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培养下西方经济学论文

2022-04-30

摘要: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的一个重要任务,而科教融合是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在分析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科教融合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探索科教融合机制,形成基于科教融合理念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通用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以提高专业教学效果,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新能力培养下西方经济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创新能力培养下西方经济学论文 篇1:

基于案例分析法的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课程设计研究

摘要:本文探究了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课程设计的价值,结合研究现状分析诊断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资源库的路径与网络平台设计优化改进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商业伦理;企业社会责任;案例分析法

一、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课程设计的价值体现

1.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遴选与运用。与传统课程相比,创新创业课程更多地尝试了互动参与式教学与亲历式学习。通过商业模拟游戏、小组项目完成、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在开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学、做中学、学中做。《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譬如商业伦理内涵、商业伦理、企业道德规范、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市场营销、财务账目中的伦理素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途径与方式等。所以尽量在教学环节,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行动学习法、体验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等,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遴选合适章节内容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加高效传授分享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基本知识点的目标。

2.有助于全面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门通识课程,更应该注意围绕创新创业教育来设计。基本目标是使得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素养,了解和增强商业伦理意识和企业社会责任感,形成较为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知识结构和知识素养。课程还要为今后的创业实践活动进行必要的规范,使得创业者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要顾及股东、保障投资者的权益、在尽可能做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能够尽一切力量和调用相关资源,自觉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本研究将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有机融合,更有助于全面的增强学生创业素养。

3.有利于健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知识体系。在其他创新创业通识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导入创业商业伦理与社会责任教育,有利于健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知识体系,增进学生或者创业者的商业道德意识,真正做到将商业伦理与社会责任意识有效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切实固化到学生或者创业者的知识结构中来。本研究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环节包括案例分析、讲授、情景模拟与演讲。专题理论演绎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并设计课堂经典情景案例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与参与分析认识、了解企业遵循商业伦理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本研究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而且让学生今后在真正创业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创业伦理和道德,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和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创业过程予以规范,保障创业所形成的实体企业更加持久,确保创业的成功。

二、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课程设计的研究基础及分析

1.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一,教师只顾在讲台上讲述,忽略学生台下听讲的效果。师生之间缺乏必要地沟通交流,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有问题也无法和教师反馈,问题得不到解决,难以达到课程预期的效果。第二,学生对于伦理和创业的相关基础理论储备较少。不考虑学生的基础水平,盲目的进行更深层次知识的讲解,学生会更加难以理解。进而失去对于整个课程的兴趣。第三,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以传统的讲述为主,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上课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上面讲述,学生在台下全盘接受;等到课程结束,以一张考卷作为评判学生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并不关注学生实际接受的程度。以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模式单一,对课程的理解片面的停留在理论阶段,不懂得如何运用到实践中,创新性差。第四,创新创业相关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够新颖。教师还是沿用先前创业创新相关案例,案例缺乏新颖性。同时陈旧的案例也难以很好地反应现阶段创新创业的发展状况。讲述内容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课程设计的相关问题解决策略。(1)根据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基础设置课程内容。考虑学生相关知识的基础及既往知识筹备的差异性,本课程应从实践的问题导入,将理论、问题发现、案例分析及相关研讨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力求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具有实践价值的企业伦理问题和相应的社会责任,为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和企业的持續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帮助学生了解企业伦理活动的问题、过程及规律性,着力提高学生运用相关理论解决企业伦理问题与困境的能力。(2)采用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案例教学法。本课程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环节包括案例分析、讲授、情景模拟与演讲。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其方式也使得教师的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和拓展。专题理论演绎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并设计课堂经典情景案例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与参与分析认识,了解企业遵循商业伦理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和价值。(3)选择案例时,将学生作为案例设计的主体。笔者认为《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课程的设置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应当被作为课程教学的主体部分。可采用的方法包括:第一,优先考虑学生熟知的、最好是有过亲身体会的案例,此类案例对于学生来说增加了他们对案例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使得课堂的内容更加具有吸引力,教学效果更好;第二,课堂教学以学生作为主体,融入相关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学生只有自己参与到其中才能加深他们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才能让他们进一步思考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单纯地停留在理论阶段。(4)更多的选择新颖的案例融入到课程内容中,注重案例教学的灵活性与学生的参与度。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知识体系,我们在该课程内容遴选和设计上,尽量从商业伦理的内容、功能与作用出发:商业伦理的形成与发展、商业伦理与商业文化、市场营销中的商业伦理、商业行为中的伦理分析、商业伦理素养的形成、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以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尽量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体系相吻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点,以问题的导向推动教学的进行,精选相关案例,加大学生的参与度,譬如海底捞的经营伦理观、凯悦饭店空中走廊、新型航天器的安全评等案例设计。(5)丰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传统课程相比,创新创业课程更多尝试了互动参与式教学与亲历式学习。通过商业模拟游戏、小组项目完成、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在开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学、做中学、学中做。尽量在教学环节,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行动学习法、体验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等,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遴选合适章节内容的教学方法,达到更加高效地传授、分享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基本知识点的目标。(6)进一步丰富课程资源库,确保课堂教学的辅助。在整个项目推进期间,不但要完成课程性质、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等,还要形成较好的课程资源库,包括课程案例库、课程习题库、课程教案、演示文稿(PPT&Slide)、参考资料以及相关的教学录像和辅助课堂教学的视频资源库,这些资源库建设为后续进行数字化互动平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的框架下,精选课程内容,建立完善的教学支撑体系,譬如相关的教学平台、教学师资培训以及课程相关会议活动等,形成课程在本阶段一体化的有机实施流程。

