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设计传统文化论文

2022-04-24

摘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大多数的建筑对传统文化的使用都太过于具象化,并没有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设计师需要通过深层次的调研,通过地域性和文化性两方面入手,让建筑不仅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特有的气质,还要满足现代人类的行为需求和生活习惯。以苏州博物馆为例,通过对传统元素以现代建筑设计的手法进行发展,并不是生搬硬套,使得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合理的融合。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现代建筑设计传统文化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现代建筑设计传统文化论文 篇1:

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创新

摘 要:本文将紧紧围绕着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创新这一主题,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内涵、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其在传承和创新中的具体细节进行简要的分析和介绍,借以进一步丰富现代建筑建设。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引 言

不同的时代,总是有与之相对应建筑体的存在,但是在新建主题不断出现之时,如何对传统建筑所具有的那种传统文化气息进行有效的传承,并在最后进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着我国现代建筑不断增多以及逐渐西化的事实,设计师应该在实际的现代建筑设计中,更加的注重将传统文化融合进来,进行传承和创新的有机协调。

1 传统文化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1.1 建筑布局

在我国古代,建筑布局主要是指风水学思想。风水并非都是现代多数理解中的伪科学,也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我国古代建筑布局思想风格影响极深。风水学本身具有中国古代美学、地质、地理生态学及古哲学等思想内涵,并包含丰富的顺应自然、适合地理等人文思想,是我国古代建筑设计思想中的重要理论源头。如我国明清皇宫的布局便是采取了古代风水学的思想,其中,一律坐北朝南的布局设计就是综合了地域气候、环境及日照等自然因素等影响,也考虑了文化、风水等人文因素的影响。北京的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将我国古代关于“四”严格的方向布局及“合”明显的和谐人文气息体现的淋漓尽致,其中,布局严格、讲究分明等也是社会等级明了的体现,也可以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实现对于外部气候环境的防御,夏可纳凉冬防寒。在现代生活中,这些思想因素看似平常,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似乎到处可见,却是我国传统的重要体现。

1.2 人文思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浩瀚如烟,在古代文化长河中,不乏有儒家、道家及佛家这样的思想大家流派,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对于现代建筑设计领域也是影响颇大。传统人文思想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设计师的审美观念、性格等来达到左右建筑设计的境界。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中,则体现为建筑对内严格封闭、对外自由天地。如建筑大师赖特在流水别墅的设计中便是吸纳了这一思想内涵,建设于岩崖之间,室内外却浑然一体,真正实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道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中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现代建筑影响颇深,如我国国家大剧院的设计灵感便源于这一思想。大剧院建设初期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建成后却得到了一片称赞,原因便在于实现了协调的设计,融汇了“无为而治”的精华,看似无为实则更加遵从自然,给予建筑功能与形式自身自由发挥的空间。佛家则追求自由随意、返璞归真的人生之道,道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中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现代建筑影响颇。

2 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2.1 传统符号的传承

传统因素的传承往往体现在一个“思想符号”或者“事物符号”的传承上。于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积极注意对于传统符号的认识与吸取,融合于现代建筑设计中。符号是一个系统而泛泛的概念,可以说包括了人、物、概念、人文思想等。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于传统符号的传承,可以是一个传统的图案因素,也可以是传统的建筑手法等等。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就曾提出,“抄袭传统形式的方法”,即将传统形式中的非精神的成分现代化样的传承下来,并结合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传统因素与现代建筑设计在时空中出现交汇时,积极将传统符号与现代符号想象、提取出来,促进两者的共融与结合,实现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传统符号的积极传承。如1988年我国建成的上海金贸大厦,由美国著名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吸取的就是中国传统塔的符号因素,“一以中国塔的形象为起点,设计的一个极具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塔式建筑”。此类实例还有许多,如台北的101大厦便吸取了中国传统古铜钱图腾和“8”的意寓;而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则是采取的中国古代的“天圆地方”思想,与东方明珠电视塔虚实呼应。

