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生态文化发展论文

2022-04-20

【摘要】双语现象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现象,洱海周围地区是白族聚居区,当地白族群众普遍使用白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进行交流,本文对挖色、凤仪、上关、湾桥等几個白族聚居的乡镇群众在不同场合的白、汉双语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做一定分析,指出洱海周边地区大多数人都能掌握白语,母语活力等级高,白语可持续性发展较好。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白族生态文化发展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白族生态文化发展论文 篇1:

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

摘要:沐浴在文旅融合旅游改革的阳光雨露下,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有可为。“民族文化+旅游”要求用“大旅游”观念发展旅游新业态,对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剑川是云南省白族原乡,境内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民族文化、文化技艺等旅游资源;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显著,森林覆盖率高达77%,自然风光优美。该文旨在对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及评价,利用定性比较分析法分析问卷数据,总结剑川县白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为剑川民族旅游开发提供一些资料借鉴。

关键词: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分类;评价

1 剑川概况

白乡剑川,隶属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全县总面积2318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占87.78%。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南端,东邻鹤庆,南接洱源,西界兰坪、云龙。据2017年末统计,全县户籍总人口184011人,有白、汉、彝、傈僳、回、纳西等16个民族,其中白族人口166742人,占总人口的90.6%。全县属高海拔、低纬度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森林覆盖率高,自然风光优美,人文环境。剑川白族历史悠久,体现白族民居特性的古迹古建筑群众多,古色古香,拥有丰富多彩的白族文化和白族工艺文化。

2 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2.1 白族节庆文化概况

白族“火把节” 在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六月十三日起,大家就开始筹备火把节的一切事宜,节日当天以点燃火把的形式祭祀祈福,场面甚大。剑川“石宝山歌会”,在每年农历7月27日至29日三天,剑川县周边县域的青年男女身着盛装,云集石宝山,对唱白族情歌,以此来表达爱情和寻找爱情。“二月八”,又称太子会,是剑川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白族传统节庆之一,它主要受佛教文化影响,每年二月初八,众多佛教信仰的民众聚集在金华镇和沙溪镇寺登街区,举行纪念游行仪式活动,以沾“佛”气。剑川白族节庆还有“青姑娘”节,是一种祭主活动,预示婚姻美满。“三月初三”古城隍会,是剑川一种民间本主祭祀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人们会到古城隍去祭拜、祈福。

2.2 白族饮食文化概况

剑川地参、剑川乳饼、剑川三道菜等被编入云南美食丛书《大理美食》。剑川白族在红白二事宴客时要上八大碗,每一碗菜都有不同的寓意。其中腊味一碗中,吹肝是必不可少的、猪肝胙、腌鱼是春节时家家必吃的菜肴。剑川人待客时会上白族“三道茶”,即苦茶、甜茶、回味茶,预示着人们对美好人生的理解和向往。白族特色饮食中,不得不说的还有吃生皮,但現在白族的吃生皮,实际上已不是生的,而是半熟将熟了,做生皮的范围也大大缩小。生皮的制作方法也跟以前不完全一样,但拌和生皮的佐料,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丰富多样了。生、酸、辣、香是白族饮食的一个重要特点,剑川每一味白族特色饮食,都被赋予其美好的寓意,剑川白族饮食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

2.3 白族服饰文化概况

剑川白族男子,不论年龄大小,服饰都与汉族基本相同。妇女则根据年龄差异存在两种情况:50岁以上的妇女大多数都穿传统的白族服装,50岁以下和孩子大多穿汉族服装。白族传统的妇女服装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艳丽型和朴实型。艳丽型主要分布在三河、清坪、庆华、白山母一带;其他全县大多数地区可以归入朴实型。三河白族妇女服饰文化村历史悠久,样式不同,特色鲜明。

2.4 白族艺术文化概况

剑川白族有其独特的民间传统艺术,白族人爱好用白族对歌,剑川的白曲流传至今(白腔、白调),历史积淀渊远,独具民族艺术的魅力。传统白族歌曲、舞蹈还有东山打歌、“古乐”(分为古曲、洞经音乐、阿吒力佛乐、道腔)、石龙霸王鞭舞等。剑川是名人志士众多的白族之乡,在剑川流传甚广的文学作品编著有很多,如《白族民间故事集》《赵藩文集》、张伯简《社会进化简史》等著作,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从宋朝起,剑川陆续出现一批能工巧匠,雕琢精美、手工技艺精湛。比如,木雕、石雕、黑陶等,剑川被称作“白族木雕之乡”,在民族手工艺品发展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此外,剑川历来有写楹联、作家联的传统习俗,对联大多用白语来描述,每逢春节期间,当地的文化人走街串巷,评比各家的对联,最终评比出最优秀的对联。剑川白族民间工艺品还包括白族布扎、刺绣等。

