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分析论文

2022-04-15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诱发的“金融海啸”的本质是资源金融炒作与次债CDO精巧设计“碰撞”的结果,是国际金融资本因贪婪给自己挖掘的坟墓。由此,我国应高度重视资本大规模流动的监测和对策研究,加强国际合作来限制资源金融的炒作,注重金融创新风险濡染机制的研究,完善对金融创新的有效监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融海啸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金融海啸分析论文 篇1:

金融海啸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摘要]分析金融海啸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就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提出相应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金融海啸大学生就业就业竞争力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自我生存和发展,寄托着数百万家庭的希望,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入2009年,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话题。国际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明显,同时,对某些地区、行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加之,用人单位招聘门槛的提高,毕业生挥之不去的择业“都市情结”等主客观因素的叠加,使得原本就不乐观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金融海啸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大学生如何应对?本文就此问题作些探讨。

一、金融海啸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2009年全国有611万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受去年年底的美国次贷危机,尤其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缺口已经凸显出来,形势不容乐观,具体而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首先,随着金融风暴影响的蔓延,当前到高校招聘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计划有所缩减甚至取消。随着出口和需求放缓,中小企业在成本预算方面面临着巨大压力,缩减劳动力成本不仅反映到企业内部的裁员减薪,更明显地是对于新劳动力的引入大大减少,大学毕业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其劣势尤为突出,由此两个因素产生的共振体现的高校招聘规模大减也在所难免。

第二,房地产、金融证劵、保险、电子商务等专业毕业生受影响较大。由于这些专业所涉及的行业普遍受制于经济周期的转换,故金融海啸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也必将影响到这些行业。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对这些专业毕业生的大量需求导致了近几年高校的大规模扩招,从而使得这类专业毕业生数量供大于求。

第三,部分地区和企业的吸纳能力减弱,招聘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和规模均下降。劳动力的地区偏向性也会受到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影响。在东南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水平相对较高,其企业的国际业务相对占有更大比重,相应地受金融海啸的影响也必然较大。而人才的流动趋向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从而与该地区企业对劳动力需求减少的矛盾越显尖锐。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针对我国各地区各行业的人才需求特点,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从长远来看,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带给高校毕业生的不仅仅是挑战,也是巨大的发展机遇,因此,大学生必须树立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平时积极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未雨绸缪应对挑战。

二、大学生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对大学生而言,通过提升各方面的素质,增强自身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在任何形势下都是明智的选择。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面对来势汹汹、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其压力不可谓小,但即便如此,通过在就业态度,就业形式上的调整,或许能在“危”中寻“机”,借此“海啸”的浪花,在磨练中实现人生价值。大学生可以从调整就业心态与就业观念、灵活选择就业形式,以及提高自身素质等方面入手,逐步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

(一)调整心态,坚定信心,积极迎接挑战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思想可以使天堂变成地狱,也可以使地狱变成天堂。”大学生要认识到危机即是转机,要以积极的态度、乐观的情绪去面对一切困难和挫折。在当前人才供需情况产生了较大矛盾面前,有些大学生开始对求职择业产生了悲观情绪,变得意志消沉,自暴自弃,进而导致了恶性循环。在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更应该理性地、辩证地认清当前形势,既要看到形势的严峻性,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也要看到其中隐含的积极因素,坚定信心,以主动乐观的态度,寻找机会。

(二)大学毕业生应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择业思路要转换,“死守都市”的就业观念要转变,就业期望值要有所调整。大学生只要能把视野投向更广阔的天地,面向基层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那么,就业空间是相当大的。近年来,国家对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加大了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措施,招聘名额逐年增多,开展项目日渐丰富,比如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项目。由此可见,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广大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中小企业将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渠道。大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祖国需要的地区和行业中去,必将更有利于其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和专业特长,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赢。

(三)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自主创业

创造力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化解危机、保持活力、不断走向强盛的根本。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被动的求职者,更应该成为主动的职业创造者。从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现状看,创业成功的比例是相当低的。2008年发布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5》显示,中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在发达国家,选择创业的大学生能占毕业生总数的20%

~30%。为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金融危机增加了就业压力,但同时全球金融体系调整也必将产生新的创业机遇。因此,有志于创业的毕业生要发扬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自觉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敢于到市场经济大潮中去拼搏竞争,勇于自主创业,科技创业,艰苦创业。

(四)多渠道,全方位收集岗位信息,主动出击

如今,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毕业生可通过各类专场招聘会、校园宣讲会、社会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校友资源、校园网络招聘平台等收集信息,寻找就业机会。同时,求职者要学会主动出击。主动出击并不意味着胡乱择业,它一方面要求大学生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千方百计收集岗位信息,尽可能多地去尝试;另一方面,也要求大学生应针对自身素质和专业特点,有的放矢地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做到“有目的性”的主动出击。

(五)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大学生应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职业方向和目标,把对未来事业发展的预期转变为明确的行动步骤。第二,大学生要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学好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涉猎各学科知识。同时,要注重培养自身的组织管理和创新能力,提高人际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团队意识。在市场经济环境里,对效率的要求远比在学校要高,因此对员工的组织管理、人际沟通等能力的要求也必然会更高,大学生应有意识地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以便在今后的求职中更具竞争力。第三,主动参加社会实践,丰富工作经验。要重视每一次实习的机会,实习是大学生积累社会经验的重要途径,不仅能使大学生了解理论与实践的差距,还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大学生能够从大一就开始通过实习或参加公益活动接触社会,就能越早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那么在大学期间就可以更有目标地去择业。

