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资源开发分析论文

2022-04-26

摘要:高职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如何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视角出发,探讨以高职教师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开发策略,以及课程资源开发对提高高职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毕业资源开发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毕业资源开发分析论文 篇1: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和校友相互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

【摘要】研究根据2220份有效调查问卷的实际反馈信息,分别从性别、年龄、学历、毕业时间、学科门类、职业六个维度,具体分析了构建校友信息大数据和大数据服务校友自身发展的影响因素,讨论了校友信息和校友服务两个具体化大数据平台建设的难点和解决途径,提出这两个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是有可能、有必要的,为高校校友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大学;校友;相互信息需求

【基金项目】南京医科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专项,项目编号:2016ZSY015。

一、调查研究背景

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职能,均与校友工作联系密切。大学校友工作的发展目标,应当是通过强化大学与校友、校友与校友之间的情感联络,创新校友工作方式,全力促进大学与校友、校友与校友的合作发展,从而实现合作共赢,多方受益。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环节是建立大学与校友之间及时、准确、有效、互动的信息沟通渠道。大数据平台为大学和校友互利共赢落地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次调查围绕构建具体化的校友服务和校友信息大数据平台,调研分析构建大数据平台影响因素,从而为平台构建提供参考,为大学和校友实现互利共赢创造可能的有利条件。

二、调研样本简介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2768份,有效问卷2220份,问卷有效率为80.2%。其中,男性校友占51.4%,女性校友占48.6%。调查样本年龄、最终学历、毕业时间、专业学科门类、目前职业分布分别如表1-5所示。

三、调研样本的分析

(一)影响构建校友信息大数据的因素

1.影响校友提供信息的因素分析。调查样本中,有90.5%的校友愿意在承诺保护其隐私权的前提下向母校提供个人真实信息。选择不愿意提供信息的校友主要是:40岁以上的校友,专科生和博士生校友,毕业20~40年的校友,学习法学和医学的校友,党政机关单位公务员、私营企业员工、个体或私营企业主校友。

样本中,66%的校友愿意授权母校通过专业公司搜索大数据获取校友个人信息。选择不愿意的校友主要是:女性校友,20岁以下的和50~60岁的校友,尚未毕业的校友,学习农学和医学的校友。

2.影响校友维护信息的因素分析。调查样本中,有86%的校友表示愿意主动更新维护母校校友系统中的个人信息。分析校友选择不愿意主动更新与维护的因素,从性别维度来看,男性校友比女性校友高出2.7%;各维度选择比例最高的校友群体是:20岁以下校友,尚未毕业的校友,毕业30~40年的校友,学习法学的校友。

3.影响校友分享信息的因素分析。调查样本中,有71.4%的校友愿意帮助母校寻找并提供身边的家人、亲戚、朋友中是同校校友的校友个人信息。构成28.6%的选择不愿意的校友群体的是:20岁以下校友,未毕业的学生校友,学习农学的校友。

样本中,校友不愿意向母校提供自己或身边校友的个人信息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还有9.1%的校友选择了“对母校没有感情”。经分析,性别维度上,男性校友“对母校没有感情”的比例高于女性校友6.66%;女性校友对“信息安全”的考虑高于男性校友6.84%;男性校友对“个人隐私”的重视高于女性校友3%。毕业30~40年校友,学习历史学 、医学 、艺术学的校友未选“对母校没有感情”。

(二)影响校友获取自身发展服务的因素分析

1.影响校友获取母校服务方式和途径的因素分析。调查样本中,校友选择获取母校服务的方式如下:选择“适当付费获取专业数据”的占33.5%,选择“以登录、更新个人信息等方式赚取积分换得优先服务”的占68.1%,选择“免费获取普通服务”的占43.6%。从性别维度分析,选择“付费获数据”和“免费服务”的,男性校友分别高于女性校友10.9%和5.2%,选择“积分换服务”的女性高于男性2.6%。

