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研究论文

2022-04-27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多边贸易加快发展的阶段。我国发展多边贸易也面临重重阻碍,例如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抬头、多边贸易规则谈判困难重重等。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影响力显著增强,积极参与国际多边贸易规则的构建已经成为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战略需要。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研究论文 篇1:

新时期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与应对措施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的先后爆发使得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与以往的贸易保护主义不同,新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旨在提高本国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中为本国创造优势。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新时期贸易保护政策对我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多元化市场战略、淘汰落后产能、关注新兴产业、扩大内需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贸易保护;新特点;影响;对策

文献标识码:A

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全球经济经历了近20年的高速发展。2008年开始,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相继而来且反复恶化的欧债危机又给原本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蒙上了浓重的阴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主要贸易伙伴国家之间频发的贸易摩擦再次成为学术界、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关注的焦点。根据全球贸易预警组织的数据,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限制贸易的歧视性措施是贸易自由化措施的三倍之多。经济萧条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总是会赢得更多的支持者。当经济处于危机中时,贸易保护主义的形势会发生较大变化,而且在各国经济得以恢复后保护主义将会持续。当前,这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呈现出许多新特点,需要我们采取对策加以应对。

一、新时期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

(一)各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更多地表现出歧视性的特点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各国的贸易保护是以防御性措施为主;而后危机时代,各国的贸易保护更多的是采取“以邻为壑”的措施。根据全球贸易预警组织的报告,自2008年11月以来,20国集团(G20)国家所采取的1013项歧视性和可能的歧视性措施中,防御性措施(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272项,仅占27%。全球范围内,传统的贸易保护形式(包括提高关税和防御性措施)在歧视性贸易政策中的占比不到37%。

(二)以贸易保护手段提升本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

新时期贸易保护主义不再是各国产业间或产品间竞争的产物,而是各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竞争的产物。全球化改变了国际分工格局,而本轮涉及范围较广的危机又加速了国际分工体系的调整。在一定范围内实施偏向性的贸易政策可以帮助一国在未来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有利地位。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国家也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阶段,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的同时发展新兴产业是这个时期调整的主题。能否在本轮调整中脱颖而出,关系到未来各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分工。当其他发展中国家致力于一般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培育时,中国传统优势产业的贸易摩擦便越来越多地来自于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基于制造业回归和依托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则使发达国家对中国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显著增加。

(三)新兴产业的贸易保护措施旨在给本国创造优势

新贸易理论认为,政府的战略性政策能够永久地影响贸易格局,使一国的福利水平优于自由贸易条件下的福利水平。正如半导体产业的技术发展曾经是电子革命的核心一样,新能源产业是低碳经济的核心产业之一。一国如果丧失了在该领域的有效竞争能力,就会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受制于能源约束,进而丧失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个潜在产业的发展需要成功的创新,而创新所需的研究基础和动力需要市场的支持。尽管国际和国内市场都能够提供这样的科研和需求支持,但是相对于国际市场,国内市场更加直接和可靠。因此,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初期,欧美等国相继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来为本国市场进入设置限制,旨在为本国创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优势。2010年10月15日,美国对我国清洁能源政策措施发起301调查,拉开了中美新能源贸易摩擦的序幕。2011年11月到2012年1月的3个月间,美国先后对原产于我国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和应用级风电塔发起双反调查。2012年9月,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我国的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报告也都表明,2012年下半年开始全球新兴产业领域的贸易摩擦逐步加剧。

(四)发展区域贸易组织成为贸易保护主义采取的主要措施

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失衡”。国际金融危机使得这个问题更加凸现出来,也使贸易保护主义情绪高涨。但如何才能实现自由贸易体制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呢?区域贸易组织不失为一个最佳的选择。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成员国既能在区域内享受自由化带来的好处,又能通过对区域外的非成员国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而使得国内的产业发展得到保护。有研究表明,区域贸易协定的缔结强化了缔约国对其他成员国的反倾销申诉。

此轮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参与区域贸易组织的热情高涨,尤其是几个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截至2012年10月已生效的自由贸易协定有242个,其中有68项协议是2008年以后生效的,占总数量的28.1%。美国、欧盟、日本已生效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分别有45%、28%和62%是2008年以后生效的。

