;新闻信息价值判断及采集、开发、运用、掌控能力。而最缺的人才排在前三位的是:融媒体新闻及数据新闻产品生产人才;融媒体运营策划或管理人才;市场营销和经营人才。

在调查中,媒体希望通过“引进业界人士上讲台,鼓励教师到媒体挂职”重塑师资结构,建立人才培养与媒体需求的对接定制机制;希望带学生下沉到社会和基层进行新闻实训;引导培养非文科生进媒体;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愿景教育;加大媒体实践學分比重,学生每年须提供有一定影响力的融媒体作品等。

三、模式建构

对学生、教师、媒体的调查表明,人才供需错位问题严峻。不过,学界、业界不但在观念认知方面共识多,而且提出的措施建议方面也有很大交集。这对探寻破解之道无疑是个利好消息。

为解决融媒体实战型全能人才培养问题,应对人才供需错位导致的鸿沟,系统构建具有普适性和推广价值的“3×3融媒体实战型全能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其本质含义是:教育理念、教学大纲、课程设计三位一体,实战平台、实践基地、实务活动三维互动,新闻生产、新传教学、教改研究三度融合。

(一)教育理念、教学大纲、课程设计三位一体

教育理念是教学改革的先导,教学大纲是践行教改的根本遵循,课程设计是落实理念和大纲的微观行动。三者三位一体、血肉相连、相互促进。

本项目提出的理念是:以媒体融合的大势和顶层设计为背景;以解决融媒体实战型全能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为目标;以弥合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认知鸿沟、协作乏力、供需错位为路径;以整合融通项目负责人十余年实践、实战、实务模式建构和研究成果为依托;以观念和行动两个抓手为重点;以问题导向、需求牵引、因材施教、实战全能、成果检阅为追求,从研究和实践两个维度展开探索,形成有价值、可持续、可延展、可进化的普适性可操作动态模式。

贯彻教育理念必须制定与之匹配的教学大纲,通过实践检验、教学反馈、调整完善加以确定,并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媒体和学生的变化,做出理念坚守、教法适宜的微调、呼应和连接,力求达到最佳效果,取得最大成效。

做好课程设计是贯彻理念、落实大纲的关键。项目负责人每学期第一课以“点名提问、填表摸底、建群互动、竞选课代表、协作完成班级点名册、课堂测试”等方式对学生和班级展开调研,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内容架构、流程安排、资料刷新、手段配置、教法创新、分组教学、实战运营、绩效管理等,完成富有创新魅力的课程设计。

以《全媒体传播实务》为例,首先,首课进行课程认知解读。具体讲,用五句话概括课程特征,最重要的有三条:第一,按全媒体传播的融合思维与实务流程架构课程;第二,以实践、实务、实战为特征;第三,足不出校就可学习体验专业媒体人的实务经历,加深媒体认知体悟,塑造传媒精神,提升全媒体传播认知和实务能力,着眼实战成果。随后,基于此提出行动路径:班级模拟媒体公司,正规媒体般运营。落实为如下目标任务:第一,分组策划运营报刊、声音、视频、网络媒体,形成全媒体矩阵;第二,每组推4~5个作品,学期末写课程总结,包含但不限于策划案和作品集;第三,一学期完成1~3次全媒体融合传播,或制作融媒体产品。再后,进行组织架构和任务细化,确立两课代表为学生总负责人,协助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和管理考核。为凸显实战分量,将课程考核目标任务占比升至70%,最后一次课程考核占30%。70分中,纪律与协作各10分,小组长打分交课代表核正后送老师审定;50分与每次作品及课程总结挂钩,课代表打分后交老师终审;30分课程考核老师直接打分。

(二)实战平台、实践基地、实务活动三维互动

要确保模式建构的效果,搭建融媒体实战平台、建立全媒体实践基地、开展价值性实务活动是重要突破口。

项目构建了以常态平台“每日川外”“川外新传”“夜问”公众号为支撑,以涵盖报纸、声音、视频和网络媒体的课程平台“川外放大镜”“雾都公益|渝生益事”“人生剧场”“嘿MAN观察局”为特色的全媒体矩阵,指导学生发表专业作品500余篇。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背景下,仅“全媒体传播实务”小班课,就通过直播授课、选题策划、采访表达,以文图音像和H5等方式生产或发表作品20余件。“每日川外”发布的多篇推文被学校官微转发,其中《许函睿|普京,我会再次站在你身边》被重庆晚报、上游新闻及全国多家新媒体转发,获得重庆市新闻业界专家赞誉;“夜问”发表《车祸后:妈妈昏迷80天|一个女研究生的日记》后,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极速跟进,引爆网络爱心潮,一天推文打赏超万元;“川外新传”发表《市级课程思政名师团队将课堂搬进秀山乡村》后,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新华网重庆频道、重庆日报客户端纷纷转发,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应。

