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活动多媒体教学论文

2022-04-28

摘要:在农村中小学小班制教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重点学科,教师在此教学过程中应该打开教学思路,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期巩固农村学生的数学基础。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也能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抽象的教材知识点产生具象化的理解。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小班数学活动多媒体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数学活动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1:

应用型大学建设背景下的专业基础课程教改探索

[摘 要]目前,国家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给予高度重视。高校数学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也要从注重传授基础知识逐渐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转变。高校要在应用型人才成长环境,授课教师要在角色转换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许多方面都有所改变,才能更好推动应用型大学建设水平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力度的加大。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建设;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数学分析作为目前高校数学类相关专业重要的核心基础课程,在大一、大二两学年开设,不仅学时长而且对后续课程的影响大,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数学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目前,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调整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强烈,国际竞争也日益变为对人才的竞争,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这就对数学类等传统基础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探讨如何开展基于应用型大学建设背景下的高校数学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一、研究背景和现状

目前,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社会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作为高水平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输出的重要基地,其人才的培养方式也要随之做出重大的改变。对基础类数学专业来说,其传统的数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也要随之做出重要的改变,以更好适应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求。

在此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在思考以下问题[1]:在当前高校综合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如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数学人才?如何才能改變目前国内高校的数学专业基础课程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如何才能实现从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主流,像分级教学、翻转课堂、慕课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也逐步被广大高校及其师生的认可,但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由于需要太多的现场推导和理论证明,因此目前运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并不多。

二、应用型大学建设背景下开展数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最近1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加速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呈现出大众化和多样化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在其他学科领域和社会实践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大,理工科学生数学课程学习效果对其专业课程的学习乃至其个人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数学专业的人才不仅可以在自己的专业上有所建树,而且还可以凭借自己较为深厚的数学基础转向其他专业实现更好发展。笔者在长期的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发现,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生源地的进一步拓宽,数学专业生源分布差异和水平差异相应加大,学生之间的层次差距也日益扩大,且不同专业对数学分析课程的要求不尽相同。如果对不同层次和不同数学专业知识需求的学生继续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个性特长的发挥,也必然会导致部分学生难以顺利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尤其是在当前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设过程中,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对培养数学专业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改变其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势在必行。

笔者根据烟台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分级教学、混合式教学、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及网上答疑等多种形式,并配备相应的课程助教,协助主讲教师进行作业批改、习题讲解和网络答疑等相关工作,积极推行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从实践上来讲,这样做可以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有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培养出与学生自身要求相适应的、社会和企业所需求的不同层次的数学人才,进而摆脱学生考研率不高、数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市场所需人才得不到满足这一困境;从理论上讲,这样做也有助于摆脱目前数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难以掌握一个合适的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的困境,也为未来数学学科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三、数学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很多高校和教师忽略了对数学分析授课过程的设计和优化,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偏重于理论讲授,缺乏对学生个性表现、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也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为适应当前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需求,数学分析课程设置就需要有所改变,增加实践环节和课后讨论,提高教学效果,否则就会使学生因对知识理解不透而选择死记硬背,缺乏专业学习兴趣,进而影响以后从事本专业的热情。

(二)教学模式单一,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数学分析因课程内容多,学时长,以前基本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教师讲授,学生则是被动接受,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缺少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数学思维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失去主动思考的意识和愿望,这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三)课外实践环节太少

现在有些高校的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教师还是以板书为主,教学资源和方法相对较少,信息化教学手段也比较缺乏,教学方式枯燥单调,许多内容不能与实践相结合,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从而导致学生课程学习基础薄弱且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应该在数学分析等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多设置一些实践教学环节,多利用教学软件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一些抽象而复杂的问题。除此之外,授课教师也非常需要经常组织一些相关的教学经验交流和研讨活动,极大地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否则,教学环节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就会造成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

四、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一)改革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设计模式