(五)反补贴成为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

近年来,各国发起的反补贴调查案件明显增加。2008年,全球反补贴案件的数量增加至16件;与危机前的2006年相比,增加了一倍。仅2011年下半年,新增案件数量达17起。其中,对中国的反补贴调查案件数量增加尤为显著。中国自2004年遭遇首次反补贴调查以来,截至2011共遭遇52起反补贴调查。其中,2008~2011年有39起,占总数量的75%。全球近半数的反补贴调查都是对华发起的,数量之多无他国可以相比。截至2011年,中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反倾销的头号目标国。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时未能取得“市场经济”地位。按照世贸组织规则,中国入世后15年(即2016年)将自动获得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这将影响各国对华使用反倾销措施的便利性和有效性。因此,各国陆续开始尝试使用反补贴措施,欲将其作为反倾销的替代措施。

二、新时期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和产业发展的影响

根据全球贸易预警组织的报告,自2008年11月以来实施的保护措施中有40%涉及到中国。作为贸易保护主义最大的受害国,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的出口和发展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一)对传统产业的影响

国内外学者对贸易救济措施可能产生的影响做过很多研究,认为可能存在以下负面影响:(1)贸易震慑效应,即自发起调查之日起,目标国涉案产品的出口就会受到影响;(2)贸易破坏效应,即在发起国做出肯定性裁决后,目标国相关产品的出口会明显减少;(3)贸易转移效应,即贸易救济措施的适用将使原本由目标国出口的商品被其他国家的同类商品所取代,从而使目标国在发起国的市场份额减少。

以复合木地板为例,在美国对我国复合木地板发起的贸易摩擦案件中,贸易震慑和破坏效用非常明显。2005年7月1日,美国3家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发起337调查的申请,并请求签发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2006年7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初裁,普遍排除令涉及的产品范围非常小。因此,2006年我国对美国的复合木地板出口仍然保持了与以前年份相同的增长势头。但2007年1月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终裁结果却令人始料不及,最终认定多家中国被诉企业在美销售地板专利侵权成立,并签发了普遍排除令。受此影响,相对于之前年份的高速增长,2007年中国对美国的地板出口急剧下降。尽管有3家企业提起了上诉,但2008年7月31日联邦法院裁定维持最终裁决。2008和2009年的两年间,我国对美国的复合木地板出口缩水36%。

2010年,中国对美国的复合木地板出口出现小幅回升。当年11月10日,美国又对原产于中国的复合木地板发起双反调查,受此影响我国2011年对美国的出口基本没有出现增长。2011年10月12日美国商务部作出双反终裁,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复合木地板征收最高达58.84%的反倾销关税和26.73%的反补贴关税。尽管个别企业适用4.81%的合并税率,但大多数企业都适用于高达85.57%的合并税率。面对仅有10%的行业平均利润率,此类产品对美国市场的出口无疑会受到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对新兴产业的影响

以光伏电池为例,就新兴产业而言,发达国家对华的贸易摩擦始于危机后。2009年8月,德国两家大型太阳能公司向德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提出对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反倾销调查申请;9月,德国光伏产业联盟准备收集中国企业证据,向欧盟提起反倾销立案调查。2012年10月,美国商务部先后公布了对华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仲裁税率(对中国涉案企业征收18.32%~249.96%的反倾销税,14.78%~15.97%的反补贴税)。

美国的“双反”案件一方面产生了显著的“贸易破坏和贸易转移效应”,使得我国对美国光伏产品及组件的出口骤降、市场份额锐减;另一方面也产生了显著的“能力破坏效应”,使得我国国内的部分生产商处于停产状态或退出市场。根据全球光伏网发布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美国“双反”导致2012年二季度中国对美洲市场出口量大幅下降,跌幅达到22.3%;按照出口额计算的美国市场份额也从一季度的23.3%跌落到了二季度的7.3%。2012年,光伏行业生产链的重要环节(硅棒、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生产商的数量从901家锐减至704家,其中组件生产商从原有的624家锐减至454家。此外,还有180家生产链内生产商进入临时停产状态。

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江苏省的光伏产业抓住了机遇,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江苏省光伏产业的规模和出口都是全国之最,产量约占全国的70%,超过90%的产品销往欧美等海外市场。然而,发达国家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围堵对江苏省光伏产业产生较大影响。据统计,2012年1~4月,江苏省太阳能电池出口价值总额29.4亿美元,同比下降39.2%。以无锡尚德为例,2011年公司毛利润出现了金融危机后的首次负增长,毛利率也不及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仅有8.07%,也是自2005年上市以来的最低点。2011年,公司的净利润率和营业利润率双双为负;其中,净利润率从2010年的9%跌至2011年的-27%,营业利润率从2010年的7%跌至2011年的-17%。2012年情况继续恶化,公司市值已经由上市之初的49.22亿美元跌至1.94亿美元。

