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的高校国际法论文

2022-04-15

摘要:从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宏观布局出发,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完善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对策。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资源共享数字资源建设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核心,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命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建设中的高校国际法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建设中的高校国际法论文 篇1: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阿拉伯语专业教育创新发展

【摘要】新文科建设要求高校人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专业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人文学科相关知识的融合与发展,提升人文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服务。阿拉伯语是最早传入中国的外语语种之一,据史料记载显示,阿拉伯语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经学教育模式、中等职业教育模式、高等教育模式,而高等教育教育模式在中国已经有70多年的教育阅历,为国家的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性人才。本文将论述在新文科背景下,高校阿拉伯语专业教育的转型升级,提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阿拉伯专业;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路径

2020年11月4日,新文科建设宣言大会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办,并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简称宣言)宣言提及:“提升综合国力需要新文科、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新文科、培养时代新人需要新文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新文科。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奔腾而至,社会问题日益综合化复杂化,应对新变化、解决复杂问题亟需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推动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高校教育应该为国际建设服务培养人才,与国家的新时代建设同步,为满足国家建设的战略需求培养新时期各个学科之间互相交叉融合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一、中国阿拉伯语教育的历史与贡献

1.阿拉伯语教育的历史

阿拉伯语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分为民办教育以及国立教育。民办教育又分为两个层次,分别是传统的经学教育模式,以及民办初、中级私立院校的开办。

2.经学教育模式

阿拉伯语7世纪中叶随大食商人传入中国,在中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明时,胡登洲(1522-1597) 秉承蕃学精神,结合阿拉伯传统的清真寺教育方式与中国私塾教育方式的特点,创建了民间教育体系——经学教育,这是由中国本土学者创建,使用中文和外文(即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共同构成的语言教学模式,主讲中国传统的儒学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以此为方向培养人才。明末清初,已有中国学者使用阿拉伯语翻译或著述。这就说明,这种教育模式在中国已经产生了效果。

随着中国与阿拉伯地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使用阿拉伯语的领域逐渐扩大,各领域所需要阿拉伯语知识不能局限于语言层面,此时经学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了。

3. 中等职业教育模式

进入20世纪,我国社会在政治体制结构以及教育的制度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时期,维系了数百年的经学教育虽然在推动阿拉伯语在我国的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经学教育已经很难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在全国上下兴办新式教育的背景之下,各地的学者也顺应这一时代的发展潮流,倡导革新传统的经堂教育,借鉴其他学科,兴学育才,陆续兴办了不少新型的阿拉伯语学校,其中北京的成达师范(1925年)、上海伊斯兰师范(1928年)、云南明德中学(1929年)等,都在阿拉伯语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传统的经堂教育走向民办初、中级私立院校,阿拉伯语教育经历了从清真寺转入学校,从教育门类单一向多元的一个转变。这是阿拉伯语教育史上的第一次的历史性的转变。

4. 高校阿拉伯语教育的贡献

纳忠先生于1943年在重庆中央大学开设阿拉伯语课程,1946年马坚先生在北京大学创办阿拉伯语专业,标志着阿拉伯教育作为外语教育之一正式进入高等学府。

万隆会议后,周恩来总理鼓励支持新中国与亚非拉国家之间发展友好,为此先后批准对外贸易学院(1954年,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1958年)、上海外國语学院(1960年,现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1961年,现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964年)、北京语言学院(1964年,现北京语言大学)及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等多所院校都相继开设阿拉伯语专业。至1966年,全国上下已有近十所高校开设了阿拉伯语专业。改革开放之际开办阿拉伯语专业的高校数量增加到四十多所。发展至今,全国已有70余所高校开设了阿拉伯语专业,其中包括综合类大学、师范院校、外国语院校、独立院校、民办院校、高职中专等各个层次。

随后我国的阿拉伯语教育逐渐完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等完备的高等院校三种教学层次,教学与科研同步运行,讲授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知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国家情怀的教育体系。

