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国际传播策略管理论文

2022-04-22

【内容提要】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全球化国际传播策略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全球化国际传播策略管理论文 篇1:

新媒体时代下的中国国际传播:体系建构、理念变革与实践创新

以社交媒体、大数据、VR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全面、深入影响当下国际传播格局及未来走向。新形势下,以创新新媒体技术形态,变革国际传播理念,传播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终极使命的中国国际传播理论探索与实践不断开拓创新。

纵观2017年,新媒体时代中国国际传播体系建构与全球传播格局,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国际传播理念更迭、战略选择,加强中国价值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传播,中国外宣媒体实践创新、开启国际传播新时代,成为中国新媒体时代下的国际传播重要主题。

一、新媒体时代中国国际传播体系建构与全球传播格局

新媒体成为当下全球传播的主导力量,并推动基于新媒体的全球传播时代的到来。加强基于新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争夺新媒体时代的全球传播新秩序和话语权成为近年中国政府、学术界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命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互联网、新媒体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应用,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記强调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实现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传播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凸显了新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重大作用,标志着新媒体国际传播战略思想的逐渐成型。

胡正荣教授指出,新型国际传播体系,必然与媒体融合的大趋势相适应。互联网发展已经走过了门户网站时代(以流量为核心)、社交媒体时代(以用户为核心),正走向智能媒体时代(以数据和场景为核心)。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经由深度媒体融合而共同走向智能媒体,未来的国际传播也将充分利用新的媒介体系。我国的国际传播主力军应当更加注重新兴媒体、新兴技术、新兴终端的运用,构建立体化、智能化、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全流程的新型国际传播体系。适用多终端,善用大数据,立足多场景和追求高智能成为未来国际传播体系布局的四个关键点①。

针对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中的误读,程明、奚路阳认为大数据技术一直致力于研究消除这种差异性。通过建设大数据平台,对现有规模化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和梳理,就能实现“媒介用户画像+用户全景图”式的受众分析,系统观察用户的媒介接触行为,深刻洞察并且预测用户的信息需求动态和国际舆情走向。作为承担中国对外传播任务的主流媒体,当务之急应该依托大数据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搜集、储存用户数据,建立和发展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并通过设定不同的“维度”来实现数据的“参数化”,以便根据传播活动的具体需要快速地调用不同的数据子集②。

北京大学田丽提出,随着国际舆论场日渐摆脱跨国媒介集团的控制,开始被具有巨大用户资源的社交网站、聚合和推送平台以及各种新闻社区聚集,以下平台成为当前国际传播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一是作为信息入口的国际化社交媒体平台;二是具有作为内容大本营的门户网站;三是提供精准服务的新闻聚合推送平台;四是影响新闻业生产的众筹与众包平台;五是媒体人活跃的虚拟社区和服务平台;六是具有影响力的网络百科③。

作为国际话语权的主要舆论工具和构建全球传播体系的主要力量,世界各国主流媒体纷纷加速新媒体转型,加强基于新媒体的全球传播体系建设。相德宝、张文正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全球195个国家359家媒体基于社交网络的全球媒体传播格局及其影响力进行了研究,发现美国、英国依然处于新媒体全球传播格局的霸权位置,美联社、路透社、《纽约时报》、美国有线电视网(CNN)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等传统媒体时代国际传媒巨头依然占据新媒体时代全球媒体传播格局的核心位置,拥有最强的社交网络影响力。美联社、《纽约时报》、美国有线电视网分列全球通讯社、报纸、电视台全球社交网络影响力第一名。与此同时,新媒体时代全球媒体传播格局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整体社交网络影响力跃居全球第三。新华社、《人民日报》成为具有全球网络影响力的网络节点。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强内部相互连接,在整个新媒体全球媒体传播格局的位置从边缘走向核心,整体社交网络影响力增强④。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理念变革

传统的国际传播理念已经难以适应新媒体国际传播形势。高晓虹认为我国国际传播要抓住全球化的历史机遇,顺应融合传播的发展趋势,从单向性的、扁平化的国际传播,走向多维度、立体化的国际传播。具体而言,国际传播要以提升大国影响力为目标,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建设话语体系、培养传播人才,使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和中国文化深入人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⑤。

