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发展内部审计论文

2022-04-24

我国党中央结合社会发展现实需要,拓宽国有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活力,决定放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为国有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国有企业发展内部审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有企业发展内部审计论文 篇1:

资金管理对于国有企业的重要性分析

【摘要】资金管理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点,以现阶段国有企业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资金管理的工作特点,分析资金管理对国有企业的重要性,明确资金管理工作对国有企业的影响,以此优化资金管理形式,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资金管理 国有企业 重要性

我国市场经济系统改革在发展过程中,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优化国有企业创新工作也将成为发展的必然。同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国有企业要想稳定自己的地位,就需要构建产品多样化和管理全面化的发展形式。本文主要分析资金管理工作对国有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国有企业中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资金管理工作不但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国有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优化国有企业资金管理,有利于国有企业的内资资源划分更为科学,提升实际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降低融资成本的支出,增强国有企业预防风险的能力,尤其是在现阶段的市场环境下,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优化资金管理工作就变得至关重要[1]。

第一,资金是国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国有企业作为一种营利性组织,其工作的出发点以及既定目的都是获得利益。国有企业在成立之初就面临着一定的竞争问题,这些竞争在国有企业的生产、发展以及倒闭之中。国有企业在实际中要想得充分的发展,就必须要基于市场的实际状况,不斷的进行产品销售数量以及收入的拓展,这也就是说,其必须要提升产品的质量,更新现有的设备、技术以及各种工艺手段,不断的优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加强对各种物资、人力以及技术管理的重视,强化投入力度。但是这些一些投资的基础就是国有企业的资金发展,也就是说在国企的发展中必须要在财务上进行国有企业发展资金的筹集,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拓展国有企业的整体规模。

第二,国企发展发展中必须要基于商品经济背景,保障产品的使用价值与自身价值的一体性。国企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要基于外在的形式的角度对其应用价值与生产与交互过程进行分析,基于内在的形式对价值的形成与实践进行分析。国企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将生产者消耗的相关生产资料价值与产品进行有效的融合,进而在根本上进行价值的创新,利用实体物品的出售对其进行转移,进而保障商品价值以及创作的价值可以真正的实现,国有企业在通过获得的价值进行产品的生产,这样就会形成良性的循环,进而形成一定的资本运动。可以说资本运动直接彰显着国企在实际生产中的价值状况、国企经营的实际状况就是通过资金的方式彰显的,因此国企要想长足发展,必须要将基于财务管理中心的资金管理作为国有企业的管理核心。

第三,基于财务管理对国企风险的重要特征进行分析,国企在发展中存在的封信问题就是在相关财务活动中无法预料以及控制的因素,这样就无法保障国企预期效益的实现,甚至会存在各种损失问题。财务风险就是基于外债给国有企业收益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性影响,这样就会给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对此在实际中国有企业在进行各项活动的开展中,必须要通过财务杠杆收益,增强国企资金的盈利能力,降低其存在的财务困境问题,在根本上避免出现运营风险问题,这也是财务管理的主要理念以及实际的目标。

二、现阶段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资金信息缺乏流畅性,决策者无法有效的进行管理

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国有企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信息管理,国有企业在实际中必须要对各项信息进行及时、精准的掌握,这样才可以在根本上加强对物流以及资金流的控制,但是在现阶段的发展中部分的国有企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息不透明、不对称以及不集成的问题。主要就是因为在国有企业中,相关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及时的沟通,导致信息孤岛问题的出现,国有企业的高层决策者无法及时了解各种精准的财务信息,进而无法对国企的实际状况进行系统的分析。甚至在一些国有企业中存折截流信息、提供虚假信息等问题,导致新想失真问题严重,会计核损工作缺乏精准性。在实践中,基于利益驱动的影响,导致社会审计流于形式,致使现阶段一些国有企业中存在着“假数据真做账、真数据作假账”的问题,在不同的场合报账内容不一致,导致一些不良资产问题有增无减,各种盈亏不实的问题频繁出现。基于我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分析可以了解到,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我国80%以上的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真问题。

