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钢琴音乐艺术论文

2022-04-20

[摘要]俄罗斯音乐艺术事业崛起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上半叶,基于该时期中苏交往的历史背景,双方有过较长时期的深层次交流往来。早在20世纪前半叶有不少中国艺术家就已经踏上了赴俄罗斯进修学习的道路。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政府更加强了赴俄留学的人数,并邀请了众多的前苏联艺术家来华任教讲学。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影片钢琴音乐艺术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影片钢琴音乐艺术论文 篇1:

抒情、叙事、塑造与升华:钢琴音乐在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润色”功能

摘要:电影《海上钢琴师》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影片中音乐炉火纯青的运用,它打破了音乐只能作为电影“背景”的惯例,将音乐从“幕后”搬到了“台前”。钢琴凭借其独特的音色和宽泛的音域受到了影片导演的青睐。29首钢琴曲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音乐在影片中展现出“给感情润色”“给剧情润色”“给人物润色”“给主题润色”四大润色功能,实现了电影与音乐“灵与肉”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钢琴音乐  电影音乐  声音艺术  润色功能  灵与肉  《海上钢琴师》

众所周知,电影艺术诞生之初便是以默片的形式进入到观众的视野,由于没有任何声音配乐,观众只能依赖演员大量的、甚至是夸张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感受剧情的跌宕起伏。20世纪初期,电影艺术从无声电影发展成为有声电影,声音元素在电影领域崭露头角,逐渐进入到观众的视野。电影中的声音元素可分为人声、音乐、音响三种。谈到电影的“声音艺术”,一般最先想到的相关联的词语便是“背景音乐”。音乐元素在电影中经常被背景化、边缘化、次要化。不同时期的人们对于电影的好坏评判会随着他们思想观念的演变而不断发生变化,新时代的电影已经从“眼球经济”向“耳朵经济”发生转变,观众也越来越关注听觉上的享受。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Giuseppe Tornatore)拍摄的电影《海上钢琴师》之所以能够取得诸多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影片中音乐炉火纯青的运用。在该影片中,音乐大师恩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打破了音乐只能作为电影“背景”的惯例,将音乐从“幕后”搬到了“台前”。钢琴音乐贯穿于该影片叙事的始终,《海上钢琴师》也成为了电影史上流传最广、深受观众喜爱的传奇佳作。

钢琴是电影《海上钢琴师》音乐元素的主要表现乐器。钢琴的音色特别:作为键盘乐器,用键拉动琴槌以敲打琴弦,可以演绎缤纷多彩的音乐形式,例如跳奏音、连奏音等;钢琴的音域宽泛:其音域广达六至七个八度,音高从低到高,力度从弱到强,既能体现电影作品中深沉的情绪也能表现慷慨激昂的场景。钢琴是速度、力度、旋律、和声、风格、个性等各种艺术表现要素交织糅合所形成的“听觉美”,正是因为钢琴在音色上的独特以及音域上的宽泛,在表现形式上既能以独奏的形式,或表现出独处时的抒情悠扬,或表现出战场上的慷慨激昂,又能与其他中西方乐器相互融合,形成浑然天成而不显突兀的合奏式的声音效果。《海上钢琴师》中共使用了29首钢琴曲,钢琴音乐的大量使用作为影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极大程度地提升了电影的观赏性,使得影片历久弥新、深入人心,从而电影修复版也在时隔20余年后再次上映。钢琴音乐为电影进行了有效的润色,主要表现在“给感情润色”“给剧情润色”“给人物润色”“给主题润色”四个方面,对电影进行艺术的再加工,丰富电影内涵,实现了音乐与电影“灵与肉”的完美结合。

