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传统文化艺术论文

2022-04-18

[摘要]若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罗伯特·芮德菲尔德所分,东北民歌当属“小传统”,亦即“民俗文化”之一部分,但正如著名学者葛兆光先生所言,在上层文化人看起来很粗鄙的民间活动,在一般人的生活世界里倒是非常重要的,它才是真正影响大多数人生活的东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东北传统文化艺术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东北传统文化艺术论文 篇1:

赣东北畲族传统体育状况与特点的研究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座谈、综合分析等方法,对赣东北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进行调查、搜集、整理和分析。从生产劳动、风俗习惯、动物活动和抵御外来侵略等方面总结归纳赣东北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并对赣东北畲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关键词:畲族,传统体育;状况;特点

作者简介:邓卫权(1971-),男,江西兴国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管理。

赣东北畲族历史悠久,由原始生产劳动、风俗习惯、动物活动和抵御外来侵略等生产、劳动、活动、战斗实践中演变而来的畲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它,继承与发展它对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加强民族团结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赣东北畲族分布在铅山、贵溪、德兴、玉山、横丰、广丰、弋阳、上饶、婺源等县市,其中铅山的太源、贵溪的樟坪是江西省畲民最集中的地方,铅山县有畲民4082人,贵溪樟坪2300人,横丰1302人,上饶983人,德兴847人,弋阳898人。明嘉靖年间,畲民从福建汀州(长汀)、崇安等地迁徙到闽赣交界的边远山区,至今已有22代。他们以草棚为庐,以狩猎、垦荒、采摘、种植为生。在旧社会,畲民被汉人歧视为“野人头”,他们世代勤劳勇敢,为开发赣东北山区经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赣东北畲族具有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民族风骨,它不仅创造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而且还创造了形式灵活多样,内容博大精深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座谈、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积极开展赣东北畲族体育工作的挖掘、搜集、整理和科学研究,系统地研究赣东北畲族体育的起源、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加强赣东北畲族传统体育发展史的理论研究,积极推动赣东北畲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弘扬赣东北畲族传统体育文化,构建我省畲族民间体育的规范体系,为我省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战略的宏观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1 赣东北畲族传统体育历史源流的分析

畲族迁徙来赣,居住高山密林间,以烧山劈荒、狩猎为生,他们游艺、舞蹈,体育活动的项目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焕发蓬勃的生命力。

1.1 源于风俗习惯

赣东北畲族除夕过年叫“卅晚”或“小年”,其饮食与平时几无差异,只简单地吃点素食,意为“无斋(灾)”。他们把正月初一当作“大年”来过,认为新年要有新样子、新生活,各家各户拿出最好的食物,邀邻约亲,欢快聚餐,互相祝福,祈求新年的美好幸福。形成这种过年的习俗,据太源老一辈畲民说,源于一段辛酸的血泪史:清咸丰年间,有一年山洪爆发,冲毁了稻田,畲民欠了山主的田租,只能以狩猎度日。除夕上午,山主带着爪牙把畲民过年的野味一扫而光。畲民又冒着严寒上山猎物,正要回村,听到犬吠声此起彼伏,山主挨家搜查,一无所获,悻悻而归,猎物远藏在山洞里。只能推迟到正月初一过年。从此以后,这种过年习俗就传承下来。

年三十晚畲民通宵不眠,各家炉灶煨着柴头,全家人在门口围绕旺火,熊熊燃烧的火光。象征着畲民祈求新年兴旺发达。初一早晨,畲家男子出门拿着竹板,环绕屋前屋后敲打,以示驱逐瘟神清除灾病。小孩跑到竹林摇动毛竹,希望自己像竹子节节高、快快长。正月初三,畲民开始走亲戚向长辈拜年,礼品以麻糍果加少许糕点、一包黄烟。有谣云;“一包果子一包烟,一嬉嬉到元宵边。”到亲朋家先要在离门百步远处燃放爆竹、通报主人,主人也燃放爆竹予以欢迎。这象征畲民重视友谊和感情,“新春大似年”,畲民重视迎春礼仪,除点烛烧香外,家家户户在门外插一束杜鹃花,几枚冬梅,数丫山茶,几茎翠竹,象征新春的到来,寄托对春天美好的向往。

畲民喜爱唱山歌,赣东北畲族传统民歌有“娇恋”、“锁歌”、“崇安歌”、“婚歌”、“采茶歌”、“丧歌”、“宗教歌”等。进畲村不开口唱歌是过不了关的,谁家来了客人就由本村畲胞和客人盘歌对唱。双方赛歌互答,有时不分胜负,就通宵达旦地唱,甚至连续唱二三夜,对唱的内容不许重复,这叫“比肚才”。

畲民结婚时,全村人前来热闹地祝贺,畲民婚宴充满欢声笑语,席间要唱婚歌,不同时辰唱不同的歌,直至天晓,方收“歌台”。新郎唱出他全部的爱情,新娘唱出她全部的愿望。形成这种通宵对歌的习俗,据说一是防止强人抢新娘;二是家贫屋小,亲友无处睡,干脆热热闹闹唱个通宵。畲民葬礼,以歌代哭,其歌名曰“哭歌”,边歌边盘旋而舞,出殡前请道士用畲语念经唱“祭礼歌”。

