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资源开发世界经济论文

2022-04-23

摘要:举办第十一届大连国际海事展,是希望相关各方在城市经济与产业发展的结合上,在行业主导与专业运作的结合上,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造船业和航运业带来生机与活力,作出新的贡献。2014年10月21日,第十一届中国大连国际海事展会开幕式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隆重举行。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油气资源开发世界经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油气资源开发世界经济论文 篇1:

中国,替代美国守卫霍尔木兹海峡?

油老虎开始出口石油,北美将成“新中东”

油老虎——这是人们对美国的强烈认识和印象: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严重依赖中东地区石油并为此数度在中东发动战争……不过,现在美国准备出口石油了!2012年10月中旬媒体纷纷报道,英国石油公司(BP)已从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获得了向加拿大出口石油的出口许可证。此外,包括荷兰皇家、壳牌、Vitol等六家全球石油企业和贸易商均已向美国政府提出出口原油的申请。

这一消息引起能源业界的轰动。长期以来,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耗国,每天进口原油超过800万桶,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但现在,美国准备出口石油了!

随后不久,国际能源署(IEA)11月12日发布了一个惊人的预测并迅速占据了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的显赫位置。该组织在其年度预测报告中称,受益于包括通过水力压裂法开采的页岩油和页岩气在内的所谓非常规油气资源,美国在2017年将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头号产油国,到2030年成为石油净出口国,到2035年美国将基本实现能源自给自足。该组织的首席经济学家还表示,到2015年,美国将以绝对优势超越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

“页岩气革命”的成果:能源走向独立

近年来,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通过大规模开发非常规的页岩气资源,美国天然气产量显著增长。2009年美国以6240亿立方米的产量首次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专家预测,未来十年里,美国不仅可以一改天然气大举进口的局面,实现全面的自给自足,还有望成为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依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开放近海油气资源开发,美国原油产量也开始不断增长。依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公布的信息,2011年,美国日均石油产量约为1014万桶,位列世界第三(前两位分别是沙特和俄罗斯),2012年将激增7%,达到日均1090万桶。国际能源署预测,2013年美国各类液态燃料的产量将达到日均1140万桶的水平,这一数字将仅次于沙特1160万桶的日产量。

美国油气产量大幅增加的巨大变化背后,是美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奉行“能源独立”战略,创新能源开发技术、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尤其是美国找到了从岩石中提取石油和天然气的方法,引发了一场“页岩气革命”。页岩气是指赋存于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的非常规天然气。美国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并且率先取得开采技术的突破,成为世界上惟一实现页岩气大规模商业性开采的国家。

放眼整个北美地区,由美国页岩气技术革命引发的美国天然气产量大幅度增加,彻底使北美地区成为天然气充足的地区。加上油砂、页岩油、致密天然气、煤层气等其他非常规油气资源以及近海和深海丰富的油气资源正在得到迅速开发,北美正在成为世界油气生产的一个新高地。著名能源经济学家丹尼尔·耶金认为:“北起加拿大的艾伯塔省,向南穿过美国北达科他州和得克萨斯州南部,再经过法属圭亚那沿海的一处新发现的大油田,最后到达巴西附近发现的海上超大级油田——?一个能源新轴心正在美洲崛起。”

世界石油版图发生巨变

展望未来,世界石油版图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石油生产的重心正逐渐从中东向西半球牵引,北美将成为一个“新中东”。美国,正在实现由主要依靠国际油气市场向主要依靠国内油气市场和美洲油气市场的战略性转移,北美乃至整个美洲预期将实现能源自给,甚至还要出口能源。

在世界油气生产重心西移的同时,世界油气消费重心则东移至亚太地区。近20年来,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经济发展一直在快车道上,石油消费量增长了一倍以上。亚太地区石油需求量由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10%上升到25%,推动世界能源消费增长重心发生了转移。目前,全球新增能源需求中的绝大部分(70%)来自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可预见的未来,以中、印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能源消费增长的主力。福岛核事件后日本正在为弃核与否而艰难抉择,如果日本将30%的电力供应所需的核燃料全部改用其他燃料,将极大地增加亚太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尤其是发电用煤炭、天然气、石油等传统能源,致使今后相当长时间里这一地区的能源需求将保持旺盛势头。由于亚太地区能源相对匮乏,尤其是油气等优质能源缺口较大,因此,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供不应求的局面在亚太地区将长期存在。亚太地区国家只能通过不断扩大进口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油气需求。

无疑,经济迅速发展的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石油需求的最大引擎,是世界能源消费增长的重心。

石油向东流——沙特、俄罗斯、加拿大转向亚太

沙特石油将更多地流向中国

就在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17年,美国将取代沙特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的同时,11月13日,沙特阿美宣布其全资子公司——阿美亚洲正式成立,总部设于北京。该公司将提供包括原油和化工品市场营销、合资企业间协调、采购、检验、研发、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传播等各类服务。舆论认为,此举标志着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在中国的业务拓展将更加持续深入,将进一步加强沙特与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同时也彰显了亚洲地区在沙特油气出口战略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沙特阿美是沙特的国有石油公司,其原油产量和可采储量都居世界首位,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四位。阿美公司高层表示,阿美亚洲将把沙特阿美在亚洲的业务整合为一体,共同执行沙特阿美在亚洲地区的战略——顺应世界石油消费重心东移至亚太地区的大趋势,稳定和扩大对亚太地区的石油出口,抵消对欧美地区石油出口减少的影响。