(二)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力度

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多数的国有企业内部、相关所有者对企业、母公司对子公司、公司管理层对各个资金运动环节中存在着一定的监控不到位的问题,甚至在一些国有企业中还存着内部控制的问题。导致一些擅自挪用转移资金问题、侵吞国有资产等问题频繁出现,虽然相关部门设置了一些必要的监督方式,加强职能监督,制定了不同的监督管理力度,但是因为监督人员并没有对国有企业的实际财务、资金状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对于一些必要的信息缺乏完善的掌握,导致无法有效的发挥国有企业自身监督管理作用。一些母公司在实践中并没有及时的了解子公司的实际财务变动状况,导致部分国有企业存在资金入不敷出的问题,甚至要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维持正常的生产与经营,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财务风险问题。因为监督工作的缺乏实时性与创新性,导致国有企业一旦出现风险问题就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与问题。

(三)资金散乱

在国有企业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导致其内部的资金出现闲置以及缺乏调节的问题,资金充裕的公司在实际中并没有对一些闲置的资金进行系统的管理,而资金不充足的公司存在着面向银行贷款融资等方式维持工作,直接致使在国有企业的财务费用过高的问题出现。

(四)缺乏现代的资金管理意识

在国有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者必须要将资金时间价值与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的融合,在进行资金筹集、运用等相关领域必须要综合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这样才可以在根本上提升其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与质量,同时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在实际中必须要提升其现代化的资金管理意识与能力,强化资金运用,保障其整体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三、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创新方案

(一)优化国有企业资金筹集管理工作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了解市场的变化特点,实施优质的资金管理工作。国有企业需要全面了解国内的市场变化和经济发展情况,提出优质的解決方案,保障资金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第二,拓展融资方案,实施低成本融资。国有企业在融资时,需要关注融资的成本,全面引用利率市场化的有效条件,优化金融工具,依据自主发行国有企业债或者是私募债券的形式来融资,从而全面减少成本。第三,优化国有企业的资本构成。国有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和产业特点进行创新,以此引导国有企业资本构成更为科学。第四,创新国有企业负债构成,适度举债。国有企业需要关注自己的负债构成,让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比例适中,不但要加大对国有企业融资成本的了解,也要了解短期债务的偿还风险,从客观的角度评价自身的偿还水平,适度举债。第五,依据金融制度要求,科学筹资和信用担保。国有企业需要结合国家提出的金融要求进行融资,不能向地下钱庄或非法民间集资筹备资金,也不能在没有相关部门的同意私自向国有企业内部工作者借钱。

(二)优化国有企业资金投资和管理工作

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工作:第一,加大应收款的管理。国有企业在增强应收款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最先要及时对不重要的占用资金状况进行处置,之后优化国有企业的赊销规定,严谨控制赊销工作,最后优化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工作,将工作和责任都落实到现实中,确保国有企业资金得到保护。第二,优化国有企业储备管理工作。国有企业需要在确保生产院的根本上,进行优质的市场发展预测工作,科学化储备产品,增加产品的流通,减少国有企业储备数量,避免占据更多的国有企业资金。第三,优化预付账款管理。国有企业需要结合市场需求,优化预付款管理工作,管理预付款支出的范围,降低资金占用数量。第四,优化应付款管理工作。资金存在时间价值。在实施赊销商业工作过程中,为了更好展现应付票据具备短期融资的特点,国有企业需要优化自身的应付款管理工作,全面依据应付票据的短期融资特点,提升资金发展效益。第五,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工作。国有企业要想在国有企业财务可以承受的范围中,设计投资模型,预防固定资产出现占用流动资金的情况。第六,谨慎实施股权投资。国有企业在投资之前需要进行有效的研究,国有企业在对外股权投资过程中,最少要获取国有企业机会成本或者是银行长期储备效率对等的效益。除此之外,在股权投资过程中,需要分析所处行业和所在区域等因素对投资效益构成的影响。

(三)优化资金管理形式

其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优化资金预算管理工作。资金预算是确保国有企业有效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优化资金预算管理工作,就需要进行优质的资金预算设计工作,依据国有企业未来下年度的发展目标为基础,设计优质的资金预算工作,最终资金预算设计需要通过国有企业全体职工代表大会。当然,也要全面落实资金预算。结合资金预算工作情况,国有企业需要设计月度资金应用方案,确定资金的应用项目和数额,并在之后对资金预算的现实应用情况进行调查,若是发现实际推广方案与设计方向出现偏离,需要及时改正。另一方面,要优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是整改资金管理工作的创新工作。国有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方向,对国有企业的大型投资项目、大额资金的流动以及实际财务变化等实施全面监察,预防其中存在安全隐患。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上的交易越来越多。国际上的资金管理工作与国内资金管理工作相比,具备广泛性,不但研究了现阶段国际金融发展形式,还明确了资金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等内容。为规避风险国有企业要引用各项金融衍生工具实施风险对冲,在全面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全面整合资金应用。由此,在全新资金管理形式不断推广的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也要加大对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视,以此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才纯库.一重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硏究[J].东北石油大学,2015.

