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符号管理论文

2022-07-03

内容摘要:网络时代,大众的阅讀模式变得更加多元化,碎片化,电子阅读逐渐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占主导地位,纸质书,尤其是经典读本,慢慢地在大众的生活圈淡化。当网络热词的出现,文化IP火爆网络,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悄然改变着。人们对于经典阅读的体验,早已是明日黄花,在浮躁环境中也很难进行深入的思考。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网络时代符号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网络时代符号管理论文 篇1:

让法律为网络时代的舆论监督保驾护航

【摘要】法律是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伞,是公民进行舆论监督的利器。互联网为社会大众提供了表达自身观点或意见的技术支持,而法律则为网络时代的舆论监督提供了质量的把关保障。在网络时代,用法律规范网络舆论不是对公民权利加以限制,而是致力于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引导社会公众更加规范、合法地使用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合法权益,享受最大程度上的自由表达。

【关键词】法律  网络公共空间  舆论监督  舆论生态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11.012

网络时代,我国舆论生态发生了巨大改变。以互联网为主阵地的新舆论场的出现打破了旧有的舆论格局,新旧舆论场之间展开了一场关于新时代话语权之争。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借助移動终端发布信息,这不仅增加了舆论管理的难度,还影响到舆论监督的质量。当前,舆论是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要建设积极向上的舆论生态,发展壮大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尚未达到成熟之际,我们要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让法律为网络时代的舆论监督保驾护航。

让法律维护网络时代的公民合法权利

网络舆论监督是随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舆论监督方式。公民借助互联网络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并对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即网络舆论监督。网络舆论监督权是公民作为国家主人翁享有的政治权利之一,但法律赋予公民以舆论监督权并不意味着公民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使该权利,即公民的网络舆论监督权并非不加限制的。有权必有责,法律在赋予公民监督权的同时,也要求公民的监督权必须在合法的范围内使用,一旦超出法律界限就必须承担相应责任。强调权责相匹配原则,是由网络时代舆论的作用决定的。舆论借助网络技术的特性能产生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技术的加持使得传统媒体时代扩散速度慢的舆论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聚焦关注,由此形成强大的舆论浪潮。如若公民舆论监督权的使用逾越了法律的界限,那么合法的监督权便会演变成对他人的侵权,从而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造成巨大的伤害。所以,网络时代更需要法律对公民舆论监督权的范围作出相对明确的规定,细分责任主体,在舆论监督失范之时能够有所依据,给监督方和被监督方以公正合理的解答,维护合法者的权益。

网络世界是由数字和符号构成的虚拟世界,网民以符号的形式存在于网络空间,发表自己对社会事件的观点看法。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符号化的网民处于一种缺乏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自由地活跃在各大平台畅所欲言。在“法不责众”的心理支配下,群体暗示、群体感染等情况时有发生,网民们常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跟风模仿行为,不加控制地宣泄自我情绪,把互联网络变成了表达不满的工具,传递误导性、虚假性信息,假借监督之名曝光他人隐私、干涉他人正常生活。为了防止匿名网民利用网络散布谣言,危害网络秩序,必须对其加以法律规范。网络空间本质上是现实化的虚拟空间,其特性为广大民众权利的运用开拓了有效途径,网络用户可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但畅所欲言并不总是好的,无节制的自由意味着无节制的侵犯。所以,我们需要法律监管网络言论,整治混乱无序的网络秩序,与侵犯他人财产和隐私行为作斗争,维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公民舆论监督权的行使不应以牺牲他人隐私权为代价,法律要在修正网络环境、恢复舆论生态中有所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目前,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要求用户必须以真实身份在网上注册,并对实名注册者身份定期核查,同时,亦对言论发布者信息严格筛选,规范网民的舆论监督行为,以防止权力的越界和侵犯他人隐私权、人身权等民事权利,从而维护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

