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人才传统建筑文化论文

2022-04-24

摘要:地方高校长期受地域文化浸润,地域文化是地方高校实现特色发展的基础。文章探索地方高校特色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地域文化对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的主要影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土建人才传统建筑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土建人才传统建筑文化论文 篇1:

土建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就业能力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

摘要:面对土建类大学生在国内就业所遇到的问题,如何克服大学生适应力差、工作无头绪、迟迟不能进入角色、动手能力较弱、缺乏创新精神等方面的不足,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高,实践就业能力强的创新实用型人才,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构建土建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就业能力保障体系,已经成为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战略性问题。

关键词:土建类大学生 创新意识 就业能力 保障体系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时代向教育,尤其是向高等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构建土建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就业能力保障体系,系统阐述了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就业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及适应新工作岗位的能力,为社会输送倍受欢迎的高素质人才,以期对部分土建类高校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当前土建类大学生在国内就业所遇到的问题

不久前,由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独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正式发布,这是一份基于科学的数据调查来研究高等教育的权威报告。报告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就业质量、就业流向、能力与知识的满足程度、为读研所做的本科学术准备的分析,来反映社会需求与就业质量。

报告显示,2011年度主要本科专业就业率排行榜,土建类专业大学生就业率均达到93%以上;2011年工作与专业对口率较高的本科专业排行中,建筑学和土木工程专业高达93%以上,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三,城市规划、交通工程、工程管理专业等土建类专业对口率(%)也均达到80%以上,名列前50位。本科生毕业三年后月薪较高职业排行榜中,房地产销售经纪人、建筑师、建筑经理等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月收入(是指工资、奖金、业绩提成、现金福利补贴等所有的现金收入)是非常高的,涨幅最大,高于其毕业半年后月收入2000余元。由此看来,土建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前景较为乐观,属热门就业专业。

尽管如此,土建类专业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中仍然凸显出几点不容忽视的问题:

1.受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影响,土建类专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受国家对楼市的政策调控、基础建设投资进度放缓、高铁建设安全检查以及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都对本年度甚至明年的用人计划做了大幅度的缩减,很多单位大大提高了用人的标准,影响最大的就是交通土建专业,往年从10月份开始世界500强企业中铁各集团都纷纷来到各建筑类高校招聘交通专业的毕业生,而今年招聘计划则紧缩很多。

2.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稳定性较差。根据对我院土建类专业已就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其就业缺乏稳定性。一方面,由于很多毕业生就业于私营建筑类企业,这类企业一般的工程项目缺乏稳定性,所以一旦工程项目完成或减少,则相应消减工程技术人员,故很多毕业生在短时间内经历失业,再次择业。另一方面,就算是就业于世界500强等大型国家建筑企业,也会因为企业同时受理多个工程项目,且跨省市分布于多个地区,而造成工作地点艰苦且频繁调动缺乏稳定性,最终导致部分毕业生寻求更好的就业岗位。

3.学生创新意识和就业能力等跟不上土建类行业的时代发展。目前,土建类行业发展迅速,很多学校的教育观念、相关课程设置落后于土建行业时代发展,大部分建筑类专业教学仍沿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培养中的主导性作用,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而忽视了大学生学习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还有些教师对讲授的知识缺乏更新,且缺乏现场实践应用环境,专业知识的实践大多是在实验室内完成,使大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就业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启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受到阻碍,出现就业认知能力偏差,另外,近年来,土建类专业的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学苗的综合能力水平略有下降,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二、加强土建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就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十七大报告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为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必须培养一大批创新人才,让他们投身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来。因此,高校应该把培养学生创新和就业能力作为整个教育改革和教学创新的核心。

土建类专业包括土木工程、城市规划、建筑学等专业,此类专业的特点是工程实践性较强,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结构设计、工程监理、施工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建筑规划设计与管理等工作,其工作性质要求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市场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当然重视高素质人才,更看重的是具有熟练运用知识能力、具有创新意识的实用型人才。而面对土建类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中所凸显出来的问题,很明显,既掌握扎实广博的专业知识,又具有现代创新意识,具备实践能力强、适应能力强、交往能力强等多种就业能力的学生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那么,在无法左右就业买方市场局势的不利条件下,如何克服大学生适应力差、工作无头绪、迟迟不能进入角色、动手能力较弱、缺乏创新精神等方面的不足,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高,实践就业能力强的创新实用型人才,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已经成为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战略性问题。

