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服务贸易论文

2022-07-03

摘要:本文着眼于中国近年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额,通过对贸易竞争优势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的计算,分析了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可以看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薄弱,但正在逐年提高,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本文也分析了影响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最后提出提高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全球金融服务贸易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球金融服务贸易论文 篇1: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摘要:基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和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出口额虽有所增长,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进出口差额不断扩大,金融服务贸易占我国服务贸易和世界金融服务贸易的比重都比较小,国际竞争力比较弱。

关键词:金融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一、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根据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定义,金融服务是指由一成员方作为金融服务提供者向另一成员方所提供的任何有关金融方面的服务。综合起来主要包括:保险及与保险有关的服务、银行和其他金融性服务,其中其他金融性服务是指证券业和金融服务信息。金融服务贸易可分为四种模式:跨境提供、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

2001—2010年间,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由3.26亿美元增长到30.5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8.24%,2002年比2001年下降6.6亿美元,除2006年有较小幅度的变动外,其他年份都处于增长趋势。在同一时期,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进口额也由27.88亿美元增加到171.4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2.36%,2009年比2008年下降12.74亿美元主要是保险服务进口额下降所致。从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来看,除2009年比2008年略有下降外,其他年份都在增长,年均增长率为23.09%,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差额十年来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并且呈现逐步扩大的态势,2010年逆差达到最大,为140.84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口需求大于出口需求。从金融服务贸易占我国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看,其比重比较低,一直在4.2%—5.6%范围内波动,这说明我国的金融服务行业在进出口规模上虽有所扩大,但在整个服务行业中仍然缺乏自身的竞争力。从金融服务贸易占世界金融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看,其比重在经历了2002年的微小下降后,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此后,2007年又比2006年下降0.4%。2008年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占世界金融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仍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小。

二、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为了反映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选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CA)和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三个指标,并选用世界上八个主要经济体2001—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和其他国家的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

(一)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由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alassa)于1965年提出,是指一国某一产品或行业的出口在该国出口总额(包括商品和服务贸易)中所占比重与世界上该产品或行业的出口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之比,在金融服务贸易中,用来反映一国金融服务在世界金融服务中的竞争优势,其计算公式为:

RCA=(Xij/Xi)/(Xwj/Xw)

公式中,Xij表示i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Xi表示i国的出口总额,Xwj表示全世界金融服务贸易的出口总额,Xw表示全世界的出口总额。如果一国的RCA>2.5,则表明i国金融服务贸易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1.25≤RCA≤2.5,表明i国金融服务贸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0.8≤RCA≤1.25,则认为i国金融服务贸易具有平均一般国际竞争力;RCA<0.8,则表明i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该指数剔除了国家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可以较好反映一个国家金融服务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相比所具有的相对优势。

我国2001—2010年的金融服务贸易RCA指数始终小于0.1,2006年在0.05以下,是所有年份中最小的,2010年突破0.09,其他年份都在0.05左右的水平上,这说明金融服务贸易作为我国的传统弱项,目前仍处于较大比较劣势,基本不具竞争力。美国的RCA指数在2001—2005年连续五年呈稳定上升趋势,2006—2010年在2.15附近波动,说明美国在金融服务贸易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英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出口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所以RCA指数比较高,在所选的八国中最大,一直在4.0水平之上,反映了其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法国、日本和韩国2001—2010年的RCA指数均在0.8以下,说明这三个国家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但仍比我国的RCA指数高。德国只有2002年的RCA指数大于0.8,其他年份平均只有0.5,说明德国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也较弱。印度的RCA指数在2003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但由于其服务外包对金融服务贸易发展产生的积极促进作用,使得其RCA值在2008年突破1,并在2010年达到1.226。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已位于全球金融服务出口的前列,具有平均一般国际竞争力,同样是发展中国家的我国与印度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二)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Competitive Advantage Index,CA)是由沃尔拉斯(Vollratlh)等于1988年提出的,是指从出口的比较优势中减去某产业进口的比较优势,从而得到该产业的真正竞争优势,其计算公式为:

CA=RCA-(Mij/Mi)(Mwj/Mw)

