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习记忆方法

2024-05-12

生物学习记忆方法(精选8篇)

篇1:生物学习记忆方法

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4)纲要记忆法

篇2:生物学习记忆方法

一、数字提取法

1.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三向”(向地生长、向水生长、向肥生长)。

2.昆虫纲的主要特征:通常有六条(头胸腹3部分,触角1对,复眼1对,口器1个,足3对,翅2对),可以概括成六个数字“311132”。你可以把这串数字想象成昆虫的“电话号码”,跟同学们比一比谁记得快。

二、要字精简法

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简单、光合、水”。在记忆时,要不断反问自己,“简单”到什么程度?(有些藻类是单细胞,多细胞的也基本上没有分化);“光合”意味着什么?(有叶绿素,自养);“水”是指它们大多生活在水中。

2.鱼的主要特征: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即“水鳞鳃鳍,一(心)房一(心)室”.

三、英汉互译记忆法

抽象的生物字符借助英语记起来就方便易懂。例如:

H——Hear (can’t hear 听不懂 H区受损表现为“听觉性失语症”)

S——Speak (can’t speak不能讲 S区受损表现为“运动性失语症”)

ADP中的D——Double “双倍”;所以ADP称“二磷酸腺苷”

四、谐音串记法

(1)细胞的结构中有关细胞膜的记忆:线叶双无心糖。

即:线粒体、叶绿体有双层膜,没有膜结构的是中心体和核糖体。

(2)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中易混的单细胞生物区分记忆原核生物: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蓝(蓝藻)

(3)子真核生物:一(衣藻)团(藻)酵母(菌)发霉(菌)了。

原核生物中有唯一的细胞器:原(原核生物)来有核(核糖体)

五、形象记忆法

把难以理解、记忆的内容,以一个形象的动作或一个生动贴切的比喻表达出来,可增强记忆效果。如:学酶的专一性比喻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等。

六、趣味联想法

心脏的腔与两种血管相连的关系及血流方向可用六个字概括为“出室动、回房静”,即:动脉与心室相连,血液从心室出来经动脉流向全身;静脉与心房相连,血液经静脉流回心房。还可以用趣味联想去记忆这六个字:出了“教室”要多多“活动”,回到家里自己的“房间”就该“静下来”读书写作业。

七、口诀记忆法

1.显微镜使用要点:“光路通畅一条线,自上而下要四转;用完收拾先取片,反序四转才规范”。其中的“四转”是指依次转动准焦螺旋、转换器、遮光器和反光镜,显微镜使用完毕时转动顺序正好相反。

2.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有三条,概括成“六器官、子有被;双受精、不要水;有导管、上下通”。

篇3:高中生物良好记忆方法的探析

一、体验记忆法

体验记忆法可以与生物学科中的实验教学有效结合起来, 这主要是因为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探究活动, 可以让学生对教材知识形成更加形象、直观的认识, 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和掌握。因此, 高中生物教学中, 要让学生灵活运用记忆方法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 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就必须重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 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现以人教版高中生物“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为例, 要求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 理解细胞质的流动是一种生命现象。在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前, 教师根据实验要求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 例如菠菜叶 (或藓类的叶)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等, 然后向学生详细解释实验注意事项。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按照方法步骤进行实验, 第一步: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取一片藓类叶或菠菜叶的下表皮, 稍带些叶肉, 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取材、制片, 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取叶片放入加盖玻片观察, 低倍镜找到叶片细胞后利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第二步: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再次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通过亲身参与实验, 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为了检查学生的理解、记忆情况, 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 如“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为什么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使用低倍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记忆情况, 就可以给出准确答案: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目的是为了防止叶绿体失水;正确使用低倍镜:取镜———对光———安放装片———降镜筒———调焦。下降镜筒时, 必须双眼注视物镜和装片的距离, 以免压坏装片和碰坏物镜。这样, 学生对于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明显提高。

由此可见, 所有的记忆都是大脑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记录片段和缩影, 充分说明亲身参与对于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口诀记忆法