三、应对新时期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

(一)传统产业产品的出口要实现市场多元化

新兴发展中国家挑起贸易争端主要是以保护本国及本国在第三国的市场,进而实现保护本国产业发展的目的。产业要发展就要求产品必须有市场,国内市场相对于国际市场更容易控制,因此新兴发展中国家关注更多的是本国市场。而发达国家挑起贸易争端的动机之一是保证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降低失业率。为了使本国经济尽快走出危机后萧条的阴影,发达国家与我国在传统产业产品方面的贸易摩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增加。通过采取多元化市场战略,传统产业产品方面的贸易摩擦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我国企业在出口时,应避免对某一国家过于集中地出口,使得产品在该国的市场渗透率过高或进口增速过快。

(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上,要处理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争端

尽管我国与发达国家在传统产业的贸易摩擦还将继续存在,但不会是未来的焦点。更应该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贸易摩擦。根据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政府可以通过对高端产业进行保护而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从而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本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在信息技术和新能源产业等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因此这些领域将成为当前及未来贸易摩擦的主要领域,并且是长期的、艰巨的。对待这类贸易争端,我们应该据理力争,不能有丝毫的放松。

(三)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品竞争力

加工贸易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一个重要来源,但这主要是依赖于加工贸易的规模。集中在产业链中部的低附加值生产无益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且其过剩的产能也给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埋下隐患。虽然贸易摩擦在短期内会抑制生产和出口,但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淘汰生产效率低下的小型微型企业。竞争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更容易将生产的重心逐渐由利润微薄的低档商品转向更具有竞争优势的中档商品,这样可以降低与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同构性,进而减少这方面的贸易摩擦。

(四)进一步规范政策,不断扩大国内需求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尤其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的制定一定要熟悉世贸组织规则,不能随意进行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可以通过消费补贴等形式弥补国内消费者可支配收入不足的问题,以此来刺激内需的有效增长。以江苏省为例,据江苏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江苏省外贸依存度达71.7%,其中出口依存度为41.5%。全省近20%的工业产品依赖国外市场销售。对国外市场的高度依赖使得江苏省产业发展的抗风险能力下降,亟待开发国内市场。作为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国内市场的开发空间是非常巨大的。而且相对于国际市场,国内市场的可控性更强。从过度依靠外需转为以内需为主,是减少我国与他国间贸易摩擦的良策。

参考文献:

[1]Irwin,D.A.Irwin.Trade Policy Disaster:Lessons from the 1930s,MIT press,2011

[2]刘旭,“十二五”时期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贸易,2012(1):28-32

[3]保罗·克鲁格曼,战略性贸易与新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4]赵国栋,2012年二季度中国光伏组件出口统计分析报告[EB/OL],全球光伏网,http,//www.pvall.com/news/content-52774-1.aspx,2012-09-21

[5]2012年度中国小型光伏企业多遭淘汰[EB/OL],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http://guangfu.bjx.com.cn/news/20130108/412197.shtml.2013-01-08

[6]江苏多个新兴产业相继遭遇国际贸易摩擦[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10/20/c-13567136.htm,2010-10-20

(责任编辑:闫春英)

作者:杨智华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研究论文 篇2:

我国多边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摘 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多边贸易加快发展的阶段。我国发展多边贸易也面临重重阻碍,例如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抬头、多边贸易规则谈判困难重重等。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影响力显著增强,积极参与国际多边贸易规则的构建已经成为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战略需要。新的历史时期,我国要始终坚定支持多边贸易发展、要努力推动多边贸易机制改革以及要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多边贸易发展。

关键词:多边贸易;贸易规则;贸易机制改革

多边贸易体制为二战后的世界经济发展营造了开放、包容、平等、稳定的贸易环境,为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多边贸易体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危机。加快以发展为中心,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多边贸易原则,保障发展中国家合理表达诉求的多边贸易体制改革,是保持世界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我国多边贸易的发展历程

