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文

2022-04-28

摘要:之所以会存在企业高校实践基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而且,企业的高校实践基地也能够满足企业HR战略的需要。作为员工进入企业首道门槛的高校实践基地,能够帮助员工不断提高,帮助其职业规划顺利实现。高校实践基地和企业及其员工是共同成长的,它不仅先于员工发展职业生涯的需要,而且还先于企业的人才与知识集聚。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历史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文 篇1: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历史观教育探析

摘 要: 加强与改进大学生历史观教育不仅是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而且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侵蚀下,大学生历史观教育面临着唯物史观教育重视不足、两课教学现状亟待革新的问题。在“四个全面”全新战略布局下,高校应积极推进主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社会实践育人成效,营造学史重史的校园文化氛围,搭建历史学习网络社区,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建立对唯物史观的认同,更坚定地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

关键词: 新形势 大学生 历史观教育

“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是当前及今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伟大中国梦的总体方略。习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下,加强与改进大学生历史观教育不仅是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而且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一、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历史观是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与总的看法,是对历史发展内在逻辑与演变规律的价值认知与理论诠释。唯物史观科学揭示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深刻指出:“社会历史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历史观“表面上看起来是如何看待历史、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具体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和政治观的显现。”[1]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历史观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更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深入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历史必然性,更全面建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认同,从而坚定理想信念,激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唯物史观武装大学生头脑,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科学评价历史人物,形成基本的道德规范与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支撑与精神纽带。加强大学生的历史观教育,使大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近现代史、党史客观而科学的评价,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根本动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根源与时代背景的认知,从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的理论内涵。习总书记在北大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曾说:“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而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首先就需要树立唯物史观,对党史、国史保持真正清醒而正确的认知。

(三)学习与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前提。

“四个全面”是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新形势、新任务而提出的全新方略。这一方略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又是党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地创造性发展。加强大学生的历史观教育,尤其是现当代史的学习,能够让大学生更好掌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演进脉络,更深入地领会“四个全面”提出的历史依据与时代背景,从而深刻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辩证统一关系与理论发展逻辑,体会“四个全面”的科学性、统一性、必然性与创造性,将“四个全面”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武器与行动指南。

二、当前加强大学生历史观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历史观教育刻不容缓,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及其他自由主义思潮的侵蚀下,某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集体意识淡薄等问题,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史国史存在严重的认知误区与片面的价值判断,再加上少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教学方式封闭、教学载体单一、教学理念落后等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唯物史观,用正确的历史观分析历史、解读历史、评价历史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尘嚣甚上。

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把历史视为一种无主体的偶然结果,从根本上否定历史发展规律,颠覆唯物史观。在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假借重新评价历史之名,意图否定近现代的革命道路选择。尤其是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已渐趋世俗化,逐渐从学术研究向文学、艺术、影视等领域扩散,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95后”的一些大学生思想独立性强,但缺乏明辨思考的能力,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少部分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革命道路的选择产生了质疑。

(二)大学唯物史观教育的重视不足。

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无论是高校的人才培养,还是大学生的自我提升都是以“就业或深造”作为中心目标。这就造成部分高校或大学生重知识获取、技能修炼,而轻素质培养、人文熏陶,历史观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与系统的规划。当前,高校历史教育课程主要依托公共“两课”,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历史类公共选修课程资源较少,不仅无法建立系统而全面的历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而且就仅有的“两课”而言,课程学时、学分设置也大受限制。在部分理工类高校,受学科发展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职教师队伍缺乏,教学科研力量薄弱,历史观教育的课程载体建设令人担忧。于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两课课程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不及专业课程重要,大学生思政教育主课堂的作用大打折扣。历史观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长期的工程,唯物史观常态化教育的重视不足阻滞了大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形成。

(三)两课教育教学现状的亟待革新。

作为大学历史观教育的主课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两课课程的教育教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唯物史观的树立。但当前的两课课程教育教学,受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影响,存在着教学形式枯燥、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零散等问题。在部分两课课堂中,老师“满堂灌”仍然是主要教学形式,学生缺少表达想法、交流思辨的机会,无法通过课堂讨论、思想碰撞消除心中困惑,教育的主体性大受限制。还有部分老师教学手段单一,以讲授法为主,缺少课堂活动、实践参观等学时的设置,难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更无法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升华对历史的情感。同时也有部分兼职老师囿于专业知识的限制,无法建立起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的历史知识体系,教育教学内容缺乏统筹规划与系统设置,教学内容呈现出碎片化、零散化的现象,不利于学生建立起对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发展线索的整体认知,从而无法深刻领会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无法坚持唯物史观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作出正确评价。

