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表演与传统文化艺术论文

2022-04-21

摘要:正如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艺术一样,美在不同时代的特征、本质等也会有所不同。我们的时代是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各种具有美的形态的艺术作品因机械的复制而广泛传播,产生了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现代艺术的特征是美的光晕消失了。而且随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审美主体出现了去精英化的通俗化趋势。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电视表演与传统文化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视表演与传统文化艺术论文 篇1:

留存、体验、创造:电视节目应对传统文化的三种理念

2017开年之初,观众们就被中央电视台陆续开播的两档传统文化类电视栏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朗读者》强力圈粉。从微博上的持续热搜热议到微信朋友圈里的大量转发、推荐和点赞,都让我们清晰看到:新一波电视文化节目的异军突起,造就出整个春节档靓丽而独特的荧屏文化景观。在这两档被持续热捧的节目中,无论是身兼栏目制片人、主持人的董卿从容展现的知性与优雅,还是选手、嘉宾们真情表达的睿智与感怀,都让 2017年的这个春天温暖升级。诚然,一首首诗词、一封封书信足以给予身处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的我们一种诗意的情怀和一份温暖的感动。

电视节目与传统文化二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人们认为是不容易交集的,甚至是对立、对峙、不可融合的。因为自电视节目产生以来,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人们对它的印象都是大众的、流行的、时尚的;而对传统文化的印象则是小众的、冷僻的、艰涩的、书斋气的甚至是过时的。这些刻板印象的导引,使得以往的电视节目中鲜有传统文化的呈现。近年来,随着中国电视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走本土化之路的道路自觉、文化自信的意识日渐增强,人们开始打破这种对电视节目和传统文化二元对立的刻板印象,以传统文化为资源的电视文化节目,得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广度和热度快速崛起,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掀起了电视文化节目的收视狂潮。

仅从 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荧屏上出现的那些传统文化题材的电视文化节目来看: 2011年湖南卫视就率先发力,打造了一档以解读姓氏文化为主题的电视文化节目《非常靠谱》,在趣味互动之中为观众解读姓名深意,追溯家谱文化。但当时的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并未形成可观的体量,也未能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持续关注。而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定位的各类文化节目真正成规模地在电视荧屏上陆续出现的时间节点应该是从 2013年开始的。首当其冲的是 2013年7月,河南卫视推出了一档旨在“体现汉字之美”的电视文化节目《汉字英雄》,从此打开了电视文化节目创作的新思路与新局面;紧接着同年 8月,中央电视台也制作播出了同类题材的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也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这两档以“汉字”为题材的文化节目所引发的收视热潮以及激荡起的全民文化热议,使得之后一段时间里,央视及全国各大卫视都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传统文化”这块电视文化节目取材的富矿,并持续发力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电视文化节目热潮。这些文化节目在题材上广泛涉猎了汉字、成语、谜语、诗词、姓氏、典故、书信、礼仪、习俗、戏曲、民歌、民乐以及特定的文化群落和文化系统等传统文化样本,可谓网罗广阔,定位精深。直到 2017开春之际,电视媒体再次凭借“诗词”和“书信”的文化魅力重新引燃了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情。

对此,一方面我们为电视文化类节目找到传统文化这一富矿感到欣喜,另一方面又对传统文化资源可能被过度开采感到担忧。电视文化节目应以怎样的姿态、方法与方式来挖掘、再现、表现传统文化?本文的核心命题就此提出:电视怎样应对传统文化?围绕这一命题,本文提出电视节目应对传统文化的三种理念:留存、体验、创造。

一、留存: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探索与表达

所谓留存即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種广普式的打捞寻迹、多层级的凝练提纯以及艺术化的精美再现。留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这就警醒我们要以一种敬畏的态度去遴选传统文化当中的优秀样本,使其更加真实、自然、美好地呈现于电视荧屏之上。对传统文化的原生态与本真性的追求,实是要谨防我们在留存文化的实践过程中可能对传统文化进行的有意无意的内容歪曲、形象毁坏甚至是价值颠覆,使得传统文化丧失本真而变得面目全非。中华传统文化体量巨大,内涵丰厚,不仅包含了文学性的语言、文字及各种类型的文体创造,还有艺术性的书画、音乐、舞蹈、武术、曲艺等丰富内容,更有着人伦德行、世风规约、价值观念等源远深邃的思想性文本。如此庞大的传统文化体系历经千载仍得以传承留驻并不断扩容增义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就是:世人都会在历史与当下的对视中,持续地从历史中搜寻到能够对接当下、启迪当下、激发当下的文化文本,并以此为基准创生新的文化样貌与机体,从而完善和焕新文化的图谱。因此,留存文化的实践路径中我们要层层推进地对传统文化样本进行鉴别、甄选和诠释。

(一)精心发掘

对传统文化的精心发掘是十分需要洞察力的。然而面对如葳蕤大树般繁茂的文化文本时,我们往往困于从何处着眼入手。其实,我们可以明确出三个传统文化发掘的基本定向:其一,从经典中采撷。经典之所以能被誉为经典,必定是在经历了岁月的淘洗后仍旧能够被人们接受、认可甚至是追捧。它体现的是“美”的穿透力,从文人诗词歌赋到名仕琴棋书画,无不体现着“美”的通融与包孕。其二,在传统中探寻。传统并非意味着刻板与严肃,反而是一种灵动与亲善的存在。传统包含着经典的文化艺术品类,更重要的是它体现在对思想道德、风俗典范的规约上。它蕴涵的是“善”的感染力,从美誉传说到佳节风气,皆在传递着“善”的温暖与感念。其三,到生活中体察。“传统文化”之“传统”与现代生活并不是断然割裂的存在。在现代生活当中我们既能观察到传统文化与当下潮流的融合,也会身临那些不断新生的文化样态之中。它显现的是“真”的生命力,这就需要我们从具体可感的社会生活中,以文化为主线去发现真切的情绪,探寻真诚的情感,见证真挚的情怀。以发掘民歌为例,这种凭借口口相传的方式延续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依靠从传统文化的富矿中去找寻成体量的民歌曲目,又倚赖寻迹经典中的记载来填补对它的认知,还需要我们从生活中发现它与歌者的踪影来完善对它的感悟。

