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课程设置通识教育论文

2022-04-27

[摘要]高校转型一直是近些年来的热点话题,从联结理念的角度对转型中的高校在通识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资源整合、实施、管理和评价方面进行初步探究,为如何提升现阶段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关键词]转型;联结理念;通识课程高校转型话题一直成为探究国内教育改革的热点、难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汉语言课程设置通识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汉语言课程设置通识教育论文 篇1: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 要】课程的设置深刻影响着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的设置因高校和地区的不同,存在一些差异。文章在分析现有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差异现状的情况下,提出了重视专业理论学习、重视通识教育课程和改革教育实践模式的三方面建议。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

基金项目:本文系黄冈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师范生培养课程设置调查研究——以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为例”(编号:Sy201334)的科研成果。

师范类高校正在国家教育部门的组织下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其中传统专业如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转型尤为艰难,各师范高校都在有意识地进行着尝试性的变革以应对社会的需求。其中,专业课程设置是改革的重要部分。就课程设置,项目组对部属华中师范大学、省属湖北大学及地方师范高校湖北师范学院和黄冈师范学院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数据搜集,并结合另外几所师范高校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对比分析各高校的改革着力点和转型方向,透视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发展走向。

一、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基本现状

1.培养目标。定位细化与多样化相结合。在培养目标上“三类”高校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存在定位细化与多样化相结合的特点。培养目标细化分为两类:一是“有系统而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拥有宽阔的人文视野、优良的综合素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适应基础教育需求,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二是为教育硕士提供优秀生源,并且作了具体的规定,包括文学专业理论、教育技术能力、自主学习创新和使用外文文献四个方面的要求。多样化的培养目标表现为“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适应文化宣传、新闻出版行业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两者是纵向延伸与横向扩充的结合。

2.课程设置。专业基础为核心与综合素质为拓展。“三类”高校的课程设置,均以专业基础课程为核心,主要由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与实践环节四部分组成。专业基础课程包含汉语言文学类的文艺理论、古今中外文学史、语言学、写作、古代与现代汉语、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和改革、教育实践等,同时辅以专业选修课,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从专业基础课程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扎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文学史与作品鉴赏等课程,在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锻炼具体应用专业理论的能力,重在能力的培养。同时进行教师职业化教育,开设教师类相关课程,比如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教育技术课等。逐渐从专业课向综合培养过渡,为教育实习和最终就业作准备。综合素质拓展课程主要表现在思想道德素质、专业及生活基本素养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军事训练、大学体育等课程。而且一些课程会持续开设多年,比如英语、体育等。

3.培养重心。由专业理论基础到应用能力提升。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培养一般为四年,共8个学期。在四个学年的培养中,第一学年一般为专业和综合素质基础课程,如文学概论、写作和英语、思想政治教育、军事理论等课程,注重学生的基本专业兴趣和基础的培养;第二、三学年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阶段,开设了包括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教育类专业课程和教学方法技能课程等,在专业理论学习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教学能力;第四学年为教育实习实践阶段,形式多样,有自主实习、顶岗实习、教育实习等。四年的培养历程,是一个由理论基础培养到应用能力提升的过程,注重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毕业从教打好基础。

二、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1.问题分析。历史遗留与新问题并存。首先,混合设置课程。教育专业和学科专业混合设课,这是由我国师范教育的定向型体制决定的,具有可使学生早日进入教师角色的优点。但由于人们对师范性、学术性关系认识上的偏差,较长时期轻视师范性,致使这一优点未得到很好发扬。而且,基本素养课中多为英语、体育、思想政治等内容,缺少了自然、科技等方面的课程,显得单一;其次,专业课程比重大,教育类课程门类欠缺。学科专业课一般都占50%以上,有的时期多达60%甚至70%。课程多而杂、分科过细、内容陈旧且过偏,甚至有些课程的设置只是体现授课教师兴趣。在很长一段时间,教育课程只有心理学、教育学、教材教法三门。教学时数仅占总学时的5%左右,最好的时期也只有15%。课程设置存在明显的“学科本位”倾向;再次,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不仅缺少如何“传道”、“育人”能力的培养,而且也不重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一般能力的培养。考虑现实多,着眼未来少。课程设计局限于职前“预备性”模式,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考虑不够,使学生的未来发展缺乏底蕴,后劲不足。教育实习是一次性集中安排,学生前三年实践的机会太少,教学时数也偏少;最后,“三类”师范高校,因学校及地域的差异和师资力量的悬殊,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目标和课程设置也相差很大,地方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缺乏系统性和随意设课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系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