三、构建土建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就业能力保障体系

1.制定适应时代发展的土建类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纲领,是学校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紧随时代发展,时刻遵循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就业能力的培养规律,坚持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就业能力。我院结合时代发展与就业市场需求,深入贯彻落实“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三大教育理念,除积极打造思想政治与健康教育平台、公共基础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等基础平台外,还高度重视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平台建设,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还增加了创造学、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课等内容,着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构建了适应时代发展、社会所需要的土建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构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就业能力的课程体系。社会需求是导向,课程设置是核心。高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因此,学校在设置各自的专业和课程体系时必须适应市场需求,不仅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还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设置前瞻性的专业和课程。教学型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在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体现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的同时,更要体现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院结合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进一步确定了土建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规格,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课程体系上施行“教育平台+教育模块”,积极搭建思想政治与健康教育平台、公共基础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等基础平台、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平台4个教育平台,打造通用基础教育模块、专业基础模块等、课外文体活动与社会实践模块、执业技能拓展与科技创新模块等10余个教育模块,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工程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会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同时将创新思维和就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其中。

3.拓展提高创新意识和就业能力的第二课堂。

(1)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主阵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就业能力。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它对学生具有陶冶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独立精神、开拓精神、创造性和超前性等等,促进创新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深入开展。通过多年来的实践与创新,我院积极打造了以“建筑文化艺术节”为代表的精品校园文化活动,相继推出了各专业的优秀实习、毕业设计作品以及建筑模型、桥梁模型作品的展出,邀请了优秀企业人士、优秀校友、专家教授、学生家长开展了“四大讲”专题讲座,达到了以学术的氛围熏陶学生、以专业的知识教育学生、以浓郁的学风影响学生、以校友的风范激励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大工程”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实力。

(2)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主平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就业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组织引导大学生通过对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转化、运用和自主创造,培养其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已日益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之一。我院多年来就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着力构建“一体扎实(科研立项),两翼齐飞(科技创新节和科技竞赛)”的工作体系,构建了集完善的组织保障、规范的制度保障和资金奖励保障于一体的培养体系,效果显著。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建筑类专业设计竞赛,多名学生在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作业大赛、全国斯维尔杯BIM建模大赛、全国CAD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设计大赛等重大赛事上荣获优异成绩。

4.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校企合作,是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就业能力,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院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努力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继续深化“4+1”教学改革,推行“3+1”试点,强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择业素质能力的指导与培养。一方面,积极拓建,学生就业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习期间就到现场学习锻炼,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增加就业砝码;另一方面,也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适当调整培养方案,采取“订单式”培养,努力实现学生和企业的“无缝对接”,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5.培养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意识及能力的教师队伍。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导演,学生应由被动的接受者转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关键。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所以,培养和组建一支既懂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意识及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土建类人才的重要保证。

四、结束语

通过研究和实践,我院基于“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切实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把学生创新意识和就业能力的培养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研究拓宽课程体系、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等相结合,构建出了行之有效的土建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就业能力培养保障体系,营造出了“人人关心创新,人人促进就业”良好氛围,贴近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探索出了土建类学生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特色培养之路。

[本文为2011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2512298),项目名称为:土建类专业学生创新意识与就业能力跟踪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7)

(责编:贾伟)

作者:高汝男

土建人才传统建筑文化论文 篇2:

地域文化传承视域下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研究

摘要:地方高校长期受地域文化浸润,地域文化是地方高校实现特色发展的基础。文章探索地方高校特色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地域文化对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的主要影响。基于生态位理论,研究地方高校在地域文化传承目标下,充分吸收地域文化元素,全面更新人才培养理念,重构特色课程体系,拓展特色育人途径,搭建特色育人平台,实施特色育人模式,实现特色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特色办学;地域文化;地方高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承创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内容。高校必须承担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职能,成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成为文化事业建设转型发展的动力源、开放发展的先行者、创新发展的智慧库、和谐发展的幸福场。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加强内涵建设、实现特色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为全面推进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国家密集出台“双一流”建设、“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系列事关高等教育未来发展顶层设计的制度文件,并制定《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等具体实施措施,强力推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别高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据教育部统计,目前我国普通本科高校1 245所,其中地方普通高校(含民办)1 132所,占90.92%。地方高校的发展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初衷,90年代“共建、调整、合作、合并”中的特色探索之旅,21世纪前10年的升格整合定位、应用性转型,以及当下的差异化、多样化发展。可以说,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不断找准定位、实现特色发展的历史。地方高校要实现特色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注重区域文化的滋养,成为区域社会的文化高地,形成因“地”而设、立“地”发展、为“地”服务的区域布局和特色[1]。