用法律规范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维护公民合法权利。法律的制定建立在民意的基础上,但又应该保持应有的理性,在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法律的理性来自于实践的理性,其最终目的是为公众服务,就其在舆论监督中的具体作用而言,它以规则的理性解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无论是过程中,还是过程后皆采用理性的形式解决矛盾冲突。舆论监督是公民的权利,但权利的行使必须遵守规则、遵守法律。用法律规范网络舆论不是对公民权利加以限制,而是致力于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引导社会公众更加规范、合法地享受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权益,享受最大程度上的自由表达,要致力于让法律成为公民权利的保护伞,成为舆论监督的利器。

让法律保证网络时代的舆论监督质量

舆论虽是民意的反映,但并不总是正确的。网络舆论的质量有高低之分,其真实性也有待商榷。信息大爆炸时代,网络空间充斥着诸多信息,它们或真或假、良莠不齐,不仅加大了公民对信息判读的难度,而且关系到网络舆论监督的质量。网络空间是一个开放性空间,允许广大网民就社会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观点,参与到国家治理的过程。但其开放性并不总是完全有利的,也有其不利之处,即给虚假信息的扩散创造了条件。受生活环境、家世背景、教育水平等的影响,不同的民众针对同一社会议题会有不同的观点表达,利用网络工具表达意见时也会出现情绪化的非理性行为。主观因素的存在往往使网民忽视甚至无视客观因素,选择按照自己的标准评价事件。部分人假借舆论监督之名恶意攻击诋毁他人,散布谣言,肆意宣泄自己的非理性情绪,恶化了网络生态环境;某些网站只顾商业利益而无视社会效益,通过编造虚假信息博取大众关注,用情绪化标题引导大众情绪;少数人处于对社会的仇视心理而借助网络达成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在微博、论坛等网络公共空间匿名攻击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若不及时采取法律手段加以规范,必会助长这股歪风邪气,损害新闻真实性和舆论监督质量。

网络谣言是影响网络舆论监督质量的另一重要因素。网络大环境为网民提供了较低的准入门槛,造谣成本也很低,任何人都可能有意或无意成为谣言制造者。不同的文化水平造就不同的媒介素养,有些网民的媒介素养高,发表的言论偏理性公正,其舆论监督的质量就会偏高;有些网民的媒介素养偏低,发表的情绪性言论较多,其舆论监督的质量就会偏低。自互联网普及后,少数网民滥用监督权的现象屡屡发生,如人肉搜索的行为,将他人隐私公布曝光在网络空间,恶意损害他人的人身权利,影响正常的舆论监督秩序。互联网给了网民表达自身观点的技术支持,而法律给了舆论监督以质量的保障。法律在网络时代的舆论监督中扮演把关人的角色,即对舆论发布者资格的把关和舆论质量的把关。自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的可控,舆论在发布者手中本就处于一种散乱无序状态,偏向于零碎的情绪表达削弱了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网民成了网络空间的隐形人,匿名状态给了他们极大的安全感,也让他们可以不计后果地发布谣言。法律从源头上将这些匿名信息扼杀在摇篮中,如要求网民必须实名注册,从而将舆论的无序逐渐变为管理的有序,提高了舆论监督的质量。

大量网络谣言的存在加大了网民的信息判断难度,也大大降低了网络舆论监督的质量。信谣者在猎奇心理的驱动下人云亦云,或跟随造谣者的脚步表达对社会的偏见,这种人云亦云的感性行为需要法律的理性加以引導。网络时代各种矛盾愈发凸显,舆论监督的质量亟待提升。每一条法律法规的制定、互联网政策的推出,都直接影响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利益。在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更需要法律的力量整治被恶化了的社会风气,维护健康的社会秩序,增强社会公众的信任,让虚假信息无处遁形,从根源上切断谣言,保证舆论监督的质量,保护公共安全。法律的存在使隐秘性的网络空间逐渐变得公开透明,规范了网民的言行,有效地遏制了谣言等虚假信息的散布,最大化地保障了舆论监督的质量。法律是一道去毒网,有效去除了危害社会的不实言论,让过滤后的言论进入流通领域,充分承担起把关人责任,阻止了谣言的蔓延扩张,更好地维护了经济生活的稳定。在法律面前,公众必须对自己的话负责,那些正确的舆论监督会成为社会建设的良药,而那些肆意造谣、制造恐慌的错误舆论制造者必须为自己的言论付出应有的代价。基于个体偏见而对事实加以扭曲而编造出的荒谬结论在法律这面“照妖镜”面前亦会无所遁形。针对网民普遍存在的心理倾向而捏造谣言、颠倒是非黑白,并试图以此误导大众舆论,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的网络造谣者必将为法律所严惩。