历史上,沙特的石油主要出口到欧美地区,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沙特最大的石油出口国。然而2009年12月,沙特对中国的石油出口突破了每日100万桶的重要心理关口,达到创纪录的120万桶/天的水平。而同时,沙特对其传统的最重要原油出口国美国,石油出口量在20年来首次降至100万桶/天的水平之下。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了沙特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换言之,沙特的石油已经开始更多地流向中国。

沙特,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石油生产国,其石油出口流向的转变,实际上代表了整个中东地区石油流向的巨大转变。

中东,从美国的“油库”变身为亚太的“油库”

作为“世界油库”的中东,战后相当长时期,其原油绝大部分流向大西洋两岸、特别是欧洲和北美地区。但现在,美国由于页岩气革命导致国内油气产量快速增长,石油净进口量在2007至2009年已经减少了19.3%,其中75%是通过减少来自中东地区的石油进口量实现的。2010年美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仅占其全部进口量的15%。美国调整为主要从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等美洲国家进口石油,在2010年占其全部进口量的70%以上,美洲真正成为了美国的“后院油库”。国际能源署预计,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南北美洲的油气产量完全可以满足美国的油气需求。换句话说,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东石油不再是美国的必需,美国将不再过度依赖中东及其他不稳定地区和国家的油气供应。与此同时,欧洲由于油气需求增速减缓,且有来自俄罗斯的油气供应,对中东地区的石油需求也明显下降。

面对美国、欧洲对中东油气需求下降、世界能源消费重心向亚太地区东移的大趋势,沙特等中东主要产油国逐渐把出口重点向亚洲国家转移。

近年来,中东向亚洲国家出口的石油增长明显,从2006年的1360万桶/天增长到2010年的1428万桶/天。未来,中东国家将更加依赖亚洲国家的石油消费需求。与此相对应的是,中东地区的石油在亚太主要国家石油进口总量中的比重日益上升。以中国、日本和印度为例,中东是其第一大供应来源,2011年,中国从中东进口的石油超过50%,印度为73%,日本为80%。中东,逐渐成为了“亚太的中东”。

俄、加开拓亚太油气市场

在中东石油改道流向亚太地区的同时,能源资源丰富的俄罗斯和加拿大,也早已开始开拓亚太油气市场。

长期以来,俄罗斯的油气出口主要面向欧洲,但近年来,俄罗斯开始谋求摆脱对欧洲的依赖,不断扩展出口市场,实现出口多元化,把目光瞄向了油气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的亚太地区。俄罗斯总统普京已要求重新审视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战略,明确提出俄罗斯当前形势下应将眼光转向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韩国和印度。可以预见,随着俄罗斯与中国、日本、韩国等国的油气合作的全面展开,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将通过油轮、火车以及新建的管道源源不断地流向亚太地区。

加拿大的石油蕴藏量在全世界紧随沙特之后排名第二;天然气产量排名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然而,作为“能源富矿”的加拿大却是一个“能源孤岛”,长期以来能源出口受制于美国,美国几乎是加拿大惟一的能源买家,加拿大的油气绝大部分出口给了美国。现在,随着美国海上油气和非常规油气(特别是页岩气)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能源替代作用的加强,未来美国的油气进口量将持续走低,加拿大对美国的油气出口将急促下跌,通往美国的油气管线将面临停运的风险。为了摆脱能源出口过度依赖美国的状况,加拿大也在谋求出口市场多元化,把目光转向亚太。中国与加拿大能源领域合作不断增多的事实就是活生生的证明。

国际能源版图变动,引发国际地缘政治变化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注的焦点,始终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国际能源版图的变动,正在诱发和推动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

美国可轻松实施战略东移,重返亚太

历史上,美国在中东多次发动战争,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而现在,美国正在不需要依赖中东的石油,中东在美国能源战略中的分量明显下降,将直接导致中东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地位的下降,美国对中东的军事和外交战略将可以更加灵活,既可以腾出手来“改变”中东,也可以放任中东走向“无序”。未来,尽管美国不会轻易放弃中东,仍会继续保持甚至增强对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但美国今后的中东战略以及美国在中东产油国的一切活动,显然不宜再继续被简单化地理解为“为石油而战”了。美国的全球战略正在呈现“西缩东进”趋势,不再把中东作为全球战略的重心,逐步收缩在中东的军力存在,把全球军事和外交战略的重心转移到了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

中东,正在成为“亚太的中东”

随着中东地区石油在亚太国家石油进口总量中的比重日益上升,中东逐渐成为了“亚太的中东”。

中东地区的局势稳定问题将日益受到亚太地区国家的高度关注。中东地区动乱对亚洲国家油气供应安全的威胁要大于对美欧的威胁。当前伊朗核问题是国际热点问题,美国、欧盟国家之所以总是摆出一副与伊朗不惜一战的姿态,就是因为伊朗石油出口中断对欧美本身的伤害已经在欧美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实际上,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针对伊朗原油出口采取的制裁措施给亚洲国家带来的挑战尤其大。中东地区的石油供应一旦中断,首先对亚洲产生影响。亚太地区更关注中东石油供应中断的风险。

长期以来,美国在中东的存在和影响力是中东稳定的关键因素。因为需要大量进口中东石油,该地区对美国的能源战略安全举足轻重,一旦该地区出现了不稳定或威胁性的力量或因素,美国立即采取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甚至发动战争来予以清除。而现在,随着美国对中东石油依赖程度的下降,局势正在发生着微妙变化。某种程度上讲,美国或将容许或者能够承受一个更加混乱的中东存在。相比之下,中国越来越依赖中东的石油,中国更需要一个稳定的中东。

东亚各国从中东进口石油都是通过油轮海运的,中国的石油进口 80%以上依靠海运,主要航线也与中东有关,即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如果航路发生问题,会直接影响中国的石油供应安全。一些美国专家甚至提出这样的问题:未来不再依赖中东石油的美国是否仍有必要关心中东地区局势的稳定?是否有必要守卫霍尔木兹海峡等重要海上通道?相反,对中东石油依赖日增的中国是否会取美国而代之,守卫霍尔木兹海峡?