作者:高瑜

国有企业发展内部审计论文 篇2:

探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进投资者的原则关键思路分析

我国党中央结合社会发展现实需要,拓宽国有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活力,决定放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为国有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我国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号召,在探讨国有资本产权交易和非国有资本产权权益保护问题上首要任务是做好对引用的投资者筛选问题,规范投资者的准入原则,保证其能够顺利同国有国有企业组成利益共同体,携手进步,实现互利双赢的初衷。本文将分析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涉及到关于投资者准入审核筛选的原则问题,希望能为各个地方政府的工作提供有效参考意见。

经过我国多年以来的社会实践经验总结分析可以有效发现在国有国有企业改革之中吸收民间投资,外商投资等多方资本,能够顺利完成国有国有企业在新时期的有效升级发展。这种操作方式是对国有国有企业的经营模式进行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势的改造。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主要来源于国有国有企业的改革,探寻国有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相融合的形式和途径。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使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提高国有国有企业竞争力,有助于”走出去”的战略部署。对于甄别合适的投资人加入国有国有企业经营模式的分析要制定周密谨慎的筛选形式。

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进投资者潜在问题

(一)投资者引进留于形式

部分地方政府工作时仅仅注重完成相应的指标,并未对参与投资的投资方身份进行有效核实。对于投资人资金来源并未做出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也没有对于投资人的实力和营销运营水平做出科学的评估。更无法知悉投资人的投资目的,无法保证投资人会配合国企的下一步发展计划的实施和完成,这样只是单纯将投资人的资金直接并入国有国有企业的发展之中,并无法完成理想目标需要的投资人引进内容。这样只停留于形式的投资者引进工作显然无法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保持一致。

(二)缺乏科学的监督方式

在进行国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期间,常常会忽视国有国有企业自身国有企业的身份。对于国有企业的结构管理,成本管理,工作监督等相应的现代国有企业管理内容执行并不到位。这样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现状一旦贸然引入新的投资人,就会暴露出问题。例如投资方会以国有企业资金困难为由,会不断的要求国有持股东方资金方面的支持、或要求向银行贷款进行担保、提供资产抵押,长期利用国有国有企业的资源、资金上的优势为自身获取利益。这样的漏洞存在会为居心不良的投资人带来漏洞,反而对国有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选择投资者的标准较为单一

目前国有资产的投资人选择标准通常仅以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价格作为唯一的评判选择标准。这样的单一的准入原则,会使得筛选投资人的标准过于局限,且门槛设置较为单一。这样会使得国有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后劲不足。这种看重短期发展,仅仅看重短期内资金回收,补齐缺少资金部分的操作,并不会带来太多的未来发展机会。国有国有企业并未做出良好的战略成本规划,此时单凭单一的标准引入投资资本会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部分投资者会使用较高的交易价格换的国有国有企业的公司控制权力,恶意让国有国有企业资金缩水,导致国有国有企业经营状况陷入恶性循环。常见的手段方法有,利用关联方高价承揽国有企业工程,长期占用国有企业资金。这样的经营管理方式显然无法让国有国有企业适应复杂的社会经济发展,也不利于建设公平合理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四)国有国有企业自身的战略成本发展规划不清晰

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态势整体呈现出模式多样,国有企业模式更加规范,经济制度更加标准的良好稳定状态。国有国有企业较其他国有企业来说具有更加稳定的生产管理模式,国有企业组织构成,成熟丰富的管理经验等众多优势,但是对于国有国有企业而言模式固化反而无法及时同社会经济发展动态保持及时对接。为了转变劣势得到更好的上升发展空间,需要立足于社会经济长久的发展动态,做出长期的战略规划目标,顺利实现国有企业的稳定进步。这个过程需要战略成本管理的帮助,要对国有国有企业本身拥有的土地、渠道、品牌、技术、配方等无形资产复杂多样、难以估价,这些资源要素在与投资者的谈判中往往就被忽略了,缺乏对自身价值的考量。