(二)精细过滤

对传统文化的精细过滤是非常考验判断力的。在对传统文化文本经过了精心发掘的基础之上,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对其去粗取精,过滤提纯以及推陈出新。首先是去粗取精,传统文化源于历史也行于历史,而历史的局限性也就必然会带来传统文化泥沙俱下的客观存在状态,这就要求我们要对传统文化样本有最基本的价值判断。而判断的标准即为它是否与我们当下的行为规范相贴近,是否与我们当代的价值观念相符合。陈旧的、落后的、封建的、迷信的文化糟粕皆应排除在电视文化节目的选题之外,这不单单是为了净化电视生态,更是在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其次是过滤提纯,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采取更加精细和精准的归纳总结,凝练提升。把相对松散和抽象的传统文化样本进行精炼概括,留取其中最闪光、最动人、最出彩的部分。最后就是推陈出新,这其实是将传统文化进行精简之后的再次增容,意在结合当下现实而对传统文化精华进行大力发挥和完善。从简明化到 “点”的传统文化内核出发,接着以 “点”连“线”的关联化到当下生活的相关议题当中去,终以“线”铺“面”地将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化的再锻造,从新建构一套引领潮流、典范当下的文化体系和精神图谱,从而真正实现文化的激活与革新。

(三)精美呈现

对传统文化的精美呈现是极其需要调动想象力的,这也是电视应对传统文化的关键一环,它不仅需要电视人的智慧和才情,更需要其打开丰富的文化想象。类型和性质迥异的各种不同文化文本,如何在体量有限的电视节目中以最舒展的姿态进行表达和呈现,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打量和精准对位的。电视对“精美”的追求一方面体现在传统文化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美学气质,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其努力地对趣味性的精巧节目设置进行不断探索的各种尝试。如果过于偏重文化的知识性、艺术性传达,趣味性、娱乐性就会略显短缺,节目就会缺少更大范围调动全民关注和参与文化实践的能力。 2013年至今的历次电视文化节目热潮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现了传统文化的轻娱乐化表达。从表一汇总的文化节目信息来看,这些富含娱乐性的电视文化节目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即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求知”属性的知识竞赛类,以《叮咯咙咚呛》为代表的“求美”属性的演绎竞艺类,以《咱们穿越吧》为代表的“求真”属性的体验竞技类。一个“竞”字,其实包含了知识性、趣味性和戏剧性在内的诸多精彩的节目表现形式,实现了传统文化在电视节目中的精美呈现。

二、体验: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意涵的认知与感悟

所谓体验即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临场式的观摩体察、多元化的亲历体味以及友好性的分享传播。体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传承,肤浅的、表层的体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只有带着情感和温度的对传统文化进行切身感受和深入体会才会更有效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在体验的探寻中,实质上是一种人在文化面前的参与与回归。在对传统文化文本进行深度发掘的基础上,我们要进行一场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精神之旅,以此来逐步深入到对传统文化意涵的体认、领悟与探索之中。相比对文化的“发掘”,这里的“体验”更注重人与文化接触过程中感性经验的获得与积累。电视文化节目的创作过程中,要谨防创作者对文化文本的二度文化阅读甚至多手文化寻览。电视人必须走出“闭门造车”的文化创作桎梏,这就需要创作者们走近文化的源头去获取第一手的感性认知,丰富第一手的文化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体验到文化真正魅力与意涵的同时,将电视文化节目的文化地基夯实打牢,由此做出来的文化节目才会更有底气,更具风度。

(一)亲临触摸

文化并不都是抽象的,它也可以是具体可感的存在。电视文化节目的创作之初,特别需要我们走近传统文化的源头和原本,去与文化进行直接的静观对望。无论是观摩一幅古朴的画卷,聆听一首明快的民谣,品味一盏清冽的茗茶,还是打探一段非凡的传奇等,这些对传统文化的零距离“触感”都可以引起我们对文化最直接的感性认识。同时,这种以手、眼、耳、鼻、口等感官对传统文化进行的直接接触所获得的即时感性认知,也是激发电视文艺创作创新灵感的不竭源泉。在黑龙江卫视播出的《见字如面》节目当中,每一封跨越古今的书信被诵读的背后,都是节目创作者们从各路渠道收集的成千上万封历史信件中经过反复研读、判别而最终甄选出来的。更有文化学者在节目中担任“拆信人 ”的角色设置来为观众畅聊解读每一封信件背后的传奇故事与历史脉络。同样是文字信息,如果通过对信件原件的笔迹、墨迹、修痕、纸张等的直接览阅,就会得到丰沛的“触感”,那么在嘉宾诵读和解说的时候就会更加合情合景,入境入心。

