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创新教育

2024-04-07

传统文化与创新教育(精选6篇)

篇1:传统文化与创新教育

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教育的创新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梅县石坑镇中心小学 罗苑平

摘要: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精神特质和内在价值对一个人的影响很重要。传承和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用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管理和创新小学教育,为小学教育注入活力,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教育模式,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客家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教育 创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各族人民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发展和创新着自己丰富的文化。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体系之一,有着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国家的富强要靠科技,科技的提高在于人才,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教育要从小学抓起。在小学教育这一领域里,如何继承和发展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用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创新和管理小学教育,特别是山区小学教育,为小学教育注入活力,进一步完善教育模式,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传承和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为小学教育注入活力 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概括为:爱国爱民,追求进步;顽强拼搏,开拓创新;耕读传家,崇文重教;勤俭诚信,团结发展。在这样一种文化环境氛围下,客家文化孕育了各种各样的人才。就梅州而言,出现了像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领袖洪秀全,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和廖仲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叶剑英,广东才子宋湘,近代著名爱国志士丘逢甲,著名诗人黄遵宪,文人志士林风眠,爱国商人曾宪梓、田家炳,国家级院士如李国豪等23人,大学校长200多人,他们都是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知名人士,从小就接受了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传承和弘扬了客家文化精神,为自己的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可见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精神特质和内在价值对一个人的影响力有多大。孩子们在接受基础义务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学习优秀的客家传统文化,学习先辈们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学校的学生是客家人的后代,他们与客家传统文化的联系从来没有停止和割裂过。环境塑造人,环境影响人。但是,在当今信息发达的社会环境里,人们接触的信息鱼龙混杂,越来越多的小学生也渐渐地接触网络了。小学生是非分辨能力弱,有待教育者对他们的引导。如果任其发展,他们会越来越难以接受先辈们遗留下来的文化,当他们的思想与优秀传统客家文化思想引起冲突时,2

作为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应教会他们如何取舍。因此,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在教育中注入有利于小学教育的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教育模式,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教育。

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因此,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孩子们的明天,教育者应该传承和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用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来教育学生、激励学生,为小学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活力。

二、传承和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小学教育 我们充分发挥山区小学周边客家人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形式新颖、风格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和课外教育模式,以形成山区小学独具特色的教育风格。并始终把握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条主线,不断推陈出新,推进小学教育的深入变革。

1、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与课堂结合

小学教育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将 3

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课堂。多种方法促进课堂教学与客家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适当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科目,如音乐课,在课堂上教学生唱通俗易懂的客家山歌,客家童谣如《月光光》,诵读客家谚语等;或者是以故事引路,诵读一些诸如才子宋湘、著名诗人黄遵宪的诗句文章,用客家优秀文化来熏陶感染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并有所创新,加入一些现代生活气息,使客家文化得到传播与发展,丰富客家文化的时代内涵,丰富中华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把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寓于学科教学之中。教育者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使他们获得对科学文化的认识,还应该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学科教育是传承和弘扬客家传统文化的良好载体,尤其是语文教学,将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当地山区文化跟语文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课文《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等时,可以让学生去了解当地有没有这样的先辈曾经是抗日英雄,让他们的祖父辈讲讲当年抗日战争时身边发生的英雄事迹,让他们感受原来这样的伟人就曾经出现在我们身边,让他们感受到家乡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和高贵品质,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励他们向先进人物学习,从小立志报效国家,为自己的家乡做出贡献,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2、开展课外形式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教,学生学的课堂缺少活力,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是课本上的知识,这样的课堂内容单调乏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课本。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寓知识性与娱乐性与一体的课外教学活动,这样的活动学生比较感兴趣。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如:“走进客家文化”、“寻找客家文化的足迹”、“讲客家名人故事比赛”、“客家手抄报比赛”等。小学生好奇心强烈,他们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采取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能够让学生充分融入集体,融入到学习客家优秀文化的氛围中去。

让学生收集自己欣赏的客家人物的生平事迹和成就,以及与客家传统相关的文化,对他们进行整理,制作出自己的班级班报,在学生中互相传阅,以加深对客家精神的认识。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提出自己对客家文化精神的认识,在学生中进行交流,表达自己对客家文化的认识与体会。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适当的要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客家文化价值的认同感。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精神要与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相结合;与正确区分真善美、假恶丑相结合;与强健体魄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与建设美好家园相结合;与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相结合。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感情,培养勤劳能干、吃苦耐劳、勇于进取、坚强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把客家优秀传统 5

