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体适能中的高校体育论文

2022-04-27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对高校特殊体育教育“体医+理念、制度、服务、设施”的精准扶贫模式进行研究。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发展体适能中的高校体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展体适能中的高校体育论文 篇1:

智慧学习环境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智慧化建设的创新策略

随着国家对“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倡,信息化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建设智慧学习环境是实现学科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数字学习环境的高端呈现,是提升学习者创新能力、保证高质量学习的必然要求。高校体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部分,在智慧学习环境的支持下,高校体育教学智慧化建设势在必行。与传统学习环境下开展体育教学智慧化建设不同,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师生获取学习资源更便捷,智能学习设备为教学提供便利,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使其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并能根据系统存储对学生提出阶段性学习评价。因此,智慧学习环境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为师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高校体育教学智慧化建设提供保障,进一步实现教学效益最优化成为可能。

1 智慧学习环境

1.1 内涵

智慧教育是新时代教学改革的產物,智慧教育趋向下的学习环境与教学模式均已发生变化,智慧学习环境就此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是各高校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需求和适时性指导,形成一个智能性、开放式、集成化的数字虚拟现实的学习空间。基于智慧教育视角的分析,智慧学习环境包括有网络学习平台提供的微课、慕课等学习资源;可穿戴式设备的智能学习工具;以学生为主要组成的班级等学习社群;以教师为中心组成的教研小组或自媒体类教学社群等。

1.2 特征

智慧学习环境拥有丰富的信息网络资源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持,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可按需推送学习资源,学生学习也主要演变为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形式,使学习过程智能化、便捷化。智慧学习环境强调始终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的角色从教学过程中的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强调引导式、活动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思考并创新,致力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地位不平等的现象。

2 传统学习环境下高校体育教学智慧化建设的瓶颈

2.1 教学场地有限,学习资源匮乏

在传统的高校体育学习环境中,教学场地主要以普通的上课、健身、锻炼竞赛的静态场所为主。因上课场地的选择过于单一,气候变化成为高校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重要限制因素。在传统学习环境下,大学生体育知识的来源基本为已使用多年的体育课本教材,基本的课本知识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体育教学智慧化建设越来越被高校重视,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高校体育课程边缘化现象严重,多功能教室无法在体育科目中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教学场地的单一以及学习资源的匮乏是传统学习环境下造成的教学发展缺陷,更是高校体育教学智慧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2.2 信息收集不完善,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受传统学习环境影响,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信息的收集和管理较为薄弱,基本集中于记录学生姓名、出勤率、课程作业、期末成绩考核这四方面,没有对学生体适能指数以及身体素质水平做出监测;缺乏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过程再到考核评价的系统监测,缺少科学的数据来反馈教师真实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当今大数据背景下的教学目标以及发展目标相违背。在传统教育中,高校体育课主要以班级授课的形式开展,整齐划一的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扼杀其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思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高校在体育教学中的智慧化建设。

2.3 课程内容模糊,课程制作不精

关于高校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曾有过将视频学习作为课程内容的事例,例如以本校特色推出的项目精品课程、录制的体育公开课程、体育专项专家讲坛等,但这种课程的建设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似乎成为了一种“挑战”,每节课的课程时长远超出正规上课标准,学生无法在课堂中消化吸收所有知识。在此过程中也存在教学环节混乱、教学内容中出现的无效信息所带来的干扰过多等问题,并且课程录制成本较高,视频上传网络需要较长时间,经常造成教师工作量增多的现象。另外,传统体育课程的制作仅仅流于形式和外表,较多的只是机械地重复课本内容,使课程缺乏教学价值,不难看出此类学习形式必将有较大局限性。

3 智慧学习环境下高校体育教学智慧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3.1 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智慧教育总目标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高校智慧化教学的推行是经济、技术发展到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纵观当下高校的教学环境,已基本使用无线网络平台、网上选课、评教和远程授课等多项科学技术,为打造智慧校园、实现智慧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体育教学中,实现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利用各大体育类应用软件,满足课后锻炼的需求,在智慧化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体育成绩,进而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校体育教学智慧化建设不单是信息技术的引入过程,也不单是这一学科的个性发展,它更是整个教育领域下思想和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教育系统进行分析和认识的过程,并在这样的基础上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教育现代化。

