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教学论文

2022-04-15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作为我国舞蹈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底蕴与悠久的历史,其在教学中运用的背景音乐主要以钢琴作为伴奏载体。通过钢琴为民族民间舞蹈进行伴奏,既能充分发挥舞蹈主题的中心思想,为观众带来美好的感受。同时,钢琴作为“缩编”的“乐队”,也大大节约了辅助教学成本。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民间舞蹈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间舞蹈教学论文 篇1:

民俗文化在高校民间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中国民俗文化奇特绚烂,具有不可比拟的独特魅力和风采。为了实现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要将民俗文化传播与高校民间舞蹈教学相结合,通过高校学生对各种特色民族舞蹈的学习,可以领悟和把握不同的民俗风情,并在体悟和感知民间舞蹈学习过程中,获得特色化的舞蹈学习能力,更好地探索中国民俗文化的精髓,进一步推动高校民间舞蹈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民俗文化;高校;民间舞蹈教学;应用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民间舞蹈传承人口述史研究课题”(编号:13YSC018)的研究成果。

中国疆域辽阔,在沧海变化的时代变迁之中,流传有极其丰富而多样化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各具特色和风采,具有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特点和风情。在民俗文化传承和弘扬的现阶段,可以將丰富多样化的民俗文化与高校民间舞蹈教学充分融合和链接,使之成为高校民间舞蹈教学的重要元素,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民族文化的渗透和浸染。这样不仅了解了特色民俗文化,而且掌握了民间舞蹈的艺术表达方式。

一、民俗文化概述

我国疆域辽阔、历史悠远,在这片神奇的华夏土地之上孕育和滋生了丰富多样化的民俗文化,它是中国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依附于不同区域人民的生活、情感而产生,反映了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生活习俗、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宗教信仰等内容,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也是丰厚而悠远的文化遗产,体现出集体性和社会的一致性。民俗文化极大地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益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汇集,可以在集体遵从、反复演示的状态之下,塑造区域民族的整体品格和精神,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内容。而舞蹈则是民俗文化充分流露和反映的一个折射,通过民间舞蹈的艺术表现形态,可以从一个侧面发现民俗文化的精髓,更好地实现对民俗文化的体悟和认识。

二、高校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 教师对于民间舞蹈的本质还缺乏深入的了解和体悟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极其丰富,形成了各种少数民族的特色化舞蹈,内蕴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内容,体现出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然而,在当前的高校民间舞蹈教学之中,部分高校教师对于民间舞蹈的本质还缺乏深入、全面的了解和认知,这就使他们在民间舞蹈教学中难以全面传递出民俗文化的信息,无法使学习者深入透彻地理解民间舞蹈中的民俗文化内容,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民间舞蹈教学的实质,降低了民间舞蹈教学的效率。

2. 民间舞蹈教学的方法还存在缺陷

在高校民间舞蹈教学之中,尽管素质教育的改革涌现出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然而,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民间舞蹈教学方法,教师仍旧是采用讲授、动作示范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要求学生掌握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重视学生在民间舞蹈学习过程中的动作标准性和规范性,而对于学生在民间舞蹈学习过程中的舞蹈内涵把握和舞蹈情感融入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大多追求民间舞蹈学习中的舞姿优美程度,这就使学生难以在民间舞蹈学习的过程中,充分领悟民间舞蹈的内涵,在缺乏对民间舞蹈的内涵的把握前提下,难以将自己的表演气质与民间舞蹈内容相衔接,无法完全释放出自己在舞蹈中的艺术张力。同时,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下,教师还要求学生舞蹈动作的整齐划一性,而对于学生在民间舞蹈学习过程中的个人领悟较为忽视,难以实现对学生个体的个性化指导教学,无法充分发挥出学生的特长。

3. 民间舞蹈教学的教材内容还缺乏合理性

在高校民间舞蹈教学的教材选择方面,还缺乏合理性,还仍旧沿袭原有的教材内容,没有根据时代的变换和社会需求的改变而加以改变和调整,这就使民间舞蹈教学的内容缺少时代元素,难以满足学生的民间舞蹈学习渴求。

4. 高校民间舞蹈教学的课程设置存在不科学性

在高校的民间舞蹈教学中,通常是采用教学大纲指导的计划,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尽管可以实现对大部分人的教学应用,然而却难以凸显出民间舞蹈教学中的特色化、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特征,过于僵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民间舞蹈学习的人文情感,并使之对高标准的民间舞蹈技能产生畏难心理,较大地阻碍了高校民间舞蹈教学的高效实现。

