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法生物教学论文

2022-04-17

生物教学中以知识记忆为基础,以运用为杠杆,综合处理,达到知识摄取。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生物教学中的记忆量较大,同时面对知识的混淆不能清晰的把握,从而不能促成熟能生巧的技能形成和课堂效果。生物教学中通过“口诀法”这种通俗易懂的形式,让学生乐于接受,当堂接受,效果也会不言而喻。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记忆法生物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记忆法生物教学论文 篇1:

科学记忆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笔者认为,教学生学会运用科学记忆方法就是教学生如何学的一个具体方面。生物学知识不能死记硬背,得用心去琢磨,在理解基础上加以科学记忆。

关键词:记忆法;生物教学;应用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科学记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一旦培养了学习兴趣,很多难题就迎刃而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粗浅地谈谈六种科学记忆方法。

一、先密后疏的记忆法

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可是每个人的记忆宝库被挖掘的只占10%,还有更多的记忆发挥空间。心理学认为:从“记”到“忆”有个过程,其中包括了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有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却忽视了记忆中更大的问题——即记忆的牢固度问题,这就牵涉

到心理学中非常有名的关于“艾宾浩斯记忆遗忘规律的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规律: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所剩无几。根据以上心理学知识,并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笔者认为在生物教学中一定要向学生强调一个道理:记忆应该做到先密后疏,通俗而言就是学习要及时复习、勤于复习,只有下一番工夫,才能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才有助于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

二、编制记忆口诀法

此方法的技巧简单,就是将记忆材料编成口诀。因为对记忆材料运用了一定的策略进行信息处理并加工,所以能显著提高记忆效果。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百家姓》《三字经》等之所以经久不衰,受人欢迎,就是因为它们的内容是用口诀形式编写的,易读易记。

有丝分裂过程的分裂期——前、中、后、末的特点,笔者在教学中亦可概括为口诀。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染色体,即两消两现)。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染色体形态更稳定,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的位置,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后期:点裂数增均两极(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加倍,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平均地移向细胞两极)。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用此口诀,很容易记住有丝分裂分裂期各期的主要变化。

三、形象记忆法

识记并掌握抽象的知识并不容易,然而我们若把抽象的知识与具体形象的事物相联系,问题就迎刃而解。在教学中,笔者体会到“生动形象,便于记忆”这个道理。

例如,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由两条链组成,其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对排列在内侧。这像大雁塔内盘旋而上的楼梯,其中台阶相当于碱基对,扶手相当于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的长链。在刚学习DNA分子结构时,用这个形象的比方,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更快更准确地掌握。

四、谐音记忆法

谐音是指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利用谐音字来帮助记忆,使知识易于贮存、便于提取。运用谐音能使无意义的材料变得有意义;能使粗糙无味的材料变得生动有趣。那么,在教学中就可将一些难记的、枯燥的知识编成简短的一句话,并为它设想有趣的故事或情节,如此一来,学生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迅速记住并掌握。

又如,原核生物的种类:蓝细线织毛衣(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教师用这种方式来处理一些易混淆、枯燥的知识,让学生在轻松诙谐的气氛中体会到学习是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负担。学生对其不仅记忆快、印象深,而且在运用的同时,也学会了自己尝试用谐音来记忆的方法,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理解记忆法

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关于记忆的实验中还发现,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即使是死记硬背,那也是费力不讨好。因此,比较容易记忆的是那些有意义的材料,而那些无意义的材料在记忆的时候比较费力气,在以后回忆起来的时候也很不轻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不把握事物的意义,就容易使有意义的事物变为无意义的材料,人为地增加记忆难度。因此,要善于对某些知识加以适当解释,使之意义化。毫无疑问,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得也越慢。

在剛开始学遗传时,常有学生记不清4种碱基的英文符号和中文名称的一一对应关系。笔者采取的记忆策略是:A是腺嘌呤,前面学过ATP,稍加联系就易记住;G是鸟嘌呤,小鸟叫声叽叽喳喳,和读音G相符;T是胸腺嘧啶,做广播体操时,其中一节“扩胸运动”,学生把手张开开始做扩胸运动时,体形不就像个T吗?C是胞嘧啶,C字就像是和人拥抱时张开的双臂,“拥抱——胞”就联系起来了。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利用“凝固理论”进行记忆

心理学认为,大脑在接受外来信息时会发生信息间的干扰作用。根据这一理论,如果让学生在接受信息后及时休息,就会使信息在大脑中“凝固下来”。因此,让学生把记忆难度大的知识,在临睡前去记忆,会提高记忆效果。