2.2 传统材料的传承

建筑材料可是说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都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另一方面则需要深化对于传统材料的传承上。以中国为代表的大中华文明的古代建筑是以木材为主要原材,力求达到亲近自然、朴素自然的建筑美感。21世纪的今天,虽然钢铁、混凝土式的现代建筑材料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导,但是也可以在主打格调中积极吸取传统材料的特点。即我们可以运用现代建筑材料,通过简单的艺术造型等,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展现隐喻木质材料风格中“亲近自然”、“中庸之道”的文化内涵。如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便提出了独特的“建筑美学”概念,并逐渐为世界所认可。

2.3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充分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当代住宅设计模块中,进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突出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可持续传承文化主题的应用,进行绿色建筑、绿色文化的突出,保证新型的建筑研究课题的应用,保证人类文化建筑主题的突出,保证现代科技的积极突出,保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优化,从而符合当代住宅建设的需要,进行传统建筑文化局限性的突破。

2.4 将亲和力融入建筑设计中来,提高居住适用性

在当下住宅设计模块中,可以得知住宅是人们安身的一个重要场所,其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非常需要进行人性化及其亲和力的布置,这就需要进行建筑空间尺的控制。控制住尺寸的大小程度。如果尺寸过大,就可能造成空间的过大,这就导致开支的加大,从而不利于个人及其社会经济资源的节约不利于经济成本等的控制。这也需要进行空间采光率及其相关情况的控制。通过对结构的控制,可以更好的进行保温隔热的控制。这需要进行室内空间的划分,进行室内功能空间的良好布置,从而满足建筑结构性的需要,实现各个方面内部面积的合理分配均衡性。

2.5 依据传统理念,充分实现建筑功能划区

在当下住宅设计模块中,进行不同功能区的划分是必要的,要保证其分区得当,位置明确,避免其受到不必要的视线干扰,避免受到噪音干扰、气味干扰,要保证良好的采光性及其痛风性,保证住宅的卫生质量的提升。比如,随着家庭办公的出现,要求住宅中增加相应的工作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专用的家务室已成必须;随着社会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家庭中设置阳光室供老年人休闲已成时尚,等等。总之,我们只有在实际的现代建筑设计中将以上几点具体落到实处,才从根本上充分实现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的今天,设计师在学习和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全球性优秀文化的同时,要责无旁贷地传承和发展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建立起建筑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纽带,只有这样,建筑设计学科的发展才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肖宏.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1:14~17.

[2]颜红影.传统建筑色彩美学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5:126~128.

[3]王伟.古城传统建筑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关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02):182.

作者:毛文举 李辉

现代建筑设计传统文化论文 篇2:

浅析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摘 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大多数的建筑对传统文化的使用都太过于具象化,并没有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设计师需要通过深层次的调研,通过地域性和文化性两方面入手,让建筑不仅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特有的气质,还要满足现代人类的行为需求和生活习惯。以苏州博物馆为例,通过对传统元素以现代建筑设计的手法进行发展,并不是生搬硬套,使得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合理的融合。

关键词:现代建筑;传统文化元素;地域性;文化性;合理融合

前言: 中国的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经过时间的洗礼和时代的考验,慢慢沉淀为全世界人类社会的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并且具有非常独特和极具标志性的特质。所以,想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将传统文化更好的运用并发展,需要了解并精炼传统文化最为鲜明的特点和现代建筑设计的时尚感进行合理和有机的融合,否则将会出现与理想相违背的效果。抛开对于建筑本身造型的审美,从建筑设计师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需要去思考的是中国元素在现代建筑与空间环境当中是否真的需要极其具象化的象征性符号的表达,才能体现出中传统文化的一些元素。