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进投资者的方法分析

(一)制定科学的战略成本规划工作

成本管理不能单纯的执行,这样的安排并不有助于实现国有企业及时适应市场的经济价格波动现实,使得国有企业的生存发展受到限制。国有企业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复杂的市场发展环境,有效的战略成本管理能够帮助国有企业正确的认识国有企业的外部生产环境。为了帮助国有企业实现战略性的全局发展愿景,需要制定合适的战略决策计划,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合理优势,发挥指令性指导地位优势,实现国有企业全局性综合成本降低。加强国有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衔接度,保证项目流程的顺利推进,为战略成本管理提供整体稳定的背景条件。     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同行业对家的情报掌握,响应的提出应对措施,为国有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战略成本管理的外部性优势主要体现在其保持国有企业外部环境的稳定。传统成本管理更加重视国有企业内部的生产环节,但是进行战略成本呢管理时还需要关注国有企业竞争的外部环境,从市场的大环境入手,将参与市场竞争的各个项目都纳入思考范围,除了市场信息之外还包括参与竞争的对手条件。这种优越性主要是鼓励国有企业管理者将视线从自身转向其他方向。战略成本管理的持续性优势,是指一般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成本规划时,会将时间战线拉长,一般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项目。是指国有企业在其所在的行业长久发展的形式,不同于公司会计部门其他的短期成本管理计划。战略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一个宏伟目标,以此为前提,国有企业要开展细致的成本管理工作。这项任务的完成需要借鉴国有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综合考虑才能进行计划。战略成本管理全面性主要涉及三个层级。首先是国有企业内部的生产流程和外部竞争对象的市场竞争价值链流向。其次是产品生产期间的成本支出,产品生产之前的筹划准备指出,产品生产销售之后的售后成本支出,这三者之间的联系管理。最后是战略成本管理不光考虑当前的成本支出(即实际支出),还需要将其他各类潜在成本纳入分析范围之内。战略成本管理的竞争性的优势来源于国有企业的需要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战略成本管理对于国有企业发展的优势作用就是将战略性发展思维方式纳入国有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之中。做好成本规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明确成本管理方向。国有企业自身有明确的成本规划方式,长远的发展目标,才能为后期引进的外来投资成本做出科学的规划应用,对外来资本的使用方式做出科学的评估和規划。也方便国有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计划科学的选择投资方。详见图1

(二)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监督管理体制

公司的管理结构模式做好科学的制约管理方式,能够顺利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都会根据相关的条款顺利得到解决。国有企业的投资者引进能够根据国有企业自身的监督管理制度明确各方的职责,做好平衡。要充分发挥董事会存在价值意义,定期开展内部审计会议,鼓励企业内部和外部共同监督企业的投资人引进工作。需要雇佣专业的调查人员对于投资者的真实意图、合作后能够提供的真实资源,通过调查的情况对投资者进行全面的分析,客观评价投资者的方方面面的能力。同党中央保持紧密联系,拓宽工作业务领域,围绕工作重心服务具体的大众,增强企业商业的领导能力,紧扣政府的时事发展动态要求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党组织的工作矛盾突出重点在基层,这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兴国之策,实现党组织同群众之间的紧密联系。配合政府工作,积极投身于诚信评估工作的进行,建立社会诚信公示档案。建立符合我国发展规律特色的社会诚信评估体系。

三、结语

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造,要谨慎选择投资人。作为国有企业自身要做好对内部管理方式的改革,完善监督方式,做好战略成本设计,拓宽选择投资人的标准。强化监督管理工作,严禁投资人利用国有企业制度上的漏洞反过来侵害国有企业的利益。顺利完成提升国有企业和投资人进一步发展的双赢目的,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长久发展。

(作者单位:1大连财经学院;2大连德泰控股有限公司)

作者:刘丹 李刚

国有企业发展内部审计论文 篇3: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以及解决措施探讨

作者简介:梁福标,会计师,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

摘 要:内部控制在国有企业发展中意义重大,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更是起到了关键性指导作用,它不但有利于提升管理层评估能力,建立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控制系统,而且可快速诊断企业内部缺陷,从而及时调整方向适应企业发展。然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通过介绍内部控制基本组成结构和遵循的企业原则,构建了内控五要素体系,从而分析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其不足,实施了有效解决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内部审计;资金管理;解决措施