公式中,RCA是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Mij表示i国的金融服务贸易进口额,Mi表示i国的进口总额,Mwj表示全世界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口总额,Mw表示全世界的进口总额。CA>0,说明i国金融服务贸易具有比较优势;CA<0,说明i国金融服务贸易不具有比较优势;CA=0,则说明i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具有中性的国际竞争力。指数越高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越弱。该指数综合考虑了金融服务贸易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的比较优势,较RCA指数更全面、更真实。

我国2001—2010年的金融服务贸易CA指数始终小于0,2003—2006年随着保险服务进口的增加,CA指数不断减小,金融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也不断减弱,2007年保险服务出口又有明显增长,使得CA指数由-0.543增大到-0.445,平均CA指数为-0.5,这说明我国的金融服务出口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美国的CA指数从2001—2005年不断增大,2005年达到0.969的最高水平后又逐年下降,2010年恢复到0.507的水平,平均CA指数为0.6,这说明美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英国的平均CA指数高达3.9,这说明英国不管是在金融服务出口还是在进口方面都显示出了最强劲的竞争力。法国、日本和韩国2001—2010年金融服务贸易的CA指数都在0上下较小幅度内变动,可认为这三个国家具有中性的国际竞争力。德国的CA指数2002年最高,为0.542,2004和2005年的CA指数为负,其他年份在0.15左右,可认为德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具有中性国际竞争力。印度2001年的金融服务进口远大于出口,这使印度2001年的CA指数只有-1.746,随后在2004年有较小幅度变动后逐渐增大,2008年CA指数为-0.002,印度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明显好转,而我国还处于劣势状态,在短期内不易扭转。

(三)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et Export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NRCA)是由巴拉萨(Balassa)于1989年提出的一个改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用一国某一产品或行业的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例与该国该产品或行业的进口在总进口中的比例之差表示该产品或行业的贸易竞争优势。其计算公式为:

NRCA=(Xij/Xi)-(Mij/Mi)

公式中,Xij表示i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Xi表示i国的出口总额,Mij表示i国的金融服务贸易进口额,Mi表示i国的进口总额。NRCA>0,说明i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存在竞争优势;NRCA<0,说明i国金融服务贸易存在竞争劣势;NRCA=0,则说明i国贸易自我平衡。指数越高,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越弱。该指数剔除了产业内贸易或分工的影响,反映了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的影响,因此用该指数判断产业国际竞争力要比其他指数更能真实反映进出口情况。

我国2001—2010年的NRCA指数在-0.01上下波动,波动幅度很小,说明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存在竞争劣势,在国际市场上只有很弱的竞争力。美国的NRCA指数都大于0,平均为0.012,英国的平均NRCA指数为0.075,是美国的6.25倍,可见其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法国的NRCA指数都小于0,日本的NRCA指数除2005年是正数外,其余年份也小于0,而韩国的NRCA指数在2002年略有下降后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又有所降低,但整体上较法国和日本具有竞争力。印度的NRCA指数在波动中增长,2007年大于0,可见印度的金融服务贸易有了较大发展,竞争力有所提高。

(四)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判定

利用以上三个指标的计算分析得出,我国的金融服务出口不具有比较优势,金融服务贸易存在竞争劣势,国际竞争力很弱。其中利用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CA)计算的我国2001—2010年CA指数值最小,且在-0.6—0.4内波动,而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计算的我国2001—2010年RCA指数值都大于0,并从2006年以后有缓慢增大的趋势,可认为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有一定好转,但当把出口优势考虑在内时,就没有这样的规律,即CA指数的值是波动的。利用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计算的我国2001—2010年的NRCA指数值最平稳,但都小于0,这说明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出口相对于商品和服务的出口总额比较小,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没有得到较大提升。

三、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对策

(一)加大金融机构资本投入,规范金融市场

通过政府的政策性倾斜,增加对金融和保险服务行业的财政拨款,改善金融企业的软硬件设施,提高金融机构的贸易实力,优化金融市场的外部环境。提高资本市场交易的透明度,规范市场投资行为,通过吸引优质外资,提高国内金融和保险机构的盈利能力,扩大自身资产规模,在立足本国市场的同时,逐步对外开放资本账户,真正实现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打破金融市场的垄断局面,通过培养多元化的金融企业,像股份制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促使金融市场的有效竞争,减少对国家的依赖,从而提高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二)抓住机遇,提升金融服务贸易的市场营销力