文化的美德内化为学生自觉遵守行为的规范。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发现在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对某种事物特别感兴趣时,他总是能用愉快的心情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在学习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时,通过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强烈渴求的欲望,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进行积极探究。客家文化内涵丰富,有很多值得学生去探索和发现的地方,如客家婚宴、客家酿酒、客家饮食等等,小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增加学习这些家乡文化知识,产生对客家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学生从小接触欣赏,加强对客家文化的认同感。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然而,学生的这些倾向或心理素质, 最初只具有潜在的而非真实的动机性质, 还没有特定的内容和方向。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创造让学生“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的意识。

三、结语

传承和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用客家优秀文化教育后代,培养吃苦耐劳、勇于进取、勤俭质朴、爱国爱乡、自立自强的一 6

代人。在小学教育中引入对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为小学教育注入活力,创新小学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始终把握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条主线,不断推陈出新,推进小学教育教学的创新。

年11月3日

2011

篇2:传统文化与创新教育

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新发明教育

在当代信息社会里,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人力资本的价值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当代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准确把握世界产业发展的动向,对于从制造型向创意型发展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造就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而建立创新发明教育体系又是高校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必须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从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师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在高校中建立和完善创新发明教育体系,培养更多地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作 者:王玮 Wang Wei 作者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刊 名:设计艺术英文刊名:ART OF DESIGN年,卷(期):“”(3)分类号:G71关键词:文化 创意产业 创新发明教育

篇3:论教育传统与教育创新

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重教尊师。中华民族向来重视教育, 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神道设教”、“敬德保民”思想。“士农工商”, “士”为四民之首, 而“士”恰恰是经过教育培养出来的文化人。因此上至皇帝下及普通百姓都持有根深蒂固的“耕读持家”观念, 教育读书于国可以培育人材、施行教化, 于家能够光宗耀祖、出人头地;劝农种地能够殷实富足、济养民生, 家国兴盛。诚如明初太祖朱元璋所说:“尽天下初定, 所急者衣食, 所重者教化。衣食给而民生遂, 教化行而习俗美。

培养“成人”。所谓“成人”, 即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孔子、荀子都主张培养德艺双修、仁智勇艺礼乐 (德智体能美) 全面和谐发展的全粹之“成人”的教育目的。孔子回答学生关于什么人才算“成人” (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问题时说, 只有具备睿智、宽仁、果敢、多艺、知礼、风雅等素养的人, 才能算是“成人”。

“成人”教育, 特别重视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和个性人格陶炼。《大学》提出教育目的在于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孟子主张:“学则三代以共之, 皆所以明人伦也。”这是一种何等崇高的精神境界、一种何等伟大的独立人格!

重视“德教”。中国教育传统特别重视德育的育人 (即成“人”) 价值, 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德育思想。传统德育内容包括理想教育 (“志”) 、道德教育 (“仁”) 、礼法教育 (“礼”) 、人格教育 (“义气”) 等几方面。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志为统帅、仁为根本、礼为规范、义气为灵魂, 分别反映了个体与自我、个体与家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本质。“志”表示个体内在精神道德, 协调处理个体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仁”表示家庭血缘伦理道德, 协调处理个体与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礼”表示社会外在行为道德, 协调处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义气”表示个体内在个性道德, 协调处理个体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利害关系。

德育与智育之间存在三种关系, 一是道重于文, 做人教育重于文化教育;二是道寓于文, 道德教育在文化教育中进行;三是道基于文, 道德教育以文化教育为基础。

“以学论教"。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有着悠久的教育历史和优良的教育传统。古人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形成了“学”为中心, 重学生, 重学习, 重体验, 强调主动学习、德艺双修等传统教学理念。

教师模范。中国古代有丰富的教师思想。譬如:《礼记·文王世子》、《韩诗外传》、《法言·学行》、《师说》都系统论述过教师。有的着重从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角度去谈, 所谓“师也者, 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注:《礼记·文王世子》。, “智如泉源, 行可以为表仪者, 人师也"[注:《韩诗外传·卷五》。]等都树立起了一代教师的典范, 师风犹存, 光照后人!

