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文化创新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工程总量与规模明显扩大。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工程管理创新和绿色施工管理已经成为重点。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强化工程管理创新,并遵循绿色施工技术方法进行管理。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意义,其次研究了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举措,最后探讨了建筑工程实施绿色管理的有效措施。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传统建筑文化创新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传统建筑文化创新管理论文 篇1:

虔诚教育严慬治学

吴起高级中学创建于1958年,其前身为吴旗初小,后改为吴旗中学,2002年初高中剥离单设吴旗高级中学,2005年迁入新校区更名为吴起高级中学,2005年升为市级重点高中,现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

近年来,吴起高级中学在困境中崛起,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以“高质量、创特色、争一流”为目标,深化内涵,巩固外延,虔诚教育,严谨治学,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创新发展特色教育,成为洛河之滨教育领域一颗璀璨的明珠。

学校现有教职工259人,教学班67个,学生4000多人。学校占地面积140多亩,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是教学育人的好地方。学校有局域网,教师办公实现网络化,教学手段实现现代化,实验室达到了国家一类标准,另有语音室、电子阅览室、书报阅览室、图书馆、音美室、学术报告厅、大礼堂、教工活动室、天文台天文馆、天相馆地理室、国家Ⅱ类标准田径场等,稳定的办学规模、先进的设施设备,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围绕核心理念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心。吴起高级中学围绕核心文化理念,注重积淀创新,全力打造理念型、设施型、素质型的高品位校园文化,彰显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理念文化建设方面,形成“文化立校、质量强校、教研兴校、依法治校、特色弘校”的办学思想,坚持“厚德报桑梓,教育兴中华”的办学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

设施文化建设方面,创办校同刊物和创建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室、电子阅览室、书报阅览室、图书馆等文化机构,不断丰富标志型建筑文化和点缀型环境文化。标志型建筑文化有启迪学生“扬帆起航”的校门、“书写人生”的校标及校园文化长廊。点缀型环境文化有名人名言、名校简介和校园名人雕像等。

在素质生成文化方面,学校注重积淀,成立校史馆、荣誉室、素质成果展室,用困难建设、改革发展、开拓奋进的学校历史教育人,用集体荣誉、个人业绩、光荣传统的学校精神激励人,用文学作品、科技制作、艺术成果的精品才艺陶冶人。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管理机制

优化结构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吴起高级中学抓住这一关键,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创新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在机构建设方面,经过探索,建立了校长负责制下的三层次管理网络体系。设立党支部负责党务,校委会负责政务工作。下设办公室、总务处、团委、教学处、教务处、教科室、学生处、治安室。总务处下设餐饮部,学生处下设年级部和公寓部等,简称“八处三部”。实行上级管理重指导、下级管理重服从、细节管理重下沉的工作机制,既调动了中下层队伍发挥精细管理的积极性,又使校级领导包处室、包年级、包教研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学校培养一大批中基层管理者,择其所长安排到适当的岗位。为了使各部门负责的工作顺畅有力,学校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了164项规章制度,集成《吴起高级中学制度汇编》,使各部门、每个人守其职,尽其责。

坚持人文管理理念,实施服务型管理模式。学校要求各管理层增强服务意识,使每位教师都能各尽所能,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学校同时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在具体管理中落实人文管理。

学校还十分重视过程管理和民主管理。每学期都依据各部门工作计划制定校历,每周一的校委例会,各处室汇报上一周的工作和检查情况,遇到问题及时提出、及时讨论、及时解决。在民主管理中,一方面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提议、民主监督职能,学校开辟民主意见箱,接受群众监督;另一方面推行民主、公开、公平的教师聘用制度,形成能者进、庸者出的竞争机制。

强化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发展

班子队伍、教育队伍、教学队伍和后勤队伍的发展培养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保证。吴起高级中学把握这一根本要求,积极探索四支队伍发展途径。通过管理理念培训、岗位职责培训、团队协作培训,提高班子成员的管理和协作意识;通过实施“教育导师制”、“教学拜师制”和“六四”体系,提高教育教学队伍整体水平;通过实施“后勤人员定期教育制”提高社会化后勤队伍的服务水平和育人师表意识。