针对数学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探索。

1.采用分级教学模式。针对烟台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各专业学生不同的数学基础水平、接受数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差异以及将来就业目标的不同等诸多具体情况,制定了合理的分级教学措施和考核标准: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采用学院考试和学生个人意愿相结合的原则,按提高班和普通班两个等级将数学分析等专业基础课进行分级教学,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今后的发展目标来自行选择层次,这是一种非常“负责任”的分级方式。不同等级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授课内容和考核标准。

2.重新规划和设计教学内容。根据数学分析基础课程的地位和性质以及开课周期长的特点,做好课程授课的整体设计。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将思政元素充分融入课程授课当中,坚持立德树人。根据分级目标设计与本科层次培养目标要求开展课程教学。对于普通班的学生,首先保证达到数学专业的本科教学基本线,重点讲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增强应用性;对于提高班的学生,在参考教育部大学数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试要求适当增加一些内容,以逐渐锻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基础科研能力。即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授课教师对其深度和广度的处理也不同。普通班的学生以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主,对于理论性强的概念和理论推导,则要求理解其思想,重在学习应用,而对于提高班的学生则要求他们不仅要深刻理解概念,还要让他们学会用数学语言和数学表达来解决一些复杂问题。

3.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针对不同层次班级的具体情况,任课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普通班的教学重点是在让学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应用型的题型,加强习题课和归纳总结,重点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对于提高班,一是增加助教制度,给主讲教师配备助教,按一定比例对原来的课时进行划分,采用主讲教师大班授课方式与小班讨论方式相结合。二是增加数学分析实验课程,加强综合性的习题讲解和锻炼,补充一些综合性例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讨论和拓展当中。三是在相关章节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对一些抽象问题及复杂图形,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充分融入课堂授课当中,增加课堂信息量,体现数学课堂教学 “逻辑型”和“过程型”的特点,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四是积极借助腾讯课堂、腾讯会议等网络会议工具开展在线教学,运用QQ和微信等现代通信手段进行答疑,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做好教师的角色转换

隨着社会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已经逐渐转变为以学习或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授课模式,学校应为教师实现角色转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培训,为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创造条件。一是要加强教师对现代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灵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二是要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学会创新,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讨论式和启发式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有效利用智慧教室等现代教学设施开展翻转课堂,根据授课内容设置一定的学习项目实现教学主体向学生转变,并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交流机制。笔者正是利用学校目前正在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良机,积极推行信息化教学。

(三)组织团队化教学

根据目前数学分析课程授课教师及助教人员的情况将教师分为主讲团队和答疑团队,明确任务、分工合作;在开展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发挥数学分析课程教学团队的整体优势,按照分级目标设计要求以及数学分析的课程和章节特点,分别采取大班集体或网络授课和小班化分开授课模式,课后由教学团队教师采取课堂答疑和线上答疑的方式。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小班讨论的优势,可以吸纳更多的基础课教师参与进来,将学生分成尽可能小的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跟教师讨论和交流。这样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发挥团队教学的作用,通过共同探讨和交流,发现和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改革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五、结束语

笔者近两年对数学分析课程所开展的改革与实践,充分证明了在当前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背景下,本研究既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也能保证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和学生不同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与体现:一是教师授课具有针对性,充分开展教书育人。二是使不同基础、不同需求的学生都能得到基本的数学专业教育,提高数学修养,并从中体会到学习乐趣,进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考研率和就业率。笔者非常感谢在本项目的实践过程中,学校相关部门、学院领导和数学分析课程教学团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有了他们的大力支持才使本项目得以有效开展和顺利实施。笔者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寻求更符合当前应用型大学建设需求的、更加完善的数学分析基础课程教学新模式,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任丽莉,沈真波.“双创”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改革研究: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 [J].美与时代(上) , 2015 (10):122-124.

[2] 赵德钧,李路.大学数学课程分级教学的现状与启示[J].大学教育,2013(1):100-102.

[3] 赵冰,阮晓青.新形势下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模式的探索[J].高等数学研究,2010 (5):7-9.

[4] 李路,赵德钧.大学数学分级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大学教育,2012 (8):100-106.