三、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路径选择与方法革新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大学生历史观教育必须始终遵守实事求是与理论联系实际两大原则,积极推进主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营造“以历自省,以史为鉴”的校园文化氛围,搭建历史学习网络社区,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建立起对唯物史观的认同。

(一)深化主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历史观教育的思想性。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代表的两课是高校着力加强历史观教育的主要载体。高校应高度重视历史观教育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两课体系,充分发挥各门课程对历史观教育的积极作用,将历史观教育贯穿于两课教育教学的始终。两课教师应根据“95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改革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通过开展辩论会、历史情景剧、小组无领导讨论、实践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历史教育主课堂中,充分激发他们主动求知、独立思考的主体性。同时,两课教师还应优化课程教学设计,突出唯物史观的教学主线,以严谨的史料、审慎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刻认知我国近代社会的性质,真正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2]

(二)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提升历史观教育的实效性。

历史观教育不仅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加以引导,而且需要从实践的温度践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深化认识,坚定信念。高校应结合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志愿服务、挂职锻炼等多元化的实践育人载体,建立完善一系列爱国主义、专业教育实习实践基地,打造品牌化、精致化、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如一年一度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百佳志愿服务活动”、“卓越工程师计划”、“西部支教计划”等,让学生在亲近社会、融入社会中感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自身的生活、实习、工作出发更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更直观了解“四个全面”全新战略布局的时代背景与历史际遇,从而更坚定地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及制度。

(三)营造学史重史的校园文化,强化历史观教育的常态性。

校园文化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历史观教育的主课堂之外,高校应积极营造“学史尊史”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历史观教育实现常态化,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深入每个学生心中。高校应立足历史纪念日与传统节假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始终做到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如在国家烈士纪念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及国家公祭日,高校应积极开展主题讲座、特色团日活动、参观实践、网络接力等多元化的纪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民族先烈的先进事迹,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对民族英雄的戏谑,传承他们振兴中华、继往开来的崇高志向。再比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高校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知识学习、互动交流了解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任。此外,高校应充分挖掘校史内涵,将党史、国史与校史有机结合,培育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与时代责任感。

(四)搭建思想学习的网络社区,凸显历史观教育的生动性。

在网络信息化的背景下,微信、微博、博客等自媒体已经融入大学生活,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校应充分利用自媒体时代的契机,紧密结合思政教育的主课堂,深入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活动。高校应立足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一方面定期推送历史专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澄清历史虚无主义散步的不实消息与虚假历史,揭露历史虚无主义违背史实、歪解历史的本质。另一方面通过微文大赛、微视频展播、漫画征集、网络接力等形式,创作一系列思政教育网络文化精品,增强历史观教育的生动性与趣味性。除此之外,两课教师可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参考资料、经典书籍、历史图片)网络化,搭建学生网络互动、学习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审慎思考,杜绝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除了积极开展网络思政引导外,高校还应加强网络舆情收集、分析,结合重大时政热点,了解学生对党史、国史的认知,并针对学生的认知误区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

历史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与前提,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历史观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而复杂的过程,我们应始终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引导学生“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掌握唯物史观的历史分析方法,从思想深处正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线索,更坚定地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

参考文献:

[1]卞玲霞.旗帜鲜明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教育[J].扬州大学学报,2010,(6).

[2]李松林.简论加强大学生历史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6).