2.5 白族宗教习俗概况

白族的民间信仰体系是开放的、多元的、复杂的,它是本土民间信仰与佛教、儒家、道教及本地巫术等相融汇而成的复合体,在这个复合体中,各种宗教信仰表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不分、相互融合、多元一体的总体特征,这实际上也是整个白族的宗教信仰体系的总体特征。剑川各村落会修造本主庙,举行本主庙会,表达人们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剑川素有民间宗教祭祀活动,包括“古城隍崇拜”、洞经会(儒家思想)“下沐邑村的本主崇拜”“佛教与老妈妈会”“祖先崇拜”。这些都是剑川重要的白族宗教文化旅游资源。

2.6 白族语言文字概况

剑川大多是白族人口,当地人相互间只讲白族语言,其他较少人数的民族人口相继都用白族语来交流。这种“口耳相传”白语已经涵盖了古今汉语、藏语支、羌语支、彝缅语支古今声韵调的多种特征音素。剑川是白族地区通用白语,剑川著有用汉语形式表达的白语文字著作。

2.7 白族民居文化概况

剑川人盖房子要举行“竖房仪式”,竖房立柱要举行盛大繁缛的仪式,大部分白族特色民居建筑都呈现白族民居建筑特点。三坊一照壁的院落是常见的、最能代表白族民居建筑风格的样式。剑川主要是由正房、耳房、照壁、院子等结构构成白族特色民居。剑川人住房讲究层次对比,重视装修精致、雕饰精美。极力模仿自然、营造第二自然。

2.8 白族交通文化概况

剑川沙溪寺登街区是滇藏茶马古道云南——剑川段,沙溪作为茶马古道重镇,马帮文化历史悠久,在经济运输和发展中做出很重要的贡献。沙溪寺登街去一直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影响着茶马古道文化的发展和变迁,促进剑川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的发展。此外,滇藏公路横穿剑川境内,都是重要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3 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笔者按照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1],主要从三个方面,利用八项评价指标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最终计算各个资源的评价值均分,得出剑川五级、四级、三级、二级白族文化旅游资源1个、8个、23个、4个。笔者结合这些影响因素、定性比较分析结果及旅游资源等级划分情况总结出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总体特性如下:

(1)文化的民族性

剑川在渊远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并形成了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民间演艺、白族服饰、民居建筑、白族工艺等在内的白族文化旅游资源。同一民族的文化可能因居住地域不同导致民族文化的某些特性不同,甚至差异较大,剑川白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由此更显丰富多彩,别具一格。

(2)文化的多元融合性

剑川白族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民族,有种说法:“白族是被汉化的民族”,其实这种说法不是很合适。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剑川吸收了古代汉文化、中原文化,至今仍保留着古代汉文化、中原文化的一部分原始形态。剑川境内及周边存在16个民族,白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白族文化旅游资源表现出多元融合的特征。剑川民族文化以白族原生文化为主体文化,融汉文化、佛教文化和其他外来文化,形成多元结构的本土民族文化。

(3)文化的地域性

民族地区,山川纵横,区域文化显得细腻抒情。剑川白族文化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将许多外来文化的因素转化吸纳为自己的成分,从而变得生机勃勃。剑川历来都是一个白族之乡,地域文化本身有着悠久的历史,内涵丰富,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融合白族特色风情,地域性特点明显。

(4)文化的活态性

剑川白族节庆文化旅游资源的规模大,融合当地白族文化和文化技艺等旅游资源,体现了剑川白族居民的生活习俗和个性特点,在现代化文化发展的影响下,保留了白族文化的原真性。剑川很多白族文化旅游资源处于原生态,表现出民族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的特点,体现了剑川白族文化的活态性。

(5)文化的脆弱性

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中二、三、四级资源较多,其中三级资源最多。可以看出,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种类多,但资源价值等级较低。价值等级评价受地域性环境影响,剑川地理位置相对封闭,制约着剑川白族文化的整体发展。剑川县地域广阔、交通不便、人口相对稀少和分散的特殊环境形成了小范围、小规模文化发展状态。另外,剑川白族没有文字,白语的传承主要靠世世代代的口耳相传,缺少文字记载的稳定性,不利于对外传播和交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白族文化旅游资源表现出脆弱性。

参考文献:

[1]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郝帅帅.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分类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

[3] 姚莉,屠飞鹏. 基于AHP法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研究——以雷公山地区苗族文化旅游资源为例[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2):36-41.