[责任编辑:庞丹丹]

作者:于立新 郭宜明

小班数学活动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2:

微课在农村中小学小班制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在农村中小学小班制教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重点学科,教师在此教学过程中应该打开教学思路,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期巩固农村学生的数学基础。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也能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抽象的教材知识点产生具象化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将微课模式融入数学课堂,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强化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微课;农村中小学;小班制数学教学;应用

一、 前言

随着我国新课标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和深入,教改的春风也吹入了农村中小学小班制教学课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微课模式应运而生。微课不仅是一种具有科技感的教学模式,还能有效拓展农村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对课本知识点进行良好的吸纳和理解,教师应用微课教学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下面我们就针对微课在农村中小学小班制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简单探讨。

二、 了解农村学生实际情况,明确微课教学核心理念

纵观我国农村中小学小班制数学教学现状,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教学弊端。教师一直占据着教学课堂的主导地位,对学生采取“填鸭式”教学手段,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收的位置,实际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关注,极度缺乏参与课堂的机会。此外,很多教师受陈旧教学思想的影响,还在沿用单一的教学模式,造成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的不良教学局面,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难以被激发,甚至出现厌学、弃学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因此,教师想要在农村中小学小班制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就必须打开教学思路,优化陈旧的教学思想,以积极的态度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措施,消除传统数学教学中的弊端,提高数学课程教学效率。

教师首先应该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农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掌握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和学习理解能力,从农村学生的兴趣爱好、实际心理需求、知识视野以及领悟能力出发,结合数学课程内容,为农村中小学生量身定制人性化的教学计划。教师和学生积极沟通的过程,除了能够帮助教师更加深入了解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之外,也是拉近师生距离,促进师生关系的过程,当学生对教师产生钦佩、喜爱、尊重的情感时,学生更乐于对教师敞开心扉、发表内在观点,进而有效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通过沟通培植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打消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抵触心理,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这对教师顺利实施微课教学策略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

接下来,教师需要深入研讨,明确微课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将数学知识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精心为学生制作微课教学课件。在微课课件中,教师要明确数学课程教学重点,突出微课逻辑性强、明了易懂的模式特点,为学生打造具有科技感的开放式数学课堂,促使农村学生在微课模式中深化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实现教师以微课教学提升农村中小学小班制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目的。

三、 微课与导入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农村中小学小班制数学教学的课堂导入工作,融合更多创新的教学手段,不断优化数学课堂导入形式,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更加有效的发散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点产生深刻的学习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数字多媒体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教师将微课与新课导入相结合,可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学生的多重感官系统和联动思维,进而对教材知识点产生更深刻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微课导入不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满足农村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也是打造新时代背景下数学智慧课堂的有效途径。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行微课模式,其主要目的就是激活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课堂导入和预习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机会,教师可以结合数学课程内容制作微课课件,播放课件调动学生对新课程的了解兴趣,让创新的微课模式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思路,引导学生对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进而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既实现了微课的应用,也为教师顺利开展数学教学工作创造有利的先决条件。

四、 课堂采用微课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在过往的农村中小学小班制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是以口头讲授与板书书写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教学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趋于落后,既无法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也无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导致出现很多教学无用功。课堂教学环节是教师进行数学知识输出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眼光,将数学课堂教学结合微课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节省了大量书写板书的时间,让课堂教学珍贵的每一分钟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为农村中小学生打造坚实的数学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五、 合作探究融合微课,锻炼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

农村中小学生受教学条件的限制,数学思维能力通常比较薄弱。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做独立授课个体的存在,忽略了农村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合作才能挖掘学生更多的学习潜能,迸发出难以估量的思维灵感,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空间。合作探究和微课模式都是创新的教学手段,也是适应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需求的学习模式。因此,教师应该在合作探究中融合微课模式,利用微课模式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或者用微课模式辅助学生探究,为学生开辟更多元化的学习思路,使学生得到数学素养的强化,培植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探讨习惯,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数学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微课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实际作用。