(二)亲身感受

如果说对传统文化的亲临触摸,是我们对文化文本深入了解的输入过程,那么亲身感受则是我们在吸收文化经验之后对其进行输出过程中的真挚发挥和演绎。文化的体验者将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表达过程中最关键的还是以情动人,也就是将自己对文化的丰沛的感触借助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传递给观者、闻者。这方面,在电视已播出的部分文化节目中是有诸多节目样本可供参考的:《艺术人生》的动情访谈、《百家讲坛》的真情讲座、《文化正午》的深情评论、《开讲了》的激情演讲、《朗读者》的温情诵读、《传承者》的热情表演等等,都在电视节目与文化结合的探索中树立起了各种典范模式。一个“情”字,不仅将肺腑之情的文化感念进行了抒发,同时还囊括了专业性、艺术性和美学性等在内的各种内容延伸。相信观众们在屏外之端亦能够捕获来自传统文化的震撼心灵的魅力。

(三)亲切参与

电视文化节目的理想目标和追求永远都是为了让更多的观众通过收看文化节目,而受到心灵的陶冶、精神的洗礼,并持续关注和参与到现实的文化实践当中去。那么亲切参与,其实就是我们在将文化感受输出的过程之中,充分与观众分享和交流的实践。这种实践是为了让观众们能够最大限度的互动其中,实现电视文化节目真正的全民关注与参与。亲切,强调的则是观众参与文化节目收视过程中的友好体验。比如在文化体验的环节设置上,文化节目就可以置换文化体验主体。将学者、艺人、传承人、主持人等角色的文化体验过程让位给普通大众进行体验,让观众、各行各业的普通人走进节目,走近文化,并用镜头纪录他们的惊奇与动容。这种置换必定会更加贴合观眾的收视期待,激发观众的收视热情,因此能够更加深入地产生经验共鸣和情感共鸣。《朗读者》首期节目里的六位朗读人当中就邀请了两位普通素人来诵读书信,他们用平凡的文字来解读自己有意义、充满正能量的人生和传奇故事,令观众领略到了普通人平凡中的不凡而倍受鼓舞和感动。

三、创造: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拓展与再造

所谓创造即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动态化定位立意、时尚化的重塑改造以及开拓化的融合创新。创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创新,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持续地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文化”之“化”除了润物无声的“感化”“教化”“净化”,更有与时俱进的“优化”“变化”“进化”之义。文化总是在伴随着时代的车轮不断地更新和扩容,以适应和满足当下日常生活对文化的需求与期愿。这就需要我们在电视文化节目的创作过程要时刻保持对文化文本的当下定位、立意进行清晰的理解和判断。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够使文化的创造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在创造文化的理念设计中,有三个关键词是要准确把握的:即日常化、现代化和开放化。

(一)日常化处理

文化对当下日常的关照总是文化最广泛意义上的价值所在。对传统文化的日常化处理有三个层面的释义:其一,是古为今用。传统文化是源于自古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并在历史的长河中持续积淀、传承和创新。历经几千年的诸多文化文本可谓浩浩汤汤,而今天我们所需要的文化必定是能够与日常生活发生关联的,并对日常生活有着启迪性和引领性作用的。因此我们应当秉持电视文化节目关照当下日常生活的宗旨来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和表达。其二,是雅为俗用。电视文化节目要谨防文化的高谈阔论。电视是服务大众的艺术样态,因此对文化的表达要从精英视野走向大众范畴,着力将陌生化的、小众化的高雅转化为日常化的、大众化的通俗认知。其三,是殊为常用。一些传统文化文本有着特殊的面貌和形式,对日常生活来说也是较为陌生化的存在。如原生态的歌唱形式,虽有充满原始生命力的野性美感但并不都是悦耳动听的,我们若用现代化的摇滚、古典、流行等音乐形式对其进行艺术化的演绎,将会使其重新回归到日常生活中来,再次走进普通大众的视野当中。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近几年来每逢春节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时段,文化类的电视节目都会小成规模的集中呈现,聚力播出。应当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这种借力传统节日的节目播出策略,确实能够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掀起不小的文化热潮,从而提振传统文化的传播度与接受度。但想要达到持续性的文化传播效果,还是需要以特殊性的节日节点来带动和活跃日常化的文化局面。

(二)现代化展示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认同。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接受是有很大程度上的主观判断,没有流行外衣的文化内核是很难被广泛关注、认知和接受的。所以,电视文化节目在塑造传统文化文本的时候要借用最时尚的、最摩登的方式进行演绎,使其成为当下有机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同样有可能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流行文化”。央视猴年春晚上,歌手谭维维演唱的一首《华阴老腔一声喊》就是杂糅了传统的戏曲形式华阴老腔与现代流行音乐形式摇滚进行了生动的演绎,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同时也点燃了观众们对传统曲艺剧种的关注与兴趣,不失为一次对传统艺术进行现代化展示的成功案例。北京卫视 2015年底推出的一档传统文化竞演类节目《传承者》中,有很多古老而传统的曲艺文化被搬上了电视舞台。在被重新编排和设计的同时,一些传统曲艺表演会被伴以美轮美奂的舞美灯光、搭配动感流行的背景音乐,为观众带来了同样震撼的文化体验。这些节目案例足以说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艺术形式的适宜结合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条可行路径。

(三)开放化对接

开放意味着广纳并存,这也是文化的一种自信的、包容性的姿态。追求文化的开放化,一是要将传统文化设定为一种多元的存在状态,让单一文化文本与其他多元的文化样态进行碰触、对接与融合,以产生新的文化样态、现象与景观。比如电视文化节目在内容创作上可把城市文化、青春文化、民族文化、“非遗”文化、亚文化等文化样态做相互之间深度的对接、碰撞、与糅合,这将会出现一种崭新的文化释读视角,以透视现代社会与现代人独特的文化气质,同时这种多元融合的文化创新也是作为主流媒体的一种文化引领姿态和倡议方式。二是传统文化的表达要力求开放和多元。如被誉为传统文化精髓的古诗词,除了文化节目中竞技性的背诵、默写、释义,还可以对接其他的文化艺术形式拓展出新颖独特的呈现方式,比如吟唱、戏剧化表演甚至是舞蹈演绎。只要以开放的心态大胆创新尝试,不断施展创意,就会有创造文化的新机遇和新领域。

