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文化水生态文明论文

2022-04-16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要素和重要保障,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水生态文化水生态文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水生态文化水生态文明论文 篇1:

关于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生态文化的建议

摘 要: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文化的引领和支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文化,提倡用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化的内涵及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生态文化包括广义的生态文化,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以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为取向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及心理意识,体现在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及消费方式文化,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文化。

二、辽宁省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众参与生态自觉意识缺失。一是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把环保行为贯彻渗入到日常的社会生活中。二是虽然公众的生态意识逐渐增强,但公众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生态文化建设中,公众没有真正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决策和监督。

(2)城市特色文化的生态失衡。当前,我省不少城市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对城市文化的塑造缺乏科学的认识与时代感的把握,重物质建设轻精神建设倾向严重,造成城市特色生态文化发展不足,城市精神缺失现象明显,主要表现为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体系不健全,对人们的思想认识与生活生产行为无法形成科学的规范与引导。

(3)培养人才职能中的生态失衡。文化建设离不开对人的教育。教育是生态意识、生态伦理等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物质主义导致目前人才培养职能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高等教育长期存在偏重技术知识的教育,忽视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论的教育。受功利主义影响,高等教育以技术教育为主要内容,致使科学主义泛滥,大学功能趋于技术化和商业化,人文教育重视不够。

(4)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生态失衡。近些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的迅疾改变,影视的普及与流行艺术的影响,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等文化生态的变化,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危机。一些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遭到破坏,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杂技、习俗、礼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失。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由于人们经济利益的驱动,外来商业文化的侵袭,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摇钱树”进行商业化运作,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的特质与美感。

三、加强辽宁省生态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努力实现教育生态化,培养生态型人才。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人才培养应着眼于通识教育理念,调整教育结构,尽量将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人才生态化发展相适应。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他们能够融入人类活动的各個领域,通过学习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所需课程,获得适当的职业资格,包括高水准的知识与能力。

(二)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实现人才文化环境生态化。(1)优化教育结构,改进教育模式,培养多层次创新人才。教育中强调科技创新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制定科技人才创新计划,实施高等教育奖学金计划,吸引、培养、激励更多的年轻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2)突出科技主体的协同效力,优化科技创新团队。辽宁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指出:坚持人才投入优先保障、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制度优先创新,让人才真正成为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第一,要抓住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机遇,加快构建具有辽宁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放手让科技人员和企业自主创新,放开让市场自主转化创新成果,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激发科技创新原动力。第二,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领军型企业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高素质专家型人才,并积极吸引国际高层次人才和海外留学人员来辽宁创新创业。第三,建立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为代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突出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完善高校、科研机构与市场的对接转化机制和联合攻关的利益分配机制,共同提升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能力。第四,从人才发展的优化性、生态性、可持续性整合、优化科技创新团队。积极引进海外研发团队,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开展高端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第五,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3)培育自主创新文化,激励自主创新精神。面对文化的多元化和世界范围内文化的转型,在构建自主创新文化时特别需要以辽宁省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基础,提高全民创新素质,实施青少年创新计划,为青少年认识科学、建立创新意识搭建平台。其次,辽宁省要努力培育建设创新型公众素质。要扎扎实实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完善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长效工作机制,发挥新媒体强大的宣传功能,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作者:曹东波

水生态文化水生态文明论文 篇2:

依托环湖流域生态文化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要素和重要保障,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学者们对生态文化内涵有诸多不同的理解和阐释,笔者倾向于学者郭云莆的观点,“生态文化是探讨和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文化;是基于生态系统、尊重生态规律的文化;是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多重价值来满足人的多重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是渗透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的文化。”[1]生态文化是人类在总结过去生存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文化。生态文化的关键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自然、人、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2]并强调:“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3]2020年10月2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公报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可见,实现人、社会、自然和谐统一是生态文化的重要内涵,是人类追求的宏伟目标。