2.对策建议。

(1)重视专业理论学习,加强实践类课程建设。专业理论课程是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培养的核心课程,学生教学能力的形成必须以专业理论为基础。同时,要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训练,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开设实践类课程,比如《基于中小学课文的名篇鉴赏》《微格教学》《语文名师案例分析》等课程的开设。在常规课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章节中重视操作训练,比如“说课”目前只是理论课程中的一个章节内容,不到2课时,所以很难开展训练,更别提一对一的说课稿设计指导和讲台前的说课训练了。师范生往往在课程结束后还要找教学论执教老师单独指导说课。如果增设说课课程的话,可以落实教学论执教老师来指导和培训学生,还可以把说课和微型课合并在一门课程中进行训练。黄冈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2)重视通识教育课程。高等教育改革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通识教育”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应运而生,与专业教育并驾齐驱。作为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应该重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文艺理论等课程的建设。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的通识教育课分为了五大模块:人文科学与艺术模块、社会科学模块、数学与自然科学模块、教育与心理学模块和灵活设置模块主要包括上述模块之外的学科和应用领域课程。五大模块灵活设置,根据专业培养的偏重各取所需。华东师范大学采取的是“四选一”和“任意选修”两个模块组成,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实践需要。师范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是通过通识教育课程所营造的宽松氛围,使学生学会运用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尤其是教师职业生涯所必需的基础性文化知识、职业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等;获得一种高尚的人格和价值观念,形成理解和宽容的人文精神;养成一种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的高雅品性。这两所高校的课程设置可以为地方师范院校提供有益的借鉴。

(3)改革教育实习模式。与过去相比,教育实习时间呈逐渐增长的趋势,教育实习时间长达三个月之久。与教育部“国培”项目相结合,各地的教育实习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学生身份变换为教师,能实实在在深入到教育的最前线,像一名正式的教师一样站在讲台上授课。同时,教育实习模式呈现多样化,有自主实习、“国培”置换实习和学校安排的实习等,可以满足师范生不同的实习需求。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在四年级上学期实习,同时面临着毕业负担,考研复习也在这一学期进行,使部分学生不能安心实习,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在现有的实习模式下,可以尝试多种实习形式相结合。比如,实习时间上调至大三的某个学期,聊城大学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作了有益的尝试,有效地解决了毕业生大四压力大且与实习择业相冲突的问题;实习形式安排上,可灵活多样處理,结合学生自身专业发展和兴趣,与学生的择业相结合,提高学生实习的效果。

(编辑:陈见波)

作者:刘洪祥 杨梓琨 赵红芳

汉语言课程设置通识教育论文 篇2:

转型背景下从联结理念的角度探析高校通识课程

[摘 要] 高校转型一直是近些年来的热点话题,从联结理念的角度对转型中的高校在通识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资源整合、实施、管理和评价方面进行初步探究,为如何提升现阶段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转型;联结理念;通识课程

高校转型话题一直成为探究国内教育改革的热点、难点。自2014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提出全国“至少有一半的高校将向应用技术类或职业教育类转型”开始,第二年教育部便印发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启动改革试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通识课程也面临改革。

一、社会背景

从有关转型的文件中我们可以归纳出转型的一个关键词,即“培养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

我校作为地方性高校,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就必须彰显“地方性”这个特征,主动对接地方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我校本着这一理念,在制定转型方案时确立了“从‘传统教学型’向‘现代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总体目标。以“立足湘西北,面向湖南,辐射全国”为办学定位,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重点发展面向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文化服务业、现代教师教育事业的“四大专业集群”。具体而言,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于2014年下半年开始,启动水产养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旅游管理、舞蹈编导等5个专业转型,开展应用型专业(专业群)建设改革。第二阶段在2016年拓展至食品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汉语言文學、数学与应用数学、自动化等15个专业。到2020年启动第三阶段,完成学校整体转型。重点将学科专业优势转化为地方产业发展能力,培育办学特色与品牌。

