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分析论文

2022-04-15

云南省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是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农村金融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金融分析论文 篇1: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分析

【摘要】目前,农村非正规金融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支撑点,它不仅改善了农村经济内源融资的主导格局,还改变了农村金融的单一产权结构,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框架出发,运用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制度设计等理论分析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必要性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农村非正规金融 有限理性 非正式制度

自1979年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对农村金融体制进行了渐进式改革,形成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并存的农村正规金融格局。然而,这种正规金融服务并不能满足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还存在许多问题:普遍存在于农村的金融服务短缺现象出现了向县、镇经济蔓延的趋势;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主渠道(农村资金以每年3000-6000亿元的速度外流)等。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非正规金融机构却逐渐成为农民贷款的主要来源,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结构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由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两部分组成。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非正规金融是指农村中非法定的金融组织所提供的间接融资以及农户之间或农户与农村企业主之间的直接融资,其组织形式有自由借贷、银背和私人钱庄、合会、典当业信用、民间集资、民间贴现和其他民间借贷组织。

二、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必要性的理论分析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出现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其存在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1、农村正规金融缺位为非正规金融的产生提供了契机

在城乡二元体制和单一的金融产权结构下,在工业优先农业发展的战略指导下,我国大部分金融资源被国家控制并配置给了城市经济,造成农村经济的“金融缺口”。在我国农村只有20%左右的农户可以获得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且大部分以小额贷款为主,金额多在3000-5000元之间,大额贷款则受到严格的限制,超过3万元的贷款须经上级部门审批,而审批最少又要花费近1个月的时间。政策的倾向、手续的繁琐最终导致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提供的资金供给无法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更无法满足农业结构调整的规模资金需求。

据悉,1995年从财政渠道流向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为574.93亿元,通过金融渠道流出的资金为1544.80亿元,而当年的资金需求却为6823.72亿元,远大于4122.47亿元的资金净供给,产生了2601.25亿元的金融缺口,并且在1995-2005年的11年间,这一缺口以每年约56.83%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已达到了16261.20亿元,相当于1995年的6倍之多。图1明确地显示出了这一趋势。图中两条曲线分别代表了资金净供给和资金需求,两者之间的距离即为“金融缺口”,二者不断拉大的距离则意味着“金融缺口”的逐渐增大。事实表明,资金供需不平衡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正规金融缺位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1)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理性人、完全信息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假设。在这一理想模式下,正规金融机构可以了解任何有贷款要求农户的信用状况,并能确切知道需要贷款项目的风险和成功概率,也能预见农户未来的偿还能力,因此可以决定是否批准农户的贷款申请:信用状况好,未来有偿付能力的农户得到贷款,农户和金融机构实现双赢;对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拒贷。然而,对于现实中的农村金融市场来说,有限理性及信息不完全、不对称才是最真实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农户数量大,地域上较分散,难以形成正规金融机构与农户间的信息对称。作为理性人的国有商业银行为克服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必然会加强对贷款申请的审查力度,以减少放款风险,这就提高了交易费用。第二,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庞大,技术、设施、人力资本投入高,对于每一笔贷款都有着固定的最低管理费用,而农户家庭经营规模小,贷款规模不大,贷款数额小的特点增加了其管理成本;作为理性的经济人,银行必然会在收益与成本间进行比较,较大的风险、较高的成本使得银行纷纷从农村退出。第三,农业高风险性和弱质性特点使农户未来的偿付能力具有了极大的不确定性,面临着数量巨大的农户贷款申请,出于预算硬约束、安全性和利润最大化经营原则的考虑,自然会产生正规金融的“惜贷”行为。第四,农户对贷款的需求季节性明显,希望贷款手续简便、灵活、及时,当预期到正规金融机构的服务需要履行许多繁琐的程序而可能会错过资金的最佳使用期时,同样作为理性人的农户出于机会成本的考虑也可能主动放弃贷款申请。