俄罗斯,再“斗气”时将处于下风

俄罗斯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天然气出口国,俄罗斯经济主要依赖能源出口。而现在,美国能源地位的不断增强将使俄罗斯的能源外交在全球、特别是在欧洲的影响力明显减弱。长期以来,俄罗斯同欧盟在能源问题上、特别是天然气问题上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歇。天然气是俄罗斯制衡欧洲、维护独联体的“撒手锏”。欧盟国家天然气总需求量的四分之一来自俄罗斯,欧洲国家不愿过度依赖和受制于俄罗斯,希望减少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然而苦无良方。随着美国天然气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北美地区液化天然气出口欧洲的前景有可能变为现实。如此,欧洲在面对俄罗斯时将更加“气足”,俄罗斯在与欧盟国家“斗气”时有可能要逐渐处于下风,这将迫使俄罗斯不得不降低输欧天然气价格,也迫使俄罗斯更加努力谋求天然气出口的多元化,以摆脱能源出口对欧洲的依赖。而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亚太地区正好成为俄罗斯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的首选地区。俄罗斯需要亚太,亚太需要俄罗斯。无疑,凭借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舞台上自然会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中国与美欧的光伏之战:新能源,新战场

2012年11月1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自即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公告称,该案将与2012年7月20日商务部已发起的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调查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补贴调查进行合并调查。11月26日商务部再次发布通告,宣布自即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追溯征税”调查。这意味着,由美国率先挑起、欧盟紧随其后、中方无奈反制的中国与美欧的光伏贸易战一触即发。

美欧夹击中国光伏产业

2011年10月19日,德国光伏巨头SolarWorld美国分公司及其他六家光伏企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提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简称“双反”)调查诉讼申请,11月8日美国商务部决定接受该申请,对中国光伏企业展开“双反”调查。2012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初步裁定,认定中国向美国出口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行为,将征收31%~250%的反倾销关税。近日,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相继做出最终裁定。此仲裁结果,将直接断送中国10%的光伏出口市场。

就在美国“双反”调查和裁定紧锣密鼓进行时,欧盟也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调查。2012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启动对中国出口的所有光伏组件和部件(包括太阳能电池片、硅片)进行反倾销调查。这是迄今欧盟委员会宣布进行的最大金额反倾销调查,也是中国迄今遇到的金额最大的贸易诉讼。根据欧盟的计算,2011年中国向欧盟出口了总价值210亿欧元的太阳能面板和相关部件,出口量占中国光伏制造业总产量的70%。如果最终调查属实,这意味着占中国光伏出口70%的欧盟市场大门将关闭。

中国光伏产业遭遇毁灭性打击

近年来,全球兴起大力研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热潮。在此国际大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产能急剧扩张。如今,中国光伏产品的出货量已占据全球的半壁江山,可谓当今世界光伏业的龙头老大。然而,中国光伏产业诞生伊始就先天不足——原料和销售“两头在外”。在由上游硅料、中游组件和下游电站所构成的全球光伏产业链中,中国光伏产业呈现出在制造方面具有成本和规模优势,但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少、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的畸形发展态势。

一方面,中国光伏产业并未拥有真正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主要是充当海外廉价组件生产商和代工商。比如多晶硅产业提纯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七大厂商手中,包括美国的Hemlock,挪威的REC、美国的MEMC、德国的Wacker、日本的Tokuyama、Mitsubishi Material和Sumitomo Titanium,它们垄断了全球的多晶硅料供应,并获得了太阳能产业最丰厚的利润。具体来说,美国擅长研发,太阳能发电设备使用率并不高;欧盟则擅长生产太阳能的机械;中国主要承接了太阳能电池及组装环节,并且中国光伏企业需花高价进口大量核心的原材料和生产设备。例如,中国生产光伏板所需的多晶硅大多从欧盟和美国进口,制造光伏板的机器也主要购自德国和法国。

另一方面,中国国内的光伏市场很小,有待开发,中国光伏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特别是欧美光伏发电市场。中国光伏产品有近90%出口到欧美市场。

中国光伏产业这种畸形的发展态势意味着,一旦欧美等国在技术含量高的多晶硅料供应上、或者在光伏发电组件的进口上施加限制措施,中国整个光伏行业便面临困境。美欧相继对华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并做出或即将做出惩罚性裁决,已经给中国光伏组件制造业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目前80%的多晶硅企业停产,80%的相关从业人员处于待岗和下岗状态。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债务累计已高达1110亿元,整体负债率超过70%。

折射出欧美的不平衡心态

发展太阳能产业是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挑战的重要措施。中国太阳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投融资、产业分工和科技合作的共同结果,中国为世界提供了质优价廉产品,有效降低了各国光伏发电建设和应用成本,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面对中国蓬勃发展的光伏产业,欧美心态不平衡之处在于:过去全球出现了一个新的创新型产业,可能会全产业链集中在欧盟或者美国,这样他们享有创新的收益也就会更大;而中国目前通过产业政策及地方政府的扶持,从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分到一杯羹,尽管大多属于低端部分的利益,但已使欧美不能像过去那样完全享有了。