如上所述,阿拉伯语教育由传统的经学教育转入新式学校,由民办性质的初、中级私立学校提升到国立高等教育的层次,经历了将近十年的历程。这是我国阿拉伯语教育领域取得的重大进步,也是一次历史性的转换,在我国阿拉伯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5.阿拉伯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高校阿拉伯语专业人才培养都是以《高等学校阿拉伯语教学大纲》为指导,主要围绕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功技能来进行人才培养。毫无疑问,这样的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外交、新闻、经贸方面的高水平阿拉伯语专业人才,也为其他院校输送了不少优秀的阿拉伯语教师,有力的推动了全国的阿拉伯语教育。 在一定历史时期满足了社会对阿拉伯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然而,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走深走实,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之下,国家间的合作和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我国开始频繁参与国际事务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由原先教育所培养的单纯对接外交领域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层面的阿拉伯专业人才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及以后的发展需求。这一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培养大量精通阿拉伯语语言,掌握阿拉伯国家文化知识,熟悉国家之间思想文化差异的“复合型”阿拉伯语专业人才。

因此,高校的阿拉伯语专业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对阿拉伯语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语言学习技能,而且要求学生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具有跨国际视野和良好的思辨能力,从而使其真正发挥对外的交际作用。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做出贡献。学生具备良好的阿拉伯语语言技能,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对阿拉伯语人才的需求。

在新的形式下,阿拉伯语专业的发展经历从本土化使用到国际化应用,从单纯的语言技能培养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外语人才,由原先单一的听说读写译外语技能的培养到现在听说思辨创的技能型创新。都表明高校阿拉伯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与国家新文科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方向保持一致,积极进行学科融合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二、高校阿拉伯语教育创新路径

新文科理念的提出,为高校阿拉伯语专业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为新文科背景下的阿拉伯语专业发展提供了方向,明确了阿拉伯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积极投身到对接国家新文科发展建设中去的新时代使命。教育部发表的文件中所提到的学科交叉或学科融合,就阿拉伯语专业人才培养层面来说,即要为高校阿拉伯语教育注入有关其他专业的新活力和新生命,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就是培养类似于“互联网+其他专业领域”的培养模式,即“阿拉伯语+其他专业领域”。因此,高校应该在加强阿拉伯语专业人文学科素养的基础上,融入复合型专业课程体系,让学生除了掌握阿拉伯语本专业之外,再掌握一门其他相关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基于此我国的高校阿拉伯语专业可以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

阿拉伯语是二十多个国家的通用语言,这些国家包括西亚、北非、东非,其中东非的一些国家以阿拉伯语作为他们日常交流的通用语言。这些国家历史悠久,物产丰富,这就为阿拉伯语专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历史条件。

再者,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新文科背景下的高校阿拉伯语专业发展所具备使命就是在突出阿拉伯语本专业的特色下,要协同其他学科解决国家和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培养具备复合型优势的国际化人才,这是进行学科创新的社会能条件。要求阿拉伯语专业要以创新的形式发展,才能适应国家的战略需求,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开设阿拉伯语专业的各大院校可以顺应时代潮流,利用我国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采取“阿拉伯语+文化旅游”或“阿拉伯语+社会民俗”的教育模式,将我国的地方民风民俗以及各地具有特色的手工业资源推广出去,在阿拉伯语言专业提升的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

我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国,必然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大量的贸易往来以及文化交流。基于此,在我国建设相对先进、外贸往来活动活跃,文化的输入和输出活动频繁的城市,需要大量的阿拉伯语专业的贸易翻译人才。因此,部分高校可以开设关于“阿拉伯语+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培养一批可以将“引进来”和“引出去”能够有效结合阿拉伯语专业相关的人才。可以将我国的本土产品推广到海外,将海外的各个产业引进中国,加强与海外各国之间的贸易活动。例如将我国的茶叶推销的阿拉伯各个国家,将阿拉伯国家的各种农产品引进我国。其次,大批的阿拉伯語专业的贸易人才可以带动我国的市场走向国际市场,拓宽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服务领域,提高我国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国际贸易往来的频繁,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和摩擦,严重时甚至需要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大多是不了解对象国的思维方式、不熟悉当地的文化习惯,这也就为高校的阿拉伯语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各大院校可以开设“阿拉伯语+国情咨询”或者“阿拉伯语+地域文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就可以悉知对象国的饮食、消费习惯及各种喜好特点,了解该国的人际交往规则。这样就会避免贸易往来中各种小的摩擦的出现。若情况已经十分严重时,就需要懂国际法的人才先解决这一问题。此时,“阿拉伯语+国际法”方向的人才就有了发展的空间。这一人才模式的培养,不仅可以投身于华人在与相关国家的贸易活动中的官司,还可以在海关、税务、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占有一席之地。更有可能参与到对象国的城市建设中。