学生在学习每一门课程的时候都有巧学、巧记的方法, 其中口诀记忆法是普遍使用的记忆方法之一, 其显著特征是将知识归纳整理形成朗朗上口的口诀, 简化记忆难度, 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高中生物教学中巧用记忆方法, 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教师需要对生物教学内容进行整理, 让学生从背诵口诀中不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现以“遗传因子”为例, 遗传是高中生物学科必修二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比较抽象, 学生学习、理解难度比较大。为了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 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学习, 让学生对教材内容形成初步的认识, 然后组织学生对教材内容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最后教师利用其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 为学生编“顺口溜”、口诀。例如, 遗传病的显性与隐性关系:无 (病) 中生有 (病) 为 (遗传病) 隐形 (遗传病) , 有 (病) 中生无 (病) 为 (遗传病) 显性 (遗传病) 。学生只需要记住14个字, 即“无中生有为隐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根据这种记忆方法, 学生就可以全面、迅速地掌握重难点知识, 就可以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由此可见, 口诀记忆法形成的记忆最为深刻, 主要是因为其朗朗上口的显著特点, 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高中生物教学中, 重视对口诀记忆法的运用, 让学生在记忆口诀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就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理解记忆法

理解记忆法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非常大的关系, 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 就可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 从而形成深刻的记忆, 为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奠基。因此,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理解能力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每个学生都真正理解教学内容, 充分发挥出理解记忆法的重要作用。

再以“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为例, 学生对于实验材料的选用不太理解, 于是提问:“为什么可直接取用藓类的小叶, 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叶?”对于这个问题, 教师拓展课程资源, 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 让学生真正明白不同实验器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因为藓类的小叶很薄, 由一层细胞组成, 而菠菜叶由很多层细胞构成”, 听到老师的解释, 学生恍然大悟, 在对实验步骤和操作程序理解的基础上, 继续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就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篇4:高中生物良好记忆方法的探析

关键词:高中生物;记忆方法;培养

如何才能牢牢记住生物的相关知识是当前高中生学习的重点,由于高中生物知识点较为繁杂,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性较强,因此要寻找科学的记忆方法,避免学习陷入反复记忆、反复遗忘的困境中,提高生物知识记忆的有效性。

1 高中生物良好记忆方法的重要性

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记忆过程符合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过程不是一个均衡发生的过程,在遗忘曲线的最初阶段,人的遗忘速度最快,随着时间的推进以往就会越来越缓慢,直至最后“不会再发生”遗忘,遗忘是个先快后慢的过程,因此我们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要在遗忘最初阶段进行强化记忆,并注意及时复习,做好阶段性的复习,提高生物学习针对性。良好记忆方法的培养有以下几点好处:①好的记忆方法可以减少知识点记忆的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升我们的学习效果;②通过良好记忆方法可以延长知识点遗忘的时间,并随着记忆的重复,知识点逐渐夯实,有助于我们把整个学习章节衔接在一起,形成知识框架体系;③有助于我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个人的学习针对性,并加深对生物学习的认知度。

2 良好记忆方法的培养策略

良好的记忆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实现生物知识的融会贯通,尤其是把零碎的知识点衔接在一起,下面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提出了几点良好记忆方法的培养策略:

2.1 网络记忆法

高中生物中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性较强,因此在知识点记忆中可以通过横向和纵向的记忆方式形成系统性的知识框架,例如在高中生中的必修教材中,各个章节的内容虽然较多,但是通过绪论中的生物体基本特征就能对全书的学习内容有初步的认识,生物体基础和结构内容对应着生命的物質基础和基本单位,而生物体具有应激性则对应着生命活动的调节,因此生物知识之间具有很强的纵向相似性,从而让提高了生物知识点的记忆。而横向记忆法则更加注重章节之间的系统化和立体化,我们在各个章节学习中可以做好章节之间的递进关系,抓住章节主线进行学习,例如在《遗传与变异》这一章的记忆中,要按照章节进度进行延伸性记忆。

