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小学教育论文

2022-04-15

德育小学教育论文 篇1:

德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开展途径

[摘要] 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积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本文在进行小学德育重要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德育工作;小学生;有效途径

在学生人生发展的起步阶段,小学德育工作可谓意义重大。广州市南武小学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协调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深入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努力实施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的德育素养获得了全方位的提升,为学生建立起了坚实的发展基础。通过有效的德育工作,学生表现出饱满的精神风貌,不断收获着由德育素养提升带来的益处,实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德育工作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基础的不断完善,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基础教育的育人效能正持续提升。在基础教育阶段,对于学生的教育与培养,应有效突出德育工作的育人优势,积极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我国基础教育工作能够有效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后备人才。

具体到小学教育领域,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起步阶段,是思想素质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节点。这时候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较强,通过有效的途径帮助他们消化、吸收德育内容,能够使他们尽早地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逐步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从而在当前的学习、生活中,以及今后的长远发展中大受裨益。

与此同时,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对一些负面的思想缺少辨别、抵御能力,极为容易沾染上不良的习惯。因此,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在防微杜渐的教育过程中,起到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通过积极的德育倡导,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地辨别、抵御负面思想,引导他们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自觉地远离有害事物。如此,就在学生的思想领域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火墙”,以对抗各种侵蚀。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德育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奠基石。有效开展小学德育工作,能够助力学生尽早地养成积极健康的道德品质与规范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二、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基于落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我们注重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在具体的环节中,为学生解读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理想信念与“中国梦”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兴趣爱好,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信念,将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相统一,并在今后的“追梦途中”,不断地用理想信念鞭策自己、激励自己、勉励自己。例如,在“理想信念教育”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引导小学生基于“我的理想”主题进行充分的师生互动,组织学生将具体的交流结果以及心得体会,写成一篇表达自身理想信念的作文。这样就让学生能够站在更加客观的角度,设计长远的人生发展规划。

三、有效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德育的关键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首先利用视频编辑软件,为学生制作了相应的视频学习资料,简要介绍了自1840年以来我国的百年屈辱历史,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历程。通过这样视频学习的方式,学生体会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随后,我们还为学生提供了诸多的爱国历史人物故事材料,引导他们通过学习历史故事的模式,深刻地理解爱国主义精神。此外,我们还向学生展示了“玉兔”“天眼”“神舟飞船”等我国先进的科技发展成就,促使学生有效地认识到“新时代”中国取得的种种伟大成就,以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协调落实可持续发展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积极践行环境保护观念,促使他们更为适应当代社会对于人才的发展需要。具体的过程中,我们为学生展示了“低碳生活”的教育纪录片,让学生认识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能够有效地减少碳排放,从而为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我们还进行了“避免餐桌上的浪费”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五、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小学德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它能够引导学生自觉地弘扬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构建起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在具体的教育环节中,我们引导学生对《大学》《中庸》《孟子》等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学习、诵读活动,让他们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还深入讲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体条目与传统文化的渊源,启发学生更为深刻地领会传统文化。

六、深入践行革命传统教育

革命传统教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为此,我们组织学生观看了《挺进大别山》《辽沈战役》等革命传统影片,引导学生写观后感,并通过充分的师生互动交流,让学生深入了解革命先烈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壮丽革命精神。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少先队建设工作,使学生明确了自己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

通过这样的小学德育模式,就能够在学生成长发展的早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激发他们的正能量,为未来的健康成长以及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黄修泉    广东省广州市南武小学校长,广州市青少年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高级注册教师,著名画家。

作者:黄修泉

德育小学教育论文 篇2:

新时代少先队活动与德育在小学教育中的融合探索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变化,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在小学教育中对道德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视,突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教育重点方向,同时对于在小学教育活动中的少先队工作更是义务教育的重点活动之一,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利用时代优势,将道德教化融合并内化在少先队活动中,符合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要求,因此,针对小学教育中德育和小学少先队活动融合的意义、现状,以及具体操作建议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少先队活动;文化德育;新时代发展