同样,目前阿拉伯海湾国家的建设及叙利亚战后国家的重建都需要大批技术性工程建设人员以及医疗护理相关专业人员来提供服务。这样我国高校阿拉伯语专业教育可向此需求方向进行倾斜。“阿拉伯语+工程学”或者“阿拉伯语+护理学”等相关专业都可以为此提供新的思路。

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今天,社会发展、经济变迁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此时,我们更需要大批的专业人才来进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肩负起弘扬时代进步的社会主流价值、传播我国的先进文化。 培养一批能有力的传递中国声音的工作者,因此,“阿拉伯语+新闻学”就变得十分迫切,这对宣扬我国新时代的思想以及文化会大有可为。

三、总结

总之,新文科概念的提出和相关政策措施的陆续落地,为高校阿拉伯语专业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各高校应该以坚持语言自身的发展为基础,突出学科特色,协同其他学科共同发展。 将阿拉伯语专业的创新转型落到实处,更好的服务“新文科”时代的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繁荣及社会发展,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俊.《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9.

[2]戴炜栋,胡壮麟,王初明,李宇明,文秋芳,黄国文,王文斌.新文科背景下的语言学跨学科发展[J].外语界,2020(04):2-9+27.

[3] [1]马和斌.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高校外语学科建设与发展新思考[C]//2018:626-632.

[4]强月新,孔钰钦.新文科视野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J].中国编辑,2020(10):58-64.

[5]赵爱国.俄语学科建设对标“新文科”的几点思考[J].中国俄语教学,2020,39(03):24-29.

[6] 王兴伟.新文科背景下独立学院英语专业转型发展探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7):167-168.

[7] 刘欣路,吴旻雁 《当代阿拉伯研究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设专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4

[8]韩博.以多元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阿拉伯语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再思考.见刘欣路,吴旻雁 《当代阿拉伯研究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设专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4

[9]丁杨.阿拉伯语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体现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见刘欣路,吴旻雁 《当代阿拉伯研究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设专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4

作者简介:张慧,女(1997.10.27—),汉族,甘肃白银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阿拉伯语课程与教学论

基金项目:系西北民族大学外语教育研究创新团队(项目编号:1110130137)

作者:张慧 马和斌

建设中的高校国际法论文 篇2: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的现状与对策

摘 要:从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宏观布局出发,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完善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数字资源建设 资源共享

数字资源建设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核心,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命脉。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及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各高校图书馆藏资源结构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全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陆续实现了管理系统集成化、网络化建设,数字资源已成为馆藏的重要内容,数字资源的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不可若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方面如何实现创新与发展,并促使图书馆成功转型,已经成为图书馆界研究的主要问题,也是摆在高校图书馆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共享的宏观布局

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等社会大环境对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发展和完善能有效地促进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调整和完善,与此同时,系统化、规范化的优化的外部环境又为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体制,进而推动它的健康、持续及顺利发展。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发展是一个涉及问题较广、持续时间较长的大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需求性分析原则、特色原则、效率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规范性原则及协作性原则。在全面、准确地进行了需求分析的前提条件下,按照一定的标准规范,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进行,才能保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的持续发展。

从宏观角度上,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包括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的现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及战略分析;外部环境与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关系;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基本原则;资源共享的理念和模式等方面的内容。

二、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共享的现状

2000年4月,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启动,中国国家图书馆开始研究与开发数字图书馆的体系结构、应用系统,领导和组织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上海地区文献资源共享协作网和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系联合进行上海地区文献资源共享网络构想的研究;国家发改委批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项目的研究和实践,这些研究项目经过十年的逐步完善,大大推进了我国的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的进程。

目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购买现有数据库,这种方式具有经费方面投入大,人员投入和维护成本较低,信息量大的特点,缺点是购买的数字资源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针对性不强,不具备地方特色;另外一种方式是自建数据库,但自建数据库需要经过严谨的设计和高素质的技术力量保证,这在目前的大部分高校来讲还不成熟。所以,目前的大多数高校图书馆还是采取购包库的方式购买现有资源的较多,在节约硬件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同时,在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初期较见成效的。

数字资源共建是共享的基础,真正意义上的共建应该是各高校图书馆根据各自的馆藏建设原则、用户需求情况、经费与设备条件,共同协商、彼此分工、相互合作进行数字资源的选择、引进、订购及使用等。但是,纵观各高校图书馆的实际运作情况并不如人意,由于受条块分割、体制、观念、技术、人员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合作订购资源、经费统一安排、人员统一调配、共建共享资源等问题达不到一致或共识。基于此,共享的实际活动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各高校间的文献传递、多订多享、缺藏难享、有偿互享的水平。