5. 民间舞蹈教学的情感投入不足

在高校的民间舞蹈教学之中,教师侧重于学生对民间舞蹈技能和动作的熟练程度,要求学生能够展示出极其优美的舞姿,却对民间舞蹈教学中的情感投入不足,学生无法通过民间舞蹈动作体悟和感受其中的文化寓意,存在“只知舞蹈,而不知其所以舞”的片面认知,形成了民间舞蹈教学的本末倒置的教学状态,这显然是不明智和不科学的,需要在民间舞蹈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和优化。

三、探索民俗文化在高校民间舞蹈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1. 高校民间舞蹈教师要把握民俗文化内涵

在高校民间舞蹈的教学实践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和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体悟民俗文化的精髓,对不同民族的特色民俗文化有透彻而深入的了解,并在民间舞蹈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将自己对民间舞蹈中的民俗文化理解注入到舞蹈教学之中,准确、全面而透彻地向学生传达出民间舞蹈动作中的民俗文化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明晰民间舞蹈动作中的民俗文化寓意,使自身的舞蹈肢体动作与文化相融合和渗透,完美地展示出民间舞蹈的精髓和艺术张力,向人们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民间舞蹈艺术和文化情调。同时,教师还可以基于自己对民间舞蹈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知,借助于直观形象而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平台,向学生展示民间舞蹈的各种动作和姿态,引领学生进入到直观的画面之中,体悟不同民族的特色化舞蹈动作。如维吾尔族舞蹈中的轻巧步伐的运用以及灵动活泼的肢体语言的运用等,在生动而富于特色的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动作的表达和展示之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民间舞蹈的不同风味,不再局限于浅层次的民间舞蹈动作的表达,能更好地触摸和探查到民族民间舞蹈的深层内涵。

2. 选择适宜的高校民间舞蹈教材

在高校的民间舞蹈教材内容选择中,还要取消不合时宜的教材内容,选取适宜于自己高校学生学习的民间舞蹈教材。同时,高校还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进步特征,实现对民间舞蹈教材的素材挖掘、提炼、加工和整合,使之成为培养学生舞蹈综合素养的教材,利用其丰富的艺术特征和文化特征的提取方式,更好地实现对民间舞蹈教材的系统化、逻辑性、专业性的编排,使之成为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有益内容。

3. 优化高校民间舞蹈的課程设置

针对高校民间舞蹈课程设置的科学化缺失的现象和问题,要注重对民间舞蹈课程的优化设置,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选修课程,利用当地丰富的民族民间舞蹈资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课程设置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链接,使学生在选修课程中感觉到舞蹈教学内容的亲切感,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民间舞蹈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要将民族民间舞蹈课程设置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突破专业学科的禁锢,使学生汲取民族历史学、民族地理学等相关知识,并将这些学科知识融入自己对民间舞蹈学习的领会之中,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民间舞蹈学习能力。

4. 采用多元化的民间舞蹈教学方法

高校民间舞蹈教学方法还要充分渗透和融合民俗文化,采用多元化的民间舞蹈教学方法,更好地提升学生对民间舞蹈的审美体验。

(1)情境教学法。高校民间舞蹈教学课堂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出与民间舞蹈相贴近的民俗文化内容,使学生在民俗文化的语境之中,增强对民间舞蹈的理解和感知。例如,藏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就可以通过藏语“拉索”“呀”等民族语言,让学生感知藏民族的民俗文化和语言。在东北秧歌的民间舞蹈学习中,可以带动学生呐喊“嘿嘿”等语言,让学生领会东北秧歌民间舞蹈的豪迈与奔放之情。

(2)欣赏法。在高校民间舞蹈教学中可以采用欣赏法,以直观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下,引领学生感知和欣赏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如藏族人民的特色歌舞,唐古拉山脉的美妙风情等,使学生在自然的环境中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特点和文化习俗,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舞蹈学习之中。

四、结束语

高校民间舞蹈教学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使学生理解和感悟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风格和特色,并将其融入民间舞蹈学习之中,更好地体悟民间舞蹈中的文化内涵和精髓,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和舞蹈艺术。

参考文献:

[1] 曲韵.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教学改革[J].艺术品鉴,2017,(3X).

[2] 周明龙.圆圈类技巧对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性[J].艺术品鉴,2017,(3X).

[3] 王红亮.当下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发展研究辑要梳拾[J].齐鲁艺苑,2016,(6):41-43.

[4] 熊英.对云南民族民间舞蹈的理解与探索[J].科技视界,2016,(7):211,257.