调查样本中,校友选择获取母校服务的途径如下:选择“邮件”的占51.2%,选择“QQ群、微信群”的占69.2%,选择“电脑终端校友系统”的占35.5%,选择“手机短信”的占25.8%,选择“手机终端掌中校友会”的占28.8%。从性别维度看,除了“邮件”“手机短信”两项男女性校友选择比例基本持平外,其余三项均是男性校友高于女性校友。其中,20岁以下的校友和博士校友未選择“手机短信”;学习艺术学的学校友未选择“手机终端掌中校友会”。

2.影响校友获取教育类数据服务的因素分析。样本分析中,男性校友选择“人文教育”“自然科学教育”“两性教育”的比例高于女性校友;女性校友选择“公民资质教育”“专业教育”的比例高于男性校友;其余四项内容男女性校友选择的比例基本持平。其中,20岁以下校友、博士校友、学习艺术学的校友未选择“人文教育”;20岁以下校友、博士校友、学哲学的校友未选择 “两性教育”;未毕业的校友、毕业30~40年的校友、学艺术学和哲学的校友未选择“生命教育”;博士校友、毕业30~40年的校友未选择 “公民资质教育”;博士校友未选择 “环境教育”;毕业30~40年的校友未选择“自然科学教育”。

3.影响校友获取科技类数据服务的因素分析。样本分析中,男性校友选择“学科科研导向数据”“科研成果交流”的比例分别高于女性校友13.23%、6.61%;女性校友选择“开放的科研平台”“科研技术支撑”的比例分别高于男性校友8.55%、5.1%。其中,毕业30~40年的校友、学习哲学的校友未选择“科研技术支撑”。

4.影响校友获取信息数据服务的因素分析。样本分析中,男性校友选择“学校自身发展信息”“档案馆可开放的档案信息”“政产学研合作信息”的比例分别高于女性校友7.77%、3.11%和1.49%;女性校友选择“学校购买的各类数据库”“图书馆的图书信息”的比例分别高于男性校友6%和2.41%。其中,20岁以下的校友未选择“政产学研合作信息”;未毕业的校友和毕业30~40年的校友未选择“学校自身发展信息”。

5.影响校友获取母校情结数据服务的因素分析。样本分析中,选择“与自身有关联的校友通信信息”的男女性校友比例基本持平;男性校友选择“校友重大发展信息”“校友捐赠渠道信息”“学校校友总会相关工作信息”的比例分别高于女性校友6.83%、4.89%和4.34%;女性校友选择“周年返校活动信息”“向校友开放的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服务信息”的比例分别高于男性校友9.63%和12.62%。其中,未毕业的校友、学习艺术学的校友未选择“校友捐赠渠道信息”;毕业30~40年的校友未选择“学校校友总会相关工作信息”;学习哲学的校友未选择“向校友开放的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服务信息”。

四、结论与建议

(一)校友信息大数据平台建设的难点与解决途径

根据调查,绝大多数校友愿意向母校提供并主动更新维护个人信息,超过三分之二的校友愿意授权母校通过专业公司搜索大数据获取个人信息,愿意帮助母校寻找并提供身边的家人、亲戚、朋友中是同校校友的校友个人信息,这为校友大数据平台的构建提供了基本数据,也是校友大数据运行的基本软件保障,使构建校友大数据平台有了可能。

分析影响校友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因素,主要是20岁以下校友和50-60岁校友,尚未毕业的校友,毕业30~40年的校友,学习农学、法学、医学的校友,党政机关单位公务员校友,其中尚未毕业的校友影响最大,在三个维度上均有显现。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应该加强培育在校生的校友意识,并设计个性化的方案来吸引各个维度的校友参加校友信息大数据平台建设。

从调查结果来看,校友愿意提供的主要还是身份信息、通信信息、在校信息等基本信息,校友选择更新维护个人信息的时间主要是“一个季度”和“一年”,校友更新维护个人信息的媒介主要是“邮件”和“电脑终端”,校友不愿意提供自己和身边校友的个人信息的影响因素主要考虑还是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所以,我们在构建校友大数据平台时,首要考虑的是信息的安全性和如何尊重校友的隐私,要通过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具体服务来引导校友提供全面信息,要引导校友认知并接受全媒体时代的多种信息获取且提供途径,要通过加强母校对校友的联系与服务引导校友积极维护和更新个人信息。