畲族不但以山歌著称,而且民间体育舞蹈也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古往今来,在劳动之余或婚丧的日子里,畲民常要跳起民间体育舞蹈,早在明代,熟悉畲族风情的邝露在《赤雅》中就有记载:“十月祭贝多大王,男女联袂而舞,谓之踏瑶,相悦则男腾跃跳踊负女而去”,当时畲民以舞蹈作为谈恋爱的一种方式,足见其舞蹈盛况,赣东北畲族体育舞蹈形式多样,他们喜爱跳采茶舞、马灯舞、狮舞、蚌壳舞,尤其是雄健刚阳的狩猎舞,祭祖时跳的祭祖舞,手挥砍刀,敲着响板,吹着龍角,三步两回头的舞蹈节奏,反映了畲民勇猛顽强的民族特性。

1.2 源于抵御外来侵略

从历史上看,畲民有着光荣的車命斗争传统,由于长期遭受历史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镇压、歧视、排挤和剥削,畲族又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和不断的迁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畲民不得已往北迁散,长期从事较原始的狩猎、采集、耕山和畜牧业生产,正因为这样。畲族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军事、经济、文化等都没有形成独立的体制。畲族的传统体育,也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和经济基础中产生,为了防身和保卫已取得的劳动成果、抗击压迫和外侵之敌所采取的防守与进攻的手段及措施等技术的军事性内容发展而成,与军事斗争有关的活动,如传统的“自发拳”、“铁尺”、“挤肚棍”、“青龙拳”、“日月双钩”、“畲家拳”、“摔跤”、“舞棍”、“舞刀”、“射弩”等都是赣东北畲民作为练武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被用于军事训练的辅助手段,练拳习武之风经过千百年流行、传承,已形成独具一格的赣东北畲族民间传统武术。

1.3 源于动物活动

畲族把狗当为自己的祖先,把祖先崇拜和狗图腾崇拜结合起来。曾经流传义犬救主的故事,狗成为畲民追求勇敢、勤劳的象征和忠义厚德之载物,成为畲民共同点的价值取向、民族心理。至今仍保留着不骂狗、不打狗、不吃狗肉的禁忌习俗,有的服饰上绘有狗的形象,每年正月初八,畲族同祖同姓的男女老少,身穿盛装,喜笑颜开,翻山越岭,聚集在本姓宗祀,唱《高皇歌》,伴以锣鼓,踏歌而舞,关上门纪念盘瓠的生日。祀堂悬挂祖图盘瓠像,神案上摆着香炉、三牲、菜饭。雕有祖公龙麒头像的木仗又叫盘瓠祖杖。由辈份高的长者主持祭祀仪式,叙宗讲谱话团结,唱高皇歌,又称狗王

歌,伴以锣鼓,踏歌而舞。畲民长期居住在祟山峻岭当中。是老虎、野猪、猴、犬等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人们对这些动物的活动十分熟悉,模仿各种禽兽动作形成体育活动项目的有:“舞龙”、“舞狮”、“马灯舞”、“蚌壳舞”等。

畲民葬礼庄重简朴,寓意深刻。出殡前请道士用畲语念经唱“祭礼歌”,从一更到五更,亲属要向死者行“更孝礼”,五更时举行“持刀寻牛”的仪式,传说畲族祖先盘瓠死时,家人敲打锅盆至天亮,当夜耕牛被盗至天亮才发现,便出门寻牛,传至后代,畲民葬礼死者家属要扮寻牛、买牛者。以畲语一问一答,表示“牛寻到了”,丧仪也告结束。道士手持木刀,象征畲民纪念祖先殉身山林,用柴刀披荆斩棘地前进,呼喚死者魂灵。

1.4 源于生产劳动

畲族的“畲”字头看起来是“人”,其实是茅草屋顶的象形,“畲”字解体以后应当是“佘田”,也就是说畲族不是游牧民族,而是“刀耕火种佘田的山民”,绝大多数散居。畲民自称“山哈”,畲语的意思是“居住在山里的客人”,畲民长期居住在崇山峻岭之中,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和生产、劳动方式的差异,在这种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挖掘、采集植物、捕甸鱼、狩猎与大自然的搏斗和生产中形成的“狩猎”,“打火球”、“负重赛跑”、“抢花炮”、“挤扁担”、“爬竹杆”、“踩高跷”等,逐渐发展成为传统体育项目。

2 赣东北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

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赣东北地区两乡因地制宜,体现了民族乡特色,举办了许多体育比赛和展示赛项目,如,拔河、抢花炮、射弩、踩高跷、挤扁担、爬竹杆,武术、兰球、乒乓球等,丰富了畲族人民的生活,提高了畲乡人民的身体素质。畲胞喜爱体育,习以为常的有打拳、舞刀、打火球、摔跤、游泳、打竹秋千、踢毽子、扳手劲、挤肚棍、负重赛跑、拔河、舞龙,舞狮、舞棍等。1978年后,畲乡每年都要举办10余次单项体育竞赛。学校体育也蔚然成风,畲胞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达6万多人。

1982年,畲族乡人民政府成立文体办公室,委派专职人员管理体育,并整理田径场,添置体育器材,经常开展体育活动。1983年,畲乡第一次派体育代表队参加全国第二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舞狮、武打表演、蚌壳舞获得大会的奖励。同年,畲族篮球队参加江西省农民“丰收杯”篮球选拔赛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体育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年底,乡人民政府举办首届畲乡传统体育运动会,设爬竿、山地公路跑、扳手劲、挤木棍、踢毽、拔河等竞赛项目,参加开幕式的有千余人,畲乡群众用歌舞、狮舞、蚌壳舞和武术表演,庆祝这一盛大集会,受到上饶地委统战部、省政协上饶联络处、地区体委和铅山县人民政府的表扬,《中国新闻》向国外发出专稿,《江西日报》和江西广播电台作了专题报道,