[5] 扎西江措.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发展的思考[J].音乐时空,2016,(5):78-80.

[6] 张晓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刍议[J].大舞台, 2016,(1):92-93.

(编辑:王春兰)

作者:叶玲

民间舞蹈教学论文 篇2: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探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作为我国舞蹈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底蕴与悠久的历史,其在教学中运用的背景音乐主要以钢琴作为伴奏载体。通过钢琴为民族民间舞蹈进行伴奏,既能充分发挥舞蹈主题的中心思想,为观众带来美好的感受。同时,钢琴作为“缩编”的“乐队”,也大大节约了辅助教学成本。因此,舞蹈教师应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加强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中钢琴伴奏的应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针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策略,以期为舞蹈教育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钢琴伴奏;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特色;策略

前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我国教育行业带来了全新发展趋势。民族民间舞蹈在教学中涉及的民族种类较多,且实践教学中通常运用钢琴进行伴奏,因此,如何利用钢琴“声拟”出各民族音乐特色,从而使学生能够精准掌握舞蹈动作要领。是我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的课题。但就目前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情况而言,由于伴奏教师们水平参差不齐,个别教师无法将民族艺术与西方乐器进行较好融合,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进度停滞不前。为改革现今教学情况,舞蹈教师应合理运用钢琴伴奏开展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增强自身舞蹈表现力与艺术气息,提升自身艺术素养,推动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得以发扬光大。

一、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钢琴伴奏应用意义

民族民间舞蹈有着丰富的表现力与故事性,通过在舞蹈教学中应用钢琴伴奏,不仅能增强民间民族舞的感染力,也能提升舞蹈的艺术气息,促进学生感知能力与节奏感皆得到良好培养。钢琴伴奏与其他音乐表现形式相比,具有丰富鲜明的音色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舞蹈中能真正进入到音乐意境,帮助学生以优美的舞蹈形式呈现出舞蹈中蕴含的情感及故事。与此同时,将钢琴伴奏融入到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也能实现节约教学成本。由于不同的民族舞蹈风格与其伴奏乐器并不相同,如东北秧歌在演奏时,通常应用锣鼓及唢呐等乐器,但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实现利用这些乐器,如若进行采购既浪费成本,也使教学空间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而通过合理应用钢琴伴奏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促进课堂效率快速提升。因此,民族舞蹈教育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落实钢琴伴奏教学策略,为学生今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钢琴伴奏应用策略

(一)创新教学模式

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合理运用钢琴伴奏开展课堂教学,既能将钢琴伴奏的积极性有效发挥,也能推动课堂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实现舞蹈教育改革的目标。因此,舞蹈教师应及时创新教学模式,使钢琴伴奏与民族民间舞蹈进行较好融合,促进学生舞蹈成绩的提升。首先,在舞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构建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不断调整自身教学方式。由于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于被动,使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舞蹈课堂教学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基于此,舞蹈教师应及时归还学生课堂主体性,针对教学重难点为学生进行讲解与分析,使其能够掌握舞蹈实践要点与理论知识。其次,舞蹈教师也应与钢琴伴奏教师多多进行互动与交流,使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有效提升。舞蹈教师在教学时应指导学生依据钢琴伴奏进行表演,钢琴伴奏教师也要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互动,结合学生舞蹈训练情况调整伴奏方案。此外,舞蹈教师还应及时聆听学生的建议与意见,让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舞蹈与伴奏之间的联系,促进其综合实践素养得以提升。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1]。

(二)完善师资队伍

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为使钢琴伴奏艺术与其进行较好融合,舞蹈院校应引入专业能力较强且具有优秀艺术审美的师资力量,不断完善师资队伍,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由于目前钢琴伴奏教师的教学水平及业务能力并不完善,从而导致民族民间舞与钢琴伴奏教学无法顺利开展。为改变该现象,舞蹈院校应以提升教师思想素养与专业能力两方面为切入口,达到融合民族民间舞与钢琴伴奏艺术的目标。首先,学校可在校内组织教学活动与公开课活动等,以苗族民族舞蹈为例,先聘请苗族专业人员为教师讲解舞蹈相关知识,让教师深入了解其特点,并将钢琴伴奏合理应用在舞蹈教学中,使其能够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将优化钢琴伴奏工作当作教学的重中之重,促进其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进行较好融合。其次,在融合民族民间舞蹈与钢琴伴奏技术时,还应重视钢琴伴奏的节奏与旋律训练。钢琴伴奏作为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节奏训练对提升学生舞蹈表现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在学习汉族民族舞时,为充分发挥民族舞的魅力,教师教学中可运用钢琴伴奏进行教学,将音乐旋律与舞蹈韵律较好融合,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在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中,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达到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目标。