总之,秉持“留存、体验、创造”三个层面的理念设计与路径实践,我们将深层开掘文化的标本价值,深度体验文化的灵动呈现,深刻思考文化的未来走向。更关键的是,我们若把“留存、体验、创造”三种理念进行深度衔接和组合,将会激发出新的文化视野,调动起新的文化活力,创造出新的文化价值。对电视人来说,文化节目应当是一种情怀式的创作。电视节目在应对传统文化的整个过程中,一定要理清思路,稳扎稳打,下足功夫,秉持文化的可持续开发理念,并不断努力地使传统文化对观众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切忌盲目跟风贴标签以及“媚雅”的文化创作心态,更要谨防不计后果的同质化淘金热潮的出现而造成对传统文化的过度消费。我们应当在传统文化的坚守与改造之中,与时俱进地去延展,心怀敬畏的去开拓,这样才能使电视节目在应对传统文化的过程之中具备更多的可能性。相信,在未来的电视荧屏上还会出现更多更加成熟、优秀的电视文化节目,带给观众精神享受的同时,更能够为我们开启無限的文化创意和想象空间。

胡智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徐 梁: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学2015级

硕士研究生责任编辑:李松睿

作者:胡智锋 徐梁

电视表演与传统文化艺术论文 篇2:

试论机械复制时代美的通俗化气息

摘要:正如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艺术一样,美在不同时代的特征、本质等也会有所不同。我们的时代是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各种具有美的形态的艺术作品因机械的复制而广泛传播,产生了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现代艺术的特征是美的光晕消失了。而且随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审美主体出现了去精英化的通俗化趋势。美的本质在于日常生活审美的实用主义,而在市场化的影响下,实用主义美学又有陷入“审美拜物教”的危险。本文主要从当代美的特征、审美主体和美的本质三个方面论述当代美的气息。

关键词:机械复制;通俗化;审美主体;去精英化;实用主义

随着物质层面商业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大众传媒的兴起,艺术品进入了可以进行无限量机械复制传播的时代,与传统的高雅文化相比,当代文化呈现出通俗化和大众化的气息,大众成为审美主体,审美进入日常生活化的状态。德国理论家瓦尔特·本雅明被公认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家之一,其中“机械复制”的理论是他最具特色的理论,也是为世人所熟知的理论。在这个理论中,本雅明认为随着机械技术的大规模发展,艺术品进入了可以大规模复制的时代,传统艺术的那种独一无二性的光晕已经消失了。既然艺术品可以大规模地进行复制和传播,那么,审美主体必然呈现大众化的趋向,审美也必然变成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随着商业化和市场经济在艺术领域的浸染,艺术也成了一种生产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所谓最高尚的劳动——脑力劳动、艺术劳动都变成了交易的对象,并因此失去了从前的荣誉。”[1]艺术成了消费品之一。因此,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关于审美的无功利性的论断在当代遭到了极大的挑战。但是,艺术作为一种人类的精神产品,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因此在消费主义时代它具有双重性质,艺术消费既是一般商品消费,又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仍然具有美的无功利性,审美大众在审美活动中仍然能够获得超功利性的体验。所以,在多元化的消费主义时代,美呈现出“二律背反”[2]的状态,既具有功利性又具有非功利性。

一、 机械复制时代的美的特征:去“光晕”化

根据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本雅明[3]的观点,我们的时代处在一个由于科技高度发达使得艺术作品可以进行机械复制的时代。他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认为与工业化的物质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文化生产方式是机械复制。而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宣布了传统艺术审美方式的终结。比如摄影、电影、电视、录音等以机械复制技术为主要媒介的文化生产与传播,已彻底改变了当代文化艺术的整体样态,尤其是现在进入信息技术时代以来,数字信息处理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电脑、互联网的普及使机械复制的文化生产与传播步入了一个令人惊叹不已的高科技发展阶段,这使得现代艺术的审美形态与传统艺术的审美形态有了根本的区别。在本雅明看来,传统艺术的美的特征在于其“光晕”(或译“灵晕”)性。“在一定距离之外但感觉上如此贴近之物的独一无二的反应”,正如温克尔曼称古希腊雕塑艺术的特征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一样,这种带有“光晕”的美对审美主体的心灵有着净化的作用。但是随着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传统艺术的“光晕”消失了,传统艺术消亡了,大量兴起的现代艺术中“凋谢的正是作品的光晕”,传统艺术的震慑作用更多地被“震惊”作用所替代。本雅明从四个方面对现代艺术中光晕消失的表征作了分析:首先,由于艺术品可以大规模地复制了,传统艺术独一无二的本真性消失了,原作的权威性被复制的无差别性取代了。传统艺术的光晕本来是与其独一无二的本真性紧密相关的,但当艺术可以被无限制地复制时,传统艺术的“韵味”在通过机械复制的现代艺术品里消失了。其次,表现在艺术从膜拜价值到观赏价值的转变上。本雅明认为,传统艺术具有一种膜拜价值,艺术生产本来就是为膜拜价值服务的,比如原始的巫术艺术,它们作为礼仪的膜拜价值显然重于观赏价值。而在机械复制艺术那里,膜拜价值让给了观赏价值,艺术作品的价值转变为被展览与被观照,艺术作品与观众形成的是一种互动关系。在这种膜拜价值转变为观赏价值的过程中,传统艺术的光晕凋谢了。再次,随着膜拜价值与观赏价值的转变,艺术的全部功能都被倒置过来了。传统艺术的膜拜价值需要观众对作品有一种崇敬与神秘的感受,需要观众凝神观照沉湎于其中,即观众要被艺术品吸引,并且在接受过程中起移情作用,达到净化目的。而在机械复制时代,受科学和理性主义的引导,观众对艺术作品的观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方式由传统的膜拜性转变为消遣性,观众不再移情于作品,而是把作品吸引过来。第四,传统艺术追求的是一种永恒价值的形态,因为这样的作品是一次性的,不可复制的,如古希腊的雕塑,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并非如此,它不仅可以复制而且可以修改甚至是被篡改,如一部文学作品的初版与再版在某些内容上很可能是不一致的。因此,在本雅明看来,机械复制时代是一个“艺术裂变的时代”,用马克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发生在艺术界的一件摘去传统艺术“光晕”的著名事件是杜尚的《喷泉》事件。1917年,在美国纽约独立美术家协会美展上,法国画家杜尚将一个小便器具署上美国某卫生器具生产商的标志送去参展,因此在艺术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一件普通的生活用具,予以它新的标题,使人们从新的角度去看它,这样它原有的实用意义就消失殆尽却获得了一个新内容”。尽管杜尚本人的目的是用一件非美的东西使人们“冷淡美学”,但这个事件的美学意义在于以“规范、标准、经典”为规则的传统艺术的“光晕”消失掉了。

