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大众文化传播管理论文

2022-04-25

摘要电视一直以来作为大众化的文化传播媒体,对于观众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力,那么作为电视节目的编导,除了制作电视节目的工作,还肩负着引领社会文化的责任。电视节目编导主要工作是电视节目的构思、策划、创作和制作等,他们自身的政治水平、艺术鉴赏能力和理论修养对于受众的文化引领作用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了受众的文化思想倾向。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电视大众文化传播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电视大众文化传播管理论文 篇1:

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播方式探索

[摘  要]本土音乐文化融入到高校音乐教育中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音乐教育作为更高层次和专业的音乐教育平台,在教育的深度和广泛性上,能够有效地传播与挖掘本土音乐文化的精髓,进行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但目前关于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上缺乏系统的、整体的传播架构。文章从传播学的一些经典理论入手,探讨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播方式与途经。结果发现,子弹传播方式对有一定地方音乐文化底蕴的群体具有强化效果;两级传播中“意见领袖”的运用,可以有效增加地方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播的信度和效度;宏观效果理论是从教育认知和语境上运用现代传播媒介以培养传承意识,并达成传播共识,产生传播效果。

[关键词]本土音乐文化;高校音乐教育;音樂传播

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音乐传承实际上是一种音乐文化的传承。传承本土音乐是保护本土音乐生态文化环境,保护本土音乐文明的一种方式,也是国家大力倡导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向之一。学校教育是大众文化传播的教育机构,承载着传承文明的责任,也是本土音乐文化代代相传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校音乐作为更高层次、更专业的音乐教育平台,能够有效地挖掘地方音乐文化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传播。那么,面对目前地方音乐文化并没有系统地、有秩序地深入到学校音乐教育的现实现象,笔者拟从传播学的一些传播理论入手,探索地方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播模式和路径。

一、本土音乐文化进高校的必然性趋势

(一)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必然性

传承实际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需要。人作为一个生命个体,需要通过学习交流而成为一个社会的人,通过传承使人们把遗留下来的具有文化价值的东西印刻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中,成为一个文明的载体。所以说,传承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实践活动之一。因此,音乐文化的传承不仅是音乐形式结构的传承,更是音乐文化的人文价值、道德价值、情感价值的传承。我国各民族有歌曲、器乐、剧种、民间歌舞音乐、民俗音乐等各种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樊祖荫说:“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孕育着它们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精髓,是这个民族和国家人才培养的土壤。民族文化的教育是对人的本源的、根的教育”[1]。高校进行本土音乐文化传承和教育首先是对各地方人们音乐的根的教育,是培养本土音乐人才的需要。

(二)保护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

保护音乐文化的多样性跟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相同,都是为了避免因为单一性而造成物种的灭绝和文明的丧失。音乐文化越丰富、越多样,越能代表这个民族精神文明程度。纵观世界,全球化已然是一种趋势,西方国家正利用这种全球化影响其他国家音乐文化的传播,一些民族的优秀的音乐文化面临没有传承人和没有传播渠道等困境。全球化给音乐文化带来的融合与碰撞,也提醒我们保护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实际上也是保护全球音乐文化的共同繁衍。在这样的境况下,我国的高校教育机构就应该肩负起传承本国民族的音乐文化的使命,保护我国音乐文化的多样性。近年来,我国的民族音乐学者深入到我国各地进行音乐采风和田野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主要是在研究领域,真正把音乐文化传播出去,进行民族音乐文化输出,还需要针对知识进行建构并运用一些传播手段。因此,本土音乐文化进入高校音乐教育学科体系中应是必然趋势。

(三)高校教育转型改革的必然趋势

我国高校教育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改革,“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2]。让高校进一步认识到办学定位和挖掘自身特色的重要性,尤其是地方普通高校面临着人才培养方面的定位转型,要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应用于地方,服务于地方。国家对高校这种分类分层次发展,使得高校教育必然会吸收当地的文化特色,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

高校音乐教育的转型发展离不开地方音乐文化的融入。一方面音乐教育中融入地方音乐文化丰富了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地方音乐文化通过高校这一途径得到传递和发展。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属于大众型教育,而传承需要人做基石,这就给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人才的保障。高校通过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一批具有传承力量的人才,也是高校改革的要求。