(三)优化钢琴伴奏教学

在民族民间舞蹈实践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优化钢琴伴奏教学的应用方法,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钢琴伴奏教师在选取伴奏作品时,需了解音乐与舞蹈之间的联系,并结合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需求,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特点,有效提升民间舞蹈与钢琴伴奏的契合。首先,由于民族民间舞蹈通常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舞蹈风格来选择钢琴伴奏,使民族民间舞蹈中的风俗文化及生活情趣等能够通过舞蹈呈现,进而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钢琴伴奏的融入能将舞蹈与音乐风格高度统一。其次,音乐旋律作为钢琴伴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中最为容易接受的音乐元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其融合在民族民间舞蹈中,使旋律与舞蹈达到一致的高度。以汉族民间舞为例,汉族舞蹈具有意境悠远的特点,教师在选取钢琴伴奏时,应选取相应的钢琴曲目,如《采茶灯》、《凤阳歌》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钢琴伴奏工作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顺利开展[2]。

结语:综上所述,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我国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钢琴伴奏开展教学,不仅能增强舞蹈的艺术魅力,也能实現国内外文化的共同发展,实现创新艺术表现形式的目标。因此,舞蹈教师应及时创新教学模式,完善师资队伍,优化钢琴伴奏教学,促进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曲妙琳.民族民间舞蹈课的钢琴伴奏教学研究[J].黄河之声,2019(21):118-119.

[2]朱丹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9(10):40-41.

基金:《中国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中钢琴伴奏的应用研究与改革实践》2021JGY11。

作者:丁婧

民间舞蹈教学论文 篇3:

论学前教育中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必要性

摘要:学前教育是在孩子上学前进行的初级教育,学前教育的内容有很多,目的是让孩子在入学之前有一个良好的基础教育,打下一定的基础,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一部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气质,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强化民族意识,弘扬民族文化,锻炼理性思维能力等等。本文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特点出发,对学生学前舞蹈教學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学前教育 民族民间舞蹈 必要性

学前教育与普通的教育不同,学前教育针对的是学生,学生的年纪较小,无论是脑力还是心智都还不成熟。因此,对他们的培养教育不是能力的培养,也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文化心理和基本的审美品格。学前教育中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就是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活动之一,在满足学生好动心理的同时,提升了他们的品味。

一、学前教育中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基本内容分析

(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特色,通过不同的民族舞蹈展示出来。不同民族舞蹈展示不同的民族文化、地域特色、风土人情,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舞蹈,在提升审美的同时,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每个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教师所教的舞蹈动作进行改变和创新,丰富了舞蹈的内容和形式,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好的民族民间舞蹈需要有优美的乐器进行配合,学生在进行舞蹈学习的同时,不仅能提升自己的艺术气质,也能在不断地音乐熏陶中,提升自己的音乐修养。而且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缓解人的疲劳,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民族民间舞蹈具有一定的娱乐性

民族民间舞蹈因其具有民族特色,也就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学生的身心都还不成熟,具有娱乐性质的民族民间舞蹈更能吸引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他们的发展。

(四)民族民间舞蹈具有动态性

民族民间舞蹈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是不同于其他舞蹈形式的一种艺术存在,民族舞蹈有其独特的发展特性,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壮大,不断创新。

(五)民族民间舞蹈具有时代性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民族民间舞蹈在展现民族风采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色。学前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不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展示时代风采。

二、学前教育中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的特征

(一)教学内容要简单易懂

学前教育针对的是学生,因此,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不能对学生有过高的要求,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首先,舞蹈动作要简单易学,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学东西虽然快,但是忘记的也快,而且他们的肢体还没有发育健全,所以不适合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艺术水准还没达到。其次,在民族舞蹈曲目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欢快的舞蹈曲目,欢快的舞蹈更加适合学生的特点,更能激发他们的热情和潜能。最后是教学的方式,学生不同于其他学生,需要教师耐心的教导和引领,不能采用强硬的手段进行教学,那样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

(二)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学前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准,或者说舞蹈技能的提升不是关键目的。对于学生来说,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是思想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品味提升的阶段。因此,教师的舞蹈教学应该是引导教学,让学生在舞蹈学习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多方面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感受舞蹈带给他们的独特乐趣,享受舞蹈艺术气息的美好。