一、德育与少先队活动融合的意义和作用

在小学阶段,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是少先队员或者是准少先队员,少先队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小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第一步,也是小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前提准备阶段,亦是作为小学生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何校必不可少参加的重要活动之一。并且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飞速,人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虽然腰包鼓了,但是,有些时候精神生活和思想道德素质跟不上物质发展,因此,将德育引入教育的主舞台,同时将此与少先队的各种活动结合一起,能够极大程度上锻炼小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以及学会团结合作的能力,小学教育是教育的第一步和长远教育生涯的奠基,迈好第一步,就如同系好第一颗扣子,对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深化以及国民素质的提升具有极大的裨益。

二、我國小学阶段德育现状分析

道德教育单从字面上看具有玄学的意味,古说“道德”是为老庄之学,现如今并非仅是如此,道德教育更多是为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自我约束力和底线的形成埋下幼小的思想种子,以待在后续的教育或者生活中逐渐发芽长大,最终成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磊落社会主义接班人。但是现如今我国的小学德育主要存在于教师的口头教学或者思想品德教育的课堂之上,总体上形式过于单一,教学比较呆板,在如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亟须改变,滞后性明显。

三、少先队活动与文化德育的具体结合方法探索

1.“互联网+”助力培育素质少先队员

互联网本身是一柄双刃剑,在网上存在很多诱惑、暴力、物质主义等黑暗面,但是更为关键的是“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张大“网”上,全国的优质师资和少先队活动素材皆可利用,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故而教师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将网上资源有机整合,此种理念也是在互联网式的德育少先队员培养中尤为关键的一环。举个例子,近期,全国的小学生“风雨同钉”,利用钉钉在网上上课,那么,在网上开展少先队活动亦可如此。当然,在正常的时期,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德育课堂和活动,比如说,在学雷锋活动中,可以网上征集新时代雷锋少先队员,分享身边雷锋事迹,以便让全校、全市,乃至全国的少先队员参与其中,同时,利用互联网的“三微一端”广泛宣传,将互联网的作用充分发挥。

2.依靠课堂多方位发展拓宽德育活动

德育教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一定的抽象化嫌疑,如何具象化,仅仅通过少先队的课外活动来开展德育显得有些单薄,不足以达到教化的目的。作为小学教育的主体——课堂,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来拓宽活动是十分必要的,除却传统的课堂教学,每日的晨读、自习可通过定期小活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新式课堂也可以加入其中,比如校本课堂、翻转课堂、情境化课堂,再有创新形式的慕课、微课和网络课堂,利用碎片化的课堂为少先队活动“扶正位”,利用课外的具体活动“占外围”。小学的少先队的活动不仅仅在于课外活动,课堂也是小学生的主阵地。

3.德育教化助力乡村振兴

“三农”问题是国家的根本问题、核心问题,农村的德育也是现如今教育的重点,为此,适时、适当开展乡村志愿活动是小学少先队德育的重要内容。在我国乡镇农村地区,小学由于受地区和经济限制,在乡村开展少先队活动要因地制宜,开展活动,切忌一刀切,盲目跟风。比如,少先队在大队委的组织下开展志愿活动深入留守家庭,对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进行慰问;开展“金山银山,绿水青山”的环保少先队活动,主动动手捡垃圾,保护家乡环境。通过亲自参与这些活动引导学生要尊老爱幼,互帮互助,形成乡土情怀,从小就使他们懂得心中要有他人,要助人为乐,懂得感恩,奉献社会。(学校是城区小学,少先队工作不牵扯乡村)

“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德育教化是立人、成事、定国的根本,重视道德教育是推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同时针对小学的教育特点,与少先队活动有效融合,课内外、校内外,全方位,多角度地开拓发展,需要我国的教育研究者和从业者在此积极探索并主动投入实践中去。路漫漫其修远兮,仍待我们去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安凤.如何做好农村小学大队辅导员工作[J].学周刊,2015(25).

[2]葸芳玲.少先队德育建设工作的实践与探究[J].学周刊,2018(14).