课题项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基层党建创新项目“大学生党员全过程、常态化教育管理的实践探索”,项目编号:DJSJ2015B0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全员育人视角下思政教育方法与路径创新性研究”,项目编号:DJYJ2015B01;2015年江苏省教育系统党建研究会课题《校企协同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的常态化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5JYDJ-YB0056。

作者:王洋

历史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文 篇2:

企业人力储备的高校实践基地战略

摘 要:之所以会存在企业高校实践基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而且,企业的高校实践基地也能够满足企业HR战略的需要。作为员工进入企业首道门槛的高校实践基地,能够帮助员工不断提高,帮助其职业规划顺利实现。高校实践基地和企业及其员工是共同成长的,它不仅先于员工发展职业生涯的需要,而且还先于企业的人才与知识集聚。所以,要想保障高校实践基地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员工和企业的发展需要,就应当在创新中求发展。而创新离不开创新环境和创新思维的支持,离不开科研创新和管理研究的支撑。

关键词:企业人力储备;高校;实践基地;战略

近些年,伴随着社会形势的变迁与发展,人力储备问题引起了企业的高度关注。高校实践基地是企业人力储备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在现实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培训教学、社会服务、科研管研是企业教育培训中心的几项基本职能。而且在实际中,这些职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例如,如果没有培训教学,那么科研管研也就失去了对象,其实效性也会大打折扣;而如果没有科研管研,那么培训教学就容易缺乏创意或新意,其有效性也会大大降低。由此可见,培养人是企业教育培训中心的本质所在。通过教育培训,旨在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改革,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结合马钢公司分析了企业人力储备高校实践基地建设的策略。

1 企业人力资源储备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储备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人力资源储备一直以来都是现代企业追求持续经营与发展而长期研究的课题之一。所谓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若从微观意义即从企业的角度上来说,人力资源是指能推动企业全面发展的员工的能力。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以及所处行业,来对企业人力资源储备进行有计划的规划,储备什么类型的人才 (技术型还是管理型),什么阶段开始储备,采取什么方式储备。企业人力资源的储备是一个优化人才结构、优化人事配合、吐故纳新、实现内部人才有序流动的过程。人力资源储备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管理与技术相结合的重要关键。只有良好的人力资源储备规划,才能在企业技术需要人才的时候进行人才补充。避免企业出现人力“饥荒”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因此,企业人力资源储备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很多企业出现人才断层现象严重,尤其是一些人才流动性较大的行业,企业不能及时招到或找到职位空缺的合适任职者,或是等到企业要发展某一产业、某一技术时才急于向人才市场招聘,这样就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的不稳定,使得经营环节中各个节点的工作难于顺利开展。同时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也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为人员离职及招聘会造成企业相当大的成本支出,包括离职成本、重置成本、招聘以及培训与开发成本,尤其是核心员工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离职,企业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企业必须对人力资源储备进行战略性的规划,通过各种途径保持企业人力资源的相对稳定,以此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支出,并及时应对人才危机。

2 企业人力资源储备的主要形式

2.1 多渠道开发人才储备

多渠道选才按人才来源方向可分为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但主要是企业立足于人才市场,通过外部人才的引进,补充新鲜的血液;外部招聘的渠道通常有招聘广告、职业介绍机构、大学校园、网上招聘及猎头公司等。外部招聘人才,有利于企业解决人才短缺特别是高层次的技术、管理人才短缺的燃眉之急,有利于新的经营理念和创新思维的产生。外部招聘人才,同样应遵循“适才”观点,企业不一定要选聘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适用的,只有招聘来的是合适的人才,才能为我所用。而如果招聘的人才不适合,则会浪费企业资金,增加企业运行成本,造成很大的损失。而“外才”若能为我所用,就必须打破国企传统的用人机制,制订一系列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2.2 加强企业内部人才提升

企业内部人才的发现是企业人才储备的重点,如何发现企业内部忠诚度高、素质高的人才,尤其是忠诚度高的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储备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因为技能是可以后天培养的,通过在职人员自我推荐、企业选拔等手段实现员工职位的晋升及再培训是实现企业内部人才竞争和人才发展空间扩展的首选。通过在职晋升过程,一方面,检测员工技能面、知识面、态度面是否符合企业或者岗位的要求;另一方面,在这样的过程中,员工和企业达成了共识,即组织要求、岗位要求与员工个人发展期望合二为一。同时由于企业内部的晋升,减少了人员进入工作后对人员及工作岗位熟悉的过程,增加了工作效率,变相的也节省了企业人力成本。

2.3 加强企业培训

企业培训方式是企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企业培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方式:

①企业内部培训。在培训的问题上,企业存在着一种矛盾思想。一方面,它们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需要不断提高员工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它们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断压缩培训方面的费用支出。为此,它们多是选择自主的内部培训。在实际中,有些企业还专门成立了培训部门,对企业员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