1986年8月10日,中共太源乡委书记雷有根,代表畲乡人民出席在乌鲁木齐举行的全国第三界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全省5名参赛的少数民族运动员中,畲乡占2名,在乌市“七一”棉纺织总厂和南门体育馆比赛中,畲乡运动员雷长金、雷之奇表演传统的自发拳、铁尺、青龙拳、日月双钩,获大会表演金牌奖,并得到观众和联邦德国汉堡武术杂志社记者的赞赏。《乌鲁木齐晚报》于8月8日以《怒放在畲乡的体育花》为题作专题报道,昌生根在《上饶三雄》的报道中称畲乡2名运动员和德兴回族运动员赵玉雄为“武艺超群的好手”,《新疆日报》8月15日以《武夷畲乡遍开体育花》为题,刊登专题图片新闻报道。在这次运动会中,太源畲乡获全国民族地区体育先进单位称号,畲乡代表雷有根受到国家领导人万里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至今影响深远。

自1990年到2004年,每年“五四”、“十一”都举办了乒乓球、篮球等单项比赛,在举行运动会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全省的运动会,1990年8月在南昌举办的全省第一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我县畲族乡运动员参加了抢花炮、射弩的比赛,其中抢花炮获得全省第六名;1994年11月在吉安举行的第二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我县畲族乡运动员参加了抢花炮、射弩的比赛,获得全省第四名1998年9月在丰城举办的第三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我县畲族乡运动员参加了射弩、毽球的比赛,荣获全省射弩第二名,得到省、市、县领导的好评。

3 赣东北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对策

1)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政府要进一步重视民族体育,加大对畲族体育的支持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努力挖掘、整理、开发和利用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赣东北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这些既带有浓厚的民族性,又不失激烈竞技的体育性的项目,在继承与发展中既要保留它们的原貌又要有所创新,使赣东北少数民族体育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价值、新的时代特征,使其不断地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社会化。

2)在挖掘整理、开发、研究和应用畲族传统体育过程中,既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需要一批吃苦耐劳、热心为少数民族服务、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体育专业人员。特别是畲族体育专业人员,深入到畲族聚居的边远山区开展工作。同时要组织各种形式和不同层次的培训班,“走出去,请进来”,培养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指导人员、组织人员,搞好教练员和裁判员的学习培训,促进畲族传统体育的广泛发展和普及。

3)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体育科技事业,培养一支优秀的体育人才队伍。加速培养各类体育人才,这是发展体育事业最根本的保证,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短缺,结构失调,队伍不稳定等矛盾突出,严重影响体育事业的发展。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体育的各类人才。上饶师院体育系要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将其列入正式的教学计划,增大投入,创造条件,积极协同社会体育工作的开展,让学生有机会学习掌握当地主要的民间传统项目,使本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后继有人。这也是培养畲族传统体育骨干,发展畲族传统体育的有效措施。

4)定期举办赣东北畲族传统体育旅游节,进行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洽谈,做到“文体搭台,经贸唱戏”,把全族体育和经济连为一体,使之互相促进。

5)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一步进行体育事业改革开放,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有各方面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要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掌握市场经济规律,要树立强烈的后来居上的坚定信念,全面落实体育改革的各项任务,以改革促发展。

作者:邓卫权

东北传统文化艺术论文 篇2:

东北民俗文化视域下的东北民歌

[摘要]若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罗伯特·芮德菲尔德所分,东北民歌当属“小传统”,亦即“民俗文化”之一部分,但正如著名学者葛兆光先生所言,在上层文化人看起来很粗鄙的民间活动,在一般人的生活世界里倒是非常重要的,它才是真正影响大多数人生活的东西。李泽厚先生谓中国传统文化是“乐感文化”,从这个角度去打量,东北民歌与东北的民俗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是一体的,“小传统”之东北民歌唱出的恰是“大传统”之中国“乐感文化”的精神。

[关键词]东北民歌;大传统;小传统;民俗文化;精英文化

文化有传统,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罗伯特·芮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在其《农民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对文明的一种诠释》一书中将文化传统一分为二,一为“大传统”(great tradition),二为“小传统”(little tradition)。他是这么说的:“在某一种文明里面,总会存在着两个传统:其一是一个由为数很少的一些善于思考的人创造出的一种大传统,其二是一个由为数很大的但基本上是不会思考的人创造出的一种小传统。大传统是在学堂或庙堂之内培育出来的,而小传统则是自发地萌发出来的,然后它就在它诞生的那些乡村社区的无知的群众的生活里摸爬滚打挣扎着持续下去。”[1]

所谓“不会思考的人们”和“无知的群众”,似乎透出一种“大传统”中人的傲慢,而“大”和“小”也是相对的,盖因为“大传统”中人为数的确很少,“小传统”中人为数总是很大,这里有一个中国古代现成而又著名的音乐方面的故事,可以很生动地说明“大”“小”传统之别。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曲高和寡”就是从这来的,这里的《阳春》《白雪》以及“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即可视为“大传统”,而《下里》《巴人》即可视为“小传统”。“小传统”却并不就小,所以罗伯特的这一对概念被引入中国后,有人将“大传统”解释为“精英文化”,将“小传统”解释为“大众文化”,这样一解释,意思就清晰明白了,结合罗伯特的著作的具体内容,若要切近“小传统”的原意,“大众文化”若更易为“民俗文化”,似乎更为确切。