另外,在高校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享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诸如版权问题、数据来源问题、标准化问题、安全性问题及相关法律问题等。

三、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整体规划与统一布局

在数字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许多高校图书馆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管理体制相对分散,各单位各自为政,总体协调的力度不够,以至各高校图书馆引进的技术和设备杂乱繁多,重复建设与特色资源漏缺现象严重,这不仅照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同时还严重影响了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持续性发展,并严重制约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活动的开展。

(二)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

数字资源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协作项目,而许多高校图书馆实施数字资源建设往往局限于本馆业务操作中的资源共享,面向用户提供公共信息检索的服务意识不强,更谈不上考虑与其他高校乃至其他图书馆的协作问题,以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

各馆一般从本馆实际需要出发,引进各自所需的数字资源,缺乏统一规划和强有力的领导和管理机构,导致所引进的中文数字资源配置并不科学;在外文数字资源的引进上,各馆之间的发展又极其不平衡。

(三)标准化程度不高

标准化建设是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关键所在。就目前高校图书馆而言,采用的元数据、载体形式、存储格式、标引方式乃至文档信息检索不一致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影响高校图书馆乃至全国图书馆资源共享的重要因素。

(四)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及措施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对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提供法律保护的依据,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伦理教育机制,同时缺少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

(五)缺少对数字资源的利用研究

在高校图书馆中,管订不管用、重藏不重用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充分调动和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积极性,高效开展数字资源服务工作,共同为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的迅速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等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缺乏专门的、必要的研究。

四、完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共享的对策探讨

(一)政府牵头,统一布局

搞好高校数字资源建设的关键在于政府的牵头,统一布局,进行协同合作与开发建库。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不可能仅仅依靠几个图书馆和情报部门,而是必须依靠全社会信息资源拥有者的大力合作形成数字资源建设群体,不同单位可按照自愿原则建立兼容、互补型的协作关系。在这方面国外就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如美国数字图书馆启动计划的核心原则就是强调研制中的协作关系,由高校牵头,联合各级院校、图书馆、学术团体、公司及政府部门形成数字图书馆的战略同盟;英国电子图书馆项目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政府的引导与管理,政府始终对项目进行监督管理。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利用现状的调查、了解、统计、分析和研究,结合高校各类数字资源用户的使用特点,设立目标和计划,制定出适合高校实际情况的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共享的方案,为统一布局提供良好的指导。

(二)专设机构,统一管理

各高校图书馆等图书文献机构,组建一个共建共享的虚拟管理中心,统一领导、协调和整合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并设立专门化的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与共享服务工作的业务指导机构,并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进行统一管理。

(三)采用规范,统一标准

为了实现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以及与国际接轨,便于中文数字资源在各高校图书馆及世界范围内共享,应优先采用国际标准和通用规范。统一标准后,有利于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的开展,评价等相关研究,促进数字化资源建设优化。

(四)强化意识,保护产权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诸如作者的著作权、数据库作者对数据库整体享有的著作权、网络文献版权的保护等,这就需要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既与国际法律接轨,又有利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的法律体系。还有加强知识产权伦理教育,以提高人们的自我约束力;推广和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有利于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增强人们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知识产权保护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要加强人员的培训和人才的培养,更要建立一支既熟悉图书馆业务,又掌握网络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知识产权的保护保驾护航。

(五)以用为主,开展研究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应根据利用频率、效益评估,探讨高校图书馆数字文化资源是否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否达到投入与产出的正常比例等问题,对各类图书馆科学评价引进数据库、科学考证数据库利用价值和效益、更加理性地选择数据库、更加积极地参加共建共享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强调对具有代表性的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的用户主体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强调将最广泛的用户需求,作为数字资源建设的基础和依据,将推进和完善数字资源采购与建设原则的制定,丰富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相关理论。

参考文献:

[1]熊太纯. 高校图书馆学习型数字资源建设研究——以江苏省本科院校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10:67-70.

[2]张国慧,龙净林. 区域内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探析——基于海南省的调查与分析[J]. 图书与情报,2013,01:130-133.

[3]王碧琴,周晨,张岩,解严. 江苏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1,22:46-51.