3.2 丰富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保障课程多元化学习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巨大变革冲击着教学环境的智慧化和信息化,因此高校积极打造智慧体育课堂,采用“传统课堂+在线课堂”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从传统的单一授课到混合式教学的转变,是实现体育课程学习多元化的途径。借助网络空间等教学资源,教师通过微课、慕课平台开设线上体育学习,使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不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从被动教学到主动学习,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信息技术融入进体育课堂教学,有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丰富了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的多元化学习,也相应提升了体育教学质量。

3.3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在高校体育教学智慧化建设的过程中,有效推动了教师的成长,促使其接受并掌握新型的技术设备,熟悉并应用体育学科的教学锻炼软件。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对体育学习形式和知识的获取需求越来越多样,更迫使教师对体育理论教学进行创新,紧跟体育教学智慧化步伐,提高对知识传授的全面性、高效性、专业性。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学生体质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系统的监测,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现高质量教学目标,保障体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3.4 调动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独立思维

高校大学生身体发育成熟,具备独立思考、创新创造的能力,于是高校体育教学通过将体育课堂与科技的高效结合,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智慧化体育教学突破了在教学中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利用随时随地上网的优势,保障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利用智能信息技术监测身体指标,使学生随时了解自己身体的变化,进而对体育锻炼做出科学调整,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除此之外,学生通过慕课等互聯网学习平台,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在课后也能进行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并利用教学软件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的习题考核,能有效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4 智慧学习环境下高校体育教学智慧化建设的创新策略

4.1 借助智慧学习环境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效率

智慧化教学建设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信息技术融合进教学实践中。因此,信息技术的高效应用是实现智慧体育教学的硬件支撑。教师可以借助智慧化环境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创造学习场地及拓展学习资源。例如智慧教室、多功能实验室的建设,微课、校园体育论坛等互联网平台的搭建等。通过拓宽学习渠道,提供资源丰富的网络体育课程,满足学生随时进行学习的需求。

4.2 利用智慧学习环境加强互动教学

体育课程是一门互动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反复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并在师生交流合作中完成学习。在高校智慧教育的环境下,新型技术的创建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便利,摒弃传统的“教师占课堂主导地位”这一教学理念,使两者相互学习、共同成长。高校体育教学中“智慧教室”的出现是体育教学智慧化建设下的创新,智慧教室的显示系统可通过软件平台以互动的方式呈现体育课程内容。如PPT、竞赛视频、技术动作动画分解等这类直观性好、交互性强的互动模板,让师生之间产生更多课堂互动。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进行分组练习,学生间互帮互助加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将练习较好的学生动作录制下来,通过智慧教室中的显示系统展现给全体学生学习参考。体育教学的智慧化能推动丰富多彩体育课堂的打造,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4.3 基于智慧学习环境明确教学重难点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想要抓住课程内容重难点需要三个阶段的共同配合。首先,教师在课前需要通过智慧化手段做好课程准备,例如通过数据库对学生体育能力做出基本的强弱划分,准确把握学生情况。然后,将课程内容提前通过微信平台布置预习任务,教师再根据学生特点以及预习反馈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内容。其次,在课程中学生通过智慧化设备对练习过程中身体机能变化做出记录和分析,教师及时进行纠正并重点讲解,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最后,在课程结束后教师通过智能终端设备给学生布置巩固练习任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疑问通过线上平台与老师交流。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程内容及重难点的确定,使体育课程内容科学、合理,从而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5 结论

随着科技发展,智慧校园环境开启了高校体育教学智慧化建设的新纪元,信息技术功能贯穿至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正因为有了智慧学习环境,打破了传统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格局,也为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智慧化提供助力。科学借助智慧学习环境,将大力提升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课中的应用效率,切实地将体育教学信息化战略目标落实到位。