作为人类学家,罗伯特当然不会小看“小传统”,他知道,那些能“传之后代”的“大传统”,若是在时间上往前推,许多往往是从“小传统”亦即“大众文化”或“民俗文化”中来的,《诗经》中的许多篇什原本就是民歌,《圣经·旧约》中的一些内容也是早就流行于部落社会,就如罗伯特所说,不少伟大的史诗作品的题材都是源于平民百姓一代传一代的轶事传闻的精华部分。

“小传统”亦即“大众文化”或“民俗文化”,是“大传统”亦即“精英文化”的源头活水,这一点,中国学人早有清醒和深刻的认识。罗伯特的《农民社会与文化》出版于1956年,早在1938年,著名学者郑振铎先生在他的《中国俗文学史》一书中就将“重点放在前人重视不够的民歌俗曲、讲唱文学方面”[2],郑振铎先生将民歌放入文学之中,他在书中指出,凡不登大雅之堂,凡为学士大夫所鄙夷、所不屑注意的文体都是“俗文学”,因为正统文学的范围太狭小,“俗文学”却是中国文学史的主要篇页,受“俗文学”的影响和滋润,所谓正统文学往往又是由“俗文学”升格而来的。郑振铎先生视民歌在内的“俗文学”的特质是大众的,是集体智慧的产物,它是新鲜的,是活泼的,其想象力是奔放的,气魄是伟大的,生命力是顽强的,而且还会不断地产生和引进新的东西。[3]问渠那得清如许,皆因其源于深厚的民俗文化,也就是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所界定的“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之总称”的极具“传承性和扩布性”的民俗文化,而民俗文化是从常青的生活之树上来的。

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从交叉学科的角度看民俗文学的特点,谓其既具有一般文化科学对象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的个性[4],东北民俗文化也可如是观。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说过:“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则以山歌不与诗文争名,故不屑假。”山歌,亦可谓之民歌。民歌,年龄应该大于仓颉,而以清代最盛,郑振铎曾搜集清代民歌12万多种,仍叹仅只是一斑,其中东北民歌有多少,尚不得而知。

古代民族不论,东北现在主要有汉、满、回、蒙古、朝鲜、赫哲、锡伯、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柯尔克孜11个民族。调侃些说,原始时候,人类只有两种职业,一为渔猎,一为采集。渔猎,即狩猎,所有的民族都是从以渔猎和采集为生那里走来的,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原始古朴的东北,无论是远古的肃慎人,还是几百年前后起的鄂伦春、鄂温克人,很长时间里更是过着渔猎和采集的生活。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民俗,久而久之,就会积淀出相应的民俗文化,反映在民歌中,就有以渔猎和采集为主题的民歌,这在东北各个民族之中是都有的。如19世纪60年代流传于图们江海参崴一带的满族渔民的《跑南海》,其中就充满了东北民俗文化特色性元素:

[HTF]东南风(来哎嗨),西北浪(来哎嗨),出南海(呀哎嗨),过山冈(啊哎嗨)。

红白净子(来哎嗨),豹子眼(来哎嗨),白汗褟(呀哎嗨),大布衫(啊哎嗨)。

扯起蓬(来哎嗨),抡起桨(来哎嗨),膀靠膀(呀哎嗨),肩靠肩(啊哎嗨)。

东道走(来哎嗨),西道往(来哎嗨),海参崴(呀哎嗨),撒大网(啊哎嗨)。

打好鱼(来哎嗨),大马哈(来哎嗨),叉海参(呀哎嗨),拧海菜(啊哎嗨)。

鸭嘴靰鞡(哎嗨),脚上拴(来哎嗨),翻山越岭(哎嗨),把家还(啊哎嗨)。

获丰收(来哎嗨),祭祖天(来哎嗨),吉祥如意(哎嗨),太平年(啊哎嗨)。[5]

再如赫哲族的《春季捕鱼歌》:[HTF]

春暖花开鱼满江,赫哲渔家捕鱼忙。……打几网就满载而归,回村后要做好合理分享。……将肥的鱼炒鱼毛,将瘦的鱼晒鱼条好储藏。挑大的鱼腌成鱼批子,鱼皮精心熟好做衣裳。……鱼批子成堆垛成垛,三花五罗装满舱。男女老少吃顿刹生鱼,围起篝火唱起渔歌响四方。[6]

如果说前者从歌词到音乐节奏都充分表现了满族渔民山林里来风浪中去的乐观、开朗的精神,那么后者则充满了赫哲族人的民俗气息。在民俗文化这个概念下面,不同的民族却有不同的民俗文化,这首《春季捕鱼歌》,只能是赫哲族的,炒鱼毛是赫哲人的,刹生鱼是赫哲人的,这是赫哲人独创特有的风味佳肴,“刹生鱼”在赫哲语中叫“塔拉喀”,这个名词的专利都应该是属于赫哲人的,而“鱼皮熟好做衣裳”,则会使人想到赫哲人俗又被称为“鱼皮鞑子”,意指“穿鱼皮衣的人”。捕的是鱼,吃的是鱼,穿的是鱼,唱的也是鱼,一首歌唱出了曾以鱼为主食的赫哲人是以渔为生的民族。

赫哲族人善于撒网,鄂伦春人则善于游猎,在东北各民族中,要以鄂伦春人猎歌最多,用歌声来“赞美他们的劳动,歌颂他们的英武、机智和骁勇的精神”,如《猎人之歌》:[HTF]