三、结束语

创业和伦理是商业的两大主题。不论古代的商业家还是近现代的资本家、企业家,他们的商业活动一定离不开创业和伦理这两大主题。时至今日,具体落实到我们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更应该注重这方面的教育,既然有创新创业意识,具备创业能力,那么在今后真正创业的过程中,就应该有意识地注重创业伦理和道德,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和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同时对创业者而言,还要有家国天下的情怀,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素质和能力并重,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相结合,培育其企业担负社会责任的意识,把企业做大做强、产品质量服务有保障等。到一定程度和规模,通过不同的途径,反哺社会,尽到创业者的一部分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刘文书,陶怡佳,陈倩.当代企业管理中的商业伦理问题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7,(26):117-118.

[2]龚丽佳.商学院本科阶段企业社会责任教育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45):182-183.

[3]曹鑫.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与参与式教学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17):134-135.

[4]张海英.“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电子技术课程案例教学的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6,(02):118-121.

作者:刘建准 王春玲

创新能力培养下西方经济学论文 篇2:

科教融合理念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的一个重要任务,而科教融合是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在分析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科教融合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探索科教融合机制,形成基于科教融合理念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通用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以提高专业教学效果,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科教融合;创新能力;教学改革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0.005

大学教育既要让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大学中存在着教学與科研“两层皮”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的科研内容与教学内容严重脱节,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问题联系起来,导致教师照本宣科,学生缺乏学习兴趣[1]。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有必要从“科教脱节”向“科教融合”转变,融合教师科研内容和教学内容,以实现科研服务于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以此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推动教师科研进展,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科教融合的发展

科教融合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科教融合是在科教结合的基础上演绎、发展而来的,是科教结合的最高阶段——本质结合。图1(见附图)展示出科教融合发展的三个阶段,也可以理解为科教融合的三个内涵。

国内外对科教融合相关理论的探索、应用的实践总结,如图2(见附图)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国内外关于科教融合的研究涉及很多方面,这为实施科教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然而,目前科教融合多侧重于研究概念和所面临的问题,具体解决方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此,教师旨在探索一种科教融合机制,形成基于科教融合理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实施的依据,形成基于科教融合理念的通用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以提高专业教学效果,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科教融合机制研究和探索

(一)团队建设

为了促进和持续发展科教融合,可以以课题组或课程群组为单位,建立一支由专业背景相近或基本一致、专业研究方向相同或相似、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有先进的科研方法、热爱教学、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技能较强的教师团队。通过团队建设,让教师在一个共同体中获取发展空间和机会,促使教学和科研相融合。例如建立以学院某一课题组教师为导师组,课题组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为助教,班导师为协调人的科研教学团队,能够有效解决教学科研分离的问题。

