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全球化分析论文

2022-04-15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贸易水平不断提升,同时我国各种生产方式也开始依托互联网得到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传统的对外贸易理念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此时我国的对外贸易需要和“互联网+”相结合,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使我国对外贸易始终保持竞争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对外贸易全球化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对外贸易全球化分析论文 篇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对各国的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也日益突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不仅面临着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伴随着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压力。如何合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遇,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对外贸易活动的重要课题。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特点基础上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在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对外贸易模式转变的策略,以期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对外贸易;发展模式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自二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1985年T?莱维最早提出“经济全球化”这个词,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全球化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资金、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个方面:

(一)贸易呈现自由化

随着全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从而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也使得加入到WTO组织的成员以统一的国际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生产迅速国际化

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极大地推动着世界市场的扩大。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科技革命,从时间和空间上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促使世界贸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促使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它不仅对生产超越国界提出了内在要求,也为全球化生产准备了条件,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三)资本逐渐全球化

世界性的金融机构网络,大量的金融业务跨国界进行,跨国贷款、跨国证券发行和跨国并购体系已经形成。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在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联动,几秒钟内就能实现上千万亿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汇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流动性和全天候的市场。

(四)科技日趋全球化

它是指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这是经济全球化最新拓展和进展迅速的领域,表现为,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大规模跨国界转移,跨国界联合研发广泛存在。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典型代表,各国的技术标准越来越趋向一致,跨国公司巨头通过垄断技术标准的使用,控制了行业的发展,获取了大量的超额利润。经济全球化的四个主要载体都与跨国公司密切相关,或者说跨国公司就是经济全球化及其载体的推动者与担当者。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发展既有机会,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一)机会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在21世纪最大的发展机遇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中国拥有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金、技术、资源和市场的契机,从而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全球化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国内经济增长。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这样的成就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规模、数量的扩大有着重要的密切联系。正是通过不断增长的对外贸易,中国才从世界经济市场中获得所需的资本、技术、人才等重要因素,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第二,经济全球化推动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可以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及出口商品结构,提高经济竞争力。同时,为了迎接国际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对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和技术都有着严格的国际标准,中国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通过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国内企业进行产品和技术创新,在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结构优化和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第三,经济全球化促使中国市场化改革和对外贸易政策的完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贸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的规则是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之上的,引入外来竞争机制,带来压力和紧迫感,成为推动改革和发展的巨大动力,中国可以借助国际竞争扫除市场化改革中的障碍。同时,全球化对各国贸易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种国际贸易政策随之制定,中国在这种背景下不断调整和完整对外贸易政策,增强市场自由竞争力度,为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良好的贸易环境。

第四,经济全球化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全球化促进生产、资源、人员、贸易、投资和金融等生產要素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跨国公司已发展到在全球布设研发、生产、销售链条的全球公司阶段。经验显示,一国经济开放度提高与其人均GDP增长之间成正比。无论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如何调整变化,不考虑全球化因素,不利用全球化机遇,就不可能探索出先进的发展模式。

(二)风险

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明显,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全球化推动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威胁,伴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引进了大量世界各国的先进产品、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些对我国原有市场和相应产业产生很大的冲击,带来了一定的市场风险,影响了经济稳定发展。

其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市场形成一个整体供应链,中国加入全球化的进程中,作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其他国家的限制和影响,在贸易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政治、经济或者其他因素的风险,就会严重制约对外贸易的发展,对中国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从而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危害。比如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就是其中一个表现,疫情期间中国的对外贸易受到很大的冲击。

再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密切,但是由于世界各国在自然资源、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以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国际间的贸易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一旦贸易中利益受损,势必会引发贸易双方之间的摩擦,中国经济也受到大量的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特点

一是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逐年攀升。近十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10年的20.17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1.54万亿元(如表1 所示)。二是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或劳动密集型制造环节的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对外贸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小,技术增加值含量高的产品出口很多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进行的,出口商品以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机电产品所占比重接近六成。去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0.06万亿元,增长4.4%,占出口总值的58.4%。三是贸易方式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升。2019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8.61万亿元,增长5.6%,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9%,比2018年提升1.2个百分点。四是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增加。2019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3.48万亿元,增长11.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2.7%,比2018年提升3.1个百分点,首次超过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