(六)继续深造,重组知识

面对当前金融风暴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尝试选择继续深造,以避开劳动力需求的低谷,为将来就业市场的回暖做好更充分的准备。由于金融危机带有一定的周期性,故就业市场相对低迷、就业需求放缓、工作岗位不理想等特征将在危机持续时期内显现。因此,大学毕业生可以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一方面可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此举显得尤为重要;在另一方面,通过进修可避过劳动力市场不景气时期,期望在两三年之后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大学生在经济困难时选择去读书应该是理性的选择,因为这不仅规避了就业风险,也缓解了就业压力,这也是一种投资,在经济危机时读书,机会成本相对而言较小。

不过,这样做同样是有风险的,因为未来的市场预期并不明确,在专业的选择上尤应谨慎。毕业生往往会选择自己大学所学专业进行进修,故在研究生专业选择上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这些专业是否适合几年后的社会需求,毕业生必须对其进行考量。另外,一般而言,研究生的培养重视的是专才教育,这点对未来劳动力的需求也是未知之数,专业化较高的人才未必会受到中小企业的青睐,而恰恰中小企业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最大买家。同时,攻读研究生还取决于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政府根据社会需求设置高等教育不同阶段的资源配置,而市场对人才结构需求的方向作为政策设置的参照,必将影响到我国的高教政策指向。

三、结语

总体而言,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每个大学毕业生都有施展才华、表现自我的机会和空间。随着危机造成的国际金融格局的巨大变化,尤其是东亚的金融经济地位在国际社会日益变得重要,加上我国产业机构调整和金融体系健全的过程逐步完成,相信我国将顺利渡过本次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而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如果能够抓住这场金融危机中蕴含的机遇,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及时调整就业心态与策略,努力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那么在危机过后,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职业前景。

参考文献:

[1]周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学生就业在线网http://www.gradjob.com.cn/,2008-12-1.

[2]罗伟其,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切实做好我省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学生就业在线网http://www.gradjob.com.cn/,2008-12-1.

[3]潘晨光,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5[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袁永平(1980-),女,汉族,广东省梅州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实习员。

作者:袁永平

金融海啸分析论文 篇2:

资源金融炒作与次债CDO精巧设计:为国际金融资本挖掘了坟墓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诱发的“金融海啸”的本质是资源金融炒作与次债CDO精巧设计“碰撞”的结果,是国际金融资本因贪婪给自己挖掘的坟墓。由此,我国应高度重视资本大规模流动的监测和对策研究,加强国际合作来限制资源金融的炒作,注重金融创新风险濡染机制的研究,完善对金融创新的有效监管。

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动;资源金融炒作;次债CDO;金融创新

关于美国“金融海啸”产生的原因,目前有许多观点,如“金融创新滥用论”、“政策失误与泡沫论”、“监管缺位论”、“透支消费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论”、“高储蓄外溢论”等等。如果深究其内在原因,可以说是美国自身资源金融炒作与次债CDO(担保债务凭证)精巧设计“碰撞”而产生的世纪“海啸”,是国际金融资本因贪婪给自己挖掘的坟墓。

一、次债CDO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而金融衍生品创新更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最深刻的变革。美国正是将金融市场与金融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稳稳地占据了经济产业链的最高端,从容地攫取和分享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硕果。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衍生品创新,已成为美国实体经济运行的“引擎”(Mcrton,1992)。1次债CDO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

在美国“新经济”快速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房地产业由于前期的问题,1有能够充分分享到经济发展的红利;在经历了“9·11”事件后的13次连续降息后,美国的房地产业迎来了自己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这里还有两个障碍需要克服:一是要找准房地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二是要帮助银行克服20世纪80年代末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美国储贷协会(s&Ls)大规模倒闭的心理障碍,取得银行对开发商和购房者的信贷支持。第一点很快就找到了,“让所有的美国人都能圆住房梦”这一新口号非常鼓动人心,大量信用程度较差的贷款者2通过次级贷款获得了购买新房的机会,从而促使房地产价格逐步高涨。因此,问题的关键几乎集中在第二点上。不过,这一难点在按揭抵押债券(MBS)以及资产抵押债券(ABS)的启发下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一切有未来现金流作抵押的资产均可进行证券化”的思路下,次债CDO应运而生。

以次级房贷为抵押品的MBS债券生成容易发行难,因为次级房贷MBS连最低投资等级BBB也不够,许多大型投资机构就无法购买。但华尔街的投行们首先将住房抵押贷款(含次级贷款)支持债券MBS按照可能违约风险的大小,拆分打包成不同风险级别债务层的担保债务凭证CDO,再借助资产评级机构穆迪、标普的信用增级给出对应的信用级别,次债CDO也就混杂其中闪亮登场了。尽管有了AAA的最高评级,但是“中级CDO”和“普通CDO”仍然没有那么容易出手。此时,成立对冲基金就成为华尔街投行们的又一“高招”。对冲基金凭借投资银行的良好声誉,贷款的杠杆比率达到5~15倍。在对冲基金和国际投机资金的共同炒作之下,次债CDO投资周期最短只有30天,年回报率最高竟达800%,从而创造出“高收益、低风险”的金融“神话”。一时间,华尔街乃至全球的机构投资者都在追捧这个“宠儿”。

然而,部分留在投行们手中的次级CDO资产始终是心头隐患。为了尽早把它们营销出去,投行们又指导其客户(大型机构投资者甚至各国政府的主权基金),如果担心CDO风险太高,可从债券保险公司购买信用违约交换CDS来对冲避险。到此,次债CDO完成了它的精巧设计。截至2007年末,美国担保债务凭证CDO基本分布在五类金融机构手中,涵盖银行(31%)、投行(22%)、对冲基金(10%)、保险公司(19%)和养老基金(18%);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海外投资者。5全球CDO市场在2004年到2007年迅猛发展情况如图1所示。