让法律守护网络时代的舆论生态健康

舆论监督是公民特有的监督权的组成部分,其监督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行为。但网络时代公民舆论监督的客体范围却常常有所逾越,例如,在披露被监督者信息的同时,对被监督者家人、子女及相关亲属信息加以曝光,并进行言语的侮辱和谩骂,更有甚者直接对被监督者及其家人进行攻击,使被监督者遭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伤害,极大地破坏了舆论监督的原则,污染了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少数社会大众的监督行为掺杂了较多的感性色彩,舆论监督权扭曲为个人泄愤报复的工具,跨时空的传播快速煽动网民情绪,这种非理性的舆论监督行为极易造成多数人的暴政,对我国的政治民主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网络侵权是网络舆论监督中经常发生的负面性事件,道德底线被践踏,舆论监督权没有得到正确的运用,这极大削弱了舆论监督的可靠性和公正性,不利于舆论监督发挥应有的效力。当道德无法解决网络时代舆论监督领域的突出问题时,便需要法律的保驾护航。法律将群体情绪限制在可控范围内,对由于群体冲动导致的公民舆论监督权力的滥用加以规则性处罚,使社会大众意识到正确使用监督权的重要性。若不能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及制定相关法律体制来保障舆论监督的质量,任其自由发展,则必然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网络技术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网络平台的安全问题也愈发暴露出来,安全防护等级低的平台缺乏有效规制,有的网站甚至为了谋取利益而披露用户信息,将公民隐私暴露于大众环境中,极大危害了公民利益。这些道德方面的突出问题无法用德治的方式妥善处理,所以需要法律为网络平台的安全性保驾护航,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平台的运营提供明文规定,避免监督人信息泄露而导致的人肉搜索。让法律守护网络时代的舆论生态健康,不是否定道德的作用,在精神文明建设还未达到成熟之前,我们更需要法律在其中发挥作用,以更好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任何一项法律法规的颁布都有其现实意义,都是综合考虑各方情况而后深思熟虑得出的结论。网络时代,舆论监督法律体系的建构以及相关主体方细则和措施不断细化完善,明确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极大程度地保护了社会公众的言论自由和数据信息安全,维护了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

网络舆论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督促公职人员改进工作对公民负责。网络舆论虽建立在民意的基础上,但民意并不总是完全正确的,而不按照民意办事往往会招致较大的舆论压力。因此,网络舆论监督需要法律的保驾护航。在法律的维护下,公民越来越可以通过正确的手段维护自身利益,政府部门也免于舆论压力,提升了舆情质量和办事效率。公民的监督是司法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公民司法监督形式多样,网络时代最常见的就是公民通过社交媒体软件监督司法活动进程。公民对司法活动的有序监督可以保证司法活动在阳光下进行,推进司法工作的完成。司法工作自觉主动地接受公众的舆论监督并不意味着司法判决需完全符合公众意见,公众意见只是起到参考作用,而司法活动却是独立的行为,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作出的裁决,如若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而改变,便会失去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所以要谨防媒介审判代替司法审判,让司法判断者能够客观作出决策,这就需要法律为司法监督提供一个公正自由的环境,而不是任凭公众指导司法活动、干涉司法活动,必须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

网络舆论监督是公民舆论监督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公平正义的重要动力。网络时代由舆论监督引发的问题层出不穷,对舆论的正确监督和科学把控,需要公民媒介素养的不断提升,需要严格的管理控制,更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法律是网络时代公民合法权利的维护者,是舆论监督质量的把关者,更是舆论生态健康的守护者。因此,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让法律为网络时代的舆论监督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董国军,2019,《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中国集体经济》,第7期。

沈正赋,2018,《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的核心理念》,《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1期。