(二)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虽然对外贸易规模比较大,但贸易利润微薄。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高新科学技术,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中国长期处在国际分工中价值链的中低端,出口商品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仍以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缺少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品,在国际竞争力处于劣势地位。二是作为世界加工重要基地,承担的经济全球化的产业链中低端的、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产品,比如化工、皮革,这些资源消耗过大的加工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整个社会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

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创新转变思路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背景下,中国只有加强科技创新成为世界市场的创新强国,才能提升贸易竞争力,在国际贸易中获益。

(一)加大科教兴国力度,完善创新体系

国家应继续加大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就业创业技能等教育培训方面的投入力度,培养适合经济全球化市场需求的国际贸易综合性人才,同时,加大知识创新、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技术密集型特别是科技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技术附加值,形成完善的技术和产品创新体系,加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具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的培养,形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之路,提升中国对外贸易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推进对外贸易模式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对外贸易中,加强与发达国家间的高新技术等深层次合作,促进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鼓励外贸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中跨境电商商务模式,来完成传统企业的改造以及升级工作,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以及互联网金融三大板块进行不断的整合与发展,从而实现传统对外贸易模式的优化与创新,最终提升中国产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国际竞争力。

(三)积极开发多元化国际化市场,实现优势互补的“走出去”战略

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积极影响,开发多元化的国际市场,推进与国际重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合作,同时加强等新兴市场的贸易合作,同时,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转变利用外资的增长模式,逐渐形成高层次的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实现我国外贸发展模式的彻底转变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实现优势互补、和谐共赢的对外贸易合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方珂然“.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的新模式[J].经贸实践2018(1):70.

[2]   何婧华“.互联网+”背景下百色对外贸易方式创新研究[J].知识经济,2017(23):43-44.

[3]   许英明.外商投资法开启制度型开放新时代.中国经济时报,2019-03-13.

[4]   黄利宏.新常态经济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模式与路径分析[J].贸易经济,2019(10)

作者簡介:

张广毅(1992—),男,汉族,山东省潍坊市人,本科,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世界经济。

作者:张广毅

对外贸易全球化分析论文 篇2:

“互联网+”对我国对外贸易竞争的影响及应对对策研究

摘 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贸易水平不断提升,同时我国各种生产方式也开始依托互联网得到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传统的对外贸易理念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此时我国的对外贸易需要和“互联网+”相结合,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使我国对外贸易始终保持竞争力。本文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分析为基础,深入探究“互联网+”对我国对外贸易竞争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消极影响提出应对对策,从而为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对外贸易竞争;影响;对策

“互联网+”是一种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诞生的一种新业态,其本质就是通过“互联网+传统行业”的方式,打破传统行业的行业壁垒,促进传统行业优化升级,从而使传统行业能够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我国对于“互联网+”十分重视。2020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在此背景下,将“互联网+”应用于我国对外贸易竞争中,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对外贸易获得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和国际间的交流从未停止。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推行,使我国逐渐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2001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和国际社会、企业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同时,随着我国和国际社会的交流逐渐频繁,我国对外贸易开始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我国体制也不断获得变革。在此过程中,我国不仅经济水平、生产效率得到加强,同时我国的技术水平也不断获得提升,进而真正实现了国家跨越式发展。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中的占比巨大,根据《2020年中国对外贸易分析》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46462.57亿美元,和2019年相比同期增长1.5%。其中,出口贸易额25906.46亿美元,进口贸易额20556.12亿美元,和2019年同比相比降低1.07%,但全面贸易顺差却高达5350.34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26.9%。通过对外贸易,我国迅速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同时我国还通过对外贸易和世界各国连接上强力纽带。然而,随着世界贸易竞争程度的加剧,我国对外贸易竞争逐渐遇到一些问题。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逐渐影响各行各业的发展,对外贸易行业自然也不例外。因此,互联网在为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带来优势、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风险。例如在2018年4月,APT-C-06组织通过0day漏洞攻击我国对外贸易行业,我国360核心安全事业部高级威胁应对团队及时对漏洞进行修复,从而避免我国对外贸易行业出现损失。由此可见,对外贸易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势必要与互联网技术相接触。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及时拥抱互联网技术,才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二、“互联网+”对我国对外贸易竞争的影响