总体而言,次债CDO的设计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包装复杂,缺乏透明度;二是信用增级,鱼目混珠;三是借力违约信用交换CDS,保驾护航;四是设立营销实体和对冲基金,瞒天过海;五是炒作配合,终致泛滥。在经济周期的上行阶段,CDO这一产品在开始阶段的确给银行、投行和各种投资机构带来了丰厚利润。但金融创新导致信用非理性扩张,且掩盖了信用衍生品的风险,一旦基础资产发生问题(比如次贷),金融创新就会产生金融冲击的系统性放大作用。次债CDO的最大风险正是来自于维持“收益链”的流动性风险。流动性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引起整个金融市场的动荡,并丧失再融资功能,导致市场的整体信用骤停,进而有诱发金融危机的风险。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特征与资源金融的炒作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克林顿政府“新经济”政策的全面实施和金融创新战略走向深入,美国已成为全球头号经济强国和金融行业的领头羊;与此同时,世界经济生产与生活模式也在悄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中,最显著且最有影响力的变化就是国际金融资本即使不与产业资本融合,也能通过金融创新、资源金融炒作和商品定价权操纵等稳稳地占据经济产业链的最高端。这一趋势在国际分工的新背景、国际金融资本参与利润分配的新方式、资源金融炒作的经济与政治考量、国际资本流动等方面均表现出新的特征。

(一)国际分工的新背景

近30年来,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一直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中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一批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崛起对世界经济生活与国际分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劳动力价格低廉且劳动者素质较高、政治经济环境相对稳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且能够提供一定税收优惠,这些新兴经济体对国际产业资本转移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新的国际分工背景逐渐形成。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球70%以上的制造业产品(以低端产品居多),都是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完成。而产业资本转移带来的资金、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有力地促进了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与腾飞。但是,发达国家凭借自身的资本优势、先进技术、垄断地位并借力金融衍生品创新,通过掌控商品定价权,最终取得国家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攫取产业资本创造出来的社会财富的绝大部分。

(二)国际金融资本参与利润分配的新方式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法国经济学家阿莱(Maurlce Allms)和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鲁奇(LyndonLa-Rouehe)把全球金融体系描绘成巨大的倒金字塔结构,如图2所示。

在这里,国际金融资本通过占据经济产业链(生物链)的最高端,轻松地攫取产业资本创造出来的社会财富的绝大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金融服务业的长足发展,国际金融资本根本不需要与产业资本融合也同样能参与世界财富的分配。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炒作大宗商品期货,抬高

基础产品的价格,从原材料和能源两方面参与首次利润分配。2001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的暴涨就是国际金融资本恶炒原油期货的结果。二是参股超大型的商业连锁机构,通过国际采购联盟的规模采购来压低(操纵)商品价格,掌控定价权,再次挤压产业资本的利润空间。研究资料显示,中国虽号称世界制造业基地,但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却非常低,抗风险能力相当脆弱。美国“金融海啸”爆发以来,中国珠三角的中小企业就倒闭了近三分之一(郭一先,2008)。“三是借道资本市场,凭借自身在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和巨大声望,炒作资本市场,攫取社会财富。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的“中石油神话”,就是由瑞士银行一手操纵出来的。四是利用其他国家的金融体系漏洞,为攫取巨额财富甚至不惜对其发起冲击。1992年的“英镑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均是最好的诠释。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最后演化成今天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国际金融投机资本的身影也处处可见,所不同的是,这次它们也被自己一手导演的“金融海啸”所吞没。

(三)资源金融炒作的经济与政治考量

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导致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战后罕见的“滞涨”状态,这实际上是资源与资源所有者第一次对主宰世界经济的实业和金融及其所形成的资本说“不”!资源所有者和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博弈,成为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国际经济的主要游戏;而日本的“泡沫危机”与这次的“金融海啸”,只不过表现得更为复杂、更为惊心动魄而已。

2003年以来开始的资源金融的炒作,就带有明显的经济与政治的烙印。以小布什再次当选美国总统为标志,全球资源金融的炒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可称之为建仓阶段。2003年,伴随着美国对伊拉克开战,资源金融的炒作(主要是针对原油期货)开始升温,但很快又冷却下来。这可以有两种解读:从经济角度看,这是国际金融投机资本建仓完成后开始洗盘;从政治角度(如选举)看,这是共和党为小布什再次竞选美国总统创造条件。果然,2005年随着小布什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国际原油价格就开始表现出怪异的走势,不到一年时间,国际油价在亚洲电子盘交易系统中,从年初的每桶42美元上涨到每桶70美元,涨幅达到66%;而到了2008年8月,国际油价高达创历史记录的每桶145美元。国际油价的疯狂炒作最终带动煤炭、金属、农产品以及其他大宗商品期货的全面炒作,原材料与能源价格2005年下半年开始持续一路飙升,到2008年9月为止,仅铁矿石的价格就较2003年翻了4~5倍。据有关报道,摩根斯坦利、美林、高盛等这些国际大投行,都直接参与了国际石油期货的恶炒。

国际油价飙升与资源金融炒作的背后,事实上还有美国自身的战略利益和政治操纵的考量。在政治上,既可以回报支持布什上台的美国能源巨头,又能遏制住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长期稳定快速发展给美国霸主地位带来的挑战;在经济上,通过操纵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攫取巨额经济利益的同时,配合美元贬值的汇率政策,输出通货膨胀,让拥有巨额美元外汇储备的相关各国遭受资产严重缩水的损失,打击各国经济,可谓“一箭多雕”。

金融对自然资源的倾斜与偏爱,不但大量攫取了实业领域的资金,使其不能更有效地扩大再生产,而且通过垄断和提高资源价格抬升实业生产成本,对实业形成双重挤压,造成了近年来全球实业的历史性不景气(李才元,2008)。华尔街对资源金融的炒作和美国政府对石油政策的操纵,最终重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也预示着这次“金融海啸”对实体经济的破坏作用可能是百年一遇的。