一、抒发情感,给感情“润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发生转变。伴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受众群体对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产生了迫切的需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诺(Abraham H. Maslow)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将情感需求划分为是比生理需求更高层次的需求。看电影和听音乐恰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方式。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可以抒发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而通过音乐来表达影片中人物的情感则是一种常见的影视表现手法。英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麥奎尔(Denis McQuail)等人在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类型研究中,将受众的使用类型与其需求和心理联系起来,受众在观看电影时,会根据自身的情感和需求来筛选、过滤某些传播内容。电影内容是否能够满足受众需求引发情感共鸣是影响电影票房的关键。沈阳音乐学院付宁教授在研究中将电影作品中的钢琴配乐分为多元化特征、引导特征、情绪特征、节奏特征等四大特征,其中的“情绪特征”指的就是“用钢琴配乐代替人物对白,成为抒情的主体”。情感的高低起伏通常与电影作品故事情节的跌宕转折相吻合,因此,情感体验是观众“观看电影”这一行为最为深刻、最为关键的体验。电影中的音乐作为桥梁与纽带,很好的将观众的情感与电影的剧情相互捆绑、相互关联,增强观众的代入感,不同音乐在不通电影情节的使用给观众的情感体验也是不一样的,观众可以在音乐的烘托下,跟着电影情节的发展表现出或惊喜、或紧张、或悲伤、或惋惜的不同心情,这也正是电影音乐对于情感“润色”的艺术魅力所在。电影艺术是从生活中衍生出来的,是将人类情感元素叠加起来的具体表现,通过音乐来表现电影情节的张力,可以使受众在观看电影中能够感受到其中所包含的情感色彩。角色的内心世界也在音乐的渲染下直观的显现出来。如果想要通过音乐展示电影的艺术魅力,就需要用音乐去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为此,钢琴音乐本身的情感元素需要完全融入到电影中。在《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中,电影主角在参加钢琴比赛时弹奏出来的音乐跌宕起伏,抑扬顿挫,这样的音乐节奏可以看出主人公具有熟练的钢琴演奏技巧,观众也能感受到主人公对于钢琴音乐的热爱。观众在观看电影的时侯可以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感受到电影情节也随之变化,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电影的欣赏价值也随之提高,而且电影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二、推动叙事,给剧情“润色”

从叙事学的视角看,所有媒介产品都是“叙事”的作品。电影与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相似性,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叙事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而电影作品很多也都是以叙事为主,一部电影就是一个故事的整体或者多个故事的集合,故事的叙事言理通过诸多情节的有机衔接来进行。一部引人入胜的电影所叙述的故事,一定是让人欲罢不能的,组成故事的情节有起有落、有张有弛、有平铺直叙有起伏跌宕、有和风细雨有电闪雷鸣。沈阳音乐学院付宁教授将电影作品中的钢琴配乐概括为对比性动机、线索性动机、转折性动机三大类推动电影故事情节的发展,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钢琴音乐也能用此三种动机概括(表1)。电影中情节的发展也是由钢琴音乐推波助澜的,运用音乐烘托氛围同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在电影中,音乐虽然采取了配乐这一形式,但它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音乐响起时,它能够引导观众的情绪情感并与电影之间产生共鸣。法国声音理论家米歇尔·希翁(Michel Chion)在其经典电影声音理论的著作《视听:幻觉的构建》中说到:“声音是精神性的,无法触及,而影像可以显形,我们也可以说,影像是被投射出来的,而声音是个投射器,从这点上说,后者向影像投射涵义,赋予其价值”。因此,声音元素赋予了影像艺术多重价值,构建多重感受。作为该影片构成要素之一的钢琴音乐,其最终是要为电影情节的发展而服务,在《海上钢琴师》这部影片中,音乐则充当了叙事线索,成为推动故事情节的重要元素。整个影片是从小号手麦克斯的视角,采用回忆的形式将整个故事引出。“影似看山不喜平”电影作品中的钢琴音乐对于剧情表现出一种平缓—高潮—平缓—高潮—平缓—高潮(表2)的节奏变化,具有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好的电影作品是有呼吸的”,利用钢琴音乐的推动与渲染,可以将剧情从平缓到高潮,从高潮到低谷进行了很好的协调和过渡,有利于电影情绪的调整和节奏的把控。

三、塑造形象,给人物“润色”