弘扬优秀教育传统, 推进教育创新的策略

优秀教育传统是在教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积淀起来的, 经过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规律, 是传统教育的精华, 必将对教育的未来发展产生强大而深远的影响。教育创新必须以优秀教育传统为基础。现代教育是传统教育合乎逻辑的继承、扬弃和发展。传统教育思想中反映教育规律、至今仍有生命力的部分可以作为因子纳入到现代教育思想体系中而成为现代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而创造性地转化成现代教育思想, 并对当前乃至今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着深远而巨大的启示、借鉴和指导作用。

从“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到“四个现代化, 科技是关键, 教育是基础, 教育优先发展"的教育地位与作用思想;从传统“尊师重教"思想到“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 培养人才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师地位与作用思想;从培养“成人"、“立志本仁约礼"思想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思想, 都可看到现代教育理论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继承发展关系, 都可以看到优秀教育传统的创新和发展。

篇4: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分析

[关键词] 创新教育 传统教育 教师 学生

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要时期,创新教育是近年来教育学者们热衷研究的课题。创新教育是不同于素质教育的一个新的教育理念,而创新教育并不意味着离开素质教育另起炉灶。相反,创新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或者说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新的台阶。创新教育就是把整个教育过程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传统的应试教育为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目的。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与协调发展,是培养受教育者独立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新型教育模式。创新教育和传统的应试教育之间有哪些突出的差异,本文拟做探索性研究。

一、传统教育是单向性教育,创新教育是多面性教育

单向性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中老师是绝对的教育者,学生是绝对的被教育者。教师以毋庸置疑、用传统的填鸭方式灌输给学生知识,使学生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会在严肃的课堂纪律约束下难以发表自己意见,长期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接受知识,久而久之逐渐失去了自己灵活思考与独立判断能力。

创新教育注重启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多面性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教育所要培养的不是俯首帖耳的学生,而是既有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又善于积极思维、独具匠心、思想活跃、勇于追求真善美的学生。创新教育体现师生真诚相待,互相理解、互相影响的过程,经过师生间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心灵与心灵的感应,达到教学相长,积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目的。

二、传统教育是被动教育,创新教育是互动教育

传统的教育方式属被动型教育,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因素,包括思想、智商、知识面、接受能力等个体因素,为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变相成为填充知识的机器,转的快的机器填不满,转的慢的机器装不下,只有适中的机器才能正常运转。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成了学习机器、考试机器,学生考分多少、学校升学率高低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这种教育体制忽视了学生个性的成长、遏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富有创造性、开拓性、创新型的人才。

创新教育是把学生当做充满活力与创造性的个体,是充分体现尊重和人文关怀的教育,是强调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互动式教学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整个教育过程充满着浓郁的人情味,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与想法,尊重学生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积极调动学生思考的主动性,积极配合学生解决学习中的一个个问题,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丰富的人生世界观、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善于思考的人。我们期待的创新教育,就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互动性教育。

三、传统教育是听话教育,创新教育是民主教育

中国的父母对孩子最常讲的一句话是“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这就是听话教育,旨在把学生培养成老师或家长的听话者、顺从者。传统的教育方式总结起来通常可以培养出三种类型的人:一种是听话的“小绵羊”,对的话也听不对的话也听,自己毫无主见,逆来顺受;另一种极具人格的两面性,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将来走向社会仍然难以改变已经形成的人性弱点;还有一种是接受不了家长、老师反复的说教,出现逆反心里,轻者反叛家庭、学校与社会,重者会走向犯罪,对社会造成危害成为罪人。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对社会发展有用的各类人才。所谓“民主教育”,就是培养“公民意识”的教育,也就是指公民对自己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公民意识,既是一种重视和维护自身与他人权利、尊严自身与他人价值的民众意识,又是一种自觉承担责任与义务的法律意识,是二者的统一体、它体现了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真正的公民,应该具有平等、自由、法治、宽容等民主精神,自觉维护国家、社会与公共利益,坚持民主、崇尚科学,尊重自我与他人,把成为国家、民族、社会的有用人才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