安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川秀美,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徽文化是我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古徽州既是徽商故里,又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徽州古建筑是徽州地域文化积淀的活化石,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既隐含着徽商经济的背景,也反映了自然山水的隽秀,是人类建筑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徽州建筑文化因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魅力驰名于中国传统地域文化之林。文章基于安徽建筑大学办学实践,探寻地方高校如何通过传承创新地域特色文化来实现特色发展的路径。

一、当前地方高校特色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生态位理论认为,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都拥有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即占据一定的空间,发挥一定的功能,在食物依赖上也完全不同,这就是一种“生态位”现象。凡存在者就有自己的“生态位”,没有两种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相同的。在高等教育领域,同样也存在生态位现象。每所大学都有适合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特定生态位,各高校只有合理分工,才能组成地区和国家完整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不同高校实施特色办学战略也是生态位定位的过程。

办学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办学特色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影响重大。地方高校一般面临办学历史短、办学条件差、人才力量薄弱、教学科研经费不足、社会影响力低等压力,其“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发展使命和自身特点决定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2]。基于生态位理论,地方高校必须找准自身定位,坚持特色办学,才能在新一轮高等教育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果一味模仿老牌大学,追求综合化、高层次,专业相近,培养模式单一,将导致整个大学生态环境错位,特色发展流于形式,无法形成市场核心竞争力,必将在高等教育激烈竞争中面临淘汰的困局。当前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虽然能认识到特色办学的重要意义,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特色内涵定位不准。部分高校不能立足地方、面向地方、融入地方,忽视学校办学历史和自身优势,在特色定位时追赶潮流,内涵空洞。笔者曾对安徽省43所地方本科高校(含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办学定位高频关键词进行检索,位列前四的高频词分别为“应用性”“特色鲜明”“多学科”和“高质量”,出现频次分别为78.6%、73.8%、52.4%和40.5%,雷同度高。有的高校过于注重校园设施建设而忽视文化内涵建设,将有限经费大量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建筑设计新颖、造型独特的校园环境,仅在校园建筑上追求特色;有的高校热衷于制定特色制度文件而疏于推进落实,仅将特色显现于文件之中。

二是,特色建设推进不力。部分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不能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激励政策以保障特色建设落到实处。有的高校仅仅通过学习传达相关会议文件精神来推进特色办学,不能将特色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的学校不能全面理解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之间的关系,舍本逐末,满足于某一学科、某一专业甚至某一项目的特色做法,忽视人才培养的特色和质量,严重影响广大师生全面、健康、多元发展,不利于特色办学的全面推进。

三是,特色作用發挥不够。部分高校不能强化特色办学顶层设计,不能围绕特色发展推进学校总体发展,办学特色统领作用发挥不够[3]。甚至出现个别高校在特色办学过程中追时尚、赶时髦,什么吸引眼球就搞什么,什么热点搞什么。个别高校领导根据个人喜好炒作热点,罔顾特色办学的长期性、示范性和引领性,忽视精神层面的内涵和底蕴。为应付评估和认证临时总结凝练办学特色,表面轰轰烈烈,实质空洞无物,导致特色办学一阵风,更谈不上在较长时期内发挥特色办学的引领示范作用。

二、地域文化对地方高校特色办学影响分析

地域文化是“以地域为基础、以历史为主线、以景物为载体、以现实为表象,在社会进程中发挥作用的人的精神”。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曾说,“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她自己的土壤,各有自己的家乡和故土的观念,有自己的风景和图像”。地域文化具有典型的空间差异性,是该地域人们的精神表征和生活规范[3]。受地域文化长期滋养和浸润的地方高校,必须充分吸收地域文化精神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地域文化是地方大学彰显办学特色、实现特色发展的基础。