基金项目: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互联网+高校体育”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智慧化建设研究(序号:304)。

通讯作者:何轶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作者:张超 王兵 何轶

发展体适能中的高校体育论文 篇2:

高校特殊体育教育“体医融合”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对高校特殊体育教育“体医+理念、制度、服务、设施”的精准扶贫模式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高校特殊体育“体医融合”精准扶贫是通过体育非医疗健康干预的方式对特殊群体进行精准帮扶,实现高校特殊体育群体体育教育从“传统体育保健”到“体医融合+”精准脱贫模式的转变:体医理念精准扶贪能转变特殊体育群体生活质量生命关怀的态度,体医制度精准扶贫能逐步整合落实特殊群体体育教育法律意义上的公平,体医服务精准扶贫能推动特殊体育教育服务“心”工程,体医设备精准扶贫能保证特殊体育以运动项目为载体的补偿教学有序开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特殊教育;体医融合;精准扶贫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的相关规定只是零散地分布在《体育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等法律法规中,主要表现为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等特殊群体学生实行免修免评、体质健康标准免测、教学时数缩减、单独开设保健课等1-2,这种特殊教育“人文关怀”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由于普通文化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差异性,现有法律法规“笼统模糊”的规定不仅制约着特殊体育教育的发展,也导致特殊群体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难以得到保障。相关研究表明,高校特殊体育群体被称为高校体育“娇容”中的一块“伤疤”,特殊体育教学处于随意的低水平安置状态,这种体育教学中的外生性课程疾病急需精准扶贫补救。

随着教育公平理念的深入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校特殊体育教育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代。结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到“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构建多元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和《关于体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2018.7.30)》明确精准扶贫对象,实施体育扶贫工程回,按照十九大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精神,对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推行“体医融合”精准扶贫模式教学,实施“体医+”理念助推精准扶贫,构建非医疗健康干预的多维度创新模式,促进该群体学生体适能水平、运动认知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最大限度完善对身体缺陷功能的补偿和实现自我超越,驱动高校体育特殊群体身心健康脱贫转型。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高校特殊体育群体的概念

研究资料显示,我国学者根据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提出的“特殊群体”的名词界定有“特形生”“体质弱势群体⑧体育弱势群体、健康弱势群体1o、体育差生11)、运动弱势群体2等不同概念,“特殊群体”参与的体育称为“特殊体育”符合我国的实际和语言习惯3。学术界特殊体育群体的界定包含一个充分条件和两个基本标准:充分条件是指身体患有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锻炼运动的疾病或身体患残障的人群;两个基本标准是《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未达到及格或者体重指数(BM),BM《20或BMI≥26.5的人群14-1。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和“以生为本”理念的贯彻,本文认为高校特殊体育群体主要包括因先天性疾病或陈疾引起丧失运动能力的身体残疾群体:慢性或长期性伤病致使身体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不能支持其完成体育课程的运动障碍群体(患有特殊疾病、体质虚弱、身体形态异常、肥胖、运动能力低下、身体素质差等):体育认识不足、抱怨设施内容、心理排斥体育而逃避群体活动的心理障碍群体(性格偏执古怪、运动心理自卑、退缩内向、紧张焦虑等):他们在体育教学、课外活动和体育竞赛中主要表现出“厌课”“不动”和“看客”行为。

(二)高校特殊体育精准扶贫内涵

高校特殊体育贫困是由于健康理念、制度缺失、服务不对等和设施缺乏等多维度原因造成的贫困,其治理将是一种指导式、融合式和共享式的多维治理方式。本文高校特殊体育精准扶贫是指在体育精准扶贫工作中,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指导,遵循教育公平原则,尊重体育素养的个体差异,坚持人文关怀,以促进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提升为基本原则,发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综合带动作用,实施特殊群体精准分类、体育健康数据精准测量、体育设施精准供给、体育认知精准分析、体育文化精准培育、体育信心精准干预和体育资源精准扶持,各高校体育管理部门、校医院和体育特殊群体共同合力参与的协作共生的可持续格局模式。