二、传播学理论下传播路径探索

(一)子弹传播理论的影响

这一理论观点主要产生于20世纪初到30年代,是大众传播的初级阶段。其观点认为:传播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被子弹击中一样,可以直接引起受传者的效果反应,能够左右人们的观点。而这一时期也正是大众传播的爆发阶段,人们看到了传播媒介具有不可抵抗的强大的力量,是报纸、电影、广播飞速发展的时期。

子弹理论应用于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播手段可以直接体现为由我国国家政策文件推进的高雅艺术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鼓励地方高校传播地方文化艺术等措施。在传播方式、形式上大都以舞台表演宣传。如国家会定期举办非遗艺术舞台表演活动,各地方高校依据自身的情况与当地音乐团体达成表演任务,定期到高校举办表演,但这种传播方式可能流于表面,人们欣赏完这种音乐之后,很难在头脑中对地方音乐有一个具体的概念,或者由于离自身生活环境距离较远而产生排斥的现象。这也就是子弹理论这种单一的传播方式,没有看到受传者的身份、性别以及个体生长环境的影响,传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想通过一种控制和宣传让人们接受本土音乐文化,但表演者和观众之间无交流和沟通,传播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子弹理论运用在本土音乐的传播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传播流与两级传播理论

传播流是20世纪40到60年代的理论,指传播主体发出的信息是要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受传者的过程。期间存在着众多中介环节和制约因素,单一的大众传播并不能左右人的态度,这也印证了子弹理论的局限性观点。两级传播理论是基于传播流中人们认识到传播过程中有很多复杂性因素的情况下,经过实证调查发现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远远比不上在传播环节中加入“意见领袖”的中间环节效果明显,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3]这样的中间环节更能增加传播的效果。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大众媒介的传播还不如人际传播的效果好。

运用在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播上,我们认识到只通过宣传地方音乐文化无法达到传承的目的,我们可以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达到更有效的传播效果。“意见领袖”指的是人际传播中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4]。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可以聘请在我们身边的本土音乐传承人,或者在地方音乐领域具有较高威望的人进校园直接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或以讲座的形式,或以课堂的形式直接传授地方音乐知识。通过一段时间系统的学习和交流加深受传者对于地方音乐文化的认识。这一过程中有些受传者可能会转变态度,对地方音乐产生兴趣并进一步学习。当传播主体与受传者产生一定时间长度的互动,能够激发受传者行为上的主动性,达到传承的目的。

(三)宏观效果理论

宏观效果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讨论传播的有限性的基础上而发展出来的理论。就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上来看——认知、态度、行为同等重要。之前的传播理论主旨在讨论受传者态度和行为的转变以及具体传播活动短期的效果,而忽略了传播认知方面转变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效果。宏观效果理论扩大了传播研究视野,强调综合的、长期的、宏观的社会效果,同信息化时代相结合,出现了“议程设置功能”“沉默的螺旋”“培养分析”等理论研究。其中“议程设置”和“培养理论”可称为“适度效果论”,“沉默的螺旋”属于“强力效果论”[5]。

首先,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是在传播认知上进行的研究,讨论的是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大众媒介对于设置的“大事”进行报道,强调的越多,人们对于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运用在本土音乐文化传播上,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导向作用,在对所要强调的关于地方音乐文化方面相关的重大事件或政府举措进行的反复报道宣传,主要体现在政府应营造一个对于高校进行地方音乐文化传承的社会认知环境,提高人们的认知意识,引导受传者更加关注这一方面的问题,也就是引导受传者“想什么”,进而产生地方音乐文化传承的社会效应,推动高校积极开展实践性的传承活动。“议程设置功能”可以使政府从宏观层面对于传承地方音乐文化做出社会导向或出台相应举措,使受传者从传播的最初阶段——认知层面上进行转变。当然受传者可对于传播事件进行选取,这涉及到传播活动中的传播技巧、传播方式方法的问题,不在本次研究范围之内。