马丽雅,2018,《舆论监督与法律监督良性互动之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郭娟,2017,《网络化语境下如何加强对网络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保护》,《法制与社会》,第11期。

刘曦茜,2015,《舆论监督在管理中的效能和制约因素研讨》,《东方企业文化》,第24期。

责 编∕肖晗题

作者:邵丹

网络时代符号管理论文 篇2:

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

内容摘要:网络时代,大众的阅讀模式变得更加多元化,碎片化,电子阅读逐渐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占主导地位,纸质书,尤其是经典读本,慢慢地在大众的生活圈淡化。当网络热词的出现,文化IP火爆网络,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悄然改变着。人们对于经典阅读的体验,早已是明日黄花,在浮躁环境中也很难进行深入的思考。这就导致人们在欢饮鼓舞网络技术发展提供便捷的同时,把经典阅读的浪潮推到了风口尖上。反观当下,在网络时代,重提经典阅读与体验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网络时代 汉语言文学

伴随这网络时代的发展,网民群体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其也将大众的经典阅读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上面,显著的一点便是人们能够在庞大的信息库中挖掘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这一快捷化的形式,给阅读体验也带去了新的尝试,人们随时随地享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当然,网络时代也冲击了大众对汉语言文学的阅读体验,慢思考,深思考,成为网络时代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的现状

大浪淘沙,经典读本终究会如金子发光。随着时间的消逝,经典读本给大众的阅读体验也将是不同的。很多大学生,在报考专业的时候,甚至避开这一冷门的专业,或者反其道而行之,专注于网络小说的钻研,沉浸在快餐式的网络文化中。

(一)何为经典阅读

提起经典阅读,不少人便用枯燥无味,艰深莫测,古板无趣等词语来形容自己眼中的经典阅读,他们声称“不看四大名著不懂经典阅读”“不读诗词文化不懂经典阅读”,这显然是给经典阅读贴上了标签化,并延伸到自我认知上面,形成狭隘的理解和偏见。

经典阅读,可以说是古老的读本,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它们经历过很多人的沉淀、深思而在新时期条件下糅合形成新的价值观,一种仍在当下适用的准则。经典阅读,是百读不厌的,每一次重读,都是对文学作品新的定义,新的补充。网络时代下,对于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人们应该是建立在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下的。因为任何事物离开了历史,都是支离破碎的。

(二)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体验的表现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直击人们的灵魂,给予向上的力量,在文字符号的表达上,契合读者的心境,于无声中暗含深刻的蕴意。随着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人们在选择、阅读、收藏经典文学作品书目时更加具有优势。借助网络空间上的大容量,时间上的延伸性,人们接触或获得经典文学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从而,人们的阅读体验得到了进一步地深化。网络环境虽然改变了大众的阅读方式,但是人们并未因此丧失了深度思考的能力,依然在思考文学作品原有的文化内涵。

二、网络时代对汉语言文学产生的的利弊观

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之间是有联系的,二者既相互融合、促进,又在某些方面呈现排斥的状态。尽管网络时代塑造了一群热爱文学的人们,但是真正将汉语言文学的经典之处学到精,学到细的人少之又少。将汉语言文学投射到网络时代大背景下,有助于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经典阅读与体验的真实状态,挖掘文学需要的成长土壤,将产生的不良效应控制到最小,弘扬主流价值观。

(一)优势表现

网络改善了汉语言文学的内容,显得更加豐富多样。基于网络的虚拟化、共享性、廉价性等特点,大众更愿意将阅读时间花费在网络电子版的经典文学书目上,一来可以节省空间,形成专属自己的移动图书馆;二来可以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广泛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不必因价格过高产生其他的顾虑。电子书籍相比纸质书,具有绝对的价格优势,有些专门的电子阅览器,可以通过签到领取虚拟的金币购买整本书。

大众对汉语言文学的深度探究,有助于网络环境更加和谐。汉语言文学本身就是精神食粮,对经典文化的学习,接收经典文化的熏陶,整个网络环境不会显得乌烟瘴气,更不会让三俗作品摇晃在大众的眼球下。重温经典作品,人们的内心变得宁静致远,良好的社会风气也能遏制浮躁风的蔓延。