在全球金融服务贸易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我国应抓住机遇,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增强金融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发展人民币离岸存款业务,努力推进中资银行向海外扩张市场,获取新的客户资源,同时注重提升金融服务贸易的营销能力,采取差异性的市场营销策略,以客户为本,针对不同的市场推出不同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完善营销渠道,加强与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合作,优化海外市场的金融产品组合。

(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促进金融产品创新

学习和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在发展金融服务贸易方面的成功经验,包括制度、方法、技术、人才和管理。引进国外先进的金融技术,以市场为导向增加研发投资,加强国内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打造高技术、高知识、高附加值的金融产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电子金融,推动金融服务信息化发展,拓展金融服务的范围,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提升国内金融机构的国际形象和金融服务水平。

(四)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

通过建立和完善专业的金融人才培养机制和职工培训机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金融人才队伍,优化我国的金融人才资源结构,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一方面要重视学校教育,鼓励高校根据市场需要培养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过硬的专业人才,借助海外机构地处金融中心的优势,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职工培训基地,培养复合型的金融人才;另一方面要学习先进国家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引进先进的激励机制,吸引国际优秀的金融人才,防止我国金融人才的流失。

(五)加强金融体制的改革力度,完善金融监管机制

尽快建立银行、保险和证券三大监管主体之间的协调机制和金融企业的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协同监管,利用市场约束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保障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安全发展。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体制,加强我国金融业防范风险的意识,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①秦嗣毅,杨浩.金砖四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东北亚论坛,2011(1):68—69

②陈慧. 全球金融危机下增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对策[J].黑龙江对外贸易,2009(6):25—26

③董小麟,朱征兵.论提高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J]. 岭南学刊,2008(3):44

④韩景华.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9(12):9

⑤邹晓辉,陈亚珊.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商业时代,2010(24):37

〔本文系山东省软科学项目“山东省发展服务行业国际贸易隐形和显性壁垒研究”(项目编号:2008RKB171)阶段性成果〕

(杨杰,1989年生,山东新泰人,山东农业大学经管学院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贸易经济与管理。张吉国,1972年生,山东五莲人,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作者:杨杰 张吉国

全球金融服务贸易论文 篇2: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摘要:本文着眼于中国近年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额,通过对贸易竞争优势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的计算,分析了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可以看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薄弱,但正在逐年提高,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本文也分析了影响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最后提出提高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对策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自由化,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逐步兴起,世界经济服务化趋势十分明显。服务贸易正逐步赶上并将最终超过货物贸易居于主导地位。在服务贸易当中,金融服务贸易又因金融业的巨大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备受世人关注。

一、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发展现状

金融服务贸易是指由一成员方的金融服务贸易提供者向另一成员方提供的任何与金融有关的服务①。学术界常用的评价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指标有: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一)贸易竞争力指数

贸易竞争力指数也称TC指数,指一国某一产业或商品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即:TCit=(EXit-IMit)/(EXit+IMit)

其中,TCit为目标国第t年在服务贸易i部门的竞争优势指数;

EXit为目标国第t年在服务贸易i部门的出口额;

IMit为目标国第t年在服务贸易i部门的进口额。

该指数的优点在于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通货膨胀、经济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影响,无论进出口绝对值是多少,它均介于-1和1之间,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间是可比的。若TCit大于0,说明该国第t年在服务贸易i部门具有竞争力,TCit小于0,则该国第t年在i部门不具竞争力。数据的绝对值越大,说明该国该产业竞争力越强(大于0)或越弱(小于0)。

本文采用1997—2009年上半年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数据,测算贸易竞争力指数得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除2001年外一直小于O,说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非常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资本市场的全面开放,使得金融服务贸易面对的形势严峻。但也表明,自开始有统计数据的1997年的-0.8448起,逐年上升,至2001年达到最高的0.1227,虽然在2002年下降到了-0.2756,但此后又呈现了缓慢上升的趋势,到2005年已经到了接近于0的-0.0467的水平。这说明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虽然薄弱,但正在逐年提高,呈现出一个缓慢上升的趋势。由于2006年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逆差增大,这一指数迅速下降到-0.7194。从2007年开始,我国金融服务贸易逆差逐步缩小,截止2009年上半年这一指数上升到-0.0777。

(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是巴拉萨(Bela Balassa,1976)提出的具有较高经济学价值的国际竞争力测度工具。可以用来衡量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量占世界该类产品出口量的比重。将其应用于金融服务贸易,则反映一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量占世界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量的比重,表明一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计算公式为:

RCA=(Xij/Yi)/(Xwj/Yw)

其中,Xij表示i国服务贸易j部门出口额;

Yi表示i国服务贸易总出口额;

Xwj表示世界服务贸易j部门出口额;

Yw表示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

RCA指数公式是以“非中性程度”表示一国的出口结构。非中性的出口结构即表示为RCA指数大于1或小于1,亦即一经济体在服务贸易j部门上的出口份额有别于服务贸易总的出口份额。当一国RCA指数大于1时,则其在该商品或服务上就拥有显性比较优势;相反,当一国的RCA指数小于1时,则其处于非比较优势地位。更细的分析认为,如果RCA指数大于2.5,表明该国该服务贸易部门具有极强国际竞争力;假如RCA指数介于2.5和1.25之间,则表明该国该服务贸易部门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当RCA指数处于1.25和0.8之间,就表明该国该服务贸易部门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介于0.8和0.1之间,说明该国该服务贸易部门具有较弱的国际竞争力;而RCA指数小于0.1的话,则说明该国该服务贸易部门不具有国际竞争力。

需要强调的是,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是一种衡量跨国竞争力结构的事后指标。上述有关指标都是以贸易数据为评估基础,以下列假设为前提条件的,即特定商品或服务(或相对同质的一组商品或服务)的国际贸易格局能够反映该国在该商品或服务、商品或服务组上的比较优势。这一假设可以进一步理解为:当生产的机会成本在国家间存在差异时,国际贸易就会发生。如果每个国家的出口结构由比较优势相对较强的商品或服务所主导,那么就存在这样一种趋势,即生产日益专业化,亦即贸易格局日益反映生产的专业。

本文通过对1997-2007年相关数据的计算得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RCA指数表明,中国金融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一直处在0.1以下,其平均值为0.039,在个别年份,如 1999、2001、2003年曾突破0.05后,该指标又有所回落,出现反复的现象,并没有稳步上升的趋势,说明我国的金融服务业不具有国际竞争力。

二、影响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1、金融服务业在我国起步晚,底子薄。我国金融服务业真正意义上的起步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经历了很长的恢复阶段。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大致可以1995 年作为分界点,1995 年之前是金融服务业恢复形成阶段,1995 之后则进入逐渐完善和不断深化时期。有关数据显示②,从金融服务贸易增长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到1989 年,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基本上呈上升趋势,到1989年金融服务业对GDP的贡献最高,达到了7.3 % ,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总增加值的比重也高达25.9 %。这表明金融服务业这一新兴产业在这一时期获得了高速增长。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对GDP 的贡献基本保持在6 %左右。这只是说相对于自身而言,取得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服务业无论是在效率上还是在竞争力上都有着巨大的差距。

2、金融服务贸易与国际贸易发展不同步,金融服务贸易相对落后,并且金融业与服务业耦合度低。据世界银行统计,1990 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57.48 亿美元,世界排名第22 位,而且其中主要出口收入为国际运输、港口服务以及旅游收入,金融服务贸易所占份额很小。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层次偏低,服务贸易落后,造成金融业与服务业耦合度较低。

3、金融业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专业人才匮乏。我国金融业长期以来是粗放型的竞争方式,在经营过程中往往热衷于揽储蓄、扩网点等,在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途径选择上,没有着重于服务效率的提高和服务项目的开拓。形成这种模式的原因既有发展观念的局限,也有人才缺乏的局限。特别是要开展对外金融服务贸易,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我国对外投资起步晚,起点低,较高外语水平与较强专业技能同时具备的人才十分紧缺,已成为我国开展金融服务贸易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4、我国金融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金融业创新除了注重对信息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外,还体现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在当今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下,新产品的开发成为提高金融业市场竞争力的动力。我国金融业信息技术相对于国外比较落后,在研发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上也不及国外的大金融机构,虽然近些年我国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将处于劣势。

三、提高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一)提高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

随着中国加入WTO,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开放金融业,实施自由化战略是大势所趋。目前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还处于成长阶段,离发达国家的金融服务业尚有相当大的距离。所以,金融服务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必须坚持以我为主、循序渐进、安全可控、竞争合作、互利共赢的方针,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一方面,坚持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把握好金融业进一步开放的时机、力度和节奏。制定和完善对外资金融企业市场准入和监管的法律法规,完善审慎监管,促进中外资金融企业公平竞争;另一方面,着力优化金融业对外开放结构,支持外资金融企业在东北和中西部地区设立机构、开展金融服务,积极引进有助于扩大消费、为中小企业和“三农”等提供特色服务的外资金融企业。