②企业与高校合作培训。高校在培训方面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使得许多企业选择了与高校联合培训的方式。这种联合培训的方式又包括两种形式:一是高校为企业开设专门的培训课程,这不仅有利于拓宽高校的资金链,而且有利于增强企业培训的实际效果,能够实现双赢局面。在现实中,有些高校甚至还为企业培训专门提供了学位,如企业的MBA等。二是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项目,如联合培养本科生或研究生等,为企业不断输送专业人才。在联合培养方式下,学生既能够掌握高校教授的各项专業知识,也能切身体验企业带来的专业实践,可以迅速成长为企业所需的合格人才。而且,学生通过培训,既为企业解决了实际困难,也拿到相关的学位证书,对自身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③企业开设专门的培训学校或培训机构。这种培训方式是以上两种企业培训方式的有益补充。但是,这种培训方式对资金要求较高,需要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因此,在实际中,这种培训方式远没有以上两种普遍,但其功能和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

3 企业人力储备高校实践基地建设是个系统工程

系统的观点是我们全方位做好各项工作的有力保障,是找准工作基点的方法,是解决工作中各种问题的有效手段。近几年来,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方向具有极大地不确定性因素。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和实践基地,都处在改革发展与实践创新的关键时期,科研管理工作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分析科研工作面临的形势,有助于我们确立目标,抓住机遇,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自信心。认准高校实践基地的系统性,才能进行全方位分析,确保科研工作顺利的进行。

从宏观形势方面来分析,中共中央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充分体现了干部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和前瞻性的统一。在未来的十年,对干部的教育改革进行了全面规划,充分体现了重点论和系统论的统一。在中共中央颁布的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中,不仅对干部教育体制的完善、教育体制的改革给与了既重点又系统的部署,对教育培训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性、遵循的原则、改革的目标、教学体制和实践体制的创新、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的内容做出了统一系统的规划,规定了增强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实用性、针对性为主要工作目标,并且提出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改革创新和教育科学化的新任务,同时提出了进行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和重点方面,对培训的内容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赋予了党校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光荣称号。除此之外,在“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的强调了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从企业方面来分析,马钢公司作为全国工业化和信息化统一结合的试点企业,正处在改革发展的阶段中。新时期内,马钢公司的发展目标在于提升企业科学化的管理水平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对此,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具有极大的提升空间。马钢企业作为模范的企业高校实践基地,其在教育教学体制和教学管理模式上都具有特殊性。出现这些特殊性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其与企业的发展历史和企业文化有关;另一方面在于,企业较早的走向了竞争激烈的市场,在不断改革创新中逐渐形成的。专业化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要手段,强调专业、精干和集中的要求,以适应企业的专业化管理发展的要求。随着马钢2000年为適应市场的发展需求对企业内部管理体制进行了几次大的调整,经过几次大的整合,初步形成了企业层面上融党校、管理学院、培训部和其他几块培训资源于一体的教育培训大格局,确定了马钢教育高校实践基地“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和科研开发与管理研究”的三大功能。

从培训中心与党校面临的形势任务角度分析,公司为我们制定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管理研究和科研发展”三大任务,以企业发展方向为依据,加强培训教育的指导思想,掌握教育的基本原则,确认培训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育培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的原则;坚持改革创新、竞争择优的原则;在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做好培训资源整合工作,是为我们继续加大科研创新和开展管理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高校实践基地在不断完善中优化科研管理体制过程中,使科研工作所需要的人才、专业等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更好发挥科研中心“三个服务”的作用。

4 企业人力储备高校实践基地工程体系创建需要扬弃

系统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系统工程体系的建设需要在不断扬弃过程中持续发展。高校实践基地的科研、研究工作在改革创新和支撑作用中是必备的,在系统工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取长补短。