二、相关概念

(一)转型

从对教育部的政策解读中我们已经能够归纳出,所谓转型,是指地方本科院校随着办学层次、学校名称的“升格”实现办学思路和办学能力的“升格”。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的“四个转变”。

(二)联结理念

联结理念是有别于三种传统通识教育课程理论(精义论、均衡论和进步论)的一种新的理念。

联结理念下的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是跨学科、多学科性、关联性和开放性,这样的课程是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课程的开发、设置与实施的。这种课程亦具有将曾经相互隔离的学科教师有机联系、相互配合、增进了解的功用,使原来教师分散的个体力量在培养学生方面形成一种合力。

(三)通识教育

对通识概念的理解因人而异。总体而言,通识之“通”(陈向明,2006),是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通识之“识”(张慧洁、孙中涛,2009),包括人的知识、感情、意志等,不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得,还要着力于全面人格的培养。

三、通识教育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通识教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应体现联结的理念,体现转型背景下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学生就业技能的新要求。例如,哈佛大学和北京大学将其通识教育的指导思想确立为:(1)引导学生从本科教育的最基本的领域中获得广泛的知识;(2)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洞察能力,具有批判和建设性思维。

笔者认为,这样的指导思想值得我校借鉴。

(二)课程目标

在通识教育课程的指导思想之下,进一步将课程目标确立为: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在本科教育中建立以联结为指导思想的跨学科体系;着重培养基本就业技能,建立相应的认证标准。

(三)课程计划

1.大力提升通识教育课程所占比例

在国外知名大学里,通识教育课程所占比例一直较大。例如,哈佛大学要求本科生必修的32门学期课程中,包含8门核心课程(即通识教育课程,从10个领域中挑选8门课程,每个领域至少1门,和所修专业最近的2个领域免修)。这是国内高校远不能及的。

2.提高通识课程的内容质量

应避免通识课程成为变相的专业基础课,成为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而开设的通识课程。

四、通识教育课程资源整合

(一)经费支持

在师资队伍、教材编订、教学场地、校内外实践基地等方面应给予相应的财力支持,并做好详细的预算及完善监管机制。

(二)课程内容设置

据统计,每个美国大学生接受通识教育课时数,大约占其总修课数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这一方面说明通识教育是一个庞大的课程体系,但这并非数量越多越好。例如,北京大学的通选课设置开始的时候是追求课程的数量,但知识之间缺乏联系,在后来的课程设置当中进行了及时的改进,更加注重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性。

在选择通识课程内容时,一方面可以参考借鉴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做法,同时也要结合国情、校情和当地社会发展状况进行适当的修订。以北京大学为例,北京大学2010—2011上学期的通选课程划分为6个最基本的领域:A.数学与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哲学与心理学;D.历史学;E.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F.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E领域中的美育内容是后来调整的,F领域是2009年以后新增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体现转型背景下的社会要求,还可以在通识课中增加一些提升学生就业技能的内容。例如,加拿大的亚冈昆学院,该校把通识教育课程大体分为五个领域:社会艺术、公民生活、社会与文化理解、个人理解和科学与技术。每个领域由若干课程组成,每一门课程根据具体情况来设置若干选项。这些课程的设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对应若干基本就业技能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要求。

(三)师资力量与教材的选定

按照联结理念的观点,应将曾经相互隔离的学科教师有机联系、相互配合起来。这就要求来自不同的专业学科背景的教师具有比较扎实的教学功底。然而,目前的现状则是通识课成为一些教师填补工作量、当作“练手”的机会,一旦有了专业教学和科研任务,就会放弃,导致通选课“边缘化”“次等化”,难以赢得教师和学生的尊重。

在教材方面,我们应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教材,或者组织专门的教学团队编写符合当地社会发展、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本校特色的教材,确保整个教材编订过程的规范、严谨。

(四)设施场地

通识教育课程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不拘泥于在教室内进行,可以结合具体课程内容,给学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走出教室、走出校园,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这也是体现“转型”理念,更好地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