(二)加快“走出去”战略,拓展金融服务贸易空间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欧美一些大金融企业纷纷破产倒闭,金融服务贸易市场暂时处于疲软。我国金融企业要抓住这一大好机遇,大规模走出国门,大力发展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增强我国金融业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为我国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服务市场争取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加快走出去的速度和规模,快速、深层次占领国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一是加快收购海外金融企业。这样,既可以解决机构网点业务员工的“本土化”,也可以扩大当地业务,同时还可以定期派出员工去进行实习和培训;二是有针对性地投资参股跨国公司以及当地的金融企业。这样,可以建立海外机构的稳定客户群,把金融服务贸易业做大做强。

(三)大力培养金融高级人才,发挥人力资本优势

金融服务贸易的竞争,本质上就是金融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处于核心层次、核心岗位的高端国际化金融人才的竞争。在人才吸纳上,抓住全球金融危机创造的人才相对过剩的机遇,在欧美金融企业大量裁减人员之际,及时吸纳其中的优秀高端人才,快速弥补我国高端人才不足,提高金融贸易竞争力。同时高度重视吸纳我国自己培养的高端人才,建立金融服务贸易人才库。在人才的培养上,第一,建立金融教育培养基地,加强复合型高端金融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鼓励大专院校开展与金融服务贸易相关的学历教育,鼓励大学和各类职业学校设立新兴交叉学科,培养不同层次、既懂金融专业知识和实务操作又具备外语能力的金融及国际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建立金融服务贸易培训平台,鼓励社会各界培训机构开展金融服务贸易职业培训。第二,利用海外机构地处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在国外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员工培训基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第三,壮大金融服务贸易研究专家学者队伍,组建高级金融贸易专家智囊库。

(四)加快金融产品创新

创建我国离岸金融市场是提升我国金融业国际地位的良策。首先,创建离岸金融市场能够吸引大批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为我国国内金融企业的海外竞争创造锻炼机会,从而尽早实现我国金融企业的跨国经营。其次,大量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必定带来最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国内金融机构因而可以学习和借鉴。同时,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还能扩大我国对外资的利用,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为外国客商提供更加便利的贸易融资,便利进出口,从而实现金融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良性互动。

四、结论

尽管近年来,我国金融服务贸易水平逐年提高,但总体竞争力较弱,要想全面提高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从制度、人才、科技、监管等多方面着手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金融服务业的现状,推动其蓬勃发展,进而提高金融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使我国金融服务业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吴之铭)

注释

① 本文引用《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定义。

② 数据引用:解睿.我国金融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2008,(08).

参考文献:

[1] 陈琳、熊正德、刘小佳.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分析[J].金融经济,2007,(12).

[2] 肖待娣.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经济研究,2008,(01).

[3] 李伍荣.论金融服务业贸易能力建设[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4] 庄起善.后WTO时代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入世”承诺作用检验[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02).

[5] 王勇.着力推进金融服务贸易发展[J].国际贸易,2008,(06):48.

[6] 罗春燕.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2008,(01):47.

[7] 董小麟、朱征兵.论提高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J]. 岭南学刊,2008,(03):44.

[8] 李伍荣、禹响平.中日韩三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8,(03).

作者:王 慧

全球金融服务贸易论文 篇3: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摘 要]金融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现状,基于中国和日本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三个层面做出具体的分析研究,并就如何提升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金融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竞争力

1 引 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金融服务业的开放程度逐步推进,其得到不断地发展,规模也不断地扩大。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提供的《国际收支平衡表》,2008年,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为3000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37%;进口额为5.66亿元,比2007年略有增长;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0.214%,进口额占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0.356%,进出口总额占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0.288%,远远低于服务贸易中的运输服务贸易和旅游服务贸易。可见,虽然我国金融服务业整体的结构与效率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与提高,但与国外金融服务业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面对全球金融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和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也在逐步融入这股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的大潮中。这给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中国金融服务业要想在开放的金融市场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扩大贸易利益。为此,认真分析和评估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逆差的减少和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2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本文选用国际市场占有率、TC指数、RCA指数三个金融服务贸易经济绩效指标来对中国和日本这两个经济体最近九年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找出影响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最根本因素。