(二)负面效果

网络冲击了汉语言文学的表现形式。单纯的文字符号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了,网络小说以及游戏的刺激,使得大众的情感体验偏离了原作者的主旨。网络内容鱼龙混杂,加之缺少管理,这使得大众对经典文学的深层次思考大打折扣。网络语言环境的情景化应用,导致了传统的表现形式不适应经典文化的创新。

当网络IP一瞬间在人们的视野范围内火爆,根植于这种背景下,大众很难得到汉语言文学本质的文化熏染,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碎片化的阅读,极大地困扰了人们对经典阅读的系统化学习,容易停留在表面上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不对等的学习会产生负面效果,零散的信息直接分散了大众的阅读注意力。尽管汉语言文学中经典的桥段被各种形式演绎出来,比如视频,动画,图像等,但为了迎合当下的市场营销,在包装上面或诠释上面,总归是有瑕疵的,甚至误解了经典作品的原意。

三、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在网络时代所存在的现实困境

(一)传统思维方式正在转变

网络文学诞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目前为止来看,网络文学的发展轨迹是迅速的,抢占了一大部分市场。网络用词铺天盖地的使用,恰当与否,不再是作为文学审美的标准了,大都向庸俗化靠拢,不得不说,这些网络用词不规范的出现限制了经典文学的成长。生动活泼的形式,幽默化的表达,人们的思维方式出现裂变,甚至有人把这种想象化为“代沟”。早期,网络上有这样一种说法“十年一代沟”,而在网络催生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后,尤其是玄幻类型的,几个月的年龄差都被网友调侃成有代沟了,出现了一种“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局面。

在很早以前,《从莎草纸到互联网2000年》就出现了“点赞”的说法,可见互联网环境下,还是会追本溯源,回到原本上去。不懂汉语言文学的理论常识,细谈互联网下如何提高阅读水平,显然是不见成效的。一昧地追求视觉上的美感而忽略内在的核心价值观,追赶泛娱乐化的阅读体验寻求放松,这是无法真正将深思考深入灵魂里的,无法将文化内核表现出来的,简单的浏览和走马观花似得学习,会逐渐削减大众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

(二)经典阅读方式正在转变

目前,电视节目比较火的《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再次让受众燃起对经典阅读的学习。可见,经典阅读体验依然在受众眼里受欢迎。歌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更在社会上刮起了诗歌热、汉语言文学热。不同的阅读方式,会有不同的阅读体验,但坚守在汉语言文学的基础上进行经典阅读,都是能够得到大众的肯定和支持的。

(三)经典文学价值观正在转变

经典文学价值观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二者的社会功能上。汉语言文学作为传统文学的主流,担当着教人育人的责任,内容上更加侧重反映人们的精神面貌,价值观上更加注重人们内在品质的提升。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在一定范围里会影响更多的人投入到经典文学的写作上面来,但因受限于娱乐功能,而不能登上大雅之堂。

四、网络时代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阅读缺失原因探析及出路

经典阅读,在重塑大众三观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个人要是没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流中容易迷失自己,丢掉方向。一个人热衷对经典的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体验,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摆脱汉语言文学在网络时代的困境,依然是需要多方共同攻坚作战的。

(一)在学校层面

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所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他日后在社会上立足的行为。从出生开始,踏进了学校的大门,学生身份便一直影响着个人的思维方式、处事能力等。而且,学生在学校里生活的时间较长,大部分都是在学校环境下成长并完善个人魅力的。

学校的老师便自然的承担起了教书育人的责任。尤其是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老师在课上或课下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不断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比如大学的开课模式,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状态,逐步地引导他们学习钻研经典文学,利用现代技术,挖掘经典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以多种表现形式去调动学生对经典阅读的积极性,将阅读课堂。

