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传统文化艺术论文

2022-04-15

美术教学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使学生具有满足社会需求的美术作品欣赏能力以及良好的绘画技巧能力和绘画构思能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视培养学生美术知识的整合能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学传统文化艺术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术教学传统文化艺术论文 篇1:

传统文化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在华夏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能够流传到现在的艺术内容更是其浓缩的精华。因此,应该加强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力度,增强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程度,这是小学美术教育的责任,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希望通过对本文的研究,能够拓展学生在传统文化艺术方面的视野,提升对美术与艺术的认知水平。

一、传统文化艺术对于小学美术教学的意义

(1)促进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寄走越来越快,再也无法和之前一样安心坐在电视机前欣赏影古典视剧作品,也无法安心进行传统文化艺术的赏析,这不利于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艺术的内容,能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水平,提升传统文化艺术在学生间的传播程度,从而使传统文化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传统文化艺术不只对过去的时代有意义,更对现在社会有重要意义。其能够警醒世人不要忘记历史中的艰难事件,从艰难事件中体会当事人不屈的精神品格,从而激励自己向具有优秀品格得人学习的动力,当很多人都掌握这种优秀品格之后,才能够将传统文化艺术真正发扬光大。

(2)丰富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在传统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一般教师知识向学生讲述绘画的基本技巧,之后便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绘画练习。这是一种简单而单调的教学模式。通过传统文化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增加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丰富小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知识面,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艺术素养。在过去的美术教学内容中,基本教师只是单纯让学生根据课本中的案例进行模仿,从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枯燥的学习过程。如果将传统文化艺术于小学美术教学相融合,不但能够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掌握基本绘画技巧,更能够让学生的绘画作品具有一定的精神内涵,表达学生的精神寄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增加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也可以提升小学生的传统文化艺术涵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统文化艺术渗透进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

(1)带领学生赏析名家作品。小学美术教学说到底是艺术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有关艺术作品对学生进行讲解,讲解的内容包括作品制造的年代、创作者的生平事迹、作品代表的含义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作品的含义和传统文化艺术的内涵,有利于学生精神素养的提升。

比如,当教师在讲述小学美术教材中“夸张的脸”内容的时候,首先可以向学生展示三星堆文明人形青铜器的脸;兵马俑人物的脸;书本中曹操的脸;关羽的臉;清宫历史画像中乾隆皇帝的脸等各个时期文化艺术作品的照片。之后让学生对每个人物脸部呈现的特点进行描述,学生会根据自己对各个作品的理解进行有关阐述,学生也许会认为三星堆文明人形青铜器的脸比较像外星人;兵马俑人物的脸看起来比较严肃像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书本中曹操的脸看起来比较奸诈;关羽的脸很红好像刚喝过酒一样;清宫历史画像中乾隆皇帝的脸是面无表情的;但是能够看出乾隆皇帝眉宇间轩昂的气质等。当学生阐述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零碎的词语进行课程的深入讲解。

(2)联想生活中具有传统文化艺术的作品。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的事物,有的是绘制图案的花瓶、有的是做工精美的门帘、还有的是大家去景点游玩能够见到的仿古建筑等[5]。通过这些具有传统文化艺术特点的事物,能够让人们更好的体会传统文化艺术的意义,也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在生活中走近传统文化艺术,享受传统文化艺术带来的视觉享受和精神震撼。学生只有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才能够认真听从美术教师对于课程的讲解,从而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艺术对于小学美术和学生生活的重要意义。

比如,当教师在讲述小学美术写意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联想实际生活中的写意作品。学生可能列举出绘制图案的陶瓷、房屋两旁雕刻龙凤图案的柱子等。教师应该对学生可能列举的物件进行预先分析,当学生列举之后对其进行艺术赏析。在我国历史中陶瓷有很多分类,其中景德镇陶瓷最为出名,因其细腻的笔触、丰满的人物形象和优美的构造得以流传于世间,并且在当下仍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3)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美术基础的教学。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美术基础的培养工作,如果学生具有扎实的美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作品的赏析和理解,能够提升传统文化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的效果,使学生更好的将小学美术素养与传统文化艺术相融合,建立自己欣赏美和发现美的标准,从而提升学生生活的幸福指数[6]。美术的学习不是朝夕之间可以完成的,其需要通过教师的耐心指导和学生不断的学习,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从而根据相关基础理论衍生出自己对美术和艺术的独特理解,这对于学生进行美术的学习和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美术基础的教学。