四、传统的教育是封闭式教育,创新教育是开放式教育

传统的“封闭教育”就是将教育与社会生活隔绝开来,纯粹的教室里的教育。我们许多教育学家对社会不良风气有一种担忧,担心社会会污染学生,于是一些学校不准学生与社会上的人接触,尽量减少学生与校外的联系,严格控制学生放学后回家的时间。不少学校都喜欢说“封闭式管理,开放式教育”,其实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教育,不可能有真正开放的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很难有健全的人格、开放的视野和创造的素质。

创新的开放式教育是把教育贯穿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全过程,把教育扩展到人生、社会与自然中,把教育视为一种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社会生活中教育资源无处不在,教育者要善于引导学生处处留心时时感受,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只有体验才能够领悟学习与人生的真谛。社会与自然,是教育回避不了的活的教材。社会上的确存在着对青少年成长不利的因素,但对这些消极因素的抵御方式之一,恰恰是教育者大胆地调动社会有利因素来充实、完善学校教育。让“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学校教育引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正确引导学生在复杂的社会中明辨是非、获取知识,区别真善美。

五、传统的教育是强制教育,创新教育是唤醒教育

许多学校把思想品德课、班会课、团队活动等当做一门强制性课程,认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是可以“专门”强化训练的。而且这种“强制教育”已经形成“套路”。比如,什么节日搞什么活动、什么活动树立什么榜样,等等,都是强制让学生记住树立的典型和榜样。尽管多年来都在强调德育要与其他教育相结合,但这种结合依然是生硬而机械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是一种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身人格上的杂草。“唤醒”有时候也是一种相信,一种期待,相信并期待着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进步!创新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提醒自己、激励自己、战胜自己——犯了错误能认识错误,有了进步能肯定自己。让学生习惯于自己约束自己、控制自己、善待自己——无论是守纪律还是帮助人,不是因为怕受处分或是为了受表扬,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为心灵警言。

六、传统的教育是灌输式教育,创新教育是渗透式教育

旧的传统教育理念,过多注重知识的教育培养,往往忽视了学生心理的成长过程。把学生作为空荡荡的装载容器,而教育者的任务就是往容器里面填塞知识;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也恰恰是心理的成长过程。学生心灵的可塑性很强,而教师最神圣的使命是塑造健全与健康的灵魂。尽管我们已经意识到灌输式的传统教育理念需要改革,教育方式需要改进,国家、省、市近年来已经采取了多项改革措施,但要完全改变现状还需要一个过程,创新教育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改革的曙光。

关于创新教育中的渗透教育,朱小蔓教授有一个比喻非常恰当,她认为教育是盐,人不吃盐不行,但也不能单独吃盐,而必须将盐溶解在各种食物当中吸收。我们在吸收盐的时候,是看不见盐本身的,因为盐已经融入了各种食物之中,但盐却很自然地进入了人的体内,教育也应该如此,它也应该自然而然地渗透到生活当中。渗透教育还善于营造自然和谐的教育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的养份。

七、传统的教育是客体教育,创新教育是自主教育

传统的客体教育指的是教育者将学生视为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对立于教育者的教育对象;也就是说,本来同为主体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却被教育物化了。在实践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看不到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的心灵、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的建构活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被动的、机械的、甚至麻木的接受。在“客体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着眼于“不许”学生做什么,而很少告诉学生“你可以做什么”;过重强调学生的义务,而忽视了学生的权利。

创新教育把学生也看作教育的主体,而教育过程是一个主体自我建构的过程。教育过程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过程是实现理想的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一种文化环境与文化氛围,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建构。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师当然须教,尤宜致力于导,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知。”传统的教学,教师只是作为传播者,让学生死记硬背,忽视学生内在需要的感受,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新教育则注重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自学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索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学习兴趣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学习中遇到挫折困难,会使一些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的兴趣,调动和提高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思维才能因兴趣而插上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狭窄的知识面拓宽。创新教育是我们对过去的总结,也是我们对未来的建设;是我们的理想,也是我们的行动;创新教育不是“标新立异”的教育口号,而是一种朴素的教育回归。

创新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行为规范、心灵自由、感情丰富、思想充实、襟怀坦白的现代人;应该是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社会、国家负责的现代公民;创新教育也是一种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很多人都说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造成了与美国学生的差距。我认为这一评价切中时弊。创新教育,就是要求我们在全新的理念下,实施创新性的课堂教学,牢固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抓住创新教育的要点,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针对创新教育模式的特殊性,教师在创新教育活动中必须弘扬和坚持传统教育模式中优良的教育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等,当学生能够做到勤奋思考、善于发现时,其创新的热情也随之得到提高。要完成新时期赋予我们的教育任务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变革与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思考方式、行为方式、动手能力,等等。创新教育对于增进师生感情、展现学生个性、拓展学生能力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等具有显著的作用。创新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素质为前提基础,是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复亮.创新教育学概论.