1.“互联网+”对我国对外贸易竞争的积极影响

(1) 改变对外贸易方式

传统的对外贸易主要以面对面交易的方式进行,而将“互联网+”加入对外贸易中,则能全方位改变传统对外贸易交易方式。首先,在贸易沟通方面,我国对外贸易的交易双方可以通过电子邮箱、聊天软件等工具展开线上交流,进而极大提升交流效率。其次,在贸易支付方面。传统的对外贸易支付方式主要依托信用证、汇付等方式进行,但在“互联网+”背景下,衍生出诸如电子现金、电子支票等新型支付方式,且这些支付方式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进行转账,从而节约了支付成本。最后,在经营模式方面,通过将互联网和EDI技术相结合,打破对外贸易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电子数据交换的简称,其作用在于能够将经济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输的方式,傳递给贸易对象的计算机上,从而进行数据的交换和自动处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对外贸易更加迅速准确、方便高效。

(2) 使贸易主体发生改变

在传统对外贸易中,其贸易过程需要经过贸易企业-中间商-消费者三者,其中中间商是贸易的主体,并通过贸易差价赚取利润。但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外贸易的主体将发生改变。一方面,在“互联网+”背景下,中间商的价值在不断削弱,外贸企业将逐渐成为贸易主体;另一方面,在“互联网+”背景下,外贸企业可以和消费者进行直接对接。但在对接过程中,却需要一个安全、可靠的互联网贸易对接平台。此时,传统的中间商将转换为贸易服务商,为二者提供平台。在此过程中,外贸企业由传统的只需要生产,转变为“生产+销售”的贸易模式。

(3) 促进对外贸易产业结构升级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已经逐渐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国对外贸易行业同样受“互联网+”影响,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显然和“互联网+”下的时代新要求不相符。长时间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展进出口贸易,其竞争力势必下降,从而导致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占比下降。因此,我国对外贸易需要迅速向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方向转型。根据我国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62万亿美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额为1.38万亿美元,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30%。由此可见,在“互联网+”影响下,我国对外贸易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势在必行。

(4) 降低对外贸易成本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贸易,信息的传播和获取正是交易开展的关键。将“互联网+”和对外贸易相结合,能够使企业更容易获取信息,从而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使企业贸易产生损失。首先,通过“互联网+”能够极大降低企业获取信息的成本。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获得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都通过互联网在线上进行传输。除此之外,借助大数据、云存储等技术,企业能够快速对传输数据进行整理和筛选,进而节约企业的数据处理成本。其次,通过“互联网+”能够简化对外贸易环节,降低操作成本。例如,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资源计划软件。将其应用于对外贸易中,能够从生产资源计划制定、制造、财务、销售、采购等各个环节自动处理,同时还能对产品质量、业务流程、产品数据、存货、分销、运输等进行管理,从而做到对外贸易管理环节的自动化处理。最后,通过“互联网+”能够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错误。传统的对外贸易信息传递,主要依靠纸质材料进行,这种传递方式容易出现错误、错漏情况。通过“互联网+”不仅能够简化信息传递流程,还能有效降低信息传输成本,进而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