其次,沉默的螺旋理论是诺依曼注意到舆论对于大众传播的重要性。个体作为社会的人,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在表明个人观点时,通常会观察周围人的看法,如果多数人和自己观点相同时,则倾向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反之就会沉默,而沉默会促使这种多数人的观点进一步增势,产生强大的增量,迫使更多持有不同观点的人沉默,这种扩散是螺旋式的传播,被称为沉默的螺旋。这种理论实际上是抓住了人的社会从众性和舆论的力量。这种理论我们可以应用到高校音乐教育中,我国的高校教育多数属于是普及性的大众教育,受教育群体的基数很大,当我们对于当前音乐教育的体制和专业课程建设做出调整,融入本土音乐文化构架,就会培养出更多的本土音乐人才,人才数量的增加会影响社会人们对于地方音乐文化的兴趣,进而作为地方的特色和优势被人们熟知和传播。另外,诺依曼认为舆论是对一个人的道德规范和基本价值与社会是否相容的检验,对人们的行为有着极大的制约作用。因而,国家教育部在推行高校融入本土音乐文化的观念时,也可使用正向的舆论效应,把传播地方音乐文化置于弘扬本土音乐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精神高度,这种舆论观点从精神上和情感上给予我们传承地方音乐文化的责任感,强调个体的意愿和国家的、民族的意愿相一致。

最后,培养理论是通过大众传播所输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知层次的培养,以达到对某种观点的共识,社会要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发展下去,就需要这种共识,也就是人们对于社会客观存在的事物和传播的一些观点有一个大致相近的认识,社会才能协调发展。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教育是承担培养任务的优先选择。把学校教育看作一种传播平台或媒介,提供这种社会共识的培养。那么,在本土音乐文化通过电视、网络、自媒体这些现代媒介进行小众传播,还没有形成传播气候的当下,高校教育就要承担更多的传播本土音乐文化的任务。当然,培养理论主要针对的是大众现代传播媒介对人们认知的影响,但我们在进行本土音乐传播时也可以运用现代信息化传播的工具。如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网络音乐课程等进行直观的导向教育,或利用现代信息自媒体进行调查、录制并传播本土音乐文化。在国家层面,政府可以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把信息传达到社会各个角落,运用传播技巧和手段,长期传播,使人们对于本土音乐文化的观念和态度转变并达成传承共识。

结  语

综上,基于不同的传播理论,我们可以设计出不同的传播方式和路径,以达到不同的传播效果和目的。子弹传播理论虽然被否定,但我们可以结合传播中的“强化”效果,对一些对本土音乐文化传承持肯定态度的受众进行效果加固。传播流理论中虽然检验出大众传播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运用“意见领袖”这一中间传播环节可以让我们意识到本土音乐文化人际传播的重要性。宏观效果理论中包含多种利用现代大众媒介传播的研究成果,本土音乐文化可以紧跟时代的变化,调整传播方式。因此,在高校进行本土音乐文化传承可运用传播学理论知识,紧跟社会环境和时代的变化,弘扬地方民族音乐文化。

注释:

[1]樊祖荫.中国(大陆)以音乐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J].中国音乐,2008(02):25.

[2]卢丽华,庞国彬.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本质、矛盾与现实诉求[J].高等农业教育,2018(03):7—11.

[3]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78.

[4]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89.

[5]沃纳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4.

[收稿日期]2020-12-20

[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GH-17069;2018B148)。

[作者简介]赵  婷(1982—  ),女,運城学院音乐系副教授。(运城  044000)

(责任编辑:庄  唯)

作者:赵婷

电视大众文化传播管理论文 篇2:

电视节目编导对受众的文化引领分析

摘 要 电视一直以来作为大众化的文化传播媒体,对于观众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力,那么作为电视节目的编导,除了制作电视节目的工作,还肩负着引领社会文化的责任。电视节目编导主要工作是电视节目的构思、策划、创作和制作等,他们自身的政治水平、艺术鉴赏能力和理论修养对于受众的文化引领作用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了受众的文化思想倾向。只有不断提高电视节目编导的自身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才能在新的媒体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文章介绍了电视节目编导承担的文化责任以及目前电视节目引领受众文化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以后电视节目的编导和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电视节目;编导;受众文化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媒体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类大众媒体都承担着传播正面价值观念和正确社会舆论的责任,因为大众媒体本身具有比较高的公信力,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电视节目展示给受众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具有固定化、综合型和观众参与性高的特征,和画面效果逼真、来源于现实生活等特点,覆盖面积较广,为大众生活的闲暇之余了解社会信息和打发时间的较好选择。电视节目其实与生活息息相关,例如新闻类节目,是记者同志遵循社会事实进行采访工作从而形成的报道,在节目中传递的是正能量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受众们的生活文化往积极方向发展。