多边贸易最早起源于17世纪后期的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提出了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的建议。1948年,由美、英等23个国家共同签订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生效。195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据統计,此后的五十年里,世界货物贸易额增长了18倍。回顾我国的改革开放与多边贸易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改革开放初期的多边贸易起步阶段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先后实施了下放外贸经营权、工贸结合、设立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一系列促进多边贸易发展的政策,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改变了原有的经贸管理体制,市场因素开始发挥在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同时,我国开始通过参加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等国际经贸活动,积极接触《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等贸易规则,主动学习多边贸易相关理论和政策,吸收借鉴多边贸易体制下的经济贸易发展经验来加快国内的改革开放步伐。在改革开放中,开始构建以汇率、出口补贴和税收等政策作为杠杆的市场化调控体系,出台了吸引外资的鼓励政策,扩大了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主动融入到亚洲区域的产业分工布局之中,向世界释放出了庞大的市场需求信号,外向型的多边贸易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中的多边贸易融合阶段

围绕扩大多边贸易,先后出台了取消进口调节税、大幅降低关税、废除出口外汇留成等一系列政策。而随着上海浦东新区的设立,许多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开始涌入我国。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我国从复关谈判转为加入世贸组织谈判,贸易自由化成为世界公认的发展趋势。2000年以后,进一步修订了《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大幅提高了与多边贸易体制的相容性,并于2001年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入世后,我国经历了十年的多边贸易体制过渡期,实施了取消农业税、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汇率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修订了《对外贸易法》、《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保障措施条例》、《著作权法》、《商标法》和《专利法》等多项法律制度,基本形成了与世贸组织规则相一致的涉外法律体系。同时,不断推进贸易自由化,取消了进口配额和进口许可证等制度,开放了涉及银行、保险、电信、分销等9项100多个分部门的服务贸易领域。并于2002年成为《政府采购协定》观察员国,制定实施了《政府采购法》。对外贸易经营权全面放开,外贸市场主体更加多元化,在市场化的多边贸易体制改革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到了2012年,我国在降税方面全面完成了入世承诺,关税税率是发展中国家的最低水平,比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还要低。从改革开放的角度,入世是里程碑式的事件,刚入世的10年里,我国积极适应多边贸易规则,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3.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多边贸易加快发展阶段

2013年, 我国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成立了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的顶层设计,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截至2017年底,先后出台了1500多项重大改革措施,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个方面全面推进。同时,我国正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等方式,加快推动多边贸易的发展。而随着一些新兴经济体国家在国际多边贸易中地位的提升,原有主导多边贸易规则的发达国家开始谋求区域性、双边或单边的贸易发展,国际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着巨大挑战,国际社会普遍对我国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改革充满了期待。

二、我国多边贸易体制发展面临的危机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影响力显著增强,积极参与国际多边贸易规则的构建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战略需要。但是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多边贸易体制也面临着危机和挑战。

1.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抬头

1994年生效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带动了区域贸易和双边贸易发展,也引发了新一轮贸易保护。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暴露了发达国家因传统产业转移形成的空心化和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一些发达国家开始转向单边或区域贸易,进一步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据统计,到2015年,全球签订的区域贸易协定超过260个,大部分国家参加了区域性贸易协定,这给多边贸易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

2.多边贸易规则谈判困难重重

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框架下,围绕多边贸易规则发展,世界各国进行了多轮谈判。世贸组织成立后,为进一步完善多边贸易体制,打造公平的贸易环境,建立全球统一的多边贸易规则,于2001年在卡塔尔多哈启动了历史上议题和参与国家最多的“多哈回合”谈判。但是,在农业政策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始终难以达成一致,“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由于多边贸易规则制定速度过慢,无法同时满足全球化发展下的各国利益诉求,在一些领域存在缺位现象。2018年,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召开的APEC峰会,也因为各经济体国家对世贸组织改革的意见不一致,没能发表领导人宣言。多边贸易规则谈判进展缓慢,导致多边机制权威下降,国际经济秩序面临严峻挑战。

3.区域贸易发展限制了多边贸易

虽然区域贸易能够在短期弥补多边贸易体制发展中的不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础。区域贸易成员间的关税优惠降低了贸易交往成本,增加了贸易量,形成了参与成员受益,被排除在外国家利益受损的局面。区域贸易间各自签订的协议,规则繁杂,利益交织,其排他性虽然没有违背世贸组织规则,但区域贸易的快速发展削弱了多边贸易的最惠国待遇原则。

三、我国在多边贸易发展中的应对

多边贸易始终是全球贸易治理的重点,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加快构建全球多边贸易均衡化共同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倡导建立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保障全体国家利益和诉求的多边贸易规则。