本雅明在书中还用大量篇幅讲述了作为现代艺术典型的电影艺术,目的是通过电影这种由机械技术直接产生并通过复制得以大规模广泛传播的新兴艺术形式来说明现代艺术的特征。我们看到的电影是技术剪辑的结果,在拍摄中电影演员的表演并不是一气呵成的,其表情动作也往往不是连贯的,只是通过后期的剪辑将其组合在一起,因此电影是人工制作的结果。电影的传播则是通过拷贝复制,这样得以使世界各地的人享受到这种视觉艺术的魅力。而电影的运作模式则是商业性的,因此决定了其品位的大众化通俗化定位。

二、 日常生活审美主体的去精英化(通俗化)

根据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理论,艺术作品可以被各种机械如摄影、电影、录音、电视等大规模复制,这就使得具有审美形态的艺术作品得以广泛传播并被广泛接受,而艺术品是美的集中体现,因此审美主体的大众化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随之而来的还有审美泛化。审美主体的大众化是相对于审美主体的精英化而言的,精英是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集中代表,他们向社会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向大众灌输先进理念和社会理想,确立价值尺度和审美趣味的标准。如果说传统艺术美的特征在于其“光晕”,那么精英身上则具有一种“光环”,他们以自身的崇高性、稀有性和神秘性受到民众的崇拜、敬畏和景仰。并且精英们以其对知识资源的垄断性而成为审美主体。但是在当代艺术作品可以被广泛接收的机械复制时代,精英作为审美主体的地位已陷入了某种尴尬境地。就其社会作用而言,在越来越国际化的今天,国家是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操作权更多地掌握在政客手中,精英的作用不再突出。就其自身的知识优势而言,在机械复制的时代,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不再具有独一无二的本真性,而是可以被广泛地复制传播,使得大众可以分享。因此,精英身上的光环消失了,他们仍然受到尊敬但不再因其高高在上和神秘性而受到民众的崇拜。反之,随着大众文化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以及市场经济的操作,审美主体呈现出的是去精英化的大众化倾向,真正的高雅艺术陷入了传播的困境,比如一些国家大剧院的营业入不敷出,某些艺术故事片的电影拷贝发行不出去,人文科技学术著作和纯文学作品缺少市场难以正常出版;还有一些经典艺术遭到解构,如电影《大话西游》是对《西游记》的调侃,一首莫扎特的曲子可能出现在一个广告的背景音乐中,《蒙娜丽莎》被涂改成各种各样的形象以供娱乐。与之相反的是大众文化一片繁荣,如电视上的各种选秀活动,以及旅游文化的兴起。从本质上说,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背景下与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市民文化,带有浓厚的市民气息。社会大众作为审美的主体对美的要求更多的集中在娱乐性、通俗性和体验带来的快感性上。

审美主体的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可以用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诠释,那就是电视文化节目《百家讲坛》产生的轰动效应。《百家讲坛》的主讲人无疑是各自领域的精英分子,如果没有这档节目,他们也可以将自己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感悟著书立说,只是在当代文学处于边缘化的时代背景下,大部分的人文知识分子注定会默默无闻,个人思想难以产生广泛的影响。而在机械复制时代作为典型机械之一的电视却改变了一切。《百家讲坛》的一些主讲人一夜走红,甚至被冠以“学术超男”“学术超女”的称号而受到广泛的追捧,他们的著作也纷纷热销。这些精英分子的境遇转变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他们必须用大众化平民化的语言、视角和观点来传达思想以达到双赢的效果。这些精英的出场是经过策划和包装的,目的是电视台的收视率,而收视率的主动权恰恰是掌握在大众手里的,因此审美主体在机械复制时代呈现大众化的趋势是一种必然的现象,其审美品位则是通俗化的,精英出现了萎缩或被改造的境况。