欧美打压中国光伏产业,其最终目的和战略意图就是要遏制中国在新能源这一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美欧不能容忍中国在新能源产业革命中有任何领跑世界的机会与实力,正在谋求从战略、贸易和技术标准等方面对中国的新能源发展进行遏制,确保欧美在未来战略产业方面的领先地位,这典型地反映了在国际能源领域一场新的控制能源主导权的争夺——新能源,新战场。新能源,正在成为各种国际政治力量进行合作、竞争以及发生冲突的新领域。

抢占新能源技术制高点,掌握世界经济主导权

低碳经济主导世界能源技术发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共同需要,低碳经济已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由于低碳、绿色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是能源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低碳化,低碳经济正在逐步主导世界能源技术发展方向。为此,当前新能源、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地位不断上升,正在获得迅速发展,并大有最终要替代石油、煤炭等环境污染大的“脏能源”的趋势。

到2011年初,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制订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或刺激计划。例如,根据欧盟制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欧盟能源消费的比重将由目前的12%上升到20%;日本提出到2030年要使海上风力、地热、生物质、海洋(波浪、潮汐)四个领域的发电能力扩大到2010年度的六倍以上。即使中东产油国也开始追求能源结构多元化,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例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已推出了“2030年综合能源战略”。根据该战略,至2030年,迪拜将实现从化石能源向生态能源的转化。届时,70%的能源将来自天然气,12%依靠清洁煤炭和核能,5%来自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国际能源署在其发布的《2012世界能源展望》中预测,可再生能源的作用在未来几十年将日益显现。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总发电量的近三分之一,其中太阳能的增速最快。与此同时,生物能源的供应也大幅增加,水电、风能和太阳能成为全球能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世界能源领域正在掀起一场新的变革。目前,可再生能源在整个能源中的比重还小,但会逐年增加并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而不断发展壮大。围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已经开始,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来临,即围绕低碳、减排新技术,发展节约资源的新能源经济时代。

全球范围内对传统能源资源的控制和争夺仍在继续,对新能源的控制和争夺已经展开。世界各国不仅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新引擎和新增长点,还从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来定位新能源发展和新能源贸易,更是从战略高度把新能源作为提高本国核心竞争力、占据未来制高点、争夺国际领先地位的战略新兴产业。这是因为,谁抢占了新能源技术的制高点,谁就可以掌握未来世界经济的主导权。目前,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这三大经济体均在努力发展新能源技术,已经开始抢占新一轮能源变革和能源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将深刻影响国际关系演变

这场发生在新能源领域的争夺,必将对国际关系的演变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已初见端倪,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国际社会围绕能源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供应安全、环保标准、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博弈将更加尖锐复杂,并进而成为影响国际关系演变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将企图利用其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领域的优势地位,主导世界能源领域乃至世界经济领域的规则制定权,从而继续维持乃至进一步巩固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二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在这场新能源产业革命进程中,先进的能源技术主要由科技水平领先的发达国家掌握。发达国家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研发、生产、布局上占有绝对优势,处于领先地位,主导世界能源未来发展方向。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的发展中国家)难以独立开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只能仰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援助。受这一现实的制约,广大发展中国家很难享受到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产业革命的实际好处;相反,世界能源格局将会变成发达国家以天然气、新能源、核能、清洁能源为主,发展中国家以高价的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脏能源”为主。相当一批发展中国家将陷入新的“能源贫困”。并且,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清洁能源的这一大背景下,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实力越来越占据有利地位和道义制高点,发展中国家由于新能源、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落后、利用程度低,仍不得不过度依赖传统的化石能源,因而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将会更加被动,并因此有可能付出高昂的政治、外交、经济代价。这些将成为长期影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一个新的重要因素。

三是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在新能源领域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在新能源领域,以中国、印度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一方面,有可能凭借其人力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后发优势等,在新能源产业链条的某个环节或产品上,具有与发达国家一争高下的实力与地位;另一方面,毕竟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底子薄,难以与发达国家全面竞争。因而,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在新能源领域,既围绕该领域的主导权发生激烈争夺,又能够相互合作,共同推进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在新能源领域将呈现合作、竞争与冲突并存的复杂局面。中国与美国、欧盟在太阳能领域的光伏之战便是很好的注解。中国与美国、欧盟在全球光伏产品市场上既相互竞争,也相互依赖;既有合作共赢的广阔空间,也有激烈争夺的商业利益和战略利益。

四是美国的能源地位进一步增强,有利于其继续维持全球霸主地位。美国几乎是当今世界惟一一个常规能源与非常规能源均极为丰富、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均较为巨大、能源开发和利用技术先进、能源获取和进口成本低、能源资源增长潜力大的国家,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能源大国和能源强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美国能源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摆脱对化石燃料资源的依赖,走可持续、环境友好的能源发展道路。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领域,美国试图领导一场史无前例的新能源革命,通过开发利用新能源,摆脱对石油等传统的“脏能源”的依赖,并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未来美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点。美国提出要在全球范围“引领世界能源未来”,就是要成为新能源技术、节能产业、高端制造业和智能信息产业的全球领跑者,引领未来传统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替代技术,从全球政治、外交、合作的视角主导全球能源的开发利用。美国希望凭借其在国际舞台上较大的影响力,通过“引领世界能源未来”,进而引领世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低碳经济,继续充当世界经济的领头羊,成为制订国际规则的领导者。无可否认,美国科技发达,科技的原创性和市场化程度很高。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在智能电网、第二代生物质能源、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开发利用以及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等方面将长期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在全球范围内的能源技术输出和转移上也将处于主导地位。可以说,在当前全球能源领域的新变革、新趋势上,美国进一步确立了其全球能源强国的地位,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其全球霸主地位。