第一,整合优化公司资源。在过去的几年里,公司成立了教育培训部门,将职业教育、企业培训和科研开发与管理研究作为教育三大职能,明确提出了我们要紧跟世界先进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先进企业的最新管理实践效果的要求;对公司存在的管理环节缺陷和一些重大管理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对公司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进行系统的诊断,积极引进一些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因此,公司成立了管理研究部门,公司最高领导人作为部门经理,加上原有的信息管理部门和技术研究部门,对科研资源进行整合,完善管理体系,为科研工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第二,扩大新的层次范围,提升科研效果。科研效果主要表现在培训水平、教学质量和培训影响力等方面的提升。最近两年,中心科研工作坚持“为马钢服务、为培训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不断拓展培训的层次范围。中心科研部门一共有76名教师在任职培训、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教学培训的同时,总共参加了45个教研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课题共有2个、省级项目课程有9个,市级项目课程有16个,除此之外,还有8个学校项目课题。目前,70%的项目已经结题,科研中心累计带来366.7万元的科研产值和经费。

第三,成果推广应用。高校实践基地紧抓应用型科研的特点,加大了应用科研的推广和服务的力度,对应用型科研不断改进创新。例如,公司自主研发创新的“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和管理协同信息系统”,应用到马钢公司的实际工作中后,对公司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对相关问题进行改进,并提出了及时的服务。同时又在其他公司和部门进一步的推广,以质量体系和优质服务,确保科研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坚持科研强国的思想理念之下,科研创新成果不断显现出来。例如:参加多个国家级、省级科研研究;为公司和企业开发了多个试题库。广大教职工在开展科研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同时发表了多篇学术性的论文,并且编写的多本教研也得到了出版发行。在全市社科优秀成果的评选过程中,获得一等奖3个,三等奖5个。

从科研管理制度方面来分析,为了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科研中心修订和完善相关的制度规定后,保证了科研工作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并能够充分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例如:关于《高职国贸人才培养体系》课题的研究,该课题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不仅通过了各大高校和公司管理专家的评审,同时将科研成果灵活的运用到高职国贸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创新实践中,为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根据科研中心“三大职能”“维修电工仿真实训鉴定软件”项目团队与高校之间建立合作关系,该科研成果通过了市鉴定部门和公司管理专家的审核,项目合作小组不畏艰辛,勇于探索,将仿真技术在培训、实训和技能鉴定中灵活的运用,填补了公司在这一方面的技术缺陷,同时也填补了冶金行业仿真实训鉴定的技术空白。为仿真技术与培训实践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办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两个方面促进了科研培训教学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里有6个专业建设的仿真项目申请立项,科研项目研究小组是由一批技术强硬的专业骨干组成,为教职工的科研创新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该科研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领先水平。除此之外,激发中心教职工的科研积极性,不仅需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还要增加对其的人文精神关怀。需要公司各级领导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完善制度和倡导奉献等方面营造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赵瑞芹.企业人力资源储备的战略性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3).

[2] 赵淑梅.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探析[J].中国商界,2010,(8).

[3] 林勋亮.基于联合库存管理思想的人才储备与人才共享平台[J].现代管理科学,2007,(6).

[4] 贾秀华,于光实.浅谈企业人力资源储备战略[J].商情,2011,(46).

作者:陈军科

历史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文 篇3:

教育生态视域下地方高校科学研究发展体系的构建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指出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生态发展的制约因素是目标定位生态失衡、资源配置生态失衡及科研管理机制生态失衡;为使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生态系统达到平衡、共生、协调、和谐,必须构建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生态发展目标体系、资源配置体系和管理体系。

[关键词] 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生态发展

地方高校是指由各级地方政府举办的普通本科院校,它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地方社会、经济以及科技发展中都有着重要作用。

一、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生态系统,就是由科研工作者、科研管理者、研究对象、学校环境、地方社会环境等对科学研究起影响、制约作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物质、能量、信息在系统内部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进行交换,使系统各要素保持协调,均衡发展和维持系统稳定,从而有效地促进科学研究系统良性、持续发展,进而实现学校教学水平提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价值功能。

按照系统划分理论,我们可以把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生态系统划分为生态主体和生态客体两大部分。科研生态主体主要是指学校的科研工作者、科研管理者、研究对象;科研生态客体又可分为科研系统外环境和科研系统内环境,科研系统外环境是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而系统内环境则是指地方高校体制、教育机制、校园文化等。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进行循环互动和有效反馈[1](P775), 在实现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有效地促进了在遗传与变异、共生与竞争、平衡与失衡等规律作用下的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生态系统达到协同进化和良性发展。