(5) 提升对外贸易国际市场竞争力

一直以来,劳动密集型产品都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我国也一直以出口这种技术低、价格低的商品来获取国际市场。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始终认为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廉价”产品出口国,从而对中国产生刻板印象。为了扭转各国对中国的刻板认知,我国对外贸易竞争需要依托“互联网+”进行。首先,由于“互联网+”能够降低对外贸易成本,许多传统贸易产业便能取得更高的利润。随着利润的上升,便能继续以薄利多销的形式迅速抢占国际市场,从而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其次,由于“互联网+”能够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升级,使高新科技产业逐渐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点,连带着使世界各国重新看待中国的对外贸易,从而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最后,由于国际市场风云多变,信息的获取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互联网+”能够使信息获取更加容易,使我国外贸企业能够及时掌握国际市场信息,进而提升我国外贸企业的竞争力。

2.“互联网+”对我国对外贸易竞争的消极影响

虽然“互联网+”能够为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带来诸多积极影响,但其消极影响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

(1) 技术尚不成熟

当前阶段,“互联网+”对外贸易使用最多的是中小型外贸企业,这类企业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资金缺乏、信息化水平低、发展空间有限、对外贸易人才短缺等问题,由此制约了“互联网+”的应用。而在“互联网+”电商平台方面,由于缺少专业人才,导致出口产品质量不可控,由此使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对外贸易发展陷入瓶颈。而对于大型外贸企业而言,由于已经熟悉现有的对外贸易流程,导致其根本不需要“互联网+”的应用也能很好完成对外贸易,由此使“互联网+”陷入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2) 应用领域受限

目前,我国大部分外贸企业都在出口相同类型、价格的产品,导致我国对外贸易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长此以往,会加剧我国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在此过程中,“互联网+”的应用领域十分有限。

(3) 相关法律缺乏

我国对外贸易如果要在“互联网+”的支持下获得可持续发展,需要依托健全法律对其给予保护。然而,我国虽然基于“互联网+”对外贸政策进行调整,但依然存在诸多漏洞和不足之处,这些因素无疑会加剧“互联网+”在对外贸易中的应用风险,严重的还会危及我国对外贸易的经济安全性。例如前文所说的漏洞攻击事件,正是由于我国“互联网+”对外贸易系统存在安全漏洞,同时也缺乏相应的网络安全管理,导致我国对外贸易受到诸多影响。

三、“互联网+”对我国对外贸易竞争的应对对策

1.强化“互联网+”应用效率

在我国对外贸易竞争中应用“互联网+”是一种新奇的组合,但是由于诸多原因,这种新奇的组合方式不仅无法与发达国家相媲美,甚至在我国,也只有中小型外贸企业愿意应用。基于此,我国需要强化“互联网+”的应用效率,扩大其应用规模,使其在对外贸易竞争中尽快得到落实。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出台“互联网+”应用扶持政策,为使用“互联网+”的外贸企业提供相应的资金补助和人才支持,减免一定的税收额度,并提出但凡是将“互联网+”应用于对外贸易中的企业,都能得到地方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无论是中小型外贸企业还是大型外贸企业,都会开始应用“互联网+”,从而使“互联网+”在我国外贸企业中尽快落实。另一方面,外贸企业在应用“互联网+”时,要有意培养“互联网+”意识,让“互联网+”深入企业对外贸易的各个环节。当“互联网+”为外贸企业带来诸多积极影响后,外贸企业便会开始对“互联网+”进行重视。

2.通过合作交流扩大应用领域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被打破,国与国之间的壁垒相连接,国际贸易在此影响下变得更加容易。因此,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我国需要通过合作交流的方法,不断扩大“互联网+”的应用领域。一方面,为了消除我国对外贸易产品同质化的问题,我国需要向其他应用“互联网+”的国家学习,吸收其先进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同时,我国可以尽量多地参与到各类国际贸易研讨会中,从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解决外贸产品同质化问题。另一方面,为了促进“互联网+”在国际贸易市场得到健康发展,各国之间需要基于“互联网+”制定统一的贸易原则、贸易准则、贸易规范,从而使各国的对外贸易都能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由于各国之间关于“互联网+”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存在差异性,因此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对外贸易信息共享平台的方式使各国对外贸易实现良性竞争。