五、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

在师资安排方面,除了注重教师的学术造诣和教学水平外,还应当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辅导联系。在班级编排方面,目前大多数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多采用大班教学,这样是否合适,还有待进行专门评估考察。在课时安排方面,目前我国大学通识课程的比例远不及国外,是否应增加课时数,值得商榷。就我校而言,目前的通选课(即我校的院选课)大都安排在晚上,这样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还有待考察评估。

六、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和评价

国内外的一流大学通常建立了一套比较科学的通识课程管理制度。哈佛大学设立了独立的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高级教师团成员担当。职责包括监管新通识课程的开发、筛选课程、改革课程以及对教学改革提出建议。北京大学的通识课实行的是和公共必修课一样的管理体制,由学校统一管理同时由各开课院系具体负责。学校组织专家对申报的通识课程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筛选,并给予一定的课程资助。

在管理体制上,国外采取的是非行政的独立的管理体制,国内采取的是行政管理体制。据调查,有些院系对开设通选课程并不重视。

在评价主体上,除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外,还可以借鉴哈佛大学的做法,引入第三方评价主体,即通识教育委员会,以报告的形式对年度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进行一次专门评估。在评价方法上,可以借鉴北京大学的做法,要求教师从课堂参与、讨论、作业等多方面对学生综合评价。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通识课程的设置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转型大背景之下,引入联结的理念能更好地开展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我国高校可以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经验,同时考虑国情与校情,提升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全面深化綜合改革,全面加强依法治教,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Z].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2015:1.

[2]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64-68.

[3]张慧洁,孙中涛.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81-88.

[4]高娟.北京大学与哈佛大学现行通识教育课程比较[J].科教导刊,2011(5):9-10.

[5]龙跃君.关注联结:复杂性科学视野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理论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7(6):71-74.

[6]汤俊雅.哈佛大学课程革新:来自通识教育委员会的报告[J].山东高等教育,2014(12):56-74.

[7]钱小龙,汪霞.加拿大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以基本就业技能培养为导向[J].现代大学教育,2013(3):34-4.

[8]冯英.近二十年来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2012(1):54-57.

[9]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问题与对策[J].大学(学术版),2011(5):15-22.

[10]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教学研究,2010(2):63-66.

[11]黄坤锦.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26-37.

作者:陈慧

汉语言课程设置通识教育论文 篇3:

应用视域下的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摘  要: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学科中具有丰富底蕴的专业之一,由于信息时代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要求有所改变,所以在自考领域中如何从应用视域思考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一个重点研究课题,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流程与课程的设置进行阐述,进一步拓展了在自考领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时代性与应用性。

关键词: 应用视域; 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 课程设置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学科中具有丰富底蕴的专业之一,作为一种独立形态体系的学科,可以追溯到1910年京师大学堂的“中国文学门”。[1]这有着百余年历史积淀的专业,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十分稳定[2],绝大多数的高等院校都开设有此专业,自学考试也不例外。然而,相对于后来兴起的计算机、工商企业管理、新闻等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不明显,体现不出特定的职业定位[3],与同为语言文学类专业的英语言文学差距甚大。如何发挥在信息时代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本文力求从专业课程设置的应用型角度进行阐述与说明。本文所述自学考试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专指“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概述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看似应用性很强:可以从事语文教师职业;可以从事记者、编辑行业;可以从事文书工作……但是这些工作又有更加细化的专业,如教师类的有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记者、编辑类的有新闻专业,文书工作有秘书学专业(2018年起已停止颁发毕业证书)。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致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率明显低于同等学力的理工科及其他文科类专业的毕业生。[4]麦克斯研究院的调查显示,汉语言文学专业自2010年起已成为黄牌预警专业,之前的2009年更是被列为红牌调控专业。[5]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致可分为3个方向:通识型(基础研究型)、教育教学型和文字应用型。教育教学型和文字应用型在上文已经提到有更加细化的专业存在,基础性较强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竞争力并不强;通识型多从事的是某一方面的研究或者深造,这类工作往往被985、211高校毕业生或研究生占据,自考生也没有太大的竞争力;但是通识型正是现行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计划的培养模式。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流程的路径分析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不是就没有出路,可以走向消亡了呢?未必。我们可以从改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入手,使该专业重新焕发活力,适应社会的变化与需求。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社会性需要分析

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首先要了解社会的需求,了解适应社会的能力要求,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6]只有这样才能制定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大纲,改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与时俱进的毕业生。