(四)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征

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国际资本向发达国家回流(特别是向美国回流)明显;发达国家相互之间资本流动占据了国际资本流动的大部分份额;国际资金流动已经显现出严重的“虚拟化”特征;国际资金流动转向了以证券投资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为主;国际资金流动具有自我放大效应;国际短期投机性资本流动具有极强的冲击性(侯安平,2006)。

国际资本向发达国家回流明显,据IMF数据统计显示,美国是全球资本净流入最多的国家,2004年美国资本净流入占当年世界资本流入总量的比例高达72%,2005年为65.4%,2006年为60%,2007年才回落到48%。在流入美国的资本中,国际资金流动以证券投资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为主的特征也非常明显,具体参见图3。

发达国家相互之间的资本流动占据了国际资本流动的大部分份额。据IMF数据统计显示,1994-2005年各主要地区和经济体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情况统计表中,流入发达经济体的资金量达到世界总流入量的67.6%,流入发达经济体的比例则高达87.9%,其中主要是流入了美国。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以及金融创新因素的出现,不仅使国际间资金流动的规模空前,而且日益呈现出与实物经济相脱离的“虚拟化”特征。一方面,国际银行贷款的增长远远快于世界贸易的增长,世界贸易交易金额只占到全球金融交易量的1%左右;另一方面,一大批在国际资金流动中居于突出地位的离岸金融中心开始出现(尽管这些离岸金融中心大都出现在经济和贸易不太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例如开曼群岛等)。

国际资金流动的自我放大效应,不仅表现为国际资金流动具有自发增加的倾向,而且表现为国际间的资金流动可以借助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效应发挥作用;同时,由于国际资金流动中“羊群效应”的存在,又可以实现原有资金数量无法达到的效果,从而产生极大的破坏力。当某些有影响的国际资金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捕捉到获利机会而突然采取行动时,其他市场参与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往往会纷纷效仿,使国际投机资金进出某一金融市场的时间更集中、流向更一致,从而对一国金融市场的冲击力更大。

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动,在给流入国创造财富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隐患——制造泡沫、孕育危机。短期资本的剧烈运动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难以掌控的,美国与日本@也不例外。这种巨额投机性资金突然间地大规模流出和流入,常常成为引发一国、一地区甚至世界性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国际资本流动的虚拟化、证券化、衍生化和不均衡性(如流向美国市场的空前一致性),在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美国再次演绎了一段“激增一高涨一逆转一衰退”的泡沫膨胀与破灭过程,“金融海啸”是它的最好阐释。

三、“传导”与“碰撞”——美国“金融海啸”的生成机理探讨

国际金融资本在追逐超额利润的过程中,忽略了经济活动本身是相互关联的这一基本事实。次债CDO在提高房贷资产流动性的同时,也拉长了信用链条,增强了风险辐射,其中最大风险来自于维持“收益链”的流动性风险。次债CDO是建立在它能够带来稳定的

现金流基础之上的,它以房屋贷款者能够定期按时还贷为前提,而这又依赖于超低利率所带来的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繁荣和房价的持续走高。整个信用链条的关键是贷款者的还款能力,而这恰恰是次债CDO精巧设计的最大软肋。资源金融的炒作无意中提前打乱了国际金融资本的战略布局,它所制造出的基础产品泡沫与次债CDO精巧设计所创造出来的房地产衍生产品泡沫的最终“碰撞”,致使“金融海啸”全面爆发。

导致危机爆发的线索与脉络非常清晰:资源金融的炒作——基础产品的通货膨胀——社会生活的全面通货膨胀——美联储被迫升息——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次级贷款者面临付款惊魂——房地产泡沫开始全面破灭——不能按时还款的违约贷款直线上升——次债CDO突然凝固——避险的CDS索偿无望——各种机构投资者(含抵押贷款机构、银行和各种基金)资金链条绷紧或出现断裂——信用危机爆发——银行出现挤兑——银行惜贷——经济紧急收缩——失业率上升、人们对经济预期恶化——人们减少消费与投资——通货紧缩——企业大规模破产或裁员——人们对经济预期进一步恶化——经济进一步收缩……

美国“次贷危机”最终引发“金融海啸”的生成机理可以概括为:双向炒作及风险积累、泡沫碰撞及危机爆发、泡沫破灭及危机蔓延和“海啸”形成观图4-6)。

(一)双向炒作及风险积累

2000年美国新经济泡沫破灭及2001年的“9·11”恐怖事件,加重了人们对经济衰退的预期。出于政治和经济上的双重考虑,美国政府开始出面救市,如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重新拾起扶持房地产发展的产业政策;与此同时,为了推动美国经济的增长,美国政府开始有意放任美元贬值,最终造成美元流动性泛滥成灾,这为美国“金融海啸”的全面爆发作了流动性上的准备。而另一方面,美国新经济泡沫破灭后,美国国内、国际的投机资金也开始大量涌入房地产市场和期货市场,恶炒房地产、恶炒原油与大宗商品期货,直接导致原材料与能源价格在2005年下半年开始持续一路飙升,催生出新的基础产品泡沫与次债CDO创造出的房地产衍生产品泡沫都在急剧膨胀,风险不断生成积累。

(二)泡沫碰撞及危机爆发

两大泡沫不断“碰撞”膨胀,美联储迫于通货膨胀压力,从2004年6月开始连续17次加息,使得联邦基准利率从2004年6月之前的最低1%升至2006年的5.25%。在加息和次级贷款利率重设的影响下,次贷CDO赖以繁荣的基础开始摇摇欲坠,美国房地产市场继续火爆和利率长期低迷的预期发生了颠覆性地逆转,泡沫破灭,危机总爆发。2006年初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房价上升趋缓并于2007年掉头向下。利率上升和房价下降使得购房者的偿付能力极度恶化,恶性循环的闸门被无情地启动。