1 电视节目编导引领受众文化现状

1.1 优秀的电视节目产生的影响

电视节目在传播传统文化上具有很大优势,因为受众面比较广,影响了观看的千家万户。电视节目编导承担着传播优秀正面文化的责任,收视率越高的电视节目责任越大,在编导工作过程中要做到不忘记自己的传播职责,通过自身的职责努力传播先进文化,引领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有导向意识是电视节目编导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编导必须要对自己的受众负责,受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受到了好的文化启发,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就是一档优秀的电视节目,例如,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节目,不仅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于传统戏曲的发展和传承的关注,同时做到了收视率和优秀文化传播的双赢。例如,之前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汉字听写大会》栏目更是引发了人们对于汉字文化的广泛关注,孩子们在观看中提高了知识含量,成人在观看中也能更改提笔忘字、书写错误的问题,为受众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为文化的传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2 粗放式发展的电视节目带来的影响

目前网络新兴媒体迅速发展起来,与电视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收视率抢收大战中电视台越来越注重节目带来的经济效益,观众的欣赏口味转变比较快速,电视节目的制作规模也需要扩大,面对这两个问题电视台缺乏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来应对,粗放式管理导致节目中出现复制抄袭和山寨作品等一系列现象,一部分电视编导本身具备的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无法应对目前快速变化的市场,所以应对收视率的手段就变成了粗制滥造和复制山寨。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电视节目,很快就会被数十个雷同内容的电视节目所淹没,观众陷入了视觉疲劳。另外有一些编导缺乏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抱着娱乐的心态制作一些流水线电视节目,导致文化品质的缺失,甚至邀请一些具有争议性的人物参加节目博取关注度,导致出现争吵等情节,严重超出了观众的心理底线和媒体的道德底线。虽然制造了一时的话题,但是编导绝对不能为了抢收视率而制作低趣味电视节目,容易丧失观众对于节目的信任,对于社会文化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2 电视节目编导正确引领受众文化策略分析

2.1 电视节目编导要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电视节目的编导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准确的判断力,编导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需要不断培养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锻炼个人思想、陶冶情操,还需要培养宽广的胸怀和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紧紧抓住现代社会观众的心理需求,发挥自身职能为观众服务,以为社会负责的精神引领受众文化的快速发展。电视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艺术,需要跟随时代步伐,节目的编导也要与时俱进的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使用各类新拍摄技术手段等多样化电视语言元素,让节目表现力更加的丰富现金,传播效果更好。一个合格的电视节目编导需要有高的悟性,不仅是对于电视节目还有谁会的需求和舆论的导向都要有长远的见识,一个职业素养高的编导要跨越思维定式和行业局限,因为制作过程中包括电视节目前期的构思和策划,还有节目中间的采访拍摄环节,后期的节目镜头剪辑等,一系列制作过程也是考验电视节目编导应对问题能力的时候,编导必须具备排除万难的执着精神。

2.2 电视编导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交际能力

编导是电视节目组织和创作的核心成员,电视节目制作工作属于集体创作,由各个部门共同合作完成,所以电视编导除了需要参与电视节目制作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各项工作之外,还需要组织和协调好各部门工作人员的采访和设置工作,并且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每一个电视节目编导在节目录制之前,都需要先把节目的主题思想、目标风格和具体脉络给大家讲明白,比如需要跟导播说清楚要求和拍摄意图,导播才能发挥出主观能动性与摄影师们密切配合好,拍摄出想要的理想

画面。

2.3 需要重视传统文化的重塑和传播

目前的电视节目形势比较多样化,内容也非常丰富多彩,但是也不乏有一部分的电视节目制作人由于不断地追求经济效益,却忽视了发扬和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社会中大多数年青一代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缺乏基本认识和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也不能理解透彻。因此在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上,电视节目编导需要义无反顾的承担起相应责任,充分发挥电视媒体普及率高、受众范围广的平台作用,多结合目前社会的文化需求和缺陷来编制好的电视节目,例如之前比较受欢迎的《百家讲坛》节目就是很好的例子,利用创新性讲解将我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传授给观众,更加直白易懂,是需要不断创新发展的节目形式。