(二)校友服务大数据平台建设的难点与解决途径

根据调查,在建设校友服务大数据平台中,校友乐于接受的是“免费获取普通服务”和“赚取积分换得优先服务”,更多选择的是通过“邮件”“QQ群、微信群”来获取母校的服务。主要影响因素如下:30-40岁校友和20岁以下校友,博士校友和尚未毕业的校友,毕业10-15年的校友,学习艺术学、历史学、哲学、农学的校友,党政机关单位公务员校友和外资企业员工校友。

调查显示,教育类数据服务中校友选择“社会科学教育”和“管理科学教育”的比重较大,科技类数据服务中校友选择“学科科研导向数据”和“开放的科研平台”的比重较大,信息数据服务中校友选择“图书馆的图书信息”和“档案馆可开放的档案信息”的比重较大,母校情结数据服务中校友选择“与自身有关联的校友通信信息”和“校友重大发展信息”的比重较大。主要影响因素如下:30-40岁的校友,硕士校友,毕业10-15年的校友,学习农学和艺术学的校友,外资企业员工校友。

校友服务大数据平台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当设计更多的“校友積分项目”,以积分项目加强和校友的联系,加大对校友的相应服务;要在确保常规媒体服务手段的同时,不断开发新媒体服务手段,引导校友通过新媒体接受母校的服务;要通过大数据具体分析不同维度的校友对校友服务数据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向校友推送相关信息,服务校友成长。

总而言之,根据调查分析,在校友和母校有相互信息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具体化的校友服务大数据平台和校友信息大数据平台是有市场、有需求,并且是有基础、有可能的。这两个大数据平台的构建,一定能为当今越来越受高校重视的校友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真正能使高校校友工作做实、做强。

【参考文献】

[1]胡琦,王海.校友档案管理互动网络平台研究[J].兰台世界,2014(2):10-11.

[2]刘媛.大数据时代高校校友资源开发运用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5(04):82-87.

[3]程姝.校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4.

[4]尚衍英.高校校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镇江:江苏大学,2013.

[5]高莹.兰州大学校友服务体系优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2.

作者:张健

毕业资源开发分析论文 篇2:

论高职课程资源开发策略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摘要:高职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如何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视角出发,探讨以高职教师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开发策略,以及课程资源开发对提高高职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教师专业发展

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历史重任。近年来,高职教育快速发展,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技能型人才。然而,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指出:“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与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如何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是高职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

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最重要的保证。提高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多样,本文仅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明确高职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将有效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资源与高职课程资源开发

对于课程资源,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表述。一般说来,课程资源是指在整个课程活动中,可以用来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要素和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培养目标以及与课程实施有关的人力、财力、物力、场地、设备和环境等等。课程资源包含的范畴较为宽广,其中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非物质的;既包括校内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传统的教科书、图书资料,也包括现代的网络、科技成果。

高职课程资源,则是指在高职课程活动中能够被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目的的各种要素和条件的总和。高职课程资源开发是指在高职院校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指引下,将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进行加工、整合以及利用的过程。有别于普通课程资源,高职课程资源开发还需要充分考虑高职学生、教师和社会需求的特点,体现课程资源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将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进行加工、整合以及利用,将相关的课程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活动,使学生能够掌握职业生涯中所必需的综合技术能力。

以高职教师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一般包括教师、学校、行业专家和学者等,不同的主体在课程资源开发活动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文仅从高职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角度,分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承担的角色和可采用的策略。

(一)高职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承担的角色

高职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实践活动中,扮演着多重角色。首先,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掌握最新技术、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研究适合的教学方法。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是教师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习者。第二,教师作为课程源开发的主体,本身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第三,课程资源最终需要运用到教学上,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使用,所以教师是课程资源的使用者。第四,教师完成授课,根据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课程资源的体验、学生学习的反馈、教师对课程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使用价值的反思,对课程资源做出评价,因此教师又是教学资源的评价者。由此可见,教师的活动贯穿课程资源的整个生命周期,是学习者、开发者、使用者和评价者,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职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策略

