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符号学管理论文

2022-04-18

摘要:品牌直观地表现为一个符号或符号群,可以而且应该被纳入符号学研究的视野,目前,从符号学视角对品牌进行研究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从符号学视角出发,以皮尔斯符号学理论为依据对品牌概念进行了分析,依据皮尔斯符号学理论所提出的整体品牌概念为品牌的塑造提供了较为清晰的思路。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哲学符号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哲学符号学管理论文 篇1:

论现代人的情绪管理

摘 要: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一经上映,好评如潮,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显见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又一成功力作。本文从皮尔斯符号三分法理论和解释项原理入手,解读了该影片最典型的五个动画形象的符号学意义,籍由揭示影片成功之原因,五个情绪小人的建构与博弈符合大众的情绪共性,故而能在大众中引起共鸣。

关键词:情绪管理;符号学;解释项原理;《头脑特工队》

作者简介:杨亚美(1989-),女,汉,西南财经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

1、引言

《礼记·中庸》首章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万物便生长繁育了。这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给予现代人情绪管理的启示。在这一启示中,强调了情绪抒发的两个阶段。一是未发阶段,强调人人都有喜怒哀乐之情绪;二是在产生情绪后,强调抒发时的自我节制及因时制宜。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是现代人不可逃避的问题。

3D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由华特·迪士尼电影工作室、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联合出品的。影片一经上映,好评如潮,尤其在北美市场引起了强烈反响,影片讲述了小女孩萊利因为爸爸的工作变动而举家搬到旧金山,适应新生活的过程,主要展现了莱利头脑中五种情绪的缤纷世界。

影片中选取的五种情绪是我们最基本的情绪,因而最具代表性,充满想象力的设定和空间构造,打动人心的共鸣点是这部影片成功的关键。影片的灵感来自于导演彼特·道格特的女儿成长中的变化。本文从符号学角度对影片中的这五个小人加以解读,以符号学家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和解释项原理作为理论支撑,挖掘符号背后的深层含义,揭示影片对现代人情绪管理的启示。

2、文献综述

本部分主要概述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和符号学解释项原理,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础,此外,笔者总结了电影符号学的研究现状。

2.1皮尔斯符号三分法

作为现代符号学奠基人,皮尔斯是第一个全面研究符号的学者,他将非语言符号学也纳入到符号学研究的范畴(Gorlée, 1994: 175)。皮尔斯从逻辑角度研究符号,主张符号三分法,他认为一个有效符号的基本成分应该包括符号代表项、对象和解释项。所谓代表项,是相对于某人,在某个方面或在某个程度上,代表它物的某种东西。皮尔斯在定义时还特别指出:它(符号)是针对某个人的,也就是说,它在那个人的头脑里形成一个对等符号,或者说是一个更加发达的符号。皮尔斯将那个在头脑里形成的符号叫第一个符号的“解释项”,符号代表某样东西,即它的对象(Peirce, 1931-1958: 2.228)。

对于解释项,即对符号进行感知、解释和批判的过程,皮尔斯也进行了三分,即直接解释项、动态解释项和终极解释项(Peirce, 1931-1958: 8.184)。

2.2皮尔斯符号学解释项原理

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理论突破了索绪尔语言符号学二元研究的限制,具有更强的分析和解释各种符号现象的功能,其符号学为我们理解符号的意义提供了理论支持(王铭玉,2006)。皮尔斯的符号原理与索绪尔抽象的能指和所指关系相比,更需要解释项的参与,以体现替代关系。符号的横组合和聚组合构成的是语言的结构,决定的是语言的功能,与符号的意义无关(赵彦春,2005)。故而皮尔斯提出符号系统的第三个元素----解释项,强调了解释项在整个符号系统中的重要意义。作为解释项的认知元素在皮尔斯符号学中占重要地位,皮尔斯认为,只有解释项的参与才可以使符号终究成为符号,“除非它(符号)被解释和针对某人而言,否则它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符号”(Peirce, 1931-1958: 7.356)。如果说索绪尔对符号的界定是静态的,那么皮尔斯对符号的定义则是动态和意指的过程(丁尔苏,1994)。