六、 采集互联网课程,为农村学生实施数学慕课教学

慕课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同时也是一种微课教学形式。教师在农村中小学小班制数学教学中引入慕课教学,是实现信息化微课教学的创新途径。慕课形式立足于互联网大数据,可以让学生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中,摄取更多与课程相关的养分。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中采集和数学教材相关的慕课课程,制作创新格式的多媒体课件、录屏软体等等,结合数字多媒体教学工具,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以国际化、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农村中小学生也能接受形式丰富的慕课教育,有效促进微课在农村数学教学中的全面推行。

七、 课后采用微课补充,消除学生的数学知识死角

在农村中小学小班制数学教学中,除了课前预习环节和课堂学习环节之外,课后补充也同样重要,补充环节是落实学生数学基础学习目标和知识点掌握的重要保障。很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数学知识和运用方法的掌握不是很扎实,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微课进行课后补充,再次归纳总结数学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检测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情况,查缺补漏、消除学生数学知识死角,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为农村中小学生构造完整的数学知识链,从而达到强化学生数学素养的教学目标。

八、 将微课联系实际生活,实现生活化数学教学

教师将微课应用于农村中小学小班制数学教学中时,除了采用上述多种微课教学形式之外,还应该精心设计微课的内容。数学源自生活,生活处处都有数学的身影。因此,教师可以将微课与农村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微课中融入生活元素,拉近学生和数学知识的距离,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学习习惯,也为学生树立将数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实现生活化数学教学,促使农村中小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显著增强。

九、 在微课中渗透数学文化,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中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是传播数学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便利条件,立足于数学教材,在微课中渗透数学文化,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文化元素不仅可以赋予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多的趣味性,也能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充实学生的文化内涵。教师将丰富的数学文化与数学微课教学相结合,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文化滋养,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点产生更深刻的记忆和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师在微课中渗透数学文化时,应该本着以下三个基本原则:第一,数学文化元素应该具备贴近性。教师在微课中渗透数学文化时,应该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生的知识面和认知能力,选择在学生理解范围之内的数学文化,如果文化元素不具备贴近性,那么不仅无法发挥微课的教学作用,也会给学生带来理解的压力,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数学文化元素应该具备趣味性。兴趣是学生开展一切学习活动的基本条件,所以教师在设计微课内容时,应该选择具有趣味的数学文化素材,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第三,数学文化元素应该具备开放性。教师的微课内容中融入的文化素材应该满足开放性这一需求,使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狭窄的空间,拓展更广阔的文化视野。

十、 总结

综上所述,微课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农村中小学小班制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既能满足农村学生对新型学习形式的渴求,还能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应该深入研讨,精心设计微课内容,为农村中小学生探求更多元化的微课学习路径,让微课带给农村学生耳目一新的学习体验,实现农村学生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教学理想。

参考文献:

[1]高健.见“微”显著,“课”中显效:浅谈微课与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整合[J].数学教学通讯,2019(10):45-46.

[2]沙晶.微课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学周刊,2018(22):147-148.

[3]吴志明.启动微课教学 激活学生逻辑思维:农村小学数学学生思维训练微课设计[J].名师在线,2017(10):5-6.

作者简介:

温满江,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學。

作者:温满江

小班数学活动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3:

以生为本 多元融合 推进大学数学教学改革

摘  要:本文探讨了互联网对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些影响与渗透,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在大学数学课程建设中组建大学数学教学团队,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技术实验、数学文化培育五个方面进行改革的经验,提出了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下一步方案。

关键词:大学数学;教学改革;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高等院校非数学类专业的数学基础课程统称为“大学数学课程”。当前,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对教育带来了变革,其影响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育结构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特别是随着“慕课(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引进,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大大拓宽,学生可以不受学校身份的限制、不受地区空间的限制,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面对这样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如何让学生在从各种形式丰富多样的数学资源中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充分体验到发现知识结果的科学探索过程,培养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这是对大学数学教育提出的问题和挑战。

华南理工大学在大学数学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中,组建了大学数学教学团队,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技术实验、数学文化培育五个方面进行融合,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创新能力。

一、实施“以生为本,多元融合”的大学数学教育改革

1. 老中青结合,整体提升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师资队伍水平

华南理工大学在第三期“兴华人才工程”建设中,组建了两个校级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分别是微积分教学团队、工程数学教学团队。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带头人享受首席教授津贴,成员享受团队津贴。