[2]曾天山.科教兴国与依法治教.科教兴国与教育创新研究.

[3]冯培.创新素养与人才发展.

[4]詹栋梁.斯普朗格文化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5]李镇西.追随苏霍姆林斯基.

[6]朱小蔓.素质教育与德育.

[7]苏富忠.谈教育主体.

篇5:传统文化与创新教育

一、我国传统教师教育体制的优势

(一)传统教师教育体制体现了师资培养问题的独立化道路

从梁启超最初关于创办师范的第一声呐喊,到盛宣怀创办第一所“师范院”,再到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确立,最后到新中国以后,都一直坚持独立设置师范院校的传统。这与中国近代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培养大规模的实用性人才的特殊国情密切相关。在新的历史时期,非均衡性依然是中国教育发展的现实,无论是由综合大学培养师资,还是由专门师范学院来培养教师都需要适应中国复杂而又特殊的教育发展实际。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教师的培养问题始终要走内在的独立化、自主化和专业化道路,传统的教师教育培养体制适应了中国特殊时期的基本国情的同时,面临现代转型的诸多机遇和挑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传统教师教育体制适应了中国最初级的专业化师资培养要求

工业社会发展的事实和结果是职业专门化,它需要培养大量的专业化实用人才,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必然是以分科为基础的专业教育,这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都经历的共同历程。专业教育在师资培养方面便是教师专业化,它具有三层涵义,一是体制机构设置上的专门化,二是培养方式上的专业化,三是师资素质结构上的特殊化。无论在形成之初,还是在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的教师教育体制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内都体现了专业化师资培养的初步要求。当前的问题是,师范教育特别是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诸多挑战,其教师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同时,专业化发展道路需要更加理性化,教师素质必须立足更高的专业化,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师资培养。

(三)传统教师教育体制适应了中国“师道尊严”的文化情结

“师道尊严”是我国传统社会的重要内容,对教师的要求历来具有“人师与经师”、“修养与能力”并重的文化情结和唯美心态。现代社会,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才资源,它不仅具有私人性,而且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在教师身上凝聚了全社会对教师德能权重追求程度上的一种公共性和私人性难以彻底平衡的复杂心态。传统教师教育价值观较为侧重教师个体人格上的修养,而现代教师教育更大程度上追求教师职业综合能力,在两难求全的情况下,只要不突破师德底线,人们更能接受的是知识和能力上更具优势的教师。师道尊严、尊师重教的传统如何继续,此种文化情节如何变革和扬弃,将成为教师教育体制变迁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当前教师教育体制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教育体制存在定向性、单一性和封闭性弊端

从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历史看,始终坚持以各级师范院校培养师资的一元定向体制为主体,兼由各级教育学院和进修学校的成人教育学院为辅的职前职后教师培养体系。单一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使教师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分离。在培养计划上各自为政,在行政管理上政出多门,在培养方式上各行其是,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培养链条,更难以形成一种与终身教育相联系的教师培养体系。封闭性的教师培养模式,使师范院校长期在一种自我封闭的系统内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与社会各个领域以及其他教育系统的沟通和联系不够紧密。在加强学生教育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忽视对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最终使得师范院校缺乏办学的活力和竞争力,尤其缺乏自身的造血功能。

(二)教师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形式单一

目前,我国的教育投入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为辅,这一新体制虽然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下来,但渠道畅通、机制健全的多元化投资体制事实上并未成熟。对于教师职前教育的师范类学校,接受社会投资力量办学和捐赠的形式往往比一般综合类大学要少。对于教师职后教育的各级教育学院来说,它们的教育经费来源除了国家财政拨款以外,主要是依靠学历教育的学费收入。其中,非学历性的职后培训的教育经费主要由受训者自己承担,缺乏xx和社会的雄厚资金支持,这成为职后教育体系健全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教师教育在职前和职后阶段均面临财政投入总经费的不足和渠道单一的双重困境。