(三)高校特殊体育体医融合的概念

体医融合是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技术纽带,是体育科学促进健康的关键。随着健康政策的支持和体医融合理论的完善,高校体医融合健康实践由于实施群体相对单一、需解决的问题较集中、理论研究强,理应成为体医融合实践的先行者。随着高校特殊体育教育对象界定的内沿发展,现阶段特殊体育的本质应该是调整拓展“体育保健课程”为“调适性体育课程”,即提供实用、个性化的特殊教育。因此,高校特殊体育体医融合可以定义为,以高校为基本单位,体育管理部门和校医院在教学过程中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结合进校体检数据、体测成绩和医学相关知识等确定特殊体育学生群体并开出针对性的运动处方,以调理身心、加强缺陷适应及补偿、提高适应力为目标,通过适应性项目运动技能的培养和运动保健知识的传授,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帮助康复、培养意志品质和生活自理能力的目的19。

三、高校特殊体育“体医+”精准扶贫模式

(一)“体医+理念”精准扶贫模式转“朴素的人道主义”為“人本的生命关怀”

我国特殊体育从“医疗体育”“矫正体育”“残疾人体育”“康复保健体育”到“特殊体育”的发展历程,体现的是以人为本和生命关怀的理念转变。长期以来高校特殊体育教育因担心运动风险存在“重医轻体”“主动锻炼意识缺失”等现象2四。高校特殊体育体医融合不是用运动的手段治疗疾病,而是“防未病”“促健康”的协作方式,它需要“运动是良医”理念的正确引领,更需要差异化运动处方的技术支持。我国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由于教育对象存在身心缺陷给予免修或单独开设体育保健课等朴素的人道主义关照与教育倡导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等理念不符。“体医+理念”精准扶贫模式倡导“以生为本”,利用体医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突出科学锻炼促进身心健康和疾病预防的认知,保障特殊学生的体育教育权利平等实施。

第一,“治未病、防未病”健康理念。“体医+理念”精准扶贫模式遵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治未病、防未病”的“大健康观”,精准传播“运动是良医”非医疗手段干预融入特殊体育教育个性化教育的全过程,让特殊学生群体成为体医融合的实践者,促进传统体育保健课程理念更新。因此,高校领导要转变健康观念,充分认识“运动是良医”理念对健康促进的价值和功能,整合校内资源,发挥宣传部、教务处、体育管理部门、校医院等相关部门的协同作用,发展学生的全面技能和促进积极的身体活动,提高生命质量。

第二,自我和社会的接受认可理念。“体医+理念”精准扶贫模式必须直面运动实践时特殊群体的身心缺陷,客观接受体育教育中的特殊需要和人文关怀。首先是内心上接受自身的缺陷,从拘泥于已失去的功能上促进尚存能力的价值转换;其次是接受社会上的人文关怀,把社会对自己的特殊照顾培养成“关心他人”的精神土壤,因此各高校要建立完善的特殊体育学生援助系统,从课程模式安排、运动项目选择、师资设施配备、运动成绩评价、课外体育锻炼的监管等全方位支持学生,解决好特殊学生身心缺陷的接受问题,一定能在保健康复中超越自我。

第三,生活生命关怀提升理念。“体医+理念”精准扶贫模式直面生活质量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从保障招录的每位特殊学生都能得到体育教育权利的初级关怀,提高到以人为本学习生活过程的深层关怀。通过精准靶位研究特殊群体的差异性,借助无障碍体育环境、个别化体育教育、特殊体育指导、康复训练等安全性、有效性的运动处方因人施教,重构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体系,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知,让特殊学生学会关心,懂得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和完善生命,根本上重视个体生命力的呵护与关照,生命的完善和价值的提升。