(二)科教融合,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

对学院某一个科研课题组的科研方向中的科学问题进行整合,根据整合的科学问题及拓展知识,形成专业和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模块。课程重新以科学问题或工程实例为基础划分理论知识单元,形成科学问题、实例与理论基础知识实质融合的教学内容体系。在课程内容模块化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知识模块进行排序,划分为不同难度等级,做到由浅入深,遵循学生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对问题引领式、探究启发式、对比辩论式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根据知识模块难度等级不同,形成多种教学方法与知识模块相匹配的适用方案。以小组形式学生参与课题/项目组的科研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科研过程中或工程技术开发过程中科学测量、实验过程可视化环节,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科教融合,增强第二课堂效果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原创性和创造性的研究,按照“导师+研究生+本科生”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将正在研究和已经申报的课题拆分成多个子课题,或者将其整合成毕业设计、实践实习题目;对学生因材施教,根据其特点制订相应的培养计划,构建个性成长方案;让学生参加课题组周例会,以此作为学术交流平台,让学生接触专业前沿知识,学以致用,培养科研兴趣;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别的科技竞赛、撰写大学生创新创业申请书、完成项目内容、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以多样化科研成果形式增强学生科研信心,以成果促创新;建立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间的朋辈传承制,实行循序渐进的组内轮岗制,逐步形成“大一进组接受熏陶、大二上手夯实基础、大三收获出成果、大四考研/出国/就业开启新旅程”的链条式培养体系。充分体现“科教相融,教研相长,产学研结合,注重实际发展”,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寓教于研,不流于形式”。

(四)基于科教融合理念的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科教融合模式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因此要改革学生成绩考核制度,以支撑该新模式。

科教融合形势下的学生成绩考核应包含:1.考试成绩。2.过程考核成绩:增加学生平时成绩所占比例,采用闭卷、开卷、课程论文、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学生出勤等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3.能力考核成绩:适当增加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试题,将考核内容延伸到课外知识上,根据学生的答题思路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题的创新程度以及“第二课堂”成绩、科研小组表现等给出该部分成绩。如此,对学生围绕特定理论或科研、技术问题进行的资料搜集、文献整理、观点摘编、论文写作等活动予以肯定,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补充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参加到科研活动中。

三、结语

科教融合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科教融合的思想,必将促进课外指导、“第二课堂”体系的快速发展和完善。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并重,可以夯实学生的基本功,引导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引发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深度思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最终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潜能。

参考文献:

[1] 曾祥炎.“科教融合”导向下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9):53.

[2] 邹晓东,韩旭,姚威.科教融合:高校办学新常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43.

作者:黄凯

创新能力培养下西方经济学论文 篇3: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力培养

摘 要: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的学科,在我国高校开设西方经济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提高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鉴于西方经济学课程在学生后续学习和未来工作中的重要性,如何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经济学应用能力是一个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性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 应用能力培养

国内高校尤其是经济管理专业普遍开设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程,学生人数众多。世界上不少著名大学把经济学原理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给全校新生开课。实际上,西方经济学原理在经济学的各分支学科中也有广泛应用。西方经济学实际上是一门市场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运行实践的经验概括和理论总结,揭示了市场经济运行的机理和一些重要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和较为有效的方法体系,因而可以用来解释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和经济现象,为制订经济政策和进行经济管理提供思路。在我国高校开设西方经济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提高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作为经济类学科最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的学科。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上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应用,重讲授轻学生参与的特点,学生经济学知识应用能力普遍不足。从历届学生学位论文和实习实训的指导中可以发现,对于一个现实经济问题,学生往往凭直觉和经验进行漫无目标地分析,既不知应采用什么样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也不知所分析的问题应使用哪一种经济学原理或理论最恰当,甚至不能运用规范的经济学术语表达其思想。

鉴于西方经济学课程在学生后续学习和未来工作中的重要性,如何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经济学应用能力是一个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性的重要问题。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多层次的需求

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对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需求呈现多样性,部分学生特别想知道经济学理论如何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他们希望了解一些经济学基本原理,并且能够利用这些基本原理指导未来生活中的经济决策。而另一部分学生希望学习西方经济学能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提供帮助;还有一部分学生将继续深造,因此对经济学分析方法和经济学的发展前沿特别感兴趣。而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多数学校采用的是统一教材、统一教学、统一考试的统一教学模式,这种大一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从而挫伤部分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经济学理论偏重于数学教学

当前,我国大学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比较强调数学逻辑方法,这与当代西方经济学高度数理化的发展态势是基本一致的。但是,经济学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而是社会科学,西方经济学本身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对经济道德的科学认知和对经济活动、经济行为的价值判断,因而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既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及其分析工具的教育,同时也应包括经济伦理的教育。