[4] 毕丽芳,薛华菊,王薇.大理、丽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06):56-62.

【通联编辑:代影】

作者:刘一璇

白族生态文化发展论文 篇2:

洱海周围地区白、汉双语使用现状研究

【摘要】双语现象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现象,洱海周围地区是白族聚居区,当地白族群众普遍使用白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进行交流,本文对挖色、凤仪、上关、湾桥等几個白族聚居的乡镇群众在不同场合的白、汉双语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做一定分析,指出洱海周边地区大多数人都能掌握白语,母语活力等级高,白语可持续性发展较好。并对新时代白族语言文化的保护传承、促进语言和谐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白语;汉语;双语;现状;调查;分析

基金项目: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2019年度科研项目“生态文化保护视角下洱海湖泊语言文化研究”(项目编号:YB 135-147)

一、大理市洱海周边的概况

大理市范围内的主要景点都集中在洱海周边,因为从苍山到洱海的距离不远,历史上大理国都一直都没搬迁过,所以景点都很集中,包括大理古城、崇圣寺、才村、龙龛、上关、喜洲、周城、观音塘、洱海月湿地公园、团山、海东、挖色、双廊、海舌等。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地级行政区首府,地处云南省西部,云贵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作为古代云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时间长达500余年。大理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二、挖色镇、上关镇、凤仪镇、湾桥镇的语言使用概况

(一)挖色镇、上关镇、凤仪镇、湾桥镇的人文地理简介

挖色镇(古称鲁川)隶属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辖6个村委会、15个自然村、56个居民小组,位于洱海东岸,地处大理市中东部,北与双廊镇接壤,南临海东镇,自古即为洱海东岸一个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是洱海地区历史渊源长远的白族本土文化发源地之一。

凤仪镇(白语称zout zerf zerl)位于大理市东南部、距下关 12千米,是三面环山的高原小坝子。地处东经 99 58’,北纬25 26’,总面积 307.9平方千米,境内波罗江(白语称Baod laof gvf“波乐古”)自南向北注入洱海。因本镇西部有“凤山”(武哦书 vd oud svt),其形似凤凰展翅、取“有凤来仪”之义取名。在城镇化的发展推动下,当地白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思想意识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在凤仪、上关地区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也不断加深。

上关镇位于洱海北岸,苍山云弄峰东麓,北靠洱源县邓川、右所两镇,东接双廊镇和鹤庆县黄坪镇,距州府49千米。居住有白、汉、回、傣、彝、傈僳、纳西等民族,悠久的历史、优越的区位,丰富的资源,为上关镇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湾桥镇位于大理市西北部,距下关25.5千米,距大理古城11.5千米,南邻银桥镇,北与喜洲镇接壤,湾桥镇是大理白族聚居之地,历史文化丰富,人杰地灵,白族本土文化浓厚,名胜古迹众多,具有优越的民俗旅游开发基础。

(二)挖色镇、上关镇、凤仪镇、湾桥镇四个乡镇的语言使用概况的调查设计及调查结果

1.调查设计

笔者采用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等对挖色镇居民在八个不同交际场合的语言使用情况以及他们对白语、云南方言 、普通话的语言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这些乡镇上,白语和汉语和谐共存,各司其职。

笔者根据本文研究的目标、内容以及调查意向,设计出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方面的问卷。问卷包括两个部分:(1)被试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2)被试者在八个不同场合的白语、云南方言 / 普通话和白汉双语等语言使用的情况;对白语、云南方言和普通话的语言态度。了解他们在不同交际场合使用语言时的语码选择及其使用动机。八个不同场合的语言使用分别是:日常交际用语、大众媒体用语(广播、电视等)、商业用语(贸易集市、买卖交易)、宗教场所和婚嫁丧葬、课堂用语、课外用语、在村委会开会办公发言等正式场合等。本研究调查为期 2 个月,笔者随机对 4 个不同年龄段的白族居民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共有120 名,其中 5 ~ 12岁 30 人、13 ~ 28 岁 30 人、29~ 55 岁 30 人、55 岁及以上 30人。