项目建立了重庆条条是道广告有限公司、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重庆市康复医院)两个全媒体传播实战实践基地。前者是巨量引擎(今日头条、抖音等)重庆区域独家代理合作伙伴,成为学生们认知互联网、理解新媒体并进入体验的优先选项;后者是具有故事性和人文关怀的新闻富矿,项目负责人带队进行全媒体采访并形成作品,经课堂分享点评、指导修改推送后引起广泛互动,使学生们在新闻生产推广的全过程中获得实战训练经验和认知提升。

实务活动,如带队到实践基地采访,或将校园、社会作为开放型基地开展策划执行。所有实务活动皆依托实战平台报道,并力图向更高、更广层面传播。如笔者指导学生推出“数字反哺大行动”,让大学生变身小老师,对退休老教授及家属进行智能手机使用培训,并指导成立朝夕志愿协会负责组织和传承。今年7月,带领大学生走进秀山县隘口镇,成立东坪村志愿协会分会,第一次让智能手机培训走出校园、走进乡村。该实务活动持续六期,使190位老人受益。活动被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B站、梨视频等媒体报道,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达1.3亿。

(三)新闻生产、新传教学、教改研究三度融合

所谓新闻生产,就是按新闻价值判断、新媒体传播规律,采集制作符合媒体定位和用户需求、富含多媒体要素的新闻产品的过程。这也是除理论外最重要的实战教学内容。换言之,新闻生产和新闻传播教学是紧密融合的。在此过程中,带领学生通过实战发现、梳理、提炼,不断总结具有普遍意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表达技巧、运营流程、管理方略等,能够更大限度提升研究的价值。因此,在强调理论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的同时,必须强调行研并举、行研同步。并且,必须将研究建立在十余年持续性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否则就会割断研究、孤立成果,最终无法产生累积叠加效应,影响教改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可以说,新闻生产、新传教学、教改研究的三度融合是“3×3”模式得以升华的重要环节。

实际上,“3×3融媒体实战型全能人才培养模式”(见图4),就是项目负责人在梳理自己十余年实践、实战、实务经验的基础上,与媒体融合的宏大背景、顶层设计的战略高度、全媒体传播的广阔视野相互关联、融合作用的结果。该模式的核心内涵和深层逻辑昭示我们,“3×3模式”是相互作用、相得益彰的,是系统、可持续、可进化的体系,而且有关“教育理念、教学大纲、课程设计三位一体,实战平台、实践基地、实务活动三维互动,新闻生产、新传教学、教改研究三度融合”的阐述也清晰表明,每部分中的三个要素皆是不可分割却可迭代刷新的子系统。只有以系统观、进化观来思考和践行,该模式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有价值的,否则经不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四、实施关键

“3×3融媒体实战型全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关键是以人为本。

(一)以学生成才为本

模式践行围绕学生转。因此,要根据每一届、每个班学生的状况,在快速深入调研基础上进行群体画像,并据此在理念指导和大纲框架下,因班制宜进行课程内容、程序及教法微调,以期达成良好教学效果。在模式践行中,将“实战”“全能”贯穿教改始终,以“实战”追逐“全能”,谨记“新闻是做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5]。

(二)以师资提升为本

模式实施需优化重构师资队伍。根据调查呼声和建议,为弥合学界、业界的认知与合作鸿沟,可选派教师到新闻媒体锻炼,或聘请业界精英到高校任教、开讲座,实现新闻传播教育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1]。如复旦大学与上海市委宣传部签约,以“部校共建”模式推动新闻教育改革,讓总编、名记者进课堂,教授、讲师、学生进媒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6]。

(三)以决策者导向转型、管理者评价转轨、需求方满意提升为本

模式成败决定于指挥棒的导航定向。问题导向、需求牵引、评价激励是具有普适性和推广价值的教改模式得以实质践行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决策者、管理者与执行者基于共识作出的与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和配套的评价体系改革,再好的研究成果都只是研究成果,最终被束之高阁而不能转化为生产力,无法实现其应该产生的价值和效益。

五、结语

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必须紧扣满足现实和战略需求的急迫目标,抓住教师重构的关键环节,用好评价体系的有力杠杆。只有在锐意实施教改、强力支持教改成果转化的远见和魄力之下,才能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在有效和深刻互动中突围解困,步入良性轨道。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国际新闻专业研究生王莹霏对本文问卷调查亦有贡献,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董小玉,金圣尧.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J].当代传播,2019(01):53-55.

[2] 张治中.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教育的转型[J].青年记者,2018(16):61.

[3] 李志方.融媒体时代新闻应用人才教育创新模式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0(02):62-63.

[4] 陶建杰,李晓彤.新媒体时代新闻学子对新闻教育的评价及影响因素[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72-79.

[5] 辛欣.美国新闻教育思想的源流与发展[J].现代传播,2012(02):120-123.

[6] 靳舍.融媒体时代新闻教育的“供给侧”改革[J].传媒,2018(14):89-91.

作者简介:杨清波(1966—),男,重庆开州人,本科,主任编辑,副教授,研究方向:新媒体与媒介融合、新闻教育改革、公共关系与品牌策划。

作者:杨清波

上一篇:家庭教育异同研究论文下一篇:公路几何设计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