3.健全相应法律

“互联网+”应用于我国对外贸易,能够进一步加大我国对外贸易经济体量。在此过程中,为了确保经济安全性,需要不断健全相应法律,为“互联网+”对外贸易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首先,在为“互联网+”对外贸易制定相应的法律政策时,有关部门需先行针对对外贸易电子商务实际情况展开实地调查,然后不断完善现行的对外贸易法律法规,明确“互联网+”对外贸易注意事项,使我国“互联网+”对外贸易得到法律制度的保障。其次,要将当前的国际贸易形式和我国实际经济大环境相结合,基于“互联网+”建立对外贸易监督管理体系,确保“互联网+”对外贸易规范化进行。最后,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对出口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这一点关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根本,同时也关乎我国对外贸易的国家形象。基于此,我国有关管理部门要对外贸企业竞争情况进行调查,并为国内外贸企业竞争制定一系列行为准则以及衡量标准,使其始终保持良性竞争,而不会因为恶性竞争损害国家利益。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可以依托“互联网+”建立国内国际外贸交易平台,通过宽松的税收政策等吸引世界各地的企业来此展开贸易。

4.大力发展跨境B2B

B2B是英文Business To Business的缩写,指的是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专用互联网进行数据交换,从而开展交易活动的一种商业模式。B2B主要借助互联网运行,不仅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还能促进企业的业务发展。正因为如此,B2B目前已经成为跨境电商的主要使用手段。基于此,为了提升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竞争力,国家需要大力鼓励该商业模式,并帮助更多企业实现B2B跨境贸易开展。在此过程中,要想大力开展跨境B2B并非易事。一方面,为了确保跨境B2B具备经济实效,需要先在中俄、中非等特定经济体之间展开试点工作;另一方面,在开展跨境B2B时,要持续打通和不同国家的绿色生态通道,例如电子运输凭证、外匯结算等。与此同时,国家还要积极推进跨境B2B实现品牌化发展。首先,国家应该跨境B2B建立完善的进出口贸易监管系统,并引导更多B2B企业适应规范化的对外贸易经营模式,进而使更多国内品牌进入国际市场。其次,国家需要帮助我国B2B企业建立自主品牌,并要求企业将用户口碑和商品质量作为唯一标准。另外,企业自身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营销,从而树立品牌形象,保证商品利润率的同时,持续增强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如果要想长久保持竞争力,需要和“互联网+”相结合。而“互联网+”的到来在为我国对外贸易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消极影响,而通过强化“互联网+”应用效率、通过合作交流扩大应用规模、健全相应法律、大力发展跨境B2B等方式,能够将消极影响降至最低,最终促使我国对外贸易竞争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雪晖.“互联网+”对我国对外贸易竞争新优势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8(13):23-24.

[2]阿古达木,李宏伟.论“互联网+”提升我国外贸竞争新优势的策略[J].中国商论,2018(15):16-18.

[3]丁磊,朱荣惠.“互联网+”对我国对外贸易竞争新优势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经贸实践,2018(12):86+88.

[4]刘晓宇.基于“互联网+”的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动能培育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20,28(03):76-86.

[5]康霏,程泽慧,白平.“互联网+”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分析[J].现代企业,2019(08):99-100.

作者简介:曹书豪(1988.12- ),男,汉族,山西省临汾市人,研究生,北京邮电大学,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作者:曹书豪

对外贸易全球化分析论文 篇3:

对外贸易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探究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重视国家经济安全的维护工作。在对外贸易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下,需要高度重视国家经济安全的维护问题,通过全面分析经济安全问题,以此维持经贸关系,优化投资环境,从而保证我国经济贸易能够安全稳定的发展。文章主要就对外贸易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旨在针对当前的经济安全风险管理现状进行阐述,以此提出相应的安全策略,有效规避对外贸易的安全风险,从而为经济的安全稳定保驾护航。

[关键词]对外贸易;国家经济安全;社会效益

[DOI]10.13939/j.cnki.zgsc.2021.33.023

1引言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对外贸易的开展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同样,对外贸易的开展能够有效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与投资来实现国家的建设,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在对外贸易的发展中,需要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改善现有的投资环境,从而有效维持经贸关系,提升经济贸易产业水平,以此加强我国经济实力与国力。针对当前对外贸易存在的效率不高与风险管控能力较差的问题,需要加大对外贸易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相关条例,从而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2对外贸易经济现状