中国的能源安全之路

中国是世界能源生产大国,2011年石油年产量达2.03亿吨,居世界第四位;天然气年产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却是自身能源供应短缺的国家。目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更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近年来,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上升较快,特别是石油对外依存度已从本世纪初的32%上升至目前的57%。石油海上运输安全风险加大。能源储备规模较小,应急能力相对较弱。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增加了保障国内能源供应的难度。

面对国际能源领域的深刻变化,中国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的必由之路在于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坚持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着力调整能源结构。如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快能源储运设施建设,提升储备应急保障能力;积极推动能源进口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进口的多元化;积极参与国际能源治理与合作,维护国际能源安全。

作者:张良福

油气资源开发世界经济论文 篇2:

海洋时代求“新”重“变”

摘 要:举办第十一届大连国际海事展,是希望相关各方在城市经济与产业发展的结合上,在行业主导与专业运作的结合上,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造船业和航运业带来生机与活力,作出新的贡献。

2014年10月21日,第十一届中国大连国际海事展会开幕式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隆重举行。此次展会以“依托国际海事盛会,服务海洋强国建设”为主题,依托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依托大连推进东北亚航运中心建设的历史机遇,通过扩大合作、广泛招商、组织海事论坛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引领海事不断发展。

此次展会为期四天,由中国船舶工业协会、中国船东协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共同举办。本次展会吸引了韩国、日本、挪威、德国、丹麦、荷兰等6个国家展团和17个国家(地区)的近百家企业参展,国内外参展企业达400多家,展览面积2.3万平方米,专业观众预计2万人。展会期间,还举办海洋与船舶科学技术、国际海洋工程、国际航运、北方机务四大主题论坛。

《广东造船》杂志作为特邀媒体之一,全程参与了展会。期间,积极参与各种论坛、拜访客户、为新客户派送新一期的杂志,共同探索船舶行业的出路。

在当前的航运市场运力与船舶市场产能“双过剩”的局面难以得到根本转变的背景和环境下,求“新”重“变”是行业发展得以逆转的关键。此次海事展的举办,表明了造船行业共克时艰的精神,有着逆势而上的决心。展会期间,船舶业的“老大”们纷纷在各种论坛中现身,为行业指引迷津,给同行解疑答惑,更有业内权威专家及学科领军人物作专题报告。

船舶工业经济运行的整体特点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顾问 王锦连 今年1~9月份我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详见本期市场分析)的整体特点主要有五个:①国家高度重视海洋事业的发展,出台了许多支持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文件和规划;②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船市低迷、船价下跌,为了应对危机,国内船企开始转型升级,通过加强科技研究,建造了超过100种的节能环保船型,为节能减排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③船舶产品、产业、产能的结构调整正在加快;④船舶技术要求不断提高,新接造船订单越来越集中于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我国船舶工业的市场集中度正在提升;⑤船舶配套的本土化程度正逐步提高,不过在高技术船舶方面,本土化配套率还比较低。

《船舶行业规范》名单的公布对船企有什么影响?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船舶处调研员 陈颖涛 《船舶行业规范条件》是我国政府对行业管理方式的一种新尝试。一方面,是为了规范对船舶行业的考量标准不仅仅在生产技术层面,另外还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安全环保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从而达到一个引导船舶行业健康发展的效果;另一方面,规范条件能够为社会资源向进入公告名单的企业倾斜以及为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决策提供依据。没有进入公告名单的企业并不意味着就进入了“黑名单”。

建设海洋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船舶行业面临的新机遇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方书甲 海洋强国的衡量标准主要有海洋外交能力、海洋军事实力、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实力等。目前,船舶行业在发展海洋经济中职能正在转变。以前,我国船舶工业支撑海洋经济发展主要集中于海洋运输业,但是现在应该在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上风电、海水淡化等领域积极拓展业务。海洋强国最大的支撑是海洋经济,船舶工业要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桥梁,而上述领域都应该成为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发展的方向。因此,我提出“共线分能、邻线开发”建议,这样不仅投资少、回报快,还能解决船舶工业的产能严重过剩矛盾。

打造深潜器应用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芑南 我国要想在深海资源开发中占据优势,必须打造深潜器的应用体系。作为海底资源勘探、海洋科学研究的深海作业型载入深潜器,其基本要素必须在水面、下潜、复杂地形上巡航、海底作业、上浮等各种工况下都能实现,“蛟龙”号的研制就是以此为切入点。

作为我国最先进的载入深潜器,“蛟龙”号最大工作深度超过7000米,具备良好的运动控制性能、先进的作业能力、距离最远的水声通信技术、容量最大能源以及冗余度最高的应急安全保障措施。近两年,“蛟龙”号在中国南海、东太平洋和西北太平洋我国合同矿区工进行了4个航段、31次下潜。

要开采海洋资源,首先需向国际海底管理局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才能取得勘探合同并开展工作,目前我国已经获得4份合同。2011年国际海底管理局向巴布亚新几内亚颁发了第一份采矿许可证,意味着当前已经进入了深海资源开发新阶段,我国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迫切需求深海装备。

我国亟须打造深潜器应用体系,构建以水面支持母船为基地,实现载人深潜器与无人深潜器之间相互支持和协同作业,形成7000米以浅和4500米以浅两个综合体系的业务运行能力;同时进一步发展以3000米以浅的移动式深海空间站为水下基地的深海载人深潜器应用体系,充分发挥水下基地综合体系的组合优势。