1.传统文化元素的分类

建筑和空间是否可以使用现代的语言和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精髓的理解去相结合,从而去体现其意境,这里的中国元素可以被划分为两个类别:地域性和文化性。其中,地域性包括了地理位置、气候、人,而生活在环境中的的人又可以延伸出文化性,比如图案、纹样、服饰等。通过对于不同地域而产生的不同的传统文化元素,建筑师和设计师都需要进行深层次的调查研究并创造出与当地的环境相符合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并且需要在空间功能上迎合现代人类的行为需求和习惯。以苏州博物馆为例,作为现代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封山之作,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将苏州园林特有的气质,比如空间上的布局、庭院中的景观和现代建筑所倡导的绿色生态建筑理念,通过建筑材料、光影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得建筑完美融合了传统艺术及现代设计。

2.传统文化元素地域性

2.1采光

苏州博物馆的地域性主要体现在其建筑本身,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利用了现代的材料进行了发展和创新。建筑仍旧采用苏州园林建筑的一些主要特征,如粉墙黛瓦,院落式空间组合,这与周围的建筑的风格相统一,从而让建筑与周围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筑的创新点在于建筑并没有使用传统的木材作为结构,而是玻璃、钢铁结构,这样可以将更多的自然光引入室内,让室内空间变得通透明亮。苏州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在设计屋顶的时候考虑到采光的问题,所以并没有完全延用中国传统的建筑的屋顶,因为面积较大会影响采光。而是运用了不同的几何形状,使得采光面积增加让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

2.2结构

马头墙作为徽派建筑具有鲜明特点的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被广泛使用,但是有一部分现代建筑为了体现传统建筑的特色而选取这种传统建筑元素并直接原封不动的照搬到现代建筑中,大多显得格格不入,甚至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舒服的感受,而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贝聿铭并没有直接运用传统居民建筑的屋顶结构,而是为了这种新型的屋顶创意而对传统的马头墙进行了一些改变,沿用了传统建筑的一些符号特征,抽象变通的运用,追求传统建筑的气质和给人的感受,而不是简单地在建筑外形上的模仿,这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贝氏马头墙”,或许我们从外形上已经看不到了“马头”的影子,直接称之为“叠落山墙”或许更为贴切,墙体高低的起伏,让建筑显得层次分明的同时,也保留了徽派建筑独有的气质。[1]因为建筑本身用作展览,所以需要考虑建筑使用功能的一些要求,超长的地下室,在为其进行结构设计时采用了多道措施,去防止混凝土收缩出现裂缝。结构体系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拥有有较好的抗震性能的同时,还能更好地配合建筑功能,为博物馆的布展提供便利。

2.2材料

在建筑材料的運用上,选用了一种名叫作“中国黑”的花岗岩片石取代砖瓦,并切割为菱形的体块,挂在不锈钢板做成的坡屋面上,黑中带灰的“中国黑”具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特点,这种材料淋雨之后就会变成黑色,但是在阳光的照射下材料本身呈深灰色。深灰色石材的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互辉映,并与墙身融为一个整体。在传统与现代创新相结合上进行了新的思考、为粉墙黛瓦的江南传统建筑元素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在室内空间运用到的顶部木材板料,地面的铺装,以及墙身处理,淡雅恬静的风格和建筑整体的设计语境一致并形成统一,质朴低调。在室内的部分空间,如大厅和走廊的顶部,以及玻璃屋顶和展厅的高窗等位置,运用了大量的木纹金属遮光条,在削弱紫外线强度的同时,使博物馆的室内空间充满温暖又柔和的阳光。

3.传统文化元素文化性

3.1颜色

苏州博物馆的建筑颜色并没有多么的庄严,建筑主要色调为灰色与白色,这也是为了让建筑与周围的建筑环境相融合,因为周围建筑都是一些苏式传统风格的建筑与景观设计,所以粉墙黛瓦更加使得建筑与环境协调,让建筑与周围环境形成整体。但是为了凸显出建筑的轮廓,采用了深色的石块进行了勾边,从而使得建筑更加的立体化。简单的建筑搭配上绿玉葱葱的植物在夏天让人清爽,在秋天那些黄色与红色观叶树木又增加了一丝丝暖意。所以整个环境简单而不单调。