在我国当前的对外贸易活动开展中,国家经济在与世界市场接轨的基础上,实现了良好的发展。因此在对外贸易经济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主要存在以下三点影响:其一,快速发展。在世界经济共同发展下,对外贸易经济在规模上、企业参与数量以及举办上,有着明显的发展变化。由于对外贸易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活动开展的质量也有着明显的提升。因此在现有的对外贸易经济发展中,其逐渐成为了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模式,其对外贸易经济的开展在为更多的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国家经济安全的风险隐患;[1]其二,不均衡。在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中,其存在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性。其重点表现在发达地区的经济商业模式与人口素质相对较高,对于参与对外贸易的积极性也相对较高。在不同地区的对外贸易经济发展中,由于存在明显的不可复制性,导致各个地区的经济安全问题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对外贸易经济发展上,各个区域逐渐形成其特殊的经济模式,从而造成发展上的不均衡与安全管理的差异;其三,效益提升。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对于地区经济来说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一个地区的特色经济需要与其他国家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专业的对外贸易,可以帮助参展企业整合不同行业。相同行业的资源,也能够通过对外贸易的方式来吸引潜在客群,最终达成合作。因此,对于地区来说,通过定期举办对外贸易活動来拉动地区经济的提升,促进城市与其他地区的多边合作。近年来,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已经具备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摆脱了过去对外贸易经济不盈利的情况,在对外贸易数量增多的情况下,需要保持较高的安全水平,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对外贸易经济发展需要重视经济安全问题,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2]

3安全问题因素

3.1宏观风险因素分析

3.1.1管理力度不够

在对外贸易经济的风险管理中,往往由于相关的管理人员对对外贸易经济的风险管理和重视力度的不足,导致对外贸易经济的安全隐患防范得不到保障。在对外贸易经济的活动开展中,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和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则制度,根据对外贸易经济的活动开展流程与风险处理方案顺利的进行,才能保证对外贸易经济的活动正常开展。但是在对外贸易经济活动开展的风险管理和防范中,往往缺乏相应的标准、技术与设备,从而导致对外贸易经济的风险防范不能够顺利的开展,导致一部分风险事故的发生。同样对外贸易经济的风险管理人员过于重视经济效益与发展,而忽略风险隐患的防护,存在压缩对外贸易经济经营成本,对活动开展的方案进行改动,导致对外贸易经济活动开展和风险管理防范工作的难以开展。

3.1.2风险与效益的量化

在现有的对外贸易宏观调控下,风险包括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来的风险。对外贸易是联动性很强的行业,可以带动地区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地区GDP和就业率都有增长。如果对外贸易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佳,便不能轻易地否定对外贸易本身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必须具体分析对外贸易经济带动的相关产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地区社会效益的影响。尤其是当地对外贸易企业需要政府投资帮助的时候,对外贸易企业的宏观风险评价就更需要全面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样评价对外贸易的宏观风险,需要对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进行量化考核分析。考核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整体评价对外贸易经济风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不仅要具体量化考核对外贸易行业本身的经济效益,还需要考核分析对外贸易边缘产业的宏观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有效管控。[4]

3.2社会经济风险

在现有的对外贸易经济发展下,社会经济风险主要出现在对外贸易的开展中,需要涉及政府经济与边缘企业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对外贸易经济模式的复杂。同样在当前涉及的企业经济发展中,对外贸易企业不仅能够发挥其经济功能,同时也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具备较高的社会显性效益功能。例如,在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中,需要推动地方城市的建设、加快人口素质的提升,同时扩大现有就业,因此在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中,其经济安全问题的风险管理涉及社会风险与经济风险。[3]