2.1 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一个国家某个产业或某种产品的出口总额占世界市场该产业或产品出口总额的比率。该指标从一个国家整体的规模和产业整体实力的基础上简洁清楚地反映了该国该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Aij=Xij/Xwj。其中,Aij表示i国j产业或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j表示i国j产业或产品的出口总额,Xwj表示世界市场上j产品的出口总额。在反映金融服务贸易时,采用某年某国的金融服务出口额和世界整体金融服务贸易出口总额来计算,国际市场占有率越高,说明该产业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大。

由表1可以看出,在保险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日本普遍高于中国,2006年日本国际市场占有率最高,为2.64%。中国保险业国际市场占有率上升趋势不明显,起伏不定,其中在2007年达到最高水平1.26%,与日本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金融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日本明显高于中国,差距较大,2004年日本达到最高水平4.14%,但随后几年呈现下降趋势。而中国的金融业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在很低的水平上徘徊不前,与日本差距明显,说明我国的金融业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很弱。

2.2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也叫TC指数,又称为贸易专业化系数,指的是一个国家某产品或服务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TC指数也称为比较优势指数或净出口比率,它从总体上反映了计算对象的比较优势状况。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Nij=(Xij-Mij)/(Xij+Mij)。其中,Nij代表了i国j产品或服务的比较优势指数,Xij代表了i国j产品或服务的出口总额,Mij代表了i国j产品或服务的进口总额。应用到金融服务贸易中,Xij代表i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出口总额,Mij代表了i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口总额。通常TC指数取值范围为[-1,1]。当TC>0时,说明i国是第j种产品或服务的净出口国,第j种产品或服务比较优势大,且越接近1,国际竞争力越强;当TC<0时,说明i国是第j种产品或服务的净进口国,第j种产品或服务比较优势小,国际竞争力弱;当TC接近于0时,即水平相当,说明i国第j种产品或服务比较优势接近平均水平,与国际水平相当;当TC=1时,意味着i国第j种产品或服务只有出口没有进口;当TC=-1时,意味着i国第j种产品或服务只有进口没有出口。

通过对表2的分析可得,在保险业领域,中国和日本都是进口需求大于出口需求,因此两国的TC指数都是负数。日本除2001年和2002年之外,其余年份TC指数均大于中国,并且更接近于0,中国的TC指数均小于-0.8,更加接近于-1,说明中国保险业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低于日本。在金融(保险除外)领域,日本的TC指数均大于0,其中在2006年达到最高水平0.346,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中国除2001年TC指数为正数外,其余年份均为负数,其中2006年达到最低水平0.720,主要是因为中国在金融业服务贸易中大多处于贸易逆差状态,说明我国的金融业服务贸易竞争力很弱。

2.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由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提出,它反映了一国某种产品或服务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巴拉萨认为,某国在某种产品或服务上的比较优势可以通过该产品或服务在本国整个产品出口额中所占的比重与同期世界贸易中该产品或服务占世界贸易总额之比来体现。该指数的计算公式为:RCAij=(Xij/Yi)/(Xwj/Yw)。其中,RCAij表示i国j产业或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Xij表示i国当期的j产品的出口总额,Yi表示i国当期的所有产品出口总额,Xwj表示整个世界市场同期j产品的出口总额,Yw表示同时期整个世界市场所有产品的出口总额。应用到金融服务贸易中,则Xij表示i国当期的金融服务的出口总额,Xwj表示整个世界市场同期金融服务的出口总额,其他符号含义不变。一般而言,若RCA>1,说明i国j种商品具有比较优势;若RCA<1,则说明i国j种商品不具有比较优势。具体对于金融服务贸易来说,若RCA>2.5,则表明该国金融服务贸易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若1.25<RCA<2.5,表明该国金融服务贸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若0.8<RCA<1.25,表明该国金融服务贸易具有平均国际竞争力;若RCA<0.8表明该国金融服务贸易具有较弱国际竞争力。