电影叙事的第一元素就是人物,俄国文艺学家普罗普(Vladimir Propp)在其“功能理论”中提出,人物是叙事艺术中承载功能作用的重要角色。“人物是文艺作品的灵魂,任何作品的主题思想、创作意图都是通过人物形象来体现的,演绎作品中所包含的环境描写、故事情节都是围绕人物情感和人物思想来设定的,因此,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主体,更是演艺作品的核心”。“影视剧作同一切文学作品一样,以刻画人物塑造典型形象为自己的中心任务。离开人物形象的塑造,即使故事編织得再离奇曲折,自然环境描写的再优美别致,也不可能拍摄出好的影视艺术片”。美国著名电影配乐作曲家伯纳德·赫尔曼(Bernard·Herrmann)认为“音乐能够挖掘并强化角色的内在性格”,人物是影视作品情感输出的主要传递者,通过音乐的艺术衬托,可以将单薄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更为深刻、饱满,更能细腻的凸显出剧中人物的形象和内心复杂的情感。例如:在女孩来到船上时1900(主人公)内心的情感与开头欢快、愉悦的心情大有不同,此时1900的眼中充满希望与惊喜,于是一首《Playing love》从他的手间流出,在场的人都被他的音乐所感染,这首曲子表达了1900内心的期待与希望,没有其他复杂的感情,只是1900对女孩真挚的情感。当女孩离开1900的视线后,琴声也戛然而止,充分表现出1900的失落,钢琴音乐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升华主旨,给主题“润色”

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Béla Balázs)认为声音不仅是画面的必然产物,也是主题的源泉和成因。每一部电影都有自己所要传达的主题和刻画的内涵,观众通过钢琴音乐的烘托更好的代入到故事情节中,也更加容易理解到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和内涵。钢琴音乐是对电影《海上钢琴师》主题的诗意延伸,整部影片做要表达的正是世俗与艺术,名利与纯净之间的斗争,钢琴配乐对电影主题的演绎和诠释起到很好的补充和说明,观众可以静静体味影片中钢琴音乐的流淌,感悟像水一样清澈柔和,像风一样的轻盈随性,像云一样纯净圣洁,像海一样波澜壮阔的音乐旋律。钢琴配乐的使用延伸了观众的观影感受,即便电影落幕,观众仍停留于电影情节中,意犹未尽。在最后的危难时刻,钢琴音乐依旧表现着它的清净优美,回顾整部电影,无论是影片中人物形象的刻画,亦或是影片剧情的推进,都恍然大悟,好像观众在重温一个身边的故事,一种亲身经历过的心情,看似与主题的分离其实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远离于自身生活实际之时又恰似恍如昨日。钢琴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将影片推向作品情绪的制高点,也将观众的情感推向高潮,从而达到升华电影主题的效果,将作品自身所独有的灵魂注入人心,扣人心弦。

五、结语

电影《海上钢琴师》是浪漫主义的结晶,导演选择具有自由、浪漫特色的钢琴音乐作为影片的重要听觉艺术,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钢琴音乐在影片中展现出“给感情润色”“给剧情润色”“给人物润色”“给主题润色”四大润色功能,是的电影更具艺术性与人文性。电影本身就是一种“有声有色”的高雅艺术,当代电影以视听联袂、音画一体、情理交融的叙事艺术感染和感动观众影视作品,作为现代社会一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艺术传承及表现形式,钢琴音乐在电影作品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钢琴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更加充分地表达影视作品的艺术情感和审美价值,实现了音乐与电影“灵与肉”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英]肯尼迪,[英]布尔恩,牛津简明音乐词典(第四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6.

[2][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李彬,吴风,曹书乐.大众传播学(修订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付宁.《绿皮书》中钢琴配乐片段的动机与特征分析[J].电影评介,2020(06):106-108.

[5][挪威]雅各布·卢特.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M].徐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法]米歇尔·希翁.视听:幻觉的构建[M].黄英侠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7][俄]普罗普.故事形态学[M].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

[8]刘海峰.对电影钢琴配乐审美体验的分析研究[J].艺术品鉴,2019(18):95-96.