编辑 王亚青

作者:王云

德育小学教育论文 篇3:

德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

摘 要:德育已经成为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小学生的成长以及素质教育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要求学校德育要引导学生了解并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逐步形成高尚的品质,为我国今后的发展贡献力量。主要讲述了德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德育;重要性;教师;学生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已经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因此德育受到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小学校开始开设德育课程。就这一现状来说,孩子受到家长的溺爱程度越来越大,“四二一”家庭模式的产生,使得家长的精力全部放到孩子身上,过分的溺爱并没有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使得孩子不爱学习,沉溺于娱乐之中。面对这样的现状,小学教师应该重视起来,做好小学生的德育工作。

一、德育工作在小学教育中的实效性

在小学德育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心、爱劳动、懂礼貌、尊老爱幼、热爱社会主义等品质,因此,德育的目标要准确,目标的设立关系到教育的结果。德育要符合现代小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点,从身边的小事入手,由浅入深地对他们进行德育。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不同的教育。例如,针对低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按时到校,尊敬师长,友善同学,热爱学习。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就应该给他们安排任务,按时打扫学校操场、走廊,爱护学校公物。要求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不仅在学校,在家庭和社会中也要遵守道德规范,将学校对他们的规范要求当作自己的道德行为标准。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德育是学校实施一切教育的基础,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德育也应渗透其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学习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概论,可以从侧面来加强学生德育方面的认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和道德理念,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具有现实意义。

三、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对德育的渗透

1.语文教学中的德育

语文教学是与德育联系最为密切的,在学生学习的古诗词、散文等中,都渗透了德育,例如,在学习李白的《静夜思》时,通过对诗句的分析体会,感受到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同时联想自身情况,让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亲情。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把控好对于教材的理解,做课前准备时就要钻研教材中的德育内容,通過延伸、迁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科目的情况下,也受到德育方面的教育。要让学生明白课文想表达的是什么含义以及课文为什么要这样表达。

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时,通过作者对于闰土形象以及与他玩耍时的描绘,表达了鲁迅先生与闰土深厚的友谊。教师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做延伸,让学生用文字描绘身边的好朋友,在锻炼他们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加强了同学之间的联系和友情,让学生体会到友情的珍贵。类似这样的德育还有很多,语文教师应该把握好分寸,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受到德育。

2.音乐教学中的德育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主要包括对音乐的赏析、唱歌教学以及各项声音训练。教师要根据课程设计的内容,将德育贯穿于课程之中。小学生学习的音乐中,多为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的题材,优美的旋律和广泛的传唱性深受学生喜爱。《义勇军进行曲》是小学生必学的曲目之一,学生在学习这首歌时,通过磅礴的气概,感受到我国人民不畏艰险、勇于向前的精神。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这首歌,还要给学生讲述这段历史,通过艺术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体会到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让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从而更加努力学习。

音乐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情趣和高尚的品质。我们有很多优秀的民歌是值得进行赏析的。民歌是经过劳动人员传唱而演变形成的,通过民族音乐的赏析,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通过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可以让学生更加有兴趣的来进行德育学习,也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德育内容,教学效果也更加显著。

3.品德课教学中的德育

品德课是与德育教学密切相关的一门课程,课程在教材的选用上就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让学生容易理解。在品德课上,教师可以模拟场景,让学生体验社会中不同的角色,体会到他们的不易,从而更加理解他们。可以让学生体验“我是小小收银员”“我是公交司机”等角色,模拟场景,为学生设置困难,由浅入深地让学生体会到他们的不易。

德育工作是一项长久的工作,需要教师以及学校经过不懈努力来完成。同时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重要的階段,因此德育在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讲礼貌、懂礼仪,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道德之花在小学校园中盛开。

参考文献:

[1]王如凤.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有效性策略探究[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9(6).

[2]张晓华.网络文化背景下中小学道德教育实效性探讨[J].考试周刊,2011(68).

作者:周筠 蒋才锋

上一篇:金融审计风险论文下一篇:语文课程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