我是个年轻的莫日根,天天逍遥在高山丛林。露水闪着银光,小鸟唱着悦耳的歌声。我骑着骏马背着猎枪,穿行在松桦林荫。好啊,可爱的兴安岭,我要打只鹿献给父老乡亲。[7]

一首《猎人之歌》,里面藏有许多民俗文化的信息。莫日根,在古代蒙古族人那里指箭法高超或神箭手,在达斡尔族语里被通称为猎人,在赫哲族语中指英雄,而在鄂伦春人这里,在狩猎文化的背景下,这些意思可以融在这一个“莫日根”里,既寓猎人射猎,又透露出民俗文化中崇英雄重英雄的精神。露水银光,鸟声悦耳,反映了歌者乃至一个民族对自然的爱;穿行在松桦林荫的“莫日根”骑着骏马而又背着猎枪,则说明鄂伦春人既还过着游猎的生活,其民俗又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成分和内容。民俗文化重乡土,歌者赞美他的家乡兴安岭,民俗文化重亲情,《猎人之歌》最后一句“我要打只鹿献给父老乡亲”,使这首民歌在结尾处达到了人伦意义上的升华。

与猎歌相伴的,是采集歌。采集,是远古各民族安身立命缺之不可的生产方式,各民族的民歌中都有采集的内容,《诗经》中便有许多和采集有关的篇什,如《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即使告别了原始时代,采集也一直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和垂钓一样会成为人的爱好。人的肠胃也是有记忆的,少小时候的饮食,可以影响甚至决定一生的口味,个人是这样,民族也是这样,东北的山珍野味形成了东北各民族的异中有同的饮食习俗,汉族人在东北,肠胃也东北化了,诉之于歌声,各民族自然也少不了会有与东北特产相应的东北特色的采集方面的民歌,如《桔梗谣》《采桑谣》《采香歌》《采红果歌》《采柳蒿芽歌》《坐五狗爬犁去采雅格达》等。看到这些歌名,却又会想到孔子说学诗可以“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而一首达斡尔人的《采野菜歌》,从中则可以看到达斡尔女子伴随采集而来的愉悦情怀:[HTF]

清清的水,蓝蓝的天,姐妹四个齐摇船,采野菜到对岸。讷也尼优耶!草甸子美,野菜鲜,姐妹把腰弯,霎时装满篮。讷也尼优耶!采呀采,采得欢,野菜嫩又鲜,轻轻抬手腕。讷也尼优耶!清清的水,蓝蓝的天,姐妹高兴把家还,过日子要勤俭。讷也尼优耶![8]

狩猎和采集有分工,男主狩猎,女主采集,但是,除去人工栽培不论,东北的人参文化却是男性的,原始山林中寻找和采挖山参绝非易事,非女子所敢想和敢为。然而,即使在早年,野山参也难得一见,采而非集,不可以寻常的采集经济来视之,这里就不多说了。

猎而能畜,采而能植,农耕和畜牧是人类向文明迈进的一大步,古来许多民族几乎皆有畜牧的历史,东北各民族也都有放牧的习俗,牧场上便常会响起带有民族风韵的牧歌,如果说蒙古人的牧歌是悠扬的,那么满族人的牧歌则是欢快的。如《溜响鞭》:[HTF][BW(S(S,,)][BW)]

日头出东山来,照亮西大川。鞭儿嘎嘎响来,回声震耳边。天老大呀,我老二呀,牛驴骡马听我管。牛看里来马看外,毛驴骡子看下膪。个个吃饱往回赶,我也回家喂脑袋。[9]

牛看里来马看外,毛驴骡子看下膪,这样的语言是互联网时代到百度也找不着的,而“嘎嘎响”和“喂脑袋”,也十足是东北地方的语言。

上述“渔歌”“猎歌”“采集歌”和“牧歌”,皆属于“劳动民歌”,东北的“劳动民歌”还有“夯歌”“纤歌”“搬运歌”以及林区的“抬木歌”等等。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艺术起源于劳动,是劳动创造了文化艺术,民俗文化与劳动密不可分,东北的“劳动民歌”自然有着东北地域的色彩和内容。

在民歌中,情歌所占比重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山地人或许没有渔歌,岛上人或许没有牧歌,但没有哪个民族没有情歌,东北各民族情歌也丰富,而且不乏传世之作,如“柯尔克孜族有《我们是对相恋的爱人》,回族有《扬燕春情》,朝鲜族有《香瓜似的甜甜的爱情》,鄂温克族有《心上的人代苏哥哥》和《真心想念的情意》,蒙古族有《韩密香》《乌龙黛》和《乌银珊丹》,赫哲族有《相会情歌》,锡伯族有《蜂蜜最香甜》,汉族和满族有《想情郎》《思夫》《探妹》《送情郎》《四季相思》和《生死相恋》等”[10]。爱情是普世的,因为地域和民俗的不同,音乐和文字语言的表达就也有不同。比如用香瓜的甜来比喻爱情就不是偶然的,其中有朝鲜族的民俗在,朝鲜族人善种水稻,也善于栽培香瓜,对香瓜的栽培和普及做出过贡献,从而又形成了自家的口味,明代高丽李朝郑麟趾撰《高丽史》,对香瓜还特书一笔,将香瓜的引进韩国上推至三国时代。