(三)教师资格认定和评价制度不健全

从开始,我国《义务教育法》才规定建立国家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这一制度由于起步晚、不成熟,需要完善的地方还很多。首先,对教师的资格认定上不仅忽视正规学历的要求,同时更忽略对教师实际能力的考核。尽管我国的教师资格证书也是与学历挂钩,但教师正规学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与此同时,一些综合大学或非师范专业的学生,要想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只需通过几门教育专业课程考试即可,而对教育实习并无严格规定,对其实际能力更无从考核。其次,我国仍然没有一套全面的教师发展评估制度。在教师教育目的评价方面,只重视学校行政管理,而忽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评价内容方面,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忽视对教师专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实践性知识的评价;而在评价方法方面,往往只重视量化评价方法,而忽视质性评价方法。

三、教师教育体制创新与文化生成的策略思考

(一)建立开放型的教师教育新体制

1坚持办学形式的多样化

首先,在办学类型上,既要有全日制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又要有多种形式的教师教育高职高专学校;既要有公立大学,又要有团体、私人开办的各种院校和社区学院承担教师教育;既要建设开放性大学,也要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大学等远程教师教育,还要利用不同形式的自学考试开展教师教育;既要发展提高学历层次的在职教师教育,也要发展不定期的专项在职教师培训。其次,在办学模式方面,在继续办好专业性师范高等院校的同时,积极鼓励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大力开展教师教育,鼓励不同类型的学校创造多种多样的办学目标和模式。第三,实行培养途径的多样化,改变以往那种只能通过师范院校定向培养教师的教育模式,建构一种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的立体交叉式的教师教育体系。

2坚持培养过程的一体化

随着学习化社会的来临,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

以往的职前和职后教育各自独立和互相隔离的状况必须得到改变。要将教师教育视为一个持续发展的终身教育过程,将教师教育中的高等教育——专业培训——职后教育建设成互相连贯、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首先,形成师范大学、综合大学以及各种教师培训机构共同承担教师的培养与培训的新体制,实现不同类型教师教育机构的衔接和沟通。在培养过程中,互换和认定学分,彼此承认学历资格,使正规的职前培养和非正规的职后培训成为教师终身教育的连续化过程。其次,要改变以往那种在投入上重物不重人的倾向,重视教育投入,特别是教师教育。第三,要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体系。在教育外部,实行教师教育与教育实践、教师教育与经济和社会相结合,实行有效的协调互动。在教育内部,实行教师教育的目标一体化、课程一体化和管理一体化,使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成为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

(二)建立教师教育经费投入的`常规体制和专项经费制度

1加大教师教育职前阶段的财政投入制度建设

目前我国对整个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尚未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每年的教育经费投入的逐年增长体制尚未真正确立,经费投入的增长不均衡。—,全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分别为3。41%、3。28%、2。79%、2。82%,这与国际上通行的教育投入占gdp的4%的要求相距甚远,此种财政投入体制深深制约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需要从制度层面上彻底理顺教育的财政投入体制。

2在教育经费的筹措制度上,探索多样化的筹措体制

美国教师教育经费实行多样化的资助方式,如社会捐资、为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提供经费以及通过强制手段如立法等以提高教师教育经费投入的执行率等,对于我国探索教师教育经费来源途径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3建立专项经费为主,多渠道为辅的教师教育经费制度

在绝大多数国家,xx历来是教育经费的承担主体,因此,教师教育经费,特别是教师的职后培训可以形成以xx为主,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为辅的多渠道机制。例如,美国联邦xx、州、学区和教师个人共同分担培训费用,每年提供给每位教师选修一门课程所需费用的一半,每几年给教师一次用于业务整体提高的休假年。这些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三)以文化生成为手段,重塑教师教育新文化