(三)泡沫破灭及危机蔓延和“海啸”形成

资源金融的恶炒与次贷CDO精巧设计的强烈“碰撞”——利率持续上升,使得次债市场稳定的基本均衡条件被彻底打破。受预期的影响和正反馈机制的交互作用,次债CDO市场的凝固使得投行、银行、贷款抵押机构、保险公司和各种投资基金等出现巨额亏损,金融市场迅速演变成一场全面的溃逃,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和各种金融衍生品市场均出现剧烈动荡,涌入美国的国际投机资金均遭受重创,“次贷危机”迅速由美国国内蔓延到世界各国,“金融海啸”波涛汹涌。随着危机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实体经济的负面作用也逐渐显现,且极有可能导致实体经济遭遇“大萧条”以来全球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四、结论与启示

美国“金融海啸”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在另一篇文章中有详细的研究,这里不再赘述。本文仅从国际资本流动与资源金融炒作的角度对美国“金融海啸”的形成原因进行了一些探讨。结合我国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市场刚刚经历了一场由投机资金的大进大出及其所演绎的一段“激增一高涨—逆转一衰退”的泡沫膨胀与破灭过程,以及我国实体经济同时还受到美国“金融海啸”巨大影响的困难局面,本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与启示。

1 高度重视资本流动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巨大影响,加强对非直接投资资金大规模流动的监测和对策研究。大量的资本流入可能会带来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但它也同样孕育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制造泡沫、孕育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日本“泡沫危机”与美国“金融海啸”的发生过程反复证明,短期资本的剧烈流动对一国经济的巨大影响并最终导致“泡沫危机”,并不是市场经济不完善国家的专利。即使是最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在大规模资本流动面前,如果缺乏应对之策,甚至还采取激励泡沫膨胀的货币、汇率与财政政策,其结果必然是泡沫的剧烈膨胀与彻底破灭的交替轮回和经济的严重衰退。对中国而言,则有一个善用外资的问题。我们应继续鼓励国外的长期直接投资,特别是鼓励高科技、低污染、低能耗的企业落户中国。对这一类型的企业,我们还可以考虑按投资贡献、投资年限在达到一定条件后给予税收优惠或税收返还等招商引资政策。慎重对待短期资金的流入规模和去向,加强监测,注重风险与对策的研究。

2 注重金融创新风险濡染机制的研究,防范因金融创新过度或不当引起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长期以来,金融创新被认为是金融体系的发展基石和“新鲜血液”,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然而,美国“次贷危机”中金融风险的溢出效应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金融创新在分解风险并重新定价的过程中,其风险是如何外溢并濡染整个金融体系从而影响金融安全的?显然,如果能够确切知道金融创新的风险濡染机制,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对金融创新的风险进行监管,避免局部金融危机的放大。如果金融创新风险转移不当,就会通过濡染效应影响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

3 审慎界定金融创新的边界,完善对金融创新的有效监管。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原本就是在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中发展。金融创新是由于各种监管因素所引发的(比如税收、管制等),而金融创新反过来又成为金融监管水平提高的动因。当然,这一创新常常要付出相当沉重的经济代价,最终形成一个“监管—创新一再监管一再创新”的动态过程。美国的“次贷危机”源于次债CDO设计的不透明和信用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是金融创新失去边界的同时,金融监管严重缺位的结果。不过,中国的情况跟美国根本不同:美国是金融创新过度,而中国是金融创新严重不足。目前,中国的主要问题是金融产品过于单一,金融衍生品基本没有。中国不能因为美国的“金融海啸”而停止金融创新的步伐,而要从中吸取教训,在金融创新中坚持审慎原则,尤其是在金融衍生品创新方面,中国的金融创新仍然要从基础做起,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在金融创新的同时,金融监管步伐也要跟上,金融监管水平更要提高,要有预见性、独立性和可控性。

4 加强国际合作,限制资源金融的炒作。资源金融的炒作是现今市场经济的一大顽疾,已成为诱发金融危机的催化剂。2003年以来,国际期货市场资源金

融的炒作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国际合作的基本共识达成之前,我们有必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认真分析易被炒作的资源的共同特征,0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建立需要大规模进口的具有垄断特征的原材料与能源的储备制度,在资源金融炒作痼疾再次发生时投放市场,打击投机,高卖低买,维护国家的核心经济利益;三是建立具有国际垄断特征的我国特有资源的户籍制度,并对这些同类资源企业进行行业整合重组,做大做强,同时考虑出口配额许可证制,维护国家的资源安全,在非常状态下(如面临资源金融恶炒时)实施资源反制措施。

5 探索可持续发展策略,保证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近30年来,中国经济获得了令世界瞩目的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一是中国经济发展仍然以粗放型为特征。二是中国宏观经济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扭曲,冷热不均,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经常出现阶段性失衡,存在着出现严重经济波动的风险。特别是最近几年,与地方政府推动GDP增长有关的部门,如房地产是过热的;而其他部门尤其是民营经济基本上是过冷的;投资经济过热,消费经济过冷;内需严重不足,国民经济增长的对外依存度偏高。三是由于前期资源金融的恶炒,我国的投资营商环境在2005年后开始急剧恶化,如制造业已经在前期资源金融的恶炒、现在“金融海啸”的双重打击下陷入了空前的危机,这些已反映在2006年、2007年的股市泡沫及楼市泡沫的急剧膨胀上。9探索可持续发展策略,保证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对中国的意义重大、深远。