总之,将传统文化艺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相融合,既对提升小学生的美术素养有推进作用,也对传统文化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也有帮助,这是一种非常正确的融合方式。促进传统文化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的程度,应该由教师带领学生赏析名家作品、让学生联想生活中具有传统文化艺术的作品、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美术基础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传统文化艺术与小学美术教学完美结合。

作者:徐永华

美术教学传统文化艺术论文 篇2: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美术教学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使学生具有满足社会需求的美术作品欣赏能力以及良好的绘画技巧能力和绘画构思能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视培养学生美术知识的整合能力。信息技术背景下的美术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其对知识的求知欲,活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拓展想象力,还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本文针对现代信息技術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对高中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一、高中美术课堂在信息技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形象、生动、灵活和互动等作用,是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达到且不能替代的。但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影响了美术教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教师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

(一)教师课件制作的盲目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到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带给学生视觉冲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严重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过分依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味地依赖教材进行教授。但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成为教师的主流教学方式。甚至一些教师过度依赖信息技术,缺乏创新意识,照抄照搬,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有些教师的教学态度不严谨,不想备课,会在网络上收集其他教师的课件,不加筛选直接用于教学,但内容支离破碎,且与所教内容关联不大,致使学生无法对所学的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现在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已经广泛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一些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所采用的课件内容多年不变,或者只会利用多媒体制作简单的课件,形式好看,但内容陈旧,脱离了时代的发展,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发挥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优势,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件内容的庞杂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对我国的教育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相关教学内容时将会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如果教师不对其进行筛选的话,教学内容有可能重复庞杂,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注意避免课件内容的庞杂性。

1.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偏离教学内容,影响教学质量

目前,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单调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为教学开辟了一片“绿洲”。我认为美术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艺术素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传承中国文化艺术,培养良好的绘画技巧和构思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有的教师会认为美术这门课程并不重要,在课件中加入一些跟美术无关或者偏离美术知识的内容,无法突出美术教学的艺术内涵。这说明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产生了误解,无法发挥其直观、生动、形象的优势,因而无法使学生掌握美术的重难点知识。

2.信息技术课件制作过于繁杂或过于简单

当下,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高中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为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活力。然而,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时仅仅将教材内容完全照抄照搬到课件中,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教师在设计教学课件时,没有完全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设计艺术,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课件色彩过分鲜艳,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字体过小或过大,既不利于学生阅读,也不利于教师讲解;使用大量背景图片,容易过多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喧宾夺主;动画效果设计花哨,影响课件主题的呈现。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适当的艺术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刺激,才能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例如设置字体颜色时应选择与背景协调的颜色;减少文字数量,尽可能提纲挈领、简明扼要、恰到好处;应更多地采取简单朴素、清新亮丽的背景;动画设置应适当、适度,过量或过花哨的动画效果往往使学生忽视教学主题。

(三)信息技术教学的弊端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确实为教师教学带来许多便利,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但是信息技术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具体如下:

1.信息技术教学影响师生交流互动

从最初的一本教科书走遍课堂到现在的各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一步步地变化着。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模式逐步进入课堂教学中,它为教师提供了新颖的教学模式。然而教师在教学中过分依赖信息技术课件的使用,忽视了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以及情感交流,忽视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课堂逐渐沦陷为“机械”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加强师生情感交流,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2.信息技术教学影响教学进度

信息技术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造了便利条件。但凡事皆有“度”,适度才有可能收到好的效果,过度则会适得其反。例如,在美术课堂传授绘画方法时,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通过课件的简易描述便让学生动手实践,并未考虑学生是否能接受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我国中小学已经广泛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刺激,能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这也是教师喜欢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原因。但是,任何技术的运用,都要讲求策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也是这样。笔者就以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为例,谈谈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教學思路和运用策略。

(一)课堂教学要分清主次

信息技术教学要确立两个“主”,即教学始终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然而信息技术只是高中美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并不能成为最主要的内容,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就会造成本末倒置,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美术课堂中不能让信息技术挤占学生探索、分析信息的时间,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互动,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关于中国画的内容时,教师不仅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多幅国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还应当与学生积极互动,激发其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二)课堂教学要围绕两个中心

在课堂教学中要围绕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另一个是以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重难点问题为中心。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图片和视频要适量,只需要简单阐述重难点内容,不要堆积大量的甚至一些与课程内容无关的图片、视频,那样既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浪费师生互动时间。例如,教师在美术课堂上讲解关于赏析美术作品的课程时,不要在课件中一味地添加视频、图片,更不要在课件中出现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片、视频。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围绕教学目标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将一些新颖有趣的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一目了然,进而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