教学团队中有一位校级教学名师人,一位广东省优秀教师“南光奖”,并有多位教师曾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具有极强的敬业精神和合作精神,是进行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提高大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主要力量。

学校设立了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指导小组,成员由学院院长和资深教授担任。教学改革指导小组在大学数学课程建设中担任“设计者”和“指导员”,负责课程设置、资源建设、数学实验体系构建等设计工作,指导青年教师,提高教学团队整体教学水平。

大学数学教学团队通过团队成员的优势互补,开展集体攻关,充分发挥团队协作优势,在大学数学课程建设中取得了初步的成绩。近三年,教学团队承担的教学研究项目14项,发表教研论文9篇,获得教学奖12项。

我们还组织青年教师教学研讨班,组织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安排青年教师为教学优秀的教授做助教,对青年教师实施传、帮、带,通过示范课、听课、集体讨论等提高教学水平。

2. 编写系列教材,录制教学录像,全方位进行教学资源建设

教材是教学之本。从2004年至今,教学团队教师依据学校的基本定位确定教材的难易程度,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出发点,研究国内外多种教材,优化教学内容,组织编写出版了大学数学课程系列教材:《高等数学》(配套《高等数学教学辅导书》)、《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积分变换》、《数学实验》、《数据挖掘与数学建模》、《数学模型》。

我校“高等数学”、“概率统计”课程是广东省精品课程。我们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和副教授,全程讲授“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三门课程并进行录像。全部教学影像资料放在精品课程建设网站上,所有学生都可以自由观看学习。

3. 开展分级教学,建设网上学习与考试系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我们根据各类人才培养对数学素质的要求和不同专业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要求,将微积分类课程分成5个层次。“工科数学分析”(192学时)面向数学基础好、数学学习能力较强,并且专业课对数学知识需求多、要求高的学生,如信息工程卓越班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全英数学分析”(192学时)面向全英计算机创新班开设;“微积分Ⅱ”(160学时)面向对数学基础知识需求较多的机械类、电类和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开设;“微积分Ⅰ”(144学时)面向对数学基础知识需求略少的化工类、材料类、生物类、食品类各专业开设;“微积分初步”(64学时)面向数学基础薄弱的艺术设计类和文科类各专业开设。

“大学数学网上学习平台”由网上自主重修平台、答疑平台和自主检测互动平台组成。“大学数学网上学习平台”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它能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在线答疑使教师与学生实时沟通;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情况选择知识点进行在线测试。“在线考试系统”设有“在线单元测验”,使学生掌握自己学习状况,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线考试系统”由题库管理系统、试卷管理系统、用户系统、成绩管理系统、评卷管理系统和考试管理系统六大子系统组成。系统具有自动成卷、存储功能、成绩保存的功能。系统对学生的答卷和教师的阅卷设计了存储功能,教师在网上实行无纸化阅卷。阅卷完成后,学生可以查阅教师对试卷的批改和得分情况。

4. 结合工科背景,创建“三个层面多个模块”的数学技术实验教学体系,成功申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我校结合工科学科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理解、掌握及应用数学的能力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目的,创建了一套融合数学技术、工程应用、创新活动的三个层面、多个模块的数学技术实验教学体系。例如,针对数字信号处理、材料力学、高分子物理、机械原理等课程,设计了数学模拟仿真实验项目。目前,共设计基础型数学实验项目51项,应用型数学实验项目27项,制作数学实验教学课件31个,设计典型数学实验案例30个。2012年,我院数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 每年举办数学文化周,运用“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校每年在校庆期间举办一次数学文化周活动。在数学文化周活动中,一些教学名师、资深教授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数学建模培训课程、数学实验培训课程,同时,一些数学教师会介绍自己的科研项目,吸引学生加入,启蒙学生的科研意识。