3.3缺乏创新的风险管理和防范技术

在对外贸易经济安全问题开展风险管理和防范中,由于对外贸易活动开展团队缺乏创新的风险管理和防范技术,从而导致活动开展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例如在对外贸易的内容上,对外贸易经济的相关行业本身输出的内容在市场经济范围内不具有发展的潜力,抑或是与当前市场经济风向不相吻合。从内容角度来说也具有较大的风险性,需要从宏观角度进行严格的把控。充分考虑对外贸易经济的机会成本,也就是对外贸易企业在举办对外贸易过程中所放弃的经营其他领域的成本,通过充分考虑机会成本,来帮助企业在市场经济范围内进行理性的经济行为,从机会成本来提升企业的盈利意识。同样对现有的对外贸易投资进行机会成本管理优化,从而保证对外贸易经济的风险管理能够符合区域对外贸易的发展,从而降低风险因素的影响[4]。

4对外贸易经济安全的维护策略

4.1谋求共同安全发展体系

在对外贸易经济安全的维护策略中,需要谋求共同安全发展,树立全新的安全发展理念,倡导共同安全发展的可持续观念,通过经济贸易活动的开展,确保对外贸易能够促进步、互利共生,从而坚持双赢局面。在谋求共同安全发展体系上,进一步管控风险因素,从而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寻找合作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经济安全。[5]

4.2加强创新能力,降低对外依存

在对外贸易经济安全的维护策略中,需要加强抽象能力,降低对外的依存度。加强高素质风险管理队伍建设,重视技术的创新,确保能够实现核心技术的掌握,同样风险管理人员的培养,实现对外贸易经济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能够加强核心技术的掌握与经济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加强综合人才的创新能力,降低对外贸易的技术依存性,以此加强经济相关企业的人才队伍的建设。因此,优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重视高素质经济队伍的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够有效地提升对外贸易经济管理水平,为国家经济的安全与效益保驾护航[6]。

4.3参与国际对外贸易制度,维护国家利益

在对外贸易经济安全的维护策略中,需要参与到国际对外贸易制度的完善中,从而有效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在化解风险上,需要紧绷防范,坚定不移地守住风险的底线。因此在当前经济的安全管理上,需要参与到对外贸易制度中,确保维持国家经济利益。同样在对外贸易内容上,需要严格实行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依法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加強政府投资基金和公共服务行为的投入,确保坚决扼制违法违规的高风险行为。加大对外经济的优势,抢抓重点国际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企业产业技术科技含量,以此来实现对外贸易经济的高质量安全发展。适应科技与产业发展的趋势,大力实施创新产业发展战略,促进现代管控在对外贸易经济的占有比例。在推进经济高质量的安全发展中,需要加强风险的管控,落实防范风险责任,健全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完善政府的相关责任机制,加强相应的安全风险审计监督和责任落实,从而优化对外贸易经济环境,维持良好的国际贸易关系,为对外经济高质量安全发展提供保障。[7]

5结论

在现有基础上的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策略中,需要针对当前的经济发展的安全现状,通过宏观与微观调控,从而实现其风险的有效管理。同样在对外贸易经济安全的发展中,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风险管控手段,确保能够在以经济为基础的发展战略中,实现自身经营的优化管理,以此提升国际贸易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为相关行业与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马俊炯.全球贸易规则重构对中国的挑战与机遇[J].中国外汇,2018(23):18-20.

[2]郭晓琼.国际经济新局势下上合组织国家经济发展与区域贸易合作[J].欧亚经济,2018(5):93-111,128.

[3]刘倬.对外贸易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8(15):144-145.

[4]尹嘉琳.对外贸易市场结构发展新趋势[J].黑龙江科学,2018,9(10):38-39.

[5]舒展. 双重维度下的国家经济自主性评价指数测算与分析[C].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6.

[6]刘墨渊. 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国家经济自主性研究[D].福州:福州大学,2016.

[7]王晓妍. 贸易自由化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

[作者简介]刘新楼(1979—),男,汉族,湖南涟源人,副研究员,本科,研究方向:经济学。

作者:刘新楼

上一篇:电算化民营企业会计论文下一篇:激励理论下体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