[9][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作者:杨钧淦 卢武

影片钢琴音乐艺术论文 篇2:

俄罗斯音乐教育体系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摘要]俄罗斯音乐艺术事业崛起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上半叶,基于该时期中苏交往的历史背景,双方有过较长时期的深层次交流往来。早在20世纪前半叶有不少中国艺术家就已经踏上了赴俄罗斯进修学习的道路。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政府更加强了赴俄留学的人数,并邀请了众多的前苏联艺术家来华任教讲学。大量接受过系统西方音乐教育的中国艺术家分赴全国各主要音乐院校进行教学,为新中国培养了无数优秀的音乐人才,对中国现代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俄罗斯;中国;音乐教育

俄罗斯是世界音乐文化大国,俄罗斯的音乐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教学理念。直至今日,俄罗斯为自己本国每一个时期和阶段培养了杰出的艺术家、演奏家,使俄罗斯的音乐地位一直屹立在世界的前沿,而且也为世界音乐艺术和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俄罗斯音乐界对中国音乐艺术人才的影响

20世纪上半叶是俄罗斯音乐界对中国音乐影响最为深刻的一段时期,1898年中东铁路通车后,大批沙俄移民来到中国东北聚居,他们中间不仅有商人,而且有很多的艺术人才。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经济贸易,也带来了俄罗斯和西洋的文化艺术。他们在东北创办了许多音乐学校,比如最早的哈尔滨音乐学校,辽宁沈阳的音乐院校。这些艺人为中国艺术教育植入了西方的理念,一方面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才,如萧淑娴、贺绿汀等著名音乐艺术家就是被俄国著名钢琴家扎哈罗夫培养出来的;另一方面则是推动了中西艺术文化融合,引领中国艺术家创作出一批融合中西文化的优秀曲目作品,为中国民族音樂艺术走向世界开辟道路。

到了20世纪50年代,在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中文化合作协定》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一方面大力聘用苏联音乐家来华任教,另一方面选派中国音乐家赴苏留学。国内著名指挥家李德伦在苏联进修多年,先后指挥过苏联国家交响乐团、列宁格勒交响乐团等20多个乐团,因其天才的指挥才能,名垂《莫斯科音乐学院百年史》;我国著名作曲家吴祖强于1953年赴苏留学,学成归国后于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其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成为我国音乐史上首部成功将民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队相结合的协奏曲。在建国初期,许多国内知名音乐家都是在俄罗斯音乐院校那里领略西洋乐理,从而得以在音乐领域实现融会中西,为中国音乐艺术发展开创了新的道路。

二、俄罗斯音乐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影响

基于民族解放的需要,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苏区、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音乐教育均以服务革命为目的,重视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实践,尤其是音乐教育中的歌咏活动,起到了团结人民、鼓舞斗志的作用。在这一出发点上,不断向正规化推进。

20世纪50年代,在学习苏联教育的过程中,艺术专业教育基本参照苏联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移植和改造,建构了新中国的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在音乐教学体系方面,从音乐教学管理、音乐教育体系、音乐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思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一直到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创建了一套自己的模式。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基本全盘照搬苏联的办学经验,注重音乐审美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增加硬件投入,令教学环境和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在苏联音乐家的影响下,音乐学院自一年级就开设作曲课,制定作曲课教学大纲,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取得了显著效果。在苏联专家指导下的习作音乐会中、院校内许多作曲家当时创作的作品中,常可以发现其受到的苏联作曲专业的有益影响。

三、俄罗斯音乐在中国社会的传播和影响

俄罗斯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音乐家在俄(苏)的学习和创作为回国后的艺术实践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的音乐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且成功探索出了新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