学校严格领导班子建设,重视领导班子素质培养。一是理念培训,通过校内培养、外出培训和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理念,优化管理思路,提升管理能力。二是岗位培训,学校定期进行岗位培训,让每一个班子成员都能充分明白本岗位职责,熟悉工作内容与方法,提高履职的自觉性。三是协作培训,让每个岗位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与相关部门相互衔接,互相配合,使学校班子成员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学校为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实行“教育导师制”、“教学拜师制”、“学科指导委员会跟踪培养制”。为使社会化的后勤队伍提高素质,优化服务,推动校园全封闭管理的有效实施,实行“后勤人员定期教育制”;为提高全体教职工的师德师能,积极实施师德建设“六·四”体系,积极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尤其是在拓展对外交流渠道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近年来,在保持与北师大二附中、江苏宜兴中学两所名校联谊交流的同时,先后争取到了宝鸡中学的联谊帮助和西安中学、陕西师大干训学院的对口支援,学校先后派出300多人次到这些学校挂职学习。

学校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实施“高薪聘用名师”制度。随着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健康向上的教师骨干体系已经建立,并有效实施。名优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的四层次体系,实施一年一评选的动态机制,增强了教师队伍激烈的竞争意识,激活了教师队伍主动发展的内动力。

贯彻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

提升质量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中心任务。吴起高级中学坚持“质量强校、教研兴校”的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贯彻新课程理念,努力探索使教育、教学、教科研质量快速提升的新视角和新途径。围绕素质教育提出了学生素质培养的五项指标,即人格健全的思品素质、意志坚强的体魄素质、富于创造的智能素质、健康审美的才艺素质、知识渊博的文化素质。

思品教育以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为载体,主要有新生军训、国旗下演讲、年级例会、主题班会、微型课教育、家长开放日活动、无人监考诚信试场授旗以及各种节令性思品教育活动等;体魄教育主要以体育常规教学、课间操、大型运动会和心理健康教育为载体;智能教育以学生研究性学习、科技制作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为载体;才艺教育以学生文化艺术社团活动、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为载体;文化教育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学校依据新课改精神,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注重三维目标的实现,经过探索形成了“民主、平等、交流、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

学校重视教学过程管理,向过程要质量。教学处、教研组负责教学过程的检查与督导,教务处负责教学过程的服务,备课组负责教学过程的组织,科任教师负责教学过程的落实,学生干部负责教学过程的反馈。特别是行政调研课,组织全体行政领导每周进行一、两次随机听课,在下个周的行政例会上进行评课,教学处将评课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这一科学合理的过程管理机制,大大地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谱写治学新篇铸就发展辉煌

随着教学、教研互惠双赢不断发展,吴起高级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大幅度提升,高考成绩逐年上升。2005年彭化同学以优异成绩跻身延安文科第七名,考入南京大学;2008年刘彦良同学荣居延安文科榜首,考入香港城市大学,2010年高考二本上线人数287人,再创学校历史新高。

2008年4月,吴起高级中学被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体育总局、共青团陕西省委评为“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12月,获陕西省教育学会组织的2009年陕西省首届优质课光盘评选交流活动“优秀组织奖”。2008年11月被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评为“校本教研先进单位”。2010年1月,课题《普通高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研究》被延安市人民政府评为二等奖。2010年7月,课题《学困生成因、特点及教育对策资源的建设调查研究》被教育部教师发展基金会评为一等奖。2009年2月被陕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公安厅授予“陕西省平安校园”称号。2010年1月,被中共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文明校同”称号。2010年6月,被陕西省环保厅授予“陕西省绿色校同”称号。

校长张俊殷曾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县表彰奖励。2002—2005年被评为市级优秀校长;2006年12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为“陕西省特级教师”;2009年9月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教师”。

作者:康延良

传统建筑文化创新管理论文 篇2: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1)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工程总量与规模明显扩大。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工程管理创新和绿色施工管理已经成为重点。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强化工程管理创新,并遵循绿色施工技术方法进行管理。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意义,其次研究了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举措,最后探讨了建筑工程实施绿色管理的有效措施。为提升工程的创新管理提出指导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绿色施工