扩建图书馆规模,增加经典读本数量,设置学校经典文化读书日,开展学术讲座等,这些都可看成是学校重视经典阅读的方向。

(二)在家庭层面

家庭环境中孩子对经典阅读的缺失是需要父母警惕的。孩子耳濡目染父母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会渐渐转变成自己的思考方式。一旦家长沉浸在网络信息中,缺少严谨逻辑的思维方式,影响了孩子在判断是非面前的判断,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尤其是网络IP火爆之后,随着跟来的网络游戏盛行一时,孩子真正去接触文学性本质的东西,注重对汉语言文学的调研,深究是有必要的。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是深远持久的,父母要通過自身的学习,带动孩子进行相关的学习,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在社会层面

市场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经典阅读化到小众化群体中。读不懂,看不懂,等成为了大众逃避对经典阅读的借口。故事性,奇幻性,戲剧化等成了网络文学蔓延的种子,大大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从而在市场环境中有一席之地。这并不是说网络文学的本质不好,而是在大力发展网络文学同时,作者应该不忘初心的去创作,以优质的内容去服务大众,将经典阅读的本质最大化的传递出去。

经典文本,是不断解构和重塑意义的过程,在网络时代,如何利用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科学性去融合发展汉语言文学的阅读体验,是亟待解决的事情。学校也应该扩建图书馆规模,增加经典读本数量,设置学校经典文化读书日,开展学术讲座等,提升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水平。还原经典文学的真实,让大众在经典阅读体验中去感受文化的内涵,中国教育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樊星.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J].语文建设,2013,(23):15-16.

[2]陆丽霞.浅谈网络文学对传统的解构[J].改革与开放,2010,(7).50-70.

[3]王瑜.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中的文学性问题[J].安徽文学,2010,(7).28-30.

(作者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作者:杨阳

网络时代符号管理论文 篇3:

试析网络时代外语自主学习的培养

摘要:网络在给外语自主学习者带来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巨大的自主空间的同时,网络知识的多元性、发散性、不确定性和无始源性等特点也常常迷失学习者的主体意识。网络化的知识环境要求外语学习者必须具备主体批判意识和文化认同感。鉴于此,源自生活世界的经验知识、协商建构的教学内容以及对话式的教学关系构成了以自主学习为培养目标的外语教学实践的基本内涵。

关键词:网络时代;外语自主学习;主体批判;文化认同

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齐莫曼,自主学习的培养主要涉及自我、行为和环境等三个方面,学习者的自主行为受到学习环境和学习者个体内在因素的影响,学习者的自主能力是三者交互作用的结果。显然,学习主体的形成根本上是个人的内在的自觉过程。学习者的学习欲望、学习潜能、管理能力和学习信心的产生与发展需要以学习者独有的心理认知为基础,只有确立了心理上的内在主体地位,学习者的自主能力才是完整的。因此,以培养自主学习为目标的外语教学实践需要考察学习者的学习环境,研究学习者的内在需求,使学习者具有内在的、自我激发的学习动机,以及对学习环境和学习对象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并采取积极自信的学习姿态,从而持续发展自主的学习行为。那么,当下网络时代的外语学习环境具有什么特点?该学习环境要求学习者具备哪些内在的自主因素?又是怎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应合这些内在需求,从而有效地培养学习者的自主行为?

一、网络时代的外语自主学习环境

网络技术催生了丰富的知识内容,促进了知识的更替和传播,提供了便捷的交流方式。无疑,网络为自主学习创造了新型的学习环境和交流平台,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外语学习者来说,网络不仅带来了时新而充裕的真实语言材料,而且为学习者提供了与以外语为本族语的人进行直接对话的便利,给学习者提供了无可比拟的自主条件。同时,网络技术还带来特有的知识表述形式——超链接文本。这种非线性的知识呈现方式为学习者的独立行动和意义创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可能性。超文本具有离心的、多层次的、发散型的特点,呈现一种打破意义界限和完整结构的解构精神,致使“权威”受到质疑,引发了知识关注的新视角。多角度的知识审视使学习中信息交互时活跃的精神状态得以保障,有利于开放式思维的培养,也给学习者创造了巨大的自主空间。