2.2 比较法和图表法

比较法和图表法是较为常用的记忆方法,同时这种记忆方法可以把繁杂的知识体系整理成有条理的知识点,例如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记忆,可以通过两者的比较进行对比记忆,这样既可以对两种细胞形式有深入的理解,同时也避免记忆中混乱,相似的概念可以延伸到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等概念中,这样可以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异同点,从而有助于我们提高学习成绩。图表法是把知识点梳理成图表脉络的形式,使知识点更加清晰直观。例如在神经系统的章节学习中,可以对反射弧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性进行图表归纳,这样可以缩短了我们知识点记忆的难度,提高记忆效率。

2.3 笔记在知识点记忆中应用

做好课堂笔记是良好学习方法的关键所在,通过课堂笔记可以提高我们复习的记忆效率,同时有助于我们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对以后的复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生物学习中,要利用好笔记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在笔记中明确知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下一步的复习记忆打下基础。老师在教学中,要督促我们把记忆的技巧和方法记录下来,这样可以提高我们以及的思维能力。我们在课堂做笔记时,要保持记录的准确性,课后在详细的回忆课堂内容记录,这样不但整理了笔记也温习了讲课内容。例如在《细胞能量供应和利用》这一章的学习中,我们要在笔记中明确酶的作用和本质,并对酶的特性进行详细的标记,可以采用几个核心词汇来标识知识点,当章节学习完成后,我们要尽快的翻录笔记,夯实这一章节的知识框架体系,从而增强了知识的记忆。

2.4 排序法和重复记忆法

排序法可以把知识点串连在一起,而且排序法可以形成系统性的记忆体系,例如对于DNA章节的记忆中,可以按照“54321”的记忆方法,其中“5”是指构成DNA分子的五种基本元素,“4”则代表DNA分子具有四种基本单位,没有单位中含有“3”种基本物质,而“2”是指两条脱氧核糖核酸,从而构成了“1”条完整的DNA双螺旋结构,这种排序记忆法可以提高知识记忆的完整性,避免出现记忆混乱。重复记忆法是避免遗忘的最重要方法,反复记忆可以加强对大脑皮层记忆区的刺激,从而形成固定化的知识体系,经过一定次数的重复记忆,在短时间内知识点很难遗忘。

3 结语

总之,高中生物学习中,良好的记忆方法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在生物学习中要采用网络记忆法、比较法、图表法、排序法、重复法进行知识记忆,同时要科学使用课堂笔记,提升记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姜庆良.浅谈高中生物学习中的记忆方法[J].科学咨询,2012(02).

[2] 石昌魁.浅谈高中生物学习方法的换位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08).

篇5:生物知识的趣味记忆方法

1.施莱登与施旺的称谓的区别。在讲细胞学说时,学生常将植物学家施莱登与动物学家施旺的称谓混淆。我就告诉学生施莱登的“莱”字上有一草头,“草”乃植物也,故其为植物学家。这样学生就马上把两者的称谓记住了。

2.支原体无细胞壁,衣原体有细胞壁。常见的原核生物中只有支原体没有细胞壁,但学生常将支原体和衣原体混淆,搞不清两者谁有谁无细胞壁。我就对他们说,“衣”原体就像穿了一层衣服,因此衣原体有细胞壁,支原体也就无细胞壁了。

3.常见的七种微量元素。可采用谐音记忆法,“甜梦童心盆沐浴”即“Fe、Mn、Cu、Zn、B、Mo、Cl”七种微量元素。

4.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采用联想记忆法,“苏赖甲、本色亮、洁异亮”,想象出意义:苏赖(人名)的指甲,本来颜色就亮,清洁之后异常亮了。即“苏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八种氨基酸。

5.细胞有丝分裂五期的变化特征,多而零碎,直接记忆难度很大。可以把各期的变化归纳为一句口诀,借助口诀记忆。间期:“复制合成暗准备”,意为在间期细胞表面没有变化,但实质上在进行染色质复制,包括了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为分裂期作物质上的准备。