3.2元素符号

在进行设计时, 现代设计师需要按照现代设计法, 将部分传统装饰图案进行现代形式感的抽象与变形, 再按照传统图案设计手法进行组合。现代设计师可以从传统装饰图案中选出可以被现代设计所吸取的图案元素, 再将其重构。[2]苏州博物馆的建筑风格虽然舍去了许多传统园林建筑的繁琐和一些细节,但是一些具有我国传统文化代表性的元素符号仍然可以在建筑中看到。博物馆的建筑风格虽然摒弃了好多传统园林建筑的繁琐与一些细节,但是相对于一些代表我们华夏传统文化的元素符号依旧被体现在建筑体中。在墙体上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开窗,形状不一,有圆形,六边形,三角形,在传统苏式园林建筑中也有很多的漏窗设计,而苏州博物馆中的是对古典园林的简化,这也更好的与建筑本身的线条相符合,而不是对原有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生搬硬套。

结语:

最后,在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在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要结合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继承并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与民族习俗。令人感慨的是在人为因素和现代思潮的冲刷下,部分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出现了生搬硬套的现象。牵强附会的寻求外在的相似、对外来文化顶礼膜拜,或忽略内部联系,不分场合的使用本土元素,附庸风雅,满足市侩的猎奇心理。【3】苏州博物馆却并没有对原有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照搬,而是通过对建筑的采光方式,结构,材料,颜色以及元素符号等方面去探索环境真正需要的建筑。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大致分为两个角度。首先可以通过提取传统元素中的一些关键点,将其转换为建筑语言并以空间的形式去展示。另外则是利用传统文化的元素符号,结合现代设计的手法和现代材料的利用去展现现代社会的文化氛围。这要求设计师应该从传统文化元素的地域性和文化性进行总结和创新,寻求元素形式创新的突破口,将我国园林的特色继续发扬下去,同时具有现代建筑设计的美感,让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现代建筑设计得到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夏熔静,顾勇 "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苏州博物馆新馆大科技?科技天地[J] 2011,(04)

[2]张青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大众文艺[J] 2014,(21)

[3]黄蕾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的融合 艺术研究[J] 2020,(04)

(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  071000)

作者:张铁岳 魏文玥 郑意臻

现代建筑设计传统文化论文 篇3:

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创新

摘 要: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现代建筑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建筑设计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必须对建筑中涉及的文化内涵进行传承。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传承创新的方式方法,希望能够满足当下的建筑设计需要,提高其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设计;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占据的重要意义

1、传统文化深深根植于建筑设计中

一定的文化语境及氛围是建筑设计的土壤,文化反映出建筑的价值和审美,也对某一特定时期的风貌有所体现。建筑设计中通过对文化现象进行加工,表明文化其实是深深扎根于建筑的。

建筑设计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有一定的文化积淀作参考。设计工作需要严谨的态度和新锐的理念,不是天马行空、恣意任为的,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理念作参考。优秀的建筑设计师懂得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加入自己新颖的想法。世博会中的中国馆就体现出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进行加工创造,不仅体现出了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我国形象也是一种展示。

3、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深远

在我国建筑设计中,对其影响最为深远的理念当属“风水”,这是华夏老祖先几千年以来的思想积淀,也是包含着诸如哲学、理学以及地理地质等多种学科的一个集合。其中的思想教化民众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尊重自然、天人合一。我国古代的宫廷建筑、州官府衙等的朝向均是向南,这不仅是对气候环境、日照条件的考量,还关乎着文化、风水等思想[2]。

二、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分析

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化冲突的日益尖锐,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见得矛盾是越发突出,而这种矛盾的存在对文化是一种冲击。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研究,要将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建筑设计的科学系统化。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把我们的民主特色融合进去,从而对建筑前景做出分析。

1、当前,与国际的接轨程度的加深,可以发现诸多国外风格的建筑形式逐步登陆到我国。如各种欧式、美式建筑等的出现,对当前我国楼市建筑形式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对人民的审美也是一种改变。

2、建筑设计的初衷是为大众服务的,因此设计中也要关注大众的需求,凸显出我国独有的文化特色。这一环节需要相关开发商对此进行通力合作,与此同时也需要建筑企业对其创造力进行多次实践。