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不考虑诸如历史文化、制度等复杂、易变的动态因素, 着重研究静态的物与物、人与物的关系, 而不考虑人与人的关系。例如, “ 均衡” 这个概念没有历史、文化和制度的差异涵义, 象一个物理定律( 均衡概念及思想实际上来源于比较静态力学的研究思想)。对于数学模型引入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多数情况下教师也有意弱化数学语言的使用,然而这对于学生经济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尽管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充满争议,但经济学的数学化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学生而言,当鲜活生动的经济现实被描述为复杂而抽象的数学符号时,经济学也就变成了一门冰冷而沉闷的学科,学习的兴趣也就渐行渐远。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则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经济学的畏惧和失望。

(三)教学方法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目前的西方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中,由于受到多种条件限制,教学方式主要局限在课堂,从课程开始到结束,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实践活动普遍缺失。学生大都是被动地听,没有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因而无法活跃学生的思维,结果是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即自主学习、分析及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流于形式。这一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缺乏交流互动,加之西方经济学内容多、难度大、课时有限,教师只能注重理论讲授,没有更多时间尝试案例教学、讨论、实验等不同教学手段。这样,学生即便了解掌握了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也不会运用相关理论发现、分析与研究中国现实问题,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本土化案例的缺乏影响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西方经济学起源于市场经济发展较早的西方国家,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无不打着西方市场经济的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化不断完善,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中国越来越受到关注,诸多经济学理论被用作指导我国的经济实践。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在进一步完善之中,西方经济学方面本土化的经典案例较为缺乏。教师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更加重视理论体系的完备性,即使进行案例教学,也通常照搬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典案例。同时我国处于转型时期,一些经济学案例很容易因为政策的变化而显得过时,于是在经济学的讲述中更多的是利用西方的案例,这对于本来并未亲身参与经济活动的本科学生来说,在理解理论方面是又一个不利因素。而如何将这些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则往往因为问题的复杂性而被排除在课堂教学之外。

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一方面会使学生对理论学习的价值产生困惑,从而导致部分同学失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难以培养学生应用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培养其科学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在经济实践中,由于经济系统的复杂性,事实很难和经济理论的假设完全一致,而且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不相同的,甚至恰恰是被理论假设不变的经济因素起到主导作用,于是限制了理论对现实的解释能力。或者说,在运用经济理论解释现实问题是需要运用权变的原则,而在本科阶段的教学中,学生较难掌握到能够权变应用的程度,因此容易在学生中引起经济学理论和应用相互脱节的现象。

二、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措施

(一)建立一个满足多样性需求的知识体系

不同学生对经济学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层次不同,高等院校宏/微观经济学的课时安排通常在为48-54学时,直接制约了案例讨论、实验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手段的使用。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通过课程和教材体系的完善有助于克服这些困难。通过不同层次课程体系的设置,可以自动分离不同需求的学生并方便进行分类教学。对非经管类专业学生设置经济学原理课程,并在教学中弱化经济理论的完整性而侧重于应用性;对经管专业学生设置常规经济学课程;对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可设置理论性和前沿性更强的课程,如中级宏/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及其他经济学前沿课程供学生选修。

(二)按照学生需求的多样性正确对待数学方法的应用

初级西方经济学大量引用生活案例,能够通过文字表述的经济原理就尽量用文字表述, 尽量少用或不用数学模型进行推导,满足学生的日常需求;中高级经济学理论深度有所提高,数学与经济学的结合较广泛,理论深度必须进一步通过数学形式或几何图形进行描述的, 可大量运用数学语言、数学模型及数学推导,要详细解释每一个图形和数学公式的经济学涵义, 将文字表述、几何图形和数学公式结合起来予以解释,在学习过程中以定性分析为主, 定量分析为辅,提高经济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将传统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自身优势和特点,有利于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系统地讲授给学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讲授法在教学中可适当使用板书进行重要

数学模型的推导,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长处,增强授课的直观性、生动性,提高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量和信息量;案例教学法,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设计合理的本土化教学案例

教师在西方经济学的讲授中应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设计适合本土的案例。因此,本土化案例必须进行必要的编排和设计,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编写有深度的案例,有助于探寻经济运行机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使本土化案例具有新颖性和可传授性,教师必须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系统的设计,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体现学生在本土化案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姜鑫.当前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改革措施.《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

[2]陈璋.经济动态.《经济动态》.2000.1.

[3]郭维勤.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2.

[4]刘越. 提高西方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效果的路径.《高等财经教育研》.2012.9.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青海西宁市 810008)

作者:赵晓葵 王青

上一篇:国际商务合同课程案例教学论文下一篇:技工学校商务英语口语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