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意为在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形成纺锤体及染色质变成染色体。

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意为到中期,染色体不再缩短变粗,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并整齐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意为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裂成两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实现平均分配。

末期:“两消三现生二子”,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纺锤体消失,染色体变回染色质,核膜、核仁重现,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壁,把一个细胞分隔成两个子细胞(动物细胞中归纳为“两消两现生二子”,因为不会出现细胞板了)。

6.滤纸条上四色素带记忆。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色素时,滤纸条上会出现4条色带,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可用概括记忆法,概括为“胡黄ab”四个字记住。

7.神经纤维静息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学生很易跟“内正外负”混淆。可采用联想记忆法,联想“内含丰富(负)、外树正气”这句话,从而记住“内负外正”。

8.大脑皮层言语区四中枢的记忆。人类大脑皮层言语区可分成蝶形的四区,分别是书写中枢(W区)、阅读中枢(V区)、说话中枢(S区)、听觉中枢(H区),学生很难直接把四区的位置与名称对应起来记住(如下左图)。可以采用联想记忆法,把大脑皮层图想象成人的头部,前下方的的S区对应口所在位置,口用来说话的,因此为说话中枢;后下方的H区对应耳所在位置,耳用来听的,因此为听觉中枢;后上方的V区对应眼睛所在位置,阅读用眼睛的,因此为阅读中枢;前上方的W区对应手在位置,人写字时手是在眼睛前方的,因此为书写中枢(如下右图)。

9.原肠胚的分化。原肠胚的外、中、内三胚层将来分化成高等动物个体哪一部分,可采用口诀记忆法,归纳为“外表感神系、内消呼肝胰、剩下是中胚”,含义是外胚层将来分化成表皮、感觉器官及神经系统,内胚层将来分化成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肝脏、胰脏,剩下的都由中胚层分化而来。

10.核酸中五种碱基英文缩写与中文名称的对应,如果死记硬背会很困难,即使勉强记住,过后也易忘记混淆。可采用形象记忆法帮助记忆。“G”的英文手写体挺像鸟头,从而记住它代表鸟嘌呤;“C”的形状具有包围之势,从而记住它代表胞嘧啶;“T”的形状像西方人胸前挂的十字架,从而记住它代表胸腺嘧啶;“U”的形状较像尿壶,从而记住它代表尿嘧啶(有些不雅,但便于记忆);剩下一个“A”,还找不到合适的形象记忆法,就多读几遍强记住,这样就不会混淆了。

11.雌、雄性符号的记忆。在生物学中雌性用符号“♀”表示,雄性用符号“♂”表示,在这两个符号记忆时也容易混淆,可采用联想记法。想象精子是可以游动的,雄性符号“♂”中的箭头表示精子在向前游动;卵细胞中一般是不动的,雌性符号“♀”正像一个靶子,等待精子前去结合受精。

12.伴性遗传特点记忆。采用口诀记忆法,伴X隐性遗传特点归纳为“一女病则其父其子必病”,伴X显性遗传特点归纳为“一男病则其母其女必病”,伴Y遗传归纳为“男性病、父传子、子传孙”。这些归纳成的口诀,用在遗传系谱图的分析中非常有效。

篇6:高中生物的12个记忆方法

1、理解记忆

理解了东西才记得准,记得牢。所以必须“先懂后记”。这是最基本的记忆方法。

2、联系实际记忆

常说“学以致用”,反过来“用也可促学”。把生活实践中的经验知识应用到课堂学习中来,激发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会记得更牢固。例如:“管理农作物时进行松土,可以促肥”——记“植物的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必需要氧气促进根的有氧呼吸”;“氧气疗法驱除蛔虫”——记“蛔虫的异化作用方式是厌氧型”。

3、网络图象记忆

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整体上掌握知识,可用关系图或画简图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例如:动、植物的发育过程(书本第112、115页);精子、卵子的形成过程;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DNA、基因等。

4、简化记忆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5、衍射记忆

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记忆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以细胞为核心,可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现、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化和细胞的衰老等知识。