李欣人、何明敏将交往理论运用到对外传播,认为交往取向应该成为中国对外传播的基本理念。中国对外传播应该从交往视阈出发,将他者作为他者,将自己也作为他者,即作为有限的主体,将主体间性推进到他者间性和文化间性,积极主动地开展交往对话,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进程,重构国际传播的新格局。国际传播的交往原则,符合互联网的平等、互动和共享精神。在新媒体环境下,交往传播理念对于中国获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认同具有重要价值,而社交媒体在推进世界各国平等对话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⑥。

吴瑛提出政府对外传播中还要善于运用多模态话语。多模态话语不仅指文字,还包括图像、音乐、表情、手势、姿势等各种符号。如果说表达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是“硬话语”、草根话语是“软话语”,那么多模态话语传播的就是软硬结合的“巧话语”,巧话语就是要将传播内容分成不同层次,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将中国价值观、中国政策、中国文化、中国品牌向海外传播⑦。

李斌指出,为了建设与国家地位相适应的对外舆论力量,我国主流新闻媒体应立足多元融合的媒介特性,灵活采用各种话语表达方式,精选国际题材,善用世界语言,着力将传播内容趣味化、生活化与贴近化,尊重受众作为参与主体、感受主体、获知主体的感受,从以物为主的思维向以人为主的思维转变,从呆板的说教式话语转向灵活的交流式话语。加快融媒体转型,全面拓展中国内容的落地渠道,从“讲中国的故事”转为“中国讲故事”,进一步扩大我国的话语权,增强我国国家形象的世界影响力⑧。

三、新媒体时代中国国际传播战略选择

传统的国际传播由于活动规模大、范围广、目标偏向宏观、参与主体偏向泛化,使得其效果的达成并不那么容易,即使对其传播效果进行评估和掌握,也还没有特别成熟的指标、技术和方法。因此,导致国际传播战略的泛化,国际传播效果的无力。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新媒体采集、监测和分析技术的发展,大数据理论与实践的日渐成熟,智能媒体的逐渐普及,有望使国际传播效果得到深入的掌握和剖析。一国一策、精准传播成为国际传播的战略选择。

早在2015年,李希光提出一国一策传播是对外传播的新型交往方式。胡邦胜在2016《论中国国际传播的理论转型和实践转向》一文中也明确指出国际传播要摆脱传播理念不清、受众意识不强、贴近性和针对性不足的“泛对外传播”,要认真研究每个国家的特点,针对不同国家和人群,采取“一国一策”或“一国多策”传播,实现精准传播。

精准传播是指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空间,传播媒介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用最佳的传播渠道,有的放矢地为受众提供其需要的新闻资讯及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李媛认为对对象国(地区)传播主体、内容、对象、媒介和效果的精准评估和画像,是实现精准传播的基础⑨。

胡正荣指出,我国国际传播的平台基本建成,网络覆盖全球,也就对传播能力和传播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而言,就是要针对每个对象国,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实施一国一策,制订具有适用性的国际传播方案。所谓精准化,意味着国际传播的效果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⑩。

四、加强中国价值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传播

中国软实力不足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放眼世界,我们却没有一个在国际上叫得响、传得广,被普遍认同的源自中国的思想。中国国际传播最关键的就是传播中国思想。因此,习近平提出的中国价值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传播成为当下中国国际传播的重要理论和现实命题。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核心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习近平强调:“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以四个大国形象的表述,言简意赅地阐释了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所应涵盖的四重向度,文明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社会主义大国形象都贯穿着中国价值观的主线,是世界认识中国形象、中国价值观的窗口。

中国价值观的对外传播要深入融汇到国际经济、政治外交、人文交流等诸领域,将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加以凝练升华,在各类场合向世界发出属于中国的时代声音,清晰地向世界传达中国价值观,而不至于使中国价值观、中国话语湮没在西方话语与西方价值观的冲刷之下 11。

2017年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习近平全面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命运共同体”思想已然涵盖政治、安全、发展、文明、生态等多个社会领域。2017年2月,在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首次写入联合国决议。