在大学数学教学改革和实践中,教师把科研项目和成果融入到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引导大学生了解多种学术观点并开展讨论,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将教学、科研、竞赛结合在一起,打造“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完成了大学数学课程的学习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数学建模、“挑战杯”等科技创新竞赛及各种科学实践活动。我校学生在历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及“挑战杯”竞赛中,屡创佳绩。近3年获全国性的奖励达96项,位居全国高校的前列。

二、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进一步设想

1. 深化大学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大学数学教学无疑是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校在大学数学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以生为主,探索性地开展了一些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今后,传统教育面对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学生变了,教学方式变了,大学数学教学团队的全体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理论,完善教学改革实践机制。

2. 建设教研双优的大学数学教学团队

坚持教学为基础、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为动力带动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需要,一个科研能力弱的教师很难去启迪和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术造诣和教学水平双高的教学名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吸收科研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加入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科研优势去深入钻研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尽快成长为科研教学都优秀的双优型教师。

3. 加大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力度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载体和传播技术不断更新,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全面应用和渗透正在为大学数学教育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我们设计并不断建设的大学数学网络教学平台,是以传统纸质教学资源为基础,以多媒体、多形态、多途径传播知识为手段的大学数学学习平台。

近两年来,MOOC给传统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应对挑战,我校也正在制定MOOC建设计划。大学数学教学团队将积极建设自己的MOOC课程资源,进行基于课堂云的教学设计,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学习效果[1]。

4. 推进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我们拟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网络技术相融合,改变传统的课堂上课教师讲授、课后学生做练习的教学模式,推进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模式[2]。

教学方式是:学生自主选择时间自行观看教学录像视频,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线作业或在线测验,在线下的课堂上主要进行师生间的互动研讨,教师作为引导者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充分讨论。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的“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术志趣,进而为学生的能力培养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对教师本身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应对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工作量来说,原来备课只需讲授内容,课堂上基本上是自问自答,而在讨论式的课堂上不仅要事先设计好要讨论的问题,引导组织学生讨论,还要回答讨论中学生即时提出的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

5. 以生为主,完善分级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中心正在成为很多国家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向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我校现有大学数学课程设置的基础上,重点改革以下两种类别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

(1)对设计艺术类、新闻传媒学院和法学院学生开设数学文化类课程。该课程以深浅适度的微积分知识为载体,着重传授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让学生重新发现数学之美。对数学文化课程的考试形式实行多样化,可以以平时作业结合课程报告或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

(2)我校多个学院(电信、力学、材料、机械、化工等)开办了本、硕、博连读的创新班或卓越班,其培养目标是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型拔尖人才。对于创新班的学生来说,大学数学课程是最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因此,从数学对创新培养的作用出发,针对我校这样一批精英(300~400人),构建一个良好的数学创新教育环境,以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拟对这类学生开设小班数学专题研讨课程,研讨课程由学术造诣颇深的教学名师担任指导,由科研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青年教师担任辅导,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体,实现与导师的充分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研究创新思维能力。

6. 学用结合,加大数学实验教学,高水平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深化大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将以为学生搭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为起点,并依据数学自身的特点来设计多种学习路径,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宏达目标[3]。继续以数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按照以学生为本,教学、科研、竞赛“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学生的科学实践与科学研究,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4]。

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和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建设数学技术实验课程。通过数学技术实验课,让学生借助计算机和数学软件理解抽象的数学理论,自主探索和研究数学的应用问题,解决许多学生一方面知道数学很有用,另一方面学了数学却不会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尚志. 我思我行我MOOC[J]. 中国大学教学,2014(12): 4-6.

[2] 朱长江,胡中波,曹阳. 实施“四个转变”推进本科教学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13(20):43-44.

[3] 朱长江,徐章韬. 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寻找认知的固着点:目标、路径和成效[J]. 中国大学教学,2014(10): 48-51.

[4] 李正,项聪,卢开聪,许瀚朗. 华南理工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14(12):29-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11331005);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批准号:IRT13066)]

[责任编辑:夏鲁惠]

作者:朱长江 郭艾 杨立洪

上一篇:齐白石绘画中的现代艺术论文下一篇:科学发展观中性财政研究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