一、依托环湖地区生态文化实行社区共管环保模式的意义

青海湖独特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其无可替代的生态地位以及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战略决定了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托生态文化,开展保护区与社区共管环保工作,推进环湖地区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维持青海湖流域生态平衡的必然要求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世界高原内陆湖泊湿地类型的典型代表,是水鸟重要繁殖地和迁徙通道的主要节点,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汽循环通道,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75年,是青海省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199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我国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拉姆萨尔公约),青海湖鸟岛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包括青海湖整个水域及鸟类繁殖、栖息的岛屿、滩涂和湖岸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工作是保护青海湖流域的湿地生态系统,以保障鸟类及其他国家珍稀动物、濒危动物和繁衍,维护生态平衡。青海湖重要的生态地位及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决定了其构建生态文化的必要性。

(二)传承弘扬青海湖流域生态文化的重要举措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保护区涵盖自然保护区边界内及周边的所有自然村落。这一地区海拔高,气候恶劣,特殊的自然环境对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农牧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及宗教信仰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是因为这他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尤为密切。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中说:“人类既是他的环境的创造物,又是他的环境的塑造者。”这句话深刻而又高度地概括了人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环境,人人生活在环境之中,受环境影响,反过来也影响着环境。在长期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为了适应自然环境,环湖地区各族群众逐渐形成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传承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开展社区环保共管工作是弘扬和传承青海湖流域生态文化的重要举措。

(三)青海湖国家公园建设的必备条件

青海省是国家公园试点省,2018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在青海举行的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发来的贺电中说:“三江源国家公园就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这是中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及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按照青海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目标要求,把彰显青海湖“大、美、净、好”的品质价值放在重要位置,按照2020年为规划编制年、2021年为规划申报年、2022年为申报设立年,到2025年成品牌的工作路径,规划实施青海湖国家公园建设三步走战略。这个战略的实施要求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一步加强社区环保共管工作。动员、引导环湖地区的各族群众积极投身国家公园建设中来。

二、环青海湖流域生态文化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青海湖流域生态文化是青海生态文化的集中体现和代表,是环湖各族人民繁衍生息、追求美好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文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

生活在环湖流域的牧民群众崇尚天然,靠天然水草畜牧,自然繁殖,在草场的选择、迁徙的方式、放牧的方法等方面完全依自然而行。他们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礼仪文化等都是适应生存环境的表现。他们的生活习惯、祭祀方式等,都充满了自然和生态特征,形成了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习俗。

(二)尊重自然、崇拜自然的生态意识

环湖地区的群众,他们大多忌讳污染泉水、湖水和河水,出于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他们忌讳捕捉、惊扰任何飞禽,忌食各种鸟类。他们大多认为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植物都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是不能断然分割的。他们崇尚自然,尊重生命,对生物充满爱心,对野外的飞禽走兽更是特别爱惜,形成了一种自然与生物和谐共存的理念。

(三)保護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思想

环湖流域的群众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了有益于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保护草场,环湖地区的牧民从不过度放牧,他们不同的季节在不同的草场上放牧,将草场分为“冬窝子”和“夏窝子”。由于他们对山、水、草原以及动物的爱惜,形成了自觉保护自然的理念和行动。如:禁止在山上滥采滥挖,禁止在水中乱捕乱捞。在保护环境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传统习惯法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主要通过禁止狩猎以及对违者进行处罚来实现。

综上,环湖地区群众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和先进的生态文化,对青海湖流域的一方净土、一湖碧水和一方繁荣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为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护区与社区共管奠定了基础。

三、自然保护区与社区环保共管工作的成效与路径探讨

由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海省3个藏族自治州的辖地内,根据2004年统计数据显示,环湖地区总人口为8.56万人,属多民族居住区域,有藏族、汉族、蒙古族、回族、土族、撒拉族、满族等1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70%,其中藏族人数最多,约占人口总数的68.61%。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人口结构与社会背景决定了保护区开展社区工作的特殊性。该地区群众对保护区的环保工作有较高的认同,长期以来,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依托该地区先进的生态文化,最大限度地挖掘当地居民参与生态保护的可能性与积极性。