2.4 制作良心电视节目

我国的社会形势目前正处在转型时期,社会文化也一定程度的出现了改变。作为电视节目的编导首先需要加强自身的职业操守建设,坚持为观众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目前电视节目中的大量娱乐化節目,同时也反映出了观众们目前精神世界的匮乏,在面对现实中的社会转型时期没有有效衔接的心理状态,而此时制作一个精良的文化内涵高的良心电视节目,能够有效防止观众跟随社会娱乐化大流,从节目中获得更多积极向上的文化影响。高质量、高文化底蕴的电视节目,能够有效地引领观众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并通过节目反思自身。

3 结束语

电视节目具有引导社会文化发展的作用,同样的作为电视节目的编导,也必须肩负起为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职责,电视节目编导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电视媒体的演播形象,同时也关系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发展。新时期的社会对于电视节目也提出了高要求,电视节目需要创新才能适应现阶段发展,电视节目编导也需要平衡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引领新社会形势下的文化潮流,制作更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电视节目,更好地引导社会文化的发展,为我国社会文明建设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周慧.电视节目编导对受众的文化引领[J].中国传媒科技,2013(8):108-109.

[2]李红梅.浅谈电视节目编导对受众文化的引导[J].艺术品鉴,2015(6):147.

[3]陈婷婷.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视域中的电视节目策划[J].传播与版权,2014(8):68-69.

作者:张娜

电视大众文化传播管理论文 篇3:

电视选秀节目的文化分析

[摘要]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电视选秀节目对文化娱乐,文化消费、文化工业,文化“民主”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而正确把握选秀节目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发展导向,促进其健康发展。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个不容怨视的课题。

[关键词] 电视选秀 大众文化 文化导向

电视选秀自本世纪初传入我国,短短几年之内迅速蔓延,从央视到各地方台相继开办选秀节目,电视选秀已成为中国电视的一大风潮。在2005、2006年,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和央视“梦想中国”为代表的选秀节目在各类综艺节目中占据了14%的播出比重,位居第三,而收视份额更是高达30%,位居第一。与传统娱乐节目形式相比,选秀节目受到了观众的更大程度的普遍欢迎,“选秀”在经过各类媒体的放大和观众认可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电视选秀在近几年内的风靡绝非偶然,其实质是媒介商业化和“泛娱乐时代”背景下,电视媒体追求商业利益、迎合观众口味而制造娱乐元素的必然结果。在网络传播和媒介资本全球化时代,当传统的娱乐新闻和劣质娱乐化的新闻被无限复制、随意加工,并在全球范围即时传播时,泛娱乐时代也就到来了。”[1]选秀节目——这一“泛娱乐时代”的产物,很好地符合了电视的日常性和非日常性特征。一方面,在现代生活高节奏高效率下,观众更加渴望了解同他们一样在彼地又同时生活着的人们的生存状况,获得某些日常经验,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看到一些非日常、奇观化的东西。选秀节目恰到好处地满足了人们日益求真的文化消费心理,从而成为独特的文化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选秀节目较大程度地满足了文化的大众需求。

源自西方“真人秀”的选秀节目,是借鉴纪录片、电视剧和竞赛节目的一些要素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娱乐节目,纪录片式的跟踪拍摄和细节展现是萁主要拍摄手段,细节的真实是选秀节目的必需元素,也是抓住观众眼球的首要手段。电视艺术是“基于人类希望能更进一步逼真地模拟外部世界而产生的艺术”,其最大的优势、最基本的特性就是“所具有的客观而且完整地再现外部世界的能力,这是它与传统再现艺术最本质的区别”[2])。电视娱乐节目是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娱乐诉求,以真人真事为主要表现元素。真实参与是它的最高境界。在经历了最早的文艺节目录播、主题晚会到游戏类、益智类、婚恋类等热潮,发展到现在以真人秀为主的“选秀”时期,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已由注重欣赏的虚拟性逐渐演变成注重参与的真实性。以诉求。真实”为主要特征的选秀节目,很好地符合了电视艺术的本质要求,顺应了电视观众对真实强烈需求的趋势,从而较大程度地满足了大众的需求。

