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新闻学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甚至出现过要求“传播学取代新闻学”的观点,而高校教育大多数也是将新闻学与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来教授,在传播学课程的设置上也仅仅是开设几门理论基础的必修课,如《传播学教程》、《大众传播》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符号新闻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符号新闻学管理论文 篇1:

新闻学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探析

摘要: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新闻学的人才需求悄然发生变化,传统的新闻学人才培养模式已然无法适应新的岗位要求。本文从新闻人才需求开始分析,探索出适应全媒体环境的新闻学人才培养模式,从调整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和改善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实现新闻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关键词:全媒体;新闻学;人才需求;教学改革

一、新闻人才需求:类型转变与素质要求

(一)多能的内容提供者

在内容为王和渠道为王两种理念中,不能仅仅看到渠道的价值而忽视内容的制作。只有优秀的传播平台,却没有好的内容,媒体是无法吸引和留住用户,实现长远的目标的。全媒体环境下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的感官刺激成为受众的接受习惯,新闻界需要能够运用多种传播符号来制作优秀内容的人才。这就要求新闻人要从“一专”向“多能”转变,不仅要具有较好的文字功底,还需要熟练掌握运用音视频与图像处理等各种软件。

(二)新颖的思维能力

新闻人才应具有新颖的思维来适应全媒体平台的发展,全媒体平台的依托是互联网,所以究其根本就是互联网思维的培养。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集团转型成为信息服务商,这就要求全媒体人才具备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在新闻领域主要体现在增强受众深度交互意识,了解受众的需求,在信息采集和发布形态中注重受众体验,以此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提高受众忠诚度。

二、新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一)调整教学目标——培养全媒体业务型人才

多能的内容提供者与新颖的思维能力者的培养,要求新闻学专业培养出全媒体业务型人才。全媒体业务型人才主要指具有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精湛的实务技能、深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法、专业主义理念和社会责任感,熟悉我国新闻法规和宣传政策、适应全媒体工作环境,能在各级党政军群宣传部门、文化出版等企事业单位、新闻通讯社、报业集团(党报都市报)广播电视局(电台电视台)及期刊杂志社、网络台等部门从事采访、写作、编辑、经营、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具体体现在懂理论、能实践、重内容、会技术。

(二)优化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提升能力

1.健全课程体系

新闻系课程体系为适应全媒体环境,应当在全媒体的学习上沿用阶梯学习的方法。基础课程教学不断夯实学生的理论史学基础,同时不断加强学生业务技能,在《新闻采访与写作》等专业课程中进行实训教学,提升学生的全媒体信息生产能力;为了建立媒介意识与媒体思维,在一、二年级的学生课程中设置《新媒体导论》等基础通识类课程,三年级学生将学习《互联网营销与创意》等方向类课程,课程体系进一步深化与细化。

2.革新课程内容

《多媒体软件基础》课程将Photoshop、Premiere软件知识进行压缩,增加可视化数据分析软件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们数据处理、分析与运用能力,适应大数据新闻的发展趋势;课程《新闻学原理》应侧重于把科学的传播观念、媒介素养、传播者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理念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建构全媒体时代的新型记者。

3.建设实训项目

全媒体环境对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实务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课内外实训项目应当受到重视,目前新闻学实训项目有图像处理、新闻采访实训、新闻摄影实训、声音处理、新闻写作实训、新闻编辑实训等19门课程的425课时的课内实训内容,各门课程的实训内容侧重于全媒体的实训进行了细化。

(三)改善教学方法——微博、微信平台作为考核方式

学生新闻作品作为课程考核对象,保证实践教学目标的完成。比如,课程《新媒体导论》理论联系实践,期末考核方式为每位同学推护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以平台的粉丝数与阅读量来衡量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根据我校2014级新闻学专业86名同学的期末考核情况统计,历经3个月的微信平台运营,有近50%的微信平台粉丝数突破300人,个别微信平台粉丝突破1000人。学生们的新媒体操作能力显著提升,媒体意识显著增强。