(一)自然保护区与社区环保共管工作的成效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依托管辖区内农牧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化底蕴及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坚持互惠互利原则,当地政府与群众在资源保护区管理上达成了共同联防、共同管护的协议,从而使保护区与当地社区真正实现共管,既解决了保护区人少地多、管理困难的问题,又实现了当地生态保护与居民利益的统一,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首先,保护区与社区以及群众关系得到明显改善。通过社区共管,环湖地区大多数群众对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牧民群众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得到了利益,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相统一。其次,社区群众保护意识整体上升。保护区通过多种形式向社区进行宣传教育,使他们的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对环保的法律法规有了进一步了解。再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积极争取小额赠款项目并组织实施,对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草地植被恢复及生态补偿等一系列有益措施让牧民群众也获得一定收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植被得到较好保护,野生动物数量得到明显回升,鸟类数量呈现出稳中有增趋势,水土流失得明显控制,2010年至2014年持续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二)自然保护区与社区环保共管的路径探讨

近年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社区共管环保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总结以往经验,展望保护区未来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做好社区共管工作:首先,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科普宣传工作。以2008年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青海四川社区多样性保护行动社区保护行动基金小额赠款项目在青海湖的实施为契机,以近年来在科研保护工作中收集和整理的青海湖野生动植物资源信息为基础,在印发青海湖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题的《青海湖水鸟》《青海湖野花》以及以青海湖生态景观为主题的《我的家乡青海湖》等科普读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整理、编辑和印刷青海湖系列科普读物的工作,以中小学生为教育对象,普及环保知识,传承弘扬生态文化。其次,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充分提升环湖地区群众生态意识、生态文化,鼓励、调动他们保护自然的积极性,广泛开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社区农牧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再次,针对自然保护区管护范围面积大,管理人员紧缺的现状,进一步壮大社区协管员和近期成立的牧民管护员队伍。环湖社区群众不仅要有很高的环境保护意识,而且要对保护区内的保护物种、地形、气候环境等状况十分熟悉。利用这种优势,保护区管理局在陆续吸收46名协管员和新招募的23名牧民管护员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协管员的吸收和牧民管护员的招募工作,以便吸纳更多群众参与到环境管护工作中来,协助管理局做好环湖周边地区的监测和保护工作。

综上所述,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要素,是做好生态保护工作的基础条件,环青海湖地区的农牧民群众由于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宗教信仰、生活条件等影响,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培育了有利于生态保护、有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在依托生态文化、推进保护区与社区环保共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何进一步推进社区共管工作,进一步调动环湖地区群众积极性进行环境保护,如何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今后保护好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內容。

注释:

[1]郭云莆,《关于青海生态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D].青海社会科学,2009,03。

[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11。

[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17,32。

(作者单位: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作者:沈秀丽 杨晓燕

水生态文化水生态文明论文 篇3:

恩施山区森林文化资源及其保护

摘 要: 本文以位于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恩施山区为研究背景,在查阅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到有关职能部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特色村寨等地走访和实地考察,收集了大量的原始材料和统计资料。分析了森林文化资源禀赋现状,揭示了恩施山区森林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阐述了森林文化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对恩施山区森林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森林文化;现状;对策;恩施山区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森林文化是生态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类在对森林的认识、利用、开发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恩施州是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这里居住着土家、苗、侗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素有“鄂西林海”之称,是中国中西部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受历史、自然等因素的影响,这里多种文化的积淀,形成了相对独特的森林文化现象。这里地处三峡库区,是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生态文化旅游业成为该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把这一区域纳入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研究、挖掘、继承和发扬民族地区优秀的森林文化,对于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不断增进人们对于森林乃至于大自然的了解、认识和感情,自觉地关注森林,保护森林,丰富和发展森林资源,把文化的力量转变为发展的动力,推进美丽恩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恩施山区森林文化资源禀赋