另一方面,选秀是大众娱乐需求的真实体现。娱乐是文艺走向市场的必然结果,大众文化的兴起和文艺娱乐功能的彰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物,娱乐是大众对文艺最初级的、最普遍的需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压力之下,娱乐逐渐成为一种休闲消遣时尚。尽管人们的兴趣、观点以及利益需求各不相同,但娱乐却是相同的。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化产品供应带有强烈的“教化子民”的高贵意识,过分追求文化的教化功能使其日益暴露出脱离大众的趋势。在此背景下,电视也一直作为一种精英文化的形式存在着。电视长期以来被作为新闻媒体而存在着,其娱乐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即使是在弘扬主旋律的大前提下的电视剧和歌舞节目,其主角多是经过严格筛选后的明星,大众在明星的引导下欣赏并接受着他们的教化,却忽视了大众的参与愉悦的需求。选秀节目一反“明星主打”的常态,开创了既有别于专业电视大赛,又迥异于依靠明星取悦大众的模式,使电视实现了全民参与的娱乐。大众文化是普通民众所创造并欣赏的一种普及文化,它与精英文化共同构建起我们这个复杂的文化系统,他们之间并不是简单地对立或排斥的,例如交响乐产生时就是欧洲的流行乐,流传至今已被奉为经典音乐。它依靠自身通俗性、随意性和趣味性的优势,贴近于大众生活,易于与大众亲和,也便于在大众中传播。因此,选秀节目无论是节目内容还是形式,大众化都是他们共有的招牌,也是这类节目得以成功的制胜法宝。选秀节目没有高雅的外衣,但从节目本身的定位而言,它就是一档娱乐节目,其宗旨就是为大众提供娱乐,这样的形态虽然不可避免地与传统的精英文化有些格格不入,但它以平民姿态出现,主动向平民审美情趣转化,这种想。秀”就“秀”的节目形式,实质上是电视的大众文化本性的表现。

从文化心理上看,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具有浓厚的道德训诫因素和日常礼仪制约,形成了一种敦厚而整饬的民族文化心理。在这一背景下,电视观众已习惯于被动接受来自荧屏的说教。然而,在社会转型、经济快速增长的今天,这种娱乐的原罪心理正随着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而淡化。在一个物质相对丰裕而内心不安的时代,人们往往渴求的是心理的宣泄,娱乐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缓解心理压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娱乐的无罪化成为必然趋向。中国娱乐节目逐渐从演艺明星的自娱自乐转向草根平民的大众狂欢,舞台的主角由精英换成了大众,精雕细刻的节目内容逐渐被原生态的个性表达所取代,节目内外的互动趋势日渐明显,节目从内容、形式到运作手段所包含的“选秀”元素越来越多,娱乐节目的全面“升级换代”恰恰是大众的文化需求的更替的最直接体现。

因此,优质的选秀节目,以其鲜明的趣味性、贴近性和平民化特征,很容易引起普通人的兴趣,满足了他们的娱乐需要。尤其在我国这样一个文化水平整体偏低,人口众多的国家,具有通俗化的内容和娱乐消遣性特征的选秀节目自然最容易得到众多受众的欢迎。

第二,选秀节目顺应了文化的互动需求。

文化互动不仅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冲突与融会,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平等对话。综观人类传播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口口相传”为主的人际传播,到以手段新颖、渠道丰富为优势的电子媒体时代,传播经历了一个由小众到大众,由传者到传播途径再到受众的发展过程。新技术的诞生和文化观念的形成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文化传播领域也不例外,最直接的体现便是越来越强调以受众为主导的传播方式,文化的传播不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

电视传播过去一直是单向传播,在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上,电视观众大多情况下都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很难真正地参与互动。选秀节目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强大参与性和空前互动性是选秀节目的另一典型特征。以“超级女声”代表的选秀节目,不仅低门槛、少限制的地给参与节目者最大限度的均等机会,同时也给观众提供了有效的参与途径。几乎所有的选秀节目都开辟了观众互动的通道、设置观众影响选秀结果的环节。新技术、新手段(如短信)的不断发展,为