三、结语

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学专业学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新聞学专业学生如何成功适应全媒体环境下的人才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新闻学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践行者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观察与反思,教学内容得以不断改进,课程体系得以不断优化。对于高校教研者来说,新闻学教学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

作者: 高玉烛

符号新闻学管理论文 篇2:

从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关系看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

摘 要 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甚至出现过要求“传播学取代新闻学”的观点,而高校教育大多数也是将新闻学与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来教授,在传播学课程的设置上也仅仅是开设几门理论基础的必修课,如《传播学教程》、《大众传播》等。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没有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做准确把握,本文将从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角度看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试图对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做更准确的把握。

关键词 新闻学 传播学 关系 人文学科 社会科学

要想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看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区别,首先就必须对新闻学、传播学、人文学科以及社会科学四者的定义准确把握。“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从百度百科我们可以知道,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是关于社会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系统性科学,是科学的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模型科学。通常指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而人文学科则是被排拒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外的学科的简便总称。二者最大的区别仅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一个是“科学”,一个是“学科”,即,前者依赖于大量实证研究,后者则不需要,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边界、研究方法,以及价值尺度是科学与学科之间最明显的不同。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来探讨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现如今,新闻学与传播学被定性为,新闻学属于人文学科,而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华中科技大学吴廷俊教授在其长文《传播学的导入与中国新闻教育模式改革》中也不无深刻地指出,“新闻学属于人文学科,是人文学中的应用学科……新闻学是学科,而不是科学”。

首先,研究对象和内容的不同。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新闻学只研究新闻媒介,侧重于报纸、广播、电视的新闻和评论。“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包括人类传播的历史,人类传播活动的类型,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结构。传播学研究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也就是效果研究”。由此我们可以简要概括为,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和活动,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传播行为的规律和关系。

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真正的把人当做人,并探索人的存在意义和生存价值,具有人文主义传统。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或者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又被不同的学分划分为不同的领域,从而发现其规律。由此可以看出,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有着本质的不同。我们来看新闻学,人的行为贯穿整个新闻学,我们研究新闻学,研究人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采写编,遵守的职业道德,软新闻和硬新闻的要求与区别等等,无不旨在指导人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行为。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果抛开人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的大环境,是不可能把握好人的本质的。也就是说,人文学科在研究人的同时也必须研究社会。在传播学中,研究对象是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我们知道,要想研究规律和关系,就必须准确把握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而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少不了人的参与,那么,如果缺乏对人本身的了解,是无法对人所参与的社会生活、社会事务和社会关系做到精准的了解的。

由此可见,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即要研究人,也要研究社会。当然,人文学科研究社会是为了更好地研究人,而社会科学研究人是为了更好地研究社会。在研究对象问题上,二者虽有交叉,但还是存在本质区别的。那么应用到新闻学与传播学中,不能简单的把新闻学与传播学硬性的划分为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即要看到二者的本质不同,又要看到二者的交叉性。

其次,研究方法不同。新闻学更加注重的是通过对实践经验的研究,而非实践本身,进行归纳总结,更多地是通过直观的考察分析进行研究。传统的新闻学并没有明确提出某一种研究方法。事实上,新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归纳和演绎,着重关注新闻业务的操作,用以指导新闻实践活动。传播学我们主要看主流学派,也就是经验主义学派,主要是通过实证研究,变量分析,实验分析进行研究,提出理论和分析模式,用来解释人类传播中多种多样的传播现象。

新闻学中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一种媒介威力强大的理沦“魔弹论”,也称“皮下注射理论”,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拉扎斯菲尔德、西多尼?罗杰森。“它的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这种理论认为,受众就像射击场里一个固定不动的靶子或医生面前的一个昏迷的病人,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毫无反抗能力,只要枪口对准靶子,针头扎准人体某部位,子弹和注射液就会迅速产生出神奇效果。受众在媒介灌输各种思想、感情、知识,时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然而有关这一理论的研究大都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结论,并未经过严密的科学调查与验证。这种理论过分夸大了大众媒介的影响力,同时也忽视了受众对大众传播的自主权的前提。再如,传播学中验证传播效果的先驱者霍夫兰,二战期间,霍夫兰为了验证不同方法对于传播效果的影响,主持了一系列的鼓舞士气为宗旨的有关宣传效果的心理实验,这是采用心理实验方法进行大众传播研究。