2.3关于电影的符号学研究

通过大量阅读文献,笔者发现国内研究电影的符号学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符号二元研究,一类是符号三元研究。从语言符号学的鼻祖索绪尔到美学符号学的集大成者罗兰·巴特,无不是站在符号二元论的基础上来探讨符号学。一般而言,电影符号学以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电影艺术,认为符号是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但是同属于符号学奠基人的皮尔斯,其符号学理论,特别是符号三分法原理和解释项原理对电影符号的阐释更具有影响力。

解释项的存在丰富了电影符号的意义和内涵,同时也造成了电影符号的复杂性。一方面,电影符号具有普遍性和模拟性,另一方面,解释项使得电影符号具有不确定性。认知水平的差异使人们对同一个电影符号的直接意义、动态意义和终极意义的观点不尽相同,人们在阐释时也就会产生不同的答案,从而使影视作品的丰富内涵得以展现。

3、电影《头脑特工队》符号学解读

电影符号勾勒的符号王国既是一个人们熟悉的世界,但又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它改变了符号交换的时空参数,并创建了新的言语情境。费斯克(John Fiske)和哈特利(John Hartley)在《解读电视》(1978)中认为,应当分三个阶段解读传媒如电视文本的复杂信息,先是解读社会符码,即现实的符码,如行为符码,服饰符码和语言符码等,再是解读技术符码,如拍摄距离,镜头运动等,最后是解读意识形态符码,如种族主义,男权主义和个人主义符码等。与之对应的是,在解读电影符号中,可以从相似符、标引符和象征符三类符号和直接解释项、动态解释项和终极解释项考察。由于电影符号的解读最终是通过人的解释来实现的,因此形成最终解释项的主体也是个人,同时,电影解读的意义最终也要回归到人。

3.1从符号学角度解读五个情绪小人

《头脑特工队》的主角可以说是五个情绪小人。黄蓝搭配的“乐乐”像星星,蓝色的“忧忧”是一滴眼泪,火红的“怒怒”似一团火焰,紫色的“怕怕”是神经元,绿色的“厌厌”则如同西兰花。五种情绪小人齐聚,妙趣横生地在主人公莱利头脑深处操纵着她的喜怒哀乐。

对这部影片而言,符号的代表项是这五个小人,对象是人类的五种不同的情绪,解释项则是观众对着五个情绪小人的感知、解释和批判的过程。这五个符号在人们头脑中产生模糊的第一印象,形成直接解释项,金黄的闪闪发光的乐乐欢快充满活力,蓝色的胖胖的忧忧总是一脸忧郁,红色的暴躁的怒怒动不动头发就喷火,绿色的高傲的厌厌一脸不屑,紫色的胆小的怕怕神经敏感。随着影片情节的推进,观众对这五个符号的解读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这一过程是动态的,随着时间和场景发生变化,形成动态解释项,比如忧忧这一形象,影片最初给人的感受是忧郁的悲观的消极的,中间我们又会发现蓝色的忧忧还有知识广博的一面,到了影片最后还表现出了勇敢的一面、理智的一面。终极解释项是这五个小人贯穿影片始终给观众留下的完整印象,是观众看完整部影片后对情绪的认知,对情绪小人博弈的感触,对情绪管理的思考。情绪的指挥部里,没有“人”应该被抛弃。要让莱利健康幸福地成长,这五个小人缺一不可。

3.2符号学折射下的影片内涵

皮尔斯认为“符号或符号媒介是某种对某人来说在某一方面或以某种能力代表某一事物的东西” (Peirce, 1991: 227)。皮尔斯的符号学关注的不是符号,而是符号的动态过程,即意指过程。符号在意指过程中构成了一个“客观世界—符号—阐释者”的三分结构。符号的意义成为符号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站在皮尔斯符号学的基点上,来解读电影这部影片中的符号无疑更具说服力和解释力。

作为一部动画电影,美好和悲伤并存是这一影片的基调,深刻的影片内涵使它完全超出了童话的范畴,而成为一个关于人生的寓言。通过解读影片塑造的故事,解读其中的符号意义,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认识我们的情绪,我们如何被情绪挟持,我们为何会遗忘,甚至包括为什么忆起一件小事就会触发我们情绪岛的坍塌。这个关于莱利成长过程的故事不再限于莱利克服了种种不适、面对新生活,这个故事更是帮助我们全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情绪,进而学会管理情绪。朝气蓬勃、带有甜甜味道的喜剧动画背后蕴含深刻的哲思,这也是这部影片在观众中引起共鸣、获得成功的原因。