(三)采用多重手段衡量教学成果

虽说成绩是检验学生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对于学生也是一样,对他们的舞蹈教学成果的检验,不能单单只凭舞蹈跳得好坏,要进行综合的分析。比如说整体的艺术涵养,审美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是评价学生成绩的重要手段。多方面的评价体制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三、促进学前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手段

(一)因材施教,尊重学生意愿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在学习舞蹈方面也都有自己的喜好。民族民间舞蹈的种类繁多,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每个学生的喜好,根据他们的喜好进行舞蹈教学,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还能提升教学效率。

(二)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比较久远,很多的舞蹈动作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前教育之前,要先进行培训学习,了解当前的流行趋势和舞蹈动态,将最新的舞蹈教育理念与民族民间舞蹈进行融合,使民族民间舞蹈既保留了传统艺术的气息,又增添了流行文化的元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

相比于舞蹈的肢体教学,学生的心理教学更加重要。教师和家长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动态,这样才能更好掌握教育的方向。更加轻松地对其进行引导教学,舞蹈动作的学习不仅需要肢体的协调,还要花时间重复训练,对于学生来说也是较大的挑战。所以,一定要加强对他们心理动态的关注,才能顺利的进行舞蹈教学。

(四)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因此舞蹈教学过程是很辛苦的。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的手法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比如说,视频教学、多媒体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视频、音频、图画等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效率。

(五)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创设良好的环境

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区域文化,民间民族舞蹈教学的内容也有差别。比如说傣族、彝族舞蹈特色都是不同的,乐器的配备上也有差异。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舞蹈教学的内容和手段进行更新。

四、学前教育中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包含的艺术内容比较丰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融入自己的思想意识,进行不断的创新,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舞蹈创作。同时,不同的民族文化有不同的舞蹈特色,会通过舞蹈动作展示出来,因此,对提升学生的审美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要给他们充分的发挥空间,让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影响,不断提升自己。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气质

众所周知,舞蹈有提升人的气质的作用。民族民间舞蹈也是一样,在舞蹈学习的初期,教师会给学生一些教学视频让学生进行模仿,时间久了,自然会形成一定的舞蹈记忆。在学习新的舞蹈时就会更加省力,同时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提升了学生的艺术气息。

(三)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艺术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更是深入人心的。通过民间民族舞蹈艺术的熏陶让学生以崭新的观念认识这个世界,提高对真、善、美的认识,实现对学生心理文化结构的完善和优化。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思想状态还是观念意识都处于完善的阶段,借此能深入浅出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变化。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就会接触什么样的文化熏陶。民族民间舞蹈不只包含舞蹈文化,还有音乐、舞台、绘画等文化元素。学生在接受舞蹈教育的同时,自然会受到其他文化元素的影响。比如说音乐教育,音乐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提升情趣,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还能享受不同种类的音乐带来的听觉盛宴,对他们来说是艺术修养的提升。而舞台、绘画等文化元素是在视觉上对学生产生影响,进而不断提升他们的审美。

(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民族民间舞蹈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量运用艺术的象征手法和留白手法。在舞蹈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想像空间,让学生去发挥,根据自己对不同舞蹈的理解,创造出不同的舞蹈动作。舞蹈的魅力就在于以无声无息的力量创造巨大的精神价值,舞蹈是赋有情感内涵的肢体表达,虽说学生对情感的把握还不准确,但是他们具有非凡的想象力,民间民族舞蹈就为他们提供了创新的途径。

(六)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

民族民间舞蹈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对学前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正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很多时候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往往会忽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学前民族民间舞蹈教育让学生从小就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减轻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概率。

(七)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美育教育

接受学前教育的学生都是思想单纯的孩子,没有独立思想意识。对与这个世界没有美育的良好认识,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在教会他们舞蹈的同时,更能从侧面影响对美的认识,让他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和艺术带给他们的快乐。

五、结语

学前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是专为幼儿学生设置的,目的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舞蹈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和感染力,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改变自己的气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相信,未来的学前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会更加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晓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初探[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02):100-101.

[2]余宁.民间舞对高校学前教育课堂教学的影响与借鉴[J].黄河之声,2014,(20):17.

[3]羿千喜.论学前教育中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必要性[J].大众文艺,2014,(18):238-239.

[4]乔艳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学前教育研究,2014,(09):64-66.

[5]杜涓.学前教育專业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基于对学前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研究[J].戏剧之家,2014,(10):183-184+189.

[6]王颖.儿童学前教育中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04):141-142.

[7]周雪.本科舞蹈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教学法课教材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8]梁好.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元素在学前舞蹈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作者:林霞

上一篇:金融海啸分析论文下一篇:材料化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