然而,网络在给外语学习者带来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巨大的自主空间的同时,也常常使学习者迷失主体意识,给他们带来特有的主体困惑。超文本具有多元性、发散性、不确定性和无始源性等特点,网络知识呈现特有的流动性、当下性和暂时性。随着网络的普及,超文本也悄然地影响并改变着人的交流方式和思维状态,致使“浏览”开始取代有目标的“阅读”,认识趋向表层化和肤浅化,其经验结果也相应地呈现出难以琢磨和短暂易逝的特点。人受到知识的裹挟,“众声喧哗”的话语下隐匿着认知的深层困惑和无主见的焦虑,人在知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正在被消解,甚至可能沦为网络话语的无意识的产物。

此外,外语学习者作为一个特殊的语言学习群体,正遭遇网络带来的新的思维方式以及来自外来文化的意识形态的双重困扰,经受着特有的自主尴尬。首先,作为一种源自西方的新生物,网络资源的开发实质上与西方思维方式存在着一定的深层次的关联,受到某种西方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其次,当前互联网中9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中文信息还不到1%。由于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的互为你我的密切关系,网络的普及带来的不仅是语言的全球化,更是文化的全球化。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中,外语学习者不可避免地频繁接触和介入西方近现代文明所构造的观念系统。由于西方文化观念在网络知识语境中处于明显的主导地位,外语学习者难以平等地参与对话,从而容易迷失自我,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因此,网络时代关注培养外语学习者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事实上,恰恰是学习者所遭遇的主体困惑和自主尴尬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外语教学实践,探讨新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外语学习者在该学习环境中的自主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主行为。

二、网络时代外语自主学习的个人内在要求

网络化的知识环境要求外语学习者具备主体批判意识和文化认同感。批判和认同一起构成了外语学习者主体性的两个基本方面。

批判意识是网络时代外语学习者首要的个人内在要求。“批判不是根据某种现存权威的规范来判断或评价事物,也不只是要得到所谓正确的思想和逻辑确定性,而是要把批判引到批判的条件和前提,弄清在批判过程中发生的事。”对自主学习而言,网络的意义在于它创造了一种知识场域,在知识碰撞和互动中开拓人的思维。网络知识的信息化和多元化要求学习者根据自我需要主动地选择和摄取最有用的信息。由于网络知识总是带有个人主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学习者需要对所学知识的准确性、真实性及其发生的背景等进行个人判断和决策,通过理解、体验、识别与选择知识场中的大量信息,将其消化并利用。此外,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他们接触的大量外来信息并非母语,这尤其需要他们以一种自主的姿态在外语知识环境中直接地或间接地参与对话,“积极地从所发生的事件中寻求(甚至强加)意义”。

认同感是网络时代外语自主学习者另一个突出的主体要求。“自我认同并不是个体所拥有的特质,或一种特质的组合。它是个人通过个人的经历而形成的、作为反思性理解的自我。认同在这里设定了超越时空的连续性:自我认同就是这种作为行动者的反思解释的连续性。它包括人的概念的认知成分。成为一个‘人’,而不仅仅是反思行动者,还必须具有有关个人(如用到自我和他人时)的概念。”安东尼·吉登斯的定义清晰地解释了认同与人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可以说,缺乏自我认同感的自主只能是形式上的自主、不完善的自主。对外语学习者来说,自我认同又凸显在文化方面,文化认同是外语自主学习者突出的个人内在需要。根据霍尔,社会学意义上的认同是在自我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并在与“外在的”文化世界以及它所提供的身份的持续对话中形成并修正的。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在与“有意义的他者”的关系中形成,同时“他者”又反过来把“他”生活其中的世界的价值、意义以及象征(符号)文化传达给主体。网络时代的全球化语境将外语学习者更多地置于“他者的世界”之中,知识信息的极度不对称增加了学习者参与互动的难度,容易导致认同感的迷失。缺乏自我认同,就可能意味着外语学习者失去与“有意义的他者”进行对话的能力,从而只能简单地接受“他者的文化”。

具备了主体批判意识和自我认同感,学习者就能“与其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产生心理关系”,并拥有“一种超然的、批判性反思决策和独立行动的能力”。具备了文化上的主体批判意识和自我认同感,外语学习者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身及其学习环境持批判的态度,通过反思和直觉,自我调节与自我监控,经历从外在世界到