由此可见,新闻学与传播学在研究方法上的确有着本质的区别,新闻学注重对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传播学注重实证研究。

最后,价值尺度的不同。社会科学崇尚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尊重科学,严格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的求真求实的自觉意识。人文学科崇尚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等,体现在人文学科中共同的东西,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尊重人,爱护人,时刻关注人类利益和人类发展的求善求美的自觉意识。在新闻学中,我们在崇尚人文精神的同时,也要注重科学精神,同样,在科学试验中也应同时具备人文精神。例如核技术,既可以用来发电,又可以制造成原子弹威胁人类安全;鸦片,既可以在医药领域发挥作用,又可以制成毒品,危害人类健康。在这些试验中如果一味追求科学精神,而没有人文关怀,那么,其产生的后果是无法想象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价值尺度有明显差别,但是并不是完全脱离的,应该保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

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并不是完全分裂的,其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我们既要看到二者相互区别的方面,也要看到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新闻学与传播学同样如此,既不能脱离传播学单单研究新闻学,也不能脱离新闻学仅研究传播学。

在当今传媒变革如此剧烈的时期,弄清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以及二者的学科界限与联系显得尤为重要。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时表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随着4G进入人们的生活,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日趋成熟,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对信息化革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首选着力点便是传媒领域。传媒领域因此正处于巨变时期,面临许许多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中国传媒业如何因应生产力大变革时代的要求,承担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的历史使命?如何在传媒巨变时期找到科学的规律和方法?传统媒体如何应对纸媒的衰落?如何解决纸媒从业人员的去向?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未来不断的探索,在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指导下,进而找到符合时代要求、顺应历史潮流、引领未来发展的科学决策。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吴廷俊.传播学的导入与中国新闻教育模式改革[J].新闻大学,2002(1).

[3]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7.

[4]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胡熙

符号新闻学管理论文 篇3:

现代媒体技术下“新闻学概论”课的创新与尝试

摘要:文章从媒体技术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现代媒体技术对“新闻学概论”课程在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方面的要求以及该课程创新的原则;在些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成立学习小组、利用微博学习、建立网络资源库、创建新的评价标准等具体做法。

关键词:媒体技术;新闻学概论;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孙琳琳(1971-),女,山东牟平人,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沈阳大学教改项目“改革新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探索与实践”(项目号:20102169)的阶段研究成果。

新闻学是一门依靠高科技支撑的时代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新闻传媒业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就是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说,新闻业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而发展。为此,在新闻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从学科特点出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校园网络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使新闻专业学生尽快适应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着手进行了高职新闻采编专业“新闻学概论”课程的创新与尝试。

一、现代媒体技术下“新闻学概论”课程创新的必要性

1.现代媒体技术对新闻学教学内容的冲击

现代媒体技术,特别是Web2.0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传统新闻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以Web2.0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媒体,不仅推进了公众对新闻传播过程的全程参与,导致了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模式的形成,同时也加速了新闻媒体走向媒体、公众共同运营的新闻信息传播新时代的进程。传播新技术和传播新模式使守门员这一关口越来越显得不重要,任何人都可以发布、解释新闻,新闻的生产速度加快、成本降低,但是却对新闻的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新闻媒体在享受现代媒体新技术带来的新状况的同时,如何保证新闻职业的操守,保证新闻的准确性、真实性、客观性、平衡和简明清晰就成了业界和学界的当务之急。对于新闻专业来说,“新闻学概论”课程是学生们最早接触到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这门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新闻学的核心原则和理论,并能运用这些最基本的核心原则和理论来指导其新闻实践。因此,新闻学的教学,一方面要关注业界在新技术、新环境中出现的新问题;另一方面,要从新闻学的根本来探讨如何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目前,现代媒体技术带来的新闻个性化、娱乐化和互动性,使得新闻价值的公众确认、新闻信息的全程提供、新闻分析的多元展开,都会得到来自公众的全程支持。因此,新闻学的核心原则不仅不能边缘化和弱化,反而应得到重视和加强。这就需要我们的新闻学教学,密切关注新媒体和新技术所带来的新闻传播的新形式,注重分析和解决新闻实践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将新闻学核心原则的讲授与实践紧密结合,依托校园网络和现代媒体,有针对性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扩充。