1.1 树种文化、古树名木,动物(鸟类)资源

恩施自治州属于鄂西南山地,主要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等山脉组成。地理坐标:东经108°23′12″~110°38′08″,北纬29°07′10″~31°24′13″,总面积24 061 km2。属中国阶梯地形的第二阶梯东缘,是云贵高原的东延部分,全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高差悬殊,最高海拨3 005 m,最低66.8 m,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且有雨热同季和多种土壤类型的特点,为动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第四纪冰川时期, 未直接遭受冰川破坏而成为第三纪动植物的“避难”之地。毗邻于湖南的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壶瓶山自然保护区以及本省的神龙架保护区和后河自然保护区,动物的迁移生活导致恩施州动物种类和数量更多。境内有种子植物178科939属2 768种,分别占全国总科数的59.1%、总属数的31.6%、总种数的11.0%,占湖北省总科数的89.0%、总属数的69.3%、总种数的50.0%,是全国生物多样性集中分布区之一。

古树名木资源是国家自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树指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主要是指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一般也有百年以上。在加强生态建设,弘扬生态文化,构建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进一步研究古树名木及其保护,意义重大。具不完全统计,恩施州现存一级(即5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达299株,其中裸子植物149株,被子植物150株,分布于恩施州的八个县市,其中1 000年以上的古树有32棵。

恩施山区动物资源丰富,有146科50余种,分别占全国动物总科数的93.5%和总种数的23.91%。脊椎类动物32目89科350余种, 哺乳类动物8目20科60种,无脊椎动物130多种,爬行类7科25种以上,两栖类5科20种。其中被列为国家一、二级保护的珍稀陆生野生动物50余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90余种,经济动物30余种。如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华南虎和金丝猴;二类保护动物有称猴、穿山甲、云豹、豹、香璋、毛冠鹿、白冠长尾锥、红腹角锥、中华秋沙鸭、大鱿;三类保护动物有大灵猫、小灵猫、璋、霞羚、红腹锦鸡等;省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狼、赤狐、貉、黄腹融、狗灌、猪灌、毛冠鹿、赫腹松鼠、豪猪、白鹭、杜鹃、画眉、红嘴相思鸟、王锦蛇、眼镜蛇、尖吻腹、黑斑蛙、棘腹蛙、中华大蟾蛛等。

1.2 民间生产生活中对森林的利用

(1)饮食方面。恩施各族人在衣、食、住、行、用等生活方面和生产活动中利用森林过程中形成的积淀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森林文化。恩施地区丰富的森林资源是各族人取之不尽的食用原料,他们利用森林中各种植物制备许多极具本民族特色的食物,丰富了他们的饮食文化。各族人民利用竹笋、树叶、植物根茎、汁液等制作各具民族特色的食品。另外,箬叶包粽子、油茶汤、根巴粉、神豆腐等,是人们利用植物资源的有力证据。

(2)衣饰方面。用树叶、树皮为衣,曾经是早期人类历史上的事实。古籍中很早就有关于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以树叶树皮为衣的记载。各族人民还用竹木制作头饰等用品,土家族男女大多喜穿大衣袖、大裤脚,在裤脚上刺绣树木、花卉、鸟一类的图案。

(3)居住方面。恩施地区的各族人民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利用森林中盛产的竹木制作具本民族特色的民居建筑。土家族干栏式吊脚楼是最具代表性、最富有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采用干栏式建筑形式,房屋离开地面,建筑在柱桩上,下部架空,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和放置杂物。吊腳楼一般都背靠青山、依山而建,具有防潮、通风散热、卫生舒适、防避虫蛇之害的特点。另外长廊式的建筑“风雨桥”,也是各族人民利用森林资源的杰作。