本文简要介绍了以上六种科学记忆法,希望能为生物教学的有效开展带来帮助。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第六中学 325000)

作者:潘年丽

记忆法生物教学论文 篇2:

浅谈“口诀记忆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教学中以知识记忆为基础,以运用为杠杆,综合处理,达到知识摄取。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生物教学中的记忆量较大,同时面对知识的混淆不能清晰的把握,从而不能促成熟能生巧的技能形成和课堂效果。生物教学中通过“口诀法”这种通俗易懂的形式,让学生乐于接受,当堂接受,效果也会不言而喻。

一、什么是口诀记忆法

口诀法是指将所需记忆的生物学知识通过一定排列,调整组词的顺序,编成合辙押韵的短句、诗词或儿歌,旨在提高课堂记忆效果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缩小生物学习中知识记忆的绝对数量,把记忆内容通过分组、分块进行记忆,加大信息浓缩度,增强知识记忆的趣味性,不仅能减轻大脑负担,而且避免枯燥的机械记忆,调动生物课堂氛围,巩固课堂知识。

二、为什么运用口诀记忆法

1.生物知识掌握的现状

高中生物中知识识记量较大。由于生物知识的琐碎度较高,且知识的章节性较强,相互的关联系数小,导致记忆的内容较多,篇幅较大。以2012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来看,其中纯粹识记的了解性知识点占45.8%,以识记为基础的理解性知识点占45.2%,而应用性知识点仅占9.0%。具体如下:

生物知识琐碎度高,混淆度高,学生面对如此种种的局面,茫然不知所措,记忆不清也就在所难免,错误也就必然了。

2.口诀法编制的心理学基础

从心理学上而言:“组块”是人记忆的单位,每一“组块”内的信息量是相对固定的。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均可以作为记忆的一个“组块”,“组块”内的信息是相互关联的。“组块”宜以短句为主,朗朗上口的“组块”心理上易于被大脑摄入。因此,我们在生物教学中的知识接受时,应该把知识分成适当的“组块”,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果。将知识简化记忆,既能记清也能记全。利用口诀法将繁复的知识化为小的记忆“组块”,用韵律的口诀来调动学生乐于记忆的心理,达到记忆的最大化。

三、生物口诀编制的原则

1.言简意赅,便于记忆

学生对知识记忆出现欠缺,主要是学生花时不够,教学内容繁杂冗长,激不起学生记忆的兴趣。因此,我们应对知识进行浓缩化处理,减少学生记忆恐惧。通过字词引领,带动知识巩固。

2.合仄押韵,朗朗上口

短句采用音律性排列,可以刺激学生的感知神经,从而强化记忆效果。尤其在口诀编制时,短句尾韵,利于学生接受。

3.灰谐风趣,调动激情

学生乐于采用口诀法记忆,还在于大多数口诀编制中借用谐音,组合出趣味横生的语句。如:微量元素有:Fe、Mn、B、Zn、Cu、Mo、Cl、Ni ,其口诀:“铁门碰醒你铜母驴”。

四、怎么编制生物口决

生物知识的口决编制不是将所需记忆的知识机械地堆砌而成,需要教师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广泛联想,创造性生成。具体可从下面三个角度入手:

1.仔细研读,借助书本知识,重新排序编口诀

书本知识有其内在的规律,同时也渗透出所需掌握的知识要点,只因教材科学性需要,其排列严谨有序。教师需要静心研读书本,找出其便于记忆词句排序,或通过知识理解,自我疏理,编制适宜的记忆口诀。如:《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中,对于二氧化碳的鉴定试剂为溴麝香草酚蓝,其颜色变化为:由蓝变绿再变黄。对此将所需掌握的知识叙述,有机调整顺序,其编制口诀为:“溴麝香草酚蓝,二氧化碳蓝绿黄”。再如:《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结果:滤纸条上从下到下的色素带应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其对应的颜色应为: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并且从上到下,扩散速度依次减慢,由此编制的口诀为:“上到下,萝卜黄,ab绿;快到慢,橙黄黄,蓝黄绿”。

2.广泛联想,巧用生活经验,节选谐音编口诀

生活经历是学生最耳熟能详的,生物教学中可以对相关联的知识采用节选关键字,再组合出具有谐音意思的短句形成口诀。如:《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中,对于无氧呼吸产物酒精的检验,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由橙色反应成灰绿色。由此其口诀为:“橙酒酸,铬灰绿”,谐音为“陈酒酸,咯会绿”。再如:《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专题中,对于克隆人我国政府的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接受、不支持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对于生物武器我国声明: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综合上述知识,其口诀为:“克隆人不赞允接支,生物武器无发生存”,谐音为“克隆人不赞允截肢,生物武器无法生存”。