在中国目前经济遭受内外夹击的困难局面下,通过积极财政政策摆脱萧条,把产业结构的调整贯穿进去,确定新的经济增长点,注重低能耗、低污染、高质量的内涵型经济增长,有利于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防止通货膨胀的反弹和实体经济泡沫的重新出现。我们要把不提倡泡沫、不纵容泡沫的非理性膨胀、以平常心看待经济与市场的“潮涨潮落”、保持经济适度地高质量增长、不轻易过度使用反经济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等,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长期遵循的基本原则;不乱折腾,则我国就有可能化危机为机遇,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注释:

①1987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最终导致美国储蓄与贷款协会(s&k,简称储贷协会)的倒闭风潮。在1989-1994年整整六年的危机处理过程中,经美国重组信托公司(RTC)处理的储蓄贷款协会共747家,处理资产总值4030亿美元,所处理的银行机构遍布美国90%的州(王大用,1997)。

②即信用分数低于620分、收人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主要是无固定收入者及新移民。

③CDO按风险级别可分为:风险最低的“高级CDO”(Seniortranche,大约占80%)、风险中等的“中级CDO”(Mezzanine,大约占10%)以及风险最高的“普通CDO”(Equity,大约占10%)。

④CDS市场是信用违约互换市场。CDS是一种合同,全称credit default swaps,意思是信用违约合同。CDS是美国一种相当普遍的金融衍生工具,1995年首创。

⑤参见美国高盛公司2008年3月25日研究报告。

6 8参见IMF:《垒球金融稳定性报告》,2006年9月;联合国贸发会议:《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发展的影响》。

⑦总的资本流动情况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它投资及储备资产;其它投资包括银行贷款及存款。

⑨日本20世纪90年代初爆发泡沫破灭的严重金融与经济危机,导致经济长达10余年的萧条。

10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里根政府时期,为摆脱两次“石油危机”造成美国经济的“滞涨”局面,美国政府曾确立了推动房地产发展的产业政策,最后导致1987年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和随后的金融市场剧烈动荡。

11 利率重设是指美国商业银行和房产抵押贷款机构为次级房贷市场推出的一类新的贷款服务方式。这些贷款的共同特点就是:在还款的开始一两年,每月按揭支付很低且固定,然后从某个时间(一般是第二年)开始按照利率市场进行重新设置,随行就市。这种贷款方式让次级按揭贷款人有一种“虚幻”的安全感。

12 参见解保华、李彬联、韩维维《美国“金融海啸”本质特征的动态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一文(《广东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13 比如,铁矿石生产厂商的寡头垄断特征、石油资源的稀缺性,都是资源金融炒作心仪的标的。

14 郎咸平认为2006年股市、楼市泡沫的原因,是我国投资营商环境在2005年急剧恶化,大量做制造业的投资者不做了,转而炒股、炒楼。作者部分赞同他的观点。参考文献:

[1]Merton,R.C.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 1992, 4(4)。

[2]王大用,美国重组信托公司处理金融危机的情况[J],金融研究,1997,(12):47-53。

[3]郭一先,危机袭来——珠三角岂能独善其身[J],金融经济,2008,(12):11-12。

[4]降才元,成人经济学[M1,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5]侯安平,国际资金流动的内在规律探究明,经济问题,2006,[4]:56—58

责任编校:魏琳

作者:解保华 李彬联

金融海啸分析论文 篇3:

金融海啸的复杂成因和给当前监管的启迪

摘要:引发于次贷危机的金融海啸是一种新型的金融危机,其发生机理与以往历次危机具有明显的差异。本文以新的视角深入剖析其复杂成因,结合大量危机事件带来的经验教训,讨论了改进当代监管的适宜模式,以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金融海啸;金融危机;次贷危机;金融监管

金融海啸区别于一般性金融危机的显著特点,是其冲击波频发、覆盖到全球。次贷危机已经爆发两年,回首以往可以发现,这次海啸波及的广度和深度一再超出人们的预期,其严重性和破坏性一再被低估。因而,只有摒弃传统的观点和分析框架,以新的视角深入剖析其形成原因,才能认清这次危机的本质,从而有助于对症下药,制定出有效的监管模式。

一、金融海啸的复杂成因

由于金融海啸在金融史上是首次出现,违反了人类现有的一般常识和既定观念,至今使得整个市场为之惊诧和迷惑不解。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静下心来仔细追根溯源,我们发觉其发生的机理十分复杂,绝非某几个原因的简单叠加,而是多种因素长期积弊、交互影响、轻视治理而共同铸成的大错。

(一)多边博弈引发次级放贷过宽

次级贷款的违约行为是引发金融海啸的直接起因,但问题的复杂性就在于,促成这一行为的不仅仅是其体现者——购房借款人,还有政府、货币当局、放贷银行和贷款经纪商等。各种角色的参与者围绕各自的利益取向相互博弈,终于促成了美国有史以来覆盖范围最大、条件失之过宽的次级贷款发放。

政府为了彰显政绩,片面推行“居者有其屋”政策并制订拒贷罚款措施,对次贷的过宽发放起到了高压式的导向作用;

货币当局为了拉动经济,实行长期低息政策,形成资本市场较高的流动性和货币市场较低的借贷成本,为贷款机构得以利用短期资金为长期房贷融资这一非常危险的模式提供了宽松的市场条件;

放贷银行为了增加利润并顺应政策,热衷于通过资产证券化拓展房贷资金来源,同时借助各种形式的SPV(特设机构)将未来的次贷风险转嫁出去,放宽了对购房借款人的准入门限和信用纪录要求;