引言:随着现代建筑施工理念的转变,传统的工程管理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许多施工企业逐渐加大了对传统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制定科学、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在提升工程品质的同时减少了施工成本。绿色施工管理的出现,推进了新型施工技术和新型材料的广泛应用,从而大大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污染,有效推动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意义

“十三五”规划中明确了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经济发展理论为引导,建筑业企业要着力减少能源消耗,不断创新工程管理机制,要积极开展环保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为增强施工企业综合实力,需要全面革新工程管理模式,深入贯彻国家绿化经济思路,逐步形成以国际绿化工程发展趋势的现代施工管理体系,并贯彻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绿化工程建设有关的技术标准,以增强土地资源再利用效益,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融合发展。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管理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在提高绿色建筑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其经济效益、环保效益与社会效益。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导下,施工企业由传统的粗放型运营变为集约化运营。在施工工程管理流程中,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2)推国建筑业结构的转型发展,提升资源循环效益,提升建筑业增长后劲,确保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3)推进建筑文化的创新,将建筑业与全球低碳经济背景相结合,树立我国建筑业的文明品牌,完善建筑业管理制度,有效提高建筑技术水平。(4)强化管理人员团队建设,完善建筑企业人才管理体系。为确保高质量技术创新活动的正常开展,企业全面增强全员的环境保护、创新精神和安全施工的意识,并通过培训持续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2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举措

2.1创新人才队伍

人才培养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保证。为提升企业管理技术水平和创新的能力,建筑企业要强化企业创新型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培养,努力培养一支管理技能精良、创新意识强的高层次的人才队伍,以推动和创新企业的工程管理,通过建设人才机制,留住企业重要技术管理人员,强化企业内部的培养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积极引导企业职工参与工程创新管理,促进企业创新型队伍的建设。

2.2创新资源配置

企业的发展,首先要具备丰富的人力和物理资源。为充分实现建筑业资源的有效利用,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适当加大对管理投入的力度。建筑企业如果缺乏有效的资源配置,那么工程管理就成为空谈。所以,建筑企业管理者要意识到资源配置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要更好地推动建筑业的健康向好发展,就必须充分、合理对企业资源配置进行创新[1]。

2.3创新激励与约束机制

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掌握各种技术指标和有关规范,保证在今后的施工中可以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因此,施工企业要形成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规范人员的施工行为。对严格遵守行为规范的员工,明确企业奖励制度,对不按时上岗的员工进行惩罚,使企业全体员工能够认真对待企业各项管理机制,为规章制度建立的落实提供充分保证。

2.4创新管理理念

为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就要创新工程管理理念。一是管理层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绿色工程管理的创新,以保证绿色工程的顺利完成;二是各政府部门要有效传达企业工程管理创新的意义,明确管理理念转变的重要性;三是中小企业要增加资金投入,积极培训有关人员,推动中小企业灵活运用工程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

2.5创新管理制度

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是对工程管理目标完成的最有力保证。为了确保工程管理建设的正常秩序与规范性,管理制度既要体现出管理的基本架构,同时也要起到约束全体人员行为的作用。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施工企业必须要积极调整管理策略,并解决管理制度上出现的问题,积极健全和落实管理体系,以防止对管理形成负面的影响。同时,施工部门也应该加大管理制度创新,运用信息化等管理方式,以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实现工程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同时,企业还可以设置激励机制,以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3建筑工程实施绿色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健全绿色建筑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的实际状况,健全、优化和创新建筑工程绿化施工管理体系,并切实贯彻绿色施工管理体系,以提高建筑绿化施工的品质。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良好目标管理体系和内部管理制度。应按照部门分工,岗位分工,人员分工等进行明确分工,保证呵呵施工环节得到合理的绿化施工。同时,要做好绿色施工的监督管理,全面落实环境管理制度,保证在建筑绿色施工过程中不出现环境污染事件。此外,可以依据环境保護规范,定期开展绿色施工专题会议,认真剖析各阶段施工进展,科学合理规划施工。还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对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资源能源进行评价和监督管理,并充分运用先进绿色施工技术,提升施工的质量和水平。