当前,反全球化潮流涌动,世界处于发展转型的重要关口,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的全球观,为世界安全、全球治理阐述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赢得广泛赞誉。我国传媒应抓住时机,建立国家战略传播的“议题管理”思维,重点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主动融通新世界主义话语,进行价值传播的国际战略布局,着力彰显中国智慧的“命运共同体”议题在当前全球危机时代特有的价值吸引力与道义感召力,增进中国的新世界主义价值理念的广泛国际认同12。

五、中国外宣媒体国际传播实践创新,开启国际传播新时代

外宣媒体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紧跟传播技术变革,用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利用 H5、虚拟现实、直播、微视频等互联网展现形式和技术手段做好内容产品,让中国故事更可视、更酷炫、更好看13。中国外宣媒体包括新华社、中国国际电视台、《人民日报》在系列重大事件如十九大、“两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积极运用新媒体,创新对外传播实践。

党的十九大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作为国家外宣旗舰媒体,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以全球化视野、国际化表达、世界级水准,用覆盖全球30多亿人口的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向全世界报道会议盛况、解析会议精神、反映会议反响,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故事,用一系列的创新突破开启了CGTN国际化传播的新时代14。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推出“神曲级”音乐MV《Let’s go Belt and Road 一带一路世界合奏》,在以往动漫MV基础上添加歌曲元素、技术特效,打造升级版产品。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运用多种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一带一路”的历史、倡议构想、意义成果闡述出来。推出后,三天内其播放量达一亿次,不但覆盖了网站、客户端等新媒体,还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如火如荼15。

《人民日报》综合运用多种媒体表现形式来传递信息,减少了抽象化、理论化、政治化和宣传化的论坛相关消息报道与社论话语,用艺术的方式将顶层设计的话语传达给受众,受众解读更为积极,传播效果更为显著。央视新闻通过新浪微博进行会议直播,新华网发布的“一带一路”微视频《大道之行》,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和积极观看16。

除了探索大数据,VR技术在2017年得到了进一步应用,360度视觉体验给受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一带一路”峰会期间,《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和北京沐果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承担了VR视觉报道,实时在线直播峰会的VR视觉报道图文。根据《人民日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线直播报道结束后作的数据统计,此次《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和北京沐果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的直播平台在线观看的受众总人数超过到1100万人次17。

(本文为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二届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团队前期研究成果。)

「注释」

①胡正荣:《国际传播的三个关键:全媒体·一国一策·精准化》,《对外传播》2017年第8期。

②程明,奚路阳:《关于大数据技术与国际传播力建构的思考》,《新闻知识》2017年第6期。

③田丽,方菲:《论互联网时代国际传播体系的建设》,《新闻战线》 2017年第7期。

④相德宝,张文正:《新媒体时代全球媒体传播格局及其社交网络影响力研究》,《当代传播》2017年第4期。

⑤高晓虹,赵希婧:《新时期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理念拓展与路径创新》,《中国编辑》2017年第4期。

⑥李欣人,何明敏:《交往理论视阈下中国对外传播理念重构》,《当代传播》2017年第7期。

⑦吴瑛,王曦雁,何萍,贾育楠:《2017年政府对外传播前瞻——基于社交媒体的分析》,《对外传播》2017年第1期。

⑧李斌:《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青年记者》2017年第9期。

⑨李媛:《“一帶一路”与“一国一策”精准传播——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传播创新为例》,《青年记者》2017年第28期。

⑩同①。

11项久雨:《习近平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三个维度》,《长江日报》2017年7月10日,第12版。

12袁靖华:《中国的“新世界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的国际传播》,《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

13韩蕾:《用国际语言和中国范式讲好中国故事》,《新闻战线》2017年第10期。

14江和平:《开启国际传播新时代》,《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年11月22日,第5版。

15马书平:《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一带一路”报道:流量过亿、过千万级产品如何炼成——新媒体报道资源整合的三个维度》,《中国记者》2017年第7期。

16郝涛:《“一带一路”中社交媒体传播策略研究——以〈人民日报〉微博为例》,《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第6期。

17殷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新媒体会议报道研究——兼对VR视觉传播与新媒体技术、信息服务团队媒介素养的考察》,《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6期。