6、形象记忆

内容形象、直观、记忆就深刻、难忘。把知识形象化能帮助记忆。例如:U——(像尿桶)脲嘧啶C——(像半圆包过来)胞嘧啶A——(像线飘起来)腺嘌呤T——(像胸前的十字架)胸腺嘧啶DNA的结构特点可以借助DNA的实物模型或多媒体形象显示帮助记忆。

7、英汉互译记忆

抽象的生物字符借助英语记起来就方便易懂。例如:H——Hear(can’t hear 听不懂H区受损表现为“听觉性失语症”)S——Speak(can’t speak不能讲S区受损表现为“运动性失语症”)ADP中的D——Double“双倍”;所以ADP称“二磷酸腺苷”

8、列表对比记忆

“有对比才有鉴别”把相类似的问题放在一起找出区别与联系,分清异同;记少不记多,减轻记忆负担,增强记忆效果。

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水分代谢和矿质代谢;线粒体和叶绿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

9、体验记忆

亲身体验必有助理解,知识容易理解,必然加深记忆。例如:发给学生蚕豆种子,让学生亲手剥、观察、分析、讨论其结构和发育过程——可促进对植物种子、种皮、胚、胚乳、子叶、胚芽、胚轴、胚根等名词的理解记忆;

10、纲要记忆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例如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就很复杂,但它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无论是哪一类有机物的代谢,一般都要经过“消化”、“吸收”、“运输”、“利用”、“排泄”五个过程,这十个字则成为记忆知识的纲要。

11、口诀记忆

将生物学知识编成“顺口溜”,生动有趣,印象深刻,不易遗忘。例如判断遗传病的显性或隐性关系——“无(病)中生有(病)为(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有(病)中生无(病)为(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大量元素——他(C)请(H)杨(O)丹(N)留(S)人(P)盖(Ca)美(Mg)家(K);微量元素——铁(Fe)棚(B)铜(Cu)门(Mn)新(Zn)驴(Cl)木(Mo)碾(Ni);叶绿体色素分离带——胡黄ab向前走;橙黄蓝黄颜色留;叶绿素ab手拉手;叶黄素儿最纤细;叶绿素a最宽厚。

12、合作记忆

1)各部分感官(眼、耳、口、手)要合作,大脑的左右两半球要合作眼、耳,鼻、舌、身各通道充分利用起来,使大脑皮层各个中枢建立多通道联系,从而加深记忆。

篇7:高中生物常用三种记忆方法

一、高中生物的基本学习方法

1.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先记忆,后理解”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理科不一样的特点。

对于大家学习了许多年的数学、物理、化学来说,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思维要素同学们已经一清二楚,比如:数学中的未知数X、化学中的原子、电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对于生物学来说,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即思维元素却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同学们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

2.弄清知识内在联系,“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如:关于DNA,我们会分别在“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三个地方学到,但教材中在三个地方的论述各有侧重,同学们要前后联系起来思考,既所谓“瞻前顾后”。又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时,我们会学习许多细胞器,那么这些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有何异同呢?这需要大家做了比较才能知道,既所谓“左顾右盼”。

3.深刻理解重点知识,读书做到“六个W”

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大家要深刻理解。如何才能深刻理解呢?大家读书时要时时思考“六个W”。这六个W分别是:

Who—→谁或什么结构

What—→发生了什么变化或有什么

How—→怎样发生的When—→什么时间或什么顺序

Where—→在什么场所或结构中发生的Why—→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大家在思考中经常将这六个W连起来思考肯定会有不小的收获。除了上述三点以外,同学们还要坚持在学习中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用辛勤的汗水和科学的方法一定可以换回优异的生物学习成绩!