(一)地域文化提供地方高校特色办学营养成分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造就一方社会”。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自然地理环境、民俗风情、物产资源孕育了不同特质的地域文化。它凝聚着地域社会主体的智慧,并通过社会实践的延续而世代相传。不同地域文化传译着地域经济社会的精神内涵,传送着地域经济社会文化品格,展示着地域优秀文化传统,彰显着时代精神、民族气节等。地域文化为地方大学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4]。地方高校通过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使地域文化的精神特质成为地方高校精神文化的有机养分,甚至直接成为地方高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校训等形式予以表现。徽州建筑文化博大精深,体现着徽州工匠的建筑设计理念和艺术风格,凝聚了鲜明独特的徽匠精神。安徽建筑大学长期致力于徽州建筑文化研究,传承徽州建筑文化精髓,并将徽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形成鲜明的徽州建筑文化特色育人体系,为学校彰显办学特色注入了鲜活的营养成分。

(二)地域文化助推地方高校形成特色办学理念

独特的办学理念是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的基础。地域文化内涵和底蕴丰厚,各具特色。地方高校处于地域文化的哺乳之中,必须摒弃诸于创新、勤奋、求实、严谨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念表述,充分吸收地域文化中的新理念、新思维,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5]。古徽州地处崇山峻岭之间,恶劣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徽州人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技艺精巧的徽匠以其坚忍顽强的精神创造出瑰丽的徽派建筑艺术。安徽建筑大学秉承徽匠传统中的刻苦严谨、团结进取的精神内涵,形成具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独具匠心的创新思维特质的徽匠精神,将其作为学校特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之中。

(三)地域文化改进地方高校特色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是实现特色办学的核心,它通过系列课程群支撑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所要求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开设地域特色文化课程,将传承创新地域特色文化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内容,使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实验室,是构建特色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必须以传承创新地域文化为己任,充分吸收地域文化资源中蕴涵的特色元素,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安徽建筑大学始终牢记传承创新徽州建筑文化的历史使命,将徽州建筑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长期注重特色人才培养,涌现出了一大批从事徽州建筑研究与文化传承创新的优秀校友。

三、地域文化传承视域下地方高校特色办学实现路径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地方高校要主动适应高质量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传承创新地域特色文化,充分吸收地域文化中核心价值元素,并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过程,真正形成办学特色,实现各安其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应有的“生态位”[6]。为此,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探索地方高校在地域文化传承目标下实现特色办学的有效路径。

(一)深化特色育人理念:提出“特色人才培养和地域文化传承创新相容共生”理念,形成特色办学思路

学校深入研判所处地域环境和办学传统,提出“特色人才培养和地域文化传承创新相容共生”理念,实现文化自觉、行业特色与地域特色资源有机结合[7]。按照“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镇化”的办学定位,形成“打好建字牌,做好徽文章,走好应用路”的办学思路,将优秀地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徽州建筑文化教育特色,深化专业内涵建设,着力培养“知建筑文化、会建筑技术、懂建设管理,具徽匠精神”的特色人才[8]。

(二)重构特色育人体系:构建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将徽州建筑文化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校紧密结合地方和行业需求,探索地方高校根据学校历史传承和办学优势,坚持错位发展与特色发展,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建设、资源平台等方面,注重将徽州建筑文化教育融入其中,形成特色人才培养体系。(1)形成“知建筑文化、会建筑技术、懂建设管理,具徽匠精神”特色人才培养目标;(2)开展传统与现代、工程与人文、技术与技能、科学与艺术、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5个特色教学模式;(3)构建徽派建筑、徽州建筑材料、徽州生态修复与建设、徽州建筑数字化建设、徽商文化与经济5大特色课程群;(4)基于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原始与再生、专业教师与技能大师、教学与科研5大资源,打造情境式教学平台、信息化教学平台、教科研成果利用平台、非遗传人队伍平台和实验室资源平台5大特色平台。具体如图1所示。