4、结论

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和解释项原理为符号意义的解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符号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又必须与客观世界发生联系,被主体阐释才能获得意义。意义生产是一种符号解释活动,这一解释过程离不开符号本身即代表项、对象和解释项之间的互动。本文分析了影片中符号意义的产生过程,从直接解释项、动态解释项和终极解释项三个层面考察了电影符号----最具代表性的五个情绪小人,揭示了影片的深刻内涵。

《头脑特工队》是一部逻辑缜密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好的电影作品,对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的情绪管理应颇有助益。这部影片对我们的情绪管理启示有二。其一,接纳每一种情绪。每种情绪都塑造着我们,接纳它们,才能真正地接纳自己。其二,控制情绪是一种博弈。每一种情绪在不同场合通过不同的博弈达到一种平衡。对于现代人来说,在处理各类事务时,不可避免地要在心理上产生反映,发生各種各样的情绪变化,并且在表情、行动、语言等方面表现出来。如何使表现出来的情绪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无不足,而且还符合当事人的身份、不违背情理、适时适度、切合场合是很重要的。只有更好地了解情绪,接纳情绪,控制情绪,才能达到“和”的境界,做自己情绪的真正主人。

参考文献:

[1]Charles Harthorne &Paul Weiss, Collected Papers of Charles Sanders Peirce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1-1958: 2 (volume). 228 (paragraph), 8. 184, 7. 356.

[2]Charles Sanders Peirce, Peirce on Signs: Writings on Semiotic [M]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91: 227.

[3]Gorlée, Linda, Semiotics and the Problem of Translatio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Semiotics of Charles Pierce [M]. Printed in the Netherlands, 1994: 57-58, 175.

[4]John Fiske, & John Hartley, Reading Television, London: Methuen, 1978.

[5]丁尔苏,论皮尔士的符号三分法[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4,(3).

[6]王微萍,从皮尔士的符号学看符号学的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7):11-13.

[7]王铭玉,对皮尔士符号思想的语言学阐释[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6).

[8]赵彦春,《语言学的哲学批判》[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5 :107.

作者:杨亚美

哲学符号学管理论文 篇2:

符号学视角下的品牌剖析

摘要:品牌直观地表现为一个符号或符号群,可以而且应该被纳入符号学研究的视野,目前,从符号学视角对品牌进行研究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从符号学视角出发,以皮尔斯符号学理论为依据对品牌概念进行了分析,依据皮尔斯符号学理论所提出的整体品牌概念为品牌的塑造提供了较为清晰的思路。

关键词:品牌;符号;索绪尔符号学理论;皮尔斯符号学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尽管学术界对品牌的研究已相当深入,但品牌似乎依然罩着神秘的面纱,让人难辨其真面目。中外学者对品牌的表述有很多种,从中归纳出与品牌密切相关的词就有:名称或标志、识别、区分、象征、形象、个性、认知、承诺、沟通、体验、关系、联结、载体、体系等等,品牌丰富的内涵可见一斑。难怪有人说品牌就如蒙娜丽莎的微笑,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它的魅力但却难以清晰地将它表达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给品牌建设者和管理者们带来了困惑。品牌直观地表现为一个符号或符号群,可以而且应该被纳入符号学研究的视野。基于此,本文尝试从符号学的视角出发,以皮尔斯符号学理论为依据对品牌进行剖析,并努力寻着这一认识轨迹为品牌构建和管理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二、皮尔斯符号学理论的品牌剖析

在人类生活中符号无处不在,人类正是通过符号化的能力认识世界和自身,依靠符号的作用,人类得以实现知识的传递和达成相互交往。符号学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现代符号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形成于20世纪初。这门学科发端有两个源头:一是语言学的,一是逻辑学的。前者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学士索绪尔,后者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皮尔斯。