作者:相德宝

全球化国际传播策略管理论文 篇2:

加快建设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

【内容提要】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全面优化打造高质量国际传播人才队伍的方法路径包括: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建设顶层设计;创新培养机制,增加高质量人才源头供给;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存量人才的工作本领;强化激励保障,激发释放人才队伍新活力新产能;积极创造条件,培养更多客观介绍中国的“新时代斯诺”。

【关键词】国际传播 人才队伍 方法路径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就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作出战略部署,为推进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强调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2021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日报创刊4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要“建设高素质队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

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担当新使命,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国际传播队伍,全面推动国际传播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主动参与全球媒体竞争和国际舆论斗争,有力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一、增强政治自觉,担当加强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建设的时代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面对“两个大局”背景下国际传播所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和新任务,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政治自觉和战略自觉,加快打造高质量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全面开辟国际传播工作新境界。

1.加快打造高质量国际传播人才队伍,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新时代中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面对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国际社会日益关注始终保持旺盛生机活力的中国共产党,关注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对全球治理和人类文明的意义,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了解中国、读懂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立足时代基础、把握时代大势、洞察时代风云、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是国际社会认识理解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中国发展的“金钥匙”。

这要求我们建设一支更加强大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把向世界更好地阐释、展现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魅力、领袖风采作为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时代坐标和丰富宝库,加快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世界认同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切实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2.加快打造高质量国际传播人才队伍,是在东西博弈大背景下提高国际话语权的应有之义。2020年以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加速演变,“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特别是“美国之乱”呈现鲜明对比,美国所谓自由民主体制暴露出“制度之殇”。美西方一些势力为维护自身的政治私利,疯狂抹黑、遏制、围堵中国,打压中国国际传播事业。东西较量成为新常态,舆论斗争成为主战场。

这要求我们建设一支更加强大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战争、战役、战斗等不同层面破局、设局,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同时要广交朋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加快打破国际舆论“西强我弱”的不利局面,形成与新时代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3.加快打造高质量国际传播人才队伍,是构建大外宣格局的重要内容。国际传播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有效开展国际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初步构建起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面对国际局势的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各级党委(党组)把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指示各级领导干部亲自抓、亲自做国际传播工作。

这要求我们建设一支更加强大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包括善于做国际传播工作的领导干部,精通外语、掌握“十八般武艺”的编辑记者评论员,提供新闻观点引導和传播智力支撑的智库学者,熟悉跨文化沟通的人文交流高层次专家,紧跟前沿媒体技术的专业人才,引领国际传播实践的理论研究者和培养培训国际传播人才的师资力量等。有了这样一支强大队伍,将切实增加对国际舆论场的有效供给,提升国际舆论斗争的中国声量,更好地形成展示真实、立体、全面中国的“大合唱”。

二、增强思想自觉,准确理解打造高质量国际传播人才队伍的深刻内涵

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战线队伍建设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加快打造高质量国际传播人才队伍的根本遵循和评价标尺。