(二)“体医+制度”精准扶贫模式衔接整合落实体医政策法律意义上的公平

我国的《宪法》《教育法》《体育法》《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1979)》《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1990)》《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全民健身计划(2011一2015年)》等诸多法律法规都只是从单列的条文中对高校特殊学生体育课、体育活动、体质测试、体育教师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规定。缺少专门的特殊教育法、缺少具体措施和服务流程,法律意义上的公平缺乏监督、约束与评价机制,透视了我国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的深层问题四。“体医+制度”精准扶贫模式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法律政策精神,除关注法律意义上接受体育教育权外,更加关注是否创造高校特殊群体平等享受这种权力的发展机会。因此将零散的法律规定有机的衔接和整合,形成可操作性的管理办法,为我国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的质量保驾护航,使特殊学生在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中“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第一,加强特殊体育教育的顶层设计。学习参考发达国家地区的先进经验模式,精准整合与健全零散笼统的特殊教育规定和部门碎片化的体医融合政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如《特殊教育法》《特殊体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健康促进法》等有关体医融合或健康促进方面的系统政策或法律,做好体医融合的顶层设计及实施办法,让健康体育教育惠及所有特殊需要学生,尽可能为每一位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创造条件。

第二,明确特殊体育教育的实施对象。高校教务、体育和医院各部门根据档案、体检数据和体测数据动态精准识别特殊体育群体,根据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情绪障碍、体育障碍、肥胖、疾病、体质虚弱等各类残障精准分类,确保身体残疾群体、运动障碍群体、心理障碍群体跟班随读、免试免测和体育保健的精准供给。

第三,实施差异化个性化的教学干预。转变传统保健体育教育理念,根据身体残疾群体、运动障碍群体、心理障碍群体的精准分类和各高校的具体实际,从特殊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在体育保健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中实施差异化的运动处方满足特殊学生群体的个性化需要。

(三)“体医+服务”精准扶贫模式推动特殊体育教育服务“心”工程

教育就是服务,高校特殊体育教育是特殊的教育服务,是“心”的工程。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由于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开设以体育保健课为主的康体教育不能涵盖其教育的整体目标,高校特殊体育教育也远不止传统保健体育所诠释的内涵。随着健康中国建设和体育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康复理疗”“休闲教育”“体医融合”便逐渐融入特殊体育教育的服务体系成为一种专门的“推送服务”来满足特殊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在“体医结合”向“体医融合”迈进的过程中,“体医+服务”精准扶贫模式就是提供体育技术技能服务、个性化差异化保健康复服务、提高生命质量超越自我服务。

第一,提供体育技术技能服务要尽心。教务处联合体育管理部门和校医院完善免试免测、随班跟读、体育保健三种模式模块,确保每一个特殊学生有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享受这种权利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师由单纯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的“教书匠”向促进学生养成体育核心素养的“育人者”转变,学生接受体育教育、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中得到公平、合理的评价等。高校特殊体育技术技能服务“心”工程可以分为正常化的教学(随班跟读)、修正式的教学(教材的弹性修正)、平行式的教学(特殊的方法与规则)、融合式的教学(适应性的跟班)、隔离式的教学(处方针对性)等。

第二,个性化差异化保健康复服务要动心。体育管理部门和校医院根据体检报告等数据制定个性化運动处方,确保每一个特殊学生能接受适合其身心发展的特殊体育权利。享受这种权利需要多位教师、专业人员或同伴、父母的协助与支持,需要不同的教学策略,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高校特殊体育个性化差异化保健康复服务“心”工程主要包括精心设计的体育保健课程、补偿性体育锻炼、差异化运动处方、个性化体育指导、人性化评价体系、以及监管下的课外活动小组等。

第三,提高生命质量超越自我服务要关心。体育教师和保健医生要制定特殊学生群体课堂练习、体育竞赛和课外锻炼干预计划,确保每一个特殊学生过体育最大限度完善对身体缺陷功能的补偿和实现自我超越。高校特殊体育提高生命质量超越自我服务“心”工程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的呵护与关照、同质比赛中输赢的看法与态度、锻炼过程中的自我认识与体验、课外体育锻炼的坚持与安全等。