二、高中生物的三个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

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自然实际

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花园、动物园、庭院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生长,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2.联系生产实际

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否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有利于原理的掌握。

3.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

三、高中生物常用的记忆方法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基本单位有三种

基本物质、很多基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

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

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例如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就很复杂,但它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无论是哪一类有机物的代谢,一般都要经过“消化”、“吸收”、“运输”、“利用”、“排泄”五个过程,这十个字则可成为记忆知识的纲要。

5.衍射记忆法

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

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以细胞为核心,可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

篇8:生物学习记忆方法

既然记忆有如此大的作用,那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科学记忆,使他们在较短时间内轻松愉快地记住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这是我们广大生物教师不断探求的目标。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谈谈笔者的几点实践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明确记忆的重要意义通过主观努力提高记忆效果

俄国伟大的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基础。”良好的记忆能力是保证学习活动的必备条件,学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并掌握前人积累的大量文化知识,离开了良好的记忆力是不行的,如果像猴子掰玉米,掰一根丢一根,那就什么也没学到。对生物知识的学习来说,假若你连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一些基本规律,解释生命现象的一些基本概念一点也没有记住,那么你的生物知识就等于空白。应该让学生明白,由于我们人类大脑皮层有140多亿个神经细胞,可以储存千万个信息单位,相当于5亿多本书的信息量,所以人类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不仅记忆的容量十分巨大,而且能保持的时间也很长。因此,只要大家有信心、有恒心,就一定能记忆我们所学的生物知识。

明确记忆的重要性及具体的任务,能充分调动主观努力,将直接影响记忆的方法、过程和效果。

二、巧用比喻激发兴趣在愉快的情绪中进行记忆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本趣味性强的书籍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读起来省劲儿,像做游戏一样, 潜移默化地增进了记忆,获得了知识。如果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设法使枯燥的材料变得饶有趣味, 使呆板的材料变得活泼生动,那将是极有助于记忆的。

例如,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新课教学时,我们可以边结合下面的示意图 (如图1)(或用多媒体)边板画边用下列比喻给学生讲解。(最好让学生在白纸上边听边画,这样能更好地提高记忆效果)

叶绿素分子本来是个身无分文的穷光蛋,后来受到了光的支持一下成了一个暴发户,于是他开了两家化工厂,一家以水为原料,生产出的产品为O2和还原剂[H],另一家以ADP和Pi为原料,生产出一种高能化合物ATP,两家工厂很是兴旺,终于成立了一家以叶绿素分子为董事长的光反应公司,公司地址设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反应公司的产品ATP和[H]被另一家地址设在叶绿体基质的暗反应公司看中,这时,暗反应公司的董事们———多种酶正在开圆桌会议,研究决定开两家工厂,一家为CO2固定工厂,主要以C5固定CO2生成C3,另一家为C3的还原工厂,充分利用邻近的光反应公司提供的ATP和[H]生产出储藏稳定化学能的糖类等有机化合物。两家公司生意红红火火,由于他们均在叶绿体中,于是决定“强强联手”成立一家竞争力很强的光合作用总公司,公司遍布全球各地。

通过上述讲解,学生对新课内容发生了强烈的兴趣,而兴趣能使脑神经细胞敏锐灵活,使脑功能保持最佳状态,表现为情绪高涨,精力充沛,斗志昂扬,促使学生注意观察、认真思考。显然,这样的结果对增强学生的记忆是大有裨益的。

三、多感官同时刺激是提高记忆的有效方法

从生理学的观点看,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是提高识记的重要条件。多感官获得的信息不需要付出很大的意志力就能识记—保持—再现。因此,教师在讲解某一概念或规律时,不仅要自己讲、学生听、自己板书、画图给学生看,也要求学生参与读、看、写、 画等活动,使学生的脑、手、口、眼、耳等各个器官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来增强记忆的效果。如上文提到的让学生边听边画就是这个目的。

但是,心理学知识表明,各种感官获取信息的能力却是有明显不同的。例如,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记住的,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因此,教学中需尽量让学生多看,对重要的概念、规律不仅要求学生看书,也要再板书一遍,让学生在黑板上再看,能演示的实验一定要演示。对学生实验尽可能做到人人参与,通过具体操作,学生更好地记住了实验原理和方法,通过统计表格的设计,生物实验图和曲线的绘制和规范语言的描述,学生在记住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如果像有的教师只顾自己讲,一堂课黑板上也写不了几个字,那么即使他讲得十分清楚、明白,学生学到的知识也不会很多。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感官所起的作用,同时紧紧抓住视觉的主要作用,以达到记忆的最佳效果。