(三)教师要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教师在授课前应借助信息技术广泛搜集整理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工处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并将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拓展其视野,激发其学习兴趣,进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四)正确处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传统教学是指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各个知识点、学生在座位上听讲与练习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教学则是在其基础上整合并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对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展,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其艺术情操,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油画创作的课程时,可以运用传统教学示范方法,在油性颜料中加入水,再拿吸水性好的纸敷在上面,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图案。此时,我将全班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我准备好的实物进行描绘,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小组成员间积极交流。学生既学到了新鲜的知识,又提高了合作探究能力,促进了团队合作精神。最后,我将所有学生的作品都整合起来,并通过多媒体设备将其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正。

(五)加强师生交流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师生互动过程中情感的交流和沟通。尤其在信息网络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趋于多元化,影响着其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例如,教师在鉴赏课上引导学生欣赏梵高创作的《向日葵》作品时,为了避免学生对其产生认知障碍,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对该作品进行由局部到整体的展示,并在展示的同时加入舒缓的背景音乐,与学生交流并互动,提高其审美能力,陶冶其艺术情操。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梵高的作品进行模仿,如粘贴、剪裁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更好地促进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唤醒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帮助他们理解艺术的深刻内涵,提升其对生活的感悟,更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讲授有关雕塑的知识时,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各种各样的雕塑造型,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雕塑的魅力,鼓励他们创作出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品。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当地制作雕塑的场所,让他们亲身感受、体会雕塑制作的过程,加深他们对雕塑艺术的理解。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高中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为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活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拓展他们对绘画的想象力,还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作者:姚艾雨

美术教学传统文化艺术论文 篇3:

对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策略的探讨

摘 要: 如今教育部门对美术教学越来越重视,而美术教育也成为各个学校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注意到美术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影响,因此,很多学校的美术课程基本具备系统与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美术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性,还要提升学生对色彩的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特别是对色彩的潜能培养。同时,相关教育人士要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进行美术学习与色彩学习,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文章就目前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关于色彩教学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美术教育;色彩教学;策略

相关研究表明,色彩学习能够提升自身对绘画的敏感性。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加入色彩常识和基本色彩技巧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色彩的理解来提升自己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当前的教学中,色彩教学的内容比较少,相关的教学方案并不合理,教师要通过调动学生对色彩的兴趣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与教学活动。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色彩对美术的重要性,才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色彩的知识与技巧,从而提升自己的美术内涵与综合素养。现如今很多学校仅仅依靠条件色写生理论来简单教授关于色彩的基本知识,这并不足以让学生理解色彩对美术的重要性,过多的理论教学会使学生思想疲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想象力。

一、当下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轻视实践对色彩教学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在一个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作者的艺术想象构思是整幅作品的核心,色彩则是落实艺术构思的基础手段。若作者没有对色彩进行准确的良好把握,那么再好的艺术构思也只是纸上谈兵。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要合理有效地开展色彩知识教学,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对色彩进行深入理解,在保证学生想象力与创作能力的同时,还要考察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但是,当下的美术色彩教育仅仅注重形式与理论,很多教师都将色彩作为美术教育的理论进行教学,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实践教学。教师忽略了实践在色彩教学中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缺乏对色彩知识体系的准确认知。因此教师在教授色彩知识的过程中,要重视实践对学生理解色彩的重要性,色彩教学需要理论知识作为依靠,而实践是保证学生流畅表达色彩的基础。

(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方式单一

在美术教育中,理论教学方式单一是通病。隨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开始出现,比如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技术同样可以运用到美术色彩教育当中,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色彩技巧对绘画的重要性,还可以进行色彩技巧的观摩,拓展学生的美术知识体系。各式各样的软件也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有很多多功能、操作简单的教学软件被开发出来,这对于改善美术教学中理论知识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提升课堂内容的丰富性。现如今,很多教师仍然不能适应新型教学工具,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教授美术色彩知识,这对学生未来的美术发展有很大的阻碍。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氛围沉闷,教学节奏缓慢,学生不能集中精神。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专业教学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对美术色彩知识的理解更进一步。

(三)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重视

艺术作品的创作常常与作者的精妙构思密切相关,虽然精妙的构思对于艺术创作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色彩才是表达构思的基础。因此,对于美术来说,色彩的运用与艺术作品的好坏是密不可分的。对色彩的创新和理解也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一部分,学生对色彩的学习可以提升艺术创作的灵感,带来创新思维,还可以加强艺术作品的设计性。如今,许多美术教育体系结构单一肤浅,缺少色彩教学的创新性,导致教出来的学生没有创新意识,这样的色彩教学使艺术作品缺乏新颖的创意和自我思想,千篇一律。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色彩实践,让学生的色彩感和艺术感得以加强。