未来海事业发展前景

中国船东协会常务副会长 张守国 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周期性,行业的发展同样如此。目前航运业、造船业同处在周期的低谷,相关企业面临很大的生产经营压力。经过市场的洗礼,必然会有企业被淘汰,也有企业找到出路,并继续发展。市场有低谷必然会迎来复苏,而航运业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决定了航运企业应该在市场变化中寻找出路。对于航运业以及航运企业而言都应该反思,过往在市场火爆的时候自己做了什么,而在市场不好的时候要看到今后市场的变化趋势,在技术革命时代,要提升自身的能力,准确预判市场。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顾问 王锦连 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不平衡性以及航运市场运力过剩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这将使船舶工业的全面复苏还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从2008年开始,船舶工业的低谷已经持续了6年多的时间,大的波动应该不会再有,但是受国际油价、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船舶工业要走出低谷至少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而且关键还要取决于新造市场价格能否回归合理水平。

中国拆船协会会长 谢德华 拆船业的周期与航运业和造船业不太一样,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于航运和造船是打击,但对拆船确实是机遇。不过我们也看到,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出发看,上游企业日子不好过,拆船业的情况也不理想。

2012年开始,我国钢铁业的发展也遇到较大的困难,钢铁机械制造业的用钢量较少,拆船业的经济效益开始下滑,之后由于废钢价格下降,拆船业可以说是在旺季时遇到了亏损严重的问题。废钢积压问题比较严重,虽然此前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拆解老旧船舶的政策,但是总体来说,未来几年拆船业还将处在“洗牌”过程。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方书甲 从宏观经济来看,美国政府提出了“再工业化”政策,即通过智能化制造,回复部分制造业,这与德国此前提出的“工业4.0”异曲同工。如此一来,欧美各国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其加工成本减少,效率提升,解决了中低层劳动力问题,这将影响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而制造业的格局变化也会影响到我国的造船业。

但从航运业来看,海运运输业虽然总量没有下降,但增长率呈下降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调整,要指望航运业在短期内出现大的复苏,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是不匹配的,而航运业没有复苏,造船业也不可能有大起色。

目前,我国造船业经受着双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大量过剩的产能需要长时间消化;而另一方面,上游航运业的需求仍在减少。因此,造船业必须转型,必须进行产品结构调整,若想等着市场复苏救命,造船业只会越来越穷。我国造船业既要追赶也要创新,不能只扩大再生产,还要做精做强,要在技术创新上舍得下功夫,努力提升经济效益。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船舶处调研员 陈颖涛 航运业肯定不会消失,仍旧是主要的运输方式,因此造船业、拆船业也不会消失。虽然航运业不景气,但是航运企业的现状也要区别对待。比如马士基航运集团今年上半年的航运业务经营情况就非常好,但反观我国的一些航运企业,却步履维艰、负债累累。

包括航运市场、造船市场在内,虚拟经济、炒作投机等因素的参与,使得市场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甚至目前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都不能完全反应航运市场的情况。因此,我们不能对市场抱有幻想,应对市场的唯一方法就是“变”,对船型、船舶性能的创新、升级才是行业谋求长远的根本点。

这次大连海事展,“老大”们的发言,特别是陈颖涛对于《船舶行业规范条件》名单的说明,就像是给众多企业打了一支“定心针”。市场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存在,无所谓白名单、黑名单之说,目前出台的第一批名单并不代表他们就可以再行业内通行无阻,工信部也说了,他们会对名单内的企业进行常态化的管理,对出现重大事故、不在符合规范条件现相关规定的企业,工信部将对其取消资格。

而在2014年10月29日,作为江苏省首批入围“白名单”的仅有的两家船厂之一的江苏联合造船,由于船舶市场不景气,银行大量抽贷压贷,资金周转不过来,导致一年没有给员工发工资。然而这样一家企业却符合了《船舶行业规范条件》,相比之下,那些各方面条件比江苏联合造船好的船企却没有符合行业规范条件,这是船舶业都应该反思的问题。

海洋不仅仅与航运业、渔业有关,要发展海洋强国,不能只把眼光投放在航运方面,更应该从多方面考量海洋资源,发展滨海旅游业、积极参与到风能、潮汐能等自然能源的发展和建设;更甚者可以深入到深海,打造深潜器开发深海资源。

此次展会的论坛多以“海事业”为主题,足够说明了未来船舶业的发展离不开“海”,我国对海洋工程的探索还停留在初级层面,技术跟设备跟不上国际水平。要建设海洋强国,就要积极开展海事业,不管是航运业还是造船业都要以“新”为基点,以“变”为着重点,对海洋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探索,才能使船舶业慢慢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程杰 祝鸿鹏

油气资源开发世界经济论文 篇3:

下一轮油气并购热点在哪里?

壳牌并购BP,尽管它具备所有戏剧性要素,却注定难以发生,因为巨无霸的基因,已然不适合当前经济社会以及能源发展的新趋势了。

新年到来之际,国际石油市场留给人们最大的悬念,除了原油价格的底部究竟在哪里之外,便是壳牌是否真的会并购BP了。围绕前者的分析可谓汗牛充栋,莫衷一是。围绕后者的讨论,基本上停留在捕风捉影的阶段。加之两家公司对此都三缄其口,更让传闻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根据财富500强榜单提供的数据,壳牌2014年营收近4600亿美元,仅次于零售巨头沃尔玛,位居第二,BP营收3962亿美元,排名第六。两家公司果如传言般合并,即便在当下油价下挫、能源股价低迷的时期,也会形成市值近3500亿美元、营收近9000亿美元的超级巨无霸,国际能源市场竞争格局势必因此而发生重大调整——暂且不论BP在俄罗斯的资产目前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也不去深究“深海地平线”漏油事故还会给BP带来多少后续麻烦。但迄今为止,一切都还停留在市场传言的层面。