(2)国家的金融抑制。长期以来,我国工业优先农业发展的指导战略要求正规金融部门首先要保证国有经济的资金需求,加之正规金融所形成的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所有制歧视,使得广大民营、乡镇企业难以获得与其经济作用相匹配的资金支持,从而对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民间资金存在着强烈的需求。

(3)制度环境欠佳。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的借贷活动相对于非正规金融来说,关、卡、压较多。繁琐的审批手续不仅增加了交易成本,而且还有可能会延误农户的投资商机,甚至导致“速度钱”的出现,即有些农户为了加快办事速度,较快获得所需资金,不得不对掌权官员请求“帮助”,从而增加了“灰色成本”。

3、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优势

农户无法从正规金融获得资金,自然就会转向非正规金融机构;同时由于非正规金融自身所具有的优势,这就使其成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甚至替代成为必然趋势

(1)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不完全问题。我国农村社会相对比较封闭,内部人口流动性不大。在这个熟悉的环境里,私人信息具有高度的共享性和流通性,这种信息的透明化有效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成就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补充甚至替代的地位。

(2)有利于减少交易费用和管理成本。农村非正规金融体系,包括行会、民间集资、民间借贷等形式,一般建立在人缘、地缘和血缘关系基础上,信息获取成本低,具有无或低抵押担保、正式借贷合同比例低、手续简便、贷款及时的特点,交易费用和管理成本低,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3)非正式制度的独特优势。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习惯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等对人们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在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我国农村中优秀的传统习俗等非正式制度对农户行为起了积极的道德约束作用;二是经过长期的经济活动,许多农户建立了自己的信誉机制,如借钱不还,就会失去这种社会资本,这是一种长期的重复博弈过程。从长远利益考虑,农户会自觉抵制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短期利益的诱惑。

三、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必要性的模型分析

下面通过模型来分析农村非正规金融为农民带来的福利,说明其存在的必要性,首先给定假设条件如下。

第一,完全竞争市场。在农村市场,民间借贷行为比较普遍,提供的产品几乎同质,只要拥有资金就可进入,且可自由退出,不存在过多的进出壁垒。因此,可将这个借贷市场近似地看成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二,民间借贷行为利率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通常为其2-4倍。

第三,将正规金融机构针对不同用途、期限的贷款利率简化为一种,并忽略通货膨胀等对利率的影响。

得到模型如图2所示。其中,I为贷款利率,Q为资金使用量,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为I0,农村借贷市场对资金的供给曲线为S,农户的资金需求曲线为D。农户对资金使用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户对资金的需求曲线弹性较低,故斜率较大,如图2所示。图2中Q’是正规金融机构每年向农户提供的贷款数量,大约只占农村贷款总额的1/5,这时,农户的消费者剩余为梯形ABCH,S与D的交点F决定了民间借贷的均衡利率和均衡资金借贷量Q”,远大于正规渠道的资金供给量Q’,其利率也大于I0,对应的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FEH,其面积大于梯形ABCH的面积。于是得出结论:民间借贷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的福利。

四、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趋势

1、部分农村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转化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具有不同的存在基础。正规金融通过专业化集中处理借贷者的借贷行为,有效的降低了单位资金的融通费用,边际贷款成本随客户数量的增加而下降。对于农村非正规金融来说,较低的单位资金融通成本是其最大的优势。随着客户数量的增加,单位资金融通成本会进一步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其信息和管理成本会随规模的增大而增加,从而导致单位资金融通成本上升,边际贷款成本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状。当边际贷款成本到达最低点时,借贷客户数量达到最优,此时,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效率最高。当超过最低点时,边际借贷成本将随客户数量的增加而上升,非正规金融逐渐失去成本优势,就有可能向正规金融转变。

2、保证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健康发展

农村非正规金融和正规金融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并行的两架“马车”,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相对稳定的服务对象,因此不应该把非正规金融统一正规化,使它丧失交易成本和社会道德约束等比较优势,而应该在政府准确定位和完善监管的前提下,在公开、有效的法律和制度框架下,在市场的充分竞争中,与正规金融一起服务于广大农村和农民。

【参考文献】

[1]温铁军: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研究——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课题主报告,2004.