俄罗斯音乐在中国社会生活和音乐思想方面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30年代初期,俄罗斯的音乐理论与中国救亡时代呼声相结合,形成一股巨大的思潮,其社会表现形态就是左翼文化艺术运动。当时很多电影插曲在群众中传颂,如任光作曲的《渔光曲》,这部电影在莫斯科电影节获得“荣誉奖”,成为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此外如聂耳、冼星海、吕骥等音乐家创作的电影插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基于时代背景,新中国社会接触到的西方异域音乐艺术几乎全部来自苏联,拓宽了中国社会的视野、丰富了百姓的情感世界。一大批俄语歌曲在中国广泛传诵,至今仍然耳熟能详,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灯光》《喀秋莎》等。音乐家吕骥指出,俄语歌曲之所以能深入到中国人民心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具有人民战斗的内容,明朗、有力、引人深思而又流利易唱,民族色彩鲜明,因此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重要的友好邻邦,苏俄在音乐领域对我国音乐艺术影响巨大,许多俄罗斯音乐家为中国的音乐艺术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双方的音乐交流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在中俄友好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的今天,相信两国艺术交流还将得到进一步深入,为我国音乐艺术领域未来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孟楠 麻华

影片钢琴音乐艺术论文 篇3:

钢琴家的传奇人生

[摘 要]澳大利亚电影《Shine》(中文名《闪亮的风采》)是一部举世闻名的优秀音乐电影之一。影片通过钢琴音乐与主人公大卫·赫夫高特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关系的叙事,探讨了音乐与人生的关系。影片中的诸多配乐也较好地配合了剧情的发展,推动了影片的艺术表现。

[关键词]钢琴;《闪亮的风采》;电影音乐

[收稿日期]2016-02-26

[作者简介]左 菲(1999— ),女,安徽庐江人,安徽铜陵市第一中学高三学生。(铜陵 244000) 澳大利亚电影《Shine》(中 文 名《闪亮的风采》《钢琴师》)自1996年8月15日在澳大利亚首映后,一举成为举世闻名的优秀音乐电影之一。

影片先后摘取奖项无数,主要有第6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著编剧、最佳原创音乐、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辑七项提名,荣获最佳男演员奖;第54届金球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剧情片男演员、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原创音乐5项提名,荣获戏剧类电影最佳男主角奖……

一、电影内容

故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主人翁大卫·赫夫考生长在一个家教极严的犹太家庭,并患有轻微的神经紧张症。大卫自幼便表现出过人的天赋,获得了无数的荣誉,而他的父亲彼得更是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时时督促他勤学苦练,甚至让儿子挑战号称“世界上最难演奏的作品”——拉赫玛尼诺夫的《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然而父亲的严格管教使得这个少年在性格中多了一份与其年龄不甚相称的阴郁和冷漠,只有在母亲和妹妹那里才能得到心灵上些许的安慰。

父亲将所有的音乐梦想全部寄托在年少的大卫身上,过压的父爱也造就了他不健全的心理和心志,更给他的音乐人生埋下了痛苦的伏笔。大卫在琴艺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后,先后接到赴美、英学习的邀请。因为固执的父亲不肯放弃对儿子的控制,大卫的音乐生命几乎因此而断送。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毅然独自离家,带着父亲“永远不许回家”的禁令离开了澳大利亚,远赴伦敦音乐学院求学,去实现自己的音乐梦。广阔自由的音乐空间让大卫第一次惬意地享受着只属于自己的生活,拥有了朋友和优秀的老师,更加重要的是,他拥有了梦寐以求的音乐。在皇家音乐学院,他师从塞西尔教授,废寝忘食地准备在音乐会上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演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但是由于精神负担太重,他在演出结束时晕倒,被送进医院。后来,在妻子吉莉安的鼓励下,他终于找到了开启心灵的方法,走出阴影,超越了生命和思想的极限,成功地举办了音乐会,实现了与音乐融为一体的梦想。

二、音画关系

在近年来的西方电影中,涌现出不少以钢琴家为主角的优秀作品。它们都以钢琴为主线,却表达了截然不同的思想:对于某些钢琴家而言,虽然身处逆境,但美妙的钢琴声不时传达着生命和希望的信息;但对于另外一些钢琴家来说,钢琴虽然带给他们成功,但摧残了他们的灵魂。在高压环境中扭曲成长的大卫·赫夫高特,在音乐中夺得荣耀的光环,又在音乐中訇然崩溃,最后又在音乐中奇迹般地重生。一个戏剧性的故事因为人与音乐的复杂交织,而变得扣人心弦、耐人寻味。