1强化教师教育的专业认同

研究表明,专业认同是教师教育的深层价值观,它作为一种认知图式支配着教师的理解、判断和行为选择。弗雷德.a。j。科尔塔根(fred。a。j。korthagen)提出的教师改变的洋葱头模型中认为,外界对人的影响或者人的改变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这种层次类似于一个洋葱头结构:最外层是环境和行为,下一层次是能力,再往下是信念,最核心的层次是认同和使命。在当前教育转型、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教师教育文化出现了诸多生存和发展方面的危机和尴尬。诸如教师教育“师范”情节的弱化、教师教育中的人格精神的平庸化和教师教育学科地位不高等,都与教师教育的专业认同偏差密切相关。因此,重塑教师教育新文化要从强化教师教育的专业认同开始。

一方面要关注教师的自我认同。从教师专业认同的形成来说,自我认同的建构是教师专业认同建构的核心和基础。由于教师工作是一种高度自我涉入的职业,教师的自我认同在确立了教师的人格特质的同时,还成为制约教师教学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当前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入,需要重新定位教师的职业角色,迫切需要我们关注教师的自我认同,关注教师专业认同的形成、发展、变化,引导教师建立积极的专业认同,使教师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都能得到专业发展。

另一方面,要重视教师教育职前阶段的专业化培养。豪特雷诺德斯的研究发现,大学前的学生经历是形成教师自我的主要因素。这说明教师在成为教师之前所遇到的角色模范,对于教师专业认同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进一步深化职前师资培养模式各个环节的改革,让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能够加深对教师职业与专业活动的认识,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自觉性。

2明确教师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多维度探寻教师教育文化的生长点

一方面要以教师共同体的职业价值观为导向,倡导坚定的教育理想、强烈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奉献精神,同时,将教师职业情感、能力和智慧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生长点。另一方面,要纠正偏重群体文化价值而忽视个体价值,过分要求思想和行为的统一,对学生个性发展不够关注和支持,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状况;正确处理好教师教育的师范性和学术性之间的关系,改变培养目标单一,专业定位低,教学内容较陈旧,知识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学术性不强等传统倾向。另外,在物质文化层面上,要高度重视教师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把握教师教育的话语权,精心设计和布置校园环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学生受到教师教育特色文化的浸润和熏陶;在制度文化层面上,要通过显性或隐性的教育、引导与熏陶,建立教师教育的行为模式养成体系。

3在教师教育文化生成的具体方法上实现个性化引导、浸润式学习和实践体验等方面的文化认同

改变过去训导的方式为个性化的引导,结合学生成长史的实际确立教育理想,达到心理层面的认同和自主实践的成功;通过比较和辨析,展示教师教育核心价值观中的理性品质,引导学生在多元化价值取向中进行正确的选择,实现文化层面上的合理认同;要从重认知水平转向重实践体验,通过反思和实践,将外界的规范转化为内省式的要求,达到行为上的自觉。

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制度创新是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宏观前提和法律保障,而文化生成则是其微观环节的技术策略。教师教育只有通过制度层面的创新与精神层面的文化重塑相结合,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良性发展的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许烜,我国教师教育体制的缺陷及制度创新【j】理工高教研究,,(1)。

[2]孙俊三.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教师教育的体制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2d05,(3)。

[3]曹惠容.试论美国教师教育经费来源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1)。

篇6:传统文化与创新教育

知道该如何加强文化艺术素养,如何提升艺术生的创新能力吗,不知道的赶紧来看看这篇论文吧。

摘要:文化艺术修养能丰富人的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完美的人格形象,良好的文化修养是创造性活动的内驱动因;艺术修养有助于学生创造灵感的诱发。本文就如何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来提升艺术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设计人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艺术设计;文化艺术素养;创新

一、艺术设计学生创新意识现状

艺术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其基本特点是实用与美观的结合,即赋予设计物功能和审美的双重作用。设计活动是一项以审美创新为主旋律的创造性活动,设计过程就是围绕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审美创新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创新,艺术设计失去了生命活力,也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在知识产权已经普及的今天,艺术设计本身所体现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更加受到了社会、企业、以及设计者本身的关注和重视。创新已成为艺术设计引领市场的灵魂,对于身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更为重要,是他们今后走上社会能否很好生存的法宝。然而就目前高校艺术生的创新能力来看,尤其是民办院校艺术生,普遍存在以下情况:

(一)主动创新意识不强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和制约, 有的学生缺乏创新的欲望, 头脑中未形成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 有的学生不满足于现状, 想超越现实, 却又缺乏行动的信心; 有的学生虽然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但在生活中又不够主动, 缺乏创新的毅力, 一遇到困难就退缩, 没有勇气挑战新的事物; 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 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不多。