(四)“体医+设配”精准扶贫模式保证特殊体育以运动项目为载体的补偿教学有序开展

体医设施是体医融合教学的基础保障,是体育保健教学內容选择什么运动项目为载体的重要依据。调查显示,各高校都没有为特殊学生设置完善的体育锻炼设施和体育保健室,由于过分担心安全问题,高校特殊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基本上处于无序、无人组织管理的状态,损害了体育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教育权利。“体医+设配”精准扶贫模式精准配置体医设施、专项资金和优化师资队伍等,保障体育项目教学的需求和对器材引发安全事故的预防。

第一,精准维护更新体医设施。教务部门要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做好全校学生身心健康的整体规划,合理配置校内体育医疗资源;体育主管部门做好体育设施登记建卡,体育设施维修资金预算,根据实际情况,精准分配体育项目设施维修资金,确保体医设施的持续性维护与改造,为特殊需要学生提供安全、适宜的运动康复场所。

第二,精准开放校内体育设施。各高校体育场馆中心要定时向特殊需要学生开放体育场馆,鼓励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课外体育锻炼,提高学校体育设施的利用率,满足特殊学生的体育健身需求,同时安排专业的体育保健教师组织监督特殊学生课外体育场馆活动,确保运动安全,真正落实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进程。

第三,精准配置体医师资队伍。各高校尽可能地引进具备体育知识技能和体育医疗保健的教师,特色配备体育保健室和体育康复室:加强对体育保健康复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运动项目保健水平和健康素养,满足特殊学生运动处方的制定、教学及锻炼指导需求,培养学生“运动是良医”的健康观念,形成终身体育健康意识,确保特殊体育群体学生慢性病的防御端口前移。

高校特殊体育教育“体医+”精准扶贫模式是高校教育精准扶贫模式的拓展,是新时代高校教育“以生为本”理论的具体落实。“体医+”精准扶贫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特殊群体的精

准分类、体医制度的精准制定、体医本源的精准培育、体医设施的精准供给和体医资源的精准扶持构成的有机整体,需要高校行政、体医管理部门(保健教师和医生)和体育特殊群体共同合力参与协作,才能使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精准脱贫,实现终身教育、健康教育、人本教育、生活教育等多种教育诉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2002[Z].

[2]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版)2014[Z].

[3]陆莎,傅王倩.论社会公平视野下的残疾人高等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14,(3):12-16.

[4]张中正.中小学体育课程疾病分类及诊治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15,(2):50-55.

[5]《“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2018-12-06].http/www.g0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6]国家体育总局国务院扶贫办公室关于体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S].2018-7-30.

[]陈云开.对体院“特形生”竞技体操动作技术教学方法的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5,(2):68-73.

[8]刘成,李秀华.体质弱势群体与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学刊,2005,(5):72-74.

[9]孙荣会.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5):64-66.

[10]宋卫东.康复运动处方在高校健康弱势群体中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2,(6):76-78.

[11]郑颂平,等.高校体育差生心理状况和成因测试分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6):120-122.

[12]王健,等融合共享:运动弱势学生体育教育改革的时代诉求[J].体育科学,2014,(3):39-47

[13]陈华卫.特殊体育相关问题辨析.体育学刊,2017,(1):7-11.

[14]杨锡让.实用运动生理学(第2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479.

[15]孙可.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以河南省为例[J].新课程学习,2011,(9):21-23.

[16]彭敏.试谈体育教学与弱势群体[M].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3):65-66.

[17]陈波,等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成因与对策.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1):84-86.

[18]张朋,阿英嘎.学校体育运动弱势群体的隐性存在与显性教学补救[J].中国教育学刊,2017,(5):86-90.

[19]吴培香.咸阳市秦都区中小学体医融合可行性研究[J].陕西理工大学2019届硕士学位论文.

[20]彭国强,舒盛芳.美国运动健康促进服务体系及其对健康中国的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6,37(5):112-120.

[21]岳建军,龚俊丽.体力活动生命体征:运动是良医的核心、体医融合的支点[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6):116-120.