基于教材的开发策略 教材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工具。教材本身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基于教材的开发策略,一方面,高职教师可考虑对教材本身进行开发,即重新编写教材;另一方面,高职教师应根据所在区域产业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对已有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取舍和加工。(1)将教材本身作为课程资源开发。近年来,我国高职教材建设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随着对高职教育定位认识的清晰化及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改革创新,高职教材建设与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尚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开发课程资源,应重视教材本身作为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第一线的高职教师应积极参与教材的开发和建设,运用高职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工艺等新知识引入教材,开发符合时代要求、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2)对教材内容适度取舍和加工。高职教育应避讳照本宣科。再好的教材,也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开设是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支持的,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地域差异考虑教材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考虑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接受程度,适当调整教材内容,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取舍、加工和再开发。

基于学生的开发策略 高职课程资源是为实现高职教育目的而开发和利用的,其最终服务对象是学生。课程资源是否有利于实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否在高职课程活动中发挥积极影响,需要通过其作用对象即学生的使用效果来检验。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不能脱离了学生实际,需要倾听学生的声音,应把学生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我国高职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开发课程资源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选择难易适度的课程资源;针对学生学习热情相对较低的情况,寻找并挖掘能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的课程资源;要关注学生的问题,从学生的提问中捕捉课程资源;并且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从学生的视角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资源,使课程资源具有学生的属性。

基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开发策略 (1)开发课堂教学中预设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是指一种目标明确、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课堂这一特定情境中,课程资源开发除了与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教学项目等资源的开发外,也应注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案的开发,教师采用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开发,以及实现这一过程所需教具的开发等等。(2)开发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预设的情况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执行;另一方面,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在沟通中捕捉和搜集学生的反应和诉求,针对这些动态产生的资源加以分析和利用,对原有课程资源进行丰富和整合。

基于社会需求的开发策略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真正培育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使学生将来就业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求。高职教师应积极寻求机会与企业管理人员和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沟通,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和分析企业对于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的要求,了解社会对相应高职课程应涵盖的主要内容及深度的期望。综合这些源于企业的信息,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与补充,整合和拓展现有课程资源,或与企业专家共同合作开发课程资源。

基于网络平台的开发策略 (1)合理运用网络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网络环境具有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等优点,是高职教师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有效途径。无论是新技术论坛、学习论坛,还是资源素材网站或是教育网站等等,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的素材来源,教师应对这些资源加以筛选、加工并利用到课程资源开发上。(2)开发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网络教学平台是教师和学生除课堂以外的另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它能使学生快捷方便地获取课程教学资源;有益于教师与学生课后交流,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有益于学生之间交流学习、共享资源;为教师同行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提供便利;同时也为有效管理课程资源提供平台支持。

除了以上策略,高职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还应充分利用院校优势资源,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资源;与教师同行结成学习共同体,在交流学习中积累知识和经验,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分析教师自身的特点,结合这些特点开发适合自己的课程资源等等。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应将各种策略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指导课程资源的开发。

(三)课程资源开发模型

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循环的过程,需要围绕高职教育课程目标不断地进行。高职教师在开发使用课程资源时可采用具有循环维护特点的瀑布模型。课程资源开发过程如下:首先要进行社会需求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专业人才素质需求,根据需求指导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资源进入教学和使用,通过师生及外界评价获得效果反馈,教师对课程资源使用效果和评价进行反思,课程资源不断进行修改、调整和扩充。因此,课程资源开发过程是一个循环维护的过程,课程资源开发模型如图1所示。

课程资源开发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涵盖三个基本范畴: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专业技能的娴熟和专业情感的健全。高职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是高职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和行动研究,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专业知识、探究能力和研究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过程。