依据表3的RCA指数分析可知,在保险业服务贸易方面,中日两国RCA指数均小于1,说明都不具有显性比较优势,中国在2000年、2001年和2002年RCA指数稍大于日本,其余年份均落后于日本,尤其是2004年之后差距更为明显,2006年日本RCA指数达到最大值0.610,接近于1,远高于中国在2008年的最大值 0.195。以上分析说明日本近几年保险业发展得很快,而中国发展得相对缓慢。在金融(保险除外)服务贸易方面RCA指数最大的是日本2005年为1.154,其值大于1,说明当年日本的金融业服务贸易具有显性比较优势,其余年份RCA指数也均大于中国。反观中国,各年RCA指数均小于0.8,说明中国的金融业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弱,其中在2006年达到最低水平0.009。以上分析说明,日本金融业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明显强于中国,并且发展较为平稳,而中国金融业服务贸易一直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并且起伏不定。

2.4 结 论

通过文章前面的实证分析,可知我国不是金融服务贸易强国,日本的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我国强很多。随着世界服务贸易结构日趋向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业倾斜,传统服务业所占份额将持续下降,而金融等新兴服务业所占比重将大幅上升,未来服务业的竞争将集中于金融等新兴服务业的竞争。因此,促进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能力的提升将有利于我国整个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中国在金融服务贸易领域竞争能力较低,其原因在于整体上中国经济实力不足,服务业并不占比较优势,金融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金融业和保险业受制于整体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发展。

3 提高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金融服务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重点发展的行业,该行业在2006年全面开放后,面对国际竞争力极强的对手,应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以应对更加激烈的竞争。

3.1 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培育多元化金融主体

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长期滞后已成为制约当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最大“瓶颈”。从转型经济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经验来看,在转型时期,要取得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性突破,必须彻底打破国有或准国有机构对金融业务的垄断格局。金融运行的非市场化或政府主导行为是广大转型经济国家金融瓶颈的关键,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是引入有效的市场竞争,提高金融体系运行的市场化程度。竞争有利于提高效率,强化核心能力。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大力推进增量改革,尽快培育出更多的具有活力的新型金融企业,这些新型金融企业不仅包括各种股份制金融企业银行,还应包括大量民营金融企业,促进同业竞争,增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

3.2 加快“走出去”战略,拓展金融服务贸易空间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情况下,欧美一些大金融企业纷纷破产倒闭,金融服务贸易市场暂时处于疲软。我国金融企业要抓住这一大好机遇,大规模走出国门,大力发展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增强我国金融业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为我国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服务市场争取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加快“走出去”的速度和规模,快速、深层次占领国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一是加快收购海外金融企业。这样既可以解决机构网点业务员工的“本土化”,也可以扩大当地业务,同时还可以定期派出员工去进行实习和培训;二是有针对性地投资参股跨国公司以及当地的金融企业。这样可以建立海外机构的稳定客户群,把金融服务贸易业做大做强。

3.3 政府积极支持,营造良好金融服务贸易环境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政府积极支持,对增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尤为重要。政府对金融服务贸易的支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在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以及可能更多的经济刺激投资中,要有意识地向金融企业倾斜,增强金融企业的硬件和软件装备,提高金融企业的金融服务贸易实力,夯实金融服务贸易基石;二是消除金融服务贸易壁垒。政府利用政治力量,通过双边和多边市场开放谈判,迫使外国政府消除金融服务贸易壁垒,开放外国市场。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倾向,此时政府的政治力尤显重要;三是制定国际市场战略。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金融服务市场战略,鼓励金融企业走出去,扩大金融服务贸易新领域;四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政府应及时出台有关财税鼓励政策,促使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金融服务贸易,促进金融服务贸易进一步发展;五是改革税制。政府对现行财税制度进行税率等方面的改革,以便更好地发挥税收政策在提升金融服务业竞争力中的作用;六是建立政策咨询中心。政府要建立金融服务贸易政策咨询中心,通过中心收集并向企业提供有关外国金融服务贸易情况、重大项目信息与政策建议,全力帮助企业争取金融服务,协调其他政府相关机构,运用各种资源对目标项目提供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边昌,熊正德,陈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2007(11).

[2]丁姗姗.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研究[J].当代经济,2008(8).

[3]卢映西.政府行为与转轨国家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培育[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2).

[4]车文立.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9(4).

[5]曹瑛,王耀中.内地与香港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与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2009,25(11).

[作者简介]岳杰洁(1983—),安徽阜阳人,东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作者:岳杰洁

上一篇:寄售物资管理创新论文下一篇:国际投资市场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