(三)拓展特色育人路径:构建“专业+”“课程+”“实践+”三位一体的模块化特色课程体系,全过程实施特色人才培养

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实施“专业+特色课程模块”模式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构建以“大土建”为核心的五大特色专业群,开发数十门徽州建筑文化教育课程,形成各具特色的课程模块。与徽州建筑文化紧密相关的土木建筑类、环境能源类专业群形成“专業+六大徽州建筑文化教育课程模块”教学体系;机械电子类、材料科学类相关专业群形成“专业+徽州文化、徽州建筑基础、徽州建筑保护”三大课程模块教学体系;管理经济类专业群以及其他理、文、法类相关专业形成“专业+徽州文化”课程模块教学体系。通过“专业+特色课程模块”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方向。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实施“课程+特色教学内容”模式,形成特色课程体系。将德育教育、徽州建筑文化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之中,拓展课程思政、特色教育的覆盖面。如:动画专业动漫制作课程将徽州建筑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学生设计制作了《印象徽州》《三河古镇》《黄山传奇》等优秀作品,在全面接受文化浸濡的同时感受徽州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

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实施“实践+特色题材”模式形成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程技术实践为基础、以建筑技术实践为重点、以传承徽州建筑文化为特色,基于多学科交叉、多模块组合、多功能集成、多手段教学的构想,按照“递进式、多层次、多模块、个性化”要求,构建“体验-实验-实训-模拟-仿真-全真”六个层次,涵盖认识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特色题材”实践教学体系。

(四)搭建特色育人平台:将校内资源、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融为一体,搭建五大特色教育资源平台

突破传统产学研人才培养机制壁垒,创造性地整合地域建筑文化资源,实现学校、企业和社会资源有机融合,搭建五大特色教育资源平台。一是,建立校内外情境式教学平台,实现课堂教学与现场体验有机结合;二是,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相关高校合作,开发徽州传统建筑特征元素数据库、徽州古建筑数据库等特色资源MOOC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互动融合;三是,开发徽州建筑文化特色教育系列课程,形成科研成果转化教学资源平台,实现教学内容与科研成果相互转化;四是,挖掘区域文化传承大师,建设徽州建筑非遗传人等文化队伍平台,实现文化大师与专业教师合作共通;五是,利用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教学科研中心,搭建特色教学科研平台,开展特色科研与教学活动,实现教科研平台共建共享。

(五)实施特色育人模式:实施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创新特色人才培养新模式

实施科教融合。组织编写特色文化教育系列教材,将特色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如:将学校主持完成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徽州古建筑聚落保护利用和传承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20余项科研成果,全面转化为专业建设与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受益。将主持编制的国家标准以及地方行业标准、规范、导则等引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中,转化为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和教材内容;将10余部学术著作相关成果融入教材之中,将徽派建筑的相关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供学生学习。

实施产教融合。依托学校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院、建筑勘察院、徽派建筑研究所等,实施“双导师”制下的“设计院”教学模式和“导师+项目”工作室制。学生直接参与设计院项目,形成以项目为载体的师生共同参与式教学模式,挖掘学生学术潜质,培养学生整体思维能力,建立大建筑文化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助推学生个性化发展。

实施校企合作。学校与安徽省徽州古典园林建设有限公司、黄山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开展深度合作,引入行业企业专家组建专业教学团队,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授,形成校企教学科研人员相互交流的互依平衡关系;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建立校企合作“双元制”育人模式,相关企业全面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建课程体系、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形成人才培养的互依平衡关系;在合作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将实践教学延伸到企业,实现优质资源平台共建共享,形成资源平台利用的互依平衡关系。

四、结语

直面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各高校必须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注重内涵建设,坚持特色发展。地方高校只有将地域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才能真正形成办学特色。多年来,安徽建筑大学将徽州建筑文化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着力培养具有“徽匠”精神的特色人才,为传承创新徽州建筑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也为地方高校特色办学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各地方高校要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明晰办学定位与目标,充分吸收地域特色文化精神元素,形成办学特色,并将其落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传承地域文化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峰,任伟伟,等.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7.

[2]孙泽文,等.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演进、机制及其经验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7):73-76.

[3]洪为宝,等.融合共生 四位一体: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18-122.

[4]邢伟荣.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的耦合机理及协同创新研究[J].教育评论,2018(5):75-78.

[5]王占军.大学校长如何制定特色办学战略[J].江苏高教,2015(3):13-15,28.

[6]程艺,等.构建地方应用性高等教育新模式[M].合肥: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7]方潜生,等.安徽地方本科高校办学定位探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3(6):1-6.