皮尔斯对符号系统的解释更为广泛。作为一个哲学家,他注重在人类总体经验中研究符号的结构,其符号学理论建立在对人的判断或命题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皮尔斯认为符号是用来表现或代表另外一个事物的东西,“符号”在他不仅指语言的,也包括非语言系统,他把对符号问题的探讨推广至各种符号现象。除了将符号学扩展到非语言符号的结构外,皮尔斯还在符号系统中加入了“解释者”(interpretant)。皮尔斯认为符号是由三个部分构成:代表者(representative)、对象(object)和解释项(interprentant)。代表者(也称媒介)可以是实物、感官获得的印象或者思想;对象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头脑中存在的想象物;解释是符号的意义,是指符号在人脑中唤起的认知,所产生的心理效果或思想。它们构成三位一体的关系(triadic-relation),三者缺一不可。如皮尔斯所说:“我所说的符号学是这样一种活动或影响,它是(或包含)三个主体,如符号、符号的对象和符号的解释之间的合作,这三项关系的影响是绝不能分解为两项之间的活动……”。皮尔斯的符号是一个三元的整体(triadic unity),通过解释者的解释,使符号和对象间确立了某种联系,符号在其中充当了思想和现实的媒介,符号自身无所谓指称和表达,是人赋予符号生命,对它做出解释和规定。

由此可以看出,和索绪尔不同,皮尔斯的研究不局限于符号本身,他将符号作为一种媒介来进行研究。既然是媒介,就必然涉及到符号所代表的本体即皮尔斯所谓的对象,以及符号作为媒介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在皮尔斯看来,任何一个符号都是由“媒介”、“对象”和“解释”这三种要素构成的,三者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正是通过解释者的解释,符号与对象间才确立了某种联系,符号由此才变得有意义,否则,它只是一个形式上的符号,这就是皮尔斯所谓的符号的“三位一体”性质。皮尔斯用一个符号三角形来形象地表达他这一思想(图1)

图1皮尔斯“三位一体”的符号三角形

品牌作为一个符号,必然具备符号的三位一体性,即必然具备“对象”、“媒介”、“解释”三要素。根据皮尔斯的符号三角形,可建立相应的品牌三角形(图2)(王连森,2004):

图2 “三位一体”的品牌三角形

其中,企业/产品对应着皮尔斯符号三角形中的“对象”项,品牌名称/标志对应“媒介”项,在品牌三角形中“解释”是双角度的。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解释”是企业对自身及产品的表达,企业以名称/标志来代表企业/产品,品牌符号的意义实际上来自企业对其自身及产品的表达。这种表达是多方面的,最显著的表达方式之一就是广告宣传,此外,企业的表达还有许多其他方式,可以说企业的种种表现、每一次展示的机会都是一次对品牌的表达,都在赋予品牌以内涵和意义。一个品牌符号其丰富的内涵及其与消费者之间深刻的情感关系是在企业的一次次“表达”中建立起来的。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解释”则是顾客对品牌符号的认知。

图2表明,品牌既不是企业/产品本身,也不是名称/标志,而是由企业/产品、名称/标志以及企业表达/顾客认知这三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品牌既包含客观存在物,又包含主观认知;既包含有形的、物质层面的元素(如产品、品牌名称等)也包含无形的、意识层面的元素(如表达、认知等)。正因为如此,要清晰地界定品牌并非易事,尽管是人们对品牌的理解和描述多种多样。三要素间还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名称/标志代表着企业/产品,并表示着企业对自身及其产品的“解释”,而企业的“解释”反映着企业/产品。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为我们从整体上系统地认识、把握和运作品牌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认识和构建品牌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企业/产品。品牌是以企业及其产品为基础、为载体的,品牌总是与企业及其产品结合在一起,没有完全脱离一定企业和产品的品牌。因此,在品牌创建的实践中,不仅要给企业和产品起一个好的名字,设计一种好标志,更应注重塑造一个优秀企业,生产出优质产品,即人们常说的“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离开了这一点,品牌就成了空中楼阁,最终会因无法为消费者带来切身的利益和价值而难以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和信赖。

2.品牌名称/标志。是代表企业及其产品的媒介,它必须发挥其作为符号的功能:代表企业及其产品、包含和表示企业所要表达的意义以及它本身的审美功能。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这些功能是一个值得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在实践上认真探索的课题。必须重视品牌名称和标志本身的符号价值,让这一价值在品牌设计和传播中充分体现出来。