内在世界的反复冲决,向完整而真正的自主趋近。

三、网络时代培养外语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学习者可以依赖某种外在的学习组织形式(如自主学习中心等)来自我管理学习行为、体现其主体身份。但要培养学习者具有主体批判精神和完整的文化认同感,使其具备意义建构和跨文化对话的能力,教学实践需要关注学习者的生活体验和理解,营造一个人文交互的教学环境。鉴于此,源自生活世界的经验知识、协商建构的教学内容以及对话式的教学关系构成了网络时代外语自主学习教学实践的基本内涵。

网络时代培养外语自主学习应以学习者拥有的经验知识为基点。学习者是生活、工作中具体而真实的人,具体的人指向具体的生活世界,关注学习者也就意味着关注他们的生活与体会。“生活世界是一个即时体验而尚未加以反思的世界,而不是我们可以为之下定义、分类或反映思考的世界”。生活世界的这种“前理论、前反思、前科学”的特征,决定了生活实践先于理论,为学习者提供了我思和超越的根据,使得学习者超越地批判他人的知识成为可能。外语教学通过唤起和引导学习者对自身生活世界的洞悉、领会和把握,对本土文化的深切感受和理解,通过与外来文化的对话、批判和超越,获得一种自我意识和文化认同,对意义作出更为深刻的理解。生活体验又与对话交互作用,促成自主的开放性发展,使得学习主体的封闭性和孤立性得以消解。只有这样,学习者才能够在复杂的话语环境和文化环境中以批判反思的姿态自我探索、自我选择、自我建构和自我创造,构建自己的学习视域(learning horizons),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网络时代培养外语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应以协商建构的教学内容为前提。著名的美国存在主义哲学家乔治·奈勒认为:“既不能把各种教材、编纂成体系的知识本身视作目的,也不能把它当作学生为谋职、就业做准备的手段,而应视其为自我发展、自我完成的手段。不应使教材支配学生,而因使学生成为教材的主宰。”传统的传授式外语教学把语言仅仅当做工具来掌握和操控,把学生作为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的客体来塑造,所遮蔽的不仅是学生的心灵,还包括知识所表征的世界。语言不仅仅是人用以交流的工具,它更是人在世界中的存在方式,语言与人具有完整的同一性。因此,语言的学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人的自我展开和成长,它超越技能的训练。在网络时代,培养外语自主学习的教学内容应当从教师和学习者自身出发,建立在教师和学习者已有的体验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立足于学习者自己的认知、体验、领悟、识别与选择,通过协商与建构,使学习成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使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主体。

网络时代培养外语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应以对话方式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对话要求学习者有自主思考的意识和主动参与的行为,因而是揭示现实的认知行为所不可或缺的。对话式教学把学习者看作平等的实践认知主体,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使学习者不再外在于知识体系而存在,而是与知识融为一体,通过感受、经历、体验和交流互动对知识形成较为完整、较为深刻的理解,从而生成新的理解,创造建设性的意义。在对话中,学习者、教师各自向对方的精神以及知识文本敞开,彼此接纳并互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使个体获得自我肯定。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对话中隐含的控制是对话双方对世界的控制,对话是为了人类的解放而征服世界。”尤其在开放的、充满解构精神的网络时代,对话让外语学习者能够把个体的生活经历和自我文化气质参与进来,通过理解、分析、提炼和重新建构,从生活体验和自身文化出发展开并深入知识,形成自主批判和自我意义构建的信心和勇气。

自主是学习者个人身份(identity)从“承受者”到“负责人”的转型,自主学习是一个参与式、主体式和创造式的自我展开和成长的过程。网络为外语自主学习创造了丰富而便利的知识环境。然而,由于网络超文本的无主体性倾向,外语学习者面临“迷航”的危险和认同困惑。鉴于此,培养外语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应当关注学习者的内在诉求,注意培养他们的主体批判能力和完整统一的自我认同感,使其能从自身出发思考、分析、判断个人的真实需要和学习追求,进而超越被动与迷茫,最终真正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来。

[责任编辑:杨裕南]

作者:邵慧娟

上一篇:施工程序水利工程论文下一篇: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