1.要始终坚定支持多边贸易发展

改革开放为世界多边贸易发展开放了中国市场,多边贸易体制也为中国经济市场化提供了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领域,主动融入全球经济市场,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多边贸易体制坚持“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谈判原则,强调公平竞争,平等地给予所有贸易伙伴“最惠国待遇”。主张通过谈判来减少贸易争端,限制各国随意增加关税或发放出口补贴等政策行为,鼓励各国发展经济和进行贸易改革,给予欠发达国家一定的改革调整时间和特殊权利,致力于构建更加自由平等的全球贸易发展体系,已经成为全球最深远、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体制,在打破贸易壁垒,建立贸易规则,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多边贸易在世界各国有着普遍认可,我国要继续支持和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在各类国际场合表达加快全球多边贸易发展的决心。通过举办APEC会议、中非论坛、金砖国家会议等国际会事,传播我国的多边贸易发展理念, 凝聚国际共识。要加强同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的磋商和联系,防范出现发达国家退出多边贸易体系的情况发生。

2.要努力推动多边贸易机制改革

针对现行多边贸易规则滞后于全球经济发展的问题,我国要坚持协商一致的原则,推动多边贸易机制的优化改革。通过在各成员国间创造平等、公平的磋商机会,确保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的民主参与、正当决策,实现各成员国的利益诉求均衡化、权利义务对等化。在协商一致原则下,适当简化决策方式和决策过程。通过全体成员国投票或公投的方式,加快多边贸易机制改革的落地。要积极维护多边贸易谈判的合理合法性,多邊谈判是加快多边贸易发展的最有效方式。要同各成员国一道,采取开放和鼓励的态度积极参与多边谈判,确保各成员国普遍的最惠国待遇和多边贸易规则适用,用中国行动推动多边贸易发展。

3.要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多边贸易发展

我国正通过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举措,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对外开放原则,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动开放,深化多边承诺,让世界共享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果,为全球贸易体系建设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积极推动国际多边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在参与多边贸易和区域贸易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秉持开放、透明、包容的理念,严格遵守多边贸易规则,围绕深化多边贸易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分享中国经验,带动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多边贸易体制,避免全球贸易体系碎片化。如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弥补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短板,解决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加强亚欧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带动相关国家的经济贸易发展,引导其积极参与到多边贸易建设中,提高贸易能力,实现世界经济整体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德铭.全球化下的经贸秩序和治理规则[J].国际展望,2018(06).

[2]管传靖.全球价值链扩展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变革[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8(06).

[3]李贤森.中美贸易争端中单边主义措施的多边主义应对[J].现代管理科学,2018(10).

[4]屠新泉,娄承蓉.改革开放40年:中国与多边贸易体制关系的演变[J].东南学术,2018(05).

作者简介:林俊(1979.11- ),男,汉族,江苏无锡人,博士,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开放型经济

作者:林俊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研究论文 篇3:

入世:中国与世界的双赢

编者按: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对外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人世为中国的对外开放和近十年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全面回顾中国入世的历程,准确记录人世十年来中国经济的深刻变化,本刊将从本期开始开辟“中国入世十周年”专栏,将连续10期发表“纪念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相关报道。

“加入世贸组织十年对中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3月1日,在中国贸促会和中国国际商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工商界纪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指出。

作为国内首场纪念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的活动,会议吸引了中外各界人士近300人与会。“坚持扩大开放,构建世界经贸新秩序”成为热议的主题。

人世,让中国与世界分享繁荣。但在如今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就业压力上升,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明显。中国产品正遭受着越来越多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对我国正在复苏中的出口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国际贸易失衡的状况下,将如何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新秩序,如何建立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贸易纠纷解决机制,从而实现增长而能持续,发展而能共享,多元而能共荣,自由而有秩序的世界经贸新格局?