大卫·赫夫高特在影片中第一次弹奏钢琴时只有7岁,跟随父亲去参加家乡的一个钢琴比赛。高大健硕的父亲身后的大卫瘦小羸弱,脊背微驼,早早地带上了近视眼镜,虽然不时躲着父亲在路上玩着跳房子的游戏,但在比赛中他弹的曲目却是肖邦的《波罗乃兹舞曲》。这首舞曲被小小的大卫用一种刚硬的方式演绎,小手用力地敲击着琴键,小脚最后踢开了不听使唤的琴凳,大卫外在的沉默与琴声中的急躁亢进形成了古怪的反差。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第一主题温暖、美好、歌唱般的旋律,令小小年纪的大卫深深地着迷,而年幼的他并不明白暗藏的凶险,命运已经推着他一步步走向泥潭。因为对《拉三》的无从把握,原本准备全面负责大卫音乐教育工作的父亲终于决定将大卫拜托名师指点。琴技突飞猛进的大卫,在被邀請赴美深造的关键时刻,又被父亲阻止。在又一次被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录取时,冲出家庭桎梏的大卫被父亲抛弃了。而沉浸在音乐中的大卫,终于具备了充分的条件,接近令人高山仰止的《拉三》——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Rachmaninoffiano Concerto No. 3 in D minor, Op. 30) ,《拉三》号称为所有钢琴协奏曲中弹奏难度最大的一首。炫目的技法固然仰之弥高,难以把握的极端激情更是很容易便会影响意志不坚的演奏者的心理。这部作品的演奏,既是对钢琴家技巧与体力的考验,也是对情感与心理承受力的挑战。大卫必须要攀登这一音乐高峰,虽然他一度神经错乱,但最终在爱情中找到了平静和理性。在影片中,大卫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教授西里尔·史密斯的指点下,在刻苦的练习中,迅速突破了演奏《拉三》的技巧障碍。影片再现了大卫在学习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它能让人蜕去繁华浮躁、得到心灵的净化与慰藉。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作为主导音乐始终贯穿着影片的始终,成为剧情发展的主要线索,在音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下,通过这部具有丰富内涵的乐曲揭示出深刻的思想性与社会意义。“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让这部电影散发出真实的光彩,而影片中熊熊燃烧的音乐灵魂,来自于拉赫玛尼诺夫那不变的俄罗斯情结——美与忧伤同行。在这些钢琴音乐中不仅有原创的电影音乐,也有许多是直接引用著名作曲家的钢琴音乐来作为电影音乐的,但无论是原创还是引用的钢琴音乐,都为电影增色不少。在与钢琴音乐有关的电影中,有一类是直接对钢琴家的生活与经历的描述,这就使电影的情节与钢琴音乐有了更加内在的联系,从而使钢琴音乐在影片中具有了更重要的表现意义。”

在影片高潮中,年轻的大卫·赫夫高特也走向了《拉三》。摘下了眼镜的大卫以朦胧的视线面对着钢琴上的88个黑白琴键,微驼的背也不再显眼。极快的快板、华彩、滑奏、和弦、极快板的快速音群……钢琴与弦乐展开着一场激烈的争战。在铜管乐器黑暗、狰狞的行进中,影片中的声音全部隐去,只能见到琴键上翻飞的十指与溅落的汗滴。然后,激昂、胜利的主题出现,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大卫却訇然倒地,那双大大的眼睛穿越人们的视野,空茫地注视着一个未知的空间。

此后十余年,大卫·赫夫高特离开了钢琴与音乐,住进了精神病院。一个雨夜的疯狂与混乱后,大卫的目光越过地板上拉赫玛尼诺夫的照片,冲进一家小酒店,演奏起了俄罗斯音乐巨匠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钢琴小品《野蜂飞舞》。大卫一边衔着烟头,一边在琴键上用指如飞。影片中所用的全景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大卫身处人群中的自闭。流畅到位的弹奏与手指触键的专业感,让大卫似乎成了那位变成野蜂的王子,不停地飞舞,叮咬着自己独特世界中的所有黑暗。