2.调查结果与讨论

语言竞争是语言关系的产物,是调整语言、适应社会的手段,不同的语言各尽所能,各守其位。对洱海周边地区的白族居民来说,构建和谐的语言关系至关重要。语言竞争反映到人的语言观念或信仰上,主要表现为对语言的选择,而语言选择又影响了语言的使用。语言使用是影响语言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一种语言在一个区域内被广泛使用,那就意味着语言使用者为该语言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

(三)四个乡镇语言使用情况的对比分析

1.从日常交际的语言使用情况对比分析

挖色镇白族居民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语言进行交际,可以说,挖色镇居民的日常族内交际通常使用白语,白语自然是当地的主要交际用语,白语在挖色镇的日常交流中占据主导地位。

凤仪镇白族居民占全镇总人口50%左右,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云南方言和汉语普通话为载体的语言交际则为他们提供了一种与城镇生活相适应的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途径,由于日常生活中族内交际的时候居多,白语虽然在凤仪镇的日常交流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凤仪镇白族居民的语言使用多半是“半白半汉”的情况。

在上关镇,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交通便捷性的提高,在一些村子出现了“半白半汉”的情况,白语和汉语同时兼用的现象比较明显。在日常交际中,人们会根据交际场合、具体对象来灵活选择白语、云南方言、普通话。

2.大众传媒(报纸、书籍、杂志、电影、电视、因特网等)使用情况对比分析

在挖色镇、湾桥镇、上关镇、凤仪镇的大众传媒(报纸、书籍、杂志、电影、电视、因特网等)用语基本上是以普通话为语言媒介的。

3.在本民族的节日集会、婚嫁丧葬、买卖交易市场等场合的对比分析

在本民族的节日集会、婚嫁丧葬、买卖交易市场等场合,白族居民对白语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偏爱和语言认同感。白族居民会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语言环境,选择使用汉语(云南方言/普通话)或白语进行交际,以适应交际的需要,达到交际的目的,获得良好的交际效果。在语言的选择上,人们以“白语为主,汉语(云南方言/普通话)为辅”。白语和汉语(云南方言/普通话)发挥了重要的交际作用。在宗教、婚嫁丧葬场所,挖色镇、湾桥镇的白语使用率为99.17%,上关镇、凤仪镇的白语使用率为82.5%。伴随着上关镇、凤仪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交通便捷性的提高,民族融合不断加深,白族居民会根据交际的需要,选择使用汉语(云南方言/普通话)的情况已经越来越普遍。白语和汉语和谐共存,各司其职,既有分工,又有互补,满足了不同的交际需求。

4.课堂和课外两个场合来对比分析

把白族师生在学校里的语言使用分课堂和课外两个场合来考察,白语以前只是帮助低年级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辅助性语言,而如今,由于汉语的普及推广,学生已经不再使用白语。课堂教学用语基本为汉语普通话。课后,学生们的日常交际也是以汉语为主,年龄越小,使用汉语普通话的比例就越高。

5. 在开会或其他正式场合,不同语境下的语言选择有所不同

比如开会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或宣读相关文件时,会议召集人通常使用汉语(云南方言/普通话);讨论发言时参加会议的白族居民同样也使用白语或云南方言。而在一些非正式场合的语言使用仍以白语为主导。

调查结果显示,白语在四个乡镇的族内交流中占主导地位,在对外场合、大众传媒、教育等领域,白族居民主要使用汉语(云南方言/普通话)。伴随着大理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民族相互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也不断加深,汉语在民族文化的交融、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日益重要。在村镇学校、乡医院等大多数的交际场合,白族居民兼用汉语是他们的语言选择,白语和汉语(云南方言/普通话)和谐共存,各司其职,既有分工,又有互补,满足了不同的交际需求,共存于一个语言统一体中。

在多数的交际情景下白语与汉语实现了和谐统一,白语在族内交流中占主导地位,白族居民白语自由使用的认同感很高,白族母语的保护与传承有明显优势,即便年纪较大的人对白族居民兼用汉语仍然持有自然接受的态度,白语具有很强的语言活力,白语的代际传承不会中断。

三、白语的获得情况

大多数白族对本民族的语言有深厚的感情,大多数人选择把母語传承给孩子,认为白语有很大的保留价值,同时也高度认同汉语的价值。通过调查,洱海周边地区白语母语获得情况如下。

(一)是否具备使用白语的能力

调查显示,会说白语的人占到样本总数的90%~95%;不会说白语的人有占比8.5%左右。

(二)获得母语的年龄和受教育阶段

其中自然习得白语的有95人,占样本总数的79.17%;小学阶段习得的有15人,占比12.5%;中学阶段习得的、大学阶段习得的、工作以后习得的有 0人,占比0%,选择“其他”选项的有10人,占比8.33%。