三、 当代美的实用主义本质

在艺术作品可以被机械复制的时代,随着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美的各种具体形态得以广泛传播,审美主体呈现的是大众化的趋势。与精英文化“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观不同,大众在审美时以“为生活而艺术”或“让艺术为生活服务”为宗旨,审美的本质在于对象的实用性上。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理论客观的向我们展示了商品经济对文化的入侵和腐蚀以及大众文化兴起的趋势,正如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艺术一样,美在各个时代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本质,这个上层建筑是受经济基础决定的,是一种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当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使得实用主义成为了美的本质,并且实用主义美学在当代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这是发端于美国的一个美学流派,先驱是杜威,著有《艺术与经验》一书,他认为“真理就是相信了对你有好处的东西”。其后美国另一位美学家舒特斯曼发展了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学观点,他认为要“为感觉和情感的满意而活着”,要“将艺术从博物馆的围墙中解放了出来,同时也将艺术范畴和审美经验融合到现实的生活行为中”,他为通俗艺术辩护,“辩护通俗艺术的最强烈和最迫切的理由是它给我们(即使我们是知识分子)提供了太多的审美满足”。这一美学流派的哲学根基认为人性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人性不是固定的和抽象不变的,而是在历史中变化发展的,他们把所有的艺术,不管是什么流派和创作方法都看做是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上自然和必然产生的,所有的审美经验都是“生命机体和它的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并且认为艺术和审美并不是神秘的、超俗的,艺术或审美的根源不在于别的地方,而在于人与环境的互动而形成的经验中,与生活密切相关。实用主义美学坚持唯物主义的哲学理念,认为审美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在当代消费主义的时代大环境下,金钱可以操作越来越多的事情,因此审美大众的实用主义理念的形成也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实用主义美学是对康德审美无功利、无目的性的一种彻底颠覆,虽然受到了一些传统美学家的鄙视,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却正对审美大众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比如我们对一幢别墅的欣赏,已不仅仅停留在纯粹的对其造型和风格的欣赏,还会不自觉地对其价格和适宜居住程度进行判断和评价,一副设计精美的图画可能是商家的一个广告设计,一个楚楚动人的美丽女子也许正在诱惑着我们购买一辆新款轿车,城市的装饰越来越讲究,购物中心经常花样翻新以刺激我们的审美感觉等等。这些日常生活的景象中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美学因素,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现实因素也笼罩在审美之中,因此这个时代给人以美的膨胀的感觉,审美与非审美的界限似乎变得模糊起来。

但在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作用下,实用主义美学也很容易被审美化的文化消费主义利用而产生各种弊端。如舒特斯曼关于身体美学的阐述可以看做实用主义美学的一个典型体现,但是这种身体美学在商业化的影响下很可能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对于审美主体而言,作为审美对象的身体的线条美或健壮美会使人产生合目的的愉悦性,但在市场经济时代,对身体美的追求已陷入了商业运作的链条中,如各种各样的瘦身广告以及遍布在城市的健身房、舞蹈馆等。对美的追求掺入了强烈的功利色彩,甚至会产生一些反美为丑的效果。另外,实用主义美学还可能导致一些畸形美和伪美艺术的出现。畸形美以怪异和变态为美,如泰国的人妖便是畸形美的典型体现。伪美艺术指的是为了某些目的而制造的美的假象,如广受追捧的明星,只是商家精心策划和包装的结果。

实用主义美学既然是当代美的必然本质,为何又会带来种种负面效应呢?正如马克思对市场经济下的人的分析那样,主体在被异化的同时也被物化了。任何能够想象出来的人类行为方式,只要在经济上成为可能,就成为道德上可允许的,成为有价值的,只要付钱,任何事都行得通,因此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下,实用主义美学也容易陷入“审美拜物教”的危险之中,这也是机械复制时代审美通俗化的一个弊端所在。

注释:

[1] 童庆炳 :《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2] 康德美学的一种辩证方法。在康德看来,审美判断必然要联系到任何一个概念上,否则就不对每个人普遍而必然地有效,但是,审美判断又不应从一个确定的概念来论证。因为确定的概念是知性概念,而不确定的概念才是超感性界的先验理性概念。

[3]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德国现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为当代“新马克思主义”中影响最大的流派——法兰克福学派代表成员之一。代表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作者:朱莉萍

电视表演与传统文化艺术论文 篇3:

新媒体环境下豫剧传播方式的探究

摘要:在新媒体环境背景下,豫剧的传播方式也逐渐变得多元化,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相比较,新媒体更具时效性、丰富性,其内容形似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吸引大众。本文主要从新媒体环境下探讨豫剧的传播方式所面临的问题,分析新媒体背景下豫剧传播方式的趋势及方法,以及新媒体环境下豫剧传播方式的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  豫剧  传播方式

一、豫剧借助新媒体传播的必然性因素分析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随之不断改善,人们开始不断地接触新的事物,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急速下滑。在这种形势下,也对河南豫剧的文化传播造成了较大影响。在如今新媒体盛行的环境下,给了传统戏曲文化更好的传播机会和途径。通过积极利用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可以提升豫剧的宣传力度,扩大观众覆盖率,拓展豫剧的流行程度。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应用新媒体,也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传播的发展。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互动性强,渠道更广,覆盖面更广,推广成本更低。因此在现代新媒体的大潮,也是豫剧传播的绝佳机遇。新媒体的发展为豫剧的传播提供了平台,在文化传播和构件中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探讨新媒体环境背景下豫剧的传播方式、如何更好地利用和发挥好新媒体的优势,进一步改善豫剧文化的传播方式,使其更富生命力,在当下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二、新媒体环境下豫剧传播所面临的问题