1.政治过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战线“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建强高素质国际传播人才队伍,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要以思想引领为根本,大力加强理论武装,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树牢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涵养政治定力、练就政治慧眼,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对于国际传播工作者来说,只有学深悟透才能用外国话说清讲透,要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先学一步、深思一层,做好政治话语、学术话语的国际化、大众化表达,实现话语传播的创造性转换、创新性表达,向国际社会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2.本领高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几把刷子是干不了的,没有高素质、好把式、真功夫是干不出漂亮活的”。建强高素质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尤其要在“高素质、好把式、真功夫”上下功夫。掌握国际传播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向世界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需要我们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使自身的专业能力、实践本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要增强分析研判能力,在风起于青萍之末、航船刚刚露出桅杆尖头时就对其中潜在的风险、未来演变的趋势作出科学预判。要提高精准传播水平,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把准大局大势、把握受众需求,贴近中国实际、贴近国际关切、贴近国外受众。要增强话语创新能力,强化国际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知识储备,熟练运用外语,在跨文化传播中提炼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识性概念,打造更多加速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新“支点”。要增强融合报道能力,把握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善于在全球化、区域化、分众化表达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3.求实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建强高素质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关键是要立足中國实际,增强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创新等全方位创新,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要加强国际传播理论创新,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视角进行深入研究,以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阐释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致力于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国际传播理论,为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提高我们在世界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学术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实践创新,全面优化、完善、拓展渠道平台,做大做强自主可控平台,充分用好国际主流平台和新兴平台,统筹运用多元主体和多方力量,以新举措新办法破解工作难题、补齐工作短板,以新表达新形式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4.能打胜仗。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建强高素质国际传播人才队伍,最终目的是要在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中取得胜利。当前,国际传播工作面临严峻形势和复杂环境,处于同美西方长期化、常态化的“舆论战”之中。我们要做持久战的准备,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扎实提高斗争本领,加强战略谋划,深化战术研究,优化议题设置,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面对美西方一波又一波的恶意栽赃、抹黑、攻击、围堵,要敢于斗争,有效“破局”,消除美西方对华攻击支点;同时要善于斗争,长于“设局”,掌握国际舆论斗争的主动权,围绕我国核心利益关切,既始终坚持目标导向,保持战略定力,认清时、势、义在我,又讲究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统筹协调整体目标与具体步骤,不断增强国际传播效能。

三、增强行动自觉,全面优化打造高质量国际传播人才队伍的方法路径

步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紧贴时代要求和发展需求,以推进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健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机制,为国际传播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1.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建设顶层设计。要切实把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纳入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围绕提高塑造国家形象、影响国际舆论、掌握国际话语权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全局性谋划和前瞻性思考,加快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统筹国际传播人才和专才建设,在“大外宣”框架下加强对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对外交流等各类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将国际传播导向和要求融入各类人才发展规划,进一步将我们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高水平地转化为传播优势,推动打造一支规模宏大、各有所长、互补互促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国际传播工作水平。

2.创新培养机制,增加高质量人才源头供给。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针对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存在的短板弱项,健全完善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突出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养成,加强高校国际传播类专业和课程建设。推动重点媒体与地方党委、政府、高校、智库等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建设国际传播培训基地,联合研发系列课程,实现叠加效应。着眼长远,面向年轻一代推进“未来工程”,提高青少年的外语水平和国际交往能力,培养国际传播事业后备军。

3.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存量人才的工作本领。要进一步重塑现有国际传播人才队伍,深入推进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努力培养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更加注重在新闻采编一线、国际舆论斗争前沿锻造队伍,让他们见世面、经风雨、壮筋骨、长本领,提高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要加快推动现有人才队伍向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全媒管理人才转型,培养造就一批内知国情、外晓世界、融通中外的名评论员、名记者、名编辑、名制作人,一批精通新媒体产品制作、传播互动、运营推广、技术支撑的全媒体人才,一批既懂内容又善经营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一批熟稔国际规则、适应全球发展的复合型领导干部。

4.强化激励保障,激发释放人才队伍新活力新产能。要突出事业留人,打通国际传播人才的成长路径,健全职业发展通道,让他们有更广阔的干事舞台,激发人才队伍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加大激励保障投入,完善适应深度融合发展、与人才价值相匹配的薪酬分配制度,增强人才队伍的获得感、成就感。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做好服务保障,营造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才队伍的归属感、认同感,激励大家为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作出新贡献。

5. 积极创造条件,培养更多客观介绍中国的“新时代斯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以斯诺为代表的国际友人见证、参与并积极对外宣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更需要知华友华爱华护华的国际友人这支“特殊的力量”向世界客观介绍中国,增进中外沟通交流。我们要为来华在华的外籍人士和境外国际友人提供更多平台和机会深入了解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变化,以他们的独特视角借嘴说话,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坚守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尤其要加强同各国媒体人士、中国问题专家等各界人士的交流,发现培养一批“新时代斯诺”,与我国国际传播工作者一道,合力引导各国民众在感受当代中国发展、感知中华文化魅力中,理解中国、亲近中国、认同中国。

曲莹璞系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

责编:谭震

作者:曲莹璞

全球化国际传播策略管理论文 篇3:

试论全媒体时代国际传播人才的创新培养路径

摘要:国际传播人才担负着“向世界说明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的使命。在大数据等新媒体技术引领的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打破了媒介之间的界限,实现了多方信息的互动与融合,新闻资讯的共享性与即时性显著提高。在这一背景下,要充分挖掘不同媒介新闻媒体的优势、创新全媒体新闻产品,对国际传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本文从国际传播人才在全媒体融合中面临的新要求、新冲击出发,结合国际新闻新媒体融合趋势,探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创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这既表明我国对发展国际传播的方略已清晰明确,同时也对广大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如何在全媒体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国际传播人才,是摆在每一个国际传播人面前的重要课题,同时这也是报业融合纵深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突破口[1]。

一、全媒体时代国际新闻传播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已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媒体传播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一个国家国际话语权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国际新闻传播能力。长期以来,西方大国借助强大的国际传播能力牢牢把持国际话语垄断权,发展中国家为了争得国际事务发言权,都在着力加强本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提升本国的国际传播能力,以期在国际舆论场中争取更多主动性,提升本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虽已初具规模,初见成效,但其实际效果与我国发展的实际需要仍有相当大的距离。在新时期,中国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与各国人民一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和决心。因此,在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硬实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着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这就对国际新闻传播建设及人才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要真实、立体、全面、清晰、准确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就需要使不同的媒介、表达方式、新媒体技术协同发挥作用,既相互补充又保持所传递信息的一致性。这就要求国际传播人才不仅要具备必要的新闻采编能力,还需要掌握必要的新媒体技术,可在多种媒介间实现信息的有效互动和融合。

其次,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就需要国际传播人员扩大全球视野,明确话语行为的共同语境,以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更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发声。在相互认同、较为一致的语境下开展有效的国际传播,避免自说自话的低效甚至无效传播[2]。

最后,要讲好中国故事、傳播好中国声音,就需要国际传播人员具备把握好国际传播时机、拓宽传播渠道的综合能力。当一个国际性新闻事件发生后,国际传播人员能否抢占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及时准确地解读和表明中国立场,尽可能争取传播的主动权,减少错误信息的传播机会,降低辟谣、反驳成本,是决定国际传播成功的关键考验。

二、全媒体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面对的冲击

尽管全媒体时代为中国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但全媒体时代也给国际传播人员的培养及成长带来了一系列冲击。

(一)来自新媒体技术的冲击

近年来,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手机、交互式可视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新媒体则应势崛起,媒体之间的界限不断被打破,新闻信息的共享性与即时性要求显著提高,新闻传播从单向传播模式转为双向传播模式,在多种媒介间实现信息的有效互动和融合已成为新闻传播人才的“必修课”[3]。以国际会议中新媒体报道虚拟现实技术(VR)的应用为例,通过创建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实景以及动作仿真,可为受众提供沉浸式新闻产品,使受众产生一种身在新闻现场的真实感,可大大拉近国际新闻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提高国际传播的影响力。

此外,在全媒体时代,受众对国际新闻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以往“我写你看”的被动接收模式已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他们希望借助新媒体技术、智能手机和移动终端,更主动地挑选多样化的国际新闻资讯,同时更多地参与到新闻事件的分享和交流互动中。

然而,当前国际传播工作主要仍由传统媒体编采人员承担,他们虽然具备权威性强、公信力高、业务能力过硬的优点,但存在传播手段单一、内容呈现单一、传播渠道单一的不足。目前,国内的国际新闻报道主要仍集中在文字、图片报道及有限的视频作品方面,这大大限制了国际新闻的传播效应,且难以与受众形成有效互动,致使受众群体不断减少且趋势越来越明显。反过来,这也使国际传播人才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4]。

(二)国际传播人才自身的制约

当前国际传播队伍绝大多数来自传统媒体,包括纸媒、广播、电视等,他们具备外语好、新闻专业素质高、国际问题观察与研判能力强的优点,很可能还是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的专家型人才,但他们只是单一型人才,而不是复合型人才。

在当前的新闻院系专业培养中,这一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在新闻单位中,这一类的培训也明显缺失。因此,如何通过新媒体技术培训国际传播人才拓展报道渠道以及挖掘信息的能力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有可能使国际传播实现“端网速度、纸媒深度”的全媒体目标。