[22]杨小宁.特殊体育专职化教育质量的绩效考核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26):37-40.

[23]曹烃,李良,刘俊洁.中美特殊体育教育法律制度的比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4):336-340.

[24]段鸿斌.体育扶贫:法律意涵、政策机制与实施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8):5-12.

[25]冯振伟,王先亮.基于共生理论的体育业与医疗服务业融合共生路径构建研究.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8,34(5):1-7.

[30]张汪洋,赵子建.体育精准扶贫模式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18,(11):36-40.

作者:胡启良 丁俊

发展体适能中的高校体育论文 篇3:

美国版《体适能纲目》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体适能培养的启示

摘要:“体适能”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体育界提出,并被引入到美国学校体育教学中。由美国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制定的《体适能纲目》被作为美国编制中小学体育教育课程标准和相关教材的参考依据。该纲目以“HELP”(“帮助”)为基本理念,由“健康”、“每个学生”、“终身”、“个体”四个关键词组成。对这四个关键词进行研究,将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关于学生的体适能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高校体育;体适能;健康;每个学生;终身;个体

“体适能”概念源于美国,英文是Physical Fitness。1987年,美国体育界的健康、体育、舞蹈组织(简称AAHPERD),提出了“体适能健康教育计划”。这项计划的核心内容是与健康有关的知识和方法,主要包括体育活动对改善有氧体适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软性、身体成分作用的知识和方法,以及营养与体育活动的健康知识i。这项计划将身体适能作为健康的五个方面安适状态构成因素之一(身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情绪适能emotional fitness,社会适能social fitness,精神适能spiritual fitness,文化适能cultural fitness)。

体适能这一概念被美国学者与体育教师引入到了学校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体适能水平成为学校体育中极为主要的目标之一。为此,美国库珀研究所(位于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制订了《体适能纲目》(Fitnessgram),作为编制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和相关教材的参照依据。这份体适能纲目的基本理念是“HELP”,译成中文是“帮助”。主要的关键词有:1.健康(Health)。来自于学生经常参与身体活动,并促进健康体适能的发展。2.每个学生(Everyone)。身体活动和体适能的提高对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做到,不论其年龄性别和能力。3.终身(Lifetime)。学生参与身体活动和体适能的提高伴随终身,旨在发展终身体育。4.个体(Personal)。身体活动大纲是为满足学生个人的需要和兴趣所设计的。把上面四个关键词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组成一个词,即HELP(帮助之意),其内涵可理解为经常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发展体适能,帮助每个学生终身受益。

一、健康(Health)

关注人类健康是21世纪国际社会的共同主题。近年来,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把体育课名称改为“健康与体育”、“保健体育”、“体育与健康”等,表现出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上发生的变化,即强调健康的重要性,更加鲜明地突出体育课的目的,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健康的发展。美国运动医学会认为:体适能包括“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ii。其中的健康体适能是指与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体适能,它是机体维护自身健康的基础,是机体保持愉快完成日常工作和降低慢性疾病发生的前提。

衡量健康体适能状况的五大要素包括:(1)心肺耐力;(2)肌力与肌耐力;(3)身体成分;(4)柔韧性;(5)神经肌肉松弛iii。美国学者与体育教师在将Physical Fitness——体适能概念引入学校体育教学中时,一个突出特点是对学生的健康体适能的重视。

我国的台湾省和香港地区的运动生理界把Fitness率先翻译成“体适能”。台南师范学院龚忆琳先生在《何为体适能?》一文中提出:当我们的身体处于没有慢性疾病侵扰,而且精力充沛,有足够的体力有信心应付工作的挑战及突发的紧急状况,并有余力享受闲暇的娱乐生活等状态下者,我们可以说,这个人具有较佳的体适能;反之,若体能较差者,在日常工作劳动之余,常会有疲惫,力不从心的感觉iv。这里所说的就是健康体适能。我国大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全面推广素质教育,强调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健康体适能这一新观念也开始得到推广v。如今,我国将体育课名称改为“体育与健康”课,正反映了我国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深刻变化,表明我国的体育课程正在与国际接轨,向现代化水平迈进。