[8]方潜生,等.以新工科建设引领高质量人才培养[J].中国建设教育,2019(5):26-30.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school running; regional cultur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責任编辑 梁远华)

作者:方潜生 潘和平

土建人才传统建筑文化论文 篇3:

论延安时期红色建筑文化遗产的艺术性保护

【摘要】本文以延安时期陕北近代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简要分析该时期建筑遗产的类型、特征及其审美价值,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此阶段建筑活动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和文化性,对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国家系列建筑营造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同时,基于对建筑遗产概念的理解,结合延安地区历史建筑及周边环境的设计与修复实践,探讨当前红色建筑文化遗产的艺术性保护策略,以期确保历史信息的原真性和整体性,开拓迎合当代审美、提升艺术价值的文化遗产保护思路。

【关键词】延安时期;红色建筑;艺术性;文化遗产;保护建设

基金项目:2020年度陕西省教育厅一般专项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JK0434)阶段性成果。

自然气候与地理生态构成了本土建筑的生长环境和物质基础,同时孕育了其独特的社会形态和文化艺术。而最早的建筑往往是供人栖居的场所,塑造具有瞭望-庇护的安全领域。而建筑的真正意义在于对生活的体验,是对生活智慧和审美诉求的反映。[1]陕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中心区域,北接内蒙,南邻关中,东渡黄河可至山西,西面与甘肃、宁夏接壤,因该区域位于陕西北部,故称陕北。[2]因其具有军事要冲的区位优势,历史中的陕北一直是民族斗争和政治角力的关键区域,为多民族交流与文化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先进风气的涌入,共产党人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便在陕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发展红色根据地。党中央随中央红军历经艰苦于1935年10月长征到达吴起镇,自此直到1948年东渡黄河离开陕北,中国共产党在陕北进行了长达13年的革命斗争,这一时期被称为延安时期(1935-1948年)。

面对国民党残酷的军事围剿与经济封锁,党中央与边区军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极大地促进了陕北地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并依托延安相对稳定的环境重塑了党的领导核心和党的系统,创造了堪称新中国先驱的社会与文化体系。尽管延安此间建筑仅代表当时中国建筑界的边缘状态,但透过建筑结构、物料及样式所反映的主流文化的多元融合与技术应用,也隐喻了共产党人营造活动中的建筑思想、功能定位和精神向往,对历史信息的整合、还原以及文化遗产价值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延安红色历史建筑的特征及审美价值

目前,学界对于红色历史建筑并无确切定义,对延安时期中共建筑营造活动更鲜有研究。延安红色历史建筑是在党中央转移至陕北地区这一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为满足革命斗争与生产发展需要进行的一系列建筑领域的红色化探索,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政治色彩,承载红色记忆,传承爱国情怀,它真實再现了党和人民积极投身革命与边区建设的历史实物。[3]革命队伍的到来,在南泥湾军垦、延安整风、土地改革、文艺座谈等一系列边区建设和社会实践中,使共产主义和党的政策深入人心,为陕北民主化改造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政治体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方式与生活习惯,而这种思想与生活又具体地反映在了当时的建筑上。[1]诸如议政、文化、医疗等公共场所、基础设施的相继建成,逐渐改善边区人民的生活面貌,为偏僻闭塞的陕北带来了新的气象。

延安红色建筑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们是延安时期历史文化代表性的物质载体,体现了多元文化的审美价值,是饱含革命记忆的宝贵资源,它们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具有特定文化、精神的符号性意义,同构于人们内在的道德传统、审美情趣之中。[5]

(一)延安红色建筑的多元文化特征

延安红色历史建筑风格兼收并蓄,内部结构中西结合,整体形态端庄厚重。其建筑类型较为丰富,最引人注目的是议政类建筑,包括会议厅、礼堂、广场等,通常用于举办延安的政治活动和社会集会,根据活动性质和规模选择不同的建筑进行,此类建筑遗产较多,如中央大礼堂(如图1)、边区礼堂、八路军小礼堂等均保存较为完好。礼堂因其政治符号的隐喻性与复杂的建筑技术应用代表了共产党人在延安营造的最高规格的建筑。[5]