(三)获得母语的渠道

由于拼音白文没有在老百姓中间普及推广,因此口耳相传便成了保存语言的主要方式。通过长辈传授在交际中获得白语母语的人数有95人,占79.17%,在学校中获得白语的人数有15人,学校教育习得的占比12.5%;选择“其他”选项的有 10 人,占比8.33%。

(四)母语水平和熟练程度

样本显示有绝大多数的居民的掌握程度为熟练,得以表现出其母语保持良好,可也有8.5%的人已经丧失了白语能力。

由此可见,洱海周边地区大多数人都能掌握白语,母语活力等级高,白语可持续性发展较好。

四、保护白语、白汉双语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加大政策保护

根据乡镇语言保护的实际情况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语言保护工作的优秀经验,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政策进行引导,将语言保护纳入工作中,引导当地白族了解、学习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二)积极贯彻落实《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

继承和发展白族传统文化,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进一步规范白族语言文字在各级各地的学习、使用和发展。为更好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语言文字政策,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相关工作:“文体、新闻出版、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监督报纸、刊物、图书等出版物、印刷行业和电影、电视的用语用字;城市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城市中的地标性建筑物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建筑物名称的用字及标语、匾牌、宣传栏、橱窗等用字”等。

(三)举办白语相关活动

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大理白族之家”“白语茶座”“白语摇篮”等平台增设专栏,例如“白语白文”“民俗节庆”“名村古镇”“文学艺术”“白族非遗”“白族戏曲歌舞”、白族建筑、白族服饰、白族刺绣、白族饮食、“调查与研究”“有关白文经典”“白语故事传说”等栏目,以白族语言为媒介为载体,加大对白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促进白族同胞、白族优秀知识分子之间的沟通、交流、学习、合作,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传承发展白族优秀传统文化、扩大白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发挥积极作用。

六、 结语

洱海周边地区大多数人都能掌握白语,母语活力等级高,白语可持续性发展较好。白族人民很有必要加强民族意识,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关白族刺绣和服装、白族村落文化、民间习俗、节庆活动、民居建筑、文物古迹、民居刺绣、服饰、饮食、建筑、文学艺术、彩绘与建筑、地方历史等的宣传和教育等活动,弘扬和发挥自己本民族语言和文化,使白、汉双语现象和谐并存、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在白族人民的社会生产、生活中产生重要的作用。文化发展本质上是语言文字发展,文化 竞争本质上是语言文字竞争,白族语言文字作为白族文化建设的基础性、载体性、抓手性事业,理应抓住历史机遇,面向未来,面向青少年,面向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开始新的征程。发展好白族语言和文化。需要促进全民族共识,凝心聚力,为民族文化守护传承血脉,开拓发展源泉。

参考文献:

[1]邓莉. 广西柳城县古砦乡仫佬族语言使用现状调查及分析[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5).

[2]周天天.云南凤庆县俐东彝族双语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2).

[3] 彭庆华.熊学梅.云南大理喜洲:一个典型的白汉双语和谐共存乡镇[J].语言规划学研究,2018(2).

[4]张馨月岳丰凯尼尔基镇达斡尔族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J]. 文学教育,2020(10).

作者简介:董文菲(1985-),女,云南大理,硕士研究生,中职九级,白语翻译,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白族语言文学。

作者:董文菲

白族生态文化发展论文 篇3:

浅析大理白族扎染技艺

摘 要:文章主要介绍白族扎染技艺的工艺特点,针对其保护现状及其内外部条件提出一些方案及对策,旨在为白族扎染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一定的解决方案及理论依据。

关键词:白族扎染;工艺性;互动发展;文化传承

扎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手工艺,特别是云南大理地区的白族扎染,它更具历史性和民间工艺性。白族扎染来源于日常生活,是日常生活与艺术相结合的最佳典范之一。

一、白族扎染概述

扎染,古称绞撷,民间俗称为扎染或疙瘩染,是民间传统的手工印染技术之一。它主要利用针和线对纺织品进行缝扎,使织物在染色过程中实现局部防染。由于染液在防染部位不同程度的渗透而产生出晕色、混色效果,其色彩和谐,边沿柔美,加之千变万化的图案设计,因而使得扎染产品极具个性和艺术魅力,千百年来经久不衰。