一、 内部控制基本组成结构及遵循原则概述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其基本组成主要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方面,其中会计系统在内部控制体系中占据核心位置,它的实施内容对企业的发展起了关键性作用,一般分三步实现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及内部审计管理。国有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二、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介绍

国有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必须包括下列要素(如图1):

1、 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2、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4、 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5、 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三、 分析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

1、国有企业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到位

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建立了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运用其制度规范发展,内部控制组织结构虽在,但普遍存在认识不足,意识不到位现象,表现在:出现问题无直接人员负责,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缺乏服从安排的执行力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恰恰说明了员工对内部控制理念的匮乏,思想认识的不彻底,仅仅停留在企业内部监督层面,而对内部控制本质和内容并没有深刻领悟,这就导致了企业在落实制度时低下的执行力和约束力,缺乏正确的风险评估能力,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现象。因此,提高员工思想认识,严格执行力极为关键。

2、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乏健全的组织结构

国有企业属于股份制机构,企业绝大部分控制权掌握在份额较大的股东手中,因他们交际面广、人脉资源丰富,一人投资几个企业的管理模式导致了管理不到位、经济运转困难、小股东权力无法保障等。其次监事会、董事会等职责划分不明确,出现事故推卸责任时有发生。再次各部门人员配置素质不高,因国有企业福利待遇好,政府高官子女见缝插针,使得整体人员难以管理。

3、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不健全

首先表现在财务管理人员水平有限,财务管理人员除具备财务专业知识,利于融资外,而且要具备良好的财务分析和风险预测能力,有些国有企业为了融资需要,在人员配备上缺乏管理竞争意识,导致后期管理不利,财务账目较为混乱等。其次财务人员工作意识薄弱,有些企业为了应付财政局审计,或短时间利益最大化,纵容财务人员伪造假证,制作货币流通假账;还有的因业务水平低,无法准确记账凭证,导致管理人员缺少正确的论证分析数据,出现评估的偏移和政策上的错误领导。再次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不到位,有的企业虽建立了财务监督审核部门,但形同虚设,没能发挥严格的财务审计和正确数据分析职责,出现国有企业财务资金流动不明或被转移现象;还有的企业根本就没有建立内部控制机构,导致财务项目缺乏必要的监督和跟踪,造成大量国有企业资金的下落不明。

四、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解决措施

1、 组织内部控制培训,提升全体员工内部控制意识

国有企业在保持正常生产基础上,注意加强员工学习机会,经常组织内部控制培训,将培训内容落实到实处,提升全体员工工作积极性,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培训基础上,加强企业文化深入与拓展,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热情,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实现服务、战略、目标的有机结合,有效的提高国有企业防范风险能力,以财务控制管理为核心,不断优化资金产业链,调整企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资金运营和管理质量。

2、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应根据生产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目标,完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并划分严格的职权范围和工作职责,使其各司其职,按照程序办事,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行为约束能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在明确分工基础上,建立风险评估小组和执行监督部门,在国有企业正常运行中,负责全面的工作调度和工作计划安排,通过有目的财务管理、资金流动、财务审计的执行与监督,促进企业内部沟通与交流,从而正确的分析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提高国有企业应对风险能力,确保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3、全面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及控制水平

首先加强会计基础知识的学习,主要针对企业的资金管理、账务记录、货比流动等,结合实际需要,设立合理的职能部门,并明确责任人,提高财务人员积极性和责任感。其次建立财务控制和智能分离管理体系,有利于各部门的互相监督;同时,将各部门的资金管理状况与部门的业绩指标挂钩,做到资金管理的责、权、利相结合,调动资金管理部门和职工的积极性,更好地进行资金管理。

4、 建立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企业资源共享

国有企业通过组织员工培训、接收再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员工专业知识和工作实操能力,并将知识的积累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不断接受新思维、新技术应用于工作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其次从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入手,重视科学创新和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努力做到“国有企业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结合,风险预警与信息化结合,财务管理与信息化结合”,促进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建立仓库、销售、供应和财务及时上传信息平台,实现企业资源的共享与同步,方便各部门查询和管理层及时掌握企业动态,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对企业作出正确分析和风险评估。

五、 结束语

搞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随着会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组织建设,尤其是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实现全体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内部控制管理的有序进行,财务资金的有效流动,风险评估的正确监督,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文新.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9(10).

[2] 张晓梅.浅议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和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0(13).

作者:梁福标

上一篇:云计算在国家审计工作论文下一篇:我国个人境外投资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