朝鲜族人用香瓜比喻爱情,鄂伦春的情歌《想你想得呀》则反映民族生活原生态中的相思情怀:[HTF]

我想你想得呀,/像丢了魂儿,/村子里谁不夸我是好猎手,/可是这几天,/我连兔子都打不着。/不是我的枪法不好,/我的心被你带走了……[11]

[HJ2.1mm]英勇剽悍的“莫日根”,被相思折磨得兔子也打不着,猜测和等待后的豁然开朗、两情相悦,却又使人欢喜若梦,且看蒙古族情歌《清泉》:[HTF]

额布德格北边的清泉,隆冬时节为何不结冰?我们常在一起逗着玩着,不知为何产生眷恋之情。合硕北边喷涌的泉水,为什么常年不结坚冰?我们常在一起说着笑着,为何产生这奇怪的感情?阿木古朗北边的矿泉,为什么永远不见封冰?我们总在一起跑着追着,为何就产生了纯真的爱情?[12]

额布德格、合硕、阿木古朗,使这爱情的欢悦有了地方和民族色彩,而“额布德格北边的清泉,隆冬时节为何不结冰”,又会让人联想到《诗经》中的“兴起”之法,有此联想,便又使人禁不住要再打量另一首蒙古族情歌《鲜花里的花王》:[HTF]

你是月亮里嫦娥的化身,你是尘世上姑娘中的美人。你的思想洁白得像一张纸,从不跟淫荡的人接近。[13]

如前所述,民俗文化的确能不断地产生和引进新的东西,这首歌里的“嫦娥”,便是将中原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引入了蒙古族民歌之中,这首歌也就传递出文化交融的信息。

东北民歌中,最有意思、最能展现东北民俗文化的,要属社会生活习俗方面的民歌,其中充满了东北人的生活情趣和习惯,如歌谣《东北八大怪》,甚至将汉、满、蒙古、赫哲、锡伯、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的一些风情皆概括于其中:

[HTF]东三省,八大怪:土房马架洋草盖,家家都夹篱笆寨;窗户纸,糊在外,养活孩子吊起来;十七八九大姑娘,嘴里叼着旱烟袋;貉茸四块瓦头上截,反穿皮袄毛朝外,喝酒干拉不吃菜。[14]

“土房马架洋草盖”以及“窗户纸,糊在外”,这和东北的地理及气候有关系,而“家家都夹篱笆寨”和将孩子的摇车吊挂起来,这些应与早年防止野兽侵袭有关,东北的生态促生了东北各民族的民俗,东北的民俗又是东北各民族对待东北生态智慧的结晶。至于大姑娘叼烟袋,可能是早年漫长冬季里闲出来的时尚,这种时尚已早不存在了。

东北民歌也有忧郁悲伤的歌曲,但所占比重甚少,因为不合东北民俗文化的主流,已几乎没有人再唱。东北民歌还有“祭祀歌”“贺喜歌”“敬酒歌”等等。东北各民族古来多信仰萨满教,祭祀歌中便多萨满祭祀的内容,这些民歌属于礼仪服务性质,不是寻常时候随便可唱的,与日常生活便有些距离,随着时代和民俗的变化,许多祭祀歌已经退隐到历史中去了。东北民俗文化重喜庆、吉祥、愉悦、欢乐,婚礼要有贺喜歌,做寿要有祝寿歌,酒宴要有祝酒歌,如鄂伦春人就有“向新郎新娘来贺喜”的《贺喜歌》,朝鲜族人有“一家人欢聚一堂”的《祝妈妈长寿》,蒙古族人有“干一杯、干一杯,再干一杯”的《敬酒歌》。最具代表性的,是那东北各族人耳熟能详的“二人转”曲调的《小拜年》,它欢快、喜庆、热烈、火爆,很能代表东北民俗文化的喜庆精神,恰如有人在总结东北音乐的风格和特点时所说,东北人乐观、开朗、大方,东北地区音乐由生活中提炼出的旋律和节奏所组合,形成了既热烈欢快,又质朴、豪爽、棱角分明的音乐风格。[15]作为东北民俗文化中东北音乐一部分的东北民歌,总体风格和特点正也是这样。

若如罗伯特所分,东北民歌当属“小传统”,亦即“民俗文化”之一部分,但正如著名学者葛兆光先生所言,在上层文化人看起来很粗鄙的民间活动,在一般人的生活世界里倒是非常重要的,它才是真正影响大多数人生活的东西。[16]从历史上看,高句丽乐、渤海乐、女真乐以及满族音乐对中原音乐一直有着很不小的影响,而一些年来,东北的音乐之声越来越旺盛,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可说年年有东北的声音,2015年,《中国好声音》办到第4季第3期,互联网上有人惊呼《中国好声音》已经被东北人霸占了。

罗伯特也认为“大传统”与“小传统”是互融的,他指出,“我们可以把大传统和小传统看成是两条思想与行动之河流,它们俩虽各有各的河道,但彼此却常常相互溢进和溢出对方的河道”,甚至具体指出孔子的经典也“并非是他独自一人在那里冥思苦想出来的”。[17]《诗经》以降,多少“大传统”中的经典,诸如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其实都是“小传统”河道中的流水溢入“大传统”河道之中而溢出来的,“小传统”是“大传统”的源头活水,“大传统”又对其加以提升,“民俗文化”和“精英文化”两下里合力,千百年来便积淀形成了一种中国特色的文化,这种中国特色的文化,当代哲学家李泽厚先生将其定义为“乐感文化”,他在《试谈中国的智慧》中是这样说的:[HTF]