贷款经纪商为了扩大业务量,攫取更多的服务费和佣金,趋向有意或无意地放松对借款人的各种必要调查,并大大降低了贷款的标准。

购房借款人的超前消费观念、“寅吃卯粮”陋习、对房贷促销广告的轻信、对未来还贷压力的茫然、对房价上涨额永远超过还贷额的幻想、甚至加上“搭便车”、“走着瞧”等投机心理,使得次贷需求总量迅速攀升。

(二)多元参与带来责权利长链脆弱

对于未证券化的住房抵押贷款,其放贷银行本身就是风险的承担者,因此会自觉地对借款人的偿还能力进行严格审查,只要管理和经营谨慎,违约率一般很低。但这种只有一个债权债务环节的做法严重限制了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并且随着信贷规模的不断增长,相应的各种风险也在不断累加。

为满足社会住房需求和银行转移风险的需要,房利美、房地美等专门收购银行按揭贷款的机构大胆创新,以住房抵押贷款为支撑发行MBS(按揭支持证券),开拓出住房贷款资金的新来源,降低了贷款利率和银行风险,形成由房贷发放一资产出售一证券发行三个环节组成的资金循环,大大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自90年代以来,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逐利加入该循环,并由承销发展到自营,对证券化资产多次打包分级,推出CD0(担保债务凭证)等复杂衍生品;原本作为增信机构的保险公司MG等也开始大量经销与CDO相联系的CDS(信用违约互换),使原来的责权利长链至少增加到五个环节以上(见图1)。随着链条越拉越长,责权利关系变得模糊不清,约束松懈脆弱,面对各种风险极易断裂。这次金融危机恰好见证了该长链崩溃的全过程。

(三)多次复合促使金融衍生品异化

由最初简单的资产证券MBS,到后来的衍生证券CDO、CDS,最后发展到多次打包的CD02、CD03等,今天“流程”复杂、“技术”含量高的金融产品基本上属于衍生品,而且大部分是多次衍生品,它们可以不断地用各种形式加以重新组合,变化多端。例如CDS不仅包装信贷资产,还能够用来包装其它各种金融资产。只有金融产品的设计者和发行者才真正知道它们的风险所在(严格地说有时就连他们自己也难以完全掌控这些衍生品的特性),众多金融从业人员也是往往不明就里,更何况作为交易对手的投资方。

各种证券化产品今天已被金融业视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放任自流的监管大环境下,结果是大部分金融衍生品的生产和经销开始与融资便利、套期保值、分散风险这些良好的初衷背道而驰,走向了诚信经营和稳健经营的反面。一是想方设法从投资者兜里掏钱,二是各种金融机构互为利用、互相赚取利息和佣金,致使金融衍生品不断异化为某些金融机构掠夺社会财富的“快捷”工具和手段。然而搬起石头来反而砸了自己的脚,此番次贷危机带来的接连不断的损失就是它的直接苦果之一。

(四)多极逐利孳生信用评级失准

美国三大权威评级机构对次贷证券的评级失准,没有反映其真正的内在风险,从而误导了众多的投资者甚至监管者。评级机构的见利忘义是关键,结合其他构成因素、触发因素,共同造成了这一带有“催化剂”性质的弊端。

以赢利为目的的次贷衍生证券经过多次分解、组合并重新打包后,其复杂程度大为提高,加大了对其进行准确评级的难度,以及验证评级准确性的难度;

次贷证券的发起人、发行人从维护自我利益的角度出发,强烈希望提交评级的资产支持证券能够获得尽量高的评级,并以此作为选择评级机构和付费的条件;

商业化的评级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承揽业务、留住客户并求得本身利润最大化,甘愿抛弃道德和原则,降低评级标准,发出误导他人的评级信息;

作为最后的增级措施,虽然要求增加保险公司提供外部担保,但后来的事实说明,危机发生时的趋同行为只会把保险公司也拉下水,而无助于风险的分散;

投资者面对复杂的次贷衍生证券,需要在高风险和高盈利之间做出高难度的抉择,而心理学和实践都证明了贪婪最容易让人丧失警惕、偏偏爱听信误导信息。

(五)多方趋同导致市场机制失效

新型金融危机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点是:市场机制仿佛在一夜之间突然失效了!连美国这样最为崇尚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频繁借助于政府的直接干预、连续注资,解救一批又一批濒临倒团的金融机构。市场机制是按照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而价值规律成立的前提是买卖双方利益取向的不同、决策行为的不同。当这些前提和条件一旦弱化或消亡,面对一个目标趋同、行为趋同的单一过程,市场机制自然会趋于失效。

卖方趋同:美国1999年颁布《格雷姆—里奇—布利雷法案》后完成了从严格的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涉足金融衍生品交易。这样造成了业务归属证券业与信托业的投资银行、归属保险业的AIG、归属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再加上

银行业的各个大型机构,它们在同一个方向上进行创新竞争,致使决策模式趋同、市场行为趋同。如果在某一领域(如房贷证券化)产生失误,便会立即引起全局性危机。

买方趋同:金融衍生品的复杂性和规模效益使得其市场上的买方从一般企业、组织、散户转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除了各种对冲基金、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外,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政策性金融机构也同时成了巨额持有者。这不但使得市场买方由社会各行业、各阶层大比例集中到金融业同一体系之内,而且使得买方与卖方的差异界限日益淡化,更加促成了决策模式的趋同、市场行为的趋同。

产品趋同:由于上述交易主体、交易目的的趋同,又带来了产品开发、产品设计的趋同。支撑证券化的资产池趋同、衍生证券的参数趋同、信用增级的方法趋同,甚至最后连产品的营销策略都在趋同。这种产品的趋同反过来又进一步加重了交易主体和交易目的的趋同。最终使得美国的房贷证券化虽然市场庞大,遍布到了全世界,’但却品种稀少、性质单一,市场相关性大大提高,一旦在某一品种上产生差错,极易引发连锁式系统性危机。