(一)剧目守旧,缺乏创新

当代不少剧作家创作了很多新的豫剧,但主题依然很难摆脱过去的创作思路。时代在发展,大众的审美也在不断进步,传统的经典剧目需要借助新媒体环境的传播媒介,在继承经典的基础上加入创新的元素,才能使豫剧焕发新的生机,跟随时代的步伐发展。如在影视界里,被翻拍的《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该剧的一大特点就是让少儿演员来诠释剧情内容,尽管他们年纪偏小,但小演员们都具有相当好的表演素质和能力,这部剧打破了“少不读红楼梦”的刻板印象,利用儿童的模仿天性,让孩子自然的演绎爱恨情仇,更贴近原著的主人公年龄,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观看体验。当然,创新也不是意味着胡编乱造的刻意追求创新,要在尊重豫剧核心元素的基础上,再去融合其他的艺术创作内容,这样才有利于豫剧的长久发展。

(二)豫剧题材选择方向较窄

在这个信息变化较快的时代里,人们已经适应了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人们更容易被简单、娱乐的呈现形式所吸引。因为审美的差异,现在的年轻一代对传统的豫剧表演艺术和形式缺乏一定的耐心。这就决定了豫剧的题材选择要兼顾整体性,需要考虑到青年人的观看爱好,这样才能提升豫剧的整体传播覆盖面。豫剧作为人们生活中的音乐娱乐项目,其是为大众服务的,因此豫剧的传播需要考虑到戏曲的题材选择。近年来豫剧也创作出许多部现代戏,诸如《桔子红了》《村官李天成》《常香玉》《朝阳沟》等。这些豫剧作品的主题大多是弘扬道德文化,这对较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来说比较贴切,但较发达地区的阶层很难观看到描述都市题材的内容。豫剧的题材选择可以适当的调整方向,引起青年人更多的关注,如成长类、社会现实类等。多元化的题材可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阶级、不同社会背景的观众的需求。如《平凡的世界》《我是鱼欢水》《嘿,孩子》《小欢喜》等,诸上这些剧情所反应的是有关现实生活和当下社会密切相关的话题。豫剧在题材选择上不仅只是注重道德思想层面的表达,也要在此基础上反应社会现实、现代人的生活以及城市现状等方面的内容。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豫剧创作,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三)缺乏对多媒体技术的认知,动漫技术的实现度较差

近年来,豫剧也在不断地尝试改革创新,其较为成功的创新成果表现为戏曲动漫,但目前所呈现的状态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豫剧动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画面和配音的契合度来看,豫剧动漫的的表现过于生硬,非专业人士也能看得出,动漫表演的配乐是剪辑豫剧经典原唱的版本,两者结合在一起会造成一种错误的“混搭”。如著名豫剧艺术家马金凤的《花打朝》动漫,此剧是古装剧,可动漫场景中出现的却是现代建筑物,人物穿着也是现代装扮,加上画面和配乐搭配不当,这是属于把两者艺术生搬硬套的放在一起,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豫剧动漫。豫剧动漫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豫剧、关注豫剧,但是没有注意到年轻人对古代词语的理解能力,因此这种类型的豫剧动漫只能让年轻人把注意力放在热闹的形式上,而无法让他们真正了解到豫剧艺术的本质。戏曲改编成动漫也有一定的要求,不是所有题材的豫剧都适合做戏曲动漫,内容轻快欢乐的喜剧题材较适合改编。由台湾著名漫画家林政德先生带队创作的《粉墨宝贝》,传统昆曲美感所在的“髯口胡须”“水袖戏服”等仿真飘逸视觉效果达到自然流畅、逼真的程度。动漫的本质之一是娱乐,但过度娱乐会伤害到戏曲艺术,在尊重戏曲文化和娱乐大众之间如何取得平衡,才是戏曲与动漫结合最困难也最重要的地方。戏曲动漫并非戏曲和动漫的简单叠加,而是开拓性的艺术创造。

三、新媒体给文化传播带来的影响

(一)豫剧传播方式的发展

豫剧起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中,是劳动人民闲暇时的音乐娱乐项目,在历经几代民间艺术爱好者的继承和发展之后,豫剧也在不断地完善。由最初相对较为简单的环境转到丰富多彩的演出环境,由小街、小巷到广场、戏院,豫剧的传播方式由传统到创新。21世纪的今天,豫剧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的追赶时代的步伐,新媒介的出现让豫剧的传播变得更加多样化,豫剧也由剧场慢慢向外拓展,人民群众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直播平台等传播媒介更直观地欣赏豫剧的艺术。

(二)豫剧的传统传播方式

传统的豫剧传播方式多以电视广播为主,虽然当时的传播媒介已经可以借助声音或者图像来传播豫剧文化,但是传播的渠道较少,传播方式相对较单一。1957年的豫剧電影《花木兰》的出现,其较为震撼的画面感,受到了众多观众的赞扬。《朝阳沟》于1963年创作,是我国首例现代豫剧,通过电影艺术的传播,让豫剧的观赏途径进一步扩大。但是豫剧发展相对较晚,那个时期电视广播推广播放较多的是京剧,直至80年代后,豫剧才有机会通过广播的媒介和人们见面。到了21世纪,电视开始进入到每家每户的生活当中,以电视为媒介的传播方式让豫剧内容变得更多样化,戏曲动画片便是电视传播的新内容。电视传媒扩大了豫剧传播的覆盖范围,让关注豫剧的群体也在不断增加,为了适应群众的审美需求,广播电视主动探索不同的传播渠道,到了90年代,豫剧在电视节目中的呈现类型更加丰富,戏曲节目《梨园春》受到河南观众的一致好评。