[4]覃凤兰. “211工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调查分析[J]. 图书馆学研究,2012,18:56-59+50.

[5]黄艳芬. 广东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与共建共享研究[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06:85-87.

[6]宋立平,辛儒. 国内外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探讨及对我国信息资源整体建设的启示[J]. 现代情报,2006(1): 56-58.

[7]司姣姣. 国内外区域性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80-385.

作者:尹传剑 刘瑞华

建设中的高校国际法论文 篇3:

以外交外事为特色 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着力点 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

外交学院是外交部所属的培养外交外事复合型人才的文科外语院校,专业设置以外交学、英语、法语、日语、国际法、国际经济和国际关系等为主,突出外交特色和外语优势。外交学院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党建工作,近年来在保先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活动中,紧密围绕教学科研中心工作,突出外交特色,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在高校党建方面积极探索新思路。

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多元化背景

新形势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思想文化领域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各种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相互交织,一些错误的、落后的思想与价值观也借助现代化的手段被广泛渗透和传播。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

首先,价值选择多样化。当代90后大学生生长在相对开放、宽容的环境中,无论是政治倾向还是生活方式都不再遵循单一的传统模式。大部分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欧风美雨”,但也有个别学生过于崇尚自我、追求享乐,社会使命与责任意识淡薄。加之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凸显,贫富分化加剧,这对广大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其次,生活方式网络化。当下,网络已深刻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广大青年学生来说,网络更是成为他们获取信息、与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网络在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隐藏着很大的消极因素。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其中不乏封建迷信、色情暴力、反动言论等内容。如何应对生活网络化带来的挑战,克服其中的消极因素,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现实课题。

高校作为青年精英汇聚之地,发挥着吸纳党员新生力量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它作为思想文化集散之地,又发挥着影响社会思潮走向的“辐射源”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外语类院校的学生专业以外语和外交外事类为主,思想和行为方式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相比,既有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有专业的知识背景,学生们了解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渠道和机会更多些,受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程度往往也更高,自由意识更强,注重个性张扬和自我价值的发展。这些特点与外交外事人才培养注重政治素质、强调纪律观念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内在张力。

以外交外事为特色,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

在全球化浪潮影响下,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开放程度日益加深,与国际上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作为文化中心的高校,更是走在了对外交流的最前沿。外交学院党委根据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越来越“国际化”的形势,依托外交部资源,通过大量具有外交外事特色的课程和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在实践中取得了可喜成果。

1.课堂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相结合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课堂教育始终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通过开设介绍世界政治、历史和文化方面的课程,可以从知识结构上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世界,增强大学生们对国际社会的认识,培养他们吸取国外先进思想理念和排除错误思潮影响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国际眼光和视野的青年一代。

在课程设置方面,外语外事类院校可谓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外交学院不仅对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等专业的学生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对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开设了多门介绍世界历史和文化、国际关系领域的选修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完善了知识结构,培养了国际意识和大局意识,在看待处理国际重大事件时更加理性,能够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更好地理解党和国家的外交政策。

国际形势教育是高校形势政策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长期开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之外,外交学院还以高水平宽领域的论坛讲座为平台,对学生们进行国际形势教育。学院近年来相继邀请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蒙布里亚尔以及钱其琛、何振梁等多位国内外外交政要及外交和国际关系领域的中外著名学者来院为广大师生介绍最新国际形势,解读国际热点问题,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

2.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发挥涉外活动品牌优势

外交特色鲜明、外语优势突出这一办学特点,不仅体现在学院教学科研中心工作上,而且也充分体现在各类学生社团活动中。全国大学生外交外事礼仪大赛和模拟联合国、模拟法庭、模拟新闻发言人大赛等作为外交外事实验教学基地示范中心的一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形式上不断创新,在内容上极具外交特色,已经成为学院的品牌活动。

这些涉外活动的开展,与学院“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的十六字校训是高度契合的,与学院党建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例如,通过举办10届模拟联合国大赛,学院扩大了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学生们巩固了外交外事方面的专业技能,熟悉了联合国各个机构的运行模式和活动规则。自2002年以来,学院已成功举办10届大学生外交外事礼仪大赛,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好评。进行外事礼仪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礼仪修养,而且有助于形成文明、团结、和谐的校园氛围,引导大学生更深刻地学习传统文化,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3.全方位、多层次扩展外事交流