因为西方文化被称为“罪感文化”,于是有人以“耻感文化”(“行己有耻”)或“忧患意识”(“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来相对照以概括中国文化。我以为这仍不免模拟“罪感”之意,不如用“乐感文化”为更恰当。《论语》首章首句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还反复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种精神不只是儒家的教义,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普遍意识或潜意识,成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或民族性格,“中国人很少真正彻底的悲观主义,他们总愿意乐观地眺望未来”[18]。

在《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一书中,李泽厚先生又具体言道:“从古代到今天,从上层精英到下层百姓,从春宫图到老寿星,从敬酒礼仪到行拳猜令(“酒文化”),从促膝谈心到‘摆龙门阵’(“茶文化”),从衣食住行到性健寿娱,都展示出中国文化在庆生、乐生、肯定生命和日常生存中去追寻幸福的情本体特征。尽管深知人死神灭,有如烟火,人生短促,人世无常,却仍然不畏空无而艰难生活。”[19]李泽厚先生更高度概括说:“中国传统之所以是‘乐感文化’,除了它以人生(亦即一个世界)为根基,以‘实用理性’为途径,以肯定、追求生的价值和意义为目标之外,而且它所讲求的‘乐’又仍然具有形而上的皈依品格。此‘乐’是一种宗教性的情感。”[20]

从这个高度来打量,东北民歌与东北的民俗文化是一体的,东北的民俗文化与中国文化又是一体的,“小传统”之喜庆、欢乐的东北民歌,唱出的恰是“大传统”之中国“乐感文化”的精神。

[参 考 文 献]

[1][17] [美]罗伯特·芮德菲尔德.农民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对文明的一种诠释[M].王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95—97.

[2][6][7][8][10][12][14] 王肯.东北俗文化史[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541,111,112,115,128,128,125.

[3] 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第七卷)[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1—4.

[4]钟敬文.钟敬文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71.

[5] 邓光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54—255.

[9]石光伟,李莉莎.满族音乐概论[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0(03).[ZK)]

[11]孙桂森.鄂伦春族的情歌[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9(02).

[13]李耀宗.中国少数民族情歌选[G].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8.

[15]李浴,等.东北艺术史[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406.

[16]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69.

[18]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11.

[19][20] 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03,185.

作者:陈旸

东北传统文化艺术论文 篇3:

基于地域性的独特特征论东北油画的情感表达

摘 要:东北油画是中国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油画作品追求超越了以形式魅力吸引观众的层面,作品以作品渗透的思想情感与画中质朴的形象而著称。本文全面的研究了东北油画历史的发展演进,着眼于地域性文化特征深入的剖析了东北油画创作中情感的表达,梳理出当地油画艺术文化的历史地位与作用,研究结果为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理工重要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地域性;独特性;东北油画;情感表达

0 引言

国内东北油画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传统,其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艺术文化的内涵为世界文化进程中物质文明、规则制度及精神文化的总和,内容包括语言符号、行为价值、知识技术、情感理想、油画艺术观念与精神、油画艺术设施及油画艺术配套服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要素等。油画艺术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形态,历经生存区域、生产方式、生存环境的周折变化,通过与文化气息、特征相融合成为传统的优秀文化。在一定程度、层面上,油画艺术文化映现出地区人民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状况,其文化的历史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传统文化背景去思考现代社会是否展现油画艺术的内在精神,从现实生活中揭示油画艺术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而对油画艺术文化的社会功能加以评判。随着油画艺术文化社会功能日益显著,东北区域油画艺术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状态隐存特定的精神风貌,其文化价值与社会实践功能同等重要。油画艺术文化通过与社会多元文化的相互溶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步成为一种新型的综合性文化,能够较完整反映出社会文化背景与时代特色。

1 东北油画艺术文化的重要历史地位与作用

1.1 东北油画艺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东北油画艺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了不同时代的潮流,见证了历史朝代的更替与变迁。东北油画艺术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在皇宫殿宇、风景建筑甚至是街头巷尾中都充斥着东北油画的身影。在历史朝代的更替与时代环境的变革的发展历程中,东北油画从某种标志性的部件转变为朋友交往互贈的佳品,成为古代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奖励颂扬美德的媒介,是人民情感的寄托于表达,有褒奖激励和人际交流之作用。然则伴随我国历史朝代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外文化的引进使我国人民逐渐淡漠了曾经引领时代潮流、充斥街头巷尾的东北油画文化,内在因素与外界因素的入侵造就了我国历史朝代经济、技术的进步,也导致了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流逝。在一些极为偏远的山村还是保留了先人留下的样式使得部分东北油画得以存活,但是由于人民对传统艺术的认识不够,更缺乏保护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导致一些好不容易留下的东北油画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要想后世可以看到这遗留的艺术品,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说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就要对东北油画进行拯救。现代社会,东北油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代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东北油画文化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其遗产的保护与内涵文化的传承是我国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1.2 东北油画艺术文化是现代多远文化体系建构的重要基础