加入WTO之前,中国在参与世界经贸规则制订中的话语权力量极其微弱。加入WTO之后,我国政府和企业能参与到世界经贸规则制订的话语权仍少之又少,如何打破固有的对我国企业不利的经贸规则,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华建敏:中国将努力维护互利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

“加入世贸组织的十年是中国与世界分享繁荣、实现共赢的十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指出,人世之初农业和汽车是两个最不被看好,使人担忧的行业。十年的历程表明,这两个行业并没有大受冲击,2002年初至今我国农业企业通过创新,提高科技水平,农产品出口保持高增长,大大好于预期。在汽车行业我国企业灵活运用世贸组织的规则,通过品牌创新,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有效化解了对汽车的冲击,涌现出了具有一批竞争力的汽车制造企业。

人世是改革开放的延续和深化,既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世界经济的持续繁荣提供了动力。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企业从国际规则的接受者逐步成长为规则惯例的积极的参与者,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开展对外投资与合作。十年前,我国对外投资不到10亿美元,到2010年我国海外投资已经将近600亿美元。十年来,中国的出口规模增长了4.9倍,进口规模增长了4.7倍,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倍多。

但是在过去十年我国遭遇的国际贸易摩擦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进一步分化,一些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自顾自的倾向强化。华建敏指出,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中国已经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对象国。2009年中国的出口占全球的9.6%,但是遭受的反倾销案例要占到全球的40%,反补贴案例要占到全球的75%,遭遇贸易调查数占到同期全球案件总数的43%。

华建敏强调,世贸组织的核心就是其确立和维护的一整套国际贸易规则。加入世贸组织必须善用国际规则,保护我国的合法权益,分享全球经济一体化成果。“我们既要学习和使用规则,更要积极的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完善,推动形成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体系和平等参与的世界经济的治理机制。”华建敏说,要通过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输出,提高中国要素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巩固中国商品国际市场的地位。稳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探索人民币结算机制。此外,政府和商界积极加入各类官方和民间的经济组织,也是增强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这样做既可以在国际上积极反映我国的利益诉求,也可以直接参与全球治理,从制定全球规则的角度保障我国的利益。

万季飞:中国企业逐步参与制定国际贸易规则

“中国企业正逐步熟悉而且并且运用并深度的参与了制定国际贸易的规则。”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会长万季飞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人世十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摩擦的主要对象国,中国企业面临着贸易摩擦已经成常态化的趋势。但是不少的企业经过积极的应对,在打国际贸易官司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客观上也使得我们企业更加深刻地了解国际规则。同时,中国企业通过中国国际商会和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等对外交流的专业平台,积极地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修改和制定,运用世贸规则和国际商业惯例来保护自身的权益的意识、能力都在不断地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贸易保护主义,为改善国际贸易环境,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贸易秩序做出了贡献。

入世十年,中国经济和世界的经济关系愈加紧密,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中国是美国、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是日本、韩国、东盟,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最不发达国家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广阔而稳定的市场,为各国的投资者带来了机遇,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国际国家基金组织去年末对中国的经济全球影响做出了首次量化解读,中国经济持续五年增长1%,就会带动全球经济增长0.4%。这些都清晰地表明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共生共荣。与此同时,中国对外贸易投资增长迅速,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排名跃升至全球第五名。中国企业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为世界的企业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贸促会和中国国际商会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来中国企业成长最坚定的服务者和最直接的见证者。对此,万季飞会长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发展中的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同样需要中国的发展。面向未来,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将继续通过务实有效的服务,坚定不移地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以中国企业利益为出发点,引导企业全面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代表企业争取更多国际经贸话语权。万季飞同时表示,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还将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违反世贸组织原则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将继续在新能源领域、传统制造领域、高科技投资领域为维护中国企业的利益而战。

龙永图:规则与开放将打破“中国威胁论”

“既然我们允许外资银行,外国保险公司和其他一些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为什么进展还是比较缓慢呢?我觉得中国的金融业要想进一步向前发展,应该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进程。”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在开幕式上表示,十年来国外一些企业进入中国的速度并没有像我们当年想象的那么快,它们的威胁,也不是像我们当年想象的那么可怕。

就拿银行业和保险业来讲,经过十年它们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还不到10%,只有5%。

作为中国入世的叩关人,龙永图虽曾备受争议,但仍然是开放最坚定的支持者。他表示,以遵守规则、开放市场为核心的世贸精神并未过时,“这是打破中国威胁论最好的办法。”在十年人世开放过程当中,中国还有一些重要的观念没有解决。龙永图说,在吸引外资方面在过去十年当中虽然取得很大进展,但是又碰到很多法律上、体制上和管理上的障碍。对于引外资方面的兼并收购的问题,现在兼并和收购方式已经占到整个国际投资的70%以上,但是在中国兼并和收购在整个吸引外资方面只占了3%,远远低于国际标准,“这是因为我们不太熟悉兼并收购问题。而兼并收购问题上又引起不必要的争论。比如大家熟悉的可口可乐和汇源果汁兼并案中,我们当时的舆论,应当说使得这场本来应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批准的一个案例,得到了不太令人满意的结果。这就说明我们在吸引外资方面,一碰到新的问题我们就会出现反复。”他说,所以在开放的问题上还要进一步的弘扬人世的精神,把开放的精神应用到对外开放的一些新的重要的领域当中。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因此,在国际上难免出现对中国崛起的担心、忧虑,甚至恐慌、仇视,即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对此,中国应高度重视。而破解“中国威胁论”最好的办法就是以遵守规则和开放市场的世贸精神来回复全球,中国的发展不是威胁,而是巨大的机遇。