(二)拓展创新思维的想法不够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提炼、抽象加工,再加上合理的想象和感悟,产生新思想、新观点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和方法的先导,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的 “老师授课, 学生听课” 的艺术理论知识教学模式, 缺乏必要的启发教育和学习讨论, 学生按照同一思维模式接受教师的教学观点和教学内容,在创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在观察的细致性和全面性等方面比较欠缺,不能拓展新思维。有的学生想去创新, 可他们不知道从何入手, 缺乏指导他们去创新的力量, 传统教学模式所灌输的单一思维方式, 未能为拓展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

(三)文化艺术知识的缺乏导致创新思维滞后

在全国高考中每年的美术考生大军浩浩荡荡,蔚为壮观。由于高考对文化课单设了一个艺术类的文化考试科目,所以在高中时就把学生分了类,优秀的学生学理科,次一点的学文科,文科中再次的学生为了找出路,无奈地报考艺术设计,但他们没有绘画基本功,大部分考生匆忙补习三个月的素描,色彩就应对考试,考生中真正酷爱艺术设计的并不多,再加上本身文化艺术底子就差,在大学的设计学习中,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就比其他一些同学滞后。

尤其是在21世纪,流行时尚文化的冲击,偏重于用电脑进行各种活动,轻视了书本的知识,忽视对文史知识的提高,尤其对传统文化,如戏曲、书法、艺术鉴赏等知识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去进行启发式联想创意了。曾有教师在一堂广告设计课上布置学生以中国传统佳节为主题设计公益广告,要求文案撰写贯穿古代文人诗词作为烘托。不少学生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文案中的诗词文不对题,人非人、事非事,不知其意,错字连篇,闹出了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创新谈何而言,思维方式也只能一度的停留在模仿借鉴上了。

二、文化艺术素养在艺术创意中的重要性

(一)文化素养在艺术创意中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各个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大设计”概念的关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设计,设计者首先要面对的是对所设计对象的理解——对设计对象相关的背景文化、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没有文化根基,驾驭艺术设计时就难以达到纯熟的境界,难以挖掘艺术的深意。在设计作品中注入相应的文化内涵,已成为增强艺术设计作品感染力不可或缺的手法。尤其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的特色,创意思维的源泉将会连绵不断。

一个典型的实例,中国联通的标志是由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标志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寓,而

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十全十美之意,洋溢着古老东方的吉祥之气。其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对中国历史文化和东方文明的传承观念的提炼,这就是典型的文化对创意的影响。

(二)艺术修养在设计创意中的重要性

艺术素养是创新灵感的来源之一。艺术修养,属于美育的范畴, 它主要指:文学艺术欣赏、审美能力、艺术才能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具体包括: 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综合艺术、造型艺术,以及自然美、环境美的熏陶。艺术修养最终体现为审美的感情、判断和鉴赏能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对陶冶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增强人的判断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支动听的乐曲、一幅优美的画卷、一座造型高雅的建筑,无不给人以美的愉悦、感情的升华、心灵的震颤,让人体会到高尚、优美、庄严、宁静, 不仅能使人的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而且在艺术活动中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灵感。

三、如何加强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一)课堂上综合知识点,积极引导,变复杂为简单,变被动为主动艺术教育是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敏锐的视知觉观察力、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民办高校艺术生的性格特点在于他们对自己学习的自控力和自觉程度上很难把握,有些同学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文化理论课时无精打采,更不用说课下读一些有关的专业书籍。对此,我们必须在平常的上课过程中就应该教会同学们养成多读专业书、多了解当代先进的艺术设计思想的好习惯,引发大家学习学科前沿知识的兴趣。同时还必须加强整合人文艺术教育的学科资源,让大学的艺术教育课渗透更多的人文内涵,而不仅仅是技艺上的传授。还要注意将美学、艺术史、设计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艺术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专业指导和交叉构建。把复杂的艺术评论或者设计史通过简单有趣的方法概括归纳将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参与到调查、收集并研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之间的作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阅历,进行PPT讲解,通过比较鉴赏并挖掘作品背后隐含的意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挺高了。

上一篇:性知识教育讲座简报下一篇:贵宾室人员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