依托外交部的丰富资源,学院的对外交流呈现出全面、纵深的特点。新入学的大一新生即可在学院统一组织下参观外交部以及各国驻华使领馆,切身感受外交工作实际,从而对外交工作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高年级学生有机会前往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以及香港、澳门等与学院建立合作关系的大学,进行半年至一年的学习深造。学院知名学者专家也经常被邀请到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讲学,对介绍我国外交方针政策、塑造我国良好大国形象,均起到了有益作用。

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着力点,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进行

近年来,学院基层党建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全院党员数量不断增长,其中80%以上为学生党员和教学科研一线的教工党员。2011年底,本科生和研究生中的党员比例已分别达到20%和60%。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是党中央近期作出的重要部署,学院党委切实贯彻中央精神,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着力点,通过完善学习型党组织和进一步规范党务日常工作,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进行,将中央关于基层组织建设年的有关部署落到实处,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1.完善学习型党组织长效机制

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全党各级组织都在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努力探索构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有效途径。高校本身就是学习和知识创新之地,构建学习型党组织比其他社会组织有着更为便利的资源和条件。学院针对教师工作时间相对分散、业务工作与学习关联度大、青年学生党员数量比较多、学生党员班级层次多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基层党组织机构,探索基层党组织学习活动的方式,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取得较大成果。

学院在完善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注重发挥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龙头作用,通过党委班子的示范作用,带动全院师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职员工进行业务、思想全方位的培训,提高其教学科研水平和政治思想素质。学院充分利用外交部和北京市教育系统的各类培训机会,向外交部选派优秀骨干教师深入外交一线工作,为教学科研积累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根据北京市教育工委、教委的规划,完成学院哲学和社会科学骨干教师的轮训工作;继续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使其系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国情社情教育,强化实践教学,改善教学效果。

支部书记和委员是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党委各项工作计划的具体实施者和落实者。为切实提高党务工作队伍业务素质,2011年9月,学院针对支部书记和组织委员、宣传委员举办了专题培训班。通过专题讲座、实地考察以及分组讨论等环节,全体党务工作者对学院基层党建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针对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和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2011年底,学院召开了党总支书记、直属党支部书记座谈会,系统总结了全年党建工作,并对2012年党建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2.提高党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党务工作者既需要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也需要做大量琐碎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因此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是做好党务工作的前提。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党委办公室和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针对组织发展、接转组织关系、党费收缴使用管理等日常党务工作,修订了党务工作规章制度。在相关规章制度试行两年多的基础上,根据各基层党组织的意见反馈,学院党委制定了《外交学院基层党务工作手册》,为开展日常党务工作提供了依据,减少了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了针对性和实效性,极大地促进了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今后,学院将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扎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日常党务工作规章制度,使学院基层党组织工作规范化、活动经常化、决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3.形成基层组织建设合力

首先,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加大对支部活动的支持力度。党委将党建工作纳入学院的建设总体布局,积极研究解决党建工作的重要问题。为更好地联系基层和广大教职员工,学院党委成员均以普通党员身份加入到某一总支或直属支部中,同教工党员一起过组织生活,参加支部会议、民主测评等各项活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全体党委成员到各自主管部门深入调研,了解基层情况,为决策科学化提供了保障。为进一步支持、鼓励各支部进行组织建设,学院参照外交部有关文件精神,设立了党组织活动专项经费。各单位可以根据开展的特色项目、专题党日活动和外出开展社会教育实践的需要,申报此项专项经费。

其次,优化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结构,配强配专。为更好地服务教学科研中心工作,保证党委决策更有效地贯彻执行,学院在党员人数较多的教学单位设置了专职党总支书记,全面负责本部门党建工作;各行政单位成立学院直属党支部,支部书记一般由处长或主任担任。学院现任17名总支书记、直属支部书记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53%以上,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59%以上,绝大多数都有多年的基层工作管理经验,干部队伍素质得到了很大改善。

最后,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全体师生党员的温暖家园。学院党委以各基层党支部为平台,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办实事、见实效。每次召开民主生活会前,党委均在全院师生范围内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认真分析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措施。此外,党委还不定期召开在职教师、学生、离退休老同志座谈会,针对师生关心的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通过维护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增强学院凝聚力,以服务促和谐,以服务促发展。

[责任编辑:蔡桂兰]

作者:外交学院党委宣传部

上一篇:商法的商业保护原则论文下一篇: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