3.2采用绿色管理理念

工程在建设阶段,管理人员应当提出科学合理、完善的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理念,并按照科学管理的要求,贯穿落实到整个工程建设中。首先,要根据工程的设计特点,确定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目标,以保证工程施工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并按照施工部门所颁布的规范,为施工人员提出合理的管理策略,以保证工程施工环境的生态平衡。而工程师为增强有效利用资源的能力,也应当按照其职责进行合理的分配。施工单位应当形成完善的动态管理机制,以强化对施工进度的管理,通过实施差异化管理,发现重大问题并制定合理对策,以保证工程质量,从而避免施工过程中对环境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带来干扰[2]。

3.3应用绿色建筑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是现代绿色施工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建筑工程中要贯彻"清洁建筑"的原则,更好发挥绿色建筑材料的作用,倡导使用环保型建材时,要从严把控建材的品质,使建材的选型与应用更为科学合理,避免新型材料的浪费。在建筑工程中,唯有实现绿色施工的宗旨,采用绿色建筑材料,方可形成真正的绿色建筑体系。而管理人员在采用绿色建材时,须根据管理规范采购合适的材料,并强化对储存和使用方法的监管,以防止建筑材料的损失和污染,进而充分发挥绿色建材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3.4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

施工企业在降低污染排放量、增加资源利用的同时,应该充分关注资源与能源的可持续使用。在施工过程中,关键的是要保证每个施工人员都能掌握绿色环保无害化管理的概念和增强环境环保管理意识,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有效节约环境资源。工程建设主管部门负责人要强化对环境施工技术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并定期检查环境设施的性能和使用状态,以保证环境设施正常运转,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3]。

3.5减少建筑污染

在工程建设阶段,建筑单位应当严格依照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处置物料、水等垃圾,防止污染环境。废物应当运输至规定区域进行处置,如果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水没有进行有效处置,将直接进入地下水,从而导致土壤污染和严重的水污染。因此,建筑施工产生的污水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在达到国家废水处理规范标准后可实施常规处理。而处理过的工业废水的再使用则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循环使用水资源。

3.6采用先进的绿色施工管理技术

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传感器等新型管理技术的出现,能够有效促进绿色施工管理模式的实施。其中,计算机的应用大大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与准确度,为通讯技术发展提供新數据途径,通过检测技术手段代替了传统的现场测量方法,数据收集过程不受常规管理的影响,并能够产生持续的数据流,从而有效地提升绿色施工的管理水平。

总结:综上所述,在城镇化进程日益加速的背景下,人们对住房条件和房屋品质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在建筑工程领域,实施工程管理创新,落实绿色施工管理策略,能够有效减少工程施工过程中带来的不利影响和环境污染。基于此,管理人员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绿色环保材料,实现节能减排,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耗费,减轻环境污染,为建筑工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动力。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J].吕彤.门窗.2019(15)

[2]探究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方法[J].刘骏.居舍.2021(22)

[3]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J].郝东东.居业.2020(08)

作者:石亚东

传统建筑文化创新管理论文 篇3: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党中央在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助力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中国。当前中国企业面对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人口红利消失、经济结构调整等诸多挑战。因此,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不仅是顺应时代的需要更是谋求长远发展的选择。而作为企业管理有机组成部分的人力资源管理则理所应当在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革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然而,当前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还是相对匮乏。因此,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应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发展进行探讨,同时希望为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问题及对策

引言

数字化经济已进入到飞速发展阶段,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就业白皮书(2018年)》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占GDP的比重增长至25.4%。从系统论角度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规划同频共振。利用系统论,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双向关系,提出“框架-基础-价值”的变革方向及相应措施,有利于全面推进数字化进程。因此,如何推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成为致力于高质量数字化企业的首要课题。