第一,促进高职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教师专业知识不仅包括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还包括教育专业知识。课程资源开发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能力要求,高职教师在参与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无论是教材的开发还是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要保证课程资源的质量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最新动态、掌握前沿技术,使课程资源与时俱进。

第二,促进高职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决定了教学内容强调专业技能的实用性。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实践资源的开发,要求高职教师在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和较宽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必须加强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第三,促进高职教师专业情感的健全。教师的情感是教师在教育职业中表现出来的具有支撑作用的内在品质。它是以情感为表征,以爱为核心成分的教育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艺术以及教育风格等因素组合的综合体,其主要内容包含:职业认同感、职业成就感、职业敬业感、职业动机、职业理想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情感存在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它们之间是互相促进的。事实上,高职教师主动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其初衷是期望课程教学效果提升,是教师对专业热爱、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表现,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能促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企业之间的学习和合作能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以及对专业的认同感。当课程资源作用于课堂和学生时,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教师获得更多的职业成就感。因此,可以说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是高职教师专业情感健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吴忠香,胡贝利.高职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现实处境及其成因分析[J].职教通讯,2012(1).

[2]石兰萍,成丙炎.高职课程资源开发:内涵、原则和方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

[3]李庆原,石令明,左妮红.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23).

[4]朱兆平,邵葵.高职教师职业情感的调查与研究[J].价值工程,2012(1).

(责任编辑:谢良才)

作者:谢斐

毕业资源开发分析论文 篇3:

浅论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价值

摘 要:青年人力资源开发是指把青年中蕴含的巨大潜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国青年中蕴含着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潜能。而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青年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将对2009年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极大影响。因此,高校要在人力资源理论的指导下,认真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成功率,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一、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

现代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之一是让每个青年富有个性地发展,即个体适合干什么,就让其干什么;适合在哪一方面发展,就在哪一方面发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就让其成为什么样的人才。青年人力资源理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它能使大学生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增强大学生职业适应性。

1.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课题

大学生职业指导是近几年来发达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课题,是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求职面试的指导、择业素质的指导、就业心理的指导等,大学生就业指导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别加以指导,辅导人员通过心理测验,举办技能活动,模拟训练活动、建立人力资源资料系统,培养大学生个人探究、评判、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经验的能力。大学生职业指导包括对人力资源本身的了解,对职业影响因素的分析,对职业生涯规划中主客观因素的对比,对成功的职业生涯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分析等。它能够提高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成为能迅速适应社会需要的素质综合型人才。

2.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人力资源理论认为,学校正规教育是人力资源投资的最主要的方式,而高等教育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形成作用更大。由此可以说,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投资过程就是高等教育的实施过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很多理论都来自于人力资源理论,人力资源理论强调人员的培训和职业发展,这也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点。大学生在掌握了某一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同时,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提高了自身的择业素质、就业心理素质及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从而使大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地进入就业市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大学生就业与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全面融合。

3.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在指导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

青年人力资源开发既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调节器,又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风向标。通过对大学生的自我开发,使大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能实事求是、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从而调节自己的言行和职业意识,树立远大理想,培养职业兴趣,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将来成才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典型示范,树立学习的榜样,宣传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以身边的榜样激励大学生,从而对大学生就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加强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1.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确立近期和远期职业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是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他们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帮助他们进行自我定位,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避免就业目标定位过高或理想化,规划好自己的人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使大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以提高大学生在未来就业市场中的自我配置能力、社会生存能力及职业生涯中的自我发展能力。

2.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并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包括学习、思维、团队合作、创新、信息处理、自主择业、应聘能力及创业能力等。当代大学生虽然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但缺乏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这种人力资源仍然是“半成品”。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可通过实践锻炼,如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到相关机构进行挂职实习等,增加社会阅历,积累工作经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将来就业做好心理和认识上的准备,使大学生这种人力资源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成品”。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就要帮助大学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鼓励他们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富有冒险和创新精神,在创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回报社会。自主创业既可以为自己谋求出路,同时也可以为更多的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甄 月

上一篇:安全维护的计算机工程论文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进程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