2.现代媒体技术对新闻人才要求的变化

现代媒体技术下,新闻传播的信息更加丰富,传播符号更加多样,解析更加多元,验证更加苛刻,反馈更加便捷,讨论也更加激烈。不仅如此,新媒体、新技术更迭快速、日新月异。面对这样的演变趋势,今天的新闻教育不仅需要高度关注与技术的结合,还需要与终身学习能力的结合,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各种媒体融合的综合型人才。这也对“新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新闻学专业素养的同时,加强信息素养的提高,不仅让他们懂得如何学习,而且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习惯、能力,这已成为新闻学教育应对信息时代挑战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现代媒体技术下“新闻学概论”课程创新的原则

1.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技术运用相结合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也可使教学内容得到精简与浓缩。在08级新闻采编专业以前的教学中,“新闻学概论”课程是48学时。教学改革后,缩短为32学时。虽然学时有所减少,但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和多媒体案例库的使用,简化了学生自己能看懂的内容,保证学生有比较充分的自学与研究时间。同时,在教学内容中增加案例内容,将媒体最新的报道、最新事件、热点问题等第一时间呈现在教学中,生动、直观地与学生们共同分析、共同解决。这样,不仅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问题,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2.教学实践与现代媒体技术发展相结合

“新闻学概论”课作为高职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新闻专业课,不仅要向学生传达最基本的新闻理念和新闻原则,还要让学生了解新闻,更热爱新闻,树立新闻专业精神。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一方面就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当前国内外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的新进展;另一方面则应加大实践力度,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中进行教学实践,如利用微博进行新闻发布、利用便携式摄像机和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图像新闻的拍摄与制作、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新闻网页的制作等等。通过教学实践与现代媒体技术的结合,提高学生对新媒体、新技术的认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对新闻学知识运用能力。

3.教学方法与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相结合

教学方法要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结合现代媒体技术,新闻学概论课程采用讲授、自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模拟情景等方法,对教学内容的总体把握与分专题深入研究结合,培养和考察信息时代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造性实践能力,如新闻选择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搜集整理资料能力、创造性应用新闻学原理的能力、新闻表现和制作能力等。

校园网络为学生提供Wi-Fi无线上网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时,可以在校园中实现实时上网,并具有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与协同工作的软件平台和必要的资源。

4.学习主体与教学主导相结合

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中,大多数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不可能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只有当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运用日新月异的现代媒体技术在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新型课堂中迎接学习挑战,并充分施展每个人的创造性才华时,学习主体的地位自然就确立了。在“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中,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课程教学中提供案例,组织讨论,进行答疑、解惑,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则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才会真正努力去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只有进入到这样的学习境界时,学生才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三、现代媒体技术下新闻学概论课程创新的实施

经过两年的教学尝试,我们试图建立个性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大信息量的“新教学模式”。更主要的是,我们以这门课为基础,发现学生的兴趣,定向化地引领和培养其专业特长,为其就业和升学奠定永久性的基础。

1.分组学习,成立媒介研究小组

新教学模式以科研课题组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创造性学习。根据学生兴趣和教学内容,我们成立了新闻史研究小组,媒介影响研究小组,新媒体研究小组,新闻业务研究小组等等。教师将相关内容的教案分发给各专题研究小组,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充实与修改教师的教案,创建和完善相关教学资源库。这样不仅压缩了教师讲授时间,更主要的是将教学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本人。课前学生不仅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与小组协同学习以及各种形式的研讨与交流。