此外,延安时期党政机关的驻地布局是以办公、居住为一体的窑洞聚落,冬暖夏凉,经济耐用,既是对陕北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和经济成本的考虑,也反映了共产党与边区组织结构与意识形态。如杨家岭革命旧址中毛泽东、朱德的窑洞位于正中,正对中央办公厅大厅以及与之相连的木桥,其他领导人住所环绕四周,如此布局突出了二人在党内部的核心地位,由此不但反映了当时对建筑体量、形式等建筑语言的偏好,而且着重强调平面布局所表达的纪念性和象征性。

中央大礼堂的室内装饰(如图2)由著名教育家、鲁艺教师钟敬之先生设计,包括徽标设计、旗帜图案、领袖画像、侧墙装饰的V型组旗等,充分展示了其对指示性、象征性等视觉元素运用的自觉与娴熟。[6]

延安红色历史建筑构造多以砖木结构为主,或吸收当地传统营造技艺,如陕北窑洞结构、大跨度的半圆形石拱支撑以加强其耐久性;建筑外观注重立面的秩序性和体量感,融合西方古典建筑装饰元素,如西式壁柱、线脚、三角山墙等细部,这种多元文化交融的特征和地域性关照,为延安红色建筑的营造和风格形成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

(二)延安红色建筑遗产的审美价值

延安是知名海内外的中国革命圣地,这里不仅孕育了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鲁艺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也留下了大量红色文化物质遗产,如建筑旧址、革命文物等。延安红色历史建筑是由特定的历史过程形成的,它是共产党人在战时根据地极度困难的条件下智慧、意志、思想和情感等内在力量的物化形式,同时又暗示了其注重功能、中西融合、取其精华的朴素实用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

尽管受到物质匮乏、经济滞后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加之建筑技术专业人才的缺乏,延安红色建筑的构造较为原始,设计水平也难以充分展示共产党人作为先进思想和新文化代表的形象。在此背景下,共产党人依旧斗志高昂,积极发展边区建设,延安的建筑营造多是以经济高效为目的合理利用和改造现有场所,遵循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的低技术建造原则,如室内加设简陋木板分隔、外墙刷字、挂标志牌等。而新造建筑,无论其规格高低,通常不得不依靠非专业人员或地方工匠进行设计,如王家坪军委礼堂便是由八路军359旅木工出身的伍积禅同志设计,军委机关与总部工作人员自己动手修建,[7]从其建筑内部运用砖木结构的传统构筑方式便一目了然。

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信息的物质载体,当前的红色建筑遗产保护应做充分评估和资料整合,根据建筑保存现状、价值构成以及功能定位制定合理修复计划和改造方案,从审美体验的角度挖掘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探讨适应时代需要、活化红色历史建筑的历史性保护和艺术性保护策略。

二、延安红色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逆城市化”“抢救历史”的城市呼声深受专家学者和广大民众的关注。延安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红色建筑遗产的保护行动得以较早开展,市区内的多数革命遗址得到了有效保护。但其周边环境被城市建设严重挤压,加之延安城市整体规划是以川道线性的河谷式布局,单一规整的现代建筑无疑割裂了散点布局的红色历史建筑与山城景观之间的和谐关系,如此便难以补足到丰富的红色基因与老城风貌。

因此,在保护延安红色建筑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首要的是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原真性和完整性,只有这样才能较为清晰地再现逝去岁月中的历史信息,这也是由其政治性、思想性和文化性所决定的。而在具体的建筑修复、场景重塑等工作进行之前应掌握翔实可靠的资料图集,以指导和评估保护活动的合理、有效及价值度,既提升了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又是对老建筑功能的延申与拓展。[4]

延安红色建筑的历史性保护,首先将其视为历史进程中的史实证据,强调建筑的历史价值和再现的真实性,故常采取经常性维护,而不是修复。然而,历史建筑始终处于动态之中,不同时代、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不同的知识、意识形态下的解读也不尽相同。国内外便有许多古镇及传统历史街区为长久保持其原貌采取静态“陈列”和停滞发展的举措,不惜牺牲人们的生活质量来加以保护。这种“唯历史论”的保护方式有着其时代的局限性,是对建筑遗产保护“原真性”的偏见,让历史建筑回归到其本来的语境之中,并将其视作现代生活的有机部分,深植到人们的精神理想之中,才是红色建筑遗产长久性保护的必然之路。