二、 每个学生(Everyone)

该份体适能纲目将实施对象设定为“每个学生”,认为提高身体活动和体适能,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不论其年龄性别和能力如何都必须做到。这一点反映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与常说的“分层次教学”密切相关。分层次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身高差异、智力差异、基础差异、兴趣差异等,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在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上,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其根本目的在于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学习都在原来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点与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还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而普通高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8-24岁左右,正值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这一时期是系统学习健身知识和多种运动技能、养成健身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更应当与全民健身计划接轨,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其健身的“奠基”功能与“桥梁”作用,为真正实现全民健身计划创造条件。

三、终身(Lifetime)

《体适能纲目》对“终身”的强调,可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理念的革新提供有益启示。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应与终身健身目标相一致,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健身习惯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体育的发展方向将极大地影响着学生体育素质教育以及体育意识的形成,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将决定着他们一生的体育行为和追求。

有研究者指出,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二者的区别来看,学校体育是有一整套健全的教学大纲、教材、组织实施方法和考试要求;而终身体育纯属业余性质,没有严密的组织措施、机构,完全以自觉自愿为前提,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自身的需要、兴趣、环境,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锻炼,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此外,学校体育带有阶段性和学龄特征,终身体育则伴随人的一生。从二者的联系来看,二者都是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健身为重要目的。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学校体育虽然随着学生毕业而结束,但却是终身体育的启蒙,对于终身健身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学校体育应重视两方面建设:一是加强终身体育意识,具体说来,就是要让学生懂得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体育伴随人的一生,体育锻炼对于延长人的寿命和有效的工作,丰富文化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对防病治病的能力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是任何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终身健身思想应贯穿于整个体育教育的始终,发挥学校教育优势,全方位地介入。二是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技术技能的学习。对此,有研究者作出了不少设想与尝试,如建立体育教学俱乐部;利用学校体育教育功能培养体育骨干,为学生步入社会后的双向驱动和在周围环境中起“体育携带”作用创造条件;发挥体育教育的多种功能,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技术技能与开展各种类型、多种方式的体育竞赛结合起来,既培养竞赛的组织管理者,又培养各项目的裁判员,等等。vi

四、个体(Personal)

强调个性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的共同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学会生存》报告中明确指出:“应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并把之作为当代教育的宗旨。”vii近十余年来,各国在面向21世纪的教改战略中都提出了个性化问题。《体适能纲目》中对“个体”的重视反映了当代教育观念中强调个性发展这一特点,同时也与我国提出“素质教育”的背景产生呼应。“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概念,反对抹杀个性,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业负担过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而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将对“个体”的重视与提高学生的体适能相结合,是对素质教育理念进一步落实的体现。其实现的关键步骤则在于:打破划一性、模式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学生个人的身心特点,包括个人的天赋、特长、兴趣、爱好、志向等,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的体适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展。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不难发现,借鉴《体适能纲目》中涵盖的四个核心内容将为帮助学生提高体适能水平带来积极的指导意义,将有助于促进我们对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思考,从而使之进一步顺应人的内在发展要求,顺应体育的内在规律,顺应时代对人、对体育的必然要求。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06C238)]

参考文献:

[1]张建平.体适能概念辨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2(6).

[2]肖夕君.体质,健康和体适能的概念和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5(5).

[3]Scott k. Powers, Stephen L. Dodd. Total Fitness: Exercise,Nutrition,andWellness.1996 by Allyn & Bacon. A. Simon &Schuster Company. Printed on the U.S.A.

[4]龚忆琳.何为体适能?[J].体育学刊,1995(2).

[5]张建平.体适能概念辨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2(6).

[6]王勇山.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探析[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5).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湖南城市学院体育系)

作者:姜六平 赵振雷 文 立

上一篇:汉语言课程设置通识教育论文下一篇:国民经济与房地产业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