(4)生产生活工具方面。恩施地区各族人民就地取材,用竹木制作了许多生产工具。如渔猎工具有弓箭、竹签、弹弓、竹矛、竹弩、鱼篓等,竹木制农具有点种棒、锄、耙、竹刀、水车、扁担、竹畚箕、竹筐、竹背箩、挑箩、竹簸箕、竹筛等,还有许多民族的纺车也以竹木为主构件。还利用竹木制作了许多极具民族特色的生活器具。竹木制炊饮具有筷、碗、竹甑、蒸笼、水瓢、竹勺、筷笼、火盆火筒及竹酒杯、酒壶、打茶筒等,竹木制家具有桌、椅、凳、床、箱、枕、席、书橱等,盛物具有提篮、竹篮、竹篓等,还有背水竹筒等等。此外,还用竹木搭建简易桥梁,制作木船、竹筏,用于通行和运载。

1.3 民间习俗与森林文化

(1)神林的崇拜。西南许多少数民族认为“森林是父亲,大地是母亲,天地间谷子至高无上”,“有了森林才会有水,有了水才会有田地,有了田地才会有粮食,有了粮食才会有人的生命”。如来凤县大河镇的徐家寨,山林里有数百棵古树,最老的一棵楠木,树龄500年以上。古树平均树龄200年,最大胸径100多厘米,树高30~50 m。山林里有楠木、梓木、红豆杉等珍贵树种。山林里一棵梓木,树根苍劲古朴,树干高大挺拔,树皮纹理清晰,被村民视为镇寨之宝。更为珍贵的树木当是山林里的红豆杉,“千年梓木万年杉(杉树),抵不过红豆一枝丫”红豆杉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十分珍贵。

(2)神树崇拜。鄂西南少数民族在与森林的长期相处中,他们认为高大而古老的树木具有“灵魂”,能够对人类起庇护作用,而把他们作为“神树”加以崇拜,可以保佑民众平安吉祥。如古银杏、古水杉,每到清明节或者大年三十,在树上挂红、烧香祈愿,成为当地一种民间习俗。

(3)动物的崇拜。恩施山区原始森林茂密,最适宜亚热带动物生息、繁衍。对森林动物的崇拜也是森林文化的重要内容。如把“白虎”作为土家族的图腾,把喜鹊、燕子作为吉祥鸟,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喜庆、吉祥、好运的象征。

除此以外,恩施山区各族人民特有的婚恋习俗、生育习俗、丧葬习俗和节日习俗均与树木、森林以及花草、鸟兽等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如表现男女爱情的歌曲《柑子树》、《木叶情歌》,婴儿使用的摇蓝,丧葬用的棺木材料等。

1.4 与森林文化有关的艺术

恩施州民族艺术丰富多彩,是森林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恩施州八县市有南、堂、灯、傩、柳子等五大戏剧;具有代表性的歌舞花灯有耍耍、地盘子、喜花鼓、靠灯舞、花鼓灯、鼓儿车等;民间舞蹈有莲湘、肉莲响、摆手舞、茅古斯舞、铜铃舞、傩舞等;传统民间歌曲种类繁多,编辑成册的灯调有100多首,小调有210首多,号子有100首,山歌有114首,田歌有117首,风俗歌有135首。民间艺术的传承、传播及创新运用正在引起重视并得到发展。如恩施大峡谷景区的四幕山水实景剧《龙船调》,以土家族青年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土家族民歌唱腔为主要音乐元素,采用现代灯光、音响技术,打造出场面宏大、音乐优美、灯光绚丽、情节感人、民间音乐风格浓郁的音乐剧。使土家族民间音乐得到一定程度的艺术拓展与创新。此前,许多山歌、小调、灯调、哭嫁歌、撒叶儿嗬等民间艺术形式已在恩施各旅游景区得到精彩展示。这些文艺形式都有森林、树木、花草、鸟兽等方面的素材,也有许多反映恩施各族人民热爱森林,保护环境的民风民俗。如电视剧《丛林无边》以坪坝营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为题材和外景地。民歌《高高山上一树槐》、《柑子树》、《桂花林里是家乡》、《紫竹林好歇凉》、《打树名儿》、《十二月花名》、《十月采茶》、《石榴开花叶叶儿青》、《兰草开花叶叶儿翠》、《四川下来三条河》、《砍柴摸砍桐子树》等等。多种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手工业产品成为旅游景区的佳选,如西兰卡普织锦、根雕、茶海,羌寨麻柳溪精致的竹编工艺等得到了较好的传承、推广,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又如恩施土家族著名画家商守善教授等一批草根艺术家,把反映恩施山水森林作为他不竭的创作源泉,创作了许多珍贵的作品。