然而,在这种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有三方面阻碍:一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二是教师利用新技术的能力与驾驭课堂的水平;三是教学管理的理念和制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实施新教学模式的关键。目前,高职学生普遍入学分数不高、自学能力有限,而且多数学生长期习惯灌输式教学,养成了过分依赖教师的不良习惯,许多学生不仅不会自主学习,甚至懒得学习。同时,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学进度、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管理标准有些教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抱有各种顾虑,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学的积极性和效果。

2.开通微博,每个人都成为一个媒体

新闻学作为时代性、实践性很强的典型应用性学科,既是一个依靠高科技支撑的领域,也是一门依托不断变动的信息源的社会学科。作为新闻学的专业基础课程,我们试图使“新闻学概论”课程成为学生认识新媒体、运用新媒体制作和传播新闻的窗口和平台。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微博这一新技术和新媒体,与学生共同探索新闻传播规律和原则在新媒体中的应用。

微博作为Web2.0的最新应用,代表着互联网的未来。大学生大多也是微博的用户。在微博时代,人们早已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更多的人利用这一开放性平台扮演起“传播者”的角色,并且不需要经过“把关人”,因而原汁原味地呈现出事件的现场感,而它“关注”、“转发”等功能让信息的散布犹如湖面的涟漪,一圈圈越来越大地泛开,达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可以说,每一个微博就是一个小型的媒体,而微博的发布者就是一个独立的媒体经营者、管理者和操作者。我们要求每个学生注册一个新浪微博帐号,要求他们经营自己的微博,将其经历或发现的新鲜事及时发布,吸引关注,最后通过一学期的运作,由学生评委对每个微博的情况进行评审、打分。这样,通过经营微博,让每个学生学会发现新闻、传播新闻、参与热点讨论和评论。

3.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媒体案例库

为方便学生学习,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开拓了多媒体和网络的学习环境,用资源库代替教参,并且由师生共同创建本门课程资源库,形成基于网络资源库的课程与教材新观念。本门课资源库来源主要包括中国网络电视台、沈阳网络电视台、凤凰卫视网、中华传媒网、人民网、新闻记者杂志电子版、AB报等。我们从这些资源中选择典型案例和理论文章建立课程的案例库。例如,在学习“客观性报道原则”这一内容时,我们选择关于“富士康事件”的报道,并与学生一起建立相关资料库:在AB报网中,选择不同报纸对于“富士康事件”典型报道,利用网络电视台下载视频新闻,利用中华传媒学术网、新闻记者杂志电子版等学术网站查找相关分析文章,从而建立了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电视媒体的相关报道、评论分析文章库,以方便学习者依据需要,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同时也使任课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得以充分发挥。

4.建立学生考核评价标准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原先单一的卷面考试考核办法无法与新的教学模式相适应。而要真正发挥新教学模式的功效,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为此,结合本门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1)学习本门课程的成果、热情和参与度的评价;

(2)利用教学资料自我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3)教学文件和教学资源库建设发展的评价;

(4)利用新媒体发布新闻能力的评价;

(5)对新闻作品的评判能力的评价。

围绕这些评价标准,我们以学期论文、调查报告、学生作品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搜集和整理的全部资料、本届学生的媒介案例库,并综合期末考试情况综合形成学生最终的学科成绩。这种学习评价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并创造出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本届同学之间、不同届学生之间的跨时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的新平台。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0.

[2]桑新民.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0,(11):22-26.

[3]郭林.新闻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途径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1,(10).

[4]吕文龙.微博的后现代发展[J].互联网周刊,2010,(21).

(责任编辑:刘辉)

作者:孙琳琳

上一篇:吊脚楼建筑艺术论文下一篇:音乐与舞蹈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