[2]姚耀军、陈德付: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兴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5(8).

[3]温琦、王厚俊:新形势下农村非正规金融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农村金融,2005(1).

[4]姜雅莉:农村民间借贷供求分析与政策建议[J],陕西农业科学,2005(1).

作者:郝东恒 陈礼丹 时学成

农村金融分析论文 篇2:

云南金融助推脱贫攻坚见成效

云南省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是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云南省金融部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紧围绕云南省委、省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部署,以金融助推脱贫攻坚为己任,精准对接贫困地区、贫困农户和贫困人口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大金融支持,创新服务方式,为助推全省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完善政策措施,强化政策引导。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云南加快扶贫开发促进农民增收的指导意见》,联合省级有关部门出台了《云南省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贷款贴息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扶贫贴息到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试点实施方案》《云南省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专项贷款实施细则》《云南省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专项贷款风险补偿金实施细则》,通过强化政策指导,引导辖区金融机构把信贷资源投放到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领域,支持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培育、社会事業发展、生态修复等四大攻坚战,为加大金融扶贫工作力度提供了政策支撑。

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加大信贷投入。2015年,云南省93个贫困县人民银行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52.66亿元,其中对国家级88个重点贫困县发放优惠利率支农再贷款45.42亿元,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降低涉农贷款利率,专项增加合意贷款15.75亿元,专项下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合意贷款40亿元,安排支农再贷款限额40亿元,以低成本资金引导全省农村信用社切实降低贫困地区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贷款利率。

深化融资对接,促进精准扶贫。引导金融资源向贫困县倾斜。2015年,全省93个贫困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4%,高于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以国家政策性银行重点支持扶贫开发为契机,引导农业发展银行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的信贷投入,2015年累计向98个项目发放贷款218.55亿元。推动财政与金融扶贫开发良性互动,2015年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31.6亿元,贴息资金5.548亿元,较上年增加2.048亿元,重点支持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产业发展。

健全工作机制,发挥协同合力。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牵头建立了云南省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协调机制、滇西边境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制定印发了《滇西边境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工作方案》和《关于滇西边境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支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组织召开了滇西边境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座谈会,完善片区经济金融分析报告制度,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信息共享平台,形成全省金融机构共同参与扶贫开发的良好格局。

加强金融创新,开展特色服务。推动全省持续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稳步试点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的同时,鼓励各地区积极开展特色金融服务。如楚雄州在全省首推“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探索出一条由党组织“牵线”、政府“贴息”、农信社“搭台”、党员和群众“唱戏”的农村信贷帮扶新路子。保山市推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扶持产业发展、促进贫困人口增收。大理州以“一县一策”、“一县一品”的思路,推出了林权抵押贷款、经济林果所有权抵押贷款、金果贷、阳光富民贷款、红色信贷等一批特色金融产品,实现扶持一户带动一片的效果。临沧市创新建立“政府+银行+龙头企业+农户”风险共担机制,全力支持佤山幸福工程、南美美丽家园项目建设。红河州以支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为切入点、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为助力点、以助推片区“美丽家园”建设为落脚点、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精准发力促进脱贫攻坚。

下一步,全省金融部门将按照精准支持与整体带动并重,金融政策与扶贫政策协调,创新发展与风险防范并举的原则,以精准对接贫困地区发展规划,找准金融支持的切入点,以精准对接特色产业金融服务需求,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以精准对接贫困人口就业就学金融服务需求,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以精准对接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服务需求,支持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以精准对接重点项目和重点地区等领域金融服务需求,夯实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等思路,突出云南辖区实际,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强力推动金融服务到村到户,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激活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金融部门应有的贡献。

作者:王建东

农村金融分析论文 篇3:

培养适销技能型人才 调和就业结构性矛盾

摘要一方面是技术人才缺乏,另一方面是学生就业困难。作为学校如何培养适销对路的“产品”,调和就业结构性矛盾,提升学生就业率。本文通过一些具体做法较好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关键词技能人才 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公民就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可分为总量性和结构性两种,对于总量性过剩,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采取了多项措施,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对于结构性过剩,我们职业学校应该责无旁贷地发挥应有的作用。据了解,广东地区金融分析、投资理财、国际贸易、战略营销、系统开发、项目管理、动漫设计、影视制作、3G应用、生物制药等一系列岗位还有空缺,很难找到有知识、有经验、有实际运作能力的人员。还有机床数控、电气维修、特种焊接、汽车修理、医疗护理、程序编制、图形处理、市场推销等众多岗位都出现了严重的高技能人才短缺,很多企业找不到技艺娴熟的员工。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我们职业教育方针,职业学校是培育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阵地,瞄准职业岗位群,培育适销对路的技能型人才,调和就业结构性矛盾是职业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惠州农业学校近年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使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一是突出就业导向:学校始终坚持职业教育方针,非常重视就业工作,把学生就业作为推进学校其它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研究发展方向,创新办学模式,调整专业结构,改革课程体系。为了加强该项工作,应对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新的教学模式,学校将就业工作从招生就业科分管的体制中剥离出来,成立了实习就业科,专门负责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学校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办就业讲座、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演練求职技巧等,加强了学生的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艰苦朴素教育及敬业精神方面的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就业形势一直看好。

二是建立“复合型”“技能型”师资队伍:要培养适销对路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有师德高尚、学识渊博、技能过硬的老师。学校始终重视师资的培养,认真制定和落实教师培训计划,保证培训经费,为学历提高的老师报销学费,为短期学习的老师报销培训费,为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老师报销考务费,为发表论文、著作者颁发奖励金等,鼓励教师多学习,多到企业锻炼,多参加职业技能考试,使学校师资结构明显改善,培养了一大批“四维师资”,即集讲师、技师、职业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于一身的“复合型”教师。另外,还不拘一格的从企业调入或聘请高级技师来校任教,从而突出了“技能型”和针对性。常言道:良师出高徒。有这样一批优秀老师,培养出来的人才自然适合社会的需要。

三是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就业: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我国目前大力推行的办学模式,我校已试行多年,先后与惠城区农牧水产局、惠阳畜牧局、博罗房产局、海丰畜牧局联合办学,试行工学结合模式,取得了很好效果,已经有200多名学员拿到中专毕业证,并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还与惠州长荣花卉科技有限公司和惠州住润电装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了半工半读班,目前学生已经在企业顶岗实习,实现了学生“零距离”上岗和就业。

四是拓展专业领域:农业学校只培养种植与养殖人才,已经不能适应城乡一体化的需要,学校紧紧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根据社会职业岗位紧缺特点,一直在不断拓展专业,通过独办、联办等方式,现已成为农工贸等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学校。如今年开设的动漫设计、汽车维修等专业非常适合社会需求,报考学生非常踊跃,就业前景也十分广阔,对调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是大力开展农民工培训: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农业产业需要农业工人,农村职业岗位需要农业职工,城市中大量工种需要有一定技能的农民工。因此,农民工培训是培养这些劳动者的有效途径,也是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调和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必然要求。农业学校与农村、农业、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惠州农校在农民工培训,送科技下乡等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年,我校成为惠州市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目前已完成了700多农民工技能培训和推荐就业工作,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将会更加直接参与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为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贡献我们的力量。

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核心之一,就是缺乏技能型人才。笔者认为,在政府层面上,应提高技能型人才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地位,建立起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并重的新标准;应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职业教育的培养能力,建立起“就业导向,能力本位,学生中心,自主发展”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新体系。在学校层面上,应瞄准社会职业岗位群,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好又快地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高素质劳动者,就一定能够调和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缓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

作者:马骁勇

上一篇:卫星移动通信论文下一篇:幼儿舞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