然而,真正的救赎却来自遥远的巴洛克。当皇家音乐学院的老师给大卫讲课时,响起的是维瓦尔第那首充满悲悯的《荣耀经》。在教授的慈爱与宽容下,于庄重圣洁的音乐中,大卫走出了童年阴影,开始真正用心灵去触摸音符。当大卫在蔚蓝的天穹下赤身飞跃时,耳机中传出的是也是维瓦尔第的音乐,根据维瓦尔迪的经文歌《人间需要真正的和平》改编而成的女声圣咏。当海报上那位展翅欲飞的青年变成了弯腰驼背、眯缝眼的中年男人,迎面而来的美丽女人吉莉安并没有失望,她给了大卫爱情和信心,给了他重返舞台的勇气。当大卫与吉莉安离开父亲的墓地时,镜头渐渐拉远,在密密麻麻的墓碑与十字架中,简单透明无瑕的女声、拨弦古钢琴和大提琴交织成的三重奏,伴随他们走向未来的人生。

透过影片,人们了解到,音乐于他已如鱼游大海。在妻子的帮助下,大卫在大剧院里完美地完成了演奏。当掌声如雷声般响起,他用手捂住了脸,再也控制不住,泪水从指缝间涌出。他是狂喜的,因为他终于走出了阴影回到了音乐的世界;他是悲痛欲绝的,因为当他终于理解父亲的爱。原谅了父亲,父亲却永远地离开了。

影片的结束十分有趣。大卫和他的妻子吉莉安来到父亲的墓碑前。功成名就的他无法表现出痛苦或激动,他的神色甚至有些过于轻松。这倒不是他恨他的父亲,恰恰相反,他们父子都是在暗处关注对方。大卫觉得他现在已经成功地开了演奏会,无愧于站在父亲的面前,而父亲则可以安静地躺在澳大利亚的泥土里。我们看到,寥落的墓地也普洒阳光……

在这部电影的配乐中,除了前文提到的几首名曲外,片中的音乐还有《With The Help of God,Shine》 《The Polonaise》《Did He Win》《Will You Teach Me》《Scales to America》《Scenes from Childhood》等34首。整部影片由这些乐曲在其中适时地配合着剧情的发展而先后出现,较好地推动了影片的艺术表现。

三、结 语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音乐是电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无论是在电影音乐,还是音乐为主题的电影中,钢琴都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鋼琴本身就是传奇,而电影则帮助它演绎了这个传奇。与钢琴相关的电影已经成为了一个系列,“从《海上钢琴师》《钢琴师》《钢琴课》到《不能说的秘密》和《闪亮的风采》等等,导演在每部电影里都对如何去深刻展示钢琴艺术作用而煞费苦心,希望借此在视听方面获得更好的效果。这些影片的成功之处就是通过钢琴来放大了人类纯洁的灵魂和内心深处的自我。”钢琴在影片制作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导演的重视和使用,并有很多成功的案例。研究和学习这些优秀的范例对于发展我国的电影音乐事业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此外,这部影片的故事虽然是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澳大利亚,但它所反映的问题却值得中国观众特别是琴童家长细细揣摩。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我们不能只为追求高级别和通过考级、升学而压抑孩子的想象力和快乐的天性,更不能为了完成家长的愿望或者得到一纸证书而不断地重复乏味的音符。要让孩子们在掌握弹奏技巧的同时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让钢琴成为孩子生活中的好朋友,伴随其快乐成长,让其生命的过程更加美好。

[参 考 文 献]

[1]李钰鹏.永恒魅力的钢琴协奏曲——析电影《闪亮的风采》之配乐[J].电影评介,2007(13):34.

[2]柳劲涛.影片《闪亮的风采》钢琴音乐分析[J].电影文学,2009(13):45.

(责任编辑:郝爱君)

作者:左菲

上一篇:企业廉正文化建设论文下一篇:服务地方经济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