实际上,我们不必妄加揣测,而应该回到国际能源企业并购的基本逻辑、国际能源市场面临的新形势,来分析壳牌并购BP的可能性,来探讨国际能源市场的下一轮并购可能会发生的领域。

跨国油企并购的逻辑

毫不夸张地说,国际油企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并购的历史。1870年,洛克菲勒成立标准石油公司,纵横捭阖,用20年的时间成就了美国最大的原油生产商。石油行业最早的并购故事,几乎由洛克菲勒一人书写,洛克菲勒也因其在石油领域无人企及的地位被誉为“世界石油大王”。高峰时期,标准石油公司垄断了美国95%的炼油能力、90%的输油能力、25%的原油产量。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依据谢尔曼法,一纸判决,将标准石油强制拆分成37家地区性油企。标准石油的重要性在于,当前国际主要石油公司身上几乎都流淌着全部或部分它的血液。

一战结束后的一段时期,是一个大鱼吃小鱼的时代。通过这一阶段的并购整合,基本形成了一个由西方石油公司主导的全球石油生产、运输、炼化、销售的垄断体系。人们熟知的所谓“七姊妹”直到70年代中期才由一名英国记者杜撰出来,但七家油企的雏形,在这一时期已基本形成。而发生在整个60年代的跨行业、聚合式兼并,则是国际石油并购史上一段异数。这一时期,美孚甚至收购大型百货零售企业。这样的异数在80年代又回光返照似地再现:阿莫科兼并矿业公司、埃克森涉足设备制造领域、收购电气公司,美孚收购容器制造商。事实证明这样的跨界之举并不能给油企带来价值,相关资产最终都以被售卖收场。

80年代,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管制的逐步放松,跨国油企掀起了一波以强强联手为重要特征的并购潮,如雪佛龙并购海湾石油公司,德士古兼并格蒂石油公司、杜邦兼并大陆石油公司、BP兼并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等。这一轮并购浪潮期间发生的最大13笔交易,总金额近800亿美元。通过这一轮并购,以英美为代表的经济强国,实现了国内石油企业由中、小型向大型化和国际化的转变。

而至今仍然为业界所津津乐道、基本形成今天国际石油行业格局的,无疑是始于上世纪90年代、并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的石油跨国公司并购潮。以BP、埃克森为代表的石油巨头,直接针对一些大中型一体化石油公司、独立石油公司甚至油服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并购行动:埃克森并购美孚,BP先后将阿莫科、阿科、嘉实多等收入囊中,雪佛龙联手德士古,道达尔则合并了菲纳、埃尔夫,并购规模动辄以数百亿美元计。其中BP在约翰·布朗的带领下,表现尤为抢眼,从一个二流的石油公司,一跃进入第一方阵。而壳牌在此轮并购初 期,由于管理决策趋于保守,乏有举动,上游储量资源数据曾一度非常难看,好在后来迎头赶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直到今天,世界能源行业依然处在80年代以来的两轮并购潮的后果之中。我们对于跨国油企并购的分析框架,也依然未能摆脱这一轮并购的窠臼,其逻辑顺序无非是世界经济低迷,油价下跌,油企现金流吃紧或股价走低,并购机会因此浮出水面,强势企业果断出手,并购告成,又一家巨无霸出现了。正是基于这一分析框架,当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和油价持续下跌的现状,才使得壳牌并购BP的传言顺利出炉。

梳理国际油企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并购发展史,不难发现一条基本主线,即油企的并购行为,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整体状况和行业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当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油企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性尚未如工业革命后这样凸显时,油企并购的价值取向是“丛林式”的抢地盘;当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增长遭遇瓶颈时,企业采取的是一种跟风式的盲目的多元化模式;而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不断成熟、勘探开采技术的持续提升以及信息技术不断普及,油企的并购从80年代以来的着眼于以上下游一体化、国际化运营、提升运营、财务等协同效应为取向,最终向战略性并购(如弥补企业资源、技术或市场的短板等,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等)和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循着这个基本逻辑,我们会发现,壳牌并购BP的传言,或许只是资本市场的一厢情愿。

“非常规”和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并购选择

新世纪以来,国际能源领域最具革命性有三大趋势:其一,“非常规”的异军突起。此番油价下跌,固然有全球经济整体疲弱导致能源需求放缓、石油整体供大于求以及美元走强等综合因素影响,但页岩革命成功带来的页岩油产量猛增也是诱因之一。与“非常规”狂飙突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油田的发现却越来越困难。世界前20个最大油田中最后一个发现的阿塞拜疆的ACG油田(Azeri-Chirag-Guneshli)距今已三十年。而被各界给予厚望的哈萨克斯坦卡沙甘油田,尽管耗资、耗时巨大,迄今表现只能用令人失望来形容。而这只是传统油气资源开发的一个缩影。

其二,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能源低碳化,由此带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和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中美作为世界能耗最大的两个国家新近就应对气候变化达成共识,各自就温室气体排放、清洁能源利用做出了承诺。2014年底在秘鲁利马召开的全球气候峰会,也为2015年巴黎大会制定一个关于后2020年的气候变化协议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根据彭博财经发布的一项研究,尽管目前市场状况不佳,但成本竞争力的提升将促使可再生能源在2013-2030年期间新增电力装机容量的比例达到69%-74%。全球能源低碳化、清洁化的趋势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其三,未来石油消费增长将主要来自中、印等发展中国家。BP《世界能源展望2030》分析认为,到2030年,OECD国家的能源需求已趋于稳定,即便考虑GDP增速放缓和能源强度降低等因素,全球煤炭消费净增长也将全部来自中国和印度。在全球新增能源消费中,中国的石油和煤炭的消费分别占世界消费增量的77.3%和71.7%。全球94%的石油需求净增长、30%的天然气需求净增长,以及48%的非化石燃料需求净增长将来自中国和印度。无独有偶,国际能源署给出可几乎相同的预测。美国和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一升、一降,同时考虑到俄罗斯当前面临的痛苦局面,现有全球能源治理结构存在诸多变数。