3.企业表达/消费者认知。这实质是品牌主张及品牌感受的问题,其本质上是一种主观思维,而人的主观思维是多元的、无限的,这就为品牌含义的赋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企业可以借品牌附加很多文化的审美的东西,为顾客提供更多的情感性利益,并由此获取产品本身以外的额外收益。企业的品牌主张与顾客的品牌感知是相互作用的,企业应处在主动的位置,一方面,主动提出品牌主张,建立品牌识别,通过整合营销传播,方便和促进顾客对品牌的感知,使其产生强烈的、有利的、独特的品牌联想,从而树立起积极的正面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企业应适时地进行品牌审计,考察顾客对品牌的解释是否积极、正确,符合企业的期望,若不是,必须及时地对品牌主张予以调整。

三、结语

目前,从符号学视角对品牌进行研究的学者相对比较少。本文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今后还将循着这一线索继续进行探讨,对相关问题作更加深入的思考,希望能为品牌的创建与管理提供一个具有实用性的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1]李巧兰.皮尔斯与索绪尔符号观比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10-120.

[2]徐鹏.皮尔斯一般符号学初探[J].云南大学学报,2003,(1):23-31.

[3]王连森.基于符号学的整体品牌概念[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72-76.

[4]黄华新,胡霞.符号学的跨科学探索[J].哲学研究,2002,(11):49-52.

[5]卢德平.皮尔斯符号学说再评价[J].北方论丛,2002,(4):34-37.

Analysis on Brand from the Angle of Semiotics

JIA Ying

(College of Economic & Managment Science, Dali University, Dali 671003,China)

Key words: brand;symbol;Saussre’s semiotic theory;Peirces’s semiotic theory[责任编辑 陈凤雪]

作者:贾英

哲学符号学管理论文 篇3: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吉祥图案的隐喻

摘要:符号无处不在,到处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从古往今,从西方至东方,符号学的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同人类文化哲学紧密相联,并应用于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本文旨在通过对符号的本义学习,从符号学的角度探寻中国传统文化吉祥图案中蝙蝠纹样的隐喻。

关键词:符号学;吉祥文化;蝙蝠;隐喻

1符号学阐述

(1)符号、符号学的概念。符号是一种表达意义的工具和代码,是人类古老的文化创造活动方式。符号学与人的思想文化紧密联系,同艺术哲学、宗教哲学、自然科学、社会历史等有机结合,形成了人类文化哲学体系。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符号思维与活动,符号学在不断地发展中被广泛应用到语言学、哲学、解释学、逻辑学、设计学、艺术学、自然科学、神话、电影、戏剧等等领域。西方对于符号学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相对全面与系统。其论域涉及符号的定义、性质、功能、意义、人类思维的符号化、符号的理解与解释、符号与文化的关系等等方面。诸如洛克的《人类理解论》、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卡西尔的《人论》、苏珊·朗格的《情感与形式》、皮尔斯的“符号三元关系理论”、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学原理》等等,各家学说或自成一派,或相互借鉴,或相互对立。

(2)符号的应用。目前,符号学广泛应用于人类文化的各个部门,语言学、广告、电影、戏剧、音乐、建筑、设计、游戏、教育等诸多方面。国内学界对符号学的研究颇丰,李幼蒸、胡壮麟、王铭玉、龚鹏程、赵宪章、周启超、叶舒宪、孟华等等学者,从语言符号学、文化符号学、美学符号学、应用符号学、汉字符号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符号学在各领域的应用做出了努力与贡献,但是对于民间文化、传统文化美术领域中符号学的研究相对较少。

2关于隐喻

(1)隐喻的概念。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对隐喻下了定义:“以他物之名名此物。”隐喻是文学上常用的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法,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是人们对两种本无联系的事物感知、体验、理解、联想,通过认知其本质的相似性,借用其相似性进行词义引申的一种重要方式与手段。

(2)隐喻的应用方面。人类社会是一个充满隐喻的世界,任何的民族,其语言的本质性都具有隐喻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文化、历史、社会与环境,但是隐喻却无处不在,根植于人类的生活生产中,时刻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共同特征,在人类的概念系统和思维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隐喻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艺术设计、企业管理、现代媒体等领域中均可看到隐喻的影子。