1.5 森林生态文化旅游资源

恩施州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拥有国家5A级景区1个:即巴东神农溪纤夫文化旅游区;4A级景区7个:利川腾龙洞、恩施土司城、大峡谷、梭布垭石林、建始野三峡、咸丰坪坝营生态休闲旅游区、唐崖土司江山黄金洞;3A级景区1个:恩施龙鳞宫。目前已开放的自然景点有23处,历史遗迹有10处,民风民俗有5处,人文建筑有6处。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州级自然保护区2个,县级自然保护区33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4个,是恩施州重要的森林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全州正在建设和待开发的森林文化旅游景点无数,农舍村寨、花卉果木、森林形成了点、线、片,景与景相连的森林文化特征,潜藏着大量的人文资源和经济资源。森林文化旅游产业链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恩施州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1.6 恩施地名与森林文化

恩施州以树木和花草为元素命名的地名很多,反映了当地人民对森林朴素的情感,如白杨坪、枫香坪、青树子、核桃坝、麻柳溪、漆树沟、花果坪、林木子、竹园坡、楠木园、桐子湾、绿葱坡等等不胜枚举。其中,以白果为地名的较多,如白果(乡、村、组)、小地名有白果树、白果坪、白果坝等,足以说明白果树(银杏)在恩施山区分布的普遍性以及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

2 恩施山区森林文化资源的特点

(1)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结合,产生森林文化的多样性。境内生物资源丰富,是全国中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多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文化的多样性也十分明显,无论是森林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均具有多样性。

(2)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统一,催生森林文化的独特性。这里居住着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是西南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之一,属武陵山区,独特的地质地貌与气候条件,自古以来,这里多民族相融共存,依山而居,生產生活离不开森林资源,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孕育了独特的森林文化。

(3)物质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彰显森林文化的珍贵价值。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仅在衣食住行,而且在精神文化领域,形成了诸如竹文化、松柏文化、花文化等独特的文化现象,提升和丰富了森林文化的内涵,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

(4)森林文化的传统利用对接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森林文化的可开发性。区域各民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区域文化,探索了森林文化资源有效利用的方式和方法,山水相依,以林为伴,随遇而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生态文明为森林文化资源的进一步利用提供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此,需要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开发森林文化资源,为繁荣特质文化生活提供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3 恩施山区森林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恩施山区有着丰富的森林文化遗产,尤其是历史悠久的木文化、竹文化和園林文化。但是,近年来,在森林艺术方面,创新很少,恩施州是森林资源多且独具特色,但在保护、挖掘、传承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1)森林文化理论很少有人开展研究,可以说还是空白,对森林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自然科学的保护与利用方面,也没有专门的研究队伍,缺乏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多维度的研究。

(2)许多地方传统森林文化濒临灭绝,没有人去抢救。现在文化部门抢救的,只是具有突出特色的地方文化,没有资金、也没有能力去关照地方传统的森林文化以及隐藏在深山老林中的民间艺术。这其中,表现尤为突出的是传统的森林营造管理技术、森林产品加工工艺和艺术。例如,传统木制品工艺技术,雕刻艺术等后继无人。