2014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河南驻马店会议上提出了“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提高地方高等教育支撑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7]这一战略虽然针对的是“地方本科高校”,但自考方面也可借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模式分析

浙江省目前的自考模式为“大选修制”,即除了公共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为必修课程外,选修课程可在浙江省自学考试现行开考的所有同层次(本科选考本科,专科选考专科)专业中自主选考与本专业核心课程不同的课程,并限定了最低选修门数和学分数。将选修课的选择权交给考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技术技能型的要求,但是自考是一种“宽进严出”的学历考试模式,考生在选择选修课时除了考虑毕业后的应用性,可能更多地还要考虑考试的通过性。毕竟应用是毕业后的事情,如果选择的选修课太难,导致无法顺利毕业,那么应用性再强又有什么用呢?

这也是自考与一般普通高校或成人教育高校的区别所在:普通高校或成人教育高校是通过高考或成人高考这样的选拔性考试,挑选考生入学,入学后的学生绝大多数可以顺利毕业。选修课的难度并不在普通高校或成人教育高校学生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们更多考虑的是所学课程与将来工作应用的接轨。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学制分析

普通高校或成人教育高校大多是学年制(一般本科是4年),即使引入了学分制,也是学分、学年结合,基本没有2年或3年修满了所有学分,提前毕业的学生。这样一来,高校可以從整体上规划学生课程的实用性:大一、大二以必修的基础课程为主,大三、大四以选修的实用性专业课程为主(既有学生自主选修的,又有高校引导或者说指导选修的),同时大三、大四还有一定的实习要求;[8]这样学生既有高校的应用性指导,又有实习的实践指导,因此在应用性方面与自考生相比有着先天的优势。

自考生大致可分为2种:有培训机构助学的考生和完全自学的考生。

助学机构的考生,还有一些整体规划,先考什么课后考什么课,部分助学机构也允许考生中途换专业。但是即使有助学机构的指导,也更多是课程通过方面的指导,至于考生毕业后的应用性,很少有助学机构认真考虑,选修课选择的大多是比较容易通过的课程,而不是与本专业相关的应用性强的课程:毕竟助学机构有毕业率的压力。

而完全自学的考生,学习都是业余时间进行,有时候连学习时间都得不到保证,更不用说是系统性的学习了。对于完全自学的考生而言,自考就是一次次考,一门门过,直到拿到毕业证书。大多数完全自学的考生都是按照专业计划来考,选修课也大多选择专业计划里的推荐选修课,只有在某一门选修课程一直通不过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考虑选择其他专业的课程。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分析

从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选修课为默认的推荐选修课)来看,一共是12-13门课程(根据所选择的推荐选修课学分不同而异):3门公共基础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其中英语(二)需要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3级笔试并成绩合格);7门核心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外国文学史、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影视文学、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修课要求为2门12学分,推荐选修课设置为12门(美学、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唐诗研究、宋词研究、鲁迅研究、茅盾研究、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西方文论选读、训诂学),如果选择美学与语言学概论那么只需要2门就满足12学分的要求,其他选择都需要3门。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开考日期安排

从每次考试的开考课程(浙江省每年4月、10月各开考1次,4月、10月开考的课程不完全一致)来看,假设考生每门课程都是一次通过,最少需要参加3次考试(选修课选择语言学概论、唐诗研究、宋词研究共11门理论课,不含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如果选修课选择美学与语言学概论则需要参加4次考试(共10门理论课,不含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那么从理论上来说,只要考生拥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国民教育系列专科及以上的毕业证书,最少只要1.5年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学业,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即使考生目前没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国民教育系列专科及以上的毕业证书,考生可以和成人高考或者远程教育等结合起来学习,在拿到成人或者远程的专科文凭的当年12月(成人或远程的毕业证书发放一般在6、7月份,而自考毕业申报上半年一般在6月初,下半年在12月初),就可以申报自考本科毕业。由此可见,自考生学习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在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对毕业后的应用性考虑也是非常少的。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课程设置

从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推荐选修课设置来看,美学、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唐诗研究、宋词研究、鲁迅研究、茅盾研究、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西方文论选读、训诂学都是偏向于通识型的。前文已述,从通识型的从业者来看,这自考本科的学历是远远不够的,这一个方向在目前更多的是滿足考生自身的兴趣。