3、“天人合一”观念在我国传统建筑中是被广泛应用的的,这也是要求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观念的体现。诸如传统文化中的神兽如青龙白虎等则象征着我国文化的神圣不可侵犯,载入古村落一般都是三面环山的建筑格局。在实际中,这些传统理念未必起着实际的作用,也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期冀,但是其的确具有一些精神象征,天地保佑和象征体现出来则是藏风聚气。再者,“天人合一”思想在地理学上的意义就是建筑设计必须适应当地的地形地势及气候特点,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从而实现回归人性回归自然的设计思想。

将传统文化思想与美学思想的融会贯通是进行较高层次建筑设计的根本,也是保证建筑设计理念优化的必不可少的理念。美学思想反映了建筑的客观功能及表达形式,不同的建筑形式表现出的组合气势就有所不同,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因而才有生动绚丽的色彩以及巧妙精美的装饰和细部构件,才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韵味的美学风格。

三、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传统文化如何进行创新探究

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是极为必要的,这也是满足现代建筑设计的需要。因而在对现代建筑进行设计时要注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理论进行相应的结合,找到一个契合点,对传统民居进行有效的创作模式,对精华部分大力保留,不适合社会发展的则应当给予摒弃。此外,对“天人合一”观念要灵活运用,要与当代日渐枯竭的能源资源进行结合,在建筑设计中注意保护自然环境、注意能源的开发不能过度随意。这不仅对建筑行业是一种有序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品质也是一种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是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且接受度也更广[1]。

1、在当代住宅设计模块中,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念。

可持续建筑设计理念需要对优良文化进行传承,突出绿色建筑的独特性,从而达到新型建筑应用的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需要对传统文化的局限性进行必要的突破,通过实际经验发现,我国传统建筑的布局及设计是顺应了当时时代发展的需求,但是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的,跟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是有差距和隔阂的。所以新的社会环境下对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理念要进行必要的剔除,只有推成出新才能进行更为人性化的建筑设计,才能对建筑的功能进行更好的区分。

2、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对建筑空间尺寸的把握要兼具使用特性及人性化设计。如果建筑尺寸过大,就容易造成空间的浪费,也不利于社会的资源的节约,成本控制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此外对于空间采光率要进行预先控制,这样对于房间保温隔热也是一种良性控制。对于室内空间布置及划分是满足建筑结构的必须,可以很好的达到室内可用面积的合理分配,达到一种均衡,保证保证当下功能区的工作需要,满足当代建筑设计的工作需要,提升其建筑物的功能效益。

3、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要对住宅模块进行必要的功能划分,

对于功能划分可保证建筑区分的得当以及位置的明确,减少视线的干扰,室内各个功能区分可避免受到噪音气味等的干扰,对于住宅的卫生质量也是一种良性提升。现代社会家庭办公形式的出现,对于住宅內的工作室要求也会越发的高,再者,随着社会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家庭中设置阳光室供老年人休闲已成时尚等[3]。

我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积累了大量的卓越建筑,对于其中体现的文化特色要有必要的传承,也同时也是祖先留我们给宝贵的经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同,所以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也要注意不能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在建筑空间的划分上对于生活阳台、化妆区、清洗区等要进行专用设置,从而使本土住宅更具个性化。

结束语

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于传统建筑特色的把握是保证传统文化理念进行更新的必不可少方式之一,对于建筑设计中存在问题应展开分析并给予及时解决,建筑的设计也应当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前提,传统建筑是凝聚着文化特色的重要形式,也是体现远古思想的的纽带。在现代建筑中应考虑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文化缺失的问题,加深对传统伦理文化的传承,进而体现传统建筑的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1]高洋华.中国建筑文化与孔孟思想[J].华中建筑,2012(04):17-19.

[2]汪岳岭.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伦理内涵[J].华夏文化,2010(13):103-105.

[3]朱亦然.住宅建筑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林玮

上一篇:土木工程专业项目建设论文下一篇:高层土建工程施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