东北油画艺术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区域性文化,在发展和加强团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我国油画艺术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整个油画艺术文化体系构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综合分析,油画艺术文化作为中国油画艺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油画艺术文化的发展在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下的开放、融合发展缺乏一定积极性。现代社会针对油画艺术文化的发展应充分发挥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能,加强对油画艺术文化的宣传与保护,对研究油画艺术文化的相关人员在工作上予以支持,同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油画艺术文化应立足于现代社会生活环境、人文环境审视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解析现代社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汇点,弘扬中国传统油画艺术文化的内在精神,挖掘油画艺术文化的人文性特征,为不同地区、不同文化水平、不同油画艺术需求民众提供保障。现代社会逐步关注油画艺术文化的独特风格,人们通过对油画艺术文化特质进行多维审视,将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生存理念等社会文化相融合, 扎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促进油画艺术文化的健康发展,仅为完善现代真个社会油画艺术文化的体系建设

2 基于地域性的独特特征探讨东北油画中情感的表达

2.1 东北油画艺术优秀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

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油画艺术的多元化功能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在社会实践中逐渐突显出其实际意义。油画艺术文化的独具特色在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建设中显露出了生机与活力,具备时代性、性、教育性、文化实效性等相关特征,凭借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人情、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的历史发展进程折射出的时代特征,映现出数千年积淀的文化传统决定的浓郁的特征。东北油画艺术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通过独特的生活方式表现本的精神底蕴,通过多种艺术活动表达出油画艺术的内在气质与凝聚力,其的价值观念及精神思想得以传承和发展;油画艺术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性特征,优秀文化的传承需要以教育为依托,这也是油画艺术文化发展一个核心观点,同时形成的油画艺术文化也彰显出其教育性特征。传统油画艺术是国内油画艺术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其现实教育意义逐步得到重视和挖掘。传统油画艺术其社会功能就是能够培养出生活目标明确、学习品格优秀、完整人格理想及内在文化涵养的人格力量,建构丰富的精神世界,增强自信心,弘扬和培育精神,增强自豪感。传统油画艺术文化是群众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创造、沉淀而成,是对性最内在、最深刻、最本质的反映,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秀的历史文化积累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油画艺术文化具备时代性和性特征。油画艺术文化是发展过程中形成群体共有的,符合油画艺术价值观、思维思想的一种精神文化,行为制度,习惯准则。东北油画艺术文化具有沟通特定中全体成员心灵的作用,具备独特风格的油画艺术文化、民俗风情及艺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斗争过程,传递了劳动人民优秀品质及聪明才智,折射出的独特风格、内涵气质、理想观念等。时代性是通过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不同生活方式、社会理念、工业技术及思想思维等来评价或判断时代特征,经过长时间优秀文化的积累和不良习惯、思想的淘汰形成具有高价值,深内涵,广渗透的优秀文化底蕴。

2.2 东北油画艺术是人际交流的重要媒介

时代环境背景下的人们赋予东北油画的内涵都体现出以东北油画作为奖励、馈赠的物质礼物来表达自身情感以及对鼓励、馈赠对象品格、行为予以肯定的标志。东北油画在朝代更替与环境变迁的发展历程中从不同时代的流行风尚到以精神层面为导向的东北油画文化,在对人们家族予以象征或人们品质赞美的同时更注重的是一种家族品质、个人事迹、特殊故事的一种文化传承。现代社会东北油画制作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完美结合体已然不复存在,但在我国文化的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仍有机会去思索到东北油画中词句的内涵,感受古代人们大气磅礴的胸襟与气度或婉转流畅的至高情怀。东北油画文化与书法文化、篆刻绘画及雕刻的融会贯通传递出古代人们真切的内在情感与思想品质,折射出古老文明伟大人们的智慧结晶,一系列的优秀文化品质警示我们亟须完善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建设,将东北油画文化作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体系的重要部分在社会快速发展中予以重视。

2.3 东北油画艺术是现代人文精神建构的重要基础

人文精神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标志,人文精神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探究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区域文化是中国文化进程中的根源。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类生存意义与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是对人的生活价值、生命存在以及生存意义的关注与思考。传统人文精神的构建要素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勤劳俭朴的优良作风、严于律己的慎独精神、中庸尚和的人生境界、百折不挠的实践精神为支撑架构出传统文化体制下的人文精神。现代人文精神的构建要素是建立在传统人文精神构建要素基础之上,强调尊重个体自由、宽容、诚信与公德,注重社会人文关怀,强调个人人文责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现代社会,国内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人文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引导社会民众正确的价值取向,倡导着民众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保障个体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尊重自由、宽容与诚信是现代人文精神构建的基本要素,体现出社会对个体的人文关怀与个体对社会的人文责任。人文精神的构成要素影响着地区文化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传统人文精神构建要素与现代人文精神要素的有效融合为地区的经济、科技、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对社会的整体发展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东北油画艺术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区域性文化,东北油画文化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强劲的艺术感染力、极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多重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一定程度、层面上,油画艺术文化映现出地区人民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状况,其文化的历史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东北油画艺术文化作为中国一种独特的,具有区域性的优秀历史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特有的文化符号,现代社会应该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拯救,重视研究与批判继承中国东北油画文化,强化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參考文献:

[1] 庞聪.从地域性特征谈东北油画的情感表达[D].大连理工大学,2013.

[2] 卢玉国.东北乡土油画的情感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3] 陈海兵.东北地区油画作品地域性特征分析[J].大家,2012(08):297.

[4] 王春明,王占坤.东北油画风景形式语言特色研究[J].中国艺术,2013(02):129.

[5] 郭燕.悲悯于苍生——东北当代美术思想研究[J].美术研究,2013(02):117-119.

作者简介:张艺龙(1980—),男,本科,佳木斯大学美术学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

王春明(1972—),男,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

作者:张艺龙 王春明

上一篇:农村金融农业技术论文下一篇:中师健美操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