二、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生态系统运行状态分析

(一)目标定位生态失衡

科学研究定位作为一定时期内科学研究的发展目标与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是高等学校在科研工作中应贯彻的发展思路与理念,是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方向性、指导性以及战略性的宏观决策,对我国高校科研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地方高校的科研定位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1盲目攀比

我国对高校科研的投入政策是重点扶持重点高校,地方高校在不被重视的情况下,对要不要搞科研犹疑不前;许多地方高校不顾自身条件,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盲目向高水平大学看齐,以至于每个学校都去追求“高水平”,都想要办成“研究型”大学。

2特色不明显

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既需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也需要将成熟技术的进行推广应用。很多地方高校对地区的产业分布结构和就业变化情况不了解,也不了解其他地方高校的学科发展情况,导致诸多高校追求大而全,显示不出各高校应有的优势和特色。

3忽视科研

高校的首要功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也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大学中科研的地位以及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理论界从没有停止过争论。多数地方高校是教学型大学,认为只要把教学搞好就行了,出现了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

(二)资源配置生态失衡

1科研经费配置不合理

由于国家投入到地方高校的科研经费不够,地方财力又有限,加之长期以来受“重教学、轻科研”理念的影响,导致科研经费存在着短缺的问题,甚至一些必要的科研都无法进行。因为地方高校的科研主要是针对地方经济,因而增加横向经费才与地方高校本身的特点与规律相符,但是绝对多数的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没有市场能力与相关经验的支撑。在经费存在不足的情况下,就容易导致地方高校在科学研究方面体现较低水平的重复。有的课题组为争取到项目,采取到各个课题主管部门申报课题的办法来提高中标机会,这样一来,既浪费资源,又容易出现重复立项的现象。

2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从我国现有的情况来看,地方高校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是投资到科学研究中的比例较低,进而使得地方高校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地方高校没能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的整体功能。虽然从理论的层面来看,大学本身是作为学者共同体而取得存在的合法性的,但是受现有的学术资本主义的影响,大学内部存在着明显的行政管理方面的科层化倾向[2](P67)。地方高校缺乏高层次的科研人才,尽管多数地方高校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来吸引高层次人才,但往往引进的人才在科研上初见成效就被委以一定的行政职务,成为科研行政双肩挑的骨干,从而使人才陷入各类日常事务中,科研时间得不到保证,难以再深入钻研学术问题。

(三)科学研究管理机制生态失衡

1有效管理组织主体的缺失

科学研究管理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引导和协调,当前地方高校的学术活动主要体现在嫁接教学作为主要功能的组织结构上,绝大部分教师归属在院(系),而院(系)的刚性工作是组织教学。在院(系)的组织下,科学研究已经发展为教学手段与教学延伸,对教师的科研活动没有进行有效的组织,学术研究因而表现出短期性和分散性。

2学术评价体系不科学

当前,地方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受到的争议颇多,在确立评价主体方面,存在非学术因素冲击或干预学术评价的事实;在确认学术客体方面,还存在良莠不分甚至“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选择学术评价的标准方面,对科研成果的简单量化使学术评价流于形式;评价结果的形成及评价过程的监控都存在过多的随意性。从我国大学现有管理体制中最大的弊端表现为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失衡的角度来看,教师作为群体参与到学校决策的几率不高,同时教师本身还没有独立的利益欲求与自由表达的权利的有效支持[3](P184)。因为在业绩考核与工作安排中都没有关注到教师在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差异,进而无法真正发挥管理制度所具有的激励作用,弱化了潜在的学术收益。

三、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生态发展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生态发展目标体系

科研定位的目的主要是在科研发展方向的确定上,实现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满足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等发展的需求,满足高校在人才培养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的需求。科学研究定位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是应用科学分析与论证的方式,确定具有竞争力的科研方向与目标,依靠科学研究所要实现的社会目标和价值取向,整合科研力量和科研方向,实现科研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效益的最大化。

1从地方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定位

从高等学校的服务面向和布局出发,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的服务面向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地方高校科学研究其本身在国家科研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决定了根本任务是为了社会发展与地方发展服务,既满足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地方高校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实际情况。

2从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与资源的开发出发定位

地方高校在科学研究方面关注其本身地方经济以及社会中所具有的价值。人文社会科学需要在研究要关注地方历史文化,促进区域精神文明建设;自然科学与科技等方面的研究,则是关注地方特有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在应用方面的研究,通过技术创新等方式为地方经济服务。