(3)森林文化中的纯精神产品少,尤其是森林文学、森林音乐、森林绘画等几乎是空白,而园林艺术、森林食文化等要么吃老祖宗饭,要么就是照搬西方套路,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现在,大家关注的都是能迅速商品化的森林产品,没有人去关注纯精神的东西。

(4)森林文化宣传教育是个空白。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森林文化宣传教育,尤其是缺少森林美学、森林伦理、森林哲学等纯森林精神文化方面的教育,普通百姓、各级领导、林业人自己,很少有人深入了解森林文化。也就是大家享受到了森林文化,也不知道这是森林文化的成果。由于缺少森林文化宣传教育,全民森林意识淡薄,破坏森林资源换取GDP的增长,恣意破坏森林资源等现象时有发生。如野生兰花不复存在,野生红豆杉被大量非法采伐,大树进城严重破坏森林资源等现象应引起重视。

(5)森林组织与制度尚需完善。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由于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各级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到位,政府行为方式还不尽规范、合理,森林有关的法律法规往往执行力不够,问题多多。

4 对恩施山区森林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1)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森林文化体系。

一是政策法规体系,包括区域森林文化的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等方面;二是森林文化产业体系,规划好森林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布局。包括森林旅游业、森林物质文化产业的创新、森林文化创意产业等;三是宣传教育体系,加强森林文化教育,培育珍爱森林的感情。包括森林博物馆、森林文化馆,森林文化节庆活动;充分利用文化平台,大力宣传林业发展。通过文学、影视、戏剧、书画、美术、音乐等多种文化形式,大力宣传林业在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弘扬生态文明、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力普及生态和林业知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四是森林文化保障体系,包括人才培养、科技支撑、投入机制等。加强森林文化基础建设,逐步抓好森林博物馆、森林标本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业科技馆、城市园林等森林文化设施建设,保护好旅游风景林、古树名木和纪念林,积极申报国家森林城市。

(2)组织现有人力,开展森林文化研究,积极繁荣森林文化。组织专门人员,开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合作研究,抢救保护传统森林文化。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充分挖掘森林文化、花卉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特色果园文化等发展潜力,丰富生态文化内涵,满足社会需求。与此同时,还要加大森林文化中的精神产品创作力度,提高森林文化品位。

(3)倡导健康的森林消费文化。遏制消费珍稀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外来植物、桩景等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和过度包装行为。加大对《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的执法力度,从源头上治理破坏森林及其环境的行为。

(4)不断开发森林文化新产品,满足社会需要。重视对森林生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炼,突出特色,提升文化品位,开发一系列人们乐于接受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不断丰富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内涵,向社会提供更多、更精彩、更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化产品,如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林博园等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扩大森林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5)做大做强生态文化产业,提升恩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恩施州内不仅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绚丽的森林景观,更是多种经济作物种植区域,其中包含了茶文化、水果文化、干果文化、中草药蜂蜜文化、油茶文化、油菜花文化、花卉文化、竹文化、松文化等,这些都是森林文化建设中不可缺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文化建设中各县市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条件,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进行开发与调整,将地方产业与森林旅游业有机结合,在相适宜的季节举办具有特色的森林文化节,形成经济产业链,使其相得益彰。

参 考 文 献

[1]苏孝同,苏祖荣,陈传馨.森林文化学科定位问题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7,25(2):15.

[2]宋军卫,樊宝敏.森林的文化功能初探[J].北京林业大学(社科版),2012.11(2):3438.

[3]孔艳,李文军,何晓琦.森林视角中的历史与文化的新解读——第五届“全国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2):914.

[4]范波.贵州少数民族森林文化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2014,35(12):119122.

[5]何晓琦,李文军,周雪姣,等.却愿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第六届全国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6,15(1):3437.

(责任编辑:唐 岚)

作者:何义发

上一篇:视觉传达专业网页设计论文下一篇:预算控制的会计电算化论文