孟克文:人民币应该成为主要国际货币

加入WTO之后,由于世界经贸规则的制订权由一些重要国家和企业集团主导,已经形成固有的利益倾向,中国政府和企业能参与到世界经贸规则制订的话语权仍少之又少。如何打破固有的对我国企业不利的经贸规则,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中国美国商会会长孟克文对在国际规则制定过程当中,推动中国话语权方面提出建议。“总的原则是从互惠互利的角度考虑,而不是说只是加强我们中国的话语权这方面里考虑。”他说,因为中国的声音必须要加强,并不代表其他的合作伙伴的声音就要得到削弱。这是一个共赢的发展策略。

“另外要进一步加强将来的话语权,首先就是使人民币国际化。”他说,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以预测中国的货币应该成为主要的国际货币,无论是结算还是投资来讲,都是如此。人民币应该成为一个主要的外汇储备当中的一个外汇,而且还是外汇储备当中一个重要的货币。

谈到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的好处,孟克文说,如果人民币更加国际化,会为中国带来很多成本节省等方面的好处。他同时也不讳言人民币的国际化会带来的挑战,“人民币国际化的挑战可能很多情况下并不依赖于外贸的政策,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因素。”

除了考虑人民币的国际化,孟克文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从长期来看,中国要增强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还需要建立正确的标准机制和标准策略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标准实际上是贸易的一个基石,”孟克文说,在追求质量安全的当今世界市场尤其如此。“标准可以促进我们进行创新,同时能够促进我们进入新的市场。”他说,我们开展业务,开展贸易,正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国际环境,标准问题正变得尤其突出。什么样的一种标准机制是中国必须建立的?什么样的一种标准战略是中国必须要采取的?在中国人世之后的几年当中,中国国内有学者认为中国不再需要关税保护。“所有的外国人都进入到中国国内市场来跟本土企业竞争,所以我们必须要使用标准来创造一个新的保护方式来保护本土的市场和本土的公司。”他为此建议中国的标准建设只有是以市场为驱动,只有有具体的操作环境时才能奏效。

中国的标准应该说是越来越趋同于国际的标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并没有与国际的这些标准趋同。他说,在某些决策过程当中,中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来支持某标准的建立,但是并没有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一些建立的标准并未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为此,他指出,标准的制定必须要有多方的参与,而且标准制定要研究市场环境。

与会者观点集萃

“在中国不仅仅是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在实行国民待遇方面还存相当的路需要走,即便在中国的企业内部也有中国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我认为我们这个问题也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所以,我们如果对外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我们首先应做出最大努力使中国企业,也就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享有同等的国民待遇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不真正的实现,我们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中国市场的平等竞争。可以说在这个方面解决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国民待遇问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说明我们必须要继续弘扬世贸精神,来解决这样一些阻碍中国经济进一步市场化的障碍。”

——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

“现在每个国际组织,不管是政府的,非政府的组织中国都有参与,参与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在会上你发不发言,会前你准不准备,会后你宣传不宣传,这就是我们的时代担当。我认为我们应该改变过去人家制定游戏规则,我们参与的不深,或者我们没有条件参与,事后在执行的时候就愤怒,就起诉,最后失败。我认为将来的十年我们中国的所有的企业,金融业,各个企业都应该努力的去加入这些国际的组织,而且争取话语权。”

——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中银航空

租赁私人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燕玲

“贸易上没有所谓的公平。以电脑为例,全世界从事电脑行业的利润90%被英特尔和微软拿走了。为什么?它竞争力比你强,它掌握了核心技术。所以我觉得要想公平贸易,中国就必须鼓励创新。”

——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郭为

作者:赵爱玲

上一篇:波普广告艺术文化研究论文下一篇:女性主义视角审视传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