上述三大趋势,正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国际能源市场格局。尽管目前很难确切地说,此轮油价下跌将会对页岩革命带来怎样的影响,但从一个长期的视角来看,页岩革命让油气行业进入一个“众筹时代”。根据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的研究,2014年11月头两周,美国金融市场大量的中小型石油企业发行的垃圾债随着油价的持续下跌而暴跌。而以雪佛龙、康菲为代表的大型油企却发行了170亿美元的企业债,并受到市场的追捧。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状况,表明中小油企是美国页岩革命的生力军,但由于资本结构不合理,需要资本市场为其持续输血以满足产能开发的资金需求;而大型油企发债则是为了加速改善资本结构,派发股息。对于中小企业这批产能扩张的真正生力军,资本市场愿意前赴后继地为它们提供开发资金;大型油企在机构投资者眼里则已沦为不折不扣的提款机——他们不相信这些大型油企的激进的资本扩张(因为成效不好),也不愿意为它们的激进埋单,只愿意稳定地赚取股息收入。换句话说,大型油企只是基本盘,中小企业才是活力和希望所在。根据华尔街的测算:2015年全球非国营的50大油企用于支付股息将高达1200亿美元,而资本开支则仅为790亿美元。油气行业“众筹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大即意味着一切”的时代的终结,“小而专”或许更具竞争力。油气并购决策,无疑不能无视这一趋势。

在油价低迷的时期,讨论能源低碳化、清洁化、新能源,很可能遭到质疑,因为低迷的油价将严重削弱新能源的竞争力。但德国意昂集团(E.ON)日前的决策可能于行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意昂最近宣布,未来两年内将公司“一分为二”,被分拆的业务包括核能在内的传统发电资产,以及石油和天然气生产项目。而稳步盈利的业务,包括配电、天然气分销,以及政府补贴的可再生能源,将得以继续留在意昂名下。意昂此举尽管是第一个吃螃蟹,却被认为是在全球低碳形势下,顺势而为,选择将化石能源业务打入冷宫,受到来自政界和商界的普遍欢迎。德国是新能源发展最激进的大国。意昂作为德国最大的公用事业公司,其分拆的价值取向,对跨国油企无疑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尽管其面临的市场与意昂存在较大差异,但从一个较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全球能源低碳转型,是任何一个主要市场参与者所不能忽略的趋势。

而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未来较长时间里,其能源消费将呈现总量快速增长、结构加快调整、内部体制机制持续变革的基本态势。鉴于能源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战略价值,他们将会多方着手,加快国内能源开发,改革内部能源管理体制机制的同时,选择积极参与乃至重构现有国际能源治理。从这个角度来看,跨国能源企业有着巨大的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经济体国有能源企业开展合资合作的空间。但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经济体以何种形式、多大的决心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对目前以跨国油企主导的国际能源市场无疑会构成较大影响。

下一轮并购热点

就在壳牌并购BP的传言爆出之前,石油行业另外消息也同样引起广泛关注:油服市场营收世界排名第二的哈里伯顿与排名第三的贝克·休斯签署合并协议,前者以现金和股权共计346亿美元收购后者。合并后的公司在2013年营业收入合计为518亿美元,超过斯伦贝谢(453亿美元),成为市场老大,业务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合并后的新公司除了在固井、完井、水力压裂继续是市场第一之外,在定向井、钻头、连续管等市场领域变身成为市场老大,在随钻测井、录井、钻完井流体、人工举升方面市场份额上升明显。

哈里伯顿并购贝克·休斯对于全球油企并购具有极大的导向意义,即随着油气领域的“众筹时代”的到来,以非常规油气开采为业务重点的中小型油气企业队伍正日趋庞大。而与传统的上下游一体化的跨国油企不同,无论从成本角度、技术储备和整体规模来看,其独立开采能力均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换句话说,他们更依赖于油服企业的专业服务。正是这种由于中小型油气企业的市场需求,给予了哈里伯顿并购贝克·休斯以动力,当前油价下跌只是推动了这一进程。

近年来,国际油服市场竞争激烈,大量以技术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进入市场,传统三强的市场份额正在下降。国际油服企业不断以并购来实现业务能力的提升和市场的拓展。哈里伯顿并购贝克·休斯只是其中最新、最大的一宗。很难说两家欧洲背景的油服企业(斯伦贝谢源于法国,威德福则是瑞士企业)会不会采取某种形式的联合。相信规模较小或以勘探、开采技术获取为取向的并购,将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层出不穷。

油服之外,笔者更看好三大领域,即“非常规”油企之间的相互兼并,尤其是同一页岩区块上的不同油企;其次是跨国油企与新兴经济体国有油企之间在非常规领域的合资合作;而跨国油企资产剥离和在下游开展跨界合作(如与电企、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合作等)将有望出现新的动作。

至于壳牌并购BP,尽管它具备所有戏剧性要素,却注定难以发生,因为巨无霸的基因,已然不适合当前经济社会以及能源发展的新趋势了。

作者:张卫华

上一篇:城市现代化与体育经济论文下一篇:技术进出口的法律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