在上个世纪,具有一定语言、文字功底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一般都可以胜任教师岗位,如果是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即可获得教师资格证,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参加教师资格考试以获得教师资格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从2015年(浙江省2011年)起教师资格考试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考,想要取得教师资格证都必须参加考试,不再区分师范类与非师范类。[9]

这与2012年教育部重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取消师范与非师范的划分的精神是一致的,但也正是因为师范与非师范的区分被取消,自学考试中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往往被忽视。以2018年4月自考为例,浙江省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共有1764人,而报考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仅有96人,仅为前者的5.44%;而同期报考中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的仅宁波一地就有911人。

从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看,除了公共基础课一致外,在核心课程中,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外国文学史4门课程是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完全一致的;美学和语言学概论2门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为推荐选修课,除了毕业论文外,唯一不同的课就是语文教学论;在推荐选修课中,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影视文学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宋词研究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推荐选修课一致,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中的核心课程,唯一不同的课程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考核分析

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来看,核心课程和选修课除了毕业论文外,没有一门课程是涉及到写作的,倒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的核心课程中有写作和秘书写作实践2门与写作相关的课程。但是根据全国考委《关于印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和课程改革方案>的通知》(考委【2011】4号)文件精神,国民教育系列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可直接报考自学考试专科起点本科专业,不再设置加考课程;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考生未必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的毕业生,而且专科的课程是不能当作本科的选修课来用,那么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毕业生就缺失了这种实用性很强写作类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毕业生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

同时,从2017年10月和2018年4月二次考试的汉语言文学专业6门核心课程试题来看:中国现代文学史选择题25题30分(含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3题12分,简答题4题32分,论述题2题26分;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选择题35题30分(含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4题12分,简答题4题20分,论述题2题28分;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选择题35题30分(含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4题12分,简答题4题20分,论述题2题28分;外国文学史选择题32题38分(含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5题20分,简答题3题18分,论述题2题24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单项选择题10题20分,判断题10题20分,改错题5题10分,名词解释题4题20分,分析与应用题5题30分;影视文学A卷选择题20题25分(含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填空题15题15分,简答题5题30分,论述题2题30分;B卷选择题20题45分(含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填空题10题10分,简答题3题30分,论述题1题15分。可以说这些试题不管是选择题也好,非选择题中填空题、名词解释题也好,甚至包括部分简答题、论述题,大多是以记忆(默写)为主,很少有考生原创的表达。这也会导致考生毕业后独立写作能力的缺失。

四、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应用型课程体系构想

从应用型角度考虑,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可以有3个培养方向。

一是提高考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鉴赏能力,提升考生的文学素养,也就是现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方式。

二是培养具有中小学语文教学能力的考生。按照目前浙江省的自考政策,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生,如果在推荐选修课里选择美学和语言学概论,只要再多考1门语文教学论和1门汉语言文学教育毕业论文,就可以获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2本毕业证书。这对于日后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的取得,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第三是培养文字应用类的人才。借助秘书学本科专业停考的契机,将档案管理学、管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传播学、实用公文写作、会议安排、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课程列入选修课,让考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人际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得到提升。

这样3个方向可以为毕业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由通识教育这单一模式走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复合模式。

参考文献:

[1] 马晓琳. “就业难”现象的微观解释:课程体系和岗位需求的就业力匹配度——以五所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04):205.

[2] 张爱民,宗瑞. 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及分析[J]. 大众文艺,2011(08):234.

[3][4] 钱慧真.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1(02):140.

[5] 马晓琳. “就业难”现象的微观解释:课程体系和岗位需求的就业力匹配度——以五所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04):205.

[6] 查志琴,高波. 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培养及评估体系的研究[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3):87.

[7] 古大勇. “转型”切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普通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再思考[J]. 语文学刊,2018(2):91.

[8] 刘聪颖.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J]. 毕节学院学报,2009(11):106.

[9] 梁结玲. 教师资格证国考视野下地方高师课程设置的创新——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J]. 集美大学学报,2016(3):1.

(責任编辑:程勇)

作者:史琦

上一篇:混凝土加固技术市政工程论文下一篇:发展体适能中的高校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