二、美术教育中优化色彩教学的策略探讨

(一)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的色彩教学指导

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创作的色彩层次问题,从作品的整体视角出发,对作品的色彩明暗和布局进行简单的引导。色彩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学生对色彩应用的感受和深入理解上,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学生色彩使用的特点,之后制定符合学生色彩使用特点的教学方案。另外,在实际教学中还要明确学生对色彩勾勒的掌握情况,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色彩教学指导,让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为学生的色彩学习带来更大的帮助。在对学生色彩教学的指导过程中,要增加实践在教学中的占比,引导学生良好地把握艺术创作中色彩协调的问题。只有重视对学生的色彩教学,才能够让学生的艺术作品富有深层次的精神内涵,才能够将学生完整的精妙构思展现出来。

(二)开展色彩多样化教学

如今的学生较为活泼,勇于创新,乐意接受新鲜事物,因此,教师也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勇于创新,在美术教学中使用新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晦涩难懂的美术概念和理论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色彩的性能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三维技术进行解析,让学生对图像有一个简单的理解和详细的对比,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色彩的规律,这样教师讲解相关知识时,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把握。如今的互联网信息种类丰富,有很多关于美术色彩教学的资源,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网络教学资源对课堂内容进行简单的延伸,学生关于美术色彩的知识面也会不断扩大。教师可以在课前十分钟通过网络资源找寻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艺术鉴赏,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色彩的敏感性,还能够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结合本土专有文化,扩展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美术色彩教学中,教师常常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学生对色彩理论知识的理解上,学生的创作方式只有临摹经典色彩作品这一种。在美术教学的发展与创新中,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够满足如今的美术色彩教学课堂。新时期,教师可以总结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学生的美术基础和学习基础之上,结合本土特有的文化进行教学内容的扩展,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灵感。例如,民间的剪纸艺术和花灯艺术都有明亮的色彩搭配,在过节时营造喜悦的氛围。通过了解本土的文化艺术,学生对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有了不同的理解,教师可以在美术色彩教学中运用本土文化艺术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色彩艺术思维

在美术色彩教育中,学生需要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和技巧,但是这对于创作艺术作品来说还远远不够,培养学生的色彩艺术思维能力也十分重要。由于当下美术课堂的限制,学生很难对色彩知识进行思考,因此,培养色彩艺术思维能力面临一些困难。每个学生的艺术层次不同,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避免千篇一律的教导,否则就会出现学生色彩使用程序化的问题,这样的艺术作品没有包含作者的构思与对色彩的思考。因此,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色彩艺术思维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养成及时创作、定时思考的好习惯。例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对冷暖色调的艺术特色进行辨析,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色彩艺术进行思考,以此来显著提升学生利用自身的色彩艺术思考对作品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

三、优化色彩教学具体的课外方式

(一)学校要定期开展色彩写生,增强学生对色彩的认知

无论任何教学活动,实践都是检验理论学习是否合格的唯一方式。学校要针对那些掌握了基础色彩知识和技巧的学生进行色彩写生活动,以此增强学生对于色彩的认知。例如,在校园内针对简单的静物进行写生,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色彩的魅力,提升自己對色彩的理解能力。当然,除了传统的静物写生实践活动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如手机、电脑等制图和构图上色软件进行详细的教学实践讲解。学校要定期开展校外写生活动,风景是最和谐的色彩搭配,户外色彩写生能够提升学生对比例、色彩配合、色彩明亮等的具体认识。

(二)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色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社会经验、增加创作灵感,并以此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方案,组织学生去户外参加大型美术活动,让学生感受专业艺术创作的魅力。每一个阶段都可以开展相应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的关于色彩的比赛,紧张的比赛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创作和运作能力,让学生具有个性的理解与思考。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清楚色彩运用的理念,在深度和广度上增强自身对色彩的理解。在色彩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创作特色布置色彩命题作业,让学生自由创作艺术作品。

总而言之,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需要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要进行多元化的色彩教学,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对学生色彩思维能力的培养,加深学生对色彩理论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色彩运用对艺术作品的直接影响。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写生和社会实践活动,推动美术教育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向文军.针对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策略的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6(17).

[2]刘春艳.针对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策略的探讨[J].好家长,2017(73).

[3]国卫.探究中职美术教学中色彩对比教学策略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7(22).

[4]吴玲.当代中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J].商,2015(52).

作者单位:

河南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作者:王雅文

上一篇:初中英语教学文化艺术论文下一篇:实验探究与高中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