(三)国际传播人才管理考核体系的限制

在全媒体时代,通过智能手机、交互式可视技术和多媒体平台的结合,原来的国际新闻记者和编辑都可转型为一个小全媒体平台,既可独立完成新闻现场直播与新闻采写任务,也可以发挥团队作战的优势,打破时间、空间的制约,通过多点联动、前后方配合的方式,共同完成一个国际新闻作品,这也可大大提升国际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而要实现这一切,就需要破除现有人才管理考核体系的限制。

三、全媒体时代国际传播人才的创新培养探索

要应对全媒体时代对国际传播及国际传播人才造成的冲击,破除人才培养模式与成长模式发展的障碍,锤炼出合格的国际传播人才,在探索全媒体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策略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基本方向:

第一,必须坚持“移动优先、内容为王”的发展策略。在全媒体时代,“移动优先”要以“内容为王”为基础,既然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技术的重要性,加强前瞻布局,将各种新媒体技术及时引入国际新闻传播工作中,加以运用,打造移动新闻精品,抢占移动传播先机;同时也不能“忘本”,要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着力在品质上追求专业权威、在传播上注重快捷精简、在服务上注重分众化互动化,用新媒体技术为好的内容插上高速传播的翅膀,实现“移动+内容”的双赢。相反,如果在全媒体时代,只是单一追逐新媒体技术,讲求移动优先,却忽视新闻内容的根本,那这种模式生产出的国际新闻产品就会难以为继,很快就会被受众淘汰。

第二,要坚定走将单一型人才转变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扎实的外语能力、出色的国际问题研判能力以及深厚的新闻专业基础知识是国际新闻传播人开展国际新闻传播工作的必要条件,但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我们还需要探索建立创新型人才培育体系和人才成长机制,培养国际新闻传播人在不同媒介策划、采编、拍摄、制作、推广等方面的全媒体思维和能力,扶持一批年轻记者、编辑,通过培训成长为既熟悉新旧媒体优缺点、又掌握多种新媒体技巧、适应全媒体发展规律的复合型人才。

这样的复合型人才至少要具备四个方面的能力——全媒体思维的思考力;较强的国际传播研究力;立体化知识体系与全媒体专业技能结构;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素养,尤其要坚定国际视野为重、国家立场为本的理念。只有四管齐下,专司国际新闻的记者、编辑才可能成为守得住国家立场底线、兼具国际眼光和韬略、能为我国在国际舆论中争取主动性的合格的国际传播人才[5]。

第三,要坚定以创新为要,通过创新管理体制、组织架构、用人机制、激励手段,打造一个薪酬分配、人才选用公平合理的全媒体考核机制,使传播人员成为“媒体想要的、急需的有激情有闖劲的人才”,同时也使媒体机构成为“人才想干事业、肯干事业、能干事业的激励平台”。

四、结语

在大数据等新技术引领的全媒体时代,中国开放的步伐不会停,国际传播人肩上担负的“向世界说明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的使命将更重。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及飞速发展也将刺激国际传播的信息源全球化、传播手段多样化、传播内容细分化、传播形式互动化。这些都对全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传播人才、媒体业界、传媒院系专业的共同努力。未来,在探讨国际传播人才创新培养模式时,还需要借鉴不同国家、不同媒介的成功经验,加以学习内化,结合自身现实,为国际传播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为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储备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利霞.全媒体时代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创新培养[J].新闻研究导刊,2020(01):204-205.

[2] 代芳芳.论全媒体时代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创新培养[J].应用新闻研究,2018(06):91-94.

[3] 章彦,张恒军.全媒体时代国际新闻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J].传媒,2019(20):80-82.

[4] 吴佳.纸媒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趋势研究[J].记者摇篮,2020(09):96-87.

[5] 王国庆.坚持“软”、“硬”两手齐抓 努力提高我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10):1.

作者简介:陈小茹(1981—),女,福建泉州人,硕士,记者,研究方向:国际传播与国际关系。

作者:陈小茹

上一篇:信息技术课中的信息素养论文下一篇:农业资源与休闲农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