3从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定位

科学研究需要坚持两个结合:一是教学和科研的结合;二是科研和生产的结合。提高学术含量和学术品位的前提是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教学是主流,科研是源头,二者互为存在;教学是基点,科研是支点,二者密不可分;教学出人才,科研出成果,让二者能够相辅相成[4](P13)。高校应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也应明确地贯彻科学研究是对人才进行培养的基础,是人才培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构建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生态发展资源配置体系

1优化科研经费配置

(1)在科研经费不足的环境下,地方高校争取政府对科研工作的投资和重视是地方高校取得科研经费的重要渠道。在争取政府投资时,一是需要地方政府能支持;二是地方高校要进行宣传;三要地方高校要依赖于优势和特色来取得资助;四是要和地方的经济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紧密的结合。通过选拔科研带头人等方式来参加各类人才培养计划,诸如省级学术带头人的人才培养资助计划,通过专项经费的帮助,通过重点培养科研带头人的方式,来促进地方高校在科研带头人方面水平的提高。使真正有研究能力的教师及有研究价值的项目得到科研经费支持。

(2)地方高校应联合企业建设研究中心。高校和企业合作是现有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的根本要求决定的。高校和企业通过合作的方式有效地集合了高校和企业所具有的不同优势,让高校信息、成果以及人才从流入到企业,也让企业的信息、资金从企业流到高校。进而通过双方的努力,达到时间资金与资源的最优配置,也有效地降低了信息的传递成本。

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高校科研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结构。地方高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科研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一是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通过利用所具有的优势,高规格地在地方高校内部进行科研人才的培养,确立优先培养紧缺人才、加紧培养青年人才以及重点培养优秀人才的策略,并在培养中留住人才。二是地方高校应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地方高校应走出校门,和国内学术水平较高的大学以及科研力量强的科研单位共同合作进行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培养;通过博士研究生定向培养来提高自身队伍的科研水平;给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提供较多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国内学术交流的机会,进而促进自身科研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与国内先进水平的融合。三是地方高校应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进而有效地补充自身在专业人才方面不足的情况,提高对重点专业人才的培养,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

(三)构建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生态发展管理体系

1建立研究机构

地方高校本身科研方向比较分散,科研力量也比较有效,通过校内的合作能够实现优势力量的集中,进而确保地方高校的重点科研平台能够顺利进行建设和有效发展,进而提高地方高校对外开展合作的能力,同时,也能有效地培育地方高校的科研优势与科研特色。当前,多数的地方高校没有科研机构建设的资金与经验的有效支持,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很难完成对地方高校的科研组织所进行系统性的改革。从不冲击教学的层面出发,地方高校可根据现有学科优势、研究基础,集中部分有学术专长的教师资源进入研究机构的运作中,带动科研管理及整个科研事业的优化。

2构建科研平台

对于科研发展来说,科研环境重要的影响因素,因而地方高校应重视科学研究氛围的营造。地方高校应通过制度与政策的保障来创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方面的环境,通过提高对科学研究的奖励力度来有效地调动教师参加科学研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地方高校还应通过营造学术环境的方式,来有效地鼓励教师创造性地进行科研实践,通过专家的学术决策有效地提升专家的学术权力。

3完善学术评价体系

在学术评价主体的确立上,要杜绝学术权力的行政化,应由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委员会担任评价主体;在学术客体的确认上, 要坚持科学原则和价值原则;学术评价的标准是个复杂的事物,如今学术的量化评价标准已经得到了普遍的采用,从职称晋升到教师申请科研项目等都需要看教师发表文章的数量与刊物层次,进而从根本上颠覆了科学研究[5](P15)。优化学术评价体系,首先要建构科学、公正的评价标准,切实改变重量轻质的量化倾向。在评价中,应贯彻回避制度,确保中立监督,规范程序维护公正。

[参 考 文 献]

[1] 曹建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平衡路径的构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郭丽君,等.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1(1).

[3]郭丽君.大学教师聘任制——基于学术职业视角的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4]董泽芳,等.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J].高校教育管理,2007(5).

[5]温潘亚.建构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标准[J].中国高等教育,2005(5).

[责任编辑 张 峰]

作者:曹十芙

上一篇:电视剧大众文化思潮管理论文下一篇: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