监管方法趋同:金融管制放开后,虽然美国的金融业迅速走向混业经营,但有效的监管制度并没有及时跟上。在投行、商行采取不同的监管政策取向下,各自领域内的具体监管措施单一,增加了趋同现象的发生。其中,对投资银行业务、金融衍生市场采取的是放任政策,企图无为而治;对商业银行虽然按照巴塞尔新协议实行了严格的监管,但过于统一的支柱要求条款、统一的风险控制模型、统一的IT处理流程等,却招来了所有受约束机构的行为趋同而导致市场瘫痪,自我调节机制失效。

二、金融海啸对当代监管的启示

金融海啸的复杂成因和发生机理,对现有金融监管的制度建设及其实施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也为今后的金融监管提供了生动的借鉴素材。把握当代金融发展的脉搏。反思金融海啸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可以在以下若干方面得到十分宝贵的启示。

(一)混业经营的大趋势呼唤统一监管

现代金融混业经营已成为世界性趋势,面对外来压力和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我国走向混业经营也是必然。根据国外已有经验,对于混业经营实行统一监管具有明显优势:既可以减少摩擦成本和信息采集成本,改善督察质量,获得规模效益;也可以降低多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阻碍,弥补分业监管时的监管真空,从而提高监管水平和金融业整体竞争力。

但是,推进金融业的法制改革和借鉴外国的金融统合监管法,应当注意同我国现有的经济、法律、社会和文化环境相吻合。在实现混业经营的多种模式中,由于全能银行方式对于监管水平、内控制度、产权明晰、法制环境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条件要求,所以我国现阶段并不适宜全能银行制。

现有实践表明,金融控股公司是适合我国的较好形式。应当优先发展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控股公司,并从法律上明确其性质和地位,规范其组建方式。建议国家制定专门的金融控股公司法,对其组织形式的性质、地位以及组建方式进行具体规定;亦可修改现有《公司法),作出相关专门规定,以求逐步建立适应我国的现代金融监管制度。

(二)市场机制频频失灵呼唤主动型监管

从短期看,由于监管体制变动的路径依赖和进行金融全方位改革所具有的复杂性,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体制暂时不宜做过大改变,但可以在增强各监管机构独立性的同时完善更大范围的监管机制。特别是面对市场机制频频失灵,应当促进金融监管由被动型向主动型的转变。

这次金融风暴使加强监管机构的权威性和加大监管权限成为许多国家的现实选择。从可操作性出发,建议适时提升银、证、保“三监会”的法律地位,改变其事业单位性质,列为国务院行政部门序列,独立行使行政机构职责;并相应在《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之外制定独立的证券业、保险业等单行法规,以便与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相协调。

此外,还应建立具体的金融危机处置法规,提高金融监管的国内与国际合作能力,完善涉外金融监管法律机制。待条件与时机成熟后,再考虑在《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金融业监督管理法,全面就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和宗旨、金融监管体制、金融监管部门的职权与责任、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等各个方面做出规定。

(三)多种风险交迭演变呼唤动态化监管

现代金融产品及其交易的时变性、复杂性决定了金融监管应当不断做出调整,以适合市场发展的需求。而金融监管应具有的灵活性与现行金融立法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加强实时监管要解决金融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问题,以利于实现动态化的金融监管。

金融产品的定价由于受到不完全信息的制约,有限理性的微观主体对其选择、追逐与投机,使得金融产品价格往往处于波动之中,风险增大,因而须提高对市场透明度的监管。应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及其他实施细则,同时修订《证券法》、《公司治理准则》等法规中的相关条款,做好规定间的衔接,增加披露内容,创新披露监管方式,强化披露日常管理,切实提高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

另外,我国对信息披露缺少标准化的要求,给了某些上市公司扭曲真实、详细情况的可乘之机。同时,若披露时限过长,也容易使小道消息滋长蔓延,诱发内幕交易行为,使信息失去披露的意义。对此,建议我国借鉴日本的《金融商品交易法》,将信息披露的电子提交义务化,既能减轻监管机构的负担、提高监管效率,也可以减少披露义务人的披露成本,使投资者易于及时获取有效信息。

(四)法律、会计等多边问题呼唤协同式监管

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体系与很多方面均有关联,各类监管机构之间应加强配合,建立信息共享和解决金融问题的协同机制。例如,近年来高管薪酬大幅增长、奖励股票期权等做法是最有争议的难题之一,“金手铐”背后凸显的是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既涉及法律制度,也涉及会计准则。

美国和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对此均是一种程序导向的调控方式,在提出“必须合理”或“不得损害公司利益”等抽象要求后,把具体方案的制定与批准留给公司自行解决。而会计准则要求将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确认为费用,回应投资者对其交易实质的关注,以求间接约束管理层的行权和获益。但是因股权激励而亏损的有关事件说明,单独实施法律制度或会计准则均无法有效约束管理层的自利行为。

所以,应协同法律制度和会计准则的控制功能,如在《公司法》里明确提出检验股票期权方案的“合理性”标准,同时将会计准则的适用、对股票期权实质的揭示一并纳入法律所规定的决策过程,将拟定、审查、批准股票期权方案时对董事、高管和相关专业人员勤勉尽责义务的要求具体化。构建与金融监管相适应的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协同机制,以提高现代金融监管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参考文献:

[1]钟伟.对次贷危机的十点反思[J].中国金融,2008(23).

[2]陆晓明.从金融产品异化角度解析次贷危机的特征、发展和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2008(11).

[3]韩志国.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的传导之路[J].中国经济报告,2008(6).

[4]曾康霖.对金融风险、金融危机的理性认识过程[J].中国金融,2008(5).

作者:周复之

上一篇:原创小学教学论文下一篇:民间舞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