(三)豫剧的创新传播方式

在现代信息技术传播的背景下,新媒体的特点与传统媒体相比,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传统的传媒方式在传播速度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新媒体在豫剧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力。目前人民所接触到的新媒体形式多种多样,例如信息网站、微信软件、直播平台、微博系统等其它信息传播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戏曲网站虽资源丰富,但网站的侧重点不尽相同。网络承载了极其庞大的信息量,包含的内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海量性是网络媒介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当然,戏曲网站也是如此。大多数的戏曲类网站都提供了丰富的戏曲信息,有戏曲新闻、演员介绍、剧本介绍、戏曲知识普及等信息,更完善的戏曲网站会提供戏曲音频、视频,这些便利的条件给喜爱戏曲或者想要了解戏曲的受众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戏剧网站上有不同戏种的导航栏,在豫剧项目下,能看到最近日期有关豫剧的新鲜事,可以在信息栏中看到,豫剧电影新版《七品芝麻官》开机;兵团豫剧团疫情防控和业务练兵“两不误”;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全体演职员观摩学习《义薄云天》排练等有关豫剧动态的信息,极大的方便了豫剧戏曲爱好者。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让使用者可以将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公布在微信服务号上,在这种沟通和互动的形势下,形成了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营销方式。微信公众平台的叙述发展,也让豫剧在传播的过程中有了新的突破。直播平台最开始是在年轻用户的使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到如今直播平台在文化传播中也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这种即刻可以接受到信息的新媒体传播方式拉近了豫剧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交互性。在新媒体大繁荣的背景下,观众可以及时接收到大量信息传送,且成本很低,通过现代新媒体技术的保存整理方式,为豫剧珍贵资料的保存提供了优越条件。

四、新媒体环境下豫剧传播方式的对策

(一)丰富传播形式,提高传播品质

豫剧与新媒体相结合,能够搭建观众与豫剧近距离接触的平台,让豫剧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播。对此,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开通论坛、微信、客户端等,建立戏迷之间、演员之间、戏迷与演员之间的社区平台,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与学习渠道,这对于丰富和提高戏剧演出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一些戏剧研究机构、演艺团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及时向受众传播和发布豫剧信息,有针对性地采纳一些年轻受众群的建议,更好地引导和培养年轻受众群,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欣赏能力。

(二)推动豫剧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需要提高豫剧文化的互动与传播,推动中国戏剧的产业化发展。一是深入挖掘豫剧文化,及时发现优秀作品,吸纳和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豫剧作为我国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在时代迅速发展的今天缺少和人民大众的沟通和交流,面临着逐渐衰落的局面,正在慢慢的淡出大众的关注范围。发现优秀的剧本、发掘优秀的人才对豫剧文化的传播互动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凭借着新媒体包容互动与共享共通的特点,可以及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优秀题材,从而展开创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挖,找到适合豫剧自身发展的动力。二是可以利用新媒体信息共享、互动性强等特点挖掘优秀的豫剧作品和素材,提炼优秀的作品题材,在传播中与新媒体结合补充,加大优秀豫剧作品的推广力度。三是倾力打造独具特色的豫剧文化品牌,以此衍生出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提升豫剧文化的影响力,推动豫剧文化产业的发展,让豫剧在历史舞台上更好地成长,为我国文化市场的繁荣增添活力。

(三)加强跨行业间的交流合作

戏剧文化想要得到发展,社会上运行的相关机构还应该与高校、当地政府部门、民间文化组织和公益组织展开合作沟通,如与高校共建新型的戏剧专业学院,定向培养高质量的戏剧艺术人才;与影视行业相连接,将豫剧曲目改编成电影,制作精良的影视作品,让豫剧故事呈现在观众眼前,让豫剧经典广为人知;与时尚潮流文化相结合,可以给豫剧注入新鲜血液,在发展中谋创新,与潮流文化相结合是豫剧能够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致力于和公益组织之间建立定期的交流活动,通过公益助演等服务方式,最大限度的把戏剧艺术推广到千家万户。

五、结语

新媒体的大繁荣、大发展,让文化传播系统更为优化、传播方式也更为新颖。新媒体的发展为弘扬豫剧的本土文化、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以及为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搭建了更为通畅的平台。因此,新媒体在豫剧的传播和构建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探讨新媒体发展对豫剧文化传播的影响,极大地利用和发挥好新媒体的优势,进一步改善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使其更富生命力,在当下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效果的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4年.

[2]黄尧.新媒体背景下戏曲传播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3]文琳.新时期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推广豫剧艺术的价值与研究[J].戏剧之家,2020(03):142+144.

[4]陈卫微.文化资本视角下昆曲的保护和传承[D].南京:南京大学,2018年.

[5]张厚萍.豫剧受众年轻化策略豫剧传播的有效路径探讨[J].中国戏剧,2013(01):73-75.

[6]李志魁.探讨新媒体语境下文化传播方式创新[J].电视指南,2017(22):141.

[7]赵梓媛,孙皓月.浅谈中原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播——以河南豫剧为例[J].戲剧之家,2017(08):16-17.

[8]魏加晓.新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评《新媒体环境下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机制研究》[J].新闻与写作,2020(05):114.

[9]王淼,聂锋.媒介融合视域下戏曲电视节目创新的思考[J].当代电视,2020(02):102-105.

[10]王小知.新媒体时代中国戏剧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对策[J].传媒,2018(12):79-80.

[11]谢智.新媒体在戏剧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今传媒,2015(07):138-139.

作者:帅亚秀 熊强

上一篇:社会保障中养老保险分析论文下一篇: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利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