二、白族扎染的特点

白族扎染从扎花、染色、拆洗、晾晒到最后的碾平都由手工制作完成,整个的制作过程带有浓厚的手工原始气息。白族扎染图案构图严谨,纹样大多取材于常见的动植物形象,形态万千的蝴蝶纹是白族扎染中表现最多的主题。

白族扎染多为黑白色彩对比,在黑白色彩对比系列中又主要采用蓝白两色,这与白族的色尚和文化习俗有关。白族扎染色彩表现中最显著的美感特征是单纯,它将简单的两种色彩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段转化成单纯的美感。

三、白族扎染艺术研究状况及其意义

白族扎染工艺比较成熟,但对于白族扎染工艺尚缺乏完整的资料,大部分是大理扎染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手工艺的制作方法,但是都没有提及现今很多传统手工艺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对于传统手艺的保护现状及未来发展问题。

今天白族扎染的研究需要的是一个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涉及范围应该包括其文化历史背景、工艺技法、装饰图案艺术、色彩、审美、材料以及传承与发展等相关内容方面的研究。

对白族扎染艺术深层、系统的研究,收集与整理是一个极大的补充与完善,对于白族扎染工艺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在很大程度上对白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手工印染艺术的弘扬和传承。

四、白族扎染的保护措施

在对白族扎染技艺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坚持正确的保护原则和保护理念,才是做好保护工作的前提。

(一)科学的管理机制,是保护传承的重要基础

在经济活动和文化开发中,要树立“以保护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以科学的管理机制,有步骤的实现扎染技艺的传承和保护。

(二)积极的宣传教育,是保护传承的有效措施

白族人民是扎染技艺的传承者,同时更是保护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没有社会大众的参与,都只能是一场空谈,它应该是成为全民共识、全民自觉的一个行动。

(三)有力的专家指导和人才队伍建设,是保护传承的关键因素

充分依托文化源生地,提高当地群众对于白族扎染的认知度和认同感,继续鼓励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等传统传承方式。大力推广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与一些专业技能培训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培养一批年轻的手艺人。给外来学校提供一个教学实训基地,让学生可以在项目源生地进行学习操练,从文化氛围和实践操作上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门技能。

(四)设立专项资金,联合社会各界资金支持,是保护传承的基本保障

除建立地方性的白族扎染档案馆、博物馆等需要大量资金外,一些民间老艺术家的相关画谱、制作资料等因得不到及时的修补而破损,霉毁,因此亟需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其普查、采录、保护、教学、研究、传播、出版以及培养传承人;资金来源应多渠道,可吸纳企业及社会赞助等。

(五)系统的保护方式,是传承保护的重要环节

白族扎染技艺的保护传承不仅涉及文化多样性,而且与文化建设、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它的保护也应是多方面、全方位的。白族扎染的保护和传承需做好以下工作。

1.全面深入收集整理白族扎染技艺资料,以文字、图像、影像等现代方式建立起完整的资料数据库;全面整理好相关资料是保护和传承的首要任务,包括采集作品和记述现象。只有对优秀传承人及相关作品进行调查、登记、采录、建档,忠实记录下各种事物,才能保存其真实面貌,从而使得民间文化研究有迹可循,为保护规划乃至文化发展策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2.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在一个局部的特殊环境中采取相应措施使原生态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较长时间,并扩大影响范围,是可能的。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既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设立最安全的屏障,又能将民族文化遗产的真实状态保护在其所属的环境中,使之成为“活文化”。

3.与多家展览机构合作推出“白族扎染专题展”。通过实物和现场互动体验的方式,增强展览的可观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可能通过展馆这样的平台让更多的人关注这项传统手工技艺,让大家看到它未来可能存在的无数种可能性。也让白族扎染能够真正回到生活,用于生活。

保护传承白族扎染技艺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文化工程,只有坚持科学正确的方法及措施,通过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才能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保护机制,使其得到有效的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白族扎染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大理地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息息相关,保护与传承是我们共同的基本责任。

参考文献

[1]程淑芬.浅论扎染艺术在现代服裝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1):50-57.

[2]邱春林.发现民间智慧:大理州民族扎染考察纪实[J].民族艺术,2008(2):66-73.

[3]王宏伟.扎染,白族民俗的活化石[J].旅游,2007(7):80-83.

[4]贾辉,封振国.扎染的独特魅力[J].美术大观,2008(3):174.

作者简介

杜漪(1989.12—),女,白族,云南洱源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

作者:杜漪

上一篇:股票市场考察分析论文下一篇:转化型抢劫罪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