3中国传统文化吉祥图案及隐喻的应用

(1)中国吉祥图案符号的产生。在漫漫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勤劳、智慧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反映对美好生活向往、追求,带有吉祥隐喻的图案符号。这些图案符号以人物、动物、植物、自然现象或文字等为创造实体,通过比喻、比拟、象征、谐音等各种表现手段与形式,融入人们的情感、传统的习俗与观念,藉以这样的图案符号与自然、天地交流,祈望得到神灵的庇佑与保护,是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理念体系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以蝙蝠为例。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常采用假物喻事、借物喻志或借音阐义等手法来表现表达祈求吉祥、庇佑安康的愿望。蝙蝠作为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图案之一,在吉祥图案使用中具有深层次的涵义和隐喻存在。

首先,从汉字角度来分析蝙蝠的吉祥隐喻。“蝙蝠,服翼也,从虫,畐声” 。[1]在字音方面,“蝠”与“福”同音,“蝙蝠”谐音“变福”,以“蝠”表示“福”,可以给人带来福气吉祥。汉字是图形符号与物质实体融为一体的独特的符号化文字形式,是形、义、音三位一体的表意性符号,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与广阔的联想世界。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连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2]索绪尔告诉我们,言语中词语的读音与词所表达的概念是相联系的,而不是与具体的事物相联系。“福”用“蝠”来表示,即是用不同的字符来表示同一种思想和观念,这种观念相信“蝠”与“福”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相通的东西,这种东西通过谐音的方式可以相互实现。把“福”字所蕴含的义——福气、吉祥,可以通过“蝠”字的音也能变为现实。

其次,从图形方面分析蝙蝠图案符号的吉祥隐喻。古代先民在长期与自然、社会的交往中,练就了对具体事物的敏锐观察力和表象的思维能力,并能够采用“观物取象、依类象形” 的造象手段,对事物的深层涵义进行抽象化的概括和符号化的表现。蝙蝠图形元素常与其他的图形纹样结合取意组成吉祥图案符号,这类图案符号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和物,采用观物取象手法,并通过生活中的某些约定俗成的观念,融入创作者的主观情感,对事物进行艺术的升华和符号化。带有蝙蝠图形元素组成的吉祥图案符号有:“福寿双全”“福在眼前”“五福捧寿”“五福和合”“福寿绵长”“钟馗引福”“纳福迎祥”“福寿三多”,这里,蝙蝠、寿桃、寿仙、铜钱、盒子、盘长纹、钟馗、儿童的动作、男子是能指元素,而所指则是集中在幸福、富贵、长寿、财富、和气、和睦、祥和等吉祥富贵层面上。“五福捧寿”常以五只蝙蝠围绕寿字纹样或寿桃纹样,呈众星捧月状。图案符号以寿为中心,在其四周辅以同样形状、色彩的蝙蝠图形元素,产生有序、均衡的视觉艺术美感。五只蝙蝠是五福的图形符号能指;五只蝙蝠围绕寿字纹样构成“捧”的动作;寿字纹样则是长寿的符号能指,三元素组合一起指向符号的隐喻——五福捧寿,多福多寿。“蝠”音同“符”,也被引申为具有用来避邪消灾之意的“符”。“钟馗引福”钟馗手持宝剑,前面有一纸做成的蝙蝠,以钟馗、蝙蝠为能指,寓意所指钟馗“引福”。

4结语

中国吉祥传统文化由来已久、源远流长,人们在创造带有表达祈福愿望的吉祥图案符号时,将所要表达的含义通过特有的符号载体运用象征性、隐喻性的艺术手法来实现。蝙蝠——是中国吉祥图案“福”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是人们通过对蝙蝠的观照、体验、领悟、概括、夸张、联想、美化,融入祈福求吉的愿望演变而来的吉祥图案符号。在符号的背后潜藏的是人们淳朴的生命意识和含蓄的文化追求,它们大都以谐音、象征、寓意、比拟、假借等手段与方法,组成蕴含吉祥意义的图案符号,“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63(12):282.

[2]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5(2):101.

[3]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J].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08).

[4]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J].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5.2.

[5] W·爱伯哈德.中国文化象征词典[M].陈建宪,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

[6]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7] 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63.

[8] 黄全信.中华五福吉祥图典.福禄寿喜财[M].华语教学出版社,2003.

[9] 柳林,赵全宜.吉祥图形新视觉[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吕吉雕

上一篇:油桐种植史研究论文下一篇:课程评价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