一、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并不只是将过去的业务由线下向线上转化,如果企业管理层仅仅将数字化转型视为是借助数字化手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便利化操作,则会大大低估和浪费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带来的潜在效益。企业管理层应将数字化转型视作针对传统管理方式的颠覆性革新。信息是决策基础,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决定决策质量。当企业将数字化系统应用于日常的管理过程中,管理层能够获得最新、最及时的第一手信息,收集到的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也都有大幅度提升,方案的延展性和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企业管理层的决策也将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决策有根本性的差异,这就需要企业管理层在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能够实现管理观念的数字化。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当数字化信息平台得到广泛应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平台收集到有关员工招聘、培训、开发、绩效、薪酬、档案等一系列完善且及时的信息,基于这些信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实现过去无法进行的企业人力资源盘点、人力资源系统性管理规划、员工个性化培训和开发课程设计、标准化员工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以及建立庞大的员工档案信息库等。这些任务的实现不仅需要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支撑,还需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的管理观念数字化转型作支持。

二、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对策

2.1加强人力资源大数据平台建设

对于将信息技术科学有效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当中来说,应当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信息技术拓展性领域方面的应用,巧妙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多方信息,倾力构建人力资源大数据平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公司内部的信息技术进一步增强,还要加强与其他互联网平台的联动效应,让企业内部的信息技术平台能够搭载更加专业化的资源库,推动企业内部的大数据平台能够将各类不同信息进行全面囊括。让企业内部人员能够便捷地找到自己需要的文件,帮助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进行人力资源整合、利用的过程中,更加高效准确,这样才能达到更好为公司内部服务的目的。在构建人力资源大数据平台的过程中,也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强调每位员工的重要性,建立起更具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可以通过收集个人信息了解到每位员工的真实诉求,并以此为基础为员工提供生活保障或是企业福利。企业为员工着想,员工才能忠心为企业干事,如此才能达到二者的真正共赢。

2.2整治人力资源管理的数据平台创新

企业在大数据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会在数据平台中留下管理账号和人员资料。企业要增强人力资源数据的安全性条件,对内部管理数据进行定期清理和账号整理,避免企业项目隐私的对外泄露,整治人力资源在平台沟通环境和项目对接过程中的不当应用,实现数据平台人力资源管理的项目活动创新,聘用人力资源相关专业的客服岗位人员,培养专用于平台项目沟通的企业内部职工,重视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技术优势和网络环境资源,对复杂的网络平台进行项目搭建网站之中的创新性管理。多数企业在数据平台上发布的内容,只针对外部项目招商和资深项目人才,不能够考虑到内部职工向外流动的管理可能性。企业要重视内部人力资源的实际工作状态,了解其他企业在数据平台中的人才吸引战略,建立管理人力资源的大數据屏蔽功能,避免企业职工在工作过程接收平台干扰信息,减少人员因福利待遇向别家企业网投简历的不当管理现象,禁止所有人在企业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间内,讨论与自身工作内容和企业项目无关的别家企业文化。企业应科学整治人力资源的不合理流失状况,减少企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不作为和不上进,积极为大家推荐可晋升的内部岗位和岗位福利待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活力和整治力度。

2.3创新管理理念,拓宽发展空间

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企业发展的基础。首先,企业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向,让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与员工的发展实现互助、互利、共赢的局面,落实“以人为本”的各项管理制度,尊重员工之间发展的差异,实现动态化、开放性、主动性的人力调节措施,将员工的发展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标。其次,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员工充分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氛围中,不断实现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在多元化的发展前景和空间下,积极协调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提高员工幸福感,建设优秀的建筑文化。最后,树立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协调互助的局面,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重视员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价值,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员工工作效率,实现共赢局面,使员工发展与管理措施相结合,在战略性、创新型、整体性的管理措施中最大化的激发员工工作潜力,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

结束语:

数字化是电力企业在互联网经济时代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数字化不仅体现在对外业务层面的数字化,而且是内部经营管理的数字化。面对国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号召,电力企业需要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就离不开人才的高质量发展,人才的高质量发展在现阶段就需要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以促进精细化、精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费正雨,黄培光,朱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思考[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01):44-48.DOI:10.13659/j.cnki.wxsy.2021.01.007.

[2]王馨楠.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探研[J].中国商论,2020(23):137-138.DOI: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20.23.137.

[3]高广陇.云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22):71-73.DOI:10.13768/j.cnki.cn11-3793/f.2020.2229.

作者:吴萍

上一篇:行业问题中的建筑会计论文下一篇:幼儿园改造旧建筑空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