选秀节目制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表现手法。观众可以通过这些手段参与节目之中,参与对选手的评判。对于观众而言,投票机会也是均等的,选手的去留由普通大众的票数决定,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出大众参与的热情。甚至有媒体把这样一种方式归结为“娱乐民主”,固然有其偏颇之处,但至少体现出了改写电视传受关系上的有益尝试。诚然,这种“娱乐民主”的背后存在着节目制作方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的利益动机,但同时也加强了节目与观众的互动性,可以说。选秀是现阶段观众参与程度最高的电视节目。在节目中,观众不仅是观赏“明星”的制造全过程,更可以亲身造就这些选秀明星,并由此获得参与集体娱乐的机会,

因此,选秀节目中所体现出的“起点公平”和“机会均等”,改变了传统的欣赏式的审美、庙堂式的文化传受关系,开辟了电视大众参与话语权的时代,有效地消除了传播者与受众的紧张、单向关系,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成为积极主动的、互动交流的参与者。

第三,选秀节目是消费社会文化产生化、商品化的结果,是文化的商业需求的典型体现。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繁荣和多样化,生产逻辑逐步向消费领域延伸,消费社会的特征日益得到显现。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对消费品不再以其使用价值为占有目的,而是炫耀其附加值,成为一种情绪性的消费,并由这一消费行为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在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的大众传媒时代,文化作为商品,与大众消费已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消费社会的一部分。文化活动不再只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而是与经济活动合二为一,成为关系复杂的文化商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选秀节目及其相关的文化产业,不仅吸引观众眼球,而且具有强大的商业价值,极大地带动着文化消费。

就媒介而言,在媒介商业化背景下,媒体必然从商业利益的角度来选择节目内容和形式。在西方,选秀节目自诞生之日就成为了电视文化工业中通过收视率得以实现的商业逻辑的载体,其终极目标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而国内选秀节目的蔓延。在考虑到为大众提供广泛的娱乐的同时,也是看中了其高收视率所带来的良好的经济效益,故而“投大众之所好”。纵观荧屏上一度火爆的选秀节目,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几乎无例外地打上了媒介与商家合作营销的标记,如央视与青岛啤酒合作的《梦想中国》、湖南卫视与蒙牛酸酸乳联袂打造《超级女声》、上海东方卫视联手“莱卡”推出《我型我秀》等等,选秀节目成为电视媒体赚取高额利润的一个品牌。2006年,中国社科院《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追踪了超女的整个产业链条,并估算出这个节目各利益方直接总收益约7.66亿元。“按照上、下游产业链间倍乘的经济规律分析,‘超女’对社会经济的总贡献至少达几十亿元。按照品牌估价的一般方法,目前其品牌的商业价值将超过20亿元。”另一方面,观众也愿意为这种文化消费“买单”。把文化当作商品来消费是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既为大众提供在现实中不能得到满足的欲望的想像性满足,同时又刺激大众产生更多的、而且是只能通过大众文化产品想想像的满足的欲望。大众文化的消费主义倾向,不仅一般性地鼓动受众追逐欲望满足和感官享乐,同时制造时尚运动。选秀这一通过蓄意制造的明星偶像和推行生活时尚的节目形式,正是大众文化的消费主义倾向的典型体现。在选秀节目的运作全过程中,媒体越来越受商业资本的掌控,商业因素无孔不入,诸如赞助商、通讯营运商等参与节目制作之中,观众则为之付出一定的消费(如短信投票的信息费),为自己参与节目的愉悦付费,数以亿计的观众背后累积的是巨大的商业利润。

可以说,选秀节目正在使电视媒体的社会角色发生着变化,传统的单一的宣传教化、审美欣赏开始转型,更加注重让观众轻松愉悦地消费文化,回归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本质。

值得注意的是,选秀的盛行,也带来了电视节目的低俗之风。部分节目细节低俗,制作方过分注重其中的商业利润,观众热衷于盲从“制造明星”等等,从而导致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但这并非“选秀”这一节目形式本身的过错,关键是加强对选秀节目的管理与监督,国家广电总局出台有关规定,对选秀节目作出进一步规范,不能不说是适时之举。同时媒体也应自觉坚持“三贴近”原则,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此类节目的优势,丰富节目内容和创新节目的表现形式,创作出内容通俗,格调健康的节目,既受大众欢迎,又积极引导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使“选秀”这一节目形式成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者:朱 丹

上一篇:健康教育下的初中生物论文下一篇:课堂核心概念初中生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