四、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是提高记忆效果的最佳方法

从识记方面分析,意义记忆比机械记忆的效果好,费力少。从保持、再现的方面分析可知,意义记忆记起来的事物在大脑中保持的时间长,且容易再认或再现。因此,从心理学知识可知,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好。教学实践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

例如,笔者在进行“核酸中有关碱基比例”方面的教学时,如果一下子将一些计算规律提供给学生, 学生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加以记忆效果很不理想。后来,笔者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下面一组开拓性问题:1已知DNA分子一条单链上(A+C)/(T+ G)的比例为2,则另一条单链上和整个DNA分子上的该比例各为多少?(答案为0.5和1) 2已知DNA分子一条单链上(A+T)/(C+G)的比例为0.6, 则另一条单链和整个DNA分子上的该比例各为多少?由该DNA分子上一条单链转录形成的m RNA上的(A+U)/(C+G)又为多少?(答案均为0.6)3根据问题2,能否得到下列规律:(A+T)%双链=(A+ T)%单链=(A+U)%m RNA;(C+G)%双链=(C+G)% 单链=(C+G)%m RNA?(答案:能)4已知DNA分子中C%=30%,试根据问题3求出由该DNA转录形成的m RNA中U的最大百分含量(答案为40%)。 通过教师步步设疑和循循善诱,学生演算推导和相互讨论,真正理解了所提供规律的来龙去脉和深刻内涵,记忆起来牢固而深刻,遇到问题时能得心应手地加以解决。

五、对记忆材料加工整理有所简化才能有所强化

生物学科的特点是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怎样才能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尽量多的知识呢?爱因斯坦有名言相告“抓住那些导致深邃的东西,而把其他许多可有可无的东西撇开不管”。这是一条宝贵的治学经验,也是一个重要的记忆原则。

为了捕到更多的鱼,渔民们巧妙地运用撒网的技术;为了记忆更多的知识,我们也应该掌握几种选精华、抓纲要的记忆方法。

(一)概括记忆法

就是对识记材料进行提炼、抓住关键的记忆方法。概括有多种形式,比如对八种必需氨基酸(甲硫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的记忆常取每个氨基酸的一个字,借助谐音概括记忆为“甲来借一本蓝色书”,这样的记忆赋予一定的意义,能收到简便易记而经久难忘的效果;再如对实验《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可用数字概括为“二次加水、三次过滤、一次提纯、一次鉴定”。

(二)列表比较记忆法

利用列表对易混淆的或相似的概念加以比较和分类,从特征上掌握识记材料。例如,如何判断细胞分裂图,可紧紧抓住两个关键:1看有无同源染色体;2看有无联会或四分体。可列表如下:

(三)口诀记忆法

把一些零散难记忆的知识内容编成简单、精练的口诀,具有一定的音韵和节奏感,简明扼要,抓住了知识重点。例如,对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记忆口诀为:间期“染质复制作准备”;前期 “膜仁两消两体现”;中期“染体均列赤道板”;后期 “丝断体分去两极”;末期“两消两现建新壁”。

(四)提纲记忆法

所谓提纲,实际上就是一本书的每章每节的主要脉络。编写提纲,就是对识记材料的分析、综合和概括。

(五)图示记忆法

就是通过对图形的识记来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例如,通过图2, 我们对图上几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了很好的把握。

六、合理安排复习是巩固记忆的重要手段

我国著名的桥梁学家茅以升记忆力超群,人们曾询问他的记忆经验,他回答:“说起来也很简单, 重复!重复!再重复!”为了巩固记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根据遗忘的原因及规律,采取相应的办法来减少遗忘。

上一篇:2023年七年级141班班主任工作计划下一篇:2024级新生教育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