三、延安红色建筑文化遗产的艺术性保护

延安红色建筑遗产的艺术性保护,是突出其审美导向和教育功能,以柔性的文化圆融性构筑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充分挖掘建筑的艺术价值,迎合当代思想主流,重塑积极的红色美学观,以贴近生活的方式展示传统建筑的魅力。因此,无论是“修旧如旧”的整体保护,还是局部的文化介入与更新,都是力图促进修复历史的原真性与时代进步文化的结合,以此打开红色历史建筑的新生命。

(一)红色建筑遗产的“修旧如旧”与统筹保护

红色历史建筑及其文物包含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做到“修旧如旧”的真实复原和保存,不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史起到“正经补史”的作用,令一些因战乱、封锁等不稳定因素造成的红色记忆“片段”重新复合。同时,对其建造技术和形态美学进行系统整理和价值评估,可进一步充实社会主义文化智库,从而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在红色建筑遗产保护的过程中,要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准确把握历史的真实传承,将建筑物、文物、周边环境统筹兼顾,构建特色突出、定位精准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因此,保持其建筑原貌和内部结构与功能,进行合理修复,加固具有安全风险的建筑构件,注重外观色彩和工程材料的质地,确保建筑维护之后还原其原有的传统工艺和色彩肌理。总之,修旧如旧的遗产保护方法是以局部的“临摹”“重塑”,力图在面貌上达到与原物件的“形神相称”,是遵循历史原真性的修复技术,本质上是对建筑细部的审美需要,并建立在空间感知体验之上的弥补与翻新。

延安红色建筑遗产保护并不是仅仅围绕建筑体及其内部,还要将其周边环境考虑在内,如道路、树木、游客公共服务设施等,通过对其外观设计和路线规划更好地融入整体的红色文化景观之中。延安四八烈士陵园于2019年底在原址基础上进行扩建,将附近不合理的市政建筑拆除,增设了四八广场、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这便提升了陵园景观的观赏性和布局合理性。此外,将陵园路外扩紧邻延河,远离山体,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此处的道路通达性,也令景观廊道和视线更加开阔。

(二)红色建筑遗产的延续:多元文化融合与更新

延安红色建筑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是共产党人在战时不稳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一场建筑实践与探索,其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文化融合。一方面是体现在建筑构造上,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和石匠技术,将陕北窑洞的拱形结构、大跨度的梁架支撑等传统营造技术运用其中;另一方面是西式的柱廊、线脚、三角山墙等细部装饰与中式传统木构形态、聚落布局的适度结合,塑造出具有“红色”象征性意义、朴素庄重的建筑气质。

2020年5月,延安文艺纪念馆(如图3)如期落成对外开放,该工程项目建设除了主馆以外还整合园区内道路与景观绿化,其建筑风格延续其西式建筑语言和形态比例,同时将陕北窑洞拱形结构贯穿于门廊、窗格和内部的装饰之中,体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对鲁艺旧址景区游客体验内容的较好补充。

四、结语

延安红色建筑文化遗产凝聚了共产党人在那段烽火硝烟中的难忘岁月,是留给我们追寻红色记忆与光荣传统的宝贵资源,建筑外观赋予时代特质的地域性表达,以及一个个艰苦奋斗的营造事迹,无不诠释着这座城市延续至今的精神风采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它们承载着延安时期的历史信息和艺术气质,标志着共产党人由战时走向和平不断成熟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审美,反映着这座城市的特色与历史风貌,是城市活的灵魂,也逐渐成为了延安形象不可缺少的一张时代名片。延安红色建筑遗产的保护既要注重其原真性,也要跟随时代不断发展与艺术创新,进而推进红色文化传承与建筑遗产的当代利用。

参考文献:

[1]汉宝德.为建筑看相[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2]延安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延安地区志[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0.

[3]张晨明.关于红色历史建筑保护与传承的研究——以北京地下長城为例[J].大众文艺,2019(1):235-237.

[4]陈辉,刘松茯.哈尔滨历史建筑保护的艺术性与原真性[C].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2008:76-84.

[5]赖德霖,伍江,徐苏斌.中国近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6]张晓珍.钟敬之与延安大礼堂的设计与建造[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5):93-97.

[7]王莉.陕北近代建筑研究(1840-1949)[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作者简介:程慧福(1990-),男,山西孝义人,硕士,现为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历史街区景观研究。

作者:程慧福

上一篇:质量监控职业教育管理论文下一篇:建筑房建施工质量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