3.积极开创,仿照儿童歌谣,精选措词编口诀

儿童歌谣一唱三叹,简单明了。对于知识板块较大,内容琐碎且有一定相似度的生物知识点,可采用回环式童谣,既有韵味又有内涵。如《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中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操作,其离心结果:第1层为无色透明的甲苯层,第2层为白色薄层固体,是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第3层是红色透明,是血红蛋白水溶液,第4层是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淀物。其口诀为:“你拍一,我拍一,无色甲苯位第一;你拍二,我拍二,白薄脂质位第二;你拍三,我拍三,红透蛋白位第三;你拍四,我拍四,暗红杂质位第四”。

生物教学中常用口诀法,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减少学生知识掌握的阻力,达到课堂增效。同时,也教会学生多元化的创造性学习,增加记忆的灵活性,提高生物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亭高级中学)

作者:蔡杰

记忆法生物教学论文 篇3:

初中生物教学中高效记忆法的运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 高效记忆法

初中生物知识面广,教学内容涉及动植物、微生物、人体和遗传等多方面知识,需要记忆的内容多且杂,许多学生因此而出现学习障碍,逐渐失去生物学习的兴趣。对此,教师需采取有效措施,激起学生的记忆热情,引导学生应用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夯实基础,并灵活应用所学。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辅以具体的教学例子,谈谈教学中三种高效记忆方法的运用。

一、运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部分生物学科的内容十分抽象(如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不运用正确的记忆方法来记背往往容易忘记。比喻记忆法即借助比喻,利用生动、浅显的事物来说明和解释一些抽象、复杂的事物。这种方法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生物教师可以用比喻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浅显化,将陌生的知识点比喻成学生熟悉的事物。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用以比喻的事物要与相关知识点,在外观、功能或性质等某一方面具有相似性。

“光合作用”这一知识点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光合作用的过程为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能,将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教师可利用比喻记忆法,把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形象地比喻为工厂生产的全过程——工厂生产的过程需要原料、厂房、人工等,最后才制造出产品,光合作用的过程也需要原料(水和二氧化碳),厂房(叶绿体),人工(光能),最后生产出由这些因素结合所得的产品(淀粉和氧气)。在这里,叶绿体就可以比喻成为“整个工厂”。通过这个比喻,学生对光合作用这个抽象的理论概念有了形象具体的感知,理解起来难度低,记忆起来印象深刻。

二、利用事物异同对比记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常常会遇到许多词义相近或相似的知识点(例如人教版七年级所涉及的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双子叶植物种子与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等内容),如不注意,会造成知识体系混乱。对比法是指列出相关名词清单,从范围、内涵、外延、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不同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找出相似知识的异同,并用最适合自己的形式进行对比,如利用表格、树形图等,在鲜明的对比深入理解和区分知识点,避免混淆。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八年级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内容时,许多学生容易混淆概念,将两种植物的特点记混,理解和记忆起来不清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表一进行对比记忆。

通过以上表中几个突出特点的列举与对比,学生能直观抓住二者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从相似中找出不同点,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并且有利于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从而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生物知识。

三、借助联想,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联系记忆法是指根据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未知事物与已知事物联系起来,以达到高效认识新事物的目的。在生物教学中运用联想记忆法,要将复杂抽象的生物知识与学生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相联系,尽量选取学生在生活中能经常接触的事物。

例如“眼球的结构”这一知识点虽看似简单,但学生对于眼球的内部结构却十分陌生。课程要求学生了解眼球中晶状体、瞳孔、视网膜和脉络膜的作用,并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这对于学生来说知识量大、记忆难度大。教师可以利用照相机与眼球结构相似的这个特点来展开讲解。照相机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眼球的结构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联系起来,总结出:照相机在观看到物体时,光线透过照相机的凸透镜,产生类似小孔成像的效果,影像会在感光元件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而照相机的凸透镜就相当于眼球的晶状体,感光元件就相当于眼球的视网膜。这样讲解能使学生通过联想理解眼球的成像原理,将陌生的事物转化为熟悉的事物,使新旧知识得以融合,更方便记忆。

生物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运用比喻、对比和联想的记忆方法来教学,能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生物知识变得形象有趣,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广大教师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除了要有充分的准备和坚定的决心外,还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出更多更适合学生高效学习的方法,最终达到优化教学的目标。

(责编 陈 蓉)